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归类复习资料.docx
- 文档编号:28352629
- 上传时间:2023-07-10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375.43KB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归类复习资料.docx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归类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归类复习资料.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归类复习资料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归类复习资料
上册
五年级期末复习
认识负数
1、定义:
像+4,19,+8844这样大于0的数叫正数;像-4,-11,-7,-155这样小于0的数叫负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注:
正数前面的“+”可以省略,但负数前面的“-”不可以省略。
2、负数的意义:
(1)在温度计上,零上记作正的;零下记作负的,在数字前面加上“-”
(2)在海拔高度上,高于海平面记作正的;低于海平面记作负的,在数字的前面加上“-”
(3)在盈利、收支以及东西南北走向问题的记法也是如此
注:
0刻度线的规定看具体的题目。
比如:
小明考试的分数是105分,记作+5分,那么小红考试分数记作-4分,问小红考多少分?
3、比较大小【数轴】
注:
(1)数轴上,右边的数始终大于左边的数;
(2)可将数想象成温度计上的温度再比较冷暖,即小大。
4、平均温度、昼夜温差以及楼层的问题
多边形面积的计算
1、
图形
形状
面积公式
字母公式
平行四边形
底×高
S=ah
三角形
底×高÷2
S=ah÷2
梯形
(上底+下底)×高÷2
S=(a+b)h÷2
2、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
梯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
【等高等底时,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此时,梯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且平行四边形的低是梯形的上底加下底。
】
3、完全一样一定可以得到面积相等,形状相同。
反之不一定正确。
4、周长不变,
面积变大
周长不变,
面积变小
注:
如果一个平行四边形经过割补变成一个长方形,面积不变,周长变小;由长方形割补成平行四边形,面积不变,周长变大。
认识小数
1、小数和分数的关系: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来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等等。
例
2、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整数部分
小数点
小数部分
数
位
……
千
位
百
位
十
位
个
位
十
分
位
百
分
位
千
分
位
……
计
数
单
位
……
千
百
十
一
(个)
十
分
之
一
百
分
之
一
千
分
之
一
……
3、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
数的大小不变
4、小数的比较大小:
先看整数部分,再看小数部分的十分
位,百分位,依次下去比较。
5、较大的数改写:
【在“万”位或者“亿”位的右下方点上小数点即可】
注:
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则是将原数从左向右推四位,若是改写成“亿”作单位,则是推八位。
6、近似数【四舍五入】
注:
(1)要看后一位数字的大小,例如精确到十分位则是看百分位上的数字。
(2)在近似时,小数末尾的“0”不可省略。
小数的加法与减法
1、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
2、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a+b=b+aa+b+c=a+(b+c)
找规律
先找出循环的周期,再算出循环的次数。
【属相问题,报数问题等等】
解决问题的策略
会列表格,讨论各种情况。
注:
(1)当长方形的周长不变时,长与宽长度相差的越大,这个长方
形的面积就越小;长与宽相差越小,面积越大。
(2)当长方形的面积不变时,长与宽长度相差的越大,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就越长;长与宽相差越小,周长就越短。
小数乘法和除法
(一)
1、小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
实际上是几个相同小数连加的简算。
例0.8×3=0.8+0.8+0.8
2、小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看成整数相乘,把因数的末尾对齐,在乘积上点上小数点,位数由因数的小数数位决定。
3、小数乘整十数的技巧:
一个小数乘10、100、1000……只要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注:
在单位换算中,由较大的单位换算到较小的单位,用乘法,乘两单位之间的进率。
4、小数除以整数:
看成整数除以整数,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注:
个位不够商1时,商0。
5、小数除以整十数的技巧:
一个小数除以10、100、1000……只要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注1:
在单位换算中,由较小的单位换算到较大的单位,用除法,除以两单位之间的进率。
注2:
小数点的移动会造成什么样的变化?
和倍问题、差倍问题
公顷和平方千米
1、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2、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注1:
公顷的符号是
1平方千米=100公顷
注2:
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用乘法,小单位换成大单位用除法。
小数乘法和除法
(二)
1、乘积的小数数位判断:
【两步走】
(1)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
(2)看两个因数的各位乘积会不会出现整十的情况。
2、小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
【尽量让除数变成整数】
(1)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数位相同时,同时扩大相同倍数变成整数相除;
(2)被除数的小数数位多于除数时,以除数为准,变成小数除以整数;
(3)被除数的小数数位少于除数时,以除数为准,被除数后面补0.
3、一个为零的数乘一个小于1的数,会越乘越小,乘大于1的数,会越乘越大;一个不为零的数除以小于1的数,会越除越大,除以大于1的数,会越除越小。
4、
循环小数:
一个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一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注:
无限小数不一定是循环小数,但循环小数一定是无限小数。
统计
对数据进行整理统计,认识复式表格和条形统计图并会制作和绘制。
下册
第一单元 方程
知识点:
等式:
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练习:
1、下面的式子中,是等式的在后面()里画“√”。
X+18=36 ( ) x+2﹥10( ) 72-x ( ) x=3( )
知识点:
方程: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练习:
1、下面的式子中,是方程的在后面()里画“√”。
X+18=36 ( ) x+2﹥10( ) 72-x ( ) x=3( )
知识点:
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练习:
1、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请填入相应的横线上。
(填序号)
①3+x=12 ②3.6+x ③4+17.5=21.5 ④48+x﹤63
等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方程。
( )【判断】
3、等式都是方程。
( ) 【判断】 4、方程都是等式。
( ) 【判断】
知识点:
等式的性质
练习:
1、解方程
X-97=145 1.15+x=6.8 13.5-x=8.2 3x=3.9
x÷3=2.1 15x=240 -x= 28÷x=42
2、吴兵买了1本练习本和3枝铅笔,张兰买了同样的7枝铅笔,两人用去的钱同样多。
一本练习本的价钱等于( )枝铅笔的价钱。
【填空】
知识点:
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练习: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1、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底边长0.8米,它的高是多少厘米?
2、光明书店上午卖出图书350本,比下午多卖出35本,下午卖出多少本?
3、光明书店上午卖出图书350本,比下午少卖出35本,下午卖出多少本?
4、书架上有上下两层书,上层有180本书,是下层书本数的3倍,下层有多少本书?
(写在右边)
知识点:
五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的一个数的5倍。
练习:
1、三个连续的自然数的和是24,这三个数分别是( )、( )、( )。
2、五个连续奇数的和是35,五个连续奇数中最小的数是( )。
第三单元 公因数与公倍数
知识点: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练习:
1、写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3和5 ( ) 4和8 ( ) 1和13 ( ) 13和26 ( )
4和9 ( ) 17和51 ( ) 21和36( ) 22和55( )
2、÷=5(、都是非零的自然数),和的最大公因数是( )。
3、和是相邻的两个非零的自然数,和的最大公因数是( )。
4、把一张长18cm,宽12cm的长方形纸,分成同样大小的正方形且没有剩余,每个小正方形边长最大是( )厘米,最少可分成( )个。
两根钢管,甲管长36分米,乙管长40分米,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小段而且没有剩余,每小段最长( )分米,最少可截成( )段。
知识点:
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
练习:
1、写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3和5 ( ) 4和8 ( ) 1和13 ( ) 13和26 ( )
4和9 ( ) 17和51 ( ) 21和36( ) 22和55( )、
2、÷=5(、都是非零的自然数),和的最小公倍数是( )。
3、和是相邻的两个非零的自然数,和的最小公倍数是( )。
4、一种长方形的地砖长8厘米,宽6厘米,用这种地砖铺成一块正方形,至少需要( )块地砖。
正方形的面积最少是( )平方厘米。
5、暑假期间,小林和小军都去参加游泳训练。
小林每6天去一次,小军每8天去一次。
7月31日两人同时参加游泳训练,( )月( )日他们又再次相遇。
6、暑假期间,小林和小军都去参加游泳训练。
小林每6天去一次,小军每8天去一次。
8月1日两人同时参加游泳训练,( )月( )日他们又再次相遇。
7、3和7是21的( )①因数 ②公因数 ③ 倍数 {选择}
8、8是24和64的( )①因数 ②最大公因数 ③ 倍数 {选择}
第四单元 认识分数
知识点:
单位“1”
练习:
1、“一箱苹果吃去”是把( )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 )份,吃去( )份,剩下( )份,占总数的。
2、一节课的时间是小时,是把( )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 )份,一节课的时间占了( )份。
知识点:
分数的意义
练习:
1、有12枝铅笔,平均分给2个同学。
每支铅笔占铅笔总数的,每人分得的铅笔是铅笔总数的。
2、有一根20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10段,每段绳子长( )米,每段绳子长是总长度的。
3、里有( ) 1里有( )个
4、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添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是最小的素数。
5、表示( )。
根据分数和除法的关系,还表示( )。
6、把3米长的绳子平均剪成4段,每段是这根绳子的,每段长米,两段是这根绳子的。
7、一项工程9天完成,平均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 )天完成这项工程的。
8、妈妈买来7个苹果,已经吃了5个,已经吃了这些苹果的。
9、五(2)班有男生27人,女生35人,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女生人数是男生的,男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女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
知识点:
真分数与假分数
练习:
1、分母是的5的真分数有( ),分子是5的假分数有( )。
2、的分数单位是( ),再添( )个这样的单位分数就是最小的假分数。
3、在、、、、、、、这些分数中,真分数有____________,
假分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真分数都小于1。
( )【判断】 5、假分数都大于1。
( )【判断】
6、梨有12个,橘子的个数是梨的,橘子有( )个。
【填空】
知识点: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练习:
1、用分数表示。
5÷6= 67÷20= 22÷19= 6分米=米 8毫米=厘米
23分= 7角=元 6角7分=元 3厘米=米 27克=千克
2、把下面的分数写成除法的形式。
=( )÷( ) =( )÷( ) 1=( )÷( )
3、分数,当( )时,它是真分数;当( )时,它是假分数。
4、把4米长的钢管平均分成9段,每段长米,每段占全长的,3段占全长的。
5、把3根1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份,每份有3个米,是米。
6、米表示1米的,也表示5米的。
知识点:
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练习:
1= 3= 8= 4=
=( ) =( ) =( ) =( )
知识点: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练习:
1、把小数化成分数。
0.6= 1.3= 2.4= 0.17= 1.25=
2、把分数化成小数。
= = 4= 5= 3= 1= 1=
3、用分数表示下面各题的商,是假分数的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25÷9= 18÷26= 54÷7=
4、在○里填上﹥、﹤或=
○0.2 ○0.7 0.56○ ○0.125
5、要使是假分数,是真分数,的值应该是( )。
6、比大而比小的真分数有( )个。
7、马每分钟行1.1千米,猎豹5分钟能跑6千米,箭鱼4分钟能跑5千米,哪种动物跑得最快?
请比较说明。
8、小陈和小吴做同一个零件,小陈用去1.1小时,小吴用去小时,谁做得快?
第六单元 分数的基本性质
知识点:
分数的基本性质
练习:
1、===( )÷24=9÷( )=( )(填小数)
2、= = = =
3、把的分子加上6,要使它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 )。
4、一个分数,把它的分子缩小2倍,分母扩大3倍后得到,原来的分数是( )。
5、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 )【判断】
知识点:
约分
练习:
1、把下面的分数约分,结果是假分数的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 = = = =
2、写出分母是18的所有最简真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的和是( ).
3在( )里填上最简分数。
80厘米=( )米 3600平方米=( )公顷 45分=( )时
34千克=( )吨 64时=( )日 150毫升=( )升
4、计算下面各题,把得数约成最简分数。
+= += -= +=
5、约分。
= = = = = =
= = = = = =
知识点:
通分
练习:
1、把下列各组数通分。
和 和 和 和
2、在、、、、、、、中,比小的分数有( )。
3、200千克的海水中含盐5千克,水占盐水的,如果再加5千克盐,盐占盐水的。
4、加工同一种零件,甲工人用24分钟,乙工人用小时,( )做得快。
5、15÷( )==0.6==
第八单元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练习:
1、计算
+= += -= 1-= += 2-=
2、某修路队修路,第一天修了千米,比第二天少修了千米,第二天修了千米,两天一共修了千米。
3、师徒两人合作一批零件,完工时师傅完成了这批零件的,师傅比徒弟多做了这批零件的。
4、一块地计划三天耕完,第一天耕了,第二天耕了,第三天要耕才能完。
5、红山小学校园里有一个花园,其中月季花的面积占,牡丹花的面积占,其余是草坪。
草坪的面积占几分之几?
6、红山小学校园里有一个花园面积是公顷,其中月季花的面积占公顷,牡丹花的面积占公顷,其余是草坪。
草坪的面积是几分之几公顷?
8、简便计算
-(+) -- ++ +(+)
-+ +++ -+-
第二单元 确定位置
知识点:
确定位置时,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
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
练习:
1、某学校为学生编学籍号,设定末尾用01表示男生,用02表示女生。
如果二年级4班的王浩是2005年入学,学号36,他的学籍号是05204361,那么他表姐李姗2003年入学,是五年级2班的9号同学,她的学籍号是( )。
2、.小红在教室里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3,4),她坐在第( )列第( )行。
小丽在教室里的位置是第6列第2行,用数对表示是(____,_____)。
二、操作题:
看图回答问题。
(1)用数对表示图中三角形三个顶点A、B、C的位置。
(2)把三角形向左平移7格,先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再用数对表示出平移后三角形的三个顶点A’、B’、C’的位置。
(3)把三角形绕A点逆时针每次旋转90°,分别画出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旋转后的图形。
用C1、C2、C3分别表示C点旋转后的位置,并用数对表示。
顺次连接C、C1、C2、C3、C,看看是什么图形。
答:
________。
第五单元 找规律
知识点:
平移的次数+每次框出的个数=方格的总个数
练习:
1、电影院里一排有24个座位,妈妈带女儿去看电影,妈妈坐在女儿的左边,在同一排有多少种不同的坐法?
1 2 3 4 5 6 7 8
2、(如图)每次框出两个相邻的数,一共得到( )个不同的和;每次框出三个相邻的数,一共得到( )个不同的和;每次框出四个相邻的数,一共得到( )个不同的和。
3、将自然数排列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在这个数阵里,小明用正方形框出九个数。
(1)任意移动几次,每次框住的9个数和与中间的数有什么关系?
(2)如果框住的9个数的和是225,你能列方程,求出中间的一个数吗?
(3)一共可以盖住多少个不同的和?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九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练习:
1、小明有一些邮票,他把邮票的一半多2张送给小红,还剩下50张。
他原来有多少张?
2、小明和小红共有邮票50张,如果小明给小红8张,那么两人的邮票张相等,小明原来有多少张?
3、小娟和小磊做纸鹤,裁纸要5分,折纸鹤要用25分,把纸鹤用线穿成一串要用10分。
如果要在上午10时全部完成,那么他们最迟从什么时间开始动手做?
4、王老师需要一根长32厘米的铁丝做实验。
他将一根铁丝剪去一半,再剪去4厘米,正好符合实验要求。
原来铁丝有多长?
5、一个数除以12,小明把12看成18,结果商是20,正确的商是多少?
第十单元 圆
知识点:
半径、直径、轴对称图形。
半径 直径
1.2厘米
0.48米
9厘米
1.5分米
练习:
1、填写下表。
2、比较两圆的大小。
(1)甲、半径4厘米;乙、半径3厘米。
( )大
(2)甲、直径8厘米;乙、半径5厘米。
( )大
3、判断。
(1)半径就是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
( )
(2)直径就是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
( )
(3)画一个直径是6厘米的圆,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6厘米。
( )
4、画一个直径是4厘米的圆,标出它的圆心,一条半径和一条直径,并用字谜表述出来。
5、圆是( )图形,有( )对称轴。
( )决定圆的位置,( )决定圆的大小。
知识点:
圆的周长
练习:
1、写出下列各式的值。
(π取3.14)
2π= 3π= 4π= 5π= 6π= 7π= 8π= 9π=
2、一个圆形的铁环,直径是20厘米,做一个这样的铁环需要( )的铁丝。
3、一直钟,时针长4分米,它的一昼夜所走的路程是( )分米。
4、一辆自行车的车轮半径是40厘米,车轮每分钟转动100圈,这辆自行车每分钟行( )米。
5、用一条长20米的绳子围绕一棵树干绕6周,还余1.16米,这棵树干的直径大约是( )米。
6、把一个直径是12cm的圆形纸片进行对折,得到一个半圆,求这个半圆的周长。
7、一个圆形花坛的直径是21米,沿着它的边线大约每隔3米中一科杜鹃花,一共要种植多少棵?
8、圆的周长是它直径的( )倍,是它半径的( )倍。
9、圆的半径扩大3倍,直径扩大()倍,周长扩大( )倍,面积扩大( )倍。
10、在一个长18厘米,宽是15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剪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周长是(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
11、一个圆的周长是25.12厘米,它的半径是( )厘米,直径是( )厘米。
12、在一个边长为6厘米正方形中剪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周长是(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
知识点:
圆的面积
练习:
1、填空
(1)=1厘米,=( )平方厘米
(2)=4厘米,=( )平方厘米
(3)=3厘米,=( )平方厘米 (4)=4厘米,=( )平方厘米
2、把一个圆切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量得这个长方形的宽是3厘米,这个圆的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 小学 年级 数学 归类 复习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