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龙泉小学.docx
- 文档编号:28266590
- 上传时间:2023-07-10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33.64KB
教育科学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龙泉小学.docx
《教育科学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龙泉小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科学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龙泉小学.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科学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龙泉小学
教育科学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龙泉小学)
湖州市教科所
题目中的“教育科学研究”,指的是对教育及其有关问题进行科学的研究;“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专业从内涵到外延优化的过程;“教育科学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表明两方面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一、关于教师专业发展
1、“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成为一个时期以来的研究热点。
例如:
2005年4月14日《中国教育报》一则报道的标题是《研训融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副标题是《河北整合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创建区域性教师培训中心》);
2005年10月29日《教育信息报》一则报道的题目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副标题是《方展画教授谈教科研》);
2005年,《上海教育科研》杂志、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局及长三角地区其他教科所联合举办“黄浦杯”长三角“教师专业发展”征文活动,应征稿达到700多篇。
2005年,我们市教科所在全市范围举行教师“在教科研中成长”征文活动,共收到征文134篇。
目前,我们市教育局副局长、省特级教师周珑在主持一项省规划课题,即《将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列为教师专业发展标准的研究》。
再从整个面上来看,据初步统计,自2002-2005年,我国省级及以上刊物发表关于“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专题论文多达143篇,研究内容涉及“教师专业发展概况”、“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与内涵”、“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与模式”、“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教研”、“国内外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研究”等。
因此说,“20世纪90年代早期以来,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国际教育改革最关注的问题”(吴刚:
华师大教授)。
2、“教师专业发展”问题,为什么会成为热门话题?
稍作思考与分析,情况大致是这样的:
①非教育人士对教育显得内行。
“这几年教育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教育界以外的人不时会提出对教育的看法,而且有些不无道理。
这说明一个问题,相比医生等其他职业,教师的专业化程度还不高。
”
②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还不够强。
“任何职业要赢得社会的尊重,专业性非常重要。
教师作为一个专门职业,也不例外。
目前,有一种倾向,认为教师职业还是属于一种经验性的工作,无论是谁,只要具备一定的学历,教到一定的年头,自然会成为‘熟练的教书匠’。
这说明我们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还不够强。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爸爸妈妈找他谈话,爷爷奶奶找他谈话,和老师对他进行教育,效果是不是不一样?
如果说我们教师在发现问题后,进行归因并为其制定引导方案,并取得明显效果,那就能体现教师职业的专业性,也就是其他任何人所不能替代的。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善于反思,把反思作为自己教育教学行为的一种习惯。
新世纪的教师,要不满足于做个‘教书匠’,而应该做一个‘育人专家’”。
③许多人都想来当教师。
当前,我们教师的工作面临挑战,非师范类学校毕业生、别的行业的人员,有许多想来当教师;现在师范类专业毕业生也已经几年不包分配,已经有一部分暂时还不能任教,我就碰到一位,是梅溪人,2005年7月从湖师院毕业,大学本科,现在还在找我联系学校,说什么学校都可以。
④名师名校长待遇提高。
我们湖州市,别的地方也一样,向名师名校长发放津贴。
为什么?
不是怕所有的教师要离开教师队伍,去报考公务员等,而是怕优秀教师走掉。
于是专门提高这部分教师的收入。
而名师名校长之所以成为名师名校长,是因为他们专业发展得好。
而一般的教师,如果专业发展不好,不仅收入低,而且可能会下岗。
所以,作为教师个人,对专业发展存在迫切的需要。
目前我们评教坛新秀、教学能手、教学明星、特级教师,大家竞争,也就是这个道理。
⑤现在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
当然,更主要的原因,是现代社会对教育的要求提高了,人民群众迫切希望下一代能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这就需要所有教师都具有很高的专业化水平。
要通过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研究,寻找教师发展和成长的规律,使更多的教师能够更快地发展成长。
3、关于教师专业和教师专业发展。
“专业”这一个词中的“专”,既是一个指向性的代词,即指的是教师这一门业务;更是一个表示程度的副词,即具有了相当程度的倾向性。
“教师专业”是一个开放性的概念,即教师专业有她一些基本的要求,也要根据时代和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和补充、丰富其内涵,如要将现代教育技术、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等列入教师专业标准;要根据新课程改革实验要求认真研究教师专业发展问题。
所以,“教师专业”总是与“发展”一词构成一个紧密型的词或曰概念,即强调它的开放性、发展性、动态生成性。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指出:
“应该把教师工作视为专门职业。
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地、持续地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
”这里所指出的“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具备的能力与素养。
(1)上海黄浦区教师进修学院高级讲师李金钊在《从P教师的成长过程看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研究中认为教师专业包括:
专业情意:
有了多种幸福感而喜欢当教师,如看到学生进步、与学生分享快乐、教学上的成功、科研上的进步、信心的提升、成果的积累、做教师有一种满足感、能够把个性发挥出来、能够把握住这个职业、自认为能成为优秀的教师、工作比较顺利,游刃有余,把教师工作当作一份事业来做等。
教育教学能力:
包括掌握和运用特定教材进行教学、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选择和运用教学参考书的能力,编写教案的能力,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能力,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因材施教的能力,制作和使用教具的能力和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能力等。
教育教学经历:
初为人师阶段;逐渐地从个别角度去尝试探索的阶段:
实践一些想法,关注的是实践的效果怎么样,是思考与改变;教学上游忍有余阶段:
上课的驾御能力越来越强,也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教育科研能力:
独立或参与编写一定数量的教育、教学、科研、考试研究等相关书籍或撰写文章,承担科研课题等。
能勤于写作、勤于笔记、喜欢剪报、善于反思与总结等。
李金钊这样讲的意思是:
拥有教师专业,包括专业情意、专业能力、专业经历等。
(2)华东师大吴立刚教授在《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与途径》研究中提出:
①实践者知识是与实践相连结的,因为实践者知识是在对具体实践问题的反应中产生的,是在课堂的教与学的过程中真实的出现的;
②实践者知识是细节化的、具体的、特定的;
③实践者知识是综合性的,其所教的学科内容的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所教学科的教学法知识是纠缠和组织在一起的。
吴立刚这三句话的意思是,称得上“专业”,教育教学知识与实践实现了“连结”、融合,是细节化的、具体化的、特定化的、综合化的。
(3)上海教科院顾泠沅教授在他的《教师成长的困惑、研究与团队发展》研究中介绍道:
2000—2001年,时任香港大学课程学系主任的徐碧美教授,在一所学校跟踪四位教师,经一年多课堂录像、访谈研究,完成《追求卓越——教师专业发展案例研究》(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
她通过研究结果发现,别人提出的“卓越”理论,尽管把握了专家教师的静态特征,但并未把握专家与非专家教师的关键差异(动态形成过程):
●组织结构良好的基础知识以及思考和反思的知识技能;
●实践知识理论化、理论知识实践化的知识发展特征;
●不断探索和实验,质疑看似“没有问题”的问题和积极回应挑战的行为特征。
从顾泠沅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专”,达到了可以称为“专家”的程度;“专”,特别包括了“思考和反思的知识技能”、“理论知识实践化”了、能够“不断探索和实验”、“质疑问题”、“积极回应挑战的行为”等素质,即具有了研究者或教育理论家的色彩。
(4)江苏省无锡市崇安区教育局教研室华颂宁,在《论专家教师专业技能素养中操作性图式的生成》一文中指出:
“专家教师”,是“在学校教育领域有一定的研究,擅长于教育技艺并达到相当水平的教师”
专家教师专业素养构成中,具有非常广阔的专业知识背景;有为数众多且相当灵活的处理教学情景的策略,专业知识自我结构更为优良,调用更迅速;对特定的教学情景感受深刻且敏感,善于抓住更直接有效的要素。
华颂宁在这里干脆认为,达到教师专业水准的人,其实就是“专家教师”,对教育具有一定的研究,教育技艺擅长,并达到相当水平,而且很有素养。
综合上述引证分析,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理解:
所谓“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这门业务达到了专业化的程度,对达到专业化程度的教师,可以称其为“专家”。
这种“专业化”,或称其为“专家”的教师,其所掌握的一般理论和基础知识是同教育教学实践完美结合的,并表现出不断追求卓越、素质不断优化的发展趋势。
其实,这在我国古代就有这样的认识了。
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比较系统阐述教学理论的《学记》指出:
“记问之学,不足于为人师。
”“能博喻然后能为人师也”。
“既之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
”就是说,只记忆,储存了一大堆知识的人还没有资格做教师;能广博地采用灵活有效、启人心智的教学方法的人才能做教师;只有在实践中掌握教学规律、原则和方法,懂得教育成败的原因,才能胜任教师工作。
4、怎么才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途径、方法是很多的,譬如师徒结对、实践磨练、模仿创新、团队合作、校本教研、案例反思、博览群书等等。
其中:
一个很有效的做法就是教育科研(专家观点,一组事例)。
衣方杰2005年9月8日在《中国教育报》撰文,题目是《教育科研:
给教学一个支点》。
其中说道:
对于个人而言,教学必须获得一种突破,或者说一种持续上升的力量,没有一个教师愿意自己的教学长时间在同样的水平上停滞不前。
我们需要回答的问题是,这种教学上的上升的力量来自哪里呢,首先可能会来自教学本身,来自教学的点滴积累。
这也是绝大多数一线教师在教学上所依靠的东西,即我们所谓的教学经验,然而,在改革和发展的教学理论面前,经验有时候难免成为包袱。
如何面对纷繁复杂的教育力量?
仅仅依靠那些教学的点滴积累显然是不够的,这时候,我们需要有超越教学的高度,才能更好地应对上面的问题。
因而,教育科研成为一线教师获得教学突破的一个很关键的出口。
--这位研究者的观点,就是教育科研能够成为一线教师获得教学突破的一个很关键的出口。
√如:
湖师附小省特级教师盛新凤于2004年3月出了一本书,题目是《构建诗意的语文课堂》,由沈大安为该书写的序言。
序言中写道:
盛新凤老师俨然是一位卓有建树的语文教育研究者。
读盛新凤老师的这本专著,我思考的更多的是青年教师的成长:
一位年轻教师何以能够脱颖而出,一棵小苗怎样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除了当地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的关心、师长和同事的帮助以外,最重要的因素当然是自己的努力,在我看来,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善于思考和乐于动笔,是盛新凤老师成功的根本原因。
今日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已经成为人生的必修课。
站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起跑线上,我们发现自己是多么地浅薄和无知!
有那么多新理论、新观念需要我们紧迫地去学习。
如果我们仅仅满足于从师范学校带出来的一点知识,充其量只能做一个教书匠而已。
读这本《构建诗意的语文课堂》,我们看到了盛新凤老师那种锐意进取、兼收并蓄的学习作风。
她在教育学、心理学、文学上有深厚的积淀,对美学、哲学、历史也广泛涉猎,偶然心得,便会发出会心的微笑。
从孔子、柏拉图到皮亚杰、赞可夫。
她的书中融汇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后现代教育思想的智慧。
但愿我们的语文教学在有了容纳百川的气度后,真正孕育出有着大性格、大胸怀、大视野、大手笔的新型人才,为我们基础教育的整体改革添上浓重的一笔”。
√又如:
湖州实验幼儿园省特级教师朱静怡于2003年10月出了一本书--《幼儿园发展能力课程》。
有两位我国幼教界的著名人物—南京师大教授赵寄石、唐淑为这本书写的序言这样写道:
朱静怡是一位孜孜不倦、勤奋好学的幼儿园老师。
1985年,全国幼教研究会成立了课程、游戏、品德教育等五大课题组,作为其中之一的“课程”课题,湖州市实验幼儿园朱静怡报名参加了该课题组。
1985年,课题组第一次在南京活动时,朱老师在会上的表现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如饥似渴地学习皮亚杰的认知建构理论等,在评析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时她见解独到,交流方案时她思路清晰……这是我们第一次见面。
她还参加了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心理学函授班,参加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儿童心理学暑期培训班等。
学习期间,为了节省开支,她向友人借一住所,自带小菜,自炊伙食。
她在年近半百时通过自学考试获得了幼教大专文凭,被评为全国自考优秀学员。
朱老师不仅好学,并且善于学习。
她学习理论时密切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将教育工作中的成败与学到的理论相对照,用学到的理论指导今后的实践,通过反复学习和思考,逐步加深理解。
例如,朱老师从皮亚杰的认知建构理论中领悟出幼儿的学习不能靠外力灌输,应当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要创造条件开展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自我建构等。
我们从她撰写的这本专著中可以看到:
她广泛吸纳教育学、心理学、哲学、课程论等方面的理论,为她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作了理论铺垫,同时又对她生动而丰富的实践经验作了提升。
5、那么,为什么教育科研能够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呢?
√催化剂--长兴县第二实验小学的余琴(省特级教师)在《我的第一个科研课题》一文中还这样说道:
人们常说,教育科研是教师成长的催化剂。
这话一点不假,因为在经历的整个科研过程中,我真的学到很多东西。
要做好一个课题,首先得查阅与课题相关的资料,让自己的研究工作建立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之上,犹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借鉴别人的经验,使自己在工作中少走弯路。
同时,在阅读科研书籍,翻阅教科研期刊,写好读书笔记的同时,自己一直在与这些不见面的朋友交流,会澄清工作中许多模糊的认识,积淀丰厚的理论知识,了解各地教育教学研究特色和本学科研究的基本走势,便于自己从更宏观的角度去把握研究方向。
--余琴老师认为教育科研是教师成长的催化剂,在经历的整个科研过程中,可以真的学到很多东西。
√促进读书--《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的作者李希贵说:
教育是与读书连在一起的,书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
教育需要经典的依托,古典让人厚重,前沿让人激越。
教师要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最重要的途径是“读书”,通过研读教育理论专著,与教育家对话,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理论素养。
每一项成功的教育改革都是建立在坚实理论基础之上的,教师投身教育改革的实践,如果缺乏理论的指导,没有先进理论的滋养,没有几个教育经典和专业书籍打底子,就会停留在机械模仿上,就会在实践中丢失自我。
如何才能促使自己多读书呢?
湖州市环球小学的周盛敏校长,在《在教科苑中—耕耘、求索、奉献》一文中说:
有人跟我说,搞教育科研,仅教育来论教育是不够的,要多读一点哲学、社会学和其他方面的书。
离开专家指导,始觉自己的不足,我一头钻在了书堆里,除了读《教育科研方法导论》等指导科研的书籍外,还读了《哲学通论》、《第五项修炼》、《杜拉克—成功管理全书》等,从教育学、心理学到管理学,从教育家到企业家……读书让我明白了:
我们不是理论工作者,而是教育教学一线的实践者,但我们可以把学校、年级、班级或学科看作是一块实验田,寻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在专家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性研究,这样我们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会有深层次的感悟。
她还认为:
教育科研的真正内涵在于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与分析,发掘内隐于这些生活、事件、经验和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发现教育的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
因而,教育科研的过程是追求真理的过程。
浙江信息工程学校的凌勇坚老师在《“执著”是我在教科研领域取得实绩的法宝》一文中说道:
我切实地投入到教科研之中还是从2001年的春天开始的。
那时,由于我是学工科的,对教学不够熟悉,又因文科原本较弱,再加上曾经在企业工作,故起步时的困难自然较多。
但我为了适应工作,搞好教科研,主观上作出了很大的努力。
在开始阶段,每当双休日来临,只是看着别人去放松放松(这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份,而自己除了备课,就是看书学习,钻研业务,还经常跑新华书店、泡图书馆,几乎放弃双休日。
诚然,前进的道路是不平坦的,起初的时候历经不少坎坷,不仅总是感到研究无从下手,而且即使工作中偶尔发现一些新问题,产生一些新想法,也不知怎么去深入、去探索,更无法用文字去归纳表述,因而曾几度闪现着“放弃”的念头。
但是情势不允许我泄气,为了生存同时又想有所发展,除了坚忍不拔地迎着困难上以外,没有别的路可走。
就这样,我一直置身于不断发现问题,思考和研究问题之中。
通过一段时间的“执著”摸索,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赢来了突破性进展。
--凌勇坚老师切身体会是投身教育科研,使自己除了备课,就是看书学习,钻研业务,还经常跑新华书店、泡图书馆,几乎放弃双休日。
情势不允许我泄气,为了生存同时又想有所发展,除了坚忍不拔地迎着困难上以外,没有别的路可走。
就这样,我一直置身于不断发现问题,思考和研究问题之中。
√形成风格--省教科院院长、教授方展画博士在2005年10月29日的《教育信息报》上撰文认为:
搞科研的人肯定要学习理论。
很多人凭经验和感觉也能做些事情,教师凭辛勤劳动和经验也能取得成绩,但不能否认理论的重要性。
有很多教师经验积累的很厚实了,但就是提炼不出来。
实际上他们离成功只一步之遥,但这一步非常艰难。
因此,学习理论会让人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其次,搞科研需要了解信息。
在浙江省教科院下达的有关课题申报的文件里,专门有一项是对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的综述,阐明他人对这个课题的研究程度和成绩。
在这样一个过程中,课题研究者可以开阔思路,学习别人的经验。
再者,科研也有助于形成教师的独特的教学风格。
综上所述,从事教育科研活动,能克服教师的职业倦怠和低水平重复,促使教师加强学习、不断学习和有效学习,促进对经验的积累、总结、反思和上升至理性的高度。
三、关于教育科学研究
1、对教科研应该这样来认识。
--教育科研并非只是专家学者的专利
应该说,我们做教师的,一直在进行着教育科学研究工作。
如备课、作课后小结、撰写教学论文等。
这里面,多少具有教科研的要素,如备课要对学情作出分析,需要对教材进行选择处理、要考虑预设与生存问题等;课后小结需要对上课情景作出回顾与描述,根据一定理念、原则等进行分析评价等,这其实就是一份案例了;写论文要查阅文献典籍,引文要注明出处,等。
有些要素虽然没有标出来,但却隐含在里面。
而眼下一般认为的教育科研或者说课题研究,其实也有不当之处,一是研究报告前面一部分太长,即背景分析和研究综述,从国际上分析起,从远古社会分析起,占了很大篇幅,却缺乏对现实情况的分析,分析和阐述的贴切性不够。
而且实施情况、效果结论、理性思考部分比较空,装订在一起无关紧要的东西太多,厚厚的一大本,拿都拿不动,包装成本太高。
二是好象教科研与我们的教育教学实际离得比较远,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是挺累人的事,是很刻板的事。
所以,对什么是教科研,要有正确的理解。
教科研,顾名思义,是对教育的科学研究。
这种研究,是经过预先设计的。
而预设,当然有程度之分。
教育科研研究的内容、研究的方法、成果的呈现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关于研究的内容,包括教育本身,也包括教育与其他方面的关系,有教育的、教学的、管理的、教师的、学生的、家庭的等等,五花八门,林林总总。
关于教科研的选题,我们的分管领导周局长提出:
从教育教学实际遇到的困难入手,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从面临的新的课题入手,从进一步提高本职工作的需要入手。
那我们作为教师,所做的工作就是教育教学工作,所以,现在有人提出口号:
让科研走进课堂。
⊙关于研究方法,象实验法,属于演绎,过于规范,太讲究程序,统计、测量、工具等,也实在搞不太懂。
所以说,前几年做课题,经院式的痕迹过盛,把事理的证明作为一种时尚。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霍忠平认为:
教育科学研究的教育现象,往往跟人的思想、精神等联系在一起。
而人的思想、精神是很复杂的,是难以量化的。
所以,归纳法,案例法,其实也很管用。
我本人所进行的所谓课题研究,好多,属于归纳分析性质,经验总结性质。
如《辞达而已矣》、《就近入学的法理分析》、《拓出研究性学习的新天地》、《区域性艺术教育的实践与思考》《湖州中心城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实践与思考》等。
所以现在非常时兴提出的行动研究法(在实践中通过行动与研究的结合,创造性地应用教育理论去研究与解决不断变化的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及自身专业化水平的一种研究活动。
)、案例研究法(对教育活动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能够反映教育某些内在规律或某些教育思想、原理的具体的教育事件、课堂内真实故事或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的描述)、叙事研究法(把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经验组织成有价值的结构事件,通过叙述这一事件发生、发展、解决的整个过程并分析因果来阐述自己教育理念的研究方法。
意大利亚米契斯《爱的教育》)、教育日志等,就比较宽泛一些。
但虽然宽泛,却仍然带着一个“法”字。
所以,现在出现了从证明事理为主的研究,逐步走向解决问题的大众化研究。
⊙关于成果呈现方式,课题研究报告是一种。
还有如经验总结、调查报告、教材、著作、论文、课件、教案等。
我看了好多由一线教师出的书,如朱静怡老师《幼儿园发展能力课程》这本专著,三分之一是作为附件的《发展能力课程月内容安排表》,也就是活动设计。
盛新凤老师《构建诗意的语文课堂》这本专著,附有30个十分经典的教案。
甚至《人民教育》,如2006年第5期第31至37页,刊登于永正老师的课堂教学实录—《习作课—考试》,我以为这比一般的论文有趣地多,会有更多的人看。
朱小蔓在《教育科研工作的五个问题》(《人民教育》2004.19)中指出:
“教育科学研究在追求学术的规范、严谨的治学和严肃的科学态度的同时,也在追求学术表达方式的多样化,追求尊重学术人员不同的智力性向和兴趣性象。
”
郑金洲在《教育研究的方法与成果表达形式之一—教育日志》(《人民教育》2004.12)中也说:
“教育研究的方法与成果的表达形式多种多样,但并不见得所有方法或成果表达形式适合所有的教师。
一般说来,便于操作、与工作实践相辅相成、‘工研’矛盾不突出的方法或成果表达形式,才是适于教师的。
如果回顾教师从事教育研究的历史,不难发现,大致走过了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大力实施程序繁复、要求严格的实验研究,到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的倡导探寻教育意义的叙事研究等方法的历程。
这一变化,不仅仅意味着随着对教育认识的变化,研究方法与成果表达形式开始从一味注重量化转向质化(即定性分析),质的研究成为教师关注的焦点,而且也昭示教师在尽力探索着属于自己的研究方式,搜寻着与教育实践质量的提升相一致的研究成果表达样式,应该说,这是一种可喜的变化,它可能导致教师研究中独特的话语方式和对教育的独到理解。
循着这一变化,一些研究方式和成果表达形式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教育日志、教育叙事、教育反思、教育案例,等等。
这些研究方式和成果表达形式,或自由表达,或理性提升,或问题取向,或直抒胸意,成为教师研究的基本存在形态。
”
⊙是不是立项课题研究才叫教科研?
当然不是的。
那为什么需要对教科研课题进行立项管理呢?
立项管理,课题负责人当成一件事情了,有点压力了,上级有关部门要进行督促、检查、指导、鉴定和评奖的,这可以更好地帮助和督促你按时地、有质量地完成研究任务。
⊙课题立项为什么要附课题研究方案?
是为了表明课题负责人能够把课题做好。
所以你必须尽可能地来阐述清楚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如“研究基础”,若能反映出基础很好,就非常具有信服力。
促成研究的意象溢于言表。
⊙为什么课题研究报告要在结构的完整性上作出一定的要求?
为了使人家相信你的研究真实可信。
如调查报告,应写上采用的调查工具和方法,如《上海教育科研》2005第2期P43田丽丽的《初中生学校压力现状的调查研究》的开头:
一、研究对象
选取广东省431名初一至初三(即7-8)年级的中学生为被试,其中男生227人,女生204人,年龄范围12—16岁,平均年龄14岁。
二、工具和方法
所用研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科学研究 教师 专业 发展 龙泉 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