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启东市汇龙中学届高三高考考前辅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 文档编号:28262225
- 上传时间:2023-07-09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30.96KB
江苏省启东市汇龙中学届高三高考考前辅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江苏省启东市汇龙中学届高三高考考前辅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启东市汇龙中学届高三高考考前辅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启东市汇龙中学届高三高考考前辅导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汇龙中学2013高三历史考前辅导
一、总体要求
1.心态:
保持平稳情绪,防止产生过分焦虑,充分相信自己前一阶段的努力和付出,对高考充满必胜信心。
2.审题:
看清题意,特别是新情景新材料,包括材料来源、出处、作者,特别注意时间、空间(地区)、中心词,主题思想,联系所学知识缩小判断范围,正确认清题意;对材料仔细阅读、分析、归纳,结合所学知识按要求回答,不偏题,不片面,切合题意。
3.解题:
选择题用时20~25分钟,21~23题每题13~15分钟,24~25题10~12分钟;非选择题要在草稿纸上理思路、立提纲、写结构,不可盲目做题;力争一次成型,少改动,除非有90%把握才给予改动;书写端正,要点化、段落化,答题内容长短看试题赋分多少。
二.从历年高考看重点
(一)中国史部分
1.【中国古代史】
(1)政治史部分三年中涉及:
西汉郡国并行制(10年),唐朝三省六部制(09年),元朝:
宣政院(10年),行省制度(11年),明内阁(12)。
选官制度:
九品中正制(10年),科举制(11年),察举制、科举制(12大题)。
※分析:
本部分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命题特点:
题型以选择题为主,内容集中于汉至元的
政治制度,本部分内容特别注重创新性制度的考查,如郡县制,郡国并行制,三省六部制,行省制度,重视对地方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制度的考查。
难度上应以文言文的材料内容出现,因此给考生在阅读和理解上带来难度。
尚未涉及宗法制和分封制。
典型例题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
……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
下列对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C)
A.“西周的创制”主要是指实行分封制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持“贵族色彩”
C.“共主”指西周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地方分权体制”指地方有较大自主权
(2)经济史部分三年中涉及:
手工业方面:
水排(10年),灌钢法(09年),江南士大夫与资本主义萌芽(09年,大题);商业方面:
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繁荣(10年,大题);经济政策方面:
经济主张(11年)。
古代官营手工业、“市”(12)
※分析:
本部分考查重点集中于手工业和商业。
由于涉及大题并创设新情景,注重思维能
力考查,因此难度较大,本部分内容关注社会民生,突出文明史观,社会史观和近代化史观,时代感强。
尚未涉及的农业。
※典型例题
董谓在《救荒活民书》中说:
“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极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殍耳。
”该材料所述现象反映了小农经济的(D)
A.封闭性B.分散性C.连续性D.脆弱性
(3)文化史部分三年中涉及:
宋明理学(09年,10年),李贽思想主张(10年)。
明末清初儒家思想的活跃(11年,大题),古代四大发明(11年),古代文学诗经(12).
※分析:
本部分是近三年江苏高考的热点和重点,以选择题为主,但出现过大题,内容集中于宋明理学,明清思想,结合历史背景考查文化成就,难度上由于涉及古文阅读,哲学思想的抽象性的因素而显示其较大的难度。
近年考题尚未涉及先秦和汉代儒家思想。
※典型例题
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梯,不能出世。
”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特点是(C)
A.注重以人为本理念B.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C.注重研究人类社会D.重视人的前世来生
2.【中国近代史】
(1)政治史部分三年中涉及:
太平天国运动(09年),甲午中日战争(10年),《辛丑条约》(09年),辛亥革命(10年大题,11年选择题),抗日战争(10年、11年),日本九一八、解放战争(12)。
※分析:
本部分是高考重点区域,题型涉及大题,内容侧重于近代前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列强侵略战争:
日本两次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后签订《辛丑条约》。
中国人民反抗:
太平天国,辛亥革命,百团大战。
尚未涉及五四运动,中共成立,国共第一次合作及其国民大革命,国共十年对峙等考点。
典型例题
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屈辱极大地激发了中国文明中蕴含着的深厚的爱国思想。
也正是从这种可贵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忧患意识之中,中华文明与现代西方文明开始融会。
这种融会首先发生于(B)
A.政治领域 B.军事技术领域 C.经济领域 D.思想文化领域
(2)经济史部分三年中涉及: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09年),国民政府时期的经济(10年),生活习俗变革(10年。
11年),近代婚俗变化(09年大题),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化(11年,大题)、洋务运动、习俗称呼(12)
※分析:
本部分内容从题型看选择题和材料题并重,内容侧重三方面: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近代社会生活变迁(09年出现大题,10年、12继续涉及)。
本部分命题关注社会生活,突出体现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全球史观和社会史观,与史学研究的新趋势和新进展挂钩。
※典型例题
下表反映了1912-1921年我国民族工业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是(D)
行业 企业名称 经营者
面粉、棉纱 茂新、福新、申新等公司 荣宗敬、荣德生兄弟
酿酒 张裕酿酒公司 张振勋
火柴 鸿生火柴无限公司 刘鸿生
卷烟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 简照南、简玉阶兄弟
化工 永利化学公司 范旭东
A.轻工业发展较快 B.地区分布失衡
C.重工业发展较慢 D.工业结构比例失调
(3)文化史部分三年中涉及:
顽固势力与维新派的论战(10年),新文化运动(10年、11年),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10年),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09年),康有为研究题(12大题)。
※分析:
本部分以题型以选择题为主,内容主要涉及维新思想和新文化运动,较少涉及毛泽东思想,尚未涉及孙中山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
※典型例题
1918年,孙中山致电苏维埃政府说:
“中国革命党对于贵国革命党员之艰苦卓绝的奋斗表示极大的敬意,而且更希望中俄两国革命党团结一致,共同奋斗“这表明孙中山(C)
①以俄为师,探寻新的革命道路②思想观念开始发生重大转变③萌生与中共合作的愿望④具有无产阶级革命倾向
A.③④B.①②④C.①②D.①②③
【中国现代史】
(1)政治史部分三年中涉及:
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10年、11年),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11年),日本九一八、台湾统一大业、(12)
※分析:
本要内容上重点关注建国初期民主政治建设和对外关系两大板块。
命题思路侧重于制度创新和外交成就。
尚未涉及的重点有:
“一国两制”理论与实践,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活动。
※典型例题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说过:
“中同不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人,也绝不允许别人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中国”,“中国不打美国牌,不打苏联牌。
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脾”。
从中反映出新时期我国的外交政策是(C)
A.反对新老殖民主义,维护民族独立 B.反对美苏霸权,实行改革开放
C.维护国家利益,坚持真正的不结盟 D.坚持独立自主,妥善处理大国关系
(2)经济史部分三年中涉及:
社会主义改造(2010年),农村生产关系变化(09年)土地制度的变迁(11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市场经济(08年大题4分),现代婚姻观念变化(09年大题)对外开放(12)。
※分析:
本部分是近三年江苏高考重点和热点,题型上主观题与选择题并重,形式多样。
本部分命题覆盖面较广。
※典型例题
1992年8月4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有关首都钢铁公司发展的文章,文中说,13年前,首钢人做梦也没有想到,年届花甲、老态龙钟的企业,居然会有返老还童、生机勃发的巨大变化。
让首钢人没有想到的变化是缘于(B)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的确立 B.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
C.邓小平南方谈话的鼓舞 D.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3)思想史部分:
近三年江苏高考是空白区。
※分析、展望:
本部分虽尚未在高考中涉及,但邓小平理论和现代科技成就仍然是高考重点。
把邓小平理论融入改革开放的进程中进行理解掌握。
把我国现代科技发展成就与古代科技、近代科技相联系,理解制约科技发展的因素。
(二)世界史部分
1.【世界古代史】本部分近三年涉及:
雅典民主政治(09年、11年),罗马法(2010年),十二铜表法(12)
※分析:
本部分教材内容不多,近三年各一题涉及,也算是命题热点与重点了,题型均以选择题为主,因为多为翻译材料,理论性较强理解起来相对难度较大,注重对民主、法制和思想的内涵与影响的理解。
2.【世界近代史】
(1)政治史部分近三年涉及:
英国《权利法案》(2010年),英国近代民主政治建设(09年大题),德国君主立宪制(11年)英国的政治变革和经济发展(11年大题)美国三权分立(12)
※分析,本部分从题型上看选择题与主观题并重。
内容上侧重英德两国政治制度的考查,尤其是英国连续三年涉及。
而马克思主义考点尚未涉及。
※典型例题
下列说法,符合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有(B)
①确立了君主专制制度②行政机构控制了立法机构③宪法未赋予议会立法权④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
(2)经济史部分近三年涉及:
新航路开辟的客观条件(09年),英国工业革命(12)
※分析:
本部分围绕世界市场这一主题,题型以选择题为主,内容中尚未涉及殖民扩张,对两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方面命题挖掘尚有不到。
命题视角多样,突出文明史观、近代史观、全球史观、充分体现史学研究的新趋势和新进展。
12年应该注意新航路开辟、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发展的关系。
(3)文化史部分近三年涉及: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比较(09年),启蒙运动的原因和思想核心(10年),启蒙运动卢梭观点(11年)牛顿经典力学的贡献(08年),英国蒸汽机的推广(10年)。
启蒙运动代表人物(12).
※分析:
本部分是高考考查重点和热点,选择题和主观题并重,启蒙运动是命题的密集区,理论性较强难度大。
3.【世界现代史】
(1)政治史部分近三年涉及:
二战后期美苏关系的变化(11年、10年),赫鲁晓夫时期的对外政策(09年),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形势(11年),《四月提纲》(12)政治多极化趋势日本(12)
※分析:
本部分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内容集中于两极格局和美国的对外关系。
尚未涉及俄国十月革命、不结盟运动、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
13年应该注意从世界市场分裂与统一的角度去看待两极格局和多极化趋势。
(2)经济史部分近三年涉及:
新经济政策与苏联工业化(10年大题),对斯大林及“斯大林模式”的评价(11年、09年),罗斯福新政(11年、10年、09年),布雷顿森林体系(09年大题、12),亚太经合组织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共同点(3分),欧洲的经济一体化(09年),经济全球化(11年、09年),罗斯福新政和社会福利制度(12大题)新经济政策(12),世贸组织(12)
※分析:
本部分是高考考查的绝对热点重点,题型选择题和主观题并重,内容以苏联社会主义和布雷顿森林体系为重中之重,其次是罗斯福新政,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
本部分命题尚未涉及关贸总协定、世贸组织。
今年新增考点勃列日涅夫改革。
本部分内容视角多变,关注国内外热点问题,突出体现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
12年应该注意从多样化的“现代化模式”的角度去看待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客观全面评价其建设与改革措施。
(3)文化史方面近三年涉及:
相对论(11年),20世纪物理学理论突破(10年),19世纪以来西方文学成熟(09年),
※分析:
本部分内容每年都有涉及,均以选择题形式出现。
考查科学、文学、美术,尚未涉及现代信息技术、影视艺术。
因知识零散,记忆难度相对较大。
本部分内容中注意以下方面:
第一,不同文学、艺术流派产生的背景、特征和主要作品。
第二,对影视艺术、互联网的产生及影响。
第三,主要科技成就对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影响。
应该注意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绘画与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特征之间的关系。
※典型例题
瑞典文学院2009年10月8日宣布,将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德国女作家和诗人赫塔•穆勒。
瑞典文学院在颁奖词中说,穆勒的作品“兼具诗歌的凝练和散文的率直,描写了一无所有、无所寄托者的境况”。
下列作品中,与穆勒艺术风格相一致的是(A)
A.《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B.《格尔尼卡》
C.《巴黎圣母院》 D.《向日葵》
(三)选修专题
1.【历史上重大改革】近四年涉及考题:
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09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0年),日本明治维新(11年),梭伦改革(12)。
还没考过的是商鞅变法和戊戌变法。
※分析:
这部分在江苏高考中是固定的材料解析题,分值一般在10分,命题集中古代中国的改革(孝文帝和王安石)和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俄国),考查方式上注意新情境、新材料,考查综合分析能力,难度适中。
古代改革中应重视商鞅变法。
近代改革中重视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的维新变法运动。
2.【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近四年涉及考题:
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毛泽东、邓小平(11年)康熙帝(10年),甘地(09年),孔子、柏拉图(12)。
还没考过的是秦始皇、唐太宗、亚里士多德、克伦威尔、孙中山。
※分析:
在部分在江苏高考中是固定的材料解析题,分值在10分,本部分命题集中于中国古代政治家,东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家。
关注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及其思想理论。
三、从国内外时事看热点
1.人民日报社论《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看中外政治民主化进程问题
知识链接
之一:
中国民主法治的追求和发展
一、古代史:
明末清初:
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黄宗羲提出君臣平等、顾炎武提出众治主张—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王夫之主张公天下,反对君主将天下作为个人私产。
二、近代史:
对民主政治制度的追求
1、戊戌变法:
2、辛亥革命与《临时约法》:
3、1949年10月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新中国成立和《共同纲领》的颁布:
三、现代史:
1、建国初期:
(1)创立新中国:
(2)1954年召开一届人大,颁布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三大制度—根本: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和中共领导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3)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2、文革时期:
民主法治受到严重践踏。
2、改革开放新时期
(1)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制建设方针,开始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
(2)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依法治国奠定重要基础。
(3)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加强和扩大了基层民主,推进了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
之二:
西方民主法治的发展
一、古代史
1、希腊(雅典)民主政治:
主权在民、轮番而治、法律至上。
确立的诉讼制、差额选举制、议会制、任期制成为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基本民主原则。
2、罗马法律:
对近现代法制国家的建立产生深刻影响。
二、近代史
1、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民主政治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启蒙运动:
未来理想王国的一系列政治构想
(3)北美独立战争和美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2、19世纪六七十年代代议制的扩展:
(1)德意志的统一和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3)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之三:
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20世纪90年代多极化趋势加强出现“一超多强”的政治格局,多以谈判、对话、协商解决政治争端如伊核、朝核问题会谈等。
小结:
“法治”比“人治”进步的体现:
(1)法律是相对正义和公平的标准,而“人治”则以统治者的感情和取向作为衡量标准,即使人再明智也难免带有主观好恶和情感偏差。
(2)法律是用公正的成文程序来维持社会秩序,而人治就等于将国家命运寄托于经常变幻的感情上,而非可靠的理智之上。
2、从欧债危机看经济危机
相关知识:
之一:
经济(金融)危机
(一)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背景、过程、特点、影响)
(二)苏俄(联)的经济危机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战后继续实行所带来的经济、政治危机;
2.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体制所引发的经济发展缺乏活力、僵化。
(三)资本主义世界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
(四)中国20世纪60、70年代的经济挫折
1.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原因、特征、影响、教训)
之二:
政策调整
(一)针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
1.罗斯福新政
2.战后世界经济协调机制的初现——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布雷顿森林体系
(2)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贸易体系的形成——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3.战后资本主义各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4.西方国家的福利政策
(二)针对苏俄(联)的经济危机
1.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和苏联改革
2.苏联赫鲁晓夫、勃涅日列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三)针对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石油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
1.美国:
里根政府——货币供给学派,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2.英国:
撒切尔执政时——国家干预减弱,自由竞争加强,“多市场、少政府”。
(四)针对中国20世纪60、70年代的经济挫折
1.中国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
2.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
※经典例题:
规则是社会体系的基本因素,是人类交往和合作的基础。
市场经济运行也存在着一定的秩序和规则。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根据工业复兴法,成立了有大银行家、工业家和经济学家参加的全国工业复兴局,由国家监督生产,调节各企业主之间的关系。
各企业分成十七个部门,每部门公布“公平竞争法规”,规定产品的产量、质量、市场分配和产品价格,、工资和工时。
……根据法案还确定由国家调节雇主同工人之间的关系,确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及签订集体合同事宜。
——黄安年《罗斯福新政的历史地位和阶级性质》
材料二鉴于国际货币制度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个便利国与国之间商品、劳务和资本的交流和保持经济健康增长的体制,鉴于主要目标是继续发展保持金融和经济稳定所必要的有秩序的基本条件,各会员国保证同基金和其它会员国进行合作,以保证有秩序的外汇安排,并促进一个稳定的汇率制度。
——《国际货币基金协定》(1944年)
材料三世界贸易组织8月31日就巴西和美国之间持续多年的棉花补贴争端案作出最后裁决,认定美国为其国内棉农提供巨额补贴的做法违反了世贸组织的相关贸易规则,并批准巴西对美国实施制裁措施。
……此次世贸组织的裁决虽然并没有完全满足巴西的愿望,但从某种程度上说,裁决可能影响到其他棉花种植国家,因此具有重要标志意义。
……美国的补贴政策帮助美国生产商以低于外国竞争者的价格销售产品,此种不公平行为压低了世界市场的价格,对巴西和其他地区的棉花生产商构成了双重打击。
——《新华月报(记录)世贸组织批准巴西对美国实施制裁》(2009年第10期)
材料四就社会规则的整体理性而言,任何时代的规则都是……运用于解决那个特定时代具体社会利益矛盾的结果。
——魏成元《市场规则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罗斯福复兴工业的主要措施。
从中反映了美国经济运行机
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资本主义世界建立了怎样的“汇率制度”
以达到“稳定”的?
(3)据材料三概括世贸组织的职能。
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两个组织构建世界
经济体系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4)运用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四的观点。
(要
求:
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00字左右。
)
答案:
(1)措施:
建立工业复兴局;调整企业关系(制订公平竞争规则);调整劳资关系。
变化:
由自由放任到国家干预。
(2)制度:
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3)职能:
调节贸易纠纷(争端);稳定世界市场,促进国际贸易公平、健康发展。
不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要是稳定货币金融体系;世贸组织主要是维护贸易公平秩序。
(4)分3个时期,背景、规则
背景
规则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美国政府通过立法,对经济进行积极的干预和调节。
原有的国际金融秩序混乱(或二战后美国跃升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或二战对世界经济带来巨大冲击)
建立了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或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世贸组织的成立为全球经济的交往、合作提供了规范的平台(或通过世贸组织建立了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
四.民生与社会和谐问题
“三农”指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农业指促进农业发展;农民指增加农民收入;农村指小城镇建设。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三农”问题始终是我们党和政府关注的焦点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
总结借鉴古今中外有关“三农”问题的解决办法,对于我们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农村面貌将有积极意义。
角度之一:
“三农”问题
知识链接:
一、中国史部分
古代史
(一)我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原始社会;春秋战国
(二)历代政府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商鞅变法以来均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三)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1、地主土地所有制(我国封建社会最主要的土地制度,占支配地位)
2、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
均田制(始于北魏)
3、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个体小农土地所有制)
近代史
(一)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
《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发展小农经济实行绝对的平均主义
(二)资产阶级——辛亥革命:
民生主义。
(三)无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共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
现代史
[补充了解]:
1950年到1952年底,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了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为农业发展和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一)1953到1956年,对农业进行三大改造
(二)1958年,农村兴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三)改革开放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世界史
(一)苏联(苏俄)列宁时期、斯大林时期赫鲁晓夫时期
(二)美国:
罗斯福新政中关于恢复农业生产的规定
角度之二:
关注民生与和构建谐社会问题
知识链接
一、中国史
古代史春秋战国时期关于社会和谐的主张孔子、孟子、荀子
近代史
1.农民阶级:
太平天国运动——四有两无的理想社会
2.资产阶级:
辛亥革命——“民生主义”,进行社会革命。
现代史1978年以后,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二、世界史
古代史
古希腊苏格拉底对于人的价值的阐述:
认识你自己、美德即知识
近代史——有关“和谐”社会的思想主张
1、文艺复兴时期,主张追求人的价值主张追求现世生活的幸福。
2、启蒙运动时期,理性主义追求的主权在民,社会契约国家等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启东市汇龙中学届高三高考考前辅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 启东市 中学 届高三 高考 考前 辅导 历史试题 Word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