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docx
- 文档编号:28374833
- 上传时间:2023-07-10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56.57KB
再别康桥.docx
《再别康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再别康桥.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再别康桥
《再别康桥》教案
【教学目标】1.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2.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
A、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
B、通过教师的分析赏析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
【教学重点 】1.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
2.《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教学方法】诵读吟咏法,欣赏法。
【教学过程】
导语一:
剑桥大学这座已有7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老学府,以其“求知学习的理想之地”的校训吸引了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有志之士。
就在上个世纪20年代初在这个久负盛名的大学里常可以看到一个中国青年的身影,他儒雅高贵,气度不凡,双眼透出一种朦胧的诗人气息,他就是有诗哲美誉的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多少文人学者的心。
徐志摩,他就这样悄悄地来,又这样悄悄地走了。
诗人志摩是怎样一个人呢?
让我们和志摩一起《再别康桥》,走进诗人内心。
情景导入:
播放歌曲《再别康桥》,附上剑桥的图片。
(解说:
音乐能陶冶人的性灵。
《再别康桥》这首诗本身就极具音乐美。
播一首由《再别康桥》改成的歌曲,可以让学生从另一个艺术层面去感受志摩的诗。
配上剑桥的优美的图片,让学生由听觉到视觉都对《再别康桥》有一定的感知。
)
讲授新课:
一、作者简介;
1.徐志摩的情感历程:
熟识徐志摩的人都称赞他的性格品行,说他天真挚诚、不计名利、热情无私、活泼风趣,有徐志摩的地方就有欢笑。
他一生的风格基本来自三个方向,至性至情的徐志摩,先后有三位性格完全不同的三个女子走进他的内心(原配夫人张幼仪、美丽少女林徽音、再配夫人陆小曼)。
1920年,徐志摩在剑桥大学邂逅了美丽少女林徽音,两人在此相恋相处一年多,因而康河的柔波里一定也映照过他们浪漫的并肩同游的身影。
女性是徐志摩灵感的源泉,也是他悲剧的根源。
徐志摩遇难后,他的生命被热爱他的三位女性用不同的方式延续:
张幼仪自立、自强,继续侍奉公公,抚养儿子,并在上海创立时装公司、女子银行,开风气之先。
林徽因拣拾了一块失事飞机的碎片珍藏到去世,并提议设置“志摩奖金”鼓励文学青年。
陆小曼终身素服,绝足社交场所,编辑出版《徐志摩全集》成为她唯一的心愿。
2.徐志摩的人生经历:
徐志摩(1896—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
名章,笔名南湖、云中鹤等。
浙江海宁人。
出生于一个世代经商之家,从小受古典教育,才智过人,被誉为神童。
1915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拜梁启超为师。
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
1920年徐志摩离开美国到达英国研究文学,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在剑桥大学以一个“特别生”的资格--剑桥大学皇家学院做旁听生学习政治。
其间徐志摩邂逅了林徽因,他可以随意地选课听课,也可以在风景秀丽的康河两岸看书、赏景、下河划船,尽情陶醉在大自然中。
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
1921年春,诗人在剑桥大学学习,因爱情生活的失意和痛苦,孤独中,他常来此观看落日飞霞,或在星光下聆听水声。
康桥曾给予诗人心灵的抚慰,也是促使他自我意识觉醒、产生个性解放冲动的地方。
1922年8月下旬辞别剑桥启程回国。
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主要成员,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后随泰漫游欧洲。
1927年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授,1929年兼任中华书局编辑。
1930年秋,应胡适之邀,到北京大学任教授。
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
3、徐志摩的代表作品:
播放歌曲《偶然》《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片段,出示《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再让学生说说读过的志摩的诗。
他一生留下四部诗集:
《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集》等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画廊中精美的景致。
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绅士诗人,新诗的诗魂,“诗哲”当之无愧。
徐志摩在语言形式上是追求艺术美的,但他不是钻到象牙塔中去为艺术而艺术。
他有理
想,并把对理想的追求看得高于一切,胡适在《追悼志摩》中说:
“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
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
”简言之,他的理想就是英国式的民主,英国式的政治。
资料:
新月诗派新月社成立于1923年,是五四后的一个重要的文化团体,主要成员包括胡适、梁实秋。
因为它拥有闻一多、徐志摩等一大批有才华、有成就的诗人,又以提倡格律诗而独树一帜,形成了现代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人称“新月诗派”或“格律诗派”。
新诗 :
指“五四”以后的诗歌,是中国诗歌的一个独立阶段和特殊部分。
之所以新不仅因为它在时间上属于现代,更因为它反映了中国诗歌现代化的进程,是现代意义上的诗歌。
特征主要为:
1、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锋,在科学与民主的文化启蒙下,以现代的民主主义、社会主义思潮为思想基础的,表现了对于人、人民、、民族命运的关注,加强了创作主体的个性、自我意识和描写对象社会化的广度和深度。
2语言――以白话为武器,有意识地摆脱古典诗词的严整格律, 形成了崭新的现代诗歌形式及新传统。
3、形式――引进外来音律形式(主要是英国诗)为诗体模式(语言铸造和诗艺运营),并溶化在自己的民族风格中,渐具世界性色彩。
4、新诗是对旧传统的扬弃与吸收、批判与继承,也就是推陈出新。
每一时代的新诗歌,总是在民歌和前代诗歌基础上,吸取其他民族的新因素而生发创造出来,但它的根须却必然深深扎在社会现实生活的土壤中。
胡适是新诗最早的开拓者,从1915—1916年就着手白话诗的试验,他主张:
诗要“合乎语言的自然”,“话怎么说,诗就怎么写”,他曾说:
“诗歌革命自何始,要须作诗如作文”,他把这种“诗探索”叫作诗的“尝试”,并概括为“诗体的大解水’(《谈新诗))。
二、写作背景:
康桥,现通译“剑桥”,是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
徐志摩1920年--1922年8月就读于剑桥大学。
1928年秋,徐志摩再到英国,重访剑桥大学,于同年11月6日回国途中在轮船上作《再别康桥》这首诗。
情境营造:
正如英年早逝的徐志摩是他生命中三位女性永远的珍藏一样,康桥的生活和康桥的一切在徐志摩的一生中也是一个永远的情结。
他说:
“我的眼是康桥教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
”常常,他躺卧在康河边的草地上,或看书,或听音乐,或仰望高天上流云,或泛舟河中去寻梦。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
《再别康桥》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
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
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
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三、学生自由或齐声朗读诗歌(或者播放范读磁带,学生模仿)后学生自评后得出诗歌的情感和总体语调、节奏。
提示:
1.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2.初步感知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明确情感:
全诗蕴涵了对康桥对母校的依依惜别之情、委婉细致的感情
语调语气:
舒缓、低沉
节奏:
轻柔、和谐、回环复沓。
押韵:
每节押韵、节节换韵。
1、注音:
青荇(xìng)长篙(gāo)漫溯(sù)
笙(shēng)箫 浮藻(zǎo)斑斓(lán)
辨析组词:
蒿、篙、稿、槁、缟;谰、澜、斓;圯、圯;踟、踌;箫、萧、潇。
2、注意这首诗的韵脚及节奏的划分。
3、注意诗行在排列上的特点是什么?
4、学生再次美读全诗,用心感受诗歌在音韵和结构上的双重美感。
解说:
反复诵读是解读诗歌的方法之一。
以上通过三次朗读,加深对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的理解。
四、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感知诗歌的内容。
1)提问:
根据背景资料,你认为这首诗主要抒发了什么感情?
明确:
对康桥的依依惜别的深情。
(联系诗歌标题分析,理解这首诗的关键是抓住一个“别”字。
因此,作者运用这些意象,创造了一种特殊的离别气氛;同时,再联系正文中“作别”“不带走”这样的词语分析,可以肯定,作者在这些意象中寄托了对康桥深深的依恋和惜别之情。
(这个过程,正是把握这首诗的主旨的方法)
2)自古写离别诗之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还记得有哪些诗词?
明确:
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绝》: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李白的《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3)启发:
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的这首诗一下,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对比赏析(即《再别康桥》一诗别出心裁、不落俗套的构思(即艺术特点))
明确:
首先,诗人避开了一般别离诗的告别对象――人。
告别对象由人间转向天空的云彩,跳出了“执手相看泪眼”或寒暄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
其次,诗人为别离创造了一种特殊的气氛。
这首诗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以“轻轻”“悄悄”“沉默”造成一种寂然无声的环境,排除了离别中因“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的成分。
第三,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
照一般情况设想,诗人告别康桥时当有送行的人,诗人的眼中也会看到高楼大厦、车水马龙,耳中也会听见机器的轰鸣。
但这一切,诗人都没有摄入镜头,写入诗中借以寄情的特象是“云彩”“金柳”“柔波”“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给人一种清新感。
4)诗人在离别时,将离别之情寄托在哪些景物上吗?
借助这些景物诗人为我们营造了康桥的哪些画面?
写了康桥的哪些风光?
你能概括出几幅画面?
(请你抓住景物为每幅画面取个动人的名字) 【古语有云:
“情是诗之胚,景是诗之媒”。
请同学再读诗歌,同桌交流思考以上问题】(从诗歌的意象、形式入手赏析这首诗歌)
明确:
①这些物象有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
它们寄托着诗人的感情。
大千世界的客观景物我们称为“物象”,当物象出现在诗中,变成诗人笔下的形象,包含了作者的情感,“物象”就变成了“意象”(客观物象+主观情意=意象)――这种有着诗人感情的物象即是诗歌的意象。
这首诗正是通过一组意象来表现作者情感的。
那么它所烘托出的那种气氛,那种艺术境界,我们就称之为意境。
这正是这首诗中我们要重点赏析的部分――即诗人如何选择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个意象?
②有岸边的柳树、康河的水草、榆树下的清潭。
5)、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
明确:
这些意象都是远高了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的自然景物,避开了人间烟火,给人
一种清新感。
6)在古典诗歌中,彩云、金柳、青荇、天上虹等意象具有怎样的文化传统?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是形容美丽而倔强的晴雯的;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梁”,是描写纯洁善良的迎春的;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柔顺飘拂的荇菜用来比喻窈窕贤淑的女子。
《再别康桥》在传情达意时总是有意无意地选择那些色彩缤纷,静谧柔美的意象来表达浓郁的女性情思,这或许是与诗人对母校康桥情人般的痴恋,慈母般的挚爱的情感有关,或许也与他置身中国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有关。
7)提问:
诗人告别时,作了哪些事(动作)?
明确:
招手、寻梦、放歌、沉默。
这些意象的选择有什么作用?
--串讲诗句
五、逐节讲析并评价。
体会诗歌情感。
(播放关于康桥的风光片)
1、第一节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
第1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向西天的云彩招手作别,给全诗定下抒情基调。
既有难舍难离的真情,又淡淡的无奈与感伤。
作者再次来到了日思夜想的康桥,但是却马上又要离开了,诗人不可能在这里长留。
即将告别的时候,诗人轻轻的走开,不愿意打扰康桥的宁静,不愿意因为自己的离开而影响康桥。
所以作者连用三个“轻轻的”好象作者踮着轻步而来,象清风一样一样飘来,又悄无声息的荡去。
虽然脚步轻,但是实际上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是舍不得的。
作者抬头挥手作别西天的云彩的时候,一定是满眼的依恋之情。
为什么依恋,因为作者在这里度过了难忘的自由快乐时光,而这些是不可重复的了,作者怎么不惆怅,不失落?
那作者依恋的又是什么呢?
连用三个“轻轻的”,实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同时透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并且以轻微跳跃的节奏,衬托了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给全诗定下抒情的基调。
――借代
2、第 二~四节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心头荡漾。
第2节,写了岸边的柳树,“金柳”是夕阳下的柳树的生动色彩的描绘,它秀美婀娜,好像“新娘”,既喻出其形态的美好,又传达出诗人的无限欢喜和眷恋之情。
谁能够舍得离开美丽的新婚妻子呢?
“艳影”“荡漾”在“我的心头”,物我合一,情景交融。
.
写岸边柳树倒影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
――暗喻
比喻句: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句子的运用体现了作者的匠心。
“金柳”,为什么不说杨柳、绿柳而要说金柳?
夕阳照耀下的柳树,充满了依恋的柔情。
在中国人眼中,柳与离别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他选择了柳树最美的时刻,把柳树比为新娘,连影子都是灿烂的,新娘是少女一生中最美的时刻,由此可见,康桥在徐志摩心中的地位。
把河畔的金柳喻成夕阳中的新娘,这样就把无生命的景物化作有生命的活动,温润可人。
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了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
夕阳照射下的柳枝,镀上了一层妩媚的金黄色。
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像美丽的新娘。
这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
景中见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在一起。
其他意象的选择也如此。
绿油油的水草在柔波里招摇,仿佛在向诗人招手示意。
而到晚上泛舟归来,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诗人的快乐通过恰当的意象选择达到了顶点。
这正是本诗意象选择的独具特色之处。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作一条水草。
第3节,写了康河的水草,绿油油的水草在水波中招摇,惬意平静。
并有向诗人打招呼之意。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不仅物我合一,而且表达了诗人对康河的永久恋情,愿意永远流在康河,“生于斯,长于斯”。
写康河的水草,道出了诗人对康桥永久的恋情。
―― 拟人
“青荇”,只是再普通不过的水草,而且还是在烂泥上,为什么徐志摩却愿意做这样的一条水草?
“软泥”让人们联想到泥的细腻与光滑,也很可爱,让人有亲近的愿望;而水草是油油的,让你直觉到它的生命力的旺盛;
“招摇”一词用拟人手法表现了水草的快活与轻松及油油青草的多情可爱。
青荇随水流晃动的姿态在诗人眼里是轻松自在的,又仿佛在招手欢迎。
这种水草在柔波里招摇的意象,是诗人对自己在康桥幸福生活的隐喻。
――词语的运用体现了作者的匠心。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的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彩虹似的梦。
”
第4节,写榆树下的清潭,清泉倒映着天上的彩虹,五彩斑斓,浮藻间好像沉淀着彩虹做的梦境。
融情入景,将人带入梦一般的意境中。
将留恋全都融入康桥的风光中。
――移就、夸张。
“沉淀”:
与“揉碎”一词相照应,旧地重游,人事已非,依稀可见往日有过的理想和
愿望。
“沉淀”二字包含着对往日的追忆,更隐含了对现实的无奈。
――词语的运用体现了作者的匠心。
比喻句: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句子的运用体现了作者的匠心。
第2-4节作者首先看到了西天云彩下面的杨柳,由此联想到夕阳中的新娘,
谁愿意离开自己的新娘?
作者的情感如是!
看着水中荡漾的倒影,一幕幕往事荡漾在作者心头。
水中作者看到了水草,“招摇”在这里不是使用招摇过市的贬义,不是说青荇好出风头。
这里招摇一是写出了小草的自由,二写小草摇动似乎是在和作者打招呼,挽留作者。
不能做康桥来往人群中的一个,作者心愿做一条水草,永在康河看人来人往。
然而是必须走的,理所当然的回忆起曾经的岁月。
作者凝望清水,而波光粼粼,想到这是否是天上虹揉碎在了浮藻间,如梦境一样,作者在这里也曾经做过很多的梦,如今都揉碎在了浮藻间。
梦,我们可以理解为作者在求学期间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自由的政治制度而且希望在中国实施。
但是希望已经某种程度的落空了。
3、第五~六节
“寻梦,撑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烂里放歌。
第5节,诗人的感情达到了高潮。
在流连忘返的观景过程中,诗人似乎已经忘了他即
将要离开。
他幻想着撑着长篙泛舟到青草更青处去寻找那“彩虹”似的梦。
到晚上归来时,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诗人情不自禁的想要“向星辉斑斓里”“放歌”,快乐的情绪达到顶点。
―― 照应开头
“漫溯”:
听从心灵的召唤,随意地追寻往日的足迹。
“漫溯”一词既可见作者对康桥的依恋,也显现了诗人的潇洒风采,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词语的运用体现了作者的匠心。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
第6节,物极必反,乐极生悲,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情绪低落下来。
于是不能“放歌“,只能“悄悄”吹起离别的伤感的笙萧,在沉默中体味别离的惆怅。
诗境依旧复归和沉浸于寂然。
连夏虫好像也体会到了离别之情,保持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充满了无法化解的离愁别绪,将诗人沉思默想的心境推到了极致。
――暗喻、拟人、移情
作者还回想到自己曾经在康河荡舟,回忆到高兴之处,兴之所致,还想康河荡舟,再领略依次这种悠闲自由的生活。
但是作者马上理智地明白,自己就要离开了,不想大张旗鼓,不想打搅康桥的宁静,选择了悄悄的离开,选择了沉默。
拟人手法:
夏虫也为我沉默。
“夏虫”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仿佛知道诗人的心声,为他停止了夏夜的例行歌唱。
在有情人的笔下,虫声会报春,“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纱窗”;花鸟会哭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与上面的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4、第七节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
第7节,与开头呼应。
为了强化“再别”的感情色彩,诗人又回到了开头的告别。
诗人是那样不舍得离去,“云彩”本来是不能带走的,然而诗人却说“不带走一片云彩”――这种夸张手法表露出诗人不愿掠动心爱的康桥,不舍得让康桥与我一同伤感的一片情意。
这一节不是对第一节的简单重复,而是更加深情,更加眷恋。
同时也有一种洒脱的韵味。
“不带走一片云彩”是诗人在在别离康桥的忧伤中的一种自我解脱,对康桥的爱和眷恋化成的一个洒脱的意象,一个极富动态感的姿态,给全诗平添了几分诗意,增强了几分飘逸与潇洒,并在出人意外的奇想中,透出了诗人独特的个性美。
全诗也由此完成了一个美丽的圆形抒情结构。
这里,节奏相同,但以词句的变换融入更多的不得不离去的哀愁。
至此,诗人把对康
桥的“浓得化不开”的感情,于“沉默”、“轻轻”、“悄悄”中表现了出来。
――重叠复唱
首尾分别用了“轻轻”和“悄悄”,“轻轻”“悄悄”“沉默”营造了寂然无声、依依惜别的氛围。
“轻轻”侧重客观状态,而“悄悄”着重主观意向,写出诗人不愿扰乱康河原有的恬静与美丽,更显出对康桥的一往情深――词语或句子的运用体现了作者的匠心。
六、分析逻辑及技巧
1、 写作内容线索是由天上然后水中又到天上。
明确:
本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
其意象的选择的作用是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2、 本诗在情感上是由平静而后高潮,而后又归于平静。
A、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在回忆往昔、挥别康桥的过程中,作者的感情经历了怎样的起伏波动呢?
(诗行中作者思想情感的流动)
①讨论:
同学们在第一步朗读过程中就注意到了一个问题,诗歌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很相似却又不尽相同,那么有些什么不同?
这些细微的差别是无意识的还是有意为之?
若是后者则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复杂感情?
明确:
不同点,前文的“轻轻的”改成了“悄悄的”;由“作别西天的云彩”到“不带走一片云彩”。
开头“轻轻的来”,奠定了作者对康桥的依依不舍之情,“金柳”“青荇”两节进一步表达了对康桥的无限依恋;拜伦潭里“沉淀着彩虹似的梦”,依稀可以想见当年的豪情壮志,而这些如今都已成幻梦,令人惆怅不已;“撑篙漫溯”“放歌星辉”是在想象,将对康桥生活的再一次重温,也将诗人的感情提升到了最高点;但转眼间回到现象,“忽然间想起这是一个分手的夜”,无限惆怅重回心中。
而对康桥的依恋之情贯穿始终。
出示投影:
徐志摩是个至性至情之人。
他的至性至情就融化在他一生对于“爱、自由、美”的顽强不悔的追求中。
从这个意义上说,徐志摩是位纯情的理想主义者,“爱、自由、美”是他人生理想的全部内涵。
(霍秀全《励志主义的深情告白》)
1921年春,徐志摩横跨英吉利海峡到康桥是为了师从哲学家罗素,虽未能如愿,但罗素的思想对其影响确实很大。
罗素认为: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与自然相对立的东西。
”
在大学留学期间,徐志摩在追求个性解放的人生理想的同时也在追求英国式资产阶级民主的政治理想。
他曾希望中国也能生出一个像西方资本主义那样的宁馨儿,渴望祖国也能建立起自由、民主、平等的政治制度。
但事与愿违,列强割据、军阀混战、百姓涂炭的半殖民地的残酷现实不可能实现他的愿望。
《再别康桥》二、三、四、五节里夕阳中的金柳,康河里的水草和清泉,远处梦幻般的彩虹和星群,互相交织,相映成趣的康桥晚景正是诗人追求的英国式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理想,即康桥理想的图解。
在这里,如此旖旎迷人的风光表达了诗人兴奋热烈的感情。
但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当诗人“梦”回故里,祖国残酷的现实又使他不得不与“理想王国”作深情的告别,感情又变得哀伤、凄婉而决绝。
如第六节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就很好地体现了这种变化。
所以,这种情感的落差实质上也折射了五四从高潮到退潮、中国革命从蓬勃发展到遭遇挫折时期追求个性解放的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
明确:
由于诗人对康桥世界的无限依恋,百般珍惜,不愿其完整受到人工损伤,不愿其纯洁受半点污染,不愿破坏这种心境和氛围,故用“轻轻”和“悄悄”。
诗人“作别西天的云彩”“不带走一片云彩”,意在告白“康桥理想”的破灭,隐喻诗人游历英国而一无所获,折射出一个进步知识分子的苦闷和彷徨。
◎期间联系剑桥对诗人一生的影响说说诗人寻找的是什么梦?
为何对康桥如此依恋?
追求个性解放的人生理想的同时也在追求英国式资产阶级民主的政治理想。
即康桥理想的图解“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 ——《吸烟与文化》
◎移情入境,读出自己。
从这首《再别康桥》里,你读到的是怎样的自己?
请说说本诗最打动你的地方?
罗曼·罗兰说:
“从来就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读自己,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
”阅读诗歌时我们常常情不自禁地联想到自己相似的情感、熟悉的生活、所处的社会或正经历的时代,进而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
举例:
“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洒脱;夕阳里再见金柳的羞涩和喜悦;理想破灭的伤感等等。
诗人为别离创造了一种特殊的气氛。
这首诗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以“轻轻”“悄悄”“沉默”造成一种寂然无声的环境,排除了离别中因“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的成分。
B、寄托情感寻求解脱的诗歌有个共同的抒情特点,其抒情结构大体表现为:
“物我相对”→“物我相融”→“物我相对”。
读者在诗的开头往往能看到一个清晰的抒情主体,因某种现实原因而面对着一个或物象或情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再别康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