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41《寻觅社会的真谛》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x
- 文档编号:28377770
- 上传时间:2023-07-10
- 格式:DOCX
- 页数:41
- 大小:47.79KB
高中政治 41《寻觅社会的真谛》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x
《高中政治 41《寻觅社会的真谛》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 41《寻觅社会的真谛》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政治41《寻觅社会的真谛》精品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一、@§本单元的地位
@§本单元是全书的终点,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全书的落脚点。
因为我们明白了“世界是什么”,懂得了“世界怎么样”,知道了如何正确地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目的就是为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服务于我们改造世界的活动。
@§从知识目标来说,本单元主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和实践出发,认识社会历史的真谛(知道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明确社会历史的主体,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人生的价值,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懂得如何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把握实现和创造人生价值的基本途径。
@§从能力目标来说,主要是帮助学生用唯物史观、尤其是用物质生产实践认识社会历史的奥秘,初步形成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的能力,初步具有运用唯物史观正确分析和看待社会、人生的能力,初步形成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能力,初步具有正确地设计和规划自己人生的能力。
@§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来说,主要是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培养学生尊重社会发展规律,走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的思想意识;培养学生的群众观点,坚定学生的群众立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树立为社会历史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做贡献的理想信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本教材从生活实践出发,经过了“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这样一个中间环节,最后又回到了生活和实践。
这是一个循环上升运动,但它并不是简单的重复和循环,而是在更高的基础上实现了向生活、实践的回归,即在形成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基础上的回归。
总之,本单元是全书的逻辑终结,在整部教材中具有目的和归宿的意义。
二、@§本单元的内容结构
@§本单元围绕的核心问题是在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周围世界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正确认识是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前提,因此要谈价值观,就必须先谈社会历史观。
但是,由于第二、三单元主要是在最一般的意义上讲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周围世界,而没有把如何正确看待社会和人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主题进行讨论。
因此,第四单元首先要讲清楚的一个内容就是社会历史观。
我们把这一内容设计为第十一课。
第十二课是全书的逻辑重点,专门讲人生价值的实现。
此外,我们又设计了一个综合探究,对这一单元中没有涉及的人生理想和信念进行探讨,同时也对价值观的有关内容进行总结。
基本结构是:
历史观(第十一课)——价值观(第十二课)——人生观(综合探究)。
225
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
一、@§本课设计意图
(一)@§教育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识记
〇@§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〇@§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〇@§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〇@§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〇@§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2)@§理解
〇@§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社会历史理论的局限性。
〇@§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〇@§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〇@§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运用
〇@§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分析说明虚幻、歪曲的社会意识也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〇@§运用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分析说明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
〇@§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原理,分析说明我国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
〇@§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分析说明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学习,初步形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看待社会现象、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社会基本矛盾原理的学习,初步形成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能力,对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有正确的认识。
(3)@§通过对社会历史的主体理论的学习,明确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形成自觉坚持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看待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从社会存在出发理解社会意识,坚持思想领域的问题要到物质领域中去寻找根源,坚定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
226
(2)@§尊重社会发展规律,走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为社会历史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3)@§坚定群众立场,坚持群众路线,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培养尊重劳动、热爱人民的情感。
(二)@§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内容目标:
领悟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认同人民的利益为最高价值标准,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提示与建议:
了解不同的人对某项改革措施的不同反应,用哲学观点探讨其原因。
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要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和标准。
二、@§教学内容分析
(一)@§教学提纲
框题一:
社会发展的规律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旧的社会历史论的局限性。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3)@§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4)@§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3)@§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
(2)@§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的实现途径。
框题二:
社会历史的主体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
(2)@§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4)@§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
(2)@§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227
(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实践意义。
(二)@§结构分析及探究活动设计意图
1.@§本课的逻辑结构
@§这一课属于社会历史观的范围。
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社会历史观的基本观点,目的是为下一课讲人的价值与价值观、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做准备。
共有两框。
@§第一框,社会发展的规律。
@§理解社会发展规律,可以从三个方面人手:
一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二是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这方面的内容也就是我们在课文所设计的三个目的内容。
开头我们插入用了邓小平的名言:
“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
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这一名言应被看作是这一框的导人语。
既然这一框是讲社会历史规律的,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社会历史规律,那么马克思究竟是如何揭示的?
由此便很自然地进入这一框的主题。
这一框的结尾我们用了邓小平讲社会发展趋势的一句话:
“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
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
”这两句话遥相呼应,要想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就必须先讲社会历史规律,要把握社会历史规律就必须有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的视野和眼光。
@§第一目,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这一目的逻辑结构是:
社会生活的本质—_社会存在——社会意识。
在这一目中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是社会生活的本质是什么。
只有对此有一个科学的理解和把握,才会有真正科学的社会历史观。
但是旧的社会历史理论在探究社会历史时,仅仅停留在思想动机的层面,它们至多只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没有进一步考察产生这些思想动机的物质原因——社会存在。
马克思从实践出发研究人类社会,认为社会的本质是实践,实践是客观的,因此,人类社会的客观性就确立起来了。
可见,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关键是把社会的本质理解为实践,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的最本质的内容生产方式是在实践中生成的,社会意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经济、政治和文化;实践生成了全部社会关系:
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思想;实践构成了社会历史的变迁和发展;实践构成了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第二目,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实践是打开社会历史奥妙的钥匙,也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赖以建立的根本,是贯穿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核心概念。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但是社会基本矛盾是在实践中生成的,并且正是人的实践活动推动了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所以这一目的基本逻辑结构是:
生活——实践、物质生产——生产方式——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
@§人们为了生活,就必须进行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
在这一活动中,形成了现实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即生产方式。
为了维护自己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就有了上层建筑。
@§第三目,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但是社会
228
基本矛盾又是在实践的推动下运动的。
也就是说,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依靠实践。
当旧的,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时,只有通过先进阶级反对反动阶级的阶级斗争,才能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展开和发展的,是非对抗性的矛盾,不能通过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阶级斗争的方式解决,只能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自我完善,即改革的方式加以解决。
所以,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手段,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概言之,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是通过实践实现的。
在阶级社会中,实践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的方式实现的;在社会主义社会则是通过改革的方式实现的。
因此,在这一目中,实践——阶级斗争——改革,是一条基本的线索。
@§第二框,社会历史的主体。
@§社会历史是人的实践活动史,实践最基本的方式是生产实践,而生产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因此,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人民群众。
这一框的基本逻辑结构是:
实践——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对这一框的理解应该从实践人手,引出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实践活动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这一框设计了两目: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第一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这一目主要讲了两层意思:
一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二是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地位和作用。
第一层意思的逻辑结构是:
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实践最基本的形式是生产实践,因此,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实践的发展史——物质生产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
第二层意思的逻辑结构是:
人民群众在物质生产实践中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人民群众在科学实验等实践中创造了社会的精神财富——人民群众在调整改革社会关系的实践中推动了社会的变革。
@§第二目,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的理论,是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哲学基础。
坚持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就必然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这一目主要讲了三层意思:
一是群众观点,二是群众路线,三是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实践意义。
2.@§本课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
@§第一框,社会发展的规律。
@§第一目,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这一目设计了三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是为了说明旧的社会历史理论的局限性,从中引出马克思主义能够揭示社会历史规律的原因。
共有两问。
@§第一问主要是让学生思考旧的社会历史理论为什么不能认识社会发展规律,不能唯物主义地解释人类社会。
这里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从实践出发,没有找到社会存在的物质根源。
具体地说,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同社会历史这个特殊的认识对象有关,历史是由有动机、目的的人的活动构成的;二是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生产规模的狭小、社会发展的缓慢,都影响了人们对社会规律的把握;三是剥削阶级的偏见经常歪曲历史,夸大精神活动的作用。
229
@§第二问主要是从正面说明马克思主义能够发现社会规律的原因,这就是从实践出发认识人类社会,用实践的观点考察人类社会,找到了以物质生产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存在。
这就克服旧的社会历史理论对社会历史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思想动机层面的局限性。
马克思为什么能够用实践的观点考察人类社会呢?
这是由当时的社会条件决定的。
@§第二个探究活动,是为了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共有两问。
第一问是让学生思考宗教所描绘的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第二问是让学生思考一些虚假的歪曲的社会意识和人们的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
两问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一个结论,这就是:
各种各样的社会意识,包括歪曲虚假的社会意识,无论其主观色彩多么浓厚,也不管它披上何种神秘的外衣,归根到底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第三个探究活动,是为了说明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即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具有不同步性,各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式之间可以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共有两问。
第一问是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社会存在先进但社会意识却是落后的这样的情况,第二问是为了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社会存在落后但社会意识却是先进的这样的情况。
这两问的共同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认识到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之间并不是亦步亦趋、绝对统一的关系,二者具有不同步性,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二目,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这一目设计了三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是为了让学生思考马克思发现社会历史规律的思维行程。
共有两问。
第一问主要是让学生思考马克思发现社会历史规律、揭开社会历史之谜的基本过程,即要创造历史首先就要生活,要生活下去就需要物质生活资料,要有物质生活资料就需要物质生产的实践。
马克思解开社会之谜的关键正在于找到了物质生产实践。
第二问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经济因素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的思考,感受物质生产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领会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个探究活动,是为了说明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
共有一问。
这一问主要是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人在实践活动中提高了自身的素质,更新了劳动资料,开辟了新劳动对象。
这些变化必然会引起人和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关系的改变,人和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关系的改变又会引起人们在生产、交换和分配中的地位的改变。
这就是人的实践活动引起生产力的变化,生产力的变化发展又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的基本过程。
@§第三个探究活动,是为了说明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必要性。
共有一问。
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和思考,认识到要发展生产力就需要改变生产关系中同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环节和方面、上层建筑中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环节和方面,并进一步思考进行这种变革的原因,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
@§第三目,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这一目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主要是让学生思考社会基本矛盾是通过什么方式不断得以解决,从
230
而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
共有两问。
第一问是让学生思考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即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
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
第二问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认识到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在阶级社会里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第二个探究活动,是第一个探究活动的继续。
共有一问。
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思考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不能通过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阶级斗争的方式解决,只能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自我完善,即改革的方式加以解决。
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手段,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第二框,社会历史的主体。
@§第一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这一目设计了四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主要是让学生思考究竟谁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共有两问。
第一问是让学生通过对拿破仑成为法兰西历史上第一帝国的皇帝这一事件的思考,认识到他身后的众多士兵和民众是拿破仑能够成就举世瞩目的业绩的决定力量。
第二问则是在第一问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历史究竟是英雄创造的,还是人民群众创造的。
@§第二个探究活动,主要是为了说明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共有两问。
第一问主要是让学生思考社会物质生产的主体是谁,即是谁在进行物质生产,从而认识到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它们创造了人们吃、穿、住、用、行等必需的生活资料。
第二问是让学生思考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有什么作用,从而认识到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第三个探究活动,主要是为了说明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共有两问。
第一问是让学生回答《格萨尔王传》这部长篇史诗所反映的内容是从哪里来的。
第二问则是在第一问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格萨尔王传》的创作和流传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通过这种思考让学生认识到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第四个探究活动,主要是为了说明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共有两问。
第一问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材料,认识到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
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地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地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第二问则是要求学生联系我国改革的具体实例作进一步的探究和思考。
@§第二目,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这一目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
@§这一探究活动主要是为了说明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共有两问。
第一问让学生通过思考认识到邱娥国之所以受到群众发自内心的爱戴,就是因为他坚持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二问是在第一问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个人和群众的关系,从中领悟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231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一)@§重点、难点问题分析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它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
@§关于什么是社会存在,教材的定义是: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建议在教学时,将社会存在的概念分析得更细致、完整一些。
社会存在是指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方面,纳入这一方面的有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以及通常所说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或“人周围的自然”)和人口因素(“人本身的自然”)。
其中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最主要的。
将“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介绍给学生,有助于学生全面掌握社会存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特别需要向学生说明,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对人们的社会生活的作用是影响作用,有时还是不可忽视的,了解这些内容有助于学生认识社会生活现象。
当然,在社会存在中,“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最重要的。
这是因为,社会生活的变化以及人们的精神生活的变化最根本的原因必须通过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变化来说明。
@§社会意识是指人们社会精神生活过程的总和。
这一概念也要明确其内涵和外延,使学生能够分清社会生活中,哪些现象属于社会意识。
关于社会意识,教材给出的分析解释比较全面,学生掌握教材的内容就可以了。
@§为什么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在社会生活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首要条件,是历史的发源地,没有物质生产活动,人类也就无法生存。
由于社会历史条件不同,物质生产水平就不同,人们的社会生活也就不同,从而形成的社会意识也就不同。
比如,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劳动产品,没有私有财产,没有剥削,这种生产状况决定了当时的人们没有私有观念,形成的是一种朴素的集体观念。
随着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生产劳动出现了新的变化,集体劳动逐渐为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代替,于是,逐渐产生了私有财产,并出现贫富分化现象,并最终导致阶级的产生。
在这一过程中,私有观念产生,并伴随不同阶级的出现形成不同阶级的意识。
不同的社会意识,归根到底是社会物质生产及其在这种生产过程形成的客观经济关系决定的。
社会存在决定着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
总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产生,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和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和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在肯定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前提下,承认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
这一基本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意识具有能动性原理在社会领域的运用。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不完全同步性。
社会意识虽然为社会存在所决定,并因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但是,这样的变化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有时又会先社会存在的变化,进而对社会存在产生不同的作用。
当社会意识落后于社会存在时,它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则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不过,这两种情
232
况所表现的社会意识的独立性都是相对的。
这是因为旧的理论不可能在它的物质基础消灭之后长久地存在下去,新的理论也只是在社会存在已经具备了提出新的任务和条件时才可能产生。
由此,我们也就能够理解为什么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中还存在着封建主义的落后的、腐朽的思想残余,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能够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等问题。
(2)@§社会意识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每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意识都同它以前的成果有着继承的关系。
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社会意识,其内容或形式都有两个来源:
在内容上,主要反映现实的社会存在,同时也保留着历史上形成的反映过去社会存在状况的一些意识材料;在形式上,继承以往既有的方式、方法和手段,同时又根据新的变化对其加以改造、补充和发展,并增添某些新的具体形式。
正是由于社会意识存在着这种继承性,因而社会意识才能持续不断地发展,人们才能追溯历史发展的线索。
社会意识的这种历史继承性在不同的条件下具有不同的表现,由此形成了各具特点的民族传统。
(3)@§各种形式的社会意识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也表现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4)@§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最突出地表现在它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理解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既要看到这种能动作用的性质是不同的,它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又要看到这种能动作用的大小,时间持续的长短也是不同的。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作用只有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才能发生作用,正如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寻觅社会的真谛 高中政治 41寻觅社会的真谛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41 寻觅 社会 真谛 精品 教案 新人 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