人文地理学复习提纲.docx
- 文档编号:28380175
- 上传时间:2023-07-10
- 格式:DOCX
- 页数:27
- 大小:92.99KB
人文地理学复习提纲.docx
《人文地理学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文地理学复习提纲.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文地理学复习提纲
09~10年人文地理复习提纲
一、题型
一、简答题(6*10)
二、论述题(3选2,2*20)
二、重点
第一章
第二章
人口扩散(案例)点面结合
第三章
人口迁移(怎样迁移、类型、特征、动力、机制、为什么迁移)
第四章
大众文化全球化对景观环境的影响
文化对城市景观、空间的影响(举例)小城市的大方面
第五章
社会空间分异影响因素研究框架体系
第六章
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经济结构各种经济状况
钱纳里的经济增长理论
分析城市现状及发展(人均XX总量、经济结构、产业结构)
工业布局韦伯工业区位论第三节小结
第七章
城市空间结构
第八章
思考题第四题:
意境地图的构成要素及关键节点
第九章
思考题第五题:
中国地缘政治与经济特征挑战
复习简章
第一章
略
第二章
一、扩散
1.扩散——一种通过空间和时间传播的现象;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空间过程,如文化、疾病、技术等现象从发生源地向其他地方蔓延发展。
因此,扩散也可以看成事物在空间上的发展。
2.扩散有很多种类型,通常可以分为扩展扩散和迁移扩散两大类。
其中,迁移扩散可以分为占据式扩散、蔓延式扩散、墨渍式扩散和变异式扩散;扩展扩散又可以进一步分为接触扩散、等级扩散和刺激扩散
3.迁移扩散——又称重新区位扩散,是指事物或特质随着接受者或承载者的位移而产生的扩散。
一般的途径是最初的某事物或现象的接受者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的同时,该事物或现象也随之迁移。
典型的如移民过程中,语言、宗教、习俗随人口一同扩散到其他地方。
中国城在世界各地的出现就是迁移扩散的结果。
需要指出的是在迁移扩散过程中,接受者的数量没有增加,仅仅发生了空间的位移。
当然迁移扩散过程中或完成之后,很可能伴随或相继发生扩展扩散,使得接受者的数量也进一步增加。
(1)、占据式扩散——主要指移民从原居住地带到新居住地的文化仍保持与原居住地的一致性。
其中,根据扩散后对物质和现象的空间分布带来的变化情况,可以进一步分大一致性扩散和小一致性扩散。
所谓的大一致性扩散是通过移民使得原来大面积文化区中存在的小部分异文化区被同化,形成一个大的同质文化区。
小一致性扩散是指迁移到与原居住地不相邻的地方,新居住地外围仍然为其他事物或现象所包围,形成与原居住地相一致的孤岛式区域
(2)、蔓延扩散——一般是指在移民过程中,由于所带来的文化具有更强的优势,对周围的土著文化产生较大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吸收土著文化精华,逐步形成一种混合型文化,在地理空间上进一步扩展。
如客家文化在岭南地区的扩散,汉文化在东南亚地区的扩散,都属于蔓延型扩散。
(3)、墨渍扩散——是由占据扩散和蔓延扩散混合而成的一种扩散类型。
移民迁移到新的居住地,首先完成占据式扩散,之后,通过蔓延式扩散,使得文化区得到更大扩展。
结果是原居住地的文化在新居住点周边一定地域范围内进行扩散,但是各个新居住点之间仍然被土著文化所分隔,尚未连绵成片。
4.扩展扩散——是指事物或现象,包括思想、创新、技术等等在源地继续发展的同时,还发生着向外传播的过程。
和迁移扩散不同,扩展扩散的结果是接受者的不断增多。
扩展扩散可以进一步分为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和刺激扩散等。
(1)、传染扩散—又称为接触扩散,是指在接受者的位置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通过与接受者或革新源的接触而发生事物和现象的传播。
接触扩散一般是渐进的连续的过程。
传染病扩散就是一种典型传染扩散。
由于距离对于事物扩散的阻碍,传染扩散具有近域推进的特点,在空间上常呈圈层式结构。
(2)、等级扩散——是指现象的扩散按照某种等级序列进行,而并不一定具有空间上的连续性。
在这种扩散过程中,社会等级和城市等级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
扩散往往先在同级城市或地区间发生,然后再渐次向低等级区域发展。
例如一些流行时尚和新思想、新技术一般会从大城市地区依次向中小城市、城镇以及一些乡村地区传播。
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过程。
医学地理学家们曾指出艾滋病的HIV-1病毒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从非洲中部地区以等级扩散的方式向外扩散。
首先,扩散到南美、北美、加勒比海地区以及欧洲的大都市区;然后,这些大都市区成为病毒继续传播的中心向区内其他主要大城市以及亚洲和大洋洲的都市区扩散;最后,向全球的主要城市以及一些小城镇扩散。
等级扩散的产生在于某些新事物在最初传播或被接受时具有较高的门槛,从而妨碍了它们的迅速传播,只能采取逐级向下扩散的方式。
例如跨国公司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投资,首先会选择一级经济中心城市上海,然后逐步向苏州、无锡等次级中心城市扩散。
(3)、刺激扩散——是指事物的本质、实质而不是外在形式的扩散。
例如,美国早期的台式电脑市场由苹果公司的MacOS和微软公司的DOS系统平分秋色。
到了20世纪的90年代,苹果公司在海外市场的拓展受到了限制。
但是由苹果公司提出的一些先进理念,如用鼠标点击取代字符命令串的形式则通过微软公司Windows系统的成功向外界扩散。
5、尽管可以将扩散分为上述种种类型,而实际上,现象的空间扩散过程常常是多种方式的综合。
例如,候鸟迁徙和禽类动物传染而导致传播的禽流感疫情就是迁移扩散和扩展扩散的综合过程。
第三章
一、人口迁移的概念
地理学中:
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位置变动,包括暂时性离开原有居住地和长期性离开原有居住地。
前者称为人口流动,后者称为人口迁移。
人口流动包括偶然性流动,和周期性流动。
周期性流动主要有通勤、度假和学生在家庭与学校之间周期性地往来,但没有永久或长期改变居住地的意向。
个体或群体永久性或半永久性实现居住地转移,是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相对稳定、长期、有目的的移动。
人口的原居住地称为迁出地,新居住地称为迁入地。
连带迁移,又称链式迁移:
是指在迁移中主要依靠亲属关系或其它联系方式来维持迁移活动的一种现象。
是一种常见的人口迁移模式,迁移者之间的各种联系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促成迁移决策,而且对迁移的规模、方向,移民的社会经济组织形式具有深远的影响。
迁移的秩序:
首先发起迁移的人大多为青壮年,为了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或生活条件,成为最初的迁移开拓者;小孩、父母、邻里及同乡等构成第二代迁移者。
先期的迁居者具有示范作用,也同时承担信息传播、提供帮助依靠的职能。
流的特征:
在迁出地和迁入地之间形成大规模、持续的人口迁移流。
如中国历史上的山东人“闯关东”。
空间形态:
反映了迁移人口对于原居住地社会关系纽带的依赖和情感认同,并促使迁移者在迁入地保持抱团状态,集中居住在特定的区域,形成特定的社会区,嵌入在迁入地的地域空间上,出现城市多核空间结构。
各种种族聚居区,如世界各地以唐人街为代表的华人聚居区,美国城市中的墨西哥人聚居区,2005年底曾经发生大规模骚乱的巴黎北郊克利希苏布瓦非洲移民聚居区等等。
在中国的一些大城市,也形成了一些以地缘为纽带的外来人口聚居区,如北京的浙江村、河南村、新疆村等等。
二、人口迁移的历史演变
(一)近代社会以前
规模:
大批、集团性迁移为主。
原因:
早期,主要为了寻求更合适的生存环境。
后来,尤其中世纪后,战争成为大规模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奴隶社会出战的和被俘的奴隶组成迁移的主体;封建社会地中海沿岸、西亚、南亚、中国以及亚欧中部草原地带,许多军事帝国,随着武力扩张,而产生民族的大批远距离移动。
距离:
限于亚非欧旧大陆。
(二)近代社会
以跨越大洲海洋远距离国际移动为主要形式。
欧洲人向美洲、非洲南部和澳大利亚等地移民;(自愿性)
19世纪初,平均每年20~30万人迁移,19世纪80年代后,年均60~70万。
非洲人作为奴隶被强制性向美洲移民;(强迫性)
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殖民主义者从16世纪到18世纪末长达300多年的奴隶贩卖,从非洲被贩卖至美洲的奴隶2000多万左右(4000多万在途中折磨致死)
中国人迁往东南亚及北美洲。
中国劳工迁往南洋(英属马来、荷属东印度、美属菲律宾、法属印度支那、泰国等地)和美国西海岸。
(三)现代社会
国内人口移动以人口城市化为主,国际人口移动以非定居的外籍工人为主。
流向:
农村向城市移动,城市人口比重显著提高; 生存条件差的地区向生存条件好的地区移动,由谋生比较困难的地区向收入高的地区移动。
动因:
经济为主,社会、政治性为辅
三、人口迁移类型
(一)空间类型
1、国内迁移:
人口在一个国家范围内迁居的现象。
1)开发落后地区过程中的移民活动
美国:
由东部大西洋沿岸向内陆和西部太平洋沿岸的转移;
前苏联:
鼓励人口向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和向南(哈萨克斯坦和中亚)移动;
中国:
建国初期为了满足新开发地区和边疆地区建设对于劳动力的需要,实行有组织有计划的移民活动。
2)人口向经济发达地区的迁移
从经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的迁移是国家内部的人口迁移主要流向。
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
改革开放以后大规模的人口迁移进一步向东部地区,尤其是京津唐、沪苏浙和广东三大经济核心集聚。
四川、贵州、湖南、湖北、河南等人口密集和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是主要的人口迁出地。
京、沪、粤进一步构成东部地区内部人口迁移的引力核心。
3)从农村向城市的人口迁移
近百年来,特别是二次大战以后,国内人口迁移中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现象,便是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
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迁移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初始阶段。
农村人口向城市小规模迁移。
包括产业革命前的漫长时期。
(2)加速阶段。
机器大工业迅速发展对劳动力提出了巨大的需求,农业的技术进步释放出大批劳动力。
(3)稳定阶段。
一小部分比例稳定的人口从事农业,为国民经济和全部人口提供原料和食物,城市化水平趋于稳定。
4)大城市地区人口钟摆式的移动
城市规模的扩大,特别是卫星城和卧城的出现,大量人口有规律的每天往返于居住和劳动场所之间;
人口的摆动节奏朝着消费场所的摆动。
一类是为了满足日常生活的需,另一类为了满足人们的文化和社会交往的需要,随着人们可以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的增加,富裕程度的提高,这种人口摆动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大。
5)从城市向郊区和小城镇的迁移
郊区化和逆城市化
6)人口向市中心回归
如果说郊区化、批量消费和shoppingmall代表的是中产阶级的生活样式,那么市中心、个性消费和丰富的城市文化生活则是倡导消费主义的21世纪的精英社会生活样式。
2、国际迁移:
人口从一个国家迁移到另外一个国家的活动。
在近代国家产生以前,有关国家主权的概念并不甚明确,因此对居民的出入境缺乏有效的管理,对跨国迁移限制较少。
1648年欧洲各国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条约,标志着近代国家体系的正式诞生,确定了人口、领土主权、边境不可侵犯是构成国家权利的主要因素。
各国出于国家至高无上利益的考虑,制定了各种不同的人口政策,鼓励和限制移民出入境,设立边境口岸。
目前,世界上大约有5%的人口是国际移民。
在全球范围内,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是人口的净迁出地区,北美、欧洲和大洋州是人口的净输入地区。
三个最大的移民流是:
从亚洲到欧洲、从亚洲到北美、从南美到北美。
此外,持续的人口迁入也发生在从欧洲到北美,以及从亚洲到大洋州。
还有一些小规模的移民流,主要发生在从拉美到大洋州,以及从非洲到欧洲、北美和大洋州。
1)国际移民
指公民经过履行一定的法律手续,从一个国家移到另一国家,并在那里定居的一种人口移动形式
2)客籍劳工
实际上是一种短期的、非永久性的人口国际迁移,一般只涉及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
现在世界上经常流动的客籍劳工约有三四千万,主要集中在北美、西欧和中东三大地区,此外,南美、南非及澳大利亚也有一定数量的客籍劳工。
为迁入国提供低廉的劳动力,是世界经济体系“核心-边缘”结构的体现。
3)国际难民
是当代人口国际流动的另一种常见的形式。
由于天灾/战祸/种族、民族、宗教压迫/政治迫害/阶级剥削/国界变动及其他种种原因流亡异国。
到2004年底,全球因战争、饥荒和灾难而背井离乡的难民有920万,其中还不包括400多万巴勒斯坦难民。
(二)时间类型
家庭生命周期:
不同的年龄(家庭结构)阶段,在城市中居住生活空间的不同。
青少年时期:
由乡村到城市,接受教育、工作;
单身阶段:
城市中心区,公寓;
成立家庭:
迁往近郊,汽车、住房;
家庭扩大(孩子):
迁往远郊,更大的住房需要;
老年家庭:
回归城市中心,公寓。
四、人口迁移机制
人们由于推力和拉力的缘故决定迁移。
推力作用导致人们离开现居住地,同时拉力作用使得人们迁往新居住地。
主要有三种推拉因素:
经济、文化和环境
(一)经济的推拉作用
1.不同的国家或者一个国家的不同区域的经济结构和工作的前景往往不同;人们由于工作机会多寡的原因从一处迁移到另一处;人们更多的是在预想可能发生改善的情况之下就做出迁移决策,并不一定在已经明确了经济状况的改善以及改善程度的基础上才形成迁移决策。
例如,我国每年春节以后会有大量的农民工流向城市,尽管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并没有落实好工作,但是“城市比农村更容易找到工作”这一预期就足以促成他们从农村来到城市。
2.不同地区由对不同职业或持有不同职业期望的人产生不同的作用力。
一个拥有很高价值自然资源的地区,往往容易吸引矿工和工程师;一个新兴的行业对工人、技术人员和科学家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一地区由于人口增长导致对大量服务和设施的需求,这会吸引大量的建筑工人、旅馆业人员和公共服务管理人员向该区的流动。
长三角地区,作为国际制造业基地,技术工人的需求量十分大。
3.一地区经济的变动可能会导致其吸引力发生改变。
人口迁移研究与新劳动地域分工、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全球流动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二)文化的推拉作用
1.制度文化层面上,政治制度和政局的变化是促使人口跨国迁移的主要因素。
二战以来,许多民族国家纷纷独立,新的国界大多以种族划分为基础,种族混居的人口不得不从原来所居住的,但现在属于其他民族国家的地区迁移出来。
例如,1947~1948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独立后到1957年,双方交换迁移的人口总数超过1700万人。
犹太人在1948年成立了以色列国后,居住在波兰﹑罗马尼亚、前苏联及其他国家的犹太人陆续迁入以色列,以及更大规模的从伊拉克和北非迁移到以色列的犹太人。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越南实行排华政策,迫使大批越南华侨回到中国或逃往东南亚各国和北美﹑欧洲。
据不完全统计,1975至1978年间,约有二十多万越南华侨被赶回中国,逃亡至其他国家的越南华人则达到五、六十万之多。
2.精神文化层面,包容、开放、多元的文化氛围能够对人产生强大的迁移引力。
伦敦、纽约、东京等全球城市吸引了大量的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成为人口迁移的目的地]。
虽然不能排除经济方面的强大引力,但是全球城市的文化包容性、开放度和多元化仍然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同时,一定数量的外籍人口,也是保持该城市文化多元性和创造力的重要保障。
Friedmann(1986)曾提出,世界城市外籍人口必须占本地居民10%以上。
在我国的上海,目前外籍人士也占到了2%,长期在浦东创业、工作和居住的境外人士超过15万人,且有持续增长的趋势。
3.在一个国家内部,城乡之间的人口迁移一定程度上也受到文化的推拉作用,尤其是对于年轻人而言,丰富多彩的城市文化生活是他们选择离开农村,迁居城市的重要原因之一。
4.此外,某地特殊的文化环境和文化资源常常吸引特定人群的迁入,如美国的好莱坞对全球演艺人士的吸引,中国的北京则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文化艺术青年,形成了“北漂一族”。
[
(三)环境推和拉作用
优越的地区的引力和迁出环境恶劣的地区的推力。
1.临近山川、海滨地区以及气候温和地带成为人们迁移的目的地。
美国靠近洛矶山脉的克罗拉多州、法国东部阿尔卑斯山一带,是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地区,美国的老年人退休以后迁居地约三分之一选择佛罗里达州,在那里,可以充分享受阳光和海滩。
2.缺水、荒漠和严寒常常迫使人们迁离。
如撒哈拉地区由于过分干旱,成千上万的人迁移出该地区。
台风、洪水、海啸、地震等自然灾害也是迫使人们迁移的环境推力。
在埃塞俄比亚,1984至1985年,导致歉收的恶劣的气候条件,以及民间的冲突,造成成千上万的埃塞俄比亚人从这个国家迁移。
2004年印度洋海啸后,马尔代夫政府决定将海拔极低的小岛居民分批迁移到海拔较高的岛上居住。
五、人口迁移的结果与影响
1、对人口发展的影响
使某地区人口在短时间内发生数量上的明显增加或减少;造成移入地和移出地人口的年龄和性别结构的变化。
移民以青壮年男性为主,如深圳早期。
2、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有利于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物质、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有助于人口合理分布以及不同种族、民族的人口相互间的融合;具体对移入地和移出地而言,各有利弊。
六、中国流动人口现状
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人口流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在全国展开。
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国内人口流动最为活跃的时期。
全国流动人口数量从1993年的7000万增加到2000年的1.4亿。
流动时间在半年以上的常住流动人口达到5349.7万.且跨县、市流动的有4228.6万人,跨省流动的有1780.2万人。
2005年1%抽样调查显示,跨省流动人口4779万人。
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流动人口增加296万人,跨省流动人口增加537万人。
家庭化趋势是人口流动的新特征。
2000年以后,国家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不合理限制,积极推进就业、保障、户籍、教育等多方面的配套改革,逐步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以家庭为单位的流动开始增多。
七、中国流动人口的特征
(一)流向
基本方向是由农村流向城市。
四普资料:
1985至1990年间,乡村迁入人口中,58.82%迁入城市,18.72%迁入建制镇,两者合计占77.54%。
五普资料:
全国乡村向城镇流动的人口为8840万,占总流动人口(12107万)73.0%。
人口流动的区域流向以省内流动为主。
1985年至1990年,全国迁移人口中,省际迁移人口占32.5%,而省内迁移人口则占到67.5%。
向东(南)部沿海集中的态势。
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是吸引周边地区乃至较远地区流动人口的主要区域。
(二)性别、年龄结构
总体上男性占优势,尤其是在远距离流动中。
1995年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流动人口中男性占57.64%,而女性人口占42.36%。
从分年龄来看,除15-19岁年龄组流动人口女性多于男性外,其余各年龄组均为男性多于女性。
总趋势是随着年龄组的升高,流动人口性别比随之增大。
绝大部分人口为劳动适龄人口,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
1995年1%人口调查:
85%的人口位于15-65岁间的劳动适龄组;71%人口位于15-34之间。
五普资料:
15至35岁人口占全部流动人口的70%以上。
(三)文化程度
普遍高于流出地的非流动人口,但低于流入地的非流动人口。
1995年1%人口调查数据表明,流动人口的文化素质普遍高于全国人口的平均水平。
但文化素质的绝对水平却仍然较低。
高中及以上:
人口占17%;初中:
42%;小学及以下:
41%。
(四)职业构成
流出以前是农林牧渔业劳动者,流入城镇后,主要从事第二、第三产业。
1995年1%人口抽样调查表明:
生产工人、运输工人和有关人员:
41%,(建筑业,劳动强度较大的工矿企业和运输业);农林牧渔业劳动者:
占19%,主要是在乡村间流动。
商业:
占16%;服务业:
占10%。
流动人口职业构成存在性别差异性,重体力劳动的建筑业中主要是男性流动人口,女性流动人口主要分布在加工业、商业、餐饮业等行业。
不同年龄段的流动人口在职业分布上也存在一定差异。
(五)迁移动机:
工作机会、收入和生活条件改善
(六)迁移途径:
“盲流”与链式迁移
(七)迁移意愿:
暂住后返乡
八、中国流动人口的社会经济影响
(一)积极作用
为城市提供了充足的廉价劳动力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极大缓解了农村的就业压力;促进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为农村地区培养和储备了人才,流动人口在务工经商的过程中,获得各种新知识、新技能、新观念。
(二)存在问题
人口的流动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出,对农村和农业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进一步加剧了城市就业竞争。
若干社会问题
第四章
一、大众文化
1.大众文化,是指支持创新、遵从变化、具有相对统一标准的文化。
基本上起源于经济发达国家,是发达的工业技术和增多的闲暇时间相结合的产物。
特点:
相对于民间文化具有更广泛的传播性。
大众文化因时间的变化远远大于因空间的变化。
威胁着文化的多样性。
“批量口味”造成一些个性和文化可识别性的丧失。
与社会阶层有着较强的层次对应关系。
大众文化的量产化,市场导向性强,取决于消费能力和喜好,因此它通常与收入和教育水平决定的社会阶层之间有着紧密的对应关系。
2.文化全球化是指在全球范围内产生超越国界、超越社会制度、超越意识形态的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过程
美国学者阿帕杜莱提出过文化全球化传播的5个图景:
(1)人种图景:
游客、移民、难民和打工族的流动;
(2)媒体图景:
报纸、杂志、电视和电影的全球遍布;
(3)技术图景:
技术的推广;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
(4)金融图景:
全球资本流动;
(5)意识图景:
政治观点和价值观的灌输。
目前全球文化的4个主要类型:
(1)达沃斯文化。
国际商务文化。
它可以被理解为全球企业精英所共同祟尚的高品位消费文化。
电脑、手机等高科技产品,星级酒店、名牌服装、流利的英语。
拥有西方的价值观、向往西方的生活方式。
(2)国际院系文化。
以学术网络、非政府组织和跨国机构为主要渠道进行传播的。
同样是一种精英文化,通过教育体系、法律体系和大众传媒网络渗透到全球的每—个角落。
(3)麦当劳文化。
以美国的大众文化为主体的文化形式。
美国的流行音乐、好来坞电影。
以麦当劳为代表的美国快餐已经遍布世界的各个角落。
消费群体是广大的普通市民,
(4)新教文化。
起源于美国的新教成为多元和现代文化的载体,新教文化正在向全球传播。
理性、世俗化、功利主义。
二、大众文化全球化的内容
1、音乐
具有大众文化特征的流行音乐大多以商业利润为目的,由专门人谱写,依赖于一定的技巧和技术。
2、电视
看电视是一种典型的大众文化;电视更是一种最重要的大众文化传播媒介。
3、体育运动
尽管各项体育运动多起源于民间运用,发源地也非常分散,但和民间风俗不同,如今有组织的比赛和运动标志其已经成为大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俱乐部、职业运动员、协会、有组织的比赛。
4、食品
以饮料和快餐为标志的饮食正成为大众文化在全球范围内传播。
5、建筑
6、服饰
其差异更多源于并反映经济地位和社会角色等方面的差异,而不是来自于地方的差异。
趋势:
文化符号与物质载体的共生、互动
载体的延伸:
从个人物品、娱乐产品到地点的打造
以立体的形式全方位地向人们扑来,包括饮食、服装、语言、音乐等等,例如韩剧在亚洲地区的流行带来的韩国明星、韩式服装、韩国歌曲、甚至韩国泡菜的流行,被形象地称为“韩流”。
三、 大众文化的影响
(一) 对民间文化的威胁
大众文化的全球化对民间文化构成一定的威胁,使得地域文化的多样性日渐消逝。
1、传统价值的丧失
一些中东国家反对穿西式服装。
大众文化的影响似乎势不可挡。
我们仍然能够从各种媒体上看到中东青年牛仔裤、T恤衫的形象。
2、女性传统作用的变化
大众文化的全球化动摇了大部分民间文化传统中所约定的女性从属于男性的观念。
大众文化为女性的行为活动提供了新的空间、新的生活方式、新的形象。
以购物为例,大型购物广场成就了女性跨越私人和公共之间的疆界。
快餐与女性从厨房解脱。
3、来自外国媒体的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文地理学 复习 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