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教案.docx
- 文档编号:28261558
- 上传时间:2023-07-09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35.33KB
专题 教案.docx
《专题 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 教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
第一部分:
总纲
一、专题名称: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二、授课教师:
三、教学周次:
1、2
四、课时安排:
4
五、学习目的:
1、对马克思主义一些基本内容在高中知识基础上有新的认识
2、激发课程学习兴趣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设计(问题分解)
问题一:
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
它还有生命力吗?
1.知识分子之间的争论和分歧
情况一:
前赴后继式的无尽的诋毁
典型A:
新自由主义的鼻祖、西方自由主义重镇“朝圣山学社”创始人哈耶克,在《通往奴役之路》中公开指责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为“通往奴役之路”,在《致命的自负——社会主义的谬误》中批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为“致命的自负”。
典型B:
新自由主义的著名旗手、哈耶克的挚友波普尔在影响很大的《历史决定论的贫困》中极力攻击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规律的观点,认为历史是“云”而不是“钟”,不存在客观规律;在新自由主义四大经典《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中诋毁马克思主义为“开放社会的敌人”,和黑格尔思想一道成为“极权主义的思想起源”,新自由自由主义的另一干将塔尔蒙受此启发,撰写了另一自由主义经典《极权主义的起源“。
典型C:
法国社会学家、被自由主义吹捧为“世纪良心”、“世界级公共知识分子”雷蒙阿隆在声名遐迩的《知识分子的鸦片》中竭力论证马克思主义是“知识分子的鸦片”,不具有科学性。
典型D:
美国兰德公司首席顾问福山在其名作《历史的终结及最后的人》(该书部分内容在苏联解体前曾公开发表,因预言苏联解体而轰动一时)中指出,历史发展到以美国为代表的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人民生活日渐宽裕,民主越来越普及,历史就此“止步”,不可能有更好的社会来取代当今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言下之意,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多余物,马克思主义已经完全失去了历史的合法性。
国内主张全盘西化、宣扬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士,也卖力地随声附和,公开或变相地否认或贬低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
典型E
国内新自由主义主要标杆张五常专门写了一篇题为“最蠢还是马克思”的文章,他说:
“关于马克思的剩余价值概念,我曾经用过三招两式,使它片甲不留”
"1984年12月我写了《马克思奄奄一息》,把劳力价值定律批评得一无是处。
马克思的理论不是过了时,而是从未对过。
”
在北京大学的演讲中甚至恶毒地说:
“我要在马克思的棺材上再钉几颗钉子,让他永世不得翻身”。
情况二:
可贵的中立性掷地之声
典型A:
德国世界级思想家、社会学奠基人之一韦伯,尽管不太认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但他毕生对马克思充满了敬意,用他临终前的一段话“假如今天马克思重新从坟墓中走出来巡视的话,即使发现自己的预言有二三个重要之处不断产生误差,但是下面那句话仍有着充分的说服力,这就是‘真诚就是我的化身’。
”并且告诫其学生:
研究社会学,终其一生。
马克思都始终应是同行者和对话者。
典型B:
当代十大经济学家之一的熊彼特提出:
“大多数智力或想象力的创作,经历短的不过饭后一个小时,长的达到一个世纪的时间,就永远消失了。
但有一些创作却不是这样。
它们遭受几度沉没,复又出现,它们不是作为文化遗产中不可辨认的成分而出现,而是穿着自己的服装,带着人们能看到的、摸到的自己的瘢痕而出现。
这些创作,我们完全可以称之为伟大的创作——这个把伟大与生命力联结在一起的称谓不会不恰当。
从这个意义上说,无疑这伟大一词适合马克思的理论。
”
情况三:
广泛的真诚维系和肯赞
当代西方“四大思想家”在苏东巨变后对马克思及其理论的评价
典型A:
法国的德里达并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但在苏东剧变后,当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声浪甚嚣尘上的时候,他却毅然举起了捍卫马克思的大旗,一再强调:
我挑了一个好时候向马克思致敬。
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中指出:
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回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将来。
德里达:
不反复阅读马克思,将是一个理论的、哲学的、政治的责任方面的错误。
典型B:
詹姆逊一向以马克思主义者自居,在苏东剧变以后,他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站到马克思主义立场,说:
我同马克思的联系出于兴趣。
詹姆逊在《论现实存在的马克思主义》一书中讲道: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科学。
……这意味着,庆贺资本主义市场体系决定性胜利的做法是不合逻辑的。
……庆贺马克思主义的死亡正像庆贺资本主义的胜利一样是不能自圆其说的。
典型C:
哈贝马斯早年曾受苏联模式的马克思主义影响,后来又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与非马克思主义者展开论战,但在形成自己理论的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一些误解,在苏东剧变后重新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向世人宣布:
我仍然是马克思主义者。
哈贝马斯在《追补的革命》一书中说:
东欧剧变和苏联的变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
失败的只是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即官僚社会主义。
在21世纪,社会主义仍然有着广阔的前景。
典型D:
吉登斯作为社会理论家,始终坚持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研究,在苏东剧变后,他说:
虽然不再时髦,但我仍看重马克思。
吉登斯的《第三条道路》一书是为资产阶级政党团体提供政策分析的,但他在寻找理论根据时却找到了马克思主义。
他在书中说:
社会民主主义者至少在某些观点上是与共产主义者相一致的——尽管他们把自己确定为共产主义的对立面。
典型E:
2005年法国学者雅克•阿塔利JacquesAttili长达五百多页的专著《卡尔•马克思,或全球化思维》KarlMarxoul?
?
espritdumonde在法国法雅出版社Fayard出版,再次在法国掀起一股马克思研究热。
阿塔利原是社会党当选总统密特朗的政治顾问。
近年来,他潜心研究马克思,他的新著是一部马克思传记。
典型F:
麦卡锡主义解禁以后,欧美高校研究马克思主义不再受意识形态的强烈限制,发展很快,以至于现在形成所谓“左派学院”这种说法
美国保守派、鹰派势力代表人物克里斯托弗有个女弟子曾经直接上书布氏,应该严格控制、封杀美国高校左派的势力、组织和影响,应该推行“新麦卡锡主义”,否则,马克思主义会得势。
2.民间的普遍推重和种种纪念、研究热潮
实例A:
1999年英国广播公司评选“一千年来对人类影响最大的伟人”:
马克思位居榜首
实例B:
1999年英国路透社评选马克思仅以一分之差名列第二,名列第一的是爱因斯坦。
与马克思并列第二的是印度的国父“圣雄”甘地,牛顿和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并列第四。
实例C:
2005年英国广播公司评选最伟大哲学家:
马克思以27.93%的得票率荣登榜首。
居于第二位的休谟得票率为12.6%,远远落在其后。
柏拉图、康德、苏格拉底、亚里斯多德等更是望尘莫及,黑格尔甚至没进前20名。
实例D:
2005年德国《图片报》和国家第二电视台评选“德国最伟大人物”,马克思以绝对优势当选。
实例E:
英国路透社说:
“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对过去一个多世纪全球的政治和经济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英国公众认为,今天世界各处发生的一切并不能否定马克思,只能证实他写的内容。
实例F:
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整个欧洲特别是德国,《资本论》成为畅销书,连续多周雄踞全德销售榜首,外长费舍尔经常手捧《资本论》阅读。
实例G:
从1996年到1997年,将近10万册《共产党宣言》在英国销售一空。
与此同时,《伦敦书评周刊》、《金融时报》和《纽约客》等报刊都高度评价了马克思洞察世界经济的能力。
随着冷战的结束,人们可以经常看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
卡尔•马克思又回来了,人们又重新实事求是地讨论他的思想。
”
实例H:
“马克思又回来了”表征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热,还可以从上世纪末举行的一系列盛大的国际学术会议及其影响上看出来。
1995年世界各国马克思主义者为了纪念恩格斯逝世100周年,在巴黎召开了首届国际马克思大会。
首届大会以后,国际马克思大会从此每三年召开一次。
1996年2月,美国纽约也召开了“社会主义学者研讨会”。
同年,世界各地的6000多名代表齐集伦敦,举行“96马克思主义大会”,这次盛会前后共举行了260多场报告会和研讨会。
1998年五月在法国又召开了“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国际大会”,来自60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当时法国的《人道报》撰文指出:
“从纽约到东京,从圣彼得堡到耶路撒冷,从新德里到伦敦,到处都奏响了《共产党宣言》的乐章。
”
从 19 9 5年首届大会以来,“国际马克思” 大会已连续举行六届(1995年、1998年、2001年、2004、2007年2010年)。
每次大会较前一次无论在参与人数上,还是在讨论议题上都有所扩大。
1998年和2000年法共以“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 150周年”、“全球化与人类解放——构建公民世界”为主题,在巴黎举办了两次大型的左翼国际研讨会,分别有大约700名和1500名来自世界各国的左翼人士参加了盛会。
2003年,摩尔多瓦共产党在建党10周年之际,邀请来自独联体国家、罗马尼亚和德国的左翼政党,举行了题为“科学与实践”的国际研讨会。
2006年7月,世界上50多个共产党的总书记参加了委内瑞拉共产党举办的“科学社会主义:
对其建设的贡献”研讨会,讨论了社会主义、玻利瓦尔进程、墨西哥的选举舞弊以及其他现实政治问题。
第六届国际马克思大会于2010年9月22日—9月25日在巴黎第一大学和巴黎第十大学召开,会议由法国左翼杂志《当代马克思》主办。
会议主题为“危机、反抗、乌托邦”。
大约1000位研究者参加大约100个研讨会。
实例I:
近二十年来,有关马克思研究的书籍在世界许多地方都有回升的趋势。
仅以亚马逊网上书店所列出的法国出版的书籍来看,从1991年至2007年,几乎每年都有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以及记者等撰写和出版有关马克思的书籍。
法语网上谷歌Google有关马克思的网页达1670余万之多。
相比之下,其他哲学家要逊色得多,如黑格尔仅960万,就连美国十分当红的战略家亨廷顿也仅只328万个网页。
2005年,日本的《经济学人》杂志刊发过一篇《马克思为何再次受到关注》的文章,文章解读了马克思主义冷战后在日本再度热起来的原因。
3.总结: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得出马克思主义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具有难以否认的时代合法性,(只有资本的霸权和由之形成的强权存在)它的解释力仍然是勿容置疑的;不管是在当今知识分子中间,还是在民间,马克思主义都具有广泛的影响。
尽管国内外都不乏竭力诋毁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的人,这里面原因重重,但这难损马克思主义的光辉和伟大。
这在2008年得到充分的证实。
2008年以来,一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许多国家经济陷入衰退,有的甚至至今动荡不安。
这让国际社会重新审视资本主义,让《资本论》又一次在西方引起更多人的关注。
不少西方舆论指出,“现在马克思的魅力正在增加”、“马克思当年的预言得到了验证”。
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主义就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和实质。
这场危机虽然呈现出与以往危机不同的特点,但从根本上说并未超出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理论判断和精辟分析。
也正因为如此,甚至一些并不赞同马克思主义的人也承认,马克思主义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纽约客》杂志说道:
“只要资本主义存在,马克思的著作就值得阅读。
”英国作家惠恩表示,“马克思有可能成为21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
一些西方政要则成了《资本论》的“热情读者”,希望从中找到危机的病症之根和解救之道,以“重塑资本主义”。
也正因为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马克思被评为全球“千年思想家”、“最伟大的哲学家”。
(摘自2010年8月23日《人民日报》)
问题二: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1.观点一,狭义层面的马克思主义,是指由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组成的科学知识体系。
进一步分析:
这个界定表面上看似乎很简单,实际上马克思主义囊括的非常广泛,这个“科学知识大厦”可谓是基础牢靠、内涵丰富、结构复杂,列宁为此曾提出著名的“三块说”即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现在这个定义受到一定的质疑,因为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显然是这三块所不能完全容纳的,它里面蕴含的政治学、社会学(如社会结构理论、劳动组织理论)等在当今已经受到广泛关注,在国外已经兴起了一股又一股的研究高潮,风头甚至超过了传统的诸如哲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
2.观点二,广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它不仅指经典创始人所创建的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基本原理,还包括马克思、恩格斯以后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等后继的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观点和方法的创造性推进和发展所形成的科学体系。
或者说由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以及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
比较以上两个观点,不难看出,不能单一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解,此处涉及对其进行狭义和广义之分,目的也只是初步对马克思主义有一个直观的理解。
如果要进一步理解,还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去理解马克思主义,如从阶级、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制度等等侧面去理解。
问题三: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会在19世纪中叶产生?
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写的纲领即《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发表,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战斗纲领。
从它的内容我们看出,它第一次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了较为系统完整的阐述。
因此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那它为什么会在19世纪中叶诞生呢?
马克思主义“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
”——恩格斯
进一步分析:
一个新的学说之所以必然出现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其根源或基础是“物质的经济的事实”,即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
另一方面,人类思想的发展又有其连续性、继承性。
新的学说的创立都离不开前人提供的基础,都要“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
1.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资产阶级争得自己的阶级统治地位还不到一百年,它所造成的生产力却比过去世世代代总共造成的生产力还要大,还要多。
”——马克思、恩格斯
这种生产力的发展或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以下一些社会后果:
其一,社会结构的充分分化,特别是经济力量已经从传统封建社会所织就的厚重的政治胎衣里面脱胎而出,其重要性日益得到凸显。
马克思后来用“人体解剖是猴体解剖的一把钥匙”这个比喻来说明资本主义社会结构的形成对唯物史观形成的重要作用。
相关材料:
“人体解剖是猴体解剖的一把钥匙”理论
马克思原话:
“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
反过来说,低等动物身上表露的高等动物的征兆,只有在高等动物本身已被认识之后才能理解。
因此,资产阶级经济为古代经济等等提供了钥匙。
”“所谓历史发展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的:
最后的形式总是把过去的形式看成是向着自己发展的各个阶段,并且因为它很少而且只是在特殊条件下才能够进行自我批判,——这里当然不是指作为崩溃时间出现的那样的历史时期,——所以总是对过去的形式作片面的理解。
……同样,资产阶级经济只有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自我批判已经开始时,才能理解封建社会、古代社会和东方社会。
”
其二,这种经济发展随之而来的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种危机影响深远,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时代课题:
它究竟是怎么回事?
有没有解救之道?
马克思主义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为回答此问题而应运而生的。
相关材料:
在1826年……当10年平静无事之后,正当天下十分太平的时候,萧条和货物滞销的现象突然降临。
这种为人们认识得很不足的危机的原因何在呢?
它是由于商业的两个特点:
受物资过多的压力,遭破产的迎头痛击的复杂作用而产生的。
——傅立叶关于经济危机的描述
1826年和1929年两次经济危机的视频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导致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这种生产过剩并不是社会产品已多到人们消费不了的地步,而是人们手中的钱不足,购买力不足,使生产出来的产品越积越多,出现“过剩”。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定后,生产过剩的危机便周期性地震动着资本主义社会。
这次经济危机最先爆发在美国,不是偶然的。
经济崩溃前的10年,是美国极度繁荣的时代,在此期间,美国的工业发展迅速。
这是一个星期天的下午,公路交通堵塞的场面。
由此可见汽车工业的发展飞快,世界金融中心由伦敦转向纽约。
生产发展的同时,社会购买力相对下降,工人工资的提升速度远远跟不上工商业利润的增长。
美国当时有60%的家庭年收入还不到购买最低生活必需品的水平。
消费力不足,不断增多的商品便无法销出,造成生产和消费脱节,而垄断资本家为追求高额利润不顾后果,继续扩大生产,而国家却采取自由放任政策,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和销售的矛盾冲突终于一发而不可收拾。
纽约的股票市场不仅是美国,而是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晴雨表。
经济状况、政治气候的变化首先从这里反映出来。
1929年10月24日,股票交易所的门前,拥挤的人群心急如焚,手里的股票如同一团炭火,恨不得马上抛掉,仅一天内抛售的股票达1000多万股,这一天被称为“黑色的星期四”,股票暴跌之快,自动电报机都来不及报行情。
到11月,股票市场完全崩溃,百万富翁一夜之间变成赤贫,跳楼、上吊、用煤气自杀比比皆是,纽约股票市场的崩溃,正是经济危机爆发的火山口,危机迅速蔓延到金融商业、工业、农业各个部门,美国经济随即全面陷入毁灭性灾难之中。
那么,这场从美国开始,而后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特点就是范围广、时间长、破环性强
据1932年9月《幸福》杂志估计,美国有3400万成年男女和儿童,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8%的人无法维持生计,流浪人口达200万。
这一时期出生的儿童身材矮小,后来被称作“萧条的一代”。
全美有33万儿童失学。
由于长期的营养不良,当美国参加二战需要补充大量兵员时,因体质不合格遭淘汰的达40%!
当时的一首儿歌:
“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
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里冲!
”
其三,与经济危机相伴随的,是资本主义造成的社会危机,整个资本主义社会日益分裂成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工人运动声势浩大、此起彼伏,三大工人运动是典型代表,但却都以失败而告终。
这又提出新的时代课题:
社会为什么这样?
工人运动为什么会失败?
工人为什么贫穷、为什么会造反?
(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在哪里?
)有更美好的社会吗?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相关材料:
三大工人运动
里昂工人起义
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反对资本主义剥削压迫的两次武装起义。
里昂是法国丝织业中心,在工场主和包买商残酷剥削下,丝织工人和手工业者生活极为困苦。
1831年初里昂工人掀起一场以要求提高工价为主要内容的运动,工人多次举行集会、请愿、游行。
10月间,与包买商谈判达成最低工价协议。
但随之在七月王朝商业大臣的支持下,包买商撕毁协议。
1831年11月21日工人举行抗议示威,与军警发生冲突,转为自发的武装起义。
起义者提出“做工不能生活,毋宁战斗而死”的口号。
经过3天战斗,工人一度占领里昂城。
起义很快被七月王朝政府调来的军队所镇压。
1834年4月9日里昂再度爆发丝织工人起义。
起义的直接原因是政府逮捕和审判罢工领袖,发布禁止工人结社集会的法令。
这次起义具有更鲜明的政治性质,不仅提出经济要求,还提出废除君主制度,建立共和政体的口号。
起义者在旗帜上写着:
“我们为之斗争的事业是全人类的事业。
”工人组织互助社和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组织人权社、进步社的成员组成总委员会领导这次斗争。
起义群众同政府军在里昂郊区和市内进行6天激战,终因力量悬殊被政府军镇压。
起义在巴黎和法国许多地区引起强烈反响,推动了法国工人运动的发展。
里昂工人的两次起义是法国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重要标志之一。
英国的宪章运动
英国是第一个发生资产阶级革命和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
19世纪时被称为“世界工厂”。
多少年来在这个以实行“议会民主”而闻名的国家里,只有缴纳高额所得税的人才有选举权,广大工人被排斥在议会大门之外。
1842年5月2日,伦敦街头人山人海。
浩浩荡荡的工人队伍来到国会下院,宪章派全国协会的负责人向下院递交了全国宪章派第二次请愿书。
请愿书上写道:
“尊敬的贵院就它现在的组成来说,既不是由人民选出来的,也不是由人民作主的。
它只为少数人的利益服务,而对多数人的贫困、苦难和愿望置之不理。
”请愿书还指出,在英国“统治者穷奢极欲,被统治者受苦挨饿”。
例如,维多利亚女皇每天的收入是164镑17先令60便士,她的丈夫亚尔伯特亲王的收入是104镑20先令,而千百万工人每天每人的收入只有两三个便士。
请愿人员认为,在人民没有获得政权之前,消灭某一种垄断并不能使劳动者从贫困的状况中解脱出来,而在人民获得政权以后,所有的垄断和所有的压迫形式都应该停止。
请愿人员所说的“垄断”,指的是当时对选举权和纸币的垄断,对机器和土地的垄断,对报刊和宗教特权的垄断……。
这份有300万人(约占英国成年男子的一半)签名的请愿书再次要求把《人民宪章》定为法律。
《人民宪章》是1837年由论教工人协会向国会提出的一份请愿书,它提出年满21岁的男子都有普选权,选举投票应秘密进行,废除议会候选人的财产资格限制,国会每年举行一次改选,平均分配选区。
次年5月,这份请愿书公布后,被称为《人民宪章》,1839年在请愿书上签名的有125万人。
1840年7月,各地宪章派的代表在曼彻斯特召开了大会,宣告成立全国宪章派协会。
它的宗旨是“实现下院的彻底改革,使下院能全面地忠实代表联合王国的全体人员”,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只宜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
协会在全国各地设有几百个分会,入会者须交纳会费,它是近代第一个工人政党的萌芽。
1848年,在欧洲大陆革命风暴的推动下,宪章运动再度高涨。
第三次全国请愿书进一步提出,劳动是一切财富的唯一来源,劳动者对于自己的劳动果实享有优先权。
人民是权力的唯一来源。
在请愿书上签名的有197万人。
伦敦、曼彻斯特、伯明翰、利物浦、格拉斯哥等城市的工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
4月10日,全国宪章派第3次代表大会的代表把请愿书装在四套华丽的马车上向国会驶去,途中遭到宪兵的镇压。
国会拒绝接受请愿书。
接着,政府下令解散全国宪章派协会。
列宁评价英国的宪章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宪章运动标志着英国无产阶级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揭开了同资产阶级争夺政治权力的斗争的序幕。
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1844年6月普鲁士王国所属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起义。
当时西里西亚有发达的纺织业。
这个地区从事棉麻纺织的工人和家庭手工业者受到工场主、包买商以及地主的残酷剥削。
在40年代,由于资本家把英国机器纺织品冲击带来的损失转嫁给工人,加剧了他们的贫困。
1844年6月4日,以争取提高工资被拒绝为导火线,在欧根山麓两个纺织村镇彼特斯瓦尔道和朗根比劳爆发纺织工人自发的起义。
起义队伍扩大到3000人,集中打击工人最痛恨的工厂主。
起义者以简陋武器迎战前来镇压的包括骑兵和炮兵的政府军。
坚持到6月6日,起义被镇压。
它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
西里西亚主要城市布勒斯劳的手工业者和学徒,柏林、亚琛的纺织工人,马格伏堡的糖厂工人等等,先后举行罢工以及局部起义,响应西里西亚织工的斗争。
这次织工起义事件表明无产阶级已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三大工人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意义:
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开始显示出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作用。
在三大工人运动中,无产阶级提出了自己独立的政治经济要求,冲击着资本主义制度,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由此进入一个新阶段。
这三次大规模的工人运动虽都遭到镇压,但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