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冯恩洪合格 特长的心得体会.docx
- 文档编号:28245883
- 上传时间:2023-07-09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5.60KB
读冯恩洪合格 特长的心得体会.docx
《读冯恩洪合格 特长的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冯恩洪合格 特长的心得体会.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读冯恩洪合格特长的心得体会
读冯恩洪“合格特长的心得体会
时间:
2019-01-29 来源:
心得体会 点击:
36
个偶然的机会,在朋友的书橱里发现我国著名教育专家冯恩洪的著作《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借回家拜读后,欣喜若狂,没想到困惑我心头的诸多问题迎刃而解。
展望教育前路,豁然开朗。
真的要感谢冯恩洪教授,感谢此本专著!
我看完后,赶快购买35本赠送给我们的老师,还向秀伟主任推荐此书,他看完后,赶紧吩咐我帮他购买30本赠送给大家,相信大家也有不少收获吧!
下面我就从中撷取一些智慧的火花来跟大家共享吧!
一、教育最高境界是让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
曾经有一位老师跟我说:
现在当老师很不容易,各级各类的活动多,上面的检查多,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大,如果纯教书那该多好啊!
我说:
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培养的人将是“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有个性有特长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规定。
2010年2月8日,美国联邦政府教育部长提出:
21世纪人类最好的教育,是让每个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
而《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一文中也告诉我们:
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享受教育,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教育不仅要创造适合教育的学生,教育更有责任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需要智慧、需要激情、需要胆识。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离不开课堂变革和课程建设。
一是教育要注意受教育者的差异,教育者对学生的差异不应该埋怨,而是研究差异,关注差异,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很多人赞美老师的工作,把教师比作是辛勤的园丁。
然而,我却不喜欢这样的比喻,也觉得这种比喻并不恰当。
园丁的工作是把花园里的参差不齐的草本修剪得规规整整,千篇一律。
难道教师所做的工作也是把有个性的学生给调教得千篇一律?
那是扼杀天性,也是教育的失败。
教师的眼里既要有牛顿,爱因斯坦,也要容得下平凡的清洁工人,因为社会需要多方位的人才。
所以,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学生在某个阶段落后,经过努力赶上。
允许学生某个方面有所突破,某些方面平平淡淡。
允许个别“超常”学生脱颖而出,这一切的参差不齐,才是教育的正常现象,因为教师并不是克隆专家。
二是教育要尊重学生的情感,激励学生“你真了不得,你离成功就差一步了”,创建和谐的师生情感,让教育的感觉不是难受,教育的感受是走进享受。
教育者的责任就是让学生快乐成长。
著名教育家韩凤珍认为“所有难教育的孩子都是具有强烈自尊心的孩子,教育者都要千方百计地保护孩子的最宝贵的东西——自尊心。
”所以,教师对每个孩子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小学生更是如此。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还有一句话这样说:
“讽刺和谩骂可使天才变白痴,鼓励和赞美可使白痴变天才。
”在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赞美评价。
三是教育要让学生彻底释放自己潜能,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教育的关键是适合每个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和谐发展,培养合格加特长的人才是中国社会发展需要。
而我们现在的教育是重合格轻特长。
过分强调合格,过分看重学生的分数,让分数说了算,而拥有某方面特长的学生是凤毛麟角,令人遗憾。
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认为,每个人在现代社会中都能摸索到各自成功的道路,简单地说一个人是否聪明其实没有意义,关键是明白自己的才能在哪一方面。
他强调多方面发展的可能性和探索自我、把握自我命运的重要性。
在培养合格加特长学生方面,我校正在尝试通过创设乡村少年宫这个平台来实施。
为了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满足农村少年儿童课外生活需要,让农村少年儿童能和城市孩子一样受到良好的素质教育;使学生真正实现快乐学习、快乐活动、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我校从学生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出发,结合学校实际,开设了“艺术类、体育类、科技类、人文修养类、主题教育、社会实践”六个主题的30多个活动项目,丰富了未成年人的课余生活,拓展了学员的见识,增强了学员的综合实践能力,陶冶了学员的高尚情操。
学生参与率达100%。
今年11月我校被评为“晋江市乡村少年宫”。
二、做最好的自己,让生命因三尺讲台而精彩。
冯校长在书中提到:
作为人民教师,首先要珍惜讲台,热爱讲台,享受讲台,发展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而发展自己,就两条途径,第一条是知识的补充,第二条是经验的积累。
知识的补充需要读书,经验的积累需要反思。
最好的教师是手不释卷的老师。
读书可以使自己变得更聪明,使自己变得更有智慧。
真正的教师必须是读书爱好者。
因为作为一名教师,他的知识越多,他的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就越容易,他在学生和家长中的威信和信誉就越高,孩子们就越把他当作知识之源而被他吸引。
过去曾说,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的准备,大抵也是这个意思。
可是在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这样的准备已不能适应了。
有些信息,孩子们要接受的比我们更快,更多。
我们教师的这点“老本”是远远不够“啃”的。
新课程提倡教师要和学生一起成长。
这是个很新异的倡导,也是时代赋予我们教师的新使命。
人类文明的传承离不开书籍。
我们教师要努力适应新课程,除了多思考多实践,更需要科学理论的支撑,这样就离不开多读书。
在书本里畅游、探索,然后付注实践。
所以,我现在也努力在做一名爱读书的教师。
除了之外,教师还要学会积累经验,学会反思;学会合作,实现双赢;要做复合型的教师,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
冯恩洪教授的成功教育生涯就是最好的证明。
他就是一个珍惜讲台,做最好的自我的优秀班主任、校长;他就是一个享受读书,积极反思的复合型的教育专家。
三、用文化为学校立魂。
“千校一面,万人同语”是当前中国基础教育同质化现象的一种概括。
千校一面,就是学校无魂,要铸魂,首先就应该具有现代意识的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包含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二个部分。
显性文化主要是指学校物质文化,隐性文化主要是指制度管理文化和精神管理文化。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要讲究整体性、科学性、特色性三个基本原则,经过科学规划,有效整合学校的办学思路和实际校情,来阐述学校的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我想目前我们学校的物质文化建设已初见成果,但是隐性文化这一块有待加强完善。
当然这隐性文化不可能立竿见影,它是一个长期的复杂过程,人们对学校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各不相同,校长有责任强调学校的主流文化。
在实施过程中,应避免使某些教职工产生抵触、怨恨和不信任的情绪。
同时,随着学校发展和学校定位的进一步提高,修改和补充制度势在必行。
我想:
只要我们关注什么,什么就会枝繁叶茂!
今天,我们深沪镇的领导已经在关注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那么相信明天的深沪的教育定会枝繁叶茂!
我还想:
冯校长他们的学校文化管理已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如果我们有机会去那里学习一段时间,那该多好啊。
总之,我觉得身为校长,不仅要埋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多进行反思。
登高才能望远,仰望天空才能更好地脚踏实地。
通过阅读此书,不仅仅是开阔视野、心灵震撼和思想的启迪,更是要在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工作中赋予新的实践行动。
我们不仅要从此书中借“箭”,更要在自己的实践行动中这样来射“箭”。
这才是这次学习的真正价值所在。
教师的魅力有三种,一是权利赋予的魅力,二是学术赋予的魅力,三是人格产生的魅力。
最高水平的管理是有权不用的管理,有权不用的管理就是淡出权力管理,用学术魅力和人格魅力来管理。
试问自己的学术魅力和人格魅力在哪里?
很惭愧,不足挂齿,但我会努力的。
我想一个有魅力的校长,首先应该是人格魅力。
一名校长,只有将真理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结合起来,那他就一定能团结和带领一大批优秀人才,在事业上无往而不胜。
这里的真理指的就是你讲的道理是先进的,你的思路是科学的,你的工作决策是正确的,你的具体措施是到位的,那真理的力量将使大家信服地跟着你前进。
而人格的力量,概括起来:
一是“无欲则刚”。
校长只有无私欲,无邪念,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责在人先,利在人后,才能立世有威信,改革有底气,才能团结人,有感召力。
二是“有容乃大”。
当校长,器量要大,心胸开阔,要记人之功,容人之过,这样才能团结各种性格的人才,听进各种不同的意见。
在上下级之间建立起亲密友爱、团结协作的良好关系,从而使教师心齐力合,共同搞好学校的工作。
三是带激情工作。
校长要有干事的冲动,要有成功的渴望,要不断提出新的奋斗目标。
校长的激情可以感染教师,教师的激情可以感染学生,校长、教师、学生的激情融汇在一起,校园才能充满浩然正气、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学校的事业才能永葆生机与活力。
读冯恩洪“合格特长"的心得体会篇2
1987年,《中国青年报》曾刊登长篇新闻《合格+特长=建平人》,上海建平中学冯恩洪校长,提出了“规范+特色=建平校、合格+特长=建平人”的办学思想,在先进的办学理念引领下,建平创造了中国教育的神话,诠释了什么是素质教育,全国各地纷纷掀起了学习“建平模式”的热潮。
什么是建平特色?
简而言之,就是合格+特长的目标模式,规范+选择的管理模型,即用规范保证合格,用选择支撑特长。
它要求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合格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特长。
这一模式旨在引导学生打好基础、发展个性、培养特长,为每一个学生充分、主动、活泼、自由地发展创造和谐的环境。
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特长,发展特长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什么意义?
冯恩洪校长是这样阐述的:
一个人的一生当中要准备适应两种考量。
第一种考量是总分的考量,第二种考量是特长的考量,当一个学生走出一个校门,走进另一个校门,也就是说他仍然在教育内部流动的时候,决定他命运的是总分。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们获得社会职业,并且享受职业的成就。
当一个学生走上社会的时候,他对社会的贡献恐怕是特长而不是总分了。
所以中国社会需要造就合格加特长的学生。
为什么不主张优秀加特长,而要强调合格加特长呢?
冯校长认为,合格加特长比优良加特长更有宽泛的适应性。
因为优秀本身就是特长,如果优秀加特长无非等同于特长加特长,但是当要求某一方面过高了以后,还能形成特长吗?
传统教育观念强调学生均衡发展,评选三好学生必须要求各科成绩在85分以上。
其实,均衡发展有时也就意味着平庸发展,传统观念强调补短,先进的教育理念则重视扬长,补短的教育造成千人一面,扬长的教育才会百花齐放,让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些发达国家对于学生的评价用的是ABCDE五级积分制,在五级积分制当中E表示40分以下,是不合格;而A表示80分以上,是优秀。
正因为优秀的标准不是很高,所以学生有时间、有余力去发展自己的特长。
而我们百分制的评分,如果考了98分,我还要争取99分,还要想争取100分,因此优秀只是少数人能做到的。
所谓合格其实就是一个等级,是85分还是86分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可以包容大多数。
冯校长认为,合格加特长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然而,在教育届常常看到一个令人遗憾的现象,就是重合格轻特长。
一个学生如果将来用特长跟社会发展的需要形成一个结合点,找到一个结合点,那么对这个学生来说,工作就是享受。
冯校长指出,要让学生学有所长,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用选择支撑特长。
没有选择的机会,学生不可能有特长。
“现在的教育是没有学生选择余地的教育,从进校到出校接受的教育都是一模一样的,教育只面对全体学生,不针对个别学生,忽略了教育对象的差异性。
人是有潜在能量的,没有选择的余地就无法开掘人的潜在能量。
”
“首先要把学生当作社会的人来考察研究,把全部教育的基础,奠定在每一个学生不同的发展需求之上。
教育要注重人的个性,特长的发展。
”
“一个学生将来不当医生,不搞生物工程,为什么一定要他的生物课考85分以上?
我看75分可以,甚至65分也合格,一个学生有限的学习精力,应该让他通过选择,用到他特长的方面去。
”
众所周知,钱钟书数学很差,当年他考清华的数学成绩是15分,此外,还有吴晗数学考0分、季羡林数学考4分。
然而这都没有影响他们成为一代大师,如果让他们的数学必须达到优秀的标准,可能他们将会默默无闻,平庸一生。
对于什么是“卓越”,冯恩洪校长一语中的:
“卓越不止一种表现形式,卓越也不意味着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达到一个所谓的优秀标准。
直木造梁,弯木造犁,教育要让所有的学生各得其所,各展其长。
”教育要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
读冯恩洪“合格特长"的心得体会篇3
现在的教育是什么?
我们不禁扪心自问,是做一双适合学生教育的舒适“鞋子”,还是挑选一批适合我们“鞋子”的学生?
似乎是后者更为多些。
那么,该去哪里寻找如此众多合适的“脚”呢?
似乎没有那么多,于是,我们的教育进入了一个瓶颈,让莘莘学子在这可怜的夹缝中学习生活,久而久之,产生了厌恶的情绪,没有了情绪,哪里来学习的动力?
我们是否该反思自己,作为教育的引领者,是否该创造一种让学生享受的教育,让每个学生都能从中得到感动,和学生合作,实现双赢。
冯恩洪教授从9个主题来诠释如何办学校,搞教育,实际从四个方面努力,第一,教育环境,第二,课程和课堂,第三,教师队伍,第四,学校文化。
对我自身而言,我主要从课程和课堂,以及教师专业发展两个方面来突破自己,让自己从书中得到沐浴,提升自我,感悟创造一种适合学生的教育。
一、翘起教育质量——课堂
(一)课堂将自然人打造成社会人
经常听那些老爷爷老奶奶称赞:
“谁谁毕竟读过书呀,你看多有素质和修养,说话
做事得体又大方”。
是呀,芸芸众生中,每个人的气质修养都不同,由骨子而外的一种慑人气势,我想这些都是教育的结晶在每个人身上的体现。
回想自己的成长历程:
当我们呀呀学语,懵懂无知的时候,就被父母送进了幼儿园,学会了和小朋友的相处,懂得了谦让和纪律。
当我们懂得了自律的时候,就顺利的进入了小学,开始接触浩瀚浅显的知识,让我们懂得了基本礼仪和简单运算与表达,当我们知识欲望增强时,随之我们进入了初中,接受了更高一等的教育,于是我们知道了竞争,生存,学习的拼搏,为了下一次能进入高中而开始奋斗的旅程。
当我们胜利在战场上,进入了大学的垫脚石高中时,日夜在知识的浩瀚中激浪拼搏,我们学会了巅峰的知识,精湛的解题技能。
养成了优质的思维习惯,“鲤鱼”一跃,进入了我们梦寐的天堂——大学,在那里,我们接触到最尖端的知识,参加各种精彩的社团活动,学会了与人之道,为我们成为一个优秀的社会人才打下了最后夯实的基础,于是,我们走出校门,进入社会,成为了一个积极的社会人。
我想,这一切都归功于我们从小所相伴的课堂,在那里,我们由一个无知的自然人成为了优秀的社会人。
我们的学生也和我们一样在走着这成长之路,所以我们要把握好这个最好的打造手段——课堂,让每个学生成功社会化。
1、要教什么
面对差异的学生,我们用着同一套教材,同一套训练题目,而每个同学对之的承受力却有着极大的差异。
能力高的同学,觉得这题太简单,能力差的同学,觉得这题还是太难,那么我们该如何兼顾呢?
换句话说:
是书上讲什么,我就讲什么能够出质量,还是依托学生的学情,参考教材,来决定我教什么,怎么教能出质量呢?
答案是显然的。
所以我平时上课时,针对我所教学生基础比较差,我一般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例如物理的定义,公式的简单运算,情景分析,紧抓基础题目的训练,而不是训练他们能力难以达到的题目,第一这会让他们出现害怕的心理,第二如此训练没有明显的效果,所以我紧抓每个学生的基础巩固,这样,我们的班级总能取得显著的成绩。
2、要怎么教
从讲授到合作。
茫茫知识,依靠自己的两瓣嘴巴,在课堂的有限时间内,该如何充分讲完,这个任务艰难到无法达成,而且就算自己完成了讲授的任务,接受者又能得到多少?
我们是不是该释放一些知识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调动各种器官,掌握知识的技能和精髓。
只有自己咀嚼的东西,才在自己的囊袋里,而依靠老师咀嚼的东西,永远不是自己的或者只能吃到很少。
而且依靠合作学习,可以弥补学生之间的差异,不是全盘覆盖,有的人吸收的养分太多,有的人吸收的太少,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吸取自己所要的养分。
这样的课堂变革,能够释放学生生命潜能。
3、第三课堂——积极的教育环境
积极的教育环境,使人赏心悦目,使人诱发积极情感,使人进入其间,得到暗示,得到启迪。
这个第三课堂,不是对学生传授知识的课堂,而是对学生的行为、情感施加情感的课堂,施加积极的终身影响的课堂。
学生还处在一个青春成长期,不光知识在成长,他的情感和生活也在成长。
他们会有困惑,烦恼,如果不知道对谁说,没有地方说,或者是说了也白说,这样的环境会有利于他成才吗?
进而影响知识的学习。
请我们不要太放在学生每次考试的分数得失上,多试着了解学生的所想,解决好他的情感问题,让他亲近你,喜欢你,那么自然而然他会喜欢你教的课程,喜欢你的课堂,掌握你所要传授的知识。
老师不能不像老师,老师不能光像老师,最好的老师是在又像又不像之间,这才是老师真正的神韵。
像老师是良师,不像老师是学生的益友。
这点我经常要求自己。
因为自己再上学的时候就有过这种体会,不喜欢的老师连听到他的声音都讨厌,更不要说听课了,而喜欢的老师却会一字不落的记着,所以我也努力做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如何做到这点的呢?
将心比心,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让他们觉得你是和他们一条战线的,那么你就是他们的“同类人”。
(二)教师专业发展
教育是智慧的事业,是激情的事业。
当我们带着激情,带着智慧,走上三尺讲台时,我们就会欣喜的感受到,原来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发展自己,才能更好的照亮学生,更加帮助学生的成长
1、享受讲台
我们要珍惜讲台,热爱讲台,享受讲台,而且要挑战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关键
是端正我们的位置。
找准定位,自觉定位,主动补位,不能越位,不得错位。
到位时你就会享受讲台,不到位时你就会埋怨讲台。
缺位会给你的工作带来难受。
这点相信每位老师都感同深受。
当一堂课下来,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是反应积极,而且情绪愉快,并且作业巩固表现良好,相信每位老师都是愉快的走下讲堂,并且觉得刚才的时间是自己的一种成功享受,心情也会随之愉悦。
假使一堂课,学生是漫不经心,甚至没有把你当回事,自顾自的在做的着自己的事情,而且作业反应情况糟糕,那么你会非常沮丧的走下舞台,让你备受挫败感。
(1)热爱讲台
热爱讲台不是一种宣传标准,是一种职业标准。
你要上岗吗?
你要在三尺讲台上安身立命吗?
你要实现自我人生的价值吗?
请你按这样的标准去做。
热爱舞台,每天都以饱满的热情站上舞台,去感染学生,让学生酝酿一种积极愉快的氛围,你们才能互惠互利,否则,你的不悦传染,只会让学生也处在一个不利学习的氛围中,从而让你更加不悦。
(2)珍惜讲台
珍惜讲台,就要问自己我们是否具有学术的魅力,是否具有人格的魅力。
珍惜讲台,我们就要每天都跟学生有知识的接受。
而我们能不能要求自己每天还跟学生有心灵的接触?
只有通过心对心的撞击,老师和学生才会感觉到校园的美好。
2、自我提高
只有发展自己,才能教育学生,只有发展自己,才能更好的教育学生。
(1)养成读书习惯,享受读书乐趣
读书可以使自己变得聪明,使自己变得更有智慧,帮助自己把握教育的真谛。
当
自己在教育的道路上迷茫时,如果我们能拿起一本经典的教育学术,那么或许能够帮助我们走出困境,接受最新的理念和教学方式。
集大家之精华,方成自我之道。
(2)积累经验,学会反思
一个优秀的教师和一个普通的教师的区别在于,一个一般的教师总是沾沾自喜自
己曾经上过的那节课有多么成功,而一个优秀的教师永远认为教学是一个令人遗憾的行为科学。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更好的课永远是还没有上,接下来要上的那节课,是自己已经上过的课中永远存在需要反思的余地,需要有重新审视的环节。
我每天都有课后反思的习惯,记录下刚才的课程值得改进的地方,如何重新组织,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同时如何帮助学生更好的形成思维带,并且找出课堂上的教学亮点,下次继续沿用。
一节好课应该把学生的潜能释放出来,这样就会出现期望之中,意料之外的事情,所以教师要学会反思,一个会反思,会读书的老师,是一个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老师,是一个能做最好自我的老师。
(3)师生合作
教师要研究学生,到学生中取备课,假设我要明天将电磁感应部分,而我找两个
优秀学生,两个中等的,两个后进的,我请他们自学,先提出问题,看看哪里不懂,然后试着回答问题,再听学生意见,实现师生间的合作,才能创造出适合学生的教育。
教育的出发点是把自然的人打造成社会的人,这也是教育的最终归宿。
教育要注意受教育者的差异,研究尊重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学生的不同要求,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其适应能力,锻炼其实践能力,提升其交际能力。
我们要创造的教育是尊重学生的情感,倾听他们的心声,实现和谐发展,提供合适的教育标准,让师生在校园中是种享受。
是释放学生的潜能,不是把学生们管住,而是让学生们感动,让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是一种和谐发展的教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读冯恩洪合格 特长的心得体会 读冯恩洪 合格 特长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