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复习题基本完整版.docx
- 文档编号:28278725
- 上传时间:2023-07-10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28.89KB
分子生物学复习题基本完整版.docx
《分子生物学复习题基本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子生物学复习题基本完整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分子生物学复习题基本完整版
分子生物学复习题
第一章
1、蛋白质的三维结构称为构象(),指的是蛋白质分子中所有原子在三维空间中的排布,并不涉及共价键的断裂和生成所发生的变化。
2、维持和稳定蛋白质高级结构的因素有共价键(二硫键)和次级键,次级键有4种类型,即离子键、氢键、疏水性相互作用和范德瓦力。
3、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指肽链中局部肽段的构象,它们是完整肽链构象(三级结构)的结构单元,是蛋白质复杂的立体结构的基础,因此二级结构也可以称为构象单元。
α螺旋、β折叠是常见的二级结构。
4、一些肽段有形成α螺旋和β折叠两种构象的可能性(或形成势),这类肽段被称为两可肽。
5、两个或几个二级结构单元被连接肽段连接起来,进一步组合成有特殊几何排列的局域立体结构,称为超二级结构(介于二、三级结构间)。
超二级结构的基本组织形式有αα,βαβ和ββ等3类
6、蛋白质家族():
一类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有30%以上同源性,或一级结构同源性很低,但它们的结构和功能相似,它们也属于同一家族。
例如球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相差很大,但属于同一家族。
超家族():
有些蛋白质家族之间,一级结构序列的同源性较低,但在许多情况下,它们的结构和功能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这表明它们可能存在共同的进化起源。
这些蛋白质家族属于同一超家族。
7、结构域是一个连贯的三维结构,是可互换并且半独立的功能单位,在真核细胞中由一个外显子编码,由至少40个以上多至200个残基构成最小、最紧密也最稳定的结构,作为结构和功能单位,会重复出现在同一蛋白质或不同蛋白质中。
8、蛋白质一级结构所提供的信息有哪些?
α螺旋、β折叠各自的特点?
第二章
1、是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的长链多聚物,是遗传物质。
具有下列基本特性:
①具有稳定的结构,能进行复制,特定的结构能传递给子代;②携带生命的遗传信息,以决定生命的产生、生长和发育;③能产生遗传的变异,使进化永不枯竭。
2、链的方向总是理解为从5’—P端到3’—端。
的一级结构实际上就是分子内碱基的排列顺序。
3、是双螺旋结构:
主链由脱氧核糖和磷酸基团以3’,5’—磷酸二酯键交互连接构成的,在双螺旋的外侧,碱基在内侧,碱基必须配对。
一条链绕着另一条链旋转、盘绕,一条链上的嘌呤与另一条链上的嘧啶相互配对,嘌呤与嘧啶以氢键保持在一起。
4、双螺旋熔解成单链的现象称为变性。
已经变性的在一定条件下重新恢复双链的过程称为复性。
5、染色质是以双链为骨架,与组蛋白()、非组蛋白()以及少量的各种等共同组成丝状结构。
在染色质中,和组蛋白的组成非常稳定,非组蛋白和随细胞生理状态不同而有变化。
6、常染色质是在细胞间期核内染色体折叠压缩程度较低,处于伸展状态,碱性染性着色较浅而均匀的那些染色质。
主要是单一拷贝和中度重复序列。
异染色质是在细胞间期核内染色质压缩程度较高,处于凝集状态,碱性染料着色较深的部分。
7、核小体是构成真核生物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和蛋白质构成的紧密结构形式。
8、的种类及其各自的特点?
第三章基因和基因组
1、基因被定义为转录功能单位,是编码一种可扩散产物的一段序列,其产物可以是蛋白质或。
一个完整的基因应该由两部分组成,即编码区和调控区。
2、基因组是一种生物染色体内全部遗传物质的总和,包括构成基因和基因之间区域的所有。
所谓总和,还应该指该物种的不同功能区域在分子上结构分布和排列的情况。
基因组以及基因一般以的长度和序列表示。
3、病毒基因组的结构特点:
(1)与细菌相比较,病毒的基因组很小,所含遗传信息量较小,只能编码少数的蛋白质。
(2)病毒基因组由或组成。
核酸的结构可以是单链或双链、闭合环状或线状分子。
(3)常有基因重叠现象,即同一分子序列可以编码2种或3种蛋白质分子。
4、细菌基因组的一般特点
1)基因组通常仅由一条环状双链分子组成。
但现发现有越来越多的线形基因组。
2)只有一个复制起始点。
3)有操纵子的结构。
数个相关(参与一个生化过程)的结构基因串联在一起,受同一调控区调节,合成多顺反子。
4)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是单拷贝的,但基因往往是多拷贝的。
5)非编码的所占比例少,类似病毒基因组。
6)基因组具有多种调控区,如复制起始区、复制终止区、转录启动子、转录终止区等特殊序列。
7)与真核生物类似,具有可移动的序列。
5、真核生物基因组特点
(1)基因组的分子量大。
低等真核生物大约107-108,而高等真核生物为5×108-1010
(2)真核生物细胞往往有很多染色体,一般呈线状。
每个染色体有很多复制起始点。
(3)细胞核与蛋白质稳定地结合成染色质的复杂结构。
染色质内除了含有和组蛋白外,还有大量非组蛋白。
(4)由于存在核膜,细胞被分隔成细胞核和细胞质,因此,在基因表达中,转录和翻译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分隔的,不偶联的。
(5)基因组的大量序列是非编码序列,有大量重复序列。
(6)真核生物的蛋白质基因往往是单拷贝存在,转录产物是单顺反子。
(7)存在一些可移动的序列。
(8)绝大多数真核生物基因含有内含子,因而基因编码区是不连续的。
(9)真核生物基因内部也可能含有大量的重复序列。
6、基因家族:
一组功能类似、结构具有同源性的基因称为基因家族。
基因家族的分类有多种方式。
基因家族各成员在结构上非常类似,具有保守性,如基因家族,但基因之间的间隔区可以有很大的长度差异和序列差异。
重要的基因家族:
基因家族、5S基因、组蛋白基因家族、珠蛋白基因家族、生长激素基因家族、超基因。
7、超基因()是指一组由多基因和单基因组成的更大的基因家族。
在高等真核细胞中,一个基因簇内含有数百个功能相关的基因,它们可能是由基因扩增后结构上轻微变化而产生的,这些基因的结构有程度不等的同源性,功能上仍保持原始基因的基本功能,或者进化成具有相关而不同的新功能,这样的一簇基因称为超基因家族。
有免疫球蛋白超基因家族、核受体超基因家族、细胞因子超基因家族等。
8、在初始转录产物加工产生成熟的时,被切除的非编码序列称为内含子()。
在成熟的或蛋白质中存在的序列称为外显子()。
基因的不连续性是真核生物基因所特有的,但不是所有真核生物基因都一定具有这种不连续性。
9、内含子的功能:
(1)含有可阅读框架(),内含子的可能编码酶或蛋白质,其中包括逆转录酶、成熟酶。
(2)含有各种剪接信号码,内含子编码的成熟酶直接参与内含子本身的剪接功能。
(3)对基因表达有影响,内含子对基因表达在多个水平上施加影响。
内含子中的增强子序列增加了基因转录的起始反应。
10、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总体目标是要完成人类全部24条染色体3×109序列的分析。
具体包括:
①人类基因组作图(遗传学图谱、物理图谱)。
②对基因组进行切割和克隆。
③测定基因组的全部序列。
④基因的鉴定。
⑤信息系统的建立、信息的储存和处理以及相应软件的开发。
11、结构基因组学()以全基因组测序为目标的基因结构研究,阐述基因组中基因的位置和结构,为基因功能的研究奠定基础。
12、功能基因组学()是利用结构基因组学提供的信息,以大规模实验方法及统计与计算机分析,全面系统地分析全部基因的功能。
13、蛋白质组()是一个基因组在特定细胞内所表达的蛋白质。
对于一种生物来说,它的基组基本上是恒定的,但蛋白质组是动态的。
也就是不同组织的细胞中蛋白质组是不同的,在同一细胞的不同生长状态、病理状态下也是不一样的。
蛋白质组只指某一特定时间内的蛋白质集合体。
14、生物信息学是用数理和信息科学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去研究生命现象,组织和分析呈指数增长的生物学数据的一门学科。
生物信息学位于生物、计算机、数学等多个领域的交叉点上,其研究目标是揭示“基因组信息结构的复杂性及遗传语言的根本规律”。
生物信息学包含了基因组信息学、蛋白质结构模拟和药物设计等3个组成部分。
目前的研究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①相关信息的收集、储存、管理与提供。
②新基因的发现和鉴定。
③非编码区的信息结构分析。
④大规模基因功能表达谱的分析。
⑤蛋白质分子空间结构预测、模拟和分子设计。
⑥药物开发。
第四章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
1、生物大分子之间特异性地、可逆解离地形成复合物的能力是生命活动的基础,这种特异性的、可逆的相互作用被称为生物分子的识别。
2、参与大分子相互作用的非共价键类型
(1)疏水性相互作用,
(2)范德瓦力,(3)氢键,(4)静电相互作用。
3、参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结构域有:
(C)结构域、结构域、3结构域、2结构域、结构域、结构域、结构域、锚蛋白重复序列(,)的结构域、结构域、环指结构域()。
4、蛋白质与的识别以“间接读出”()机制为主。
所有的结构,包括线状序列、发夹、膨泡、内环、假结、双螺旋等都可以作为蛋白质专一性识别的靶结构。
5、各种结合蛋白,特别是转录因子()都含有与相互作用的区域,称为结合结构域(),简称结合域。
6、对基因进行调节、控制的蛋白质,如各种普遍性(或基础)转录因子、基因调控因子,相对于作用于它的靶位点序列而言,广义地称为反式作用因子()。
7、锌指结构蛋白质是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一类含锌蛋白质,构成了一个超家族。
锌指结构家族蛋白,以其形状和结合锌的复杂性,特别是锌指四面体结构,可以分为C2H2,C4和C6等几种类型。
8、亮氨酸周期重复不在于形成一个疏水面,而在于两个蛋白质的两个α螺旋之间,依靠亮氨酸周期性侧链交错相插,螺旋靠拢,在疏水作用之下形成一个稳定的非共价结合的拉链结构,即所谓的亮氨酸拉链()。
第五章 基因工程原理
1、基本概念
(1)基因工程:
是用酶学方法,把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同源或异源的片段与具有复制能力的载体分子(如质粒、噬菌体、病毒等)形成重组分子,再导入不具有这种重组分子的宿主细胞内,进行持久而稳定的复制、表达,使宿主细胞产生外源或其蛋白质分子。
(2)基因组文库(P157):
是某一生物体的染色体全部序列被随机切割成适当大小的片段后,插入到载体内构成的文库。
(3)基因文库(P160):
一群含有重组的细菌,质粒或噬菌体的克隆,来自某细胞类型全部的。
(4)扣除文库(P163):
将两重不同组织来源的进行比较,用扣除杂交排除相同部分,即共同表达的那部分,选出剩余有差异的、特异表达的,构建成文库,称为扣除文库。
(5)分子杂交(P171):
指具有一定同源性的两条核酸单链在一定条件下(适宜的温度和离子强度)可按碱基配对的原则退火形成双链的过程。
(6)技术原理:
技术是利用两种寡核苷酸引物,分别与双链片段的两端互补,形成聚合酶反应中的模板和引物的关系。
(7)物理图谱:
片段上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的图谱,表示各种限制性内切酶识别位点在序列上的线性排列。
(8)杂交:
用于检测片段混合物中存在特定序列的技术。
又称印迹。
检验的目的通常用一种或一种以上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得到各种特定长度的片段,在凝胶电泳中依长度分成条带,片段原位地转移到膜或尼龙膜上。
然后,膜上的片段与标记的探针进行杂交,已杂交的片段可通过标记的探针进行放射性或显色反应定位。
(9)杂交(P156):
从真核生物的特定组织或发育阶段的细胞分离出全部或,用变性凝胶电泳分离后转移到膜上。
用变性的探针对膜上的进行杂交。
从显影或显色反应判断阳性杂交的存在。
(10)亚克隆(P156):
当载体中插入的外源片段太大,难以作某些操作或分析时,需要对该克隆片段作些再切割,将大的片段酶切成较小的片段,然后再与另外的新载体重组,并进行转化程序,这个过程称为亚克隆。
2、思考题
(1)、技术原理的是什么?
179
答:
技术是利用两种寡核苷酸引物,分别与双链片段的两端互补,形成聚合酶反应中的模板和引物的关系,这是技术的核心。
聚合酶反应体系的一些重要条件包括:
模板、一对寡核苷酸引物、4种底物和聚合酶。
反应分为3步:
双链模板变性、退火和链的延伸。
(2)基因工程中工具酶的种类?
P141
答:
限制性内切酶、连接酶、聚合酶、逆转录酶、聚合酶。
(3)聚合酶的特点?
P142
答:
①需要提供合成模板;
②不能起始新的链,必须要有引物提供3'-;
③合成的方向都是5'→3';
④除聚合外还有其它功能;
⑤以脱氧核苷酸三磷酸()为前体催化合成。
(4)熟悉基因工程的载体的种类和特点?
答:
①种类:
质粒载体,λ噬菌体载体,M13噬菌体载体,柯斯质粒载体,细菌人工染色体,酵母人工染色体,动物病毒载体
②特点:
◆载体是单个复制单元,在宿主细胞内应具有独立复制能力;◆分子量尽可能的小,便于细胞中分离纯化,离体条件下操作;◆含有多种限制行内切酶的单一切点;◆载体内有不影响其复制,生长的非必要区域;◆具有多种选择行标记。
(5)基因工程载体的基本要求和特点P142
①基本要求:
◆载体能够独立复制,具有复制起点。
◆应具有灵活的克隆位点和方便的筛选标记。
◆应具有很强的启动子,能为大肠杆菌聚合酶所识别。
◆应具有阻遏子,使启动子受到控制,只有当诱导时才能进行转录。
◆应具有很强的终止子,只转录克隆的基因,所产生的较为稳定。
②特点:
1.载体是单个复制单元,在宿主细胞内应具有独立复制能力;
2.分子量尽可能的小,以便容易从细胞中分离纯化,便于离体条件下操作;
3.含有多种限制性内切酶的单一切点。
在切点内可以与外源进行连接、重组;
4.载体内有不影响其复制、生长的非必要区域,在此区域内可以插入、接受外源,外源与载体分子一起复制、扩增;
5.具有多种选择性标志,如营养缺陷型、抗药性、形成噬菌斑的能力、外源性蛋白的产生等,作为区分重组的转化子与非重组转化子的指标。
③基因工程的基本步骤P140
1.目的的获得;2.载体的选择与构建;3.目的与载体的重组;4.重组的转化或转染等,从而导入宿主细胞;5.筛选含有重组分子的宿主细胞,获得克隆。
(6)文库构建的基本步骤?
P158
1.λ载体和双臂的制备
2.提取大分子和制备大片段
3.载体与外源重组
4.重组的离体包装
5.重组的转化
第六章
1、名词解释
半保留复制:
在复制时,子代双链中,一条链来自亲代,而另一条链是新合成的。
复制叉:
复制起始点要形成一个特殊的叉形结构,是复制有关的酶和蛋白质组装成复合物和新链合成的部位。
复制子:
从复制起始点到终止点的区域为一个复制子。
半不连续复制:
在复制叉上发生一条新链为连续合成,另一条新链为不连续合成的复制机制,称为半不连续复制。
前导链:
在复制时,复制叉上一条连续合成的链。
后滞链:
在复制时,复制叉上一条不连续合成的链。
冈崎片段:
复制时后滞链所合成的短片段。
2、思考题
1复制的特征?
P195
答:
①核酸生物合成的一般规则;
②半保留复制;
③以复制子为单位进行;
④复制的起始点和终止点;
⑤具有复制叉结构和复制方向;
⑥复制的模型。
2.复制过程的几个阶段?
(P216)
答:
第一阶段,亲代分子超螺旋构象的松弛及螺旋的解旋,使复制的模板展现出来;
第二阶段,是复制的引发过程,引物在5→3方向的合成;
第三阶段,是链的延伸过程,在引物合成的基础上,转换成链的5→3方向的合成;
第四阶段,是终止过程,复制进行到终止位点,有蛋白因子参与,复制即终止。
3.线粒体的复制模式?
答:
4.链延伸的几个阶段?
(P223)
答:
①双螺旋的不断解螺旋;
②前导链的合成;
③后滞链模板不断引发,合成新的产物;
④在引物的基础上由聚合酶合成冈崎片段;
⑤除去引物,填补空隙,冈崎片段连接成后滞链。
5.真核与原核生物的复制相同点与差异之处?
(P230)
答:
相同之处:
都是半保留的和半不连续的复制,复制过程都有引发、延伸和终止三个阶段,要求有模板以及有相应功能的聚合酶和蛋白质参与。
不同之处:
①真核的每条染色体有多个复制起始位点,而原核只有一个起始位点;
②真核染色体在全部复制完成之前,各个起始点上不能开始新一轮复制,受到一种复制的调控;而原核的起始点可以连续地开始新的复制事件,表现为一个复制子上有多个复制叉存在。
6损伤修复的种类?
(P247)
答:
直接修复、切除修复、重组修复、修复。
7.原核聚合酶的一般特性?
(P211)
答:
有单链为模板,具有3基的引物,合成的方向总是5-3,由模板决定加上去何种脱氧核苷酸,从引物的3端逐个延长。
第七章
1、名词解释
转录(P251):
以为模板,合成的信息传递过程称为转录。
反义链(P252):
在双链中,被聚合酶“阅读”、含有合成分子信息的这条链称为“模板链”或反义链。
上游顺式作用元件:
指同一分子中具有转录调节功能的在复制起始点前的特异序列。
启动子(P257):
是基因中一段特定的核苷酸序列,是聚合酶在转录起始时对模板的识别位点和结合位点,基因转录的开始部位。
终止子(P269):
是基因分子中决定转录产物3'-端、释放出已合成分子的位点。
2、思考题
1.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基因转录的差异?
答:
①原核生物只有一种聚合酶负责转录所有类型的基因,而真核生物有三种以上的聚合酶,负责不同基因类型的转录,合成不同类型的,在细胞核内的位置也不相同。
②转录产物的差别。
真核生物的初始产物很长,包含有内含子序列,成熟只占其中的小部分。
而原核生物的初始产物大多数为编码序列,与蛋白质序列成线性关系。
③真核生物转录产物经历加工、修饰过程,即内含子剪接。
5'端帽化和3'多聚A化。
这是真核生物中初始转录产物的成熟过程,而原核生物的初始转录产物直接是成熟的,很少需要成熟过程。
④与基因结构相吻合,原核生物是多顺反子;大多数真核生物是单顺子结构。
一般而言,一个真核的分子编码一个蛋白质分子。
⑤原核细胞中,转录产物直接可以成为蛋白质合成的模板,因而一边转录合成,一边翻译合成蛋白质。
2.熟悉原核生物启动子的结构与功能、其中的-35区、-10区等的结构?
①域中的基序并与之结合,启动转录的起始。
一般将上的转录位点定位+1来排序,其下游(右侧)为正值,其上游(左侧)为负值。
原核生物不同基因的启动子虽然结构也有一定的差异,但明显具有共同的特点。
◆结构典型,都含有识别(R),结合(B)和起始(I)三个位点;◆序列保守,如-35序列,-10序列结构都十分保守;◆位置和距离都比较恒定;◆直接和多聚酶相结合;◆常和操纵子相邻;◆都在其控制基因的5′端;◆决定转录的启动和方向。
②-35序列又称为盒,其保守序列为,与-10序列相隔16~19。
其功能是:
◆为聚合酶的识别位点。
聚合酶的核心酶只能起到和模板结合和催化的功能,并不能识别-35序列,只有σ亚基才能识别-35序列,为转录选择模板链。
◆-35序列和-10序列的距离是相当稳定的,过大或过小都会降低转录活性。
这可能是因为聚合酶本身的大小和空间结构有关。
③-10序列也称为框盒,其保守序列为,位于-10左右,其中3′端的“T”十分保守。
较丰富,易于解链。
它和转录起始位点“I”一般相距5。
其功能是:
◆与聚合酶紧密结合;◆形成开放启动复合体;◆使聚合酶定向转录。
3.原核生物转录的起始分几个阶段?
(P261)
答:
①核心酶在σ因子参与下接触到上,形成特异性结合;
②起始识别,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形成封闭性起始复合物;
③从封闭性转变为开放性起始复合物,酶结合在-10序列,启动子活化,并解开双链结构,暴露模板链;
④形成-酶-底物的三元起始复合物,酶移动到转录起始位点,在起始位点加上开头的几个核苷三磷酸。
4.真核生物基因类型启动子的结构与功能?
(P281)
答:
结构:
①转录起始位点,是合成的开始位置。
②基本启动子,基本启动子和一起构成核心启动子。
③转录起始位点下游元件。
④转录起始上游元件。
5.真核生物基因转录的一般规律?
P271
答:
①典型的真核基因转录单元为单顺反子,而原核基因转录单元为多顺反子。
②真核生物的聚合酶高度分工。
③转录的正常进行,除了需要聚合酶以外,还需要许多蛋白质因子的参与。
④真核基因的顺式作用元件要比原核基因复杂得多。
⑤真核基因的转录调控以正调控为主。
第八章 转录后加工
名词解释
转录后加工(P297):
原核生物的,转录成一个很长的分子后,在酶和蛋白质参与下,切断、加工成为成熟分子。
多顺反子:
在原核细胞中,通常是几种不同的连在一起,相互之问由一段短的不编码蛋白质的间隔序列所隔开,这种叫做多顺反子。
编辑(P327):
编辑是分子上一种转录后修饰现象,包括插入、缺失或核苷酸的替换。
思考题
1、内含子剪接的三种方式?
第一类:
自我剪切。
由于内含子的特殊结构而能自发地进行剪切。
第二类:
蛋白质参与剪切的内含子,主要在前体中发现。
剪切在一系列酶催化下进行。
第三类:
内含子是参与剪接的内含子。
2、原核生物前体以几种方式存在?
P297
①多个相同串联排列在一起;
②不同的串联排列;
③与混合串联排列在一起(图8—1)。
因而前体必须经历加工,在与一些片段之间先切断,完成此任务的似乎是Ⅲ。
然后,片段再进行5’端、3’端加工,某些碱基进行修饰
3、真核生物前体的加工过程包括?
P301
答:
真核生物和前体的加工包括转最初始产物中间隔序列的除去、内含子的剪接、5’和3’端修饰、碱基的修饰等。
这些过程需要酶和蛋白质的参与。
4、前体的剪切过程要通过4个步骤:
①首先在5’端切除非编码的序列,生成41S中间物;
②41S的切成32S和20S两段,分别含有28S和18S,32S中还含有5.8S;
③20S剪切成18S;
④32S剪切成28S和5.8S,它们相互进行碱基配对
5、5’端帽子结构具有如下3个功能。
(1)对的保护作用,保护免受从5’端开始的攻击。
(2)5’端帽子结构使具有可翻译能力(,或)。
(3)5’端帽子有利于成熟的从细胞核输送到细胞质,只有成熟的才能进行输送。
第9章
1、名词解释
荷载作用(P347):
氨基酸被活化,共价连接在上。
开放阅读框架(P355):
起始密码子和下游的终止密码子之间的序列。
肽链合成的延伸(P364):
指第二个和以后的密码子编码的氨基酸不断进入核糖体,并形成肽键的过程。
核定位信号(P377):
指引一个蛋白质分子从胞质到核内的典型信号序列。
共翻译转动机制(P379):
边翻译边转运的机制。
分子伴侣(P393):
在蛋白质折叠或组装过程中,需要某些蛋白质或肽链参与相互作用,帮助达到正确的构象折叠,但又不是折叠或组装产物的一部分,起帮助作用的蛋白质或肽链。
分子伴素:
非特异性地帮助蛋白质折叠,建立起它的正确结构的蛋白质或肽链。
遗传密码的特点(P337):
①遗传密码是三联密码;
②遗传密码无逗号;
③遗传密码子不重叠;
④遗传密码具有通用性;
⑤遗传密码具有简并性;
⑥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
摆动假设要点(P339):
①密码子和反密码子之间的碱基配对中,密码子的5端前两位碱基必须严格按照碱基配对原则同反密码子配对。
②密码子的第3个核苷酸为A时,由于受到立体化学因素的影响,将产生与和C配对的一组特异构象。
滑动搜索模型(P356):
是阐述核糖体在带有5帽子结构的真核生物上如何启动翻译的起始反应。
三位点模型(P366):
核糖体结合有三个位点,即P位点、A位点和E位点。
信号肽的特点(P379):
①几乎所有的信号肽在整体上都是疏水的。
②信号肽一般位于蛋白质的N端,进入膜后被信号肽酶水解,真核细胞信号肽酶位于膜,原核细胞位于质膜内侧。
③信号肽的中部常常由12~14个残基构成疏水性核,称为信号肽疏水核。
④需要广义地认识信号肽,应该认为它是初生蛋白质穿过膜所必须的疏水性肽段,它可以位于蛋白质分子的各个部位。
⑤信号肽几乎没有严格的专一性。
⑥信号肽可能不是一一直线通过双脂层膜,而是一种环状结构。
导肽的特点(P384):
①带正电荷的碱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分子生物学 复习题 基本 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