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压轴卷甘肃省天水一中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 文档编号:28338016
- 上传时间:2023-07-10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38.05KB
高考语文压轴卷甘肃省天水一中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高考语文压轴卷甘肃省天水一中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压轴卷甘肃省天水一中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压轴卷甘肃省天水一中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天水市一中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康德认为,认识含有感性、知性和理性三个要素。
感性是接受印象的能力,知性是规则的能力,理性是原理的能力,它们一起构成人类认识的完整结构。
康德的这一划分,揭示了认识的基本层次,确立了理性的至高地位。
西方的哲学思维方式本质上是理性主义,而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却与其迥然而异:
它无疑也含有理性主义的因素,但并不归结为理性主义;它较注重悟性、直觉和体验,但又不归结为非理性主义和直觉主义。
它在本质上更具有“悟性”的色彩,是“悟性主义”。
儒家的“格物致知”,通俗地说,就是用既有的思维尺度、框架去衡量、测度对象。
只是这种把握绝非理性主义,它更具有“豁然贯通”的悟性特色。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子闻之,曰:
再,斯可矣。
”由此可见,在孔子看来,如若过多地理性思考,结果可能适得其反,往往反致迷惑。
老子的“玄览”,概括了道家的根本思维方式。
“心居玄冥之处,览知万物”,从最超验的层次对事物的一种整体性的观照和透察。
超验即要排除一切感性经验、语言概念和欲望,保持内心的清静和安宁。
只有如此,才能做到“常无欲,以观其妙”。
中国佛教特别是禅宗是中印文化融合的产物,又吸收了儒家特别是道家的要素,凝聚了中国乃至东方悟性思维的精华。
在佛家看来,“开悟”是修行之目的,而“菩提”为所悟之智,“涅”为所悟之理,佛及阿罗汉则为所开悟者。
佛教义理对“悟”或“了悟”有甚为精密、详尽的研究和解说。
依所悟之程度,将悟分为“小悟”和“大悟”;依所悟之迟速,将悟分为“渐悟”和“顿悟”;依所悟之途径,将悟分为“解悟”和“证悟”(由理解真理而知者为解悟,由实践修行而体得真理者为证悟);依所悟之主体,将悟分为“悟自”和“悟他”,更为重要的是,佛教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积累了一整套系统而完备的了悟的方法,堪称无数佛教大师和佛教徒通过世代刻苦修行实践所取得的丰富的悟性体验的结晶。
这种悟性主义的思维方式和思维特质尤其在中国禅宗中得到典型的充分的呈示。
中国传统哲学的悟性主义思维方式在儒家、道家和中国佛教特别是禅宗的悟性理论中体现得最为集中和鲜明。
总体上说,以儒道释特别是中国禅宗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哲学的悟性思维方方式,完全超出了康德所划定的“感性、知性、悟性”的认识框架,超出了康德将理性视为认识的最高形式的观点,从而也超出了西方意义上的“哲学”范畴本身。
因此,感性、理性、悟性应是人类认识所固有的要素,它们都不可缺少。
(摘编自侯才《论悟性——对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和特质的一种审视》)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康德建构的人类认识模式基于西方文化和哲学立场,而容纳不了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
B.儒家的“格物致知”和道家的“玄览”是悟性主义思维方式,它反对理性主义,倡导超验性观察思考。
C.悟性思维方式在禅宗和佛教中有很多体现,为了开悟,需要“菩提”的智慧,方能悟到“涅”的真理。
D.中国禅宗的悟性理论超出了康德的认识框架,进而也超出了西方康德所代表的“哲学”含义本身。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中西哲学视角审视东方悟性主义和西方理性主义阐述了中国传统哲学的悟性思维。
B.文章以西方主流思维方式“理性主义”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中国传统哲学“悟性主义”的价值。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的篇幅阐述中国禅宗的“悟性”思维,表明了中国禅宗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代表。
D.对于认识模式,文章先交代西方传统思维方式,接着对比分析中国传统哲学的悟性思维,最后完善了认识结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用西方哲学的“理性”思维理解中国传统哲学,那么中国哲学就是不可思的、神秘主义的、直觉的存在。
B.鉴于东西方哲学思维方式的各自特点,由此可知未来文化就不应是“西方文化”,而是多元文化的融合。
C.只有读懂精密详尽的佛教义理,从而在刻苦修行的实践中取得丰富的悟性体验,才能觉悟真理实相。
D.悟性思维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精华。
对悟性思维的梳理和挖掘,也是对原有人类认识结构的补充和丰富。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热闹
李利君
张太并不太在意对门住的是什么人。
她想,总也不会是什么本事大的人。
因为,这栋楼东侧是100平方米大小,而自己住的这西侧则是130平方米的。
她的家经常要在夜间接待一些来访者。
张太并不是很烦,因为来访者都是毕恭毕敬的,并且都会带一些价值不菲的礼物。
没办法,张先生是这个城市的“上层建筑”,住在这套房子里已经算是很廉洁的了。
因为门经常开关,她有时会看到对门其实也经常有人来,似乎并不比来她家的人少。
不同的是,她家的来访者总是悄无声息地来,又悄无声息地走,可是对门的人却是春风满面地来,又春风满面地走。
这让张太有一点点的意外。
中秋前几天,张太家似乎更忙碌了。
人们几乎是排着队进来的,坐上一分钟就离开。
张太也已经忙得不可开交了。
对门的上访量却还和旧日一样。
张太劳累的心不知为什么有一点小小的自得。
然而,这自得没有两天,就被无情地撕破了。
对门一下子宾客如云,并且,还不时有笑浪传过来。
张太心里就有点烦。
她其实也希望来自己家的人能带来一些欢笑,而不是什么鱼翅、红包之类的东西。
可是,这些人却像前世就修行好了的奴才一样,皮笑肉不笑,搓着手,不知所措的样子。
张太脸上早没了什么好颜色,她木然地送上一杯茶水后,就顾自去看电视。
张先生经常不在家的。
张太知道来访者没话找话其实只有一个目的——让她转告张先生来者是谁。
张太的耳朵里却不时传来对门的欢笑声。
她的心早就飞过去了。
送客的时候,张太破天荒第一次把客人送出了门,看那个人诚惶诚恐地下了楼,她有点忍不住地站在门口,想听听对门到底是些什么人这么快乐。
声音非常年轻,但不能肯定那是些什么人。
这时,楼道里有脚步声,她赶紧进了门。
门铃响了。
张太一动不动,看看偌大的客厅,她的心里忽然一阵凄凉。
在她听来,门铃声不过是势利的探询而已。
她的眼圈有点潮湿。
张先生一步一步奋斗到今天这个位置。
前些年,张太跟着他没少受罪,那时他们可是同甘苦共患难的。
可是,自从张先生突然不用那么辛苦了,她就一下子闲了起来。
开始的舒适早已荡然无存,张太觉得自己心里缺少了很多东西。
门铃响过几声之后平静了下来。
张太静静地靠在沙发上,对门的声音又传过来。
她听着那些声音,记起自己也曾经有过这种快乐的时光。
那时他们年轻,无忧无虑,心里充满了对世界的种种美妙的幻想,那时她的内心满是把握这个世界的豪情壮志,当然,在很多人看来,今天,她已经成功了。
凡是了解这个城市历史的人都知道,张先生的今天,有一半是她的功劳——其实一直以来,张太对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成就也非常满意。
可是今天,她突然感到自己失去了一些东西。
她拉开门,看看外面没人,忍不住把耳朵竖起来,仔细地听对门传出来的欢笑声。
楼道里有初秋的风穿堂而过,吹在人的身上已经有几分凉意。
张太双手用力抱住双肩,缩起身子。
外面是无边的灯火。
张太想,张先生可能在干什么呢?
她想不出。
又一阵秋风吹来,我们的主人公张太回转身加了件衣服,又站回到了门口。
客厅里和这空旷的走廊一样的凄清。
她突然只想站在这里。
尽管走廊里的灯是新换的,可是,依然显得有几分暗淡,尤其是不时有笑声从对门飘出来的烘托,张太的身影就显得颇有几分萧瑟。
正当张太像一个贪婪的人沉醉在金子的光芒中的时候,对门的门开了。
张太没有准备,她感到一股热乎乎的气流扑面而来,仿佛是春天吹向小草的风一样。
她赶紧退回身,脚步在地上滑了一下。
她赶紧站稳。
就在门将要关上的一瞬间,她听到许多人的声音响起:
老师,再见!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通过张太家的来访者和对门人家来访者的鲜明对比,折射出两个家庭迥异的生活状态,设置了悬念,唤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张先生虽然在文中是个隐形人物,只是提到他是市里的“上层建筑”,但是这些并没有阻碍读者对他作为一个腐败官员形象的理解。
C.小说的视角聚焦在一个小小的门洞,巧用心理、肖像和动作等描写手法,虽然有一个人物张太出现,却隐隐展现出了一幅社会画卷。
D.作为小说的另一个隐形人物,张太对门的那户人家充满的神秘感,文未那句,“老师,再见”才揭示他的身份,短短的一句话意蕴无穷。
5.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张太这一人物形象的心理变化轨迹。
(5分)
6.小说以“热闹”为标题,有哪些作用?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2016年以来,共享单车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形态,凭借“互联网+出行”方式,迅速成为城市发展和公众出行中的时代风向标。
统计数据显示,从1995年至2016年,民用汽车保有量从1040万辆攀升至1.9亿辆,自行车的保有量却从6.7亿辆,急剧下降至3.3亿辆。
汽车成为代步工具的同时,给城市交通和生态环境也带来了极大压力,城市居民的出行成本急剧上升。
而随着2016年共享单车的出现,在有效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难问题的同时,也在全国掀起了绿色出行,健身骑行的新风潮。
专家认为,“共享单车+公共交通”的出行模式,正逐渐替代“家用汽车+步行+公共交通”的出行模式,快速发展中的共享单车正改善着我国城市居民的出行模式,也对我国交通新体系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摘编自董城、李笑萌《共享单车缓解城市交通出行难问题》)
材料二:
近日,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摩拜单车共同发布的《2017共享单车与城市发展白皮书》显示,共享单车运行一年来,全国骑行总距离超过25亿公里,相当于往返月球3300次。
这相当于减少了碳排放量54万吨、减少了17万辆小汽车一年的出行碳排放量,或这一年多种了3000万棵树,或减少了45亿微克PM2.5,或节约了4.6亿升汽油。
从所有权的让渡到使用权的共享,共享经济的方式提高了自行车使用效率,为减少城市资源浪费、节约城市空间、促进绿色低碳出行发挥了作用。
(摘编自董城、李笑萌《共享单车:
让城市变得轻盈绿色》)
材料三: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乱停乱放,责任不在车,不在共享单车模式,而在骑车的人,在城市管理。
政府要积极主动介入,做好服务工作。
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企业的创业行为,引导企业在实现健康发展的基础上,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升公民素质,为共享单车的推广使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把共享单车纳入城市网格化体系,规范管理,防止出现“一放就乱,一管就死”怪圈,为企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开放公共停车场所,加大扶持力度,为企业提供发展空间。
企业要主动作为。
注重调研,面向市场,技术平民化,不断满足社会更高需求。
主动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加大投入,积极配合政府做好城市管理工作。
加强行业市场管理,建立诚信制度和激励机制,实现健康、快速、持续发展。
市民是共享单车的直接受益者,要身体力行,积极配合政府和企业,自觉遵守相关规定。
(摘编自刘四建《共享单车需共治》)
材料四:
专家指出,重拾共享精神,首先需要理解“使用而非拥有”的理念,正确认识共享与私有、共有的关系。
在共享经济时代,人们追求的是社会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闲置的社会资源只有得到更广泛地分享才能获得效益。
“要让分享成为一种习惯,在分享中获得更多更好的服务。
”倪素香说。
在李伦看来,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共享经济时代,要实现更大程度上的自由、开放、共享,首先就需要构建以信用体系为核心的共享伦理。
过去熟人间的共享就是基于彼此间的信任,要让资源在全社会畅通地流动共享,就必须完善社会征信体系,以信用的约束力来规范社会各方的行为,让每个人都遵守规则与秩序,从而实现文明共享。
(摘编自毕孝斌《共享单车如何实现文明共享》)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指出共享单车产生的形态、方式,共享单车出现的背景以及所具有的前景。
B.材料二说明共享单车在减少城市资源浪费、促进绿色低碳出行等方面发挥了作用。
C.材料三指出共享单车存在的问题,就问题进行问责并说明共治才能实现文明共享。
D.材料四指出重拾共享精神应有正确的认识,要构建以信用体系为核心的共享伦理。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材料一指出,共享单车的出现解决了“最后一公里”出行难的问题,在全国掀起了绿色出行、健身骑行的新风潮,已经改进了我国城市居民的出行模式。
B.根据材料二,我们可以推测,17万辆小汽车一年的出行碳排放量大约为54万吨,大约相当于3000万棵树一年的碳吸收量。
C.共享单车模式本身并没有问题,而骑车的人及城市管理等对造成乱停乱放现象有一定责任。
对此,政府、企业、市民要担负起各自的责任。
D.在为企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对企业进行扶持及为企业提供发展空间方面,政府工作有欠缺,所以共享单车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尽如人意之处。
E.共享是基于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信任,只要用信用的约束力来规范社会各方的行为,就能让每个人都遵守规则与秩序,从而实现文明共享。
9.专家指出“共享单车+公共交通”的出行模式,将逐渐替代“家用汽车+步行+公共交通”的出行模式,为什么这样说呢?
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
(4分)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徐阶,字子升,松江华亭人。
嘉靖二年进士第三,性潁敏,有权略。
皇太子出阁,召拜司经局洗马兼翰林院侍讲。
丁母忧归。
服除,擢国子祭酒,寻改吏部。
故事,吏部率鐍门,所接见庶官不数语。
阶折节下之,见必深坐,咨边腹要害,吏治民瘼。
皆自喜得阶意,愿为用。
尚书熊浃周用皆重阶用卒闻渊代自处前辈取立断阶意不乐求出避之命兼翰林院学士寻进礼部尚书。
帝察阶勤,又所撰青词独称旨,召直无逸殿,赐飞鱼服及上方珍馔,上尊无虚日。
廷推吏部尚书,不听,不欲阶去左右也。
嵩怙宠弄权,猜害同列。
既仇夏言置之死,而言尝荐阶,嵩以是忌之。
一日独召对,语及阶,嵩徐曰:
“阶所乏非才,但多二心耳。
”盖以其尝请立太子也。
阶危甚,度未可与争,乃谨事嵩,而益精治斋词迎帝意。
寻兼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务,密疏发咸宁侯仇鸾罪状。
阶与鸾尝同直,嵩欲因鸾以倾阶。
及闻鸾罪发自阶,乃愕然止,而忌阶益甚。
帝既诛鸾,益重阶,数与谋边事。
时议减鸾所益卫卒,阶言:
“不可减。
又京营积弱之故,卒不在乏而在冗,宜精汰之,取其廪以资赏费。
”皆用之。
一品满三栽,进勛为柱国;满六载,再录子为中书舍人;满九载,改兼吏部尚书。
杨继盛下锦衣狱,嵩属陆炳究主使。
阶戒炳曰:
“即不慎,一及皇子,如宗社何!
”又为危语嵩曰:
“上惟二子,必不忍以谢公,所罪左右耳。
公奈何显结宫邸怨也。
”嵩惧,乃寝。
倭躏东南,帝数以问阶,阶力主发兵。
又念边卒苦饥,请收畿内麦数十万石,自居庸输宣府,紫荆输大同。
帝悦,谕行之。
万历十一年卒,年八十一,赠太师,谥文贞。
(节选自《明史,徐阶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尚书熊浃周用皆重阶/用卒/闻渊代自/处前辈/取立断/阶意不乐/求出避之/命兼翰林院学士/寻进礼部尚书/
B.尚书熊浃/周用皆重阶/用卒/闻渊代/自处前辈/取立断/阶意不乐/求出避之/命兼翰林院学士/寻进礼部尚书/
C.尚书熊浃/周用皆重阶/用卒/闻渊代自/处前辈/取立断/阶意不乐求/出避之/命兼翰林院学士/寻进礼部尚书/
D.尚书熊浃周用皆重阶/用卒/闻渊代/自处前辈/取立断/阶意不乐求/出避之/命兼翰林院学士/寻进礼部尚书/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出阁,即出阁读书,皇太子出阁造明朝培养太子的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出阁有隆重的讲学仪式。
B.服除,守丧期满。
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期满后就官复原职。
C.青词,又称绿章,道教举行斋醮时献给上天的奏章祝文,嘉靖因帝笃信道教,常让臣下写青词同进献。
D.飞鱼服,是补色为飞鱼图案的袍服。
被赐予飞鱼服是极大的荣宠,后多为东厂和锦衣卫头领所穿。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徐阶很被皇帝看重。
廷推他做吏部尚书,皇帝不愿他离开左右,没让他任职;进入内阁官居一品后,九年之内一再加官进爵,钱多次和他谋划边境亊宜。
B.徐阶非常关心边事。
仇鸾被诛,时议减去他增加的卫卒,徐阶没有同意,倭寇侵犯东南,徐阶力主发兵,还请求收畿内麦数十万石运输到边关,皇帝大多同意了。
C.徐阶行事讲求谋略。
在吏部折节庶官,庶官皆愿为用。
自度不可与严嵩争锋,恭谨事奉他,且更加精心写青词迎和帝意。
杨继盛一案,又用危语使严嵩害怕罢手。
D.徐阶深遭严嵩忌惮。
严嵩害怕夏言置他于死地,而徐阶又与夏言关系密切,所以对徐阶忌惮有加,曾借独对的机会诋毁他,又想借仇鸾事件扳倒他,都没有成功。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阶折节下之,见必深坐,咨边腹要害,吏治民瘼。
(2)阶戒炳曰:
“即不慎,一及皇子,如宗社何!
”。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渭上秋夕闲望①
潘阆
秋色满秦川,登临渭水边。
残阳初过雨,何地不鸣蝉。
极浦涵明月,孤帆没远烟。
渔人空老尽,谁似太公②贤?
【注】①此诗作于潘阆早年落拓江湖之时。
②太公,即吕尚,相传他垂钓于渭滨溪,周文王和他相遇,谈得极为投机,即拜为师。
后帮助武王伐纣灭殷,建立周朝。
14.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鉴赏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诗题中的“渭上”,点明了诗歌作于长安,“秋夕”点明具体的时令和时间,“闲望”是悠闲远眺的意思,暗示了诗歌的情感基调。
B.首联写景、叙事,“满”字突出了秋意的浓烈,“渭水边”是诗人选取的登临之地,为下文详细具体描写秦川秋色作了铺垫。
C.颈联中的“明月”二字,照应了诗题中的“秋夕”,“没远烟”写出了水面上孤帆疾驰前进的情状,含有一个时间、空间的变化过程。
D.尾联使用对比手法,拿“渔人”的“空老”和“太公”的“贤”进行对比,同时也揭示出“渔人”悲剧命运的根源在于自身才德不够。
E.该诗通过对渭上秋夕幽美景色的描绘,借助太公垂钓的典故,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又不愿老死江湖,渴望得到重用的情感。
15.本诗颔联写了哪些意象?
运用了什么手法?
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5分)
(1)在《逍遥游》中,写到“到近郊野外去的人,带上三餐即可,肚子还是饱饱的”这一内容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
(2)陆游在《游山西村》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描写了庆典将近,音乐不断的热闹景象,也反映了当时淳朴的民风。
第II卷表达题
3、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有些中小网站为换取更多的商业利益,不惜大打擦边球,放任黄、赌、毒及虚假信息,炒作耸人听闻的传言,以迎合一些网民的猎奇八卦心理。
②美国加快战略东移的步伐,实际上就是不想失去亚洲这块蛋糕,拼命遏制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殚精竭虑地要抑制中国掘起的势头。
③“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不会一阵风刮过了事,餐饮企业不能幻想公款等高消费卷土重来,要在经营方向、策略、方式进行全方位调整。
④婚庆典礼本是一件欢天喜地的好事,可是因为目前婚庆司仪的能力和素质鱼龙混杂,致使很多新人在选择婚庆公司时倍感头疼。
⑤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从事经济工作的同志,对央行货币政策任何细微的变化,都应十分敏感,见微知著,了然于心。
⑥对一个国家来说,改变贫穷状况是一件不太艰难的事情,然而一旦人心向背,社会的价值观发生扭曲,那将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A.①③⑤B.②③⑥C.②④⑥D.①④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被誉为中国当代杰出科幻作品之一的小说《二体》即将被拍成电影,但它并不像美国大片《星际穿越》那样,主题偏离主流,观众接受起来有难度。
B.二孩政策全面放开,许多年轻夫妇却放弃了要“二宝”的打算,其主要原因不是观念的变化,也不是经济、精力等方面的压力,而是因为“大宝”的反对。
C.利用互联网实现创业创新,就是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创新驱动作用,引导和推动全社会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打造经济高速发展新引擎
D.国家卫计委要求各地稳妥推进跨省就医结报工作,逐步统一省外就医补偿政策,与分级转诊制度相结合,鼓励各地建立省级结算,规范跨省就医结算流程。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拙荆林氏,与鄙人风雨同舟二十载,既为爱侣,更为挚友。
B.鄙人不不才,所述不过一孔之见,但还是请各位洗耳恭听。
C.感谢您一直以来的照顾,千言万语,全部写在了我惠赠你的诗里。
D.承蒙您的厚爱,日后如有需要,鄙人定当鼎力相助。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重要表现形式,不同的方言对应的是多元化的社会文化、风土人情。
最典型的是一些地方曲艺,如花鼓戏、相声等,往往是依托于方言的背景,方能展现其特色与魅力。
那么①_________,其对应的文化表现形式也将随之凋零。
所以,仅从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层面,我们也需要保护方言。
不过,在主张“共同语言”的现代社会,②________,仍然存在不同意见的交锋。
其中一个重要理由,如语言学家周有光曾指出的,“大都会必然是用全国的各种语言甚至是世界的各种语言”。
言下之意,③__________。
但保护难度大,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任由方言消逝,如何保护才是关键。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5分)
近来,广场舞大妈和年轻人争夺锻炼“地盘”发生冲突的新闻引发了人们的热议。
有人认为,大妈们年龄大,身体素质肯定差,锻炼对她们来说更有必要。
也有人认为,小区内跳广场舞势必造成噪声污染,干扰居民生活。
其实这些冲突的背后暴露的是城市公共空间资源的紧缺。
据了解,现在很多城市已经开始重视公共资源空间的规划,这样就可以避免类似“争夺地盘”的闹剧。
①年龄大不一定身体素质就差。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对于登山,尼采曾说,不要爬上山顶去,也不要站在山脚,从半高处去看这个世界真美好。
但杜甫认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而梁漱溟认为,人生当如在山脚,寻常人过寻常人生,有无成就,亦可不管。
同样是登山,三者却有着不一样的看法,而登山亦如人生,综合考虑三类人“登山”的判断,面对人生,你有何思考?
语文答案
【答案】1.A2.C3.C
【解析】
1.试题分析:
B项,“它反对理性主义,倡导超验性观察思考”说法不当。
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二段,由原文可知,儒家的“格物致知”“绝非理性主义”,而道家的“玄览”“从最超验的层次对事物的一种整体性的观照和透察”。
C项,由原文“中国佛教特别是禅宗是中印文化融合的产物”可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语文 压轴 甘肃省 天水 一中 届高三 下学 第一次 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Word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