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的由来 春联的来历 关于春联的起源.docx
- 文档编号:28244538
- 上传时间:2023-07-09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18.10KB
春联的由来 春联的来历 关于春联的起源.docx
《春联的由来 春联的来历 关于春联的起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联的由来 春联的来历 关于春联的起源.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春联的由来春联的来历关于春联的起源
春联的由来春联的来历关于春联的起源
【春联的由来】
春联,起源于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
据《后汉书礼仪志》所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降鬼大神神荼、郁垒的名字。
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
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记载:
春联者,即桃符也。
五代十国时,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题写联语。
《宋史蜀世家》说:
后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中国的第一副春联。
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
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
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和春联。
春节普天同庆,故除了各家门口要贴春联外,猪舍,鸡鸭舍等处也要贴对联,寓意六畜兴旺,格式一般为鸡鸭满圈,牛羊成群,六畜兴旺等。
与春联的来历有关的传说
相传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山海经》里,有一个鬼域的世界,中间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
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
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
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
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
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
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
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
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良好心愿。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
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
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
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精选春联】
上联:
喜居宝地千年旺下联:
福照家门万事兴横批:
喜迎新春
上联:
一帆风顺吉星到下联:
万事如意福临门横批:
财源广进
上联:
一帆风顺年年好下联:
万事如意步步高横批:
吉星高照
上联:
一帆风顺年年好下联:
万事如意步步高横批:
五福临门
上联:
一干二净除旧习下联:
五讲四美树新风横批:
辞旧迎春
上联:
一年好运随春到下联:
四季彩云滚滚来横批:
万事如意
上联:
一年四季春常在下联:
万紫千红永开花横批:
喜迎新春
上联:
一年四季行好运下联:
八方财宝进家门横批:
家和万事兴
上联:
迎喜迎春迎富贵下联:
接财接福接平安横批:
吉祥如意
上联:
迎新春江山锦绣下联:
辞旧岁事泰辉煌横批:
春意盎然
上联:
迎新春事事如意下联:
接鸿福步步高升横批:
好事临门
上联:
占天时地利人和下联:
取九州四海财宝横批:
财源不断
上联:
壮丽山河多异彩下联:
文明国度遍高风横批:
山河壮丽
上联:
春联对歌民安国泰下联:
喜字成双花好月圆横批:
国泰民安
上联:
春满人间百花吐艳下联:
福临小院四季常安横批:
欢度春节
上联:
春满人间欢歌阵阵下联:
福临门第喜气洋洋横批:
五福四海
上联:
春色明媚山河披锦绣下联:
华夏腾飞祖国万年轻横批:
山河壮丽
上联:
五更分两年年年称心下联:
一夜连两岁岁岁如意横批:
恭贺新春
上联:
汗马绝尘安外振中标青史下联:
锦羊开泰富民清政展新篇横批:
春满人间
上联:
惠通邻里,门迎春夏秋冬福下联:
诚待世贤,户纳东南西北财横批:
吉星高照
【春节食俗】
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
因为腌制腊味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尽早准备,我国许多省份都有腌腊味的习俗,其中又以广东省的腊味最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
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
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
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
山西北部在内蒙古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
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
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
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
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细,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饺子,北方年夜饭有吃饺子的传统,但各地吃饺子的习俗亦不相同,有的地方除夕之夜吃饺子,有的地方初一吃饺子,北方一些山区还有初一到初五每天早上吃饺子的习俗。
吃饺子是表达人们辞旧迎新之际祈福求吉愿望的特有方式。
按照我国古代记时法,晚上11时到第二天凌晨1时为子时。
交子即新年与旧年相交的时刻。
饺子就意味着更岁交子,过春节吃饺子被认为是大吉大利。
另外饺子形状像元宝,包饺子意味着包住福运,吃饺子象征生活富裕。
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馅的内容是五花八门,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正统的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捞起后以调有醋、蒜末、香油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
也有炸饺子、烙饺子(锅贴)等吃法。
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
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
元宵,元宵节,道教称之为上元节。
据元代伊土珍《(女+郎)环环记》引《三余帖》记:
嫦娥奔月后,羿思念成疾。
正月十四日夜忽有童子求见,自称为嫦娥之使,说:
夫人知君怀思,无从得降,明日乃月圆之候,君宜用米粉作丸,团团如月,置室西北方,叫夫人之名,三夕可降而。
羿如法而行,嫦娥果然降临。
可见元宵节吃元宵,是取团团如月的吉祥之意。
明代时,元宵在北京已很常见,做法也与今天无异。
清代康熙年间朝野盛行八宝元宵、马思远元宵。
民国初年还有袁世凯因元宵与袁消音同,故下令禁喊元宵之事。
元宵用面除江米面外,还有粘高梁面、黄米面等。
馅则有桂花白糖、山渣白糖、什锦、豆沙、枣泥等。
形制上,或大若核桃,也有小如黄豆的百子汤元,还有实心圆子和薄皮的碌皮汤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春联的由来 春联的来历 关于春联的起源 春联 由来 来历 关于 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