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暑期实习报告.docx
- 文档编号:28378323
- 上传时间:2023-07-10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1.55KB
公园暑期实习报告.docx
《公园暑期实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园暑期实习报告.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园暑期实习报告
公园暑期实习报告
公园暑期实习报告
公园暑期实习报告一实习地点:
花港观鱼,曲院风荷
二实习3月7日上午
三实习目的:
通过对近、现代典型园林空间的参观、研究和测绘,将城市绿地规划设计原理、城市规划原理、建筑设计基础等课程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对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内容、方法、程序,以及建设实施和维护地深刻理解。
四实习内容:
在老师的带领下对花港观鱼和曲院风荷两处现代公园进行参观和局部测绘。
五实习心得:
(一)花港观鱼
"花港观鱼"是杭州一处著名的风景点,它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了现代城市公园的特点,在植物群落的营造和种植的形式与功能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
同时,在地方特色的创造和传统园林的继承与发展一也有独到见解。
其艺术布局充分利用了原有的自然地形条件,景区划分明确,各具鲜明的主题和特点。
大草坪,雪松挺拔,宽阔开朗;红鱼池,凭栏投饵,鱼乐人欢;牡丹园,花木簇拥,处处有景;新花港,浓荫夹道,分外幽深。
它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园林艺术的优秀传统,倚山临水,高低错落,渗透着诗情画意。
在空间构图上,开合收放,层次丰富,景观节奏清晰,跌宕有致,既曲折变化,又整体连贯,一气呵成。
园内植物配置精致,四季有应时之花,八节有长青之树,发展了“花”、“港”、“鱼”这一名胜的特色。
1植物的精心配置
花港观鱼中的悬铃木大草坪占地面积2150平方米,地形呈东南向倾斜,四周以树木围成封闭的空间。
主景为自由栽植的五株合欢树,位于空间的最高处。
主景树对面坡下为九株悬铃木,悬铃木背后为一片柏木林。
空间南部为樱花,北部为各色春花灌木。
合欢树的西侧为一片三角枫树林。
春天,南有樱花、北有各色春花灌木遥相开放;夏天,在四周一片碧绿的树丛中,红花盈盈的主景合欢树,格外鲜艳夺目;深秋,合欢树叶落,三角枫林的红叶和悬铃木的黄叶,东西遥相辉映;冬季,在一片青翠的柏木林前,衬托出九株白绿色的悬铃木树干,不显雕零。
精心设计的植物配置,使这个空间出现了四季景观都很优美的效果。
2关于林冠线图一就是花港观鱼中比较经典的一个树群。
上层:
广玉兰,香樟,落叶乔木,朴树。
中层:
毛竹,鸡爪槭,小叶黄杨,桂花。
下层:
云南黄馨,杜鹃等。
这是一个错落有致的树群,林冠线重点在左边,中间置建筑,稳定了视线。
植物与建筑柔和一起,体量一致,有遮有露。
另外,花港观鱼中广阔的草坪中点缀着的长绿树种(图二)也起到丰富林冠线的作用。
3关于观景
图三中大型乔木珊瑚朴与朴树形成夹景。
图四中悬铃木一合欢草坪空间中种植的由合欢、悬铃木构成的两组纯林式树丛,平面布局体现了种植设计中对主景的立意安排。
4关于雪松大草坪
杭州花港观鱼公园的雪松大草坪在平面和空间上都充分地体现了植物布局的开合呼应。
雪松大草坪以高大挺拔的雪松作为主要的植物材料,在体量上相互衬托,十分匹配。
雪松单一树种的集中种植体现树种的群体美;适当的缓坡地形,更强调了雪松伟岸的树形。
四角种植的方式,既明确限定了空间,又留出了中央充分的观景空间和活动空间,景观效果与功能都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图五)另外,在雪松大草坪周围种填了高大挺拔的雪松和浓密常绿的广玉兰林带,使之同周围的景区分开,隔离噪声。
5关于公园构图中心
公园的景色布点与活动设施的布置,要有机的组织起来,在公园中要有构图中心。
在平面布局上起游览高-潮作用的主景,常为平面构图中心。
在立体轮廓上起观赏视线焦点作用的制高点,常为立面构图中心。
平面构图中心立面构图中心可分为两处。
如花港观鱼中,以金鱼池为平面构图中心,以较高的牡丹亭为立面构图中心。
6关于公园建筑设计
建筑是城市公园的组成要素,在功能和观赏方面都存在着程度不同的要求,虽占用地的比例很小(一般约2%—8%),但在公园的布局和组景中却起着控制和点景作用,即使以植物造景为主的点景中,也有画龙点睛的效果,如花港观鱼牡丹园中的牡丹亭。
(图六)所以在选址和造型时,务必慎重推敲。
7主景与配景
一般来讲,每个景区都有主景与配景。
主景主要用来吸引游人的眼球,或者形成某一处景点的特色,配景则是对主景的衬托与补充。
例如杭州花港观鱼中的牡丹园以牡丹为主,配置红枫、黄杨、紫薇、松树等,牡丹花谢后仍可保持良好的景观效果。
(二)曲院风荷
曲院风荷公园为杭州西湖十景之一,位于苏堤跨虹桥畔,与岳坟景点相邻,宋时为酿官酒的曲院,院中栽荷,花开时香风四起,取名“曲院荷风”,日久湮灭。
清康熙帝南巡,改“曲院荷风”为“曲院风荷”,临湖建碑亭、迎薰阁、望春楼及曲径走廊,环亭植荷,曾极一时之胜,为“西湖十景”之一。
后建筑坍损,现经扩建,占地28.4万平方米,为环湖绿地中面积最大,以夏日观荷为主题的名胜公园,有岳湖、竹素园、风荷、曲院、湖滨密林区5个景区,主景区以亭、台、楼、阁、榭、桥和典廊等组合成名副其实原“曲院”,并辟荷池,园内融建筑于自然,突出荷花及山水的自然情趣,成为“芙渠万斛香”的游览胜地。
该公园由岳湖景区、竹素园景区、曲院景区、风荷景区和滨湖密林景区组成,园内主干树种是水杉、香樟、广玉兰、垂柳、河柳等。
1主干道旁
为了突出主景,采用整齐、规则的配置方式,在主干道两侧种植兰花三七,与上层的红叶李、桂花以及水杉构成色彩对比强烈且富于变化的季相景观,形成意境各异的园路景观。
一般而言,随着园路系统的自然式布局,园路两侧的植物配置也多采用自然式。
例如园路一侧为常春藤,而另一侧为沿阶草和杜鹃,使得不同深浅的绿色彼此间搭配协调,而且春季成片的粉红色杜鹃花艳丽动人,季相景观丰富,使单调的园路充满生机和情趣。
2曲院风荷林下和林缘
曲院风荷公园中疏林面积较大,有些延伸至岸边,疏林下大面积配置沿阶草、常春藤等,形成单一优势,能有效抑制杂草生长。
在林缘配置不同高度的地被植物,可以使景观更趋自然。
在林缘混合种植红花酢浆草、兰花三
七、沿阶草、吉祥草、杜鹃,形成层次丰富、色彩多样、季相明显的地被植物景观,处处生机盎然,既得自然之趣,又添林内深度感。
3配景时的点缀
在景色配置时,适当的引入异类景物要素点缀,能获得很好的视觉效果。
如图七,在小溪两岸的绿色植物丛中适当点缀两株红花植物,顿时生气盎然,别有韵味。
图八中,在树丛的边缘置以形状别致的山石,亦是同样的效果,不仅打破了原来纯绿色植物的单调,而且烘托出了山石的灵动,赋予其无限生机。
附送:
公园植物配置实习报告
公园植物配置实习报告
公园植物配置实习报告实习XX年9月13日至XX年9月25日
实习地点:
寸金公园、森林公园、南亚植物园、湖光岩风景区、高桥红树林、石城谢鞋山原始野生荔枝林
实习内容:
进行植物样方调查、植物物种调查、植被类型调查,编写寸金公园、湖光岩风景区的植物名录;搞清亚热带气候的湛江植物、植被的分布类型和特点;完成每人15份的植物标本制作。
实习生:
概况:
湛江地处北回归线的南侧,为南亚热带和北热带的交界地区,是三面临海的半岛,气候资源优越,年平均温度21℃以上,全年无霜,雨量充沛。
XX年9月13日至9月25日,我们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植物实习,对湛江的植物的分布、植物种类、植被类型等进行了考察,选择了寸金公园、森林公园、南亚植物园、湖光岩风景区、高桥红树林、石城谢鞋山等有代表性的地方进行了深入、系统的考察。
通过这次实习,我们不论在知识面,还是在野外的生存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对亚热带的湛江植物、植被的分布类型和特点有了较系统的了解。
分述:
一、寸金公园:
寸金公园是湛江的八景之一,其以抗法时寸土寸金的寸金浩气而命名,处于湛江市区内,是市区内保存得较有价值的“植物王国”。
XX年9月14日至XX年9月15日两天,我们分组对寸金公园的植物、植被进行了地毡式考察。
在寸金公园的两天考察中,我们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
植被资源调查,为了较准确掌握寸金公园的植物资源状况,我们在全面踏查的基础上,制定了详尽的计划,将我们人员进行了分组,各小组在自己区内分别进行乔木样方、灌木样方、草本样方的调查,样方标准分别为15*1
5、5*
5、1*
1,并进行植物的种类、数量、多度、郁闭度等作了详细调查,在完成以上工作的基础上,整理出寸金公园的植物名录。
寸金公园,因是市内公园,人为干扰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改变真正的植物、植被分布,但还有很多是人为干扰较少的半原始地带,我们对这些地方进行了重点考察。
首先我们进行了全面踏查,找寻最具代表的地方进行样方调查,并于14日完成。
15日我们进行植物物种的全面调查,记录植物名录数据,且进行了全面整理。
在这两天中我们也进行了标本采集和植物的辨认,通过老师的指导和工具书的查阅,我们基本弄清楚了寸金公园的植物物种,并发现了一些有代表的物种,其植物的科属、种名、用途如下:
桃金娘科:
桃金娘,全株药用,果可食用和酿酒。
(2)使君子科:
榄仁树,观赏植物,种子供炸油食用或入药,树皮与幼叶可作为染料。
(3)棕榈科:
大王椰子,庭院及行道绿化观赏树。
(4)苏木科:
洋蹄甲,木材供农具及家具用材,可作行道及庭院绿化树。
(5)栋科:
桃花心木,木材作农具及舟车等材料,作行道、庭院绿化观赏。
进行了两天的寸金公园考察后,基本搞清了该地的植物名录、分布特点和植被类型,寸金公园总体来说是乔木层占多数,其郁闭度各处差别较大,平均郁闭度约0.62。
草本有些地方由于人为干扰过重而过于单一,但总体上还是较能反映亚热带的地带性分布的。
二、考察完寸金公园后,在XX年9月16日至XX年9月22日,我们还分别对森林公园、南亚植物园、湖光岩风景区的植物进行了考察。
在这几天的考察中,我们真是大开眼界,认识了印度紫檀、神秘果、澳洲坚果、印度第伦桃、蛇瓜、野生猪笼草等等,不仅看到了很多珍贵的人工培育品种,而且看到了许多珍贵的野生植物品种。
让我们学到了许多在学校和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特别是森林公园育的植物种、南亚植物园的奇花异果,深深地吸引了我们的眼光,使我们都在喷喷称奇,都伫立在他们面前不想离开。
三、红树林保护区:
XX年9月23日上午,我们去考察“海上森林”,位于廉江市高桥镇的国家级红树林生态旅游区,它是我国内陆现存连片面积最大的红树林带。
我们早上七点多出发,经过差不多两小时的车程才到达目的地。
本来我们准备好了要进入林区进行详细的调查,可不巧我们到达时刚好碰上涨潮,使我们无法按原计划进行。
接着,我们进行了计划调整,将原来深入林区调查改为听取有关人员作详细介绍和考察还未被涨潮所淹没的林区。
“红树林”名称的由来源于一种红树科植物----红茄,这种树的木材、树干、枝条、花朵都是红色的,其中树皮的部分可以提炼红色染料,马来人于是称它的树皮为“红树皮”,而中文名称则叫做红树。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河口、海岸沼泽区域的耐盐性常绿灌木或乔木,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之一。
红树林是陆地过度到海洋的特殊森林,因随潮水涨落而出没,故有“海上森林”“海底森林”和“潮汐林”之称。
由于不同红树林种适应滩涂土壤条件、海水漫泡程度以及演替阶段不同,各个种都有特定生长区域,分布在滩涂的不同部位,在滩涂平面上形成与海岸带相垂直的生态序列。
通过考察调查,我们得知高桥红树林主要分布在高桥镇的红寨,德耀、坡禾地三个村的沿海滩涂,区内有红海榄、木樱、桐花、秋茄、木榄、白骨壤等26个品种。
其中,核心区红寨的500多公顷的红海榄和木榄群落保护完好,平均树高达6米多,树龄达80多岁。
红树林由于特殊的位置、环境,注定其有特殊的作用。
(1)红树林生长茂密,根系发达,相互交错,形成一道“绿色长城”,减缓风浪对海岸的冲击,保护堤坝基围。
(2)红树林能净化水源,防止赤潮发生。
(3)丰富渔业区,据查,林内有硅藻159种,浮游植物97种,昆虫133种,浮游动物26种,底栖动物111种,这为XX多种鱼类、无脊椎动物和腐生植物提供了栖息地。
(4)药用价值:
因富含单宁,它有收敛、止血等作用。
(5)食物利用:
海桑果实可直接生食,其它的经处理可食用、作软饮料等。
(6)旅游业开发:
由于红树林的特殊作用,可利用作环保宣传、科普教育等。
XX年9月,项目总投资3600万元的中荷合作广东省雷州半岛红树林综合管理和沿海保护项目正式在高桥启动,这对提高沿海地区群众认识和保护红树林的意识,加大旅游业的发展有重要贡献。
当天下午,我们还对石城谢鞋山原始野生荔枝林进行了考察,保护完整的原始森林让我们对湛江地区的植物、植被有了更完整的了解,并让我们对亚热带的地带性分布有了更多的认识,得到了满意的收获。
实习小结与建议:
这次实习我们达到了预期目的,对湛江地区的植物种类、分布特点、植被类型等有了较系统的认识,植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有了深切体会,所以实习是成功的。
通过这次实习,使我对古语“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有了更真切深刻的认识,实习的过程是难忘的,学到的东西将使我终身受用。
但是,也有一些情况令我们担忧,有些植物、植被,由于开发过度等原因遭到了破坏,如谢鞋山原始树木被砍伐、红树林遭破坏等。
在此,我们建议加强植物保护区的管理,加大物种作用宣传,物种的人工驯化研究与繁殖,开发利用应有序化,避免出现经济效益而破坏生态效益的情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园 暑期 实习 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