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应急对策及火灾应急对策.docx
- 文档编号:28270748
- 上传时间:2023-07-10
- 格式:DOCX
- 页数:70
- 大小:30.74KB
地质灾害应急对策及火灾应急对策.docx
《地质灾害应急对策及火灾应急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灾害应急对策及火灾应急对策.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质灾害应急对策及火灾应急对策
地质灾害应急对策及火灾应急对策
地质灾害应急对策及火灾应急对策
地质灾害的危害不可小视
(1)泥石流的危害
泥石流是一种突然暴发的、破坏性极大的特殊洪流。
一次泥石流经历的时间不长,但来势凶猛,破坏力极大。
明代以前,云南省东川市大桥河一带还是物产丰饶、人烟稠密的地方,如今这里却是沙砾遍地的荒滩,其罪魁祸首就是泥石流。
山区中发生泥石流对农田村寨的危害极大,防范不力时常可导致村毁人亡。
其主要表现是:
①泥石流直接淤埋农田村寨。
②泥石流常可在江河中形成“堆石坝”,堵断江河,形成湖泊,淹没沿江两岸的农田和村寨。
③泥石流冲蚀沟谷、吞食坡地,使农田面积锐减,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2)山体滑坡的危害
地质环境本来就不适宜大量人口居住,但人为地造成居民过多,使得很多地区一旦发生滑坡,灾难的后果非常严重。
大量人口聚居导致的陡坡垦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建房、修路对自然斜坡的扰动,群众防灾知识的缺乏和灾害发生在夜晚等因素叠加在一起,进一步促进了灾害的形成,加大了灾害的损失。
从我国云南盈江县支那乡芦山村蕨叶坝下寨滑坡情况看,据云南省国土资源厅提供的初步调查资料表明:
该滑坡长200米,宽100米,规模近100万立方米。
主要岩性为下元古界高黎贡山群花岗岩和片麻岩,受其断裂影响,岩石破碎;在亚热带气候影响下,岩石风化强烈,风化带深,风化物疏松。
在强降雨的作用下,形成滑塌,掩埋其下方的村庄,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
(3)塌方的危害
地震、建筑施工及农村劳动中有时会发生塌方。
塌方可能对受害者造成两种严重的后果:
一是土埋窒息,迅速造成死亡;二是石块土方压埋肢体,引起挤压综合征。
石块土方压埋肢体时间较长,大腿等肌肉丰满处细胞易坏死,产生有毒物质,一旦人被救出,肢体重压解除,毒素就进入血液循环,会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其表现为伤处边缘出现红斑,肢体肿胀,伤员口干舌燥,恶心呕吐,厌食、烦躁乱动,尿量减少或无尿,因此,发现塌方要及时抢救。
地质灾害为什么会发生
所谓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
其主要类型有:
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地面塌陷和沉降、地裂缝、土地沙漠化等。
严格讲,火山、地震其实也属于地质灾害。
这几种类型的地质灾害除了相互区别外,常常还具有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和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
一般而言,地质灾害最主要的形式包括泥石流、山体滑坡和塌方等。
以下对这三种地质灾害分别予以分析。
(1)泥石流灾害
泥石流是山区沟谷或斜坡上由暴雨、冰雪消融等引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巨石的特殊洪流。
泥石流常与山洪相伴,其来势凶猛,在很短时间里,大量泥石横冲直撞,冲出沟外,并在沟口堆积起来。
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的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其特征是突然暴发,浑浊的流体沿着陡峻的山沟前推后拥,奔腾咆哮而下,地面为之震动、山谷犹如雷鸣。
在很短时间内将大量泥沙、石块冲出沟外,在宽阔的堆积区横冲直撞、漫流堆积,常常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重大危害。
其发生往往是突然性的,发生时让人措手不及,出现混乱的局面,盲目地逃生可能导致更大的伤亡。
泥石流的形成,其自然因素与地质构造和降雨有密切的关系。
在地势陡峭、泥沙和石块等堆积物较多的沟谷,每遇暴雨或长时间的连续降雨,就容易形成泥石流。
从人为因素来看,主要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如滥砍乱伐林木,山坡失去植被保护;修建公路、铁路、水渠等工程时,破坏了山坡表层,不合理的采石、开矿、破坏了地层结构等,都会导致人为泥石流的发生。
专家提示:
遭遇泥石流时如何逃生沿山谷徒步时,一旦遭遇大雨,要迅速转移到安全的高地,不要在谷底过多停留。
注意观察周围环境,特别留意是否听到远处山谷传来打雷般声响,如听到要高度警惕,这很可能是泥石流将至的征兆。
要选择平整的高地作为营地,尽可能避开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山坡下面,不要在山谷和河沟底部扎营。
发现泥石流后,要马上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向两边的山坡上面爬,绝对不能往泥石流的下游走。
(2)山体滑坡灾害
山体滑坡是指斜坡上某一部分岩土在重力(包括岩土本身重力及地下水的动静压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结构面(带)产生剪切位移而整体地向斜坡下方移动的作用和现象。
在暴雨季节,有些山体长时间被雨水浸泡,表面山石和泥土松动后容易产生山体滑坡。
但也有的因滥采滥伐造成水土流失或过度开采等人为因素而引起。
其中人类的工程、建筑等活动对自然的破坏是造成滑坡灾害的因素之一。
①在斜坡上堆填加载兴建住宅楼、重型工厂等产生的大量的矿渣、土石使斜坡失去平衡。
②引、排水工程浸溢漏水,工业废水、农业用水大量渗入坡体,从而加大孔隙压力,软化土石。
③开挖坡脚修建铁路、公路,使坡体下部失去支撑。
④坡地的滥采滥伐以及劈山采矿的爆破等,会使山坡水土流失、山体振动破碎,诱发滑坡。
⑤不注意坡体的水土保护,滥砍滥伐。
不加强水渠、水库的堤坝管理,使水大量浸渗入山坡中。
专家提示:
哪些山体易发生滑坡若山坡上明显出现裂缝,并有加宽、加长的现象,这意味着可能会发生滑坡。
破碎、松散、风化强烈以及风化深厚的岩层易发生滑坡。
经过雨水的作用,其性质易发生变化,如黄土、页岩、泥岩、板岩、凝灰岩等软硬相同的岩层易发生滑坡。
当斜坡局部沉陷,而且该沉陷与地下存在的洞室以及地面较厚的人工填土无关时,将有可能发生滑坡。
(3)塌方灾害
塌方是指因地层结构不良、雨水冲刷或修筑上的缺陷,道路、堤坝等旁边的陡坡或坑道、隧道的顶部突然坍塌,也说坍方。
塌方的种类主要有雨水塌方、地震塌方、施工塌方等。
在地道、山洞施工或打井、挖窖时,忽视安全,万一塌方极易被砸伤,常将人体全部被埋住,需紧急急救处理。
地质灾害到来前的征兆
泥石流、滑坡、崩塌的发生是有迹可循的。
坡度较陡或坡体成孤立山嘴或为凹形陡坡、坡体上有明显的裂缝、坡体前部存在临空空间或有崩塌物,这说明曾经发生过滑坡或崩塌,今后还可能再次发生;河流突然断流或水势突然加大,并夹有较多柴草、树木,深谷或沟内传来类似火车的轰鸣或闷雷般的声音,沟谷深处突然变得昏暗,还有轻微震动感,这些迹象都能确认沟谷上游已发生泥石流。
富有经验的山区人士提醒人们:
连续长时间的降雨之后,有可能会发生泥石流。
暴雨过后山谷中若出现雷鸣般的声响,预示将会有泥石流发生。
专家提示:
易发生泥石流的地质特征沟谷两侧的疏松土层较多,山体破碎严重。
沟谷两侧垮塌、滑坡现象严重。
坡面侵蚀、水土流失严重。
防范山体滑坡须作必要的准备
(1)做好必要的物资准备,有备无患
可能的情况下,应在避灾场所预先做好必要的物资准备,为逃生时提供基本的生活条件。
①应事先在避灾场所搭建临时住所。
②事先将群众的财产和生活用品转移到避灾场所。
③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准备交通工具、通信器材、常备药品及雨具等。
④准备充足的食品和饮用水。
(2)做好加固山体的防范工程
防治滑坡的工程措施主要有消除或减轻水的危害、改变滑坡体外形、设置抗滑坡建筑物和改善滑动带土石的性质四种。
知识链接:
滑坡前的特殊征兆山坡上建筑物变形,而且变形构筑物在空间展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有可能是滑坡的前兆。
泉水、井水的水质浑浊,原本干燥的地方突然渗水或出现泉水、蓄水池大量漏水现象,有可能是滑坡的前兆。
地下发生异常响声,而在出现这种响动的同时,家禽、家畜有异常反应,有可能是滑坡的前兆。
具体包括哪些工程措施呢?
①设置滑坡体外截水沟,滑体上的地表排水沟;做好引泉工程建设和滑坡区的绿化工作。
②建设截水盲沟;支撑盲沟;盲洞、渗井、渗管、垂直钻孔;仰斜孔群。
③在滑坡前缘抛石,修筑钢筋混凝土块排管,铺设石笼。
④用培烧法、爆破灌浆法改善滑动带土石的性质。
(3)检查房屋及周围物体的变化
为避免遭受严重损失,应仔细认真地进行各方面检查。
其要求是:
①检查房屋地下室的墙上是否存有裂缝、裂纹。
②观察房屋周围的电线杆是否有向一方倾斜的现象。
③房屋附近的柏油马路是否已发生变形。
山体滑坡时如何避难逃生
当你不幸遭遇山体滑坡时,首先要沉着冷静,不要慌乱。
然后采取必要措施迅速撤离到安全地点。
(1)迅速撤离到安全的避难场地
避灾场地应选择在易滑坡两侧边界外围。
遇到山体崩滑时要朝垂直于滚石前进的方向跑。
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离原居住处越近越好,交通、水、电越方便越好。
切忌不要在逃离时朝着滑坡方向跑。
更不要不知所措,随滑坡滚动。
千万不要将避灾场地选择在滑坡的上坡或下坡。
也不要未经全面考察,从一个危险区跑到另一个危险区。
同时要听从统一安排,不要自择路线。
(2)跑不出去时应躲在坚实的障碍物下
遇到山体崩滑,当你无法继续逃离时,应迅速抱住身边的树木等固定物体。
可躲避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坎、地沟里。
应注意保护好头部,可利用身边的衣物裹住头部。
立刻将灾害发生的情况报告相关政府部门或单位。
及时报告对减轻灾害损失非常重要。
专家提示:
野外活动如何躲避滑坡险情到滑坡多发地区旅游,要注意险情发生。
外出旅游时一定要远离滑坡多发区。
野营时避开陡峭的悬崖和沟壑。
野营时避开植被稀少的山坡。
非常潮湿的山坡也是滑坡的可能发生地区。
(3)山体滑坡发生后的科学自救方法
①滑坡停止后,不应立刻回家检查情况。
因为滑坡会连续发生,贸然回家,从而遭到第二次滑坡的侵害。
只有当滑坡已经过去,并且自家的房屋远离滑坡,确认完好安全后,方可进入。
②及时清理疏浚,保持河道、沟渠通畅。
做好滑坡地区的排水工作,可根据具体情况砍伐随时可能倾倒的危树和高大树木。
③公路的陡坡应削坡,以防公路沿线崩塌滑坡
。
专家提示:
如何救助被滑坡淹埋的人和物掌握正确的救助方法,才能迅速救出人和物。
其要领是:
将滑坡体后缘的水排开。
从滑坡体的侧面开始挖掘。
先救人,后救物。
如何防范泥石流灾害
泥石流是沟河谷中洪水引发的携带大量泥沙碎石等固体物质的快速流体,具有很强的冲击力和破坏性。
防范泥石流,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路经山谷地带,留心观察周围环境情况,如道路两旁植被遭严重破坏,又突遇暴雨,要迅速转移至安全的地方,切勿停留。
②留意泥石流发生前的征兆。
在大量降雨后,仔细听听从附近山谷是否传来打雷般的声响,如果有,需立即采取避险措施。
③如遭遇泥石流,要立即选择与泥石流垂直的方向沿两侧山坡往上爬,爬得越快越高越安全。
切记不要顺泥石流方向往下跑。
④如在野外露营,要选择高处平坦安全的地方,尽可能避开有滚石和易发生滑坡的坡地下边,不要在山谷及河沟底驻扎。
遭遇到泥石流时怎么办
我国的泥石流主要发生在7、8两个月,据不完全统计,7、8两个月的泥石流灾害占全年泥石流灾害的90%以上。
我国泥石流危害严重的地区主要有:
滇西北、滇东北山区、川西地区、陕南秦岭、大巴山区、辽东南山地、甘南及白龙江流域(以武都地区最为严重)。
避开泥石流多发区,慎重选择住所的坐落位置,不要住在坡道上或沟壑附近,在发生泥石流最少的季节和时间穿越这些地区。
游客是受泥石流困扰最大的群体,泥石流发生在夏季暴雨期间,而该季节又是选择去山区游览的最佳时间。
因此,去山区游览要注意天气预报,不要在大雨天或将有大雨的情况下进入山区的沟谷。
除了暴雨,地震和大型施工、初春融雪也是诱发泥石流的重要因素。
预测泥石流也很重要,当发现河(沟)中正常流水突然断流或洪水突然增大,并夹有较多的杂草、树木,都可以确认河(沟)上游已经形成泥石流。
仔细倾听是否有从深谷或沟内传来的类似火车轰鸣声或闷雷的声音,这种声音一旦出现,哪怕极微弱也应认定泥石流正在形成,应迅速撤离。
慌乱不利于逃生,应从容观察泥石流的走向,不要顺着泥石流可能倾泻的方向跑,不要在树上和建筑物内躲避,泥石流的威力要大于洪水,其流动途中可摧毁沿途的一切障碍,要向泥石流倾泻方向的两侧高处躲避。
不要在土质松软、土体不稳定的斜坡停留,以免斜坡失衡下滑,应待在基底稳固的高处。
应避开河(沟)弯曲的凹岸或地方狭小、高度不足的凸崖,因为泥石流有很强的掏刷功能及直进性,这些地方很危险。
过去许多人“爱财不要命”,因收拾细软被泥石流吞噬的事例数不胜数。
有可能的话,逃出时多带些衣物和食品。
由于滑坡区交通不便,救援困难,泥石流过后大多是阴冷的天气,要防止饥饿和冻伤。
别以为刚发生过泥水流的地区比较安全,有时泥石流会间歇发生,如果正驾车穿越刚发生泥石流的地区,一定要当心路上的杂物,最好绕道找一条安全的路线。
一些依山傍水的村庄或建筑物以及建在山上的宿舍,遇到暴风雨后应格外防范,做一些有组织的防范措施。
作为旅游者乘汽车或火车遇到泥石流时,应果断弃车而逃,躲在车上容易被掩埋在车厢里窒息而死。
如果泥石流使河流堵塞,还将面临另外的问题——洪水,应尽可能在任何灾难来临之前疏散人群。
专家提示:
遇到泥石流的自救措施立刻向河床两岸高处跑。
向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的两边山坡高处爬。
来不及奔跑时要就地抱住河岸上的树木。
千万不要往泥石流的下游方向逃生;不要顺着泥石流方向奔跑。
山区旅游遇上泥石流的避险措施
如果在山区旅游时,不幸遇上泥石流,游客不要惊慌,必须遵循规律采取以下应急避险措施:
①沿山谷徒步时,一旦遭遇大雨,要迅速转移到附近安全的高地。
离山谷越远越好,不要在谷底过多停留。
长时间降雨或暴雨渐小之后或雨刚停不能马上返回危险区,泥石流常滞后于降雨暴发。
②注意观察周围环境,特别留意是否听到远处山谷传来打雷般声响,如听到要高度警惕,这很可能是泥石流将至的征兆。
③要选择平整的高地作为营地,尽可能避开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山坡下面,不要在山谷和河沟底部扎营。
④发现泥石流后,选择最短最安全的路径向沟谷两侧山坡或高地跑,切忌顺着泥石流前进方向奔跑;不要停留在坡度大、土层厚的凹处;不要上树躲避,因泥石流可扫除沿途一切障碍;避开河(沟)道弯曲的凹岸或地方狭小高度又低的凸岸;不要躲在陡峻山体下,防止坡面泥石流或崩塌的发生。
专家提示:
旅游者出行前要了解目的地天气状况前往山区沟谷旅游,一定事先要了解当地的近期天气实况和未来数日的天气预报及地质灾害气象预报。
游客应尽量避免大雨天或连续阴雨天前往这些景区旅游。
如恰逢恶劣天气,宁可蒙受经济损失、调整旅游路线,也不可贸然前往。
对塌方受伤者的急救方法
塌方的种类主要有雨水塌方、地震塌方、施工塌方等。
发生塌方后,急救的原则是首先救出遇险者。
其次在塌方的救援过程中,常常会“再次塌方”伤及救援人员,这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1)对全身被埋者的急救方法
塌方时造成人整体被淹埋,应立即组织力量进行救援。
如不及时正确救治,可造成死亡。
当了解清楚被埋人的位置后,在接近伤者时,要防止抢救工具挖掘时的误伤,尽量用手刨挖。
在救险时,要注意伤员附近的房架、断墙、砖瓦等情况,防止挖时倒塌。
(2)塌方后对受伤者的急救
对塌方受伤的急救方法如下:
①迅速救出伤员;
②救出现场时,搬动要细心,严禁拖拉伤员而加重伤情;
③清除口腔、鼻腔泥沙、痰液等杂物,对呼吸困难者或呼吸停止者,做人工呼吸;大出血伤员须止血;骨折者就地固定后运送。
颈椎骨折者搬运时需一人扶住伤员头部并稍加牵引,同时头部两侧放沙袋固定;
④伤员清醒后喂少量盐开水;
⑤送医院急救。
伤员意识不清、不省人事、烦躁、出冷汗、面色苍白、肢体发凉、脉细而弱、呼吸微弱或困难,均表示病情危重,需立即现场救护后就近送医疗机构。
发现或怀疑有脊柱骨折时,搬动应十分小心,防止脊柱弯曲和扭转,以免加重伤情。
搬运时,切忌使用软担架,严禁一人抱胸、一人抬腿的方式搬动,此种方法最易造成脊髓损伤,以致终身截瘫。
正确的做法是,由3~4人托扶伤员的头部、背部、臀部、腿部,抬平放在平板上,然后用布带将伤员固定后搬送。
对开放性外伤,伤口出血时,可用加压包扎法止血。
如无敷料可用较干净的毛巾或衬衣将伤口扎紧,对小的表浅伤口,则不宜用药,因涂药后影响观察伤情和正确的治疗。
(3)塌方后急救的注意事项
①救出伤员后,被挤压的伤肢应避免活动,对能行走的伤员要限制活动,伤肢不应抬高,也不应热敷或按摩。
②根据情况,如伤肢需要固定者不要用石膏管型或夹板捆扎,一般稍加固定限制活动即可。
肢体严禁用加压包扎或止血带。
③伤员口渴者可给予碱性饮料,以防止酸中毒,防止肌红蛋白与酸性尿液作用后在肾小管中沉积。
不能口服者,一般可静脉输入生理盐水或平衡盐液。
根据检查也可输入碳酸氢钠溶液。
④对伤肢的进一步处理应由医生定夺。
⑤呼吸停止者,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在病人鼻翼下端捏闭鼻孔,抢救者首先缓慢地向伤者吹气两口,以扩展其萎缩的肺脏。
抢救者深吸一口气后,张开口贴紧病人的嘴,用力向病人口内吹气,直至病人胸部上抬。
一次吹气完毕后,立即与病人口部脱离,轻轻抬起头部吸入新鲜空气,以便做下一次人工呼吸。
同时放松捏鼻的手,以便病人从鼻孔呼气,此时病人胸部向下塌陷,有气流从口鼻排出。
⑥心跳停止者,实行胸外心脏按压。
抢救者跪(或站)在病人左侧,先向病人口对口吹几口气,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得到氧气。
用手握拳猛击病人心前区1~2下,拳击可产生微量电流,使心脏恢复跳动。
按压次数:
成人每分钟80~100次;儿童每分钟100次;婴儿每分钟120次。
⑦搬运伤员要稳,避免颠簸和扭曲。
有条件时及早输血、输液。
专家提示:
抢救塌方受伤者的正确方法立即挖出伤员,注意不要再度受伤,动作要轻、准、快,不要强行拉扯。
如全部被埋应尽快将伤者的头部首先暴露出来,清理口鼻泥土砂石、血块,松解衣带,以利呼吸。
使伤员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误服呕吐物。
伤口出血时应用布条止血和净水冲洗伤口,用干净毛巾包扎好以防感染。
骨折时要用夹板或代用品固定。
驾车中路遇塌方怎么办
如果你驾驶着汽车行走在道路中,不幸遇到了塌方,那么应该怎么办呢?
①在道路塌方比较严重的地区,机动车无法通过,应原路返回找到能够提供补给的地方,再考虑改走其他线路。
②在遇到轻微塌方的情况时,可先探查前方道路是否能通行车辆。
如经简单处理后,可小心通过。
若不能通行,不能强行通过。
③在国道公路出现断路或塌方时,要立即开始有计划地使用食品、饮用水和燃料,等待政府救援。
④驾车出门远行要备好食品、饮用水和燃料、绳索等,以备急需。
火场烟气是致人死亡的元凶
烟气是火场中致人死亡的元凶。
烟雾和毒气无孔不入,而且流动性强,有时人们在还没有来得及发现火光之前,就已深受其害,失去行动能力,以致窒息或中毒死亡。
烟气是物质在燃烧反应过程中热分解生成的含有大量热量的气态、液态和固态物质与空气的混合物。
火灾烟气中有大量的一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吸入以后容易造成窒息。
火灾时被浓烟熏呛致死的人数,往往是直接烧死的几倍。
烟气的流动方向就是火势蔓延的途径,温度极高的浓烟,在两分钟内就可形成明火,而且对相距很远的人也能构成威胁。
此外,由于烟的出现,能见度下降,严重阻碍了人的视线。
有研究表明,只要人的视野降至3米以内,想逃离火场就不大可能了。
火灾发生时,人们普遍会产生恐惧心理,尤其当火灾产生的浓烟导致方向不明时,越发使人感到恐惧无助,使人失去理智和行动能力,无法正常疏散,甚至相互挤压、踩踏,堵塞逃生路径,最终造成群死、群伤。
火灾无情:
给人类带来的深重灾难
火灾几乎是和火的利用同时发生的。
在人类社会的初期,人们还没有什么财富,因此火灾的危害还不十分明显。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物质财富的增多,特别是有了定居的房屋,人们才逐渐感受到火灾的巨大危害。
失去控制的火势,就会给人类造成灾难。
当今,火灾是世界各国人民所面临的一个共同的灾难性问题,它给人类社会造成了不少生命、财产的严重损失。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日益增加,火灾损失上升及火灾危害范围扩大的总趋势是客观事实。
据联合国“世界火灾统计中心”提供的资料介绍,发生火灾的损失,美国不到7年翻一番,日本平均16年翻一番,中国平均12年翻一番。
全世界每天发生火灾1万多起,造成数百人死亡。
近几年来,我国每年发生火灾约4万起,死亡2000多人,伤残3000~4000人,每年火灾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10多亿元,尤其是造成几十人、几百人死亡的特大恶性火灾时有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为因素导致的火灾事故相应增多。
最近几年火灾发生的频率及其危害程度,与我国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经济的发展基本成正比关系。
一旦发生火灾,不管是娱乐场所还是工厂(特别是大型娱乐场所和化工企业),火势蔓延迅速,短时间成灾,后果十分严重。
近十几年我国发生的几起死亡人数超过200人的火灾事故,无一例外都是发生在相对封闭和人员高度集中的电影院和夜总会,而几起灾难性的企业火灾,都发生在化工企业。
化学工业的生产过程,以及一些化工产品的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均存在火灾、爆炸的危险,而且一旦发生事故,扑救困难,后果严重。
实践证明,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消防工作的重要性就越来越突出。
“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的危害”是对消防立法意义的总体概括,包括了两层含义:
一是做好预防火灾的各项工作,防止发生火灾;二是火灾绝对不发生是不可能的,而一旦发生火灾,就应当及时、有效地进行扑救,减少火灾的危害。
火灾:
最经常威胁人身安全的灾害
火,是以释放热量并伴有烟或火焰或两者兼有的燃烧现象。
火灾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是一种因为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着火并失去控制而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等灾难性事件。
在各种灾害中,火灾是最经常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
火灾发生的原因,包括雷击起火、自燃起火、使用明火不慎以及使用燃气或电器不当起火等。
火灾一般分四类: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
根据2007年6月26日公安部下发的《关于调整火灾等级标准的通知》,新的火灾等级标准由原来的特大火灾、重大火灾、一般火灾三个等级调整为特别重大火灾、重大火灾、较大火灾和一般火灾四个等级。
①特别重大火灾,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②重大火灾,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③较大火灾,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④一般火灾,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火灾具有突发性、多发性、反复性和多变性的特点,它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火灾的燃烧对象有建筑物、生产装置、公共设施、交通工具、露天仓库和电气设备等。
火灾能造成各种人员伤害。
在火场中,由于逃避不及时可直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质灾害 应急 对策 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