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零距离新课标最新广西中考化学三市联考二模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
- 文档编号:28269163
- 上传时间:2023-07-10
- 格式:DOCX
- 页数:45
- 大小:211.26KB
中考零距离新课标最新广西中考化学三市联考二模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
《中考零距离新课标最新广西中考化学三市联考二模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零距离新课标最新广西中考化学三市联考二模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零距离新课标最新广西中考化学三市联考二模试题及答案详解
2018年广西贺州、柳州、玉林三市联考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天热吃雪糕时,发现雪糕慢慢熔化
B.把木炭放入冰箱中,冰箱异味消失
C.洗净的铁锅常会出现锈渍
D.在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现食盐晶体
2.对物质组成结构性质的认识错误的是( )
A.金刚石和C60均由碳原子直接构成
B.盐中不一定都含有金属元素
C.离子中的质子数一定不等于核外电子数
D.物质的分子不同,化学性质就不同
3.下列问题的研究中,未利用对比实验思想方法的是( )
A.
研究空气中氧气含量B.
研究分子的运动
C.
研究燃烧的条件D.
研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4.下面有关材料说法正确的是( )
A.合金、合成纤维都是有机合成材料
B.陶瓷、玻璃钢、橡胶都是常见的复合材料
C.开发使用可降解塑料能有效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D.合成材料的大量使用给人类带来了严重污染,所以要禁止生产和使用
5.日常生活常接触到“高钙牛奶”“含氟牙膏”等用品,这里的钙、氟指的是( )
A.单质B.元素C.离子D.原子
6.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B.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
C.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液体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之间有间隔
D.春天百花盛开,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7.下列食物中富含糖类的是( )
A.鲫鱼B.黄瓜C.花生油D.玉米
8.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21%的气体是( )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
9.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是( )
A.将垃圾实行分类回收和无害化处理
B.少用煤发电,多用风力发电
C.火力发电厂加高烟囱排放含PM2.5的烟尘
D.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步行
10.下列公共标志中属于安全标志的是( )
A.①③④B.①②⑤C.②④D.①②④⑤
11.几种作物生长最适宜的pH范围如下:
①甘草7.2~8.5②甘蔗6.0~8.0③大豆6.5~7.5④茶树5.0~5.5广西很多丘陵地区土壤为红色,呈弱酸性,你认为广西适宜种植( )
A.①B.②C.③D.④
12.张三同学在一次预习中对下列实验现象进行分析,你认为其结论正确的是( )
A.某无色溶液滴入酚酞试液显红色,该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B.某固体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一定含有CO32﹣
C.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D.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含有Cl﹣,先加稀盐酸除去OH‑,再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证明含有Cl﹣
13.下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其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
A.3Fe+2O2═Fe3O4(分解反应)
B.2Zn+3H2SO4═Zn2(SO4)3+3H2↑(置换反应)
C.Cu(OH)2+2HCl═CuCl2+2H2O(复分解反应)
D.H2CO3═H2O+CO2↑(化合反应)
1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量取3mL液体B.
称量5.2g氧化铜
C.
过滤D.
给液体加热
15.“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成功,标志月球探测成为中国航天的现实.月球表面富含钛铁矿,钛因其硬度大、熔点高、常温下耐酸碱、耐腐蚀等优良的性能,被誉为“未来金属”.我国四川省有大型钒钛磁铁矿,由钒钛磁铁矿可提取金属钛.钛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TiO3(钛酸亚铁),其中钛的化合价为( )
A.+2B.+3C.+4D.+5
16.科学家确认,60个N原子可结合成N60分子.下列关于N60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N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一个N60分子中含有30个N2分子
C.N60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40
D.N60和N2混合后形成的是混合物
17.铁遇稀硝酸可产生一种有毒气体X,其反应为Fe+4HNO3═Fe(NO3)3+X↑+2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NOB.N2OC.NO2D.N2
18.下列各组离子在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H4+NO3﹣Na+Cl﹣B.CO32﹣K+Na+SO42﹣
C.Cu2+OH﹣Cl﹣Ba2+D.Ag+NO3﹣Cl﹣Na+
19.欲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的试剂正确的是( )
物质
杂质
试剂
A
CO2气体
HCl
NaOH溶液
B
NaNO3溶液
Na2SO4
Ba(OH)2溶液
C
稀盐酸
CuCl2
KOH溶液
D
CaCO3
Na2CO3
H2O
A.AB.BC.CD.D
20.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4
1
42
10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0
6
31
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一定是分解反应
B.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为1:
9
C.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19:
21
D.甲反应后的质量为8g
二、填空题(本大题5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26分)
21.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氖气______;
(2)2个钠离子______;
(3)3个二氧化碳分子______;
(4)﹣2价的硫元素______;
(5)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__;
(6)铵根离子______.
22.从H、O、C、N、Cl、S、Na七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并用化学式填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______;
(2)质量相同时,所含分子数最多得物质______;
(3)食盐的主要成分______;
(4)胃液中胃酸的主要成分______;
(5)炼铁时作为还原剂的化合物______.
23.小雪同学制作的简易净水器如图所示:
(1)小卵石、石英砂和膨松棉的作用是______;
(2)净化后是硬水还是软水?
我认为可用______来检验.
(3)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生活中要降低水的硬度,我采取的方法是______.
24.自来水消毒过程中通常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如图表示:
(
表示氯原子,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
(1)请写出甲图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乙图所示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
(3)D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价.
25.图a是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b是铝原子结构示意图,图C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
(1)由图a可知,铯元素它属于______(选填“金属”或“非金属”),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______,图中的132.9表示铯元素的______.
(2)图b方框内的数字是______;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______结构,其离子符号为______
(3)有关图C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原子序数:
Z>YB.核外电子数:
X=YC.Y和Z同处于第二周期.
三、简答题(本大题2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
26.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______(选填“甲”或“乙”);
(2)图2中甲、乙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甲______(选填“>”“<”或“=”)乙;
(3)图3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线是______(选填“M”或“N”);其中P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
(4)在50℃下,将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
27.甲、乙、丙、X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甲、乙、丙3种物质属于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中的不同类别.X与甲、乙、丙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反应).
(1)若将X放入丙溶液中,观察到X表面变红,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则X为______;将X放入乙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写出X与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若乙与丙不含相同元素,且乙与丙反应可以生成甲,甲可用于灭火.向X与乙、X与丙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分别变为无色和红色.则X与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X与乙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可能为______.(只写一种)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2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
28.中考化学实验考查有:
①氧气的制取;②二氧化碳的制取;③配制50g5%的NaCl溶液等六个考签,由学生抽签确定一个考题进行考查.甲同学抽签后来到实验室,发现本组实验桌上主要准备了如图仪器和药品:
(1)图中仪器D的名称是______;F的名称是______.
(2)甲同学抽到的考签应该是______(填字母代号).
A.氧气的制取B.二氧化碳的制取
(3)制取该气体的反应原理为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制取一瓶该气体,应选用的仪器有______(填字母代号).
(4)甲同学实验的主要步骤示意如下,请你帮他补充完整.组合装置→检查气密性→______→收集气体.
29.体育课上同学们在做引体向上时常用“镁粉”搓手,以起到防滑效果.某种“镁粉”中可能含有Mg、MgO、Mg(OH)2、MgCO3中的一种或两种固体,实验小组对其成分展开了探究.
已知:
MgO+2HCl═MgCl2+H2OMgCO3+2HCl═MgCl2+H2O+CO2↑
(1)探究“镁粉”中是否含有Mg和MgCO3.
①取少量样品,如图1所示进行实验,观察到a试管中有气泡产生,b试管中产生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镁粉”中一定含有______.
②为证明“镁粉”中是否含有Mg,小明将燃着的木条放在图中b试管口上方,木条熄灭,但同学们指出,该实验不能达成实验目的,需要将图中的澄清石灰水替换成浓NaOH溶液,目的是______.小明按照修改后的实验方案重复上述实验,观察到b试管口,证明“镁粉”中不含Mg.
(2)探究“镁粉”中是否还含有MgO及Mg(OH)2.
【实验过程】
Ⅰ.用MgO、Mg(OH)2和MgCO3三种固体分别做性质实验,分别取0.5g三种固体粉末,每次取样方法如图2所示:
逐滴加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直至粉末恰好消失,在下表中记录消耗的同浓度稀盐酸的体积(以下体积均在同一条件下测定,且保留到小数点后1位)
MgO
Mg(OH)2
MgCO3
消耗稀盐酸的体积/mL
10.4
7.2
5.0
Mg(OH)2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Ⅱ.取“镁粉”样品0.5g,加入上述稀盐酸至粉末恰好溶解,此时消耗稀盐酸的体积约为5.3mL.
【实验分析及结论】
“镁粉”不只含有MgCO3,理由是______.
【实验反思】
为确定“镁粉”的具体成分,同学们认为还需要补充如下实验:
分别取0.5g“镁粉”和0.5g______,加入足量稀盐酸,测定生成的气体体积分别为119mL和140mL,由此可知“镁粉”中含有Mg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镁粉”中除MgCO3外的另一种物质为______.
五、计算题(共6分)
30.为了测定某粉末状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某同学称取mg的黄铜样品放入烧杯中,再取4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烧杯中,均充分反应,实验数据如下: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加入稀盐酸质量(g)
10
10
10
1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9.10
8.45
7.80
7.80
(1)通过计算确定m的值为______.
(2)铜锌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3)求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天热吃雪糕时,发现雪糕慢慢熔化
B.把木炭放入冰箱中,冰箱异味消失
C.洗净的铁锅常会出现锈渍
D.在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现食盐晶体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解:
A、雪糕熔化只是固态变成了液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是状态变了,不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
B、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但是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出现锈渍,是由于铁发生了生锈,生成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
D、该变化只是固体从溶液中析出,溶液中和析出的都是氯化钠,没有新物质生成,不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如果从分子的角度看(针对由分子构成物质而言),在物理变化中原物质分子没有变,改变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在化学变化中,原物质的分子变成了其他分子或微粒.
2.对物质组成结构性质的认识错误的是( )
A.金刚石和C60均由碳原子直接构成
B.盐中不一定都含有金属元素
C.离子中的质子数一定不等于核外电子数
D.物质的分子不同,化学性质就不同
【考点】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的概念;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C60是由分子构成的,盐是指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离子显电性;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据此解答.
【解答】解:
A、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的,C60是由分子构成的,故A错误;
B、盐中不一定都含有金属元素,例如NH4Cl,属于盐,不含有金属元素,故B正确;
C、离子是由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的,显电性,离子中的质子数一定不等于核外电子数,故C正确;
D、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微观离子的有关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要求同学们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灵活应用.
3.下列问题的研究中,未利用对比实验思想方法的是( )
A.
研究空气中氧气含量B.
研究分子的运动
C.
研究燃烧的条件D.
研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空气组成的测定;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分析】根据对比实验是指只允许一种变量,其它条件相同的实验进行解答.
【解答】解:
A、研究空气中氧气含量是利用白磷燃烧,消耗空气中氧气,使瓶内气体压强减小,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集气瓶内,所以根本不存在对照实验,故A符合题意;
B、烧杯A中的酚酞试液和烧杯B中的酚酞试液属于对照试验,烧杯A置于放有浓氨水的烧杯附近;烧杯B置于空气中,在空气中没变色,说明空气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烧杯A中变红说明氨分子在不断运动,进入烧杯A中,使酚酞试液变红,说明了分子在不断运动,所以利用了对比实验的原理,故B不符合题意;
C、铜片上的白磷与铜片上的红磷属于对照实验,都与氧气接触,都属于可燃物,变量是着火点不同,白磷着火点低,红磷着火点高,热水能达到白磷的着火点,达不到红磷的着火点,从而证明可燃物燃烧温度必须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所以属于对比实验,故C不符合题意;
,故C符合题意;
D、纸花都是用石蕊溶液染成,都与二氧化碳接触,变量是一瓶内纸花中有水,一瓶内纸花中没有水,由实验可知没有水的纸花没变色,含有水的纸花变成红色,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一种酸,酸使石蕊试纸变成红色,所以属于对比实验,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熟悉对比实验的设计思路,能够分析出变量和不变量,了解通过对比实验能验证出什么结论.
4.下面有关材料说法正确的是( )
A.合金、合成纤维都是有机合成材料
B.陶瓷、玻璃钢、橡胶都是常见的复合材料
C.开发使用可降解塑料能有效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D.合成材料的大量使用给人类带来了严重污染,所以要禁止生产和使用
【考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白色污染与防治;复合材料、纳米材料.
【分析】A、根据三大有机合成材料的种类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材料分类进行解答.
C、根据塑料制品任意丢弃会造成白色污染进行解答.
D、根据合成材料的大量使用给人类带来了严重污染,要合理使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是有机合成材料,故A错误;
B、陶瓷属于硅酸盐材料,橡胶属于合成材料,二者都不是复合材料,故B错误;
C、使用可降解塑料能有效解决“白色污染”问题,故C正确;
D、合成材料的大量使用给人类带来了严重污染,要合理使用,不能禁止生产和使用,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三大有机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金属材料(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无机非金属材料、天然纤维的特征、种类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5.日常生活常接触到“高钙牛奶”“含氟牙膏”等用品,这里的钙、氟指的是( )
A.单质B.元素C.离子D.原子
【考点】元素的概念.
【分析】食品或日常生活用品中说的含有“氟、钙”等通常指的是元素.
【解答】解:
含氟牙膏中的氟指的是氟元素.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元素的有关知识,从而加深了学生对分子、原子、离子和元素的认识.
6.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B.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
C.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液体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之间有间隔
D.春天百花盛开,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
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
A、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B、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体积)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
C、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液体总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正确.
D、春天百花盛开,花香四溢,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
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7.下列食物中富含糖类的是( )
A.鲫鱼B.黄瓜C.花生油D.玉米
【考点】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
【分析】人类需要的营养物质有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根据各营养素的食物来源进行分
【解答】解:
A、鲫鱼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故选项错误;
B、黄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故选项错误;
C、花生油中含有丰富的油脂.故选项错误;
D、玉米中含有丰富的糖类,淀粉属于糖类物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
D.
【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各种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的种类,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8.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21%的气体是( )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
【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
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
A、氮气占78%,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氧气占21%,故选项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占0.03%,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其它气体(包括水蒸气)和杂质占0.03%,水蒸气含量小于0.03%,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很简单,熟记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是解答此类题的关健.
9.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是( )
A.将垃圾实行分类回收和无害化处理
B.少用煤发电,多用风力发电
C.火力发电厂加高烟囱排放含PM2.5的烟尘
D.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步行
【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分析】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
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保护环境的措施有:
开发替代化石燃料的绿色能源、植树造林、将垃圾实行分类回收和无害化处理、研发高效率低消耗的污水处理技术、工业废气经过处理后再排放等.
【解答】解:
A、将垃圾实行分类回收和无害化处理,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环境,故A不符合题意;
B、少用煤发电,多用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环境,故B不符合题意;
C、加高烟囱不会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所以不利于保护和改善环境,故C符合题意;
D、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步行,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环境,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点评】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关于“三废”的处理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化学上提倡绿色化学工艺,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本考点基础性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0.下列公共标志中属于安全标志的是( )
A.①③④B.①②⑤C.②④D.①②④⑤
【考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
【分析】解答本题可根据图中所示标志的含义及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
①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吸烟标志,属于安全标志.
②图中所示标志是当心火灾﹣﹣﹣易燃物质标志,属于安全标志.
③图中所示标志是节水标志,不属于安全标志.
④图中所示标志是人行横道标志,故属于安全标志.
⑤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放易燃物标志,故属于安全标志.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个公共标志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1.几种作物生长最适宜的pH范围如下:
①甘草7.2~8.5②甘蔗6.0~8.0③大豆6.5~7.5④茶树5.0~5.5广西很多丘陵地区土壤为红色,呈弱酸性,你认为广西适宜种植( )
A.①B.②C.③D.④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零距离 新课 最新 广西 化学 联考 试题 答案 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