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docx
- 文档编号:28265125
- 上传时间:2023-07-09
- 格式:DOCX
- 页数:44
- 大小:41.07KB
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docx
《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
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春意
教学目标:
1.“春天”、“春雨”、“小鸟”都向人们“致春天”的来临,本课汇编了一组描绘春意的音乐作品。
让我们在音乐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2.聆听《春水》,感受拟人化的“春水”活泼、顽皮的形象。
聆听《致春天》,感受乐曲对春天的描绘,尤其是第一与第三乐段,相同的曲调,不同的手法表现不同的情绪。
让我们在聆听过程中体验音乐丰富的表现力。
3.表演《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歌曲借景抒情,运用不同的节拍、节奏表达对春天的赞美。
在学唱过程中学习切分节奏及乐句的重复、变化(相似)重复的创作手法。
教学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聆听《致春天》
2、表演《小鸟小鸟》
教学重点:
通过聆听体会身边的春天
教学难点:
表演《小鸟、小鸟》
教学过程:
一、聆听《致春天》
1.介绍作曲家的国籍及作品的背景为导入。
(1)设问:
“挪威”地处欧洲的哪里?
那里的气候条件如何?
(2)讲解:
春天对地处北欧的挪威人民是多么的美好,作曲家格里格热情地谱写了这首钢琴抒情小品。
2.视听《致春天》。
(1)设问:
你能根据伴奏及旋律的不同表现手法区分作品的段落吗?
(2)教师可适时指导,如听第一段的主题片段,以及第二段再现主题的片段。
还可帮助学生听辨第二部分的低音区的伴奏片段等,以降低学生听赏中的困难,帮助他们听辨三段体的不同情绪的音乐表现。
3.复听《致春天》。
要求学生在座位上用脸部的表情或微小动作,表达出三段音乐在发展过程中的情绪变化。
4.完成教材中的书面作业。
(1)画出第三部分的图形谱,说明第一与第三部分旋律是相同的,
但情绪不同。
如用同样的线条,可以用线条的粗细表达其热烈的情景。
还可以根据想像在图形谱上添加其他的图画等。
(2)完成方格框内的选择--曲调高、低与情绪的平静、期待、热烈。
以上两个书面作业,因为是在学生通过二次欣赏作品的基础上独立完成或学生间的相互讨论完成,切忌教师包办代替,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与联想。
5.三度(欣赏)创作。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舞蹈动作即兴表演对春天来临时人们的祈望心情,要把三段的发展变化过程能表达出来。
不求动作和舞姿的优美,主要是体现学生的自主参与及他们对春天的向往的心情。
二、表演《小鸟小鸟》
1.生态环保导入。
设问:
(1)哪些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
我们要加以保护。
(2)你能说出描绘春天的成语吗?
(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春暖花开,莺歌燕舞……)
2.聆听范唱《小鸟小鸟》。
设问:
(1)歌曲是几拍子?
说出该拍号的含义?
(复习68拍号)
(2)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3.学唱曲调。
(1)教师范唱曲调。
设问:
曲调每一乐句有什么规律?
每起句的第一拍有什么规律?
(弱拍起唱——第六拍起唱)
(2)先学第一部分(第一乐段)。
a.教师范唱。
设问:
听辨并找出相同与相似的地方?
b.在教师指导下用68拍指挥图式,跟着教师的指挥放慢速度视唱第一乐句(2小节)。
c.学生自学第一乐段的其他三个乐句(每句2小节)。
(3)学唱合唱部分(第二乐段)曲调。
a.教师分别范唱两个声部的曲调。
设问:
听辨并找出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b.在教师指导下,二个声部先学唱第二乐段的第一乐句(2小节)。
注意第一声部六度音程以及第二声部的四度音准。
有困难的班级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加唱一条辅助练习:
c.分声部自学各自的声部。
教师重点辅导低声部。
4.学唱歌曲
(1)完整地唱全曲曲调,要表达出欢悦、活泼的情绪。
(2)用“la”唱全歌。
注意合唱部分的和谐;注意用稍快的速度表达喜悦的心情;注意每句的休止符,要唱得“藕断丝连”状,以表达欢乐的情绪。
5.表演歌曲。
在完成以上环节的基础上,让学生发表表演歌曲的处理意见,如:
演唱形式;编配打击乐;伴舞;小品表演……进行二度创作表演。
表达对春天的赞美。
三、课后小结:
师生再见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春雨蒙蒙地下》
教学重点:
表演歌曲
教学难点:
音乐知识:
切分音
教学过程:
一、学习歌曲
1气象知识导入:
春天里的“春光明媚”是一种天气的现象,天气不可能是永远“春光明媚”的日子!
设问:
(1)还有哪一种天气现象?
(2)人们是怎样来形容春雨的?
(3)春雨给大地带来了什么生机?
2.欣赏歌曲范唱。
设问:
(1)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刷刷刷刷”是什么模拟声?
你能模仿唱一下吗?
3.在教师指导下,练习模拟的下雨声“刷刷刷刷”。
(1)前面部分的8小节(包括间奏)要求二声部。
(2)结尾处的5小节(注意力度的变化)要求。
4.师生接唱。
教师唱歌曲的歌词部分,学生接唱雨声“刷刷刷刷”部分。
5.学唱曲调,学习切分音。
(1)教师范唱曲调。
(2)讲解切分节奏及切分音唱法。
(3)在教师指导下学唱开始的9小节曲调(学生用24拍指挥图式划拍,弄清
强弱拍及后半拍节奏)。
(4)学生自学第17小节以后的曲调:
先弄清节奏,再学唱曲调,教师有重点
地指导有读谱困难的学生。
(5)用小快板速度抒情地抒发对春天的赞美,唱好全曲。
6.学唱歌曲,表演歌曲。
(1)在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后,填入歌词歌唱。
(2)歌词词义讨论。
设问:
第一段歌词的含义是什么?
第二段歌词:
“这是生命在歌唱,这是种子在发芽”,谈谈你是怎样理解的?
(借景抒情)
(3)在理解词、曲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4)配上打击乐,尤其是沙球在哪里用比较合适?
使歌曲的表现更有声、有景、有情。
二、音乐知识:
切分音
1.正常的强弱节奏:
2.改变了强弱关系,产生了切分音:
三、课后小结:
师生再见!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春水》
教学重点:
领会音乐作品中的“春水”
教学难点:
按节奏谱给音乐伴奏
教学过程:
一、聆听音乐
1、自然现象的变化导入。
设问:
春水从何处来?
冬去春来,大地回春,冰雪融化,形成春水。
春水又怎样活动,他们去向哪里?
请听音乐。
2.欣赏童声合唱《春水》。
设问:
(1)歌曲创设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合唱有几个声部?
表现出怎样的情绪?
(3)春水像不像活泼、顽皮的孩子?
3.再听《春水》,边听边跟着歌声朗读歌词,并在教材的歌词上划上小节线(如一次不成,可多听几遍)。
二、儿歌与打击乐。
1、按教材上标出的节奏,练习徒手拍击。
2、可以两人一组练习,即一人朗读一人拍击。
也可以小组与小组练习,最佳方案是个人边朗读边拍击。
3、注意速度能与歌曲一样。
4、徒手为歌曲伴奏:
播放歌曲录音,准确地为歌曲伴奏(按教材上标出的节奏谱)。
5、分组讨论,选择合适的节奏乐器按徒手打击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6、各组展示表演。
比一比哪一组与音乐配合得最默契。
三、拓展与研究。
1、设问:
能否设计其他形式表演,并说说意图。
如配乐作画;小品表演;歌曲伴舞……
2、重新设计节奏谱,并说说设计的思路与意图。
3、研究成果表演。
4、教师要积极表扬学生的创造性表演,表扬他们的创新精神。
四、课堂小结:
师生再见歌!
课后反思:
第二课欢乐的村寨
教学目标:
1.我国是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本课介绍了苗族、彝族、藏族、佤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的音调风格及其风土人情,以激发我们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拓宽我们的音乐文化视野,并收集本地区民族歌舞,举行各族儿童联唱实践活动。
2.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阿佤人民唱新歌》,从各种丰富多彩的音色中感受在少数民族村寨里,当喜讯传来时他们载歌载舞的欢乐场景。
3.用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巴塘连北京》、《迷人的火塘》,以表达藏族、侗族少年儿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在学唱过程中继续学习,切分音的另一种形式,以更好地表现该地区的民族音乐风格。
教学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在感受、体验、实践学习中,了解藏族风土人情,领略藏族民歌风格,培养学生喜爱藏族歌舞艺术兴趣。
2、学唱歌曲《巴塘连北京》并能创造性表现藏族民歌
教学重点:
了解藏族风土人情及藏族歌舞风格。
教学难点:
唱好跨小结切分音,连音线,圆滑线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听《青藏高原》
师:
美好的诗,感人的歌象从高原雪山倾泻而下的河,时空已挡不住它奔向大海的冲动,藏族人日夜聆听的歌也早已跨过时空飞向远在千里之外的我们,引导我们走进神奇而美丽的西藏。
二、走进西藏,了解西藏风土人情
师:
到过西藏吗?
能把你所了解的西藏与大家分享吗?
(1)西藏素有“世界屋脊”之称。
在那可仰望世界最高山峰——珠穆朗玛峰
(2)在那可观赏雄伟的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建筑——布达拉宫
(3)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江
(4)服饰、礼仪、文字、献哈达
(5)藏族歌舞:
刚才我们感受了藏族独特风土人情,藏族素有“歌舞海洋”之称,歌舞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听过哪些藏族歌曲,会哼唱吗?
歌曲特点:
地域辽阔,人烟稀少,平时说话养成大声讲话习惯,日久天长,就形成了一种独特艺术风格,高原艺术特色,歌唱时音色高亢明亮,曲调婉转悠长,节奏律动强,衬词运用增添民族特色。
师:
歌中有舞,舞中有歌,歌舞一体构成了一种独特艺术风格,锅庄舞,弦子舞是藏族人民十分喜爱的一种民间歌舞,他们用舞来歌颂。
(6)那他们歌舞时主要会用上什么乐器伴奏?
(介绍藏族乐器)
三、感受藏族歌曲风格,学唱歌曲《巴塘连北京》
1、初听歌曲
师:
巴塘人民非常热情,用歌声来迎接我们,听,远处传来了动听的歌……
请把你初听的感受与大家分享。
2、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优美的旋律吧!
①用“lu”哼唱,连贯圆润②哼唱曲谱
3、歌中把彩虹比作云间金色的路,那这是一条怎样的路?
请仔细再听录音范唱
生:
这条路能把把塘和向往已久的北京紧相连,每当一地公路修起,当地人民非常高兴,唱歌跳舞,歌唱祖国感谢党,让我们也来一起歌唱吧!
(加歌词演唱)
4、不足之处纠正(请同学们把刚才这局再唱给老师听听,老师再想听听这非常有特色的一句。
5、接口唱①师生②生生
四、歌曲情绪激发
1、师:
刚才我发现有些同学演唱时已非常投入了,你觉得应该怎样唱才更能体现当时修起了公路,藏族人民激动心情?
生:
①加上衬词②改变速度。
2、师:
巴塘山水连着北京,巴塘人的心更向着北京,如今高原上不但修起了公路,更成功修成了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
师:
天路让藏族人民从此走向幸福大道,他们 无比欢欣鼓舞,赞美幸福生活,此时心情激动欢欣鼓舞,有的甚至流下了泪。
3、那就让我们更加投入,带着深切感受来歌唱吧!
五、拓展延伸,情感表达
1、喜讯传到巴塘,他们更是欢欣鼓舞,此时他们会怎样传颂这美好生活!
小组创编
2、展示(小组展示创编成果)
六、总结
今天我们又一次领略了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藏族,了解了他们独特的风土人情。
同学们,不同的音乐把我们感染,不同情感把我们吸引,独特的文化让我们为之赞叹,今天我们用歌声用舞姿来感受民族文化,以后愿大家通过音乐课这条纽带继续品位中华民族渊源文化。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从音乐要素入手,分析、感受、理解作品所表达的地方民族音乐的风格特色。
2、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像能力,并能听辨乐曲中各个主题音调,进一步了解管弦乐合奏形式,逐步提高学生欣赏器乐曲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感受和熟悉乐曲的主题旋律。
2、用不同的艺术手段引导学生感受、理解乐曲塑造的音乐形象。
教学过程:
一、欣赏边寨风情背景音乐《北京喜讯到边寨》第二部分乐曲
1、导入:
听音乐《爱我中华》进教室-----预示学生拍手、律动。
师: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设问:
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呢?
生:
(一两个学生回答)
师:
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到祖国边寨“云南”,去领略独特的风光和浓郁的民族风情。
2、欣赏边寨风情:
云南版图;云南风光;风俗文化;舞蹈(服饰);
师小结:
云南是个美丽的地方,生活在那里的男女老少个个能歌善舞,他们用音乐和舞蹈来传颂他们的民族文化,特别是在节日、欢庆时他们欢歌、跳舞的场面就更加热烈、奔放。
二、揭示课题《北京喜讯到边寨》
1、出示课题:
《北京喜讯到边寨》
设问:
看到课题你想到了什么?
让学生畅所欲言,生:
(略)
2、简介作者、作曲背景
3、简介:
管弦乐
设问:
你知道管弦乐中的哪些乐器?
(一两个学生回答)
三、完整欣赏
1、完整的欣赏管弦乐合奏《北京喜讯到边寨》(打开书本,边听边来想象音乐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课件展示《北京喜讯到边寨》(课件画面:
管弦乐合奏图)]
设问:
乐曲可以分成几个部分?
生:
(略)
2、音乐与色彩
师:
老师这里有三个色块,(出示)假如用这三种色块来表现乐曲的三部分,你会怎样选择呢?
四、分段欣赏
1、聆听乐曲第一部分
设问:
说说音乐表现了怎样的情绪?
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情景?
生:
矫健、激昂、欢腾、奔放、纵情舞蹈
2、小结:
其实在第一部分乐曲中,有三个主题乐段构成。
3、聆听、对比感受[音乐:
《北京喜讯到边寨》第二部分]
师:
刚才我们听赏了乐曲的第一部分,下面我们来听赏第二部分,仔细聆听,说说这两个部分所表达的不同情绪,是哪些音乐要素的变化使它们产生不同的情绪。
4、师生交流
5、师小结:
音乐中速度、力度的变化与音乐情绪、意境的表达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
6、聆听第三部分[音乐:
第三部分]设问:
和哪个乐段比较相似?
生:
(略)
7、师小结:
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变奏、再现。
五、完整听赏
师:
最后,让我们围成圈,和着欢快、热烈的音乐,纵情的跳舞。
六:
小结: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动人的歌舞,美妙的音乐,今天老师和同学和同学们一起领略了边寨的民族风情,感受了乐曲《北京喜讯到边寨》,在以后的艺术活动中我们将会领略到更多的民族乐曲,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的丰富多彩。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聆听《阿佤人民唱新歌》
2、表演《迷人的火塘》
教学重点:
切分节奏的掌握
教学难点:
切分节奏的掌握
教学过程:
一、聆听《阿佤人民唱新歌》
1.从地理知识上导入:
我国的云南省地处西南,居住着许多少数民族同胞,大家比较熟悉的有彝族、傣族等。
在云南西盟,沦源等地居住着另一个少数民族——佤族,他们世世代代在那里狩猎、耕耘,他们的音乐与他们的风格一样古朴、粗犷,请听《阿佤人民唱新歌》。
2.欣赏《阿佤人民唱新歌》。
设问:
歌曲表达的情绪给你什么感受?
(热情、欢快)
3.板书前奏6小节曲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唱这6小节曲调。
设问:
在曲调出现最多的音,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几个音?
()板书最后一小节的衬词及曲调,并在教师指导下学唱。
这是佤族的语言,表示欢乐、友好。
4.反复聆听,学生可以即兴舞蹈,可以选择打击乐,可以拍手、跺脚随音乐拍击,如果能随音乐哼唱更好。
总之形成一个载歌载舞的场面,犹如身临其境,投入地以欢乐的情绪表达少数民族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的幸福生活情景。
二、学唱《迷人的火塘》
1.以民族的风情风俗导入:
侗族同胞在喜庆节日的晚上,生起篝火围在火塘的四周唱歌跳舞,抒发他们对生活的憧憬,火塘象征着欢乐时光。
这是侗家的风格。
设问:
你还能举出几个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吗?
2欣赏《迷人的火塘》范唱:
先听音带的范唱,让学生对合唱有一个完整的印象。
然后教师在伴奏音带的伴奏下,分别范唱第一段歌词的两个声部,让学生对每一个声部有一个初步的感受。
3解决重点:
切分节奏
(1)教师范唱第四乐句(即第7、8小节)。
设问:
“这两种节奏是什么节奏?
与学过的切分节奏有什么联系?
——师生讨论。
4.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切分音的知识学唱第四乐句。
三、课后小结
教学反思:
第三课幻想
教学目标
1.幻想是创造想像的准备阶段,它能鼓励人们向上和前进,是创造性学习的动力。
通过《天地在我心》、《小白船》、《水星》、《让幻想展翅飞翔》等作品的学习,进一步拓展幻想力,促进思维的发展。
2.通过对动画片《宝莲灯》的两首插曲的欣赏,了解神话故事是人们对生活的一种幻想寄托。
在聆听由电声音乐演奏的这两首作品所造成的神奇气氛中感受幻想的意境。
3.唱好二声部合唱《小白船》、《让幻想展翅飞翔》,在立体的和声音响声中,体验、想像所获得的美感,并对两首歌曲进行二度创作。
4.以《水星》、《宝莲灯》及两首歌曲为范例,开放式进行以“幻想”为内容的音响小品命题创作活动。
教学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对动画片《宝莲灯》的两首插曲的欣赏,并了解神话故事,进一步拓展幻想力,促进思维的发展。
感受电声乐队及电子合成器的音响效果。
并使学生在聆听由电声音乐演奏的这两首作品所造成的神奇气氛中感受幻想的意境。
教学内容:
1、聆听《宝莲灯》二首作品
2、音乐小知识——电声音乐、电子合成器
教学重难点:
通过音乐想象、感受故事的动人场景。
教学过程:
一、聆听《天地在我心》
1.由电影故事导入。
设问:
谁能介绍一下动画片《宝莲灯》的故事?
教师归纳(故事概况见本教材分析)。
2.欣赏《天地在我心》童声独唱。
讨论:
(1)这首插曲是哪个角色在演唱?
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演唱的形式,其音色归属哪个声部?
旋律的情绪是怎样的?
(3)叙述在演唱这首插曲时的影片画面及描述的故事内容。
3.聆听《天地在我心》。
(1)边听边展开联想与想像,说说听后感。
(2)熟悉的学生可以随录音轻声哼唱(但不能妨碍别人的聆听),也可以用动作来表达自己聆听的感受。
二、聆听《望月节》
1.以对比导入。
播放录音《望月节》。
设问:
这段音乐在演唱形式上及情绪上与《天地在我心》有什么不同?
它叙述了一个怎样内容?
谁还能想起在影片中的画面是怎样的?
2.聆听《望月节》。
在聆听前,教师先提示:
要仔细听伴奏,神奇的气氛是靠什么音响产生的?
聆听后师生讨论:
音乐神奇色彩产生的因素?
三、教师简单介绍电子合成器。
电声音乐是电子高科技的产物,是电子科学运用在乐器上并转化为音响,通过演奏进行音乐表现的。
电子合成器是先用电子采集各种音源,把几百种音源的分析,通过高科技合成后做成集成芯片。
在演奏时通过操作键盘、键纽发出各种模拟的音响。
四、课堂小结:
师生再见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用优美、连贯、统一的声音演唱。
2、感受四三拍,唱好二声部合唱歌曲《小白船》,用声音表现出夜空中月亮摇动的生动形象和美好意境。
3、通过《小白船》、《水星》的学习,进一步拓展幻想力,促进思维的发展。
教学内容:
1、表演《小白船》
2、聆听《水星》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在歌曲演唱时,要求掌握气息悠长连贯,长音的唱法;
难点:
让学生获得美的享受,促进想象力,并能较好表现歌曲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学唱《小白船》
1.以天文知识导入。
设问:
有谁知道地球、月球、太阳的关系?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地球是太阳的行星)
揭题:
朝鲜童谣《小白船》就是叙述了一个关于月亮的传说与想像。
2.歌曲范唱。
设问:
这是几拍子的歌曲?
歌曲表达的内容是什么?
3、谈感受。
4、节奏练习:
X00|0XXX
先徒手拍手、拍腿练习,然后加上打击乐器(其中学生大部分仍是徒手)。
5.学唱第一乐段曲调。
(1)教师范唱曲调(前16小节)。
学生分两组,一组三角铁及拍手,另一组串铃及拍腿,为教师范唱伴奏。
(2)学生学唱第一乐段曲调,教师用打击乐为学生伴奏。
6.学唱第二乐段曲调。
(1)教师分别范唱高声部与低声部曲调。
(2)高、低声部的学生各自学自己声部的曲调,教师巡视,重点指导低声部。
(3)高、低声部分别汇报自学成果。
(4)请两位高声部的学生与教师重唱(教师唱低声部)。
7.完整地、优美地、流畅地唱好全曲。
8.学唱歌词。
(1)二个声部的学生分别学唱自己的声部的歌。
(第一个声部在练习时,另一声部默唱或轻唱自己的声部与之配合。
)
(2)二声部合成,并配上打击乐。
(3)有感情地富有想像地唱好歌曲。
9.表演《小白船》:
演唱、伴奏、即兴舞蹈等等,以多种形式表演《小白船》,尽情地抒发师生的想像。
主要让学生参与表演,形式由他们讨论。
二、聆听《水星——飞行使者》
1.以天文知识导入:
看谁的天文地理知识知道得最多!
设问:
太阳系有几颗行星?
2.欣赏《水星——飞行使者》第一主题(片段)。
设问:
这段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
你能描绘一下,你想到的情景?
(仿佛可爱的飞行信使在空中翱翔飞舞,传播着幸福和快乐的信息。
)
3.揭题:
这是英国作曲家霍尔斯特以太阳系行星为题写的一部管弦乐组曲之三:
《水星——飞行使者》。
现在请你按作曲家的标题展示你的想像。
4.再次欣赏乐曲,听后要分组讨论。
问题:
(1)乐曲分几个部分?
(二部分)
(2)你能编个故事讲一讲吗?
5.小组讨论:
每人说说自己的故事(以乐曲作背景音乐)。
6.再次完整地欣赏。
7.教师小结:
表扬学生们丰富的想像,发展形象思维,希望大家多听音乐多想像。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幻想是创造想象的准备阶段,它能鼓励人们向上和前进,是创造性学习的动力。
2.通过复习巩固让学生准确的演唱歌曲。
教学内容:
1、学唱《让幻想展翅飞翔》2、音响小品创作
3、听辨练习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掌握二声部演唱。
教学过程:
一、表演《让幻想展翅飞翔》教学基本要求
1.谈话导入:
什么是幻想?
幻想是人们对未来远景的一种想像。
大家来听《让幻想展翅飞翔》在唱什么,你就明白了。
2.聆听歌曲范唱,讨论歌曲所表达的内容及其演唱形式。
3.学唱歌曲。
(1)教师分别范唱二声部曲调。
(2)学生分声部自学第一部分曲调。
(到第一个反复记号为止,教师巡视指导。
)
(3)二声部合成,教师在鼓励学生自学成果的前提下,提出问题后,再次合成。
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与美的享受。
(4)填入歌词,加入幻想进一步唱好第一部分歌曲并获得美感。
(5)学习第二部分歌曲并合成。
4.表演歌曲。
(1)完整地唱好歌曲。
(2)分组讨论:
怎样表演歌曲?
希望大家展开想像的翅膀,自由地无限制地设计。
(教师深入到学生小组中进行指导、点拨,要极大地鼓励学生的创造。
)
(3)分组展示,如有的组力量不足,可以提出要求,请其他组同学乃至教师参与、协助表演。
(4)评价、鼓励为主,表扬学生们的创造性活动。
二、音响小品创作活动
1.布置任务,提出要求:
表演一段音响小品,反映“幻想”的主题。
要求:
(1)设计命题及设计表现的过程与内容。
(2)运用各种现有的乐器(打击乐及各种自备的乐器)及自制非正规的乐器,同时包括人声及身体各部位能发出声音的部分。
(3)允许自由结合形成小组集体创作。
2.教师提供各种器材,尽量满足学生的要求。
3.在创作过程中,教师要到学生中间去进行指导、引导、点拔。
4.各组展示。
7.小结:
幻想是一种创造性学习、工作、生活的动力,能发展我们思维能力。
三、听辨练习:
听辨哪一首曲调带有切分节奏?
1.目的是巩固前两课的切分音知识,加强切分节奏的练习。
2.教师分别弹奏两条曲调。
设问:
在这两条曲调中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3.跟琴学唱曲调→离琴视唱曲调。
课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年级 下册 音乐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