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之形象人物.docx
- 文档编号:28267443
- 上传时间:2023-07-10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4.36KB
古诗鉴赏之形象人物.docx
《古诗鉴赏之形象人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鉴赏之形象人物.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诗鉴赏之形象人物
古代诗歌鉴赏“形象——人物形象”学案
【学习目的】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学习重点】
1、了解形象包括的内容,找出诗词写了什么形象;
2、理解形象所包含的思想情感;
3、掌握鉴赏诗词形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学习过程】
一、考纲说明
1、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概念解析
1、什么是形象?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2、形象分类
形象(意象)包括以下三类:
⑴人物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
还包括塑造的人物形象,常见:
将军、游子、隐士、官吏、思妇、少女、女主人公、老者…(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⑵.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
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
(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和人文景象)。
⑶.事物形象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
如咏物诗的“事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在命题时,主要考察对“形象”的情感认知和理性思考。
★具体要求:
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蕴涵在形象中的人生意义或社会意义。
三、鉴赏指导----形象鉴赏·人物
1、怎样把握人物形象?
●【鉴赏思维切入点】
(1)要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一般来说,盛唐诗歌书法建功立业的豪情,晚唐诗歌多为表达悯农情怀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南宋诗词多为表达壮志难酬的忧愤和对朝廷偏安一隅的不满。
【当然也要看作者的个人经历或遭遇】
简析下面这首唐诗中的人物形象。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释]幽州台:
即蓟北楼、燕台,为战国时燕昭王所建,原名黄金台,是燕昭王招纳贤才之地。
【答案:
】
(2)分析描写手法(语言、神态、心理、动作),抓住人物特征。
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方面的刻画,诗歌也不例外。
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等等。
通过精当的描写,以简练的笔法刻画人物的形象,表现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
分析李清照的《点绛唇》中女主人公形象
点绛唇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注:
刬(chǎn),袜刬,是说来不及穿鞋子,仅仅穿着袜子走路。
【
】
(3)体察写作意图,注意联想想象。
江汉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试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本诗塑造了一个漂泊异乡、孤苦无依、年老多病然不忘报国思用的儒士形象。
//诗人不但用“片云”“孤月”写自己孤独漂泊之苦,还用“落日”喻自己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尾联用“老马识途”的典故表明还可为国家效力,也含有对朝廷的怨愤。
//作者借这一形象抒发了怀才见弃的不平之气和虽已晚年仍报国思用的慷慨情思。
】
(4)注意细节描写
例如:
约客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诗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诗歌塑造了一个“约客”而客不至的百无聊赖、茫然若失的诗人形象。
//黄梅时节,阴雨连绵,青青塘边,蛙鸣不已,夜已过半,约客未至,诗人无事可做,只能在摇曳的灯光下闲敲着棋子,耐心等待这个不知还会不会来赴约的客人。
//“闲”非“闲适恬淡”,只能是孤寂失落。
在平淡的叙述中,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和对友人的淡淡的责备跃然纸上。
】
又如:
唐代张籍《秋思》二三句是描写作书前、作书后的心理活动。
作书前是“意万重”,作书后是“复恐说不尽”。
“临发开封”这个细节把“复恐说不尽”的心态表现得栩栩如生,意形相融。
2、掌握常见人物形象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李白。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
《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如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
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
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如李白《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
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8.爱恨情长的形象。
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氓》中所写的女主人公。
李清照《声声慢》。
9、羁旅天涯、零落漂泊的形象。
唐代诗人高适《除夜作》“旅馆寒夜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双鬓明朝有一年。
”描写了一个远在他乡的游子形象。
他客居旅馆,倍感孤独凄凉。
杜甫的《旅夜书怀》中的诗人形象。
3、●【问题设置】
提问方式: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请结合诗句分析。
提问变体:
①、试分析诗歌中塑造的诗人形象。
②、请概括某某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简要赏析。
③、这首词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
请简析。
4、组织答案的落脚点:
(1)什么形象;(身份定位)
(2)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人物性格。
精神品质等)
(3)形象的意义。
(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5、答题步骤
(1)点特点:
概括形象特点。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的()形象
(2)析诗句:
结合诗句,具体分析人物形象
【抓住人物描写句结合生平遭遇及时代背景分析意象、关键语句、典故】
(3)明作用:
指出形象的典型意义以及对表现主题和作者情感的作用。
文段开头(也可是文末)要注意“盖帽”,即说出诗人的形象的总体特征,再以此为“中心论点”,从诗歌的具体语词方围绕这个论点具体分析其特征并概括形象的意义。
注意一定要围绕“这个”论点来写。
初学者往往失去重点,分散笔墨,在简短的文字中写到各方面的内容。
6、实例分析
例1: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题葡萄图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注:
徐渭,字文长,号青藤居士。
天资聪颖,才华横溢,诗文书画戏剧皆佳,然终生不得志于功名。
【诗歌塑造了一个饱尝辛酸、怀才不遇而又狂放孤傲的老人形象。
(形象)//首句既写出了已往生活的辛酸也写出了现状的落魄;但“独立书斋啸晚风”一句却写出了一派孤傲狂放的气概;三四句以“明珠”为喻,既指画中葡萄也指自己的过人才智。
(特征)//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社会的傲视和嘲弄。
(意义)】
例2、简析下面这首宋词中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
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人:
陆游;世:
南宋,抗金;背景:
词后“沧州”的注释,暗示此词是诗人晚年闲居三山时所写。
2、抓人物心理:
“万里觅封侯”、“匹马”、“关河梦断”、“身老沧州”
抓人物神态:
“泪空流”等词句理解全词。
这首词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战斗生活,匹马征万里,其飒爽英姿、卓越不凡之气可见;“关河梦断何处”是说一觉醒来,关河要塞不知在何处,意谓脱离了前线;“尘暗旧貂裘”是说尘土积满从军时穿的貂皮大衣。
下片表达敌人尚未消灭,自己衰鬓先斑的慨叹,“天山”代指抗金前线。
“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达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幽愤。
【答案】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
(步骤一)
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
(步骤二)
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步骤三)
●●【课堂训练】
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⑴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环境。
⑵试简要分析“蓑笠翁”的形象。
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原。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题李凝幽居》中李凝是一个怎样的人?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元稹的《行宫》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回答问题:
宫女的形象是如何通过诗句来展现的?
4、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流。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1)分析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2)本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何突出特点?
试简要分析。
5、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
请简要分析。
寻陆鸿渐不遇(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
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6、三四句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访隐者 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苔,半坞寒云抱泉石。
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坞:
山坳。
山翁:
此处指隐者。
7、《新亮剑》课堂检测“2013年辽宁卷”
8、《新亮剑》课堂检测“2014山东卷”
●●【课外训练】详见《新亮剑》针对训练四、六题。
附录:
一、【鉴赏人物形象常用术语集锦】
豪放洒脱傲岸不羁不慕权贵
忧国忧民、心系社稷、转战沙场、舍身保国、建功立业、坚持追求胸怀宽广、历经磨难、
孤傲高洁、坚持操守、孤芳自赏、坚贞不屈、不流于俗,不同流合污、坚守节操、
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淡泊宁静、超然物外、闲适恬淡、闲情逸趣、欣喜欢快、热爱山川、
热爱自然、情趣高雅、悠闲自得、怡然自得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报国无门、慷慨愤世、矢志报国、愤世嫉俗、愤世嫉俗
送别友人、思念故乡、思乡怀亲、赠人送友、怀乡思亲、离愁别恨、哀怨忧愁、寂寞愁苦、身世飘零顾影自怜、形单影只、百无聊赖、零落漂泊、寂寞惆怅、辗转漂泊、羁旅漂泊、
幽独苦闷、夜不能寐
献身边塞、反对征伐、同情疾苦、厌恶征战
重情重义、儿女情长、
辛苦劳作、纯朴善良、
二、如何读懂诗歌
理解诗歌应该关注五个方面:
1、关注诗歌标题
古代诗歌标题往往是全诗的眼睛,往往可以提示季节、时间、地点、人物、主要事件及情感基调等信息。
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题目点明跟写作内容有关的季节、时令特征或时间、地点等,如王维《山居秋暝》的“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的“春”、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夜”、赵鼎《鹧鸪天·建康上元作》中的“建康”“上元”、辛弃疾《登建康赏心亭》中的“建康赏心亭”。
(2)标题直接点明作品内容涉及的主体或重点,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忆”、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送”、张籍的《秋思》中的“思”。
(3)标题直接点明诗人的感情基调,如沈如筠《闺怨》的“怨”,杜甫《恨别》中的“恨”,《春夜喜雨》中的“喜”,陆游《书愤》中的“愤”。
总之,抓住标题做些思考,便能初步探明诗人的感情脉络,进而比较准确的把握住全诗的主题。
2、了解作者生平、思想,做到知人论世。
掌握诗人生平经历、所处的时代特征、政治主张、创作背景等有关资料对理解诗歌非常关键。
如杜甫的诗大多抒发心忧天下、忧国忧民之情,王维的诗大多抒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之情等,陆游、辛弃疾的诗、词大多抒发矢志报国、壮志难酬、慷慨愤世之情等。
3、关注关键词
(1)表明时、地、人、事的词。
抓住这些词能大概了解作者所写的事件和情感。
(2)感情词:
反映诗人心情词:
惜、哀、悲、痛、怒、愤、怨、喜、叹、笑、乐等。
抓住这些感情词,基本上就能把握住诗歌的感情基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洛阳城里、秋风、家书交代了所写的景、人、事:
在秋风的日子里,身处洛阳城的诗人想给家乡亲人写一封信。
形容词“恐”,动词“又开封”,说明写信回家,临到要把信发出去,又怕还有什么话没有说完,所以又打开信封。
寻常的细节“临发又开封”。
很传神,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无限思念。
(2)感情词:
反映诗人心情词:
惜、哀、悲、痛、怒、愤、怨、喜、叹、笑、乐等。
抓住这些感情词,基本上就能把握住诗歌的感情基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
杜甫的《登高》,只要抓住了首联的“猿啸哀”,颔联中的“萧萧”,颈联中的“苦恨”“潦倒”,那么,就很容易读出诗歌的感情基调是低沉的,诗人的情感是凄凉的。
4、关注内涵较为固定的意象。
几千年的中国文化赋予了某些事物特定内涵。
如梧桐、芭蕉、猿猴、杜鹃(子规)、残月、寒蝉、鹧鸪、乌鸦、流水、夕阳、黍离——多抒发悲凉、愁苦之情;杨柳、酒、长亭、南浦、月——抒发抒发思亲之情,思乡之愁;云——望云思友,多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引发离愁别绪……
5、关注注释
有时为了降低鉴赏的难度,设题人故意加了注释,有注释就一定要关注注释,它对我们读懂诗歌也非常关键。
但同时也要注意不能抛开诗文内容,唯注释是从。
三、附人物形象”学案部分答案
【登幽州台歌】的答案见教师用书170页
《点绛唇》中女主人公形象
【塑造了一个活泼娇媚、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又略带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
//第一句是动作描写,写出了少女的活泼快乐;第二句写少女的神态,展现了人物娇媚的风姿;第三句写少女含羞躲避的情状;第四句在“走”与“回首”的矛盾和“却把青梅嗅”的掩饰中展现了想见又怕见的微妙复杂的心理(含羞、好奇、爱恋等)。
这表现了她的天真、勇敢,和对封建礼教束缚的轻视的一面。
】
【课堂练习参考答案】
1、答案:
这首诗勾画出一个清高孤傲的渔翁形象。
诗的首两句描绘出一幅广阔、寒冷、寂静的环境。
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那渔翁不怕天冷雪大,忘掉一切,专心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
这个被幻化了、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上正是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2、参考答案:
李凝是一个过着悠闲、宁静生活的隐士形象。
首联诗人用“少邻”“草径”“荒园”的环境描写,表现了李凝居处的荒僻,暗示其隐士身份。
颔联的以动衬静,颈联的归路所见,表现李凝居处的清幽,烘托出李凝生活的悠闲、宁静。
尾联的作者心理活动彰显主旨,表现作者对这种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3、答:
“寥落”、“寂寞”渲染了古行宫凄凉萧索的氛围;“宫花”、“红”与“白头宫女”是对比,“说玄宗”轻轻一笔,给人以无尽的沉思,从而生动地刻画出一群令人幽怨的宫女形象。
4、答案:
⑴,胸怀淡泊,精神闲适,渴望摆脱俗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仕人。
诗人以“云自无心水自闲”自况,表面上写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潺,自由流淌,从容自得,实际上正是诗人内心的独白。
⑵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写景,以云水的逍遥自在比喻恬淡的胸怀和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风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意深,理趣盎然。
5、答案:
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高洁不俗、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
//前四句通过对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陆鸿渐的高洁不俗。
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
//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6、【答案】三四句塑造了一个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隐者形象。
第三句写隐者自酿自饮,足不出户,自得其乐;第四句写隐者花落不扫亦无来客。
从这些生活场景中可以看出隐者真正是超然出世、怡然自乐、清静无为之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诗 鉴赏 形象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