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史讲义.docx
- 文档编号:28331531
- 上传时间:2023-07-10
- 格式:DOCX
- 页数:209
- 大小:217KB
中外教育史讲义.docx
《中外教育史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教育史讲义.docx(20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外教育史讲义
中教育史讲义
第III
第一部
中国教育史
第一章
文教政策与教育宗旨(方针)
第一节
古代文教政策
一、汉代:
“独尊儒术”
汉武帝即位后,在教育上转而采用儒家的主张,重新肯定了教育在育才和化民两方面的作用,
把教育作为巩固专制统治的重要工具。
“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经典表述: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今师异道,人
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
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
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
“独尊儒术”的影响:
第一,确立了教育为治国之本的地位。
第二,儒家经学成为教育的主体内
容。
第三,形成了群士归宗攻读儒经的社会风尚。
二、隋唐时期:
重振儒术、兼容佛道
重振儒术:
第一,尊孔。
孔子在唐代的地位很显赫,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唐代各帝对孔子大加
封赠。
二是唐代各帝经常亲临国学观释奠礼。
第二,整理、统一儒经。
孔颖达、颜师古等人负责编
撰的《五经正义》。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的《开成石经》。
第三,提高儒士的地位。
唐代统治者总结了汉代以来儒学发展的曲折历程,对于儒、佛、道三学,分别主次轻重地作为
维护其封建统治的工具。
因此这一时期既是儒学教育的复兴阶段,又是儒学教育与佛道思想相结合
的阶段,为宋代理学教育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唐代文教政策的特点是什么?
(1)重振儒术:
尊孔、统一儒经、提高儒士的地位。
(2)兼容佛道。
(3)与汉代儒术独尊不同,
既是儒学的复兴,又是儒学与佛道思想的结合。
三、宋代:
“兴文教”政策与理学教育思想的形成
宋王朝鉴于唐末五代藩镇割据争霸称雄的教训,宋初各帝均采取“重文轻武”的方针,实行以
文制军的策略,把尊孔崇儒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同时支持佛、道二教,使儒、佛、道三派融合起
来,互相补充,相互为用。
由于统治者的积极提倡,为“理学”——宋明时期的“新儒学”的产生
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明清:
1、尊经崇儒
2、推崇程朱理学
3、实行文化专制:
一是文字狱。
二是改编、销毁书籍。
三是成立编书馆。
明清两代一方面把文
教事业置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学校教育与科举制度都得到空前发展,而另一方面,又采取了种种措
施,加强思想控制,其专制程度也是历代以来罕见的。
第二节
近代教育宗旨与教育方针
一、清末教育宗旨
1906年,学部拟定了一个新教育宗旨:
“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
前二条
是“中国政教之所固有,而亟宜发明以距异说者”;后三条是“中国民质之所最缺,而亟宜箴砭以图
振起者。
”带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二、民国元年教育方针
1912年由教育部颁布实行的教育方针是:
“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
跨校考研全程辅导专家
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基本体现了蔡元培的教育观点。
所谓“道德教育”,实际上是指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思想,所谓“实利教育”,实际上
是指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所需的知识技能、科学技术教育,这是富国强兵、发展经济的重要措施。
所
谓“军国民教育”,即军事体育教育,目的在于训练全国青年和广大人民具有健康的身体和自卫的能
力。
所谓“美感教育”是指音乐、图画、手工等艺术教育。
这一教育宗旨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原则和道德观念,较之封建主义的道德信条无疑是有进步意
义的。
第三节
现代教育方针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教育方针
“党化主义”教育
“三民主义”教育宗旨:
1929年3月,国民党在南京召开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中华
民国今后之教育,应为三民主义之国民教育”。
会议通过的教育宗旨为:
“中华民国之教育根据三
民主义,以充实人民生活,扶植社会生存,发展国民生计,延续民族生命为目的;务期民族独立,
民权普遍,民生发展,以促进世界大同。
”
“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
二、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
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
厉行全部的义务教育,是发展广泛的社会教育,是努力扫除文盲,是
创造领导斗争的高级干部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政策:
抗战时期,依据党的“一切为着前线,一切为着打
倒日本侵略者和解放中国人民”的总方针,中共中央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方针政策,如:
抗战教育政
策;“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政策;“干部教育第一,国民教育第二”政策;“实行生产劳动”
的教育政策;“民办公助”的政策等等。
2007年题抗日民主根据地实行的教育工作政策是
A.国民教育第一B.群众教育第一
C.干部教育第一D.儿童教育第一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教方针:
1940年1月,毛泽东发表了《新民主主义
论》,全面阐明了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和新教育,确定了中国新民
主主义革命时期文教方针。
所谓“民族的”,是指新民主主义教育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
民族的独立和尊严,带有民族特性的教育。
所谓“科学的”,是指新民主主义教育是反对一切封建、
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与实践统一的教育。
所谓“大众的”,是指新
民主主义教育是为全民族90%以上的工农民众服务的教育,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教育,因而又是民主
的。
第二章
第一节
学校教育制度
古代官学体制
一、学校萌芽的传说
在古代文献中所记载的“成均”,被认为是传说中五帝时代的“大学”。
“庠”是传说中有虞氏时代的学校。
据《礼记·明堂位》载:
“米廪,有虞氏之庠也。
”孟子认为:
“庠者,养也。
”
二、西周的学校教育制度
1、学制特点:
“学在官府”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的重要特点,包含两层意思。
第一,学术和学
第2页
跨校考研全程辅导专家
校都由官府掌握或举办,即“学术官守”;第二,教师都由国家的官吏担任,即官师合一。
2、学校类型:
大学与小学,西周的学校按学生的年龄与程度划分,可分为大学与小学。
国学与
乡学,设在王都的小学、大学,总称之为国学,即中央官学。
设在王都郊外、地方行政区中的学校,
总称之为乡学,即地方官学。
2008年题:
在古代文献记载中,我国西周时期设在王都的小学和大学,总称为
A都学B乡学C国学D官学
西周时期天子设立的大学称为
A.庠B.辟雍C.泮宫D.乡校
西周时期诸侯设立的大学称为
A.瞽宗B.辟雍C.泮宫D.乡校
3、教育内容:
“六艺”教育,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又有“大艺”、“小艺”之分,书、
数作为小艺,主要是小学的课程,礼、乐、射、御作为大艺,主要是大学的课程。
“六艺”教育的中心是
A礼乐教育B军事教育C文化知识教育D科学知识教育
三、汉代学校教育制度
1、太学
建元五年(前136年),汉武帝置五经博士,确立了儒家经学在官方学术中的主导地位。
元朔五
年(前124年),为了培养和选拔精通儒经的治术人才,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和公孙弘的建议,下诏
在长安设太学,置博士弟子,这便是汉代正式成立太学之始。
由此开始了中国封建时代官方主办的
教育活动。
太学的教师即“博士”,选精通经学、明于古今,温故知新、兼览众书、品行端正、身体健康者
充任。
太学的学生即博士弟子,亦称诸生。
太学除了由太常在京都直接挑选入学的“正式生”外,
还选拔各郡国县邑选送的“好文学,敬长上”的优秀青年为“特别生”。
太学博士各专一经,在太学中以专经对弟子进行讲授,博士传经要严格按照师法、家法,如果发
现篡改了师法、家法,皇帝就要取消其博士资格。
恪守师法家法的传授体系,是汉代经学教学的一
大特点。
太学往往有御定的统一教材。
由于解释《五经》的经说太多,每一经都会有许多不同的解释。
至
于哪一家的经说,可以在太学中传授,必须经过《五经》博士评议,最后由皇帝裁决,如汉灵帝熹
平四年(175年)为了刊正经书文字,刻成有名的“熹平石经”,树立于太学门外,作为官方统一
的教科书。
太学有定期的考试制度,当时称“设科射策”,意即分甲、乙科两种程度命题,进行抽签考试,
按成绩等第,分别授给不同的官职。
对于学习不努力的,或不能通晓一经的太学生则开除出校。
太学的建立使孔子“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在制度上得到落实,经学从此成为士人做官的“敲门
砖”。
汉代太学的教育模式,为汉以后历代封建王朝所继承和发展。
2、鸿都门学
创建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年),是一所专门从事辞赋、尺牍、书法、绘画创作及教学的专
门机构。
鸿都门学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门学校,为后世专门学校的发展提供了经验,
同时打破了儒学独尊的局面,在教育史上占有一席重要地位。
3、郡国学
汉景帝末年,蜀郡太守文翁,在成都兴办郡学,“至武帝时,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
文
翁兴学是汉代最早的官方办学举措,是汉代地方官学的先导。
四、魏晋南北朝官学的变革
1、西晋国子学:
创于晋武帝咸宁二年(276年),创立原因:
一为整顿太学,二是调和士庶矛盾,
为了满足士族阶级享有教育特权,严格士庶之别的愿望,维护门阀士族的利益。
招门阀世族子弟,
第3页
跨校考研全程辅导专家
限五品以上。
国子学的设立使中央官学多样化,等级性更明显。
2、南朝宋的“四馆”
四馆:
南朝宋元嘉十五年(438年),宋文帝下令设立儒学馆、玄学馆、史学馆和文学馆等四馆,各
就其专业招收学生进行教学和研究。
玄学、史学、文学与儒学并列,是为学制上的一大改革,反映
了当时思想文化的实际变化。
3、南朝宋的总明观:
南朝宋明帝时,设立总明观,又称东观。
置祭酒,设儒、道、文、史四科,
每科学士10人。
总明观是藏书、研究和教学三位一体的机构,使四个单科性质的大学发展成为多科
性大学中实行分科教授的制度。
五、唐代学制系统
1、“六学”、“二馆”:
“六学”属国子监,长官是祭酒,具体指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
学、算学、律学,六学中的前三学属于普通学校,学习儒家经典,后三学属于专科学校,书学除研
究书法外,每日习字,并学《国语》、《说文》(二年)、《字林》(一年)等;算学习《孙子》、《五曹》、
《九章》、《周髀》等,律学习律令,兼学格式法例。
“二馆”即崇文馆和弘文馆,属于旁系,前者归东宫直辖,后者归门下省直辖。
2、唐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特点:
(1)封建等级性。
(2)与科举关系密切。
(3)普通学校与专门学
校兼顾,从中央到地方的封建学制体系完备。
(4)管理制度日趋健全。
(5)扩大了国际国内文化教
育的交流。
中国古代学校教育制度完备于
A.魏晋南北朝B.隋朝C.唐朝D.宋朝
六、北宋“三次兴学”与宋代官学教育
1、兴学原因:
外因:
政局动荡、学校萧条。
内因:
养士与选士的矛盾。
2、兴学内容
庆历兴学:
时间是宋仁宗庆历年间,主持人是范仲淹。
这次兴学的重点有:
一是改革太学,推
广了胡瑗所创的苏湖教法,其法是设立经义斋、治事斋,根据学生专长和爱好分斋而教,入经义斋
的学生主要学儒经,入治事斋的学生主要学习军事、民政、水利、算数等,其教学方法也与传统的
死记硬背不同,而是以明体达用、培养有实际才干的人为目标,这种经义与实践并重的方法改变了
当时重辞赋的形式主义的空疏学风,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是改革科举。
其一,参加科举考试者
必须先接受一定时日的学校教育,一般考生需在学校学习300天以上才能应试,曾经应过试的,亦需
学习100天;其二,改革科举方法,提出罢帖经、墨义,先考策,次考论,再考诗赋。
三是令州县
立学,为地方办学提供了合法的依据,普遍激发了州县地方兴学的热潮。
熙宁---元丰兴学:
时间是神宗熙宁--元丰年间,领导人是著名的改革家王安石。
这次兴学的内
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改革太学,扩大太学规模,创立“三舍法”。
即将太学分为外舍、内
舍、上舍三个等级,初入太学,为外舍生,初无限员,后定额为700人,每年举行一次升舍考试,
成绩在前二等者,参考其平时行艺,升入内舍学习,成为内舍生,定员200人,内舍每两年举行一
次升舍考试,成绩在前两等者,参考平时行艺,升入上舍,成为上舍生,定员100人。
上舍每两年
举行一次考试,方法与科举相同,成绩分为三等:
上等免殿试,直接授官,中等免礼部省试,直接
参加殿试。
“三舍法”是在太学内部建立起来的,对学生的考察和选拔力求做到将平时行艺与考试
相结合,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太学的教学质量,同时又将上舍考试与科举结合起来,
融育才与选才于太学,学校不仅担任养士的任务,而且具有取士的职能。
这是中国古代太学管理制
度上的一项创新。
二是整顿地方官学。
设置诸路学官,改变州县有学无教的状况,加强地方教育管
理,并为地方官学拨充学田,每所学校给田40顷以充学粮,使地方官学有了显著发展。
三是改革科
举制度。
在考试方法上,下令废除帖经、墨义、诗赋的形式,仅试以经义、策、论;在考试内容上,
王安石及其子编撰《三经新义》,对儒家经典诗、书、周礼重新训释,并颁发给太学与地方官学,作
为统一教材,并作为科举考试经义科的主要内容。
第4页
跨校考研全程辅导专家
崇宁兴学:
时间是宋徽宗绍圣、崇宁年间,主持人是蔡京,他希望继承王安石未竞的事业,来
挽回北宋危机,于是恢复和发展了“熙宁--元丰兴学”。
这也是北宋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兴学运动。
崇宁兴学的内容主要有:
一是重新推行三舍法,并建辟雍,作为太学的“外学”,专处外舍生,太
学则专处内、上舍生,诸路贡士初至,皆入外学,经考试合格补入上、内舍后,方可进处太学,上
舍200人,内舍600人,外舍3000人;二是在全国范围内普遍设立地方官学,并建立县学(经选考
可升入州学)、州学(每3年可经选贡入太学)、太学三级相互联系的学制系统,至崇宁四年,诸路
兴学已基本完成,规模也进一步扩大,此外,蔡京还下令设立诸路提举学事司,这是地方官学史上
的一件大事,在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管理史上具有深刻的意义,自此以后,从中央到地方都建立了专
门的教育行政机构。
这就把地方官学的发展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
三是崇宁三年(1104),提出罢科
举,改由学校取士,上舍生考试如礼部试法,崇宁四年(1105)曾赐上舍生35人及第,崇宁五年(1106)
科举、舍选并行。
这是对取士制度的重大改革。
四是恢复、扩建专科学校:
书学、画学、算学、医
学、武学,亦采用“三舍法”。
七、明清国子监
1、升级制:
明清国子监的教学工作,由博士厅负责,学生按一定数额、程度分班。
学习年限为
4—5年,实行升级制度。
初入国子监,一般在正义、崇志、广业三堂修业,学习1年半以上。
修业
期满、文理畅通者,可升入中级的修道、诚心二堂,修业一年以上,文理俱优、经史俱通者,方可
升入高级的率性堂修业。
当然,升入率性堂还必须达到规定的“坐堂”时日。
一般来说,监生必须
在其他五堂修满700天以上,才具备升入率性堂的资格。
2、积分法:
升入率性堂后,实行积分制。
积分是指每次考试的成绩。
每年考试12次,成绩分
三等,文理俱优者可得1分,理优文劣者可得0.5分,文理俱劣者得0分。
国子监规定监生每年必
须得8分方为合格。
及格者由政府发给一张“资格证书”,可以凭此获得相应的官职,不及格者仍
留监学习,直到合格为止。
3、“监生历事”制:
这是明清国子监教学的重要环节,一般安排在监生在率性堂积满学分之后。
监生历事,始于洪武五年(1371年)。
建文帝时,拔国子监生到京都各衙门历练政事。
历事生白天
在各司练习政务,晚上回监读书休息,将读书学习和做官实践结合起来。
历事三月进行考核,上等
的送吏部候选仍令历事,遇缺官即挨次任用;中、下等的历一年再考,下等的回监读书。
历事生经
考核受到重用,高有做三品大官的,低的也做知州知县,除在京历事,有时也被遣往州县,完成督
修水利、清查黄册等专项任务。
这是中国最早的教育实习制度。
一方面可补明初官吏之不足,另一
方面又使监生接触实际,获得从政的实际经验。
“监生历事”制度确立于
A.宋代B.元代C.明代D.清代
第二节
传统私学体制
一、私人讲学的兴起
1、私学的产生:
私学的兴起,发端于春秋中后期,有多方面的原因:
在经济上,奴隶制国有经
济逐渐为地主阶级私有制所代替,封建生产关系正在形成;在政治上,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新势力
取代了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利益的旧势力,并逐步夺取了政权,确立了封建的社会制度;在文化
教育上,学术下移与西周官学的衰落也是私学产生的直接因素。
2、私人讲学兴起的意义:
第一,兴起了自由讲学之风。
第二,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
第三,
扩大了教学内容。
第四,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第五,私学的产生促成了一大批教育思想家的产生,
形成了古代教育思想的第一次高潮,对后代的教育思想及教学实践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总之,
私学代替官学,是中国教育史上一次重大变革,不仅符合历史潮流,也开辟了中国教育史的新纪元。
从此,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便出现了两种教育制度,一是官学制度,一是私学制度。
3、齐国的稷下学宫
第5页
跨校考研全程辅导专家
性质: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也是诸子百家学术争鸣的中心场所,虽为齐
国官办,但它实际上又是由许多私学组成的,是一所私学联合体。
办学特色:
学术自由;“不治而议论”;教师来去自由、待遇优厚;学生自由听讲、学无常师;
制定了《弟子职》,作为学生守则,加强学生管理。
影响:
促成了诸子百家的发展、融合和分化;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
二、汉唐私学
1、汉代私学
到了汉代,私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这时的私学已向多层次和多种类型发展,包括教育程度较
低、主要面向童蒙的“书馆”和教育程度较高、主要面向青少年成人的“精舍”、“精庐”、“经馆”,
后者大多由经师自行开设,收徒讲学。
自汉武帝“独尊儒术”后,这类私学得以极大发展。
与先秦
私学不同的是,这类私学作为一种专门的教育机构,已有较为固定的教学场所,在入学受教方面,
也有了一定的年龄划分,随着经师名声的远播,很多人慕名欲得教诲,但又难于亲往门下直接受教,
于是只有著录门下,是为“著录弟子”,以别于直接受教的“及门弟子”。
及门弟子人数不多,而许
多大师的著录弟子有逾万者。
精舍的教学与学术研讨相结合,经师边讲学,边与生徒讨论,同时又
进行著述,对后世的书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然,其教学方面的组织管理、授课的形式、规则等
都不够完善。
2、唐代私学
由于官学的发达,唐代私学的发展受到一些影响,但也具有一些新的特点。
唐代程度较低的私
学多建于乡村,或称村学,它不仅对普及一般的识字和文化知识的传授起了积极的作用,也为培养
专门人才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至于程度较高的私学,类型比汉代更为多样化,教学内容更为丰富多
彩,一类是以经学教育为主的私学,许多以教授经学为主的私学,直接称为“精舍”。
这类私学对唐
代经学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另一类是以教文学诗赋为主的私学。
唐代科举主要以诗赋取
士,诗歌的发展达到了历史的顶峰,因此学校非常重视诗赋的教学。
韩愈、柳宗元等大学者,在私
学教学中,也都以诗赋为教。
第三类私学于儒经外还教习黄、老、道、玄之学,著名学者尹知章,
在居官之余回家就以《易》和老、庄、玄学教授。
第四类是以科技教育为主的私学,当时许多身怀
绝技的学者,大多开门授徒,名医孙思邈就收徒传授医术,以直观的针灸挂图《明堂位》进行教学,
而民间手工工匠的培养,多为私家教授,这也是古代手工技艺世业家传教育活动的传统,许多民间
的名牌工艺产品的制作工艺,基本上都是靠私家教授的教育形式得以继承流传的。
三、宋元明清私塾与蒙学教材
宋代以后,私学出现了明显的分化,前代高层次学术水平较高的精舍、经馆等,逐步为书院所
代替,而程度较低的蒙学教育,差不多均为私学所承担,故私学在宋元明清几代,呈现了明显的蒙
学化倾向。
1、私塾类型
一是塾师在自己家里或借用祠堂庙宇开馆设学,学生交纳一定“束修”入学就读的──“家塾”、
“门馆”。
二是一族或一村延师设学,本族本村子弟免费入学,──“村塾”、“族塾”。
三是富贵人家聘请塾师来家教授自己和亲友子弟的。
──“坐馆”、“教馆”。
2、蒙学教材
文字及文章类教材:
以识字为主同时进行知识和思想教育的综合性教材,一般将旧有的《三字
经》(增补明清历史)《百家姓》《千字文》配套使用,统称“三百千”。
直到近现代仍然为乡村私塾
普遍使用。
伦理道德类教材:
着重对儿童进行伦理道德、为人处世、待人接物、行为规范的教育,如《性
理字训》(程端蒙)、童蒙训》吕本中)、童蒙须知》、少仪外传》吕祖谦)二十四孝图说》、增
广性理字训》(程若庸)、《小学韵语》等。
第6页
《(《《(《《
跨校考研全程辅导专家
诗歌类教材:
以《千家诗》、神童诗》为代表。
千家诗》初有南宋刘克庄选本及明末王相选本,
后来将二者合一,计五、七言诗二百余首。
《神童诗》初名《汪神童诗》,辑录宋汪洙幼小时诗作,
在流传中不断补入他人作品,汪诗反占很小比例,就连书名也改了。
知识类教材:
介绍掌故、名物、各类知识的蒙学创始于唐李翰《蒙求》。
这书一直流行到清初,
以后许多同类的蒙书就称为“蒙求”书。
如王令所作的《十七史蒙求》、明萧良友撰、清杨臣诤校补
的《龙文鞭影》、胡寅的《叙古千文》、黄继善的《史学提要》、赵南星的《史韵》等。
这类教材有的
简要记述了历史的发展沿革,有的则以历史故事或历史人物的嘉言善行,对儿童进行历史知识教育。
2008年题:
下列传统蒙学教材中,重在培养儿童道德行为习惯的是
A《蒙求》B《名物蒙求》C《童蒙须知》D《三字经》
宋元明清时期的蒙学教材,体例已按专题编写,内容形式呈现多样化,体系可谓完备,为学校
教育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这类蒙学教材的编写,都注意了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多采用韵语对偶,
文字简练,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而且力求将识字、知识和品德教育结合起来,其优良传统,即便
今日,也值得很好地借鉴。
第三节
古代书院制度
一、书院的产生与发展
1、书院的产生
书院是古代一种重要教育组织形式,萌芽于唐末,形成于五代,兴盛于宋代。
书院出现的原因
大致有两个:
一是受当时社会条件的影响。
由于唐末五代战乱,官学衰弱,士人失学,一些学者便
聚徒讲学,自行创办书院。
宋初政府又偏重科举,且无暇顾及兴学,书院在这种形势下得以进一步
发展。
二是受佛教影响。
佛教往往在山林名胜之处建立寺院,修练讲经,另外,高僧讲经往往采取
升堂讲说、质疑问难等方式,这对书院的教学活动也产生影响。
书院的性质:
新型、特殊、高层次的私学。
书院虽然一直受到官方的控制、改造、利用,但从
整个教育体系来看,书院仍属于继先秦私学和两汉精舍之后的一种新型的私学机构,但与私学相比,
书院在教学与组织管理方面,比较正规化、制度化,这就把传统私学的教育管理水平,提到了一个
新的高度。
2、书院的正规化、制度化(宋代)
书院的正规化、制度化,主要表现在:
其一,教育场所的规模化。
私学起初并无固定的教育场
所,而书院则为一种较为独立的教育机构,有专门的、颇具规模的教育设施,从而达到了制度化。
有了专门而齐全的教学场所,从而使得书院的存在及其发展获得了相对独立的条件,也为书院的大
规模的集体教学、学术活动的开展等创造了条件。
其二,教育设备的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外 教育史 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