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1章 机械运动同步单元练习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 文档编号:28281940
- 上传时间:2023-07-10
- 格式:DOCX
- 页数:26
- 大小:260.94KB
人教新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1章 机械运动同步单元练习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人教新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1章 机械运动同步单元练习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新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1章 机械运动同步单元练习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新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1章机械运动同步单元练习试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新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1章机械运动同步单元练习试题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中学生小明从学校步行回家,随身携带的手机记录共走了5000步,则小明从学校步行到家的时间最接近实际的是( )
A.0.2hB.0.5hC.0.8hD.1h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长方形五星红旗,如图是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场景,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估测该国旗的宽度,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1.8mB.3.3mC.4.8mD.5.5m
3.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测量时出现了误差,一定是实验操作出了差错
B.改进测量方法,选用精度高的测量工具等方法可减小测量误差
C.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改进实验方法,认真细致地测量,可以避免测量误差
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也不能减小测量误差,因为测量次数越多,测量值的误差越大
4.男子100米短跑的世界纪录为博尔特创造的9秒58世界短跑记录;和谐号动车组取得的重大成果后,中国也由此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自主研制时速380km/h动车组的国家;猎豹是陆地上的短跑冠军,速度可达31m/s,则这三者的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为( )
A.和谐号动车、博尔特、猎豹
B.博尔特、猎豹、和谐号动车
C.猎豹、博尔特、和谐号动车
D.和谐号动车、猎豹、博尔特
5.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
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7℃
D.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1mm
6.甲、乙两车在公路上,分别从P、Q两点同时同向运动,它们s﹣t图象的(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经过4秒,甲、乙相遇。
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P、Q间的距离为s,则( )
A.v甲<v乙,s=16mB.v甲>v乙,s=24m
C.v甲>v乙,s=16mD.v甲<v乙,s=24m
7.甲、乙两物体同时向相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两物体从同一位置出发
B.甲物体运动速度比乙小
C.到达A点位置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相等
D.两物体相遇时,甲通过的路程比乙多10m
8.宋代诗人陈与义在《襄邑道中》一诗中写到“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关于诗中所描述的运动及参照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以船为参照物,诗人是运动的
B.“云不动”是以两岸“飞花”为参照物
C.以“两岸”为参照物,船是静止的
D.“云与我俱东”是以两岸“榆树”为参照物
9.星期天,小明与爸爸开车出行,在十字路口看见了红灯,停车等待,小明看着窗外旁边的汽车,突然发现他所坐的车向前移动,急忙向爸爸喊停车,爸爸说车没动。
若爸爸判断正确,则爸爸和小明分别选的参照物可能是( )
A.旁边向前移动的汽车,地面
B.地面、旁边向前移动的汽车
C.旁边向后移动的汽车、地面
D.地面、旁边向后移动的汽车
10.如图所示甲、乙由起点同时匀速向前跑动,某一时刻两运动员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随着运动时间的增加,两运动员的距离会逐渐变小
B.以甲运动员为参照物,乙运动员是向前运动的
C.以乙运动员为参照物,跑道是向前运动的
D.由v=
可知,随着运动员通过的路程增加,其速度逐渐变大
11.小明和小军静坐在顺流而下的竹排上观赏风景,相对于竹排而言,处于运动状态的是( )
A.小明B.小军
C.竹排上的椅子D.岸边的山
12.学校运动会上,小强同学参加了八年级百米赛跑。
发令枪响的同时,小强同学快速向终点跑去,终点计时员测得他的成绩为16s。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以小强为参照物,终点计时员是静止的
B.终点计时员是以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来比较参赛运动员跑步快慢的
C.跑道旁的观众是以相同的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来比较参赛运动员跑步快慢的
D.小强同学100m比赛全程的平均速度为6.25m/s
13.甲、乙两列火车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两车交汇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北运动,看到乙车向南运动。
由此可判断( )
A.甲、乙两车都向南运动
B.甲、乙两车都向北运动
C.甲车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
D.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
二.多选题(共2小题)
14.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图中用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
C.
D.
15.关于机械运动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的
B.所谓参照物就是我们选做标准的物体,以它作为参考研究其它物体运动情况
C.选取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以是不同的
D.研究物体运动,选择地面做参照物最适宜,因为地面是真正不动的物体
三.填空题(共7小题)
16.秒表读数为 s。
17.如图左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cm;如图右所示,机械停表显示的时间为 s。
18.将图中三种仪器的测量结果(数值及单位)填写在下表相应的空格中。
刻度尺的分度值
纸带中AD两点的距离
汽车运动的速度
19.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 , 和 。
20.国庆假期,爸爸开车送小明和爷爷、奶奶去太原南站,坐高铁去北京游玩。
在路上,小明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交通标志牌,并看了汽车的速度表。
如图乙所示。
小明思考后告诉爷爷、奶奶,到南站估计还需要6min。
这是为什么呢?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抓住影响这个问题的主要因素:
,忽略掉影响这个问题的次要因素:
速度的变化等,构建匀速直线运动模型进行研究。
结合如图甲,乙所示。
可以判定爸爸开车 (选填“超速”或“不超速”);根据匀速直线运动可以计算出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到达南站的最短时间是 h。
21.在刚刚结束的学校秋季运动会中,甲和乙的百米赛跑成绩分别为13.05s和13.13s,则 跑得快一些。
在奔跑过程中,甲的速度大约是 m/s(结果保留整数)。
22.学校运动会中,百米赛跑时,看台上的同学说甲同学跑得快,同学是以 相同,比较 的,终点计时员记录乙同学跑得快,计时员是以 相同,比较的 。
四.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23.如图1是“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释放,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从A点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小车的平均速度是通过 (选填“直接”或“间接”)测量的方法测得的,其原理是 。
(2)除了刻度尺,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工具还有 。
(3)实验测得小车从A滑到B的时间tAB=1.6s,从A滑到C的时间tAC=2.4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 m/s。
(4)实验时,发现小车下滑的速度很快,不便于测量时间,则应采取的操作是 。
(5)图2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斜面上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填字母)。
(6)小楠实验时,又选用了形状相同、轻重不同的小车,在同一个斜面上做了多次实验,记录数据如表:
实验序号
小车的轻重
运动距离
运动时间
1
较轻
1.00m
2.5s
2
较重
1.00m
2.5s
3
更重
1.00m
2.5s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小车的平均速度与小车的轻重 (选填“有“或“无“)关。
说出你的依据:
。
五.计算题(共2小题)
24.我国高速公路限速120km/h,某辆汽车在某段平直高速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时,进入超声测速区域,如图所示。
当该车运动到距测速仪380m时,测速仪向该车发出一超声波信号,2s后接收到从该车返回的信号,设此时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则该车的运动速度是多少?
是否超速?
25.如图为某辆赛车启动过程的频闪照片,该赛车从赛道的起点(O)处(车头所对的零刻度线位置)由静止开始出发。
同时照相机开始拍照(如图甲所示),以后赛车沿直线向右运动的过程中,照相机每隔0.5s拍摄一次(如图乙所示)。
仔细观察频闪照片,如果赛车照此规律从起点运动2s到达D处。
请你认真思考后完成:
位置
起点
A
B
C
D
时间/s
0
0.5
1
1.5
2
路程/m
0
1
4
(1)填写表格中所缺的两个数据(不需要估读)。
(2)计算该赛车从起点运动到D处的平均速度。
(3)赛车在OA、AB、BC、CD四段的运动过程中,哪一段的平均速度最大?
最大平均速度为多少?
六.解答题(共8小题)
26.如表是某班同学在正常情况下测得的脉搏1min跳动的次数。
跳动次数
55﹣59
60﹣64
65﹣69
70﹣74
75﹣79
80﹣84
人数
4
6
16
30
4
2
(1)请你根据上述数据绘制成直方图:
(2)根据直方图回答:
脉搏1min跳动在65﹣75次之间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百分率 。
由此说明青少年学生正常脉搏1min跳动 次。
27.沿长廊AB方向铺有30块完整的相同的正方形地砖,如图甲。
(1)小勇用最小分度值是1mm的尺测量其中一块地砖的长度如图乙所示,则每块地砖的长度是 m。
(2)小勇用停表测量自己从长廊的A端走到B端所用的时间,停表的读数如图丙所示,他所用的时间是 s。
(3)根据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关系v= ,算出小勇的步行速度为 m/s。
28.在0℃和1个标准大气压下,1cm3氧气中的氧分子数约有2.7×1019个。
设每个氧分子的直径是3.0×10﹣8cm,则若将它们一个紧挨一个地排列起来,可以绕赤道几圈?
(地球赤道半径取6400km)
29.某同学测量长度的方法如图所示。
他在测量中的错误有:
(1) ;
(2) ;
(3) 。
30.林强同学用一把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宽他的测量方法如图,图中A是他观察读数时眼睛的位置,请指出林强同学测量中的四个错误之处。
(1) ;
(2) ;
(3) ;
(4) 。
31.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一人站在汽车前方某处。
汽车第一次鸣笛的声音经3s被他听到;过20s后汽车再次鸣笛,经2s被他听到。
若声速为340m/s,求汽车的速度。
32.近年来,我国多处出现雾霾天气,给人民群众生活、身体健康带来影响,雾霾天气是指空气中含有较多的细微颗粒物,PM2.5表示大气中粒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细颗粒物含量,这个值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1)PM2.5在大气中的漫游是 。
(选填“机械运动”或“热运动”)
(2)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提出两条改善雾霾天气的措施。
3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地球同步卫星人造地球同步卫星发射过程可简化为点火加速、离开大气层后关闭发动机自由上升和调整姿态三个阶段。
从地面上看,它相对于地球静止于赤道上空,与地球转动同步,故称地球同步卫星。
在赤道上空约为36000km的高度上布设3颗通讯卫星,可实现除两极外的全球通讯。
地球同步卫星常用于通讯、气象、广播电视、导弹预警、数据中继等方面,以实现对同一地区的连续工作。
(1)同步卫星相对于地面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2)点火加速阶段中能量转化为:
化学能→内能→ 能。
(3)从地面发送电磁波信号通过同步卫星返回至少需要 s。
(4)同步卫星的用途有 (答出两种即可)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解答】解:
中学生的步幅在50cm=0.5m左右,
学校到家的距离约s=5000×0.5m=2500m,
中学生步行的速度在v=1m/s左右;
因为v=
,
所以小明从学校步行到家的时间约t=
=
=2500s≈0.7h.最接近C选项。
故选:
C。
2.【解答】解:
由图知,国旗的宽度大约是升旗手身高的2倍,升旗手的身高一般在1.8m左右,所以国旗宽度在3.3m左右。
故选:
B。
3.【解答】解:
A、误差是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不同于错误,它是在测量方法正确的情况下产生的;测量时出现了误差,不能说实验操作出了差错,故A错误;
BC、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改进实验方法,认真细致地测量,都可以减小测量误差,但不能避免误差,故B正确,C错误;
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能减小测量误差,故D错误。
故选:
B。
4.【解答】解:
博尔特100米短跑的速度:
v博尔特=
=
≈10.44m/s;
和谐号动车的速度:
v和谐号动车=380km/h=380×
m/s≈105.56m/s。
猎豹的速度:
v猎豹=31m/s,
这三者的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为v博尔特<v猎豹<v和谐号动车。
故选:
B。
5.【解答】解: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故A不符合实际;
B、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约为18cm,一支全新2B铅笔的长度略大于此数值;故B符合实际。
C、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最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
D、人的头发丝直径在75μm左右,一张试卷纸的厚度与此差不多,在75μm=0.075mm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
B。
6.【解答】解:
(1)由图可知,甲的速度:
v甲=
=
=5m/s。
乙的速度:
v乙=
=
=1m/s。
比较可知,v甲>v乙,故AD错误;
(2)根据v=
可知,甲4s通过的路程s甲′=v甲t=5m/s×4s=20m,
乙4s通过的路程s乙′=v乙t=1m/s×4s=4m,
甲、乙两物体在一条直线上分别从P、Q两点同时出发同向运动,经过4s甲、乙两物体相遇,
所以P、Q间的距离为:
s=s甲′﹣s乙′=20m﹣4m=16m,故B错误,C正确。
故选:
C。
7.【解答】解:
A、由图可知,乙物体在甲物体前方10m处出发,故A错误;
B、由图可得,在相同时间20s内,甲物体通过的路程为15m,乙物体通过的路程为5m,所以甲物体运动速度比乙大。
故B错误;
CD、由图可知,A点表示两物体相遇,到达A点位置时,甲物体通过的路程是15m,乙物体通过的路程是5m,二者不相等,两物体相遇时,甲通过的路程比乙多10m。
故C错误,D正确。
故选:
D。
8.【解答】解:
A、以船为参照物,诗人和船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诗人是静止的,故A错误;
B、细细品味古诗,从最后一句“不知云与我俱东”可知,相对于地面来说,诗人与云都是向东运动的,也就是说,二者的运动状态相同,相对静止。
所以诗人以自己为参照物看云时,会认为“卧看满天云不动”的效果,故B错误;
CD、在本题中船是向东高速行驶,而“卧看满天云不动”是指“云与我”保持相对静止,即“云与我”以相同的速度相对于地球向东运动。
所以“云与我俱东”是以两岸的“榆树”为参照物的,故C错误;D正确。
故选:
D。
9.【解答】解:
(1)小明的爸爸说自己的车没有动,是选择地面为参照物的;
(2)小明观察窗外旁边的汽车,发现自己的车向前移动,是选择旁边向后移动的汽车为参照物的。
故选:
D。
10.【解答】解:
A、由图可知,相同时间内,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通过的路程,所以乙的速度比甲的速度大,所以随着运动时间的增加,两运动员的距离会越来越大,故A错误;
B、由A知,乙的速度比甲大,所以,以甲运动员为参照物,乙运动员是向前运动的,故B正确;
C、以乙运动员为参照物,跑道是向后运动的,故C错误;
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是不变的,与其通过的路程和时间无关,故D错误。
故选:
B。
11.【解答】解:
这里的参照物是竹排,竹排和岸边的山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以竹排为参照物,岸边的山是运动的。
而竹排与小明、小军、竹排上的椅子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是静止的。
故选:
D。
12.【解答】解:
A、小强同学快速向终点跑去,以小强为参照物,终点计时员与小强之间发生了位置变化,是运动的。
故A错误;
B、百米赛跑中,终点计时员是以相同的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来比较参赛运动员跑步快慢的。
故B错误;
C、百米赛跑中,跑道旁的观众是以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来比较参赛运动员跑步快慢的。
故C错误;
D、小强同学100m比赛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
=
=6.25m/s。
故D正确。
故选:
D。
13.【解答】解:
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北运动,说明甲车是向南运动的,所以选项B、D不符合题意;若乙车向北运
动,则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不可能看到乙车向南运动,所以选项C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二.多选题(共2小题)
14.【解答】解:
A、图象表示物体的速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是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
B、图象表示路程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是静止状态;故B错误;
C、图象表示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即物体的速度不变,是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
D、图象表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且速度与时间成正比;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
AC。
15.【解答】解:
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着,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我们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都是相对于某个物体而言的,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对于同一个物体,若选择不同的物体作参照物,来研究它的运动情况,得到的结论可能是不同的,因此,不事先选择参照物就无法判定物体是否在运动,所以选项A、B、C正确,选项D错误。
故选:
ABC。
三.填空题(共7小题)
16.【解答】解:
由图知:
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2”和“3”之间,偏向“3”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2min;
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2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s,指针在36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6s,即秒表的读数为2min36s=156s。
故答案为:
156。
17.【解答】解:
(1)根据图中显示,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为1mm,被测物体的起始刻度是1.00cm,终了刻度是3.45cm,物体的长度是3.45cm﹣1.00cm=2.45cm;
(2)图示测量时间的工具为秒表,即大盘刻度单位为s,小盘刻度为min,所以现在的时间是5min37.5s=5×60s+37.5s=337.5s。
故答案为:
2.45;337.5。
18.【解答】解:
由图知:
①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纸带左侧与2.00cm对齐,右侧与6.00cm对齐,所以纸带的长度为L=6.00cm﹣2.00cm=4.00cm;
②在汽车速度仪上,20km/h之间有5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4km/h,即速度仪的分度值为4km/h,此时的速度为84km/h。
故答案为:
刻度尺的分度值
纸带中AD两点的距离
汽车运动的速度
1mm
4.00cm
84km/h
19.【解答】解:
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
故答案为:
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
20.【解答】解:
(1)根据标志牌可知,距离太原南站的路程,同时速度盘上显示出汽车行驶的速度,因此利用v=
的变形公式可估算出所用的时间,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抓住影响这个问题的主要因素:
此时汽车的速度,忽略掉影响这个问题的次要因素:
速度的变化等,构建匀速直线运动模型进行研究;
(2)已知“50”表示限速50km/h,而图乙速度盘上显示的速度为60km/h>50km/h,故爸爸开车超速;
(3)已知标志牌到太原南站的距离为6km,
由v=
可得,汽车到达南站的最短时间:
t=
=
=0.12h。
故答案为:
此时汽车的速度;超速;0.12。
21.【解答】解:
百米赛跑时,路程相同,由题中数据可知甲所用的时间比乙少,根据v=
知,甲的速度比乙大,这是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运动的时间而得出的结论。
甲的速度为v甲=
=
≈8m/s。
故答案为:
甲;8。
22.【解答】解:
百米赛跑时,看台上的同学从相同时间内运动员通过路程的不同判断运动的快慢,即相同的时间比路程;
终点计时员是通过相同的路程看谁用时少来比较运动的快慢,即相同的路程比时间。
故答案为:
时间;路程;路程;时间。
四.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23.【解答】解:
(1)用刻度尺测量路程,用停表测量时间,然后利用v=
求得小车的平均速度,因此小车的平均速度是通过间接测量的方法测得的;
(2)除了刻度尺,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工具还有秒表测量时间;
(3)由图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AB段的路程sAB=80.0cm﹣40.0cm=40.0cm,tAB=1.6s
AB段的平均速度vAB=
=
=25cm/s=0.25m/s;
(4)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小些。
(5)由图可知sAC=80cm=0.8m,tAC=2.4s,sBC=40cm=0.4m,tBC=2.4s﹣1.6s=0.8s,
所以小车由A滑至C的过程中平均速度vAC=
=
≈0.33m/s;
小车由B滑至C的过程中平均速度vBC=
=
=0.5m/s,
由数据可知,滑块的速度越来越大,故B正确;
(6)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小车的平均速度与小车的轻重无关,因为小车从较轻→较重→更重,所通过的路程和时间都相等,由v=
可知,小车的平均速度相同。
故答案为:
(1)间接;v=
;
(2)秒表;(3)0.25;(4)斜面坡度应小些;(5)B;(6)无;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五.计算题(共2小题)
24.【解答】解:
设汽车的速度为v,
由题意,超声测速仪发出的信号经过
=1s后与汽车相遇,
由v=
得得,在这段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路程与超声波的路程关系式为:
v×1s+340m/s×1s=380m,
解得:
v=40m/s=144km/h>120km/h,
所以该车超速。
答:
汽车的速度为144km/h,超速。
25.【解答】解:
(1)读图可知,图中每一格的距离为1m,照相机每隔0.5s曝光一次,所以当时间为1.5s时,赛车通过的路程为9m,时间为2s时,赛车通过的路程为16m。
(2)汽车从起点到D点的平均速度v=
=
=8m/s;
(3)观察图片,并结合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在每个0.5s中,赛车运动的距离越来越大,由此可知,从O到D过程,汽车做加速运动。
CD段速度最大,最大平均速度vCD=
=
=14m/s。
故答案为:
(1)9;16;
(2)汽车从起点到D点的平均速度为8m/s;(3)赛车在OA、AB、BC、CD四段的运动过程中,CD段的平均速度最大,最大平均速度为14m/s。
六.解答题(共8小题)
26.【解答】解:
(1)直方图做法如下:
(2)脉搏1min跳动在65﹣75次之间的学生数为16+30=46
学生总数为4+6+16+30+4+2=62
脉搏1min跳动在65﹣75次之间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百分率为
×100≈74%;
青少年学生正常脉搏1min跳动
=70次。
故答案为:
(1)直方图如下:
(2)74%;70。
27.【解答】解: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新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 第1章 机械运动 同步单元练习试题 含答案解析 新版 年级 上学 物理 同步 单元 练习 试题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