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会考必备知识手册.docx
- 文档编号:2824941
- 上传时间:2022-11-15
- 格式:DOCX
- 页数:48
- 大小:108.69KB
地理会考必备知识手册.docx
《地理会考必备知识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会考必备知识手册.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理会考必备知识手册
地理会考知识手册
太原29中学
必修一模块
主题1宇宙中的地球
一、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的情感
1.不同类型的天体宇宙是物质的,存在于星际空间的物质,通称天体。
如晴朗的夜晚可看见星光闪烁的恒星、在星空中移动的行星和圆缺多变的卫星,有时可看到轮廓模糊的星云、一闪即逝的流星、拖着长尾的彗星。
宇宙最基本的天体是:
恒星和星云
2.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由低到高:
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或河外星系)→总星系。
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由里向外的顺序是: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其中小行星带是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3.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八大行星共有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特征;又是一颗特殊的行星——适于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
4.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基本条件:
适宜的太阳光照和温度范围,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充足的水分。
原因:
(1)地球处于一个比较稳定和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2)距日远近适宜,有适宜的温度,有利于生命过程的发生和发展;(3)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形成适中的大气层,有以氮、氧为主的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4)地球内部水汽的生成及外逸凝结导致了液态水的存在。
二、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的特点及其对地球环境和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①太阳辐射的特点
太阳辐射是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太阳辐射可分为紫外光、可见光和红外光三部分。
太阳辐射约50%的能量集中在可见光区。
②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
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的活动和变化,是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太阳辐射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所用的能量的主要来源,如煤炭、石油、水能等。
2.太阳活动的特点太阳外部结构从里到外分别为:
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太阳活动的类型:
黑子发生在光球层,耀斑和日珥发生在色球层,太阳风发生在日冕层。
3.知道太阳活动对地球电离层、磁场和气候等的影响。
影响气候:
一般来说,太阳活动极大年,地球上反常气候出现的概率明显增大;太阳活动极小年,地球上气候相对比较平稳。
如黑子数目变化的周期为11年,黑子数目多少与地球气候的变化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影响电离层:
耀斑导致地球大气中电离层受破坏从而造成短波通讯受干扰甚至中断。
影响地球磁场:
当太阳活动强烈时,太阳大气向外抛射大量的带电粒子流,使地球磁场受到干扰,产生“磁暴”现象。
极光现象:
太阳风导致地球高纬地区大气出现电离,产生极光。
三、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概念及方向、周期、速度
绕转中心
太阳
地轴
方向
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
周期
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
恒星日(23时56分4秒)
角速度
平均1º/日
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快
各地相等,每小时15º(两极除外)
线速度
平均30千米/小时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1670KM\小时,两极为0.
2.昼夜更替及地方时产生
①昼夜更替现象
地球自转运动导致了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
昼夜交替的周期是一个太阳日,即24小时。
昼半球和夜半球有一个分界线(圈),叫做晨昏线(圈)。
[拓展提示]晨昏圈与太阳光线相垂直,平分赤道,自西向东运动。
太阳光线对当地地平面的倾角叫太阳高度。
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0。
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及经过该点的经线)为6时,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及经过该点的经线)为18时。
②地方时与区时的区别及相关相关时间计算(c)
地方时:
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叫地方时。
地方时是东边地点时刻比西边地点时刻要早,表现为时间值要大。
经度相差150,时间相差1小时。
两地地方时差=经度差×4分钟,东加西减.
区时:
国际上规定全球共划分24个时区,每个时区以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整个时区的统一时间,叫做区时,又叫标准时。
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差一个小时。
中国统一用东八区的区时(即东经1200的地方时),称为北京时间。
确定两地所在时区,计算两地区时相差多少个小时,东加西减。
T1一T2=N1一N2(东时区为正,西时区为负),T为区时,N为时区序号。
地方时与区时的关系:
区时=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③日期和国际日期变更线
为避免地球上日期的紊乱而人为划定,有三处不与1800经线重合;在日期的换算上,从东向西经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从西向东经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
3.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规律。
黄赤交角:
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
目前约为23.5º。
如果黄赤交角变大,热带、寒带扩大,温带缩小。
如果黄赤交角变小,温带扩大,热带、寒带缩小。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轴的指向保持不变,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之间的回归移动
4.昼夜长短及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规律以及四季、五带的形成原因。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1)某时刻全球的情况:
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另一半球则相反
2)北半球某地全年的情况:
夏至日昼最长,冬至日昼最短。
3)春分日和秋分日:
全球昼夜平分;
4)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
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日出、日落时(晨昏线上)时太阳高度=0度,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为正午太阳高度即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
2)某时刻全球的情况:
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纬度向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3)某地全年的情况: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6月22日出现最大值,12月22日出现最小值;南回归线以南地区,6月22日出现最小值,12月22日出现最大值;回归线之间地区,最大值出现在直射点经过该纬度的时候(即太阳直射),最小值出现在冬至日。
③四季变化规律和五带的分布特征
四季的更替:
气候四季(北半球夏季6、7、8,冬季12、1、2)。
四季更替的原因是:
地球公转,直射点的移动造成的。
五带的划分:
以回归线和极圈来划分。
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有太阳直射到的地方);南北温带(回归线至极圈之间,无极昼极夜无直射);南北寒带(南北极圈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
)五带反映了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的规律。
[拓展提示]光照图的判断方法:
(1)判断南北极,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数递增(或西经度数递减)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为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若北极圈为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
直射点的经纬度确定:
纬度由直射纬线的纬度确定,经度由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决定
(3)确定地方时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为18点。
(4)判断昼夜长短:
昼长=(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
四、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1.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划分依据是地震波的传播方式和传播速度。
圈层
范围
特点
地壳
莫霍面以上
固态:
平均厚度17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33千米,海洋部分平均厚度约为6千米)。
地势越高,地壳越厚。
莫霍面(在地面以下33km,纵波和横波的波速都明显增加)
地幔
莫霍与古登堡面间
具有固态特征,主要由含铁、镁的硅酸盐类矿物组成,铁、镁含量由上至下逐渐增加。
古登堡面(距离地表2900千米深处,纵波减速,横波消失)
地核
古登堡面以下
组成物质可能是极高温度和高压状态下的铁和镍。
可分为内核和外核;外核物质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核呈固态。
2.岩石圈的组成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岩石组成。
主题2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一、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1.地壳的物质组成及矿物与岩石的关系。
地壳由岩石组成,岩石由矿物组成,矿物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
矿物的集合体就是岩石。
2.三大类岩石及其成因
岩浆岩是由岩浆冷凝形成。
可分为侵入岩(如花岗岩)和喷出岩(如流纹岩、安山岩、玄武岩)。
沉积岩是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受到风化、沉积和固结作用而形成的;沉积岩具有层理构造和存在化石两大特征。
主要有砾岩、砂石、页岩、石灰岩等。
变质岩是原有岩石存在条件产生变化导致其结构、矿物成分随之变化而形成的;主要有片麻岩、石英岩、板岩等。
3.三大类岩石之间及其与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地壳物质循环
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的岩浆的产生,这一过程就是地壳物质循环。
需注意岩石转换过程中(箭头)作用的名称。
推动地壳物质循环的能量:
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衰变产生的热能(地球内能)
沉积岩
变质岩岩浆岩
岩浆
二、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1.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导致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量主要来自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等;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的太阳能,造成地表物质的破坏、搬运和堆积。
2.板块构造学说
①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论点:
1)全球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可划分为六大基本板块(名称与分布)。
“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
2)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3)板块张裂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板块碰撞挤压,常形成海沟和造山带,当大洋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海沟-岛弧或海沟-海岸山脉,当大陆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
边界类型
地区
交界处板块
生长边界
(板块张裂)
东非大裂谷
非洲板块内部
红海
印度洋-非洲
大西洋
亚欧、非洲-美洲
冰岛(属大西洋海岭)
亚欧-美洲
消亡边界
(板块碰撞)
喜马拉雅山脉
印度-亚欧
阿尔卑斯山脉、地中海
非洲-亚欧
西太平洋海沟-岛弧链
太平洋-亚欧
落基山脉
太平洋-美洲
安第斯山脉
南极洲-美洲
3.地质构造类型
地质构造:
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
(变形一褶皱,变位一断层)
褶皱
岩层形态
未侵蚀的地表形态
(一般状况)
地形倒置现象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与人类生产关系
背斜
岩层向上拱起
中心老,两翼新
成为山岭
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
储油气构造
建隧道
向斜
岩层向下弯曲
中心新,两翼老
成为谷地
向斜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储存地下水
断层
沿断裂面两侧岩块错位
地垒:
华山、庐山、泰山、峨眉山等;地堑:
渭河平原、汾河谷地、吐鲁番盆地、东非大裂谷等。
工程建设遇断层须加固或避开
4.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相应的地表形态。
外力作用形式:
包括风化、侵蚀及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
外力作用与地貌
侵蚀
沉积
流水作用
冲刷地表,使谷地加深加宽,形成沟谷纵横的流水侵蚀地貌
泥沙堆积形成山前冲积扇,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
风力作用
风蚀沟谷、风蚀洼地、风蚀蘑菇、雅丹地貌等
风沙堆积形成沙丘、沙垄、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等
三、大气受热过程
1.大气的垂直分层结构
高度
温度
大气运动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高层大气
2000-3000千米
电离层反射无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理 会考 必备 知识 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