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的方法步骤.docx
- 文档编号:28352074
- 上传时间:2023-07-10
- 格式:DOCX
- 页数:40
- 大小:583.08KB
古诗词鉴赏的方法步骤.docx
《古诗词鉴赏的方法步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词鉴赏的方法步骤.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诗词鉴赏的方法步骤
古诗词鉴赏的方法步骤
一、考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从近几年的全国各地的中考卷中不难发现古诗词鉴赏已成为一大亮点。
其原因有二:
一是和高考相衔接,高考中每年都考。
二是体现“新课标”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
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纵观各地中考试卷,古诗词鉴赏的考查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品味诗词凝练、含意丰富、耐人寻味的语言。
2、对名句的分析理解。
3、诗词节奏的划分。
4、把握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5、分析诗词的表达技巧。
6、诗词意境的理解和感悟。
古诗词鉴赏这类题目的一般所选材料来自名篇名家,由课内向课外发展
从阅卷场反馈信息看,学生失分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诗词中的词语,典故等基础知识积累不够。
2、分析问题时张冠李戴,或者脱离文本,不结合全文或背景来分析,
3、表达时语言空泛,分析问题不具体,不全面。
4、缺少必要的诗词鉴赏术语,造成表达不准确,针对以上情况,老师应采取以下一些应对措施
(一)、指导学生揣摩语言,理解作者“炼字”的技巧,尤其体味诗句中关键的动词、形容词,以及运用修辞方法的字句。
(二)、学一首诗,一定要学生明白诗歌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我们可以先让学生审视题目,诗题是诗的“眼睛”分析诗题、是准确把握主旨的有效方法之一,透过诗题,我们可以知道作品的内容是写景诗、怀古诗、咏物诗,还是送别诗、咏史诗、叙事诗。
从而大致推断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可以抓住诗中体现诗人思想感情的关键词语或句子来体味作者情感,另外也可以结合诗歌意象体会作者感情。
一般情况下“景乐则情乐”“景哀则情哀”如,“枯藤老树昏鸦”读出的就是凄凉,“好雨知时节,当春及发生”读出的则是喜悦
(三)、弄清诗歌创作采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诗歌的表达技巧主要包括:
比喻、拟人、对比、衬托、烘托、渲染、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借古讽今、动静结合、引用典故等。
了解这些手法便可在鉴赏时得心应手。
(四)、答题时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是分析意象、内容,还是语言、表达技巧,让回答什么答什么
(五)、掌握必要的鉴赏术语:
如抒情方式:
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风格流派:
如李白的飘逸洒脱,杜甫的沉郁顿挫,苏轼的旷达豪放,柳永的柔美婉丽等。
1、评价主旨:
言近旨远,言简意丰、意在言外、深化主旨、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表现手法:
卒章显志、画龙点睛、托物言志、象征、寄寓、寄托、侧面描写等。
语言特点:
勾勒、浓墨重彩、惟妙惟肖、诗情画意、朗朗上口、富有哲理、淋漓尽致。
语言风格:
行云流水、自然流畅、形神兼备、简洁、洗练、浅显、明白如话、平淡无奇、质朴、清新、淡雅、沉郁顿挫、苍凉、低沉、苍劲、舒缓、雄健、深厚
恰当运用鉴赏术语,使表达更准确,更符合鉴赏诗歌的要求,提高答题质量。
古诗词鉴赏能力的提高绝非朝夕之功,必须在提高兴趣的基础上反复涵咏、咀嚼体味、品味语言、分析形象,把握主题;必须弄清与诗词有关的一些术语,必须反复历练,准确简洁地答题,规范答题语言,就会有较大的收获。
(一)、套公式10个字:
修辞、内容、特点、效果、情感总答题模式为:
“该句运用~~~的手法(修辞),将~~~~~的~~~~~(内容),生动形象的(特点),描绘了一副~~~~~~~的形象或画面(效果),表达了诗人~~~~~~~的情感(情感)。
具体说来:
1修辞:
比如修辞就有8种,比喻:
拟人:
夸张:
排比:
对偶:
反复:
设问:
反问你要找准,没找准后面也难得得分,实在找不到就说“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什么虚实动静也比较常考。
2内容:
所谓内容就是把该句用信达雅的句子翻译一遍~
3再说特点——一般就是生动形象的,含蓄委婉的等等几个概括的词
4效果:
通常就是描绘了怎样怎样的画面,烘托了~~~~~氛围等
5情感:
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根据所学诗歌的内容与题材归类
a怀古诗。
此类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结合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
如杜牧的《赤壁》
b送别诗。
这类诗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此一吐胸中激愤或表明心态,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c行旅诗此类诗多抒发久宦在外或长期漂泊或久戍边关而引起的思乡怀人之情。
d闺怨诗。
这类诗重在抒发女子对在外丈夫的思念。
如《望江南》。
e战争诗(边塞诗)。
这类诗表达的是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山河沦丧的痛苦,久居边关的乡愁;生活的艰辛和征战的惨烈;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
如《渔家傲》。
f写景咏物诗。
这类诗或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或钟情山水,厌弃官场;或描绘山川,热爱河山。
感悟诗歌要求掌握常用的抒情方法和表现手法,注意积累一些相关的名词术语。
如:
寓情于景,寓理于景,借景抒情,虚实结合,以声衬静,化静为动,直抒胸臆等。
(三)、品诗。
品关键词句,可以从画面、形象、思想感情、哲理和语言表达、锤炼词句、修辞等方面进行品析。
(四)、平时学生要多读多理解性地背诵,并运用到写作中去,既提高了对诗歌的理解运用,又提高了写作能力。
二、诗词中常见思想情感的技巧点拨
概括全诗或诗句内容,对诗歌要表达的情感、志向、观点、哲理等主旨进行揭示。
解答这类题目时,分清体裁、题材和表达方式后,就可以按照相对固定的语言格式概括其内容。
如:
①叙事诗的内容主旨:
这首诗叙述了……,塑造了……,反映了……的社会现实。
②抒情言志诗的主旨:
这首诗通过对……的叙述描写,抒发了……的情感。
③哲理诗的内容主旨:
这首诗通过对……的叙述描写,揭示了……的哲理。
不仅概括的形式相对固定,而且不同题材的诗歌表达的情感、主旨也相对固定,只是叙写的具体内容不同而已
三、诗词曲常见意象
花、鸟、虫、鱼、山、川、草、木等无不可以写入诗歌寄寓一定的象征意义。
①菊花——坚贞高洁的品质。
②松——坚贞高洁
③梅花——傲霜斗雪,不怕打击挫折,纯净洁白。
④莲——表达爱情或高洁志趣。
⑤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
⑥杜鹃鸟——凄凉哀伤的象征。
⑦鹧鸪鸟——离愁别绪。
⑧鸿雁——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⑨柳——于留谐音,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
⑩明月——寄托相思。
古诗词曲中的常用意象还很多,要在阅读鉴赏中逐渐积累这些表意抒情的符号
技巧点拨,解答信息提取题目,遵循以下四步:
1.读懂提干,明确要求。
2.读懂文本,包括题目、诗前小序、相关注解
3.准确筛选
4.准确表述{要顾及诗歌的体裁、题材、情感和主旨}
四、诗词鉴赏的基本流程
第一步:
明确作者和背景资料。
这样可以确保鉴赏不盲目,但中考阅读的诗歌大多与作者背景没有密切的关系,除非有相应的注解,否则,可以忽略
第二步:
读懂全诗,整体感知,明确题材、体裁、写作目的,得到粗略的印象,这一步也是鉴赏成功的关键,要明确体裁,可以关注标题,如题目中有赠、送、别等字眼,一般为送别诗;如题目中有登、题、咏等字眼,也可能是山水诗或怀古诗,如次等等,当然判定的最终依据是诗的内容。
然后感知诗歌描绘的是什么景象,明确意向、意境的内容和特征,明确诗人要表达的是什么情感、志向或诗句中的关键字眼,要善于发现诗眼
第三步:
分析诗歌是否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等表现手法,其关键是理清内容与情感哲理的关系,分清是直接表达还是间接表达,看意向有无明显的对比,有无古今、动静或虚实的变化等等。
第四步:
赏析语言,反观全诗。
看那些词语使用比较精妙传神,一般要多注动词、形容词,注意描绘色彩或情感的词语,看看有无叠词或连绵词,进而品析诗句中的修辞格,可以尝试从表意、结构和音韵三个方面分析某些词语或修辞格的表达效果
(2015·江苏宿迁市)六、诗歌鉴赏〔5分)
19.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5分)
寒夜
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①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②有梅花便不同。
[注释]①竹炉:
指用竹篾套子套着的火炉。
②才:
仅。
(1)请展开合理想象,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句的情景。
(2分)
(2)试从“梅花”这个意象來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
19.
(1)冬天的夜晚,来了客人,用茶当酒,吩咐小童煮茗,(1分)火炉中的火苗开始红起来了,水在壶里沸腾着,屋子里暖烘烘的。
(1分)
(2)“梅花”有高洁的志趣,(1分)诗人写梅固然有赞叹梅花高洁的意思,更多的是在暗赞来客,(1分)写出了诗人的热情,表明自己和客人一样志同道合,具有高洁的志趣。
(1分)
解析
(1)此题考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想象要从诗歌描写的意境人手,要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情景,可适当使用一些修辞手法。
(2)此题考查探究诗歌意象的能力,所谓意象就是寓“意”之“象”,指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解答时要结合“梅花”这一物象本身的特点,再根据具体的情境,联系诗人的主观情思进行分析。
(2015·江苏常州市)
(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
完成5——6题。
(3分)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5.“乾坤日夜浮”一句中的“浮”字,表现了洞庭湖什么特点?
(1分)
答:
6.阅读全诗,概括“凭轩涕泗流”一句蕴含了哪些情感。
(2分)
答:
5.“浮”有动态感,表现了洞庭湖宏大壮阔、气势磅礴的特点(1分);解析:
此题考査古诗的炼字。
解答时不仅要注意字面意思,还要联系词语在诗歌中的意思和表达效果。
6.亲人离散,漂泊无依的孤独感,(1分)对国家多难、壮志未酬的无奈和伤心(1分)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蕴含的感情。
解答时要联系全诗内容和作者的生平以及写作背景。
一、【2015·贵州毕节】
春望
杜甫(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意脉贯通,情景兼具,内容丰富,感情强烈,是一片脍炙人口的佳作。
B.在颔联中,诗人移情于物,通过花、鸟的情态表达了自己感时伤世的内心情感。
C.诗人得不到家信,是因为战乱引发了长安城内一场持续了三个月之久的大火。
D.首联中“深”字形象地描写出战乱中长安城草木丛生、满目凄凉的景象,流露出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2.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指出诗句所蕴含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第⑴题是对诗词内容的理解,诗中的“烽火”原指古代战争中的信号源,后引指战争;“三月”极言时间之久;“抵万金”突出家书的珍贵难得。
此联反应的是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导致音信隔绝。
故C项不正确。
第⑵题是开放性题目,要展开丰富的想象,把诗句表达的意境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来,再根据此情此景来体会诗人的情感,合情合理即可。
【答案】⑴C。
⑵示例:
我渐渐年华已老,还为国忧心忡忡,不但已是满头白发,连这白头也越抓越少了。
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连束发都困难了。
眼望京城的颓败景象,思念远在他乡的妻小,郁结在心中的苦痛无法排解,只好用手搔头,却又徒增发短衰老之叹,表达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感。
二、【2015·贵州遵义】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请描述“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所展现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
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描绘诗句画面的能力。
题目要求描述“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这一诗句所展现的画面,答题时,要扣住诗句中的意象“瀚海”“冰”“愁云”进行描述,并加以适当的描写。
【答案】山谷的阴面纵横散步着百丈坚冰,万里长空凝结着惨淡的阴云。
2.【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诗歌抒情的方式以及作品表现作者情感的能力。
诗歌抒情的方式一般有直抒胸臆与借景抒情两种。
这两句诗中“山回路转”“雪”属于景物描写,友人已远去,诗人还在驻足远望,这个举动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以及因友人归京产生的惆怅之情,所以诗歌使用了借景抒情的抒情方式。
【答案】借景抒情。
抒发了诗人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
三、【2015·贵州铜仁】
阅读范仲淹的《秋思》,按要求答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这首词的题目是____________。
词中围绕一个“______”字,描绘了塞下独特的景象。
2.这首词意境深邃,请你选择一个角度对“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一句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学常识和诗词内容的理解能力。
就本首词来说,“渔家傲”是词牌名,“秋思”是题目。
词的上片重在写景,以一个“异”字统领,接下来从“衡阳雁去”“四面边声”“落日孤城”三个方面写塞外景色与别处不同,以此来突出“异”。
【答案】秋思异
2.【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的赏析能力。
本题没有明确的鉴赏要求,只提示自选一个角度,所以,鉴赏时我们可从修辞运用、写作技巧、词语运用、抒发情感以及互文见义等方面任选一处,结合相关内容分析其表达效果,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
(2015·江苏扬州市)
(一)阅读诗歌,完成第9题。
(6分)
岭上逢久别者又别
权德舆
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逢。
马首向何处?
夕阳千万峰。
9.
这首诗前两句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流露出了▲之情。
(2分)
从情景交融的角度,分析这首诗最后一句的妙处。
(4分)
▲
▲
9.⑴示例:
(久别重逢的)惊喜。
示例:
通过描写夕阳余晖映照着千万山峰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即将与友人又别的伤感之情以及对前途迷茫的感慨。
考点:
本题是对古诗词鉴赏能力的考查。
思路点拨:
第⑴题是体会诗人情感,这首诗前两句中,“十年曾一别”极言分别时间之久;“征路此相逢”是说就别后相见,由此可体会到诗人久别重逢时的愉悦心情。
第⑵题是赏析诗句,要求从情景交融的角度,解答这题,要注意“景”和“情”的融合,同时“情”包含“与友人又别”和“对前途迷茫”两层情感。
(2015·江苏徐州市)
(二)古诗词赏析。
(3分)
9.下列对诗词句子的品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A.《天净沙·秋思》表现了一个羁旅漂泊的游子浓烈的思乡之情,被称为“秋思之祖”。
B.“小桥流水人家”创设一种清新淡雅的境界,表现了游子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C.作者把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连接成一幅简洁苍凉的水墨画,将无限愁思自然寓于画面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D.“断肠人在天涯”描绘出天涯游子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画龙点睛,直抒胸臆。
9.【答案】B。
考点:
本题是对古诗词鉴赏能力的考查。
思路点拨:
解答这题,要在熟悉诗词内容的基础上,联系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如B项的“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是环境描写,营造的是一种幽静冷落的气氛,更增添了凄凉与愁苦之情。
故该项的陈述错误。
(2015·广州市)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5分)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谦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此事古难全”中“此事”指的是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表达了词人的什么情感?
请简要分析。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词词句的赏析。
(1)表面指的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人合和月圆。
实际是词人当时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忧落和对团圆的向往。
回答第
(2)题时,可先描述题所选诗句的意境,并分析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然后分析诗句所表达的诗人的思想感情。
【答案】
(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2)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着屋里失眠的人,这句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思念亲人以及被贬的失意之情。
(2015·云南昆明市)
(一)诗歌赏析。
(第7题,2分)
品读下面的散曲,按要求回答问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7.曲中“踌躇”一词用的好,请说说好在哪里。
(2分)
【答案】诗人在经过潼关的时候,看到阿房宫变成一片废墟,不禁大发感慨,联想到国家,不禁悲从中来,回首长安,心情止不住的忧伤。
“踌躇”一词抒发了作者对物是人非的感叹,表达了心中情绪激动,作者怀古伤今,自己心中暗叹。
【解析】这首散曲的主旨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群众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
表达了作者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踌躇”一词抒发了作者对物是人非的感叹,表达了心中情绪激动,怀古伤今,自己心中暗叹。
(2015·浙江台州市)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10~17题。
(一)(5分)
10.如果说《浣溪沙》中的主人公是故地重游,那么《山行》中的主人公则是▲,这从“▲”一词可以看出。
(2分)
10.初到此地(初次来到这座青山)不识
考点:
此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思路点拨:
题目限定了答题的范围“《山行》中”,研读诗句“青山不识我姓字,我亦不识青山名”抓住关键词“不识”,再结合题干中“《浣溪沙》中的主人公是故地重游”不难用四字短语概括出《山行》中的主人公“初来乍到”“初到此地”。
11.两首诗歌的主人公在见到“似相识”的飞鸟时,流露出的情感有何不同?
(3分)
▲
11.《浣溪沙》中的主人公看到“似曾相识”的燕子,流露出物是人非的无奈和怀旧伤今之情;而《山行》的主人公独行山中遇见飞鸟,则流露出惊喜之情。
考点:
本题考查对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的体味能力。
思路点拨:
揣摩诗歌情感的一般方法有:
1.读标题2读注释(背景)3读关键词4读意象5读作者。
就本题而言,虽然题目要求回答主人公在见到“似相识”的飞鸟时,流露出的情感,但解答时也要注意结合诗境并展开想象来分析。
如,由上阕的“去年天气旧亭台。
”可见“物是人非”;由“无可奈何花落去”可见感叹时光易逝,“似曾相识”见其怀旧(人)之情。
由前面的“青山不识我”而白鸟“似相识”,且对我“三两声”不难体会其惊喜之情。
(2015·吉林省)(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5分)
点绛唇
陆游①
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
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
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②。
江湖上,遮回疏放③,作个闲人样。
【注释】①陆游:
南宋爱国词人。
这首词写于作者遭弹劾罢职还乡,闲居山阴之时。
②黏天浪:
连天的波浪。
③遮回疏放:
这一回,定要放浪山水,疏闲纵放。
15.“处处闻渔唱”中的“闻”字在词中的意思是
16.这首词写了作者闲居时的哪些日常生活片段?
(2分)
17.从这首词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
(2分)
15.答案:
听、听见、听到(1分)
解析:
根据语句的整体含义释义即可。
16.答案:
围绕“采药归来(采药);找寻酒店(沽酒、买酒、喝酒、醉酒);醉弄扁舟(荡舟、弄舟、划船)”答出两点即可。
(共2分,每点1分)
解析:
“采药、沽新酿、闻渔唱、醉弄扁舟”叙写悠闲、潇洒、无拘无束的乡居生活片段。
17.答案:
围绕“个人生活”和“爱国”两方面情感回答即可。
(2分,每点1分)
示例:
这首词流露出作者村居生活的闲适(洒脱、豪迈、寂寞等)之感,无力报国的愤懑(怀才不遇的抑郁、无奈等)之情。
解析:
“作个闲人样”充满抑郁和无奈,使前文所写的一切笼罩上壮志难酬和自我解嘲的意味,使全诗在洒脱中满含沉郁和悲愤。
这种感情正是作者无力报国的抑郁之情的反映。
(2015·河南省)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9—20题。
(共4分)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1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解析】本题考查对诗人思想感情的领悟。
由尾联可领悟到诗人的思想感情:
诗人想起了“雁足传书”的故事,还是托雁捎个信吧:
雁儿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里人。
这两句紧承三联而来,遥应首联,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答案】思乡(意思对即可。
1分)
20.“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了怎样的自然理趣?
是如何表现的?
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解析】本题考查对重点诗句的赏析。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所描写的是:
夜还未消尽,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显然表现了时间变化、季节交替的自然之趣。
第二问可从诗句所描写的意境之妙、用词的巧妙、运用修辞的作用等方面分析。
【答案】时序交替(时间变化、季节交替、新旧更迭)(1分)示例一:
通过描写景物,在残夜未退红日已出、旧年未尽新春已到的画面中表现了自然理趣。
示例二:
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入”赋予“日”“春”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理趣。
(分析合理即可。
2分)(共3分)
(2015·河北省)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6—7题。
(7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诗词 鉴赏 方法 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