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蕊五年级上册语文学案修改.docx
- 文档编号:28233081
- 上传时间:2023-07-09
- 格式:DOCX
- 页数:125
- 大小:115.01KB
李光蕊五年级上册语文学案修改.docx
《李光蕊五年级上册语文学案修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光蕊五年级上册语文学案修改.docx(1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李光蕊五年级上册语文学案修改
课题:
1、师恩难忘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会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
3、会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二、学习过程。
(一)复习题。
1、背诵声母和韵母。
2、揭示并板书课题。
(二)尝试学习题。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读顺课文。
2、在相应的拼音下写出生字。
lǎochuīxiēdāohuǎngxǐngzīzhàng
()()()()()()()()
3、标出自然段的序号,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巩固练习题。
1、拼读生字并扩词。
2、分自然段读课文(指名读,齐读)。
3、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4、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5、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总结归纳。
注意读准生字的前后鼻音;预习时认真读课文。
三、当堂检测。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正月(zhēngzhèng)捅入(tǒngyǒng)
教诲(huǐhuì)拄着(zhǔzhù)
2、看拼音,写词语。
chuīyānxiējiǎoniàndāoshǒuzhàngjīngxǐnghuǎngrú
()()()()()()
3、比一比,再组词。
正()桶()拄()悔()老()炊()
征()捅()注()诲()姥()吹()
歇()叨()恍()醒()磁()杖()
渴()叼()晃()腥()滋()丈()
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会按课文内容填空。
2、会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二、学习过程。
(一)复习题。
1、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看拼音写词语:
chuīyānxiējiǎoniàndāoshǒuzhàngjīngxǐnghuǎngrú
()()()()()()
(二)尝试学习题。
“师恩难忘”中的“师”指什么时候的老师?
(三)巩固练习。
1、朗读第一段,读后思考。
(1)说说“我”去读书这所小学的情况。
(2)老师给“我”留下什么印象?
2、朗读第二段,思考:
(1)田老师教我们一首什么小诗?
(2)这首小诗的大意是什么?
(3)田老师是怎样给我们讲课的?
3、朗读第三段,思考。
(1)再见老师时,“我”是怎样做的?
(2)为什么觉得师恩难忘?
(3)哪些词写出“我”难忘田老师的教诲之恩?
4、总结归纳。
知识要点归纳。
三、当堂检测。
1、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再结合上下文说说所填词语的意思。
(1)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
地讲起来。
(2)我听得入了迷,恍如。
(3)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的故事。
(4),。
老师的教诲之恩,我终生难忘!
2、按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课堂口答)
(1)说说“我”去读书这所小学的情况。
(2)老师给“我”留下什么印象?
(3)田老师教我们一首什么小诗?
这首小诗的大意是什么?
(4)田老师是怎样给我们讲课的?
(5)再见老师时,“我”是怎样做的?
(6)为什么觉得师恩难忘?
3、“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附板书设计:
师恩难忘
田老师:
播下文学的种子学生:
深深感念、感激
课题:
2、陶校长的演讲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会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并说出课文内容。
二、学习过程:
(一)复习题。
1、听写第一课的词语。
姥姥炊烟歇歇脚念叨恍如醒悟滋味拐杖戛然而止
2、背诵田老师教的小诗。
(二)尝试学习题。
1、师谈话并板书课题。
2、简介陶校长,即陶行知(生先说,师再补充)。
3、初读课文,按要求自学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读顺课文。
(2)自学生字词,并在文中找出生字的组词。
(3)标出自然段,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给课文分段,并概况段落大意。
(三)巩固练习题
1、拼读生字并扩词。
2、分自然段读课文(指名读,齐读)。
3、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4、全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并概括出各部分的大意。
三、当堂检测:
1、看拼音,写词语。
bǎolěiduànliànfǒuzébiāncèjīlìdàodé
()()()()()()
2、比一比,在组词。
保()段()炼()垒()需()策()
堡()锻()练()坐()雪()枣()
3、用下列词语造句。
即使……也……既要……也要……
(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会将课文有声有色地读出来。
2、会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二、学习过程。
(一)复习题。
1、看拼音,写词语。
bǎolěiduànliànfǒuzébiāncèjīlìdàodé
()()()()()()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二)尝试学习题。
陶校长和同学们谈了几个问题?
分别是那四问?
(三)巩固练习题。
1、学习第一问,思考:
(1)第一问为什么?
(2)作者为什么要先问身体有没有进步?
(3)怎样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2、学习第二问,交流:
(1)问什么?
为什么这样问?
(2)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学问有进步?
3、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三问和第四问。
问什么?
为什么这样问?
三、当堂检测。
按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课堂口答)
1、陶校长的“每天四问”是哪四问?
2、为什么要问自己的身体有没有进步?
如何才能使自己的身体进步呢?
3、为什么要问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
如何才能使自己的学问进步呢?
4、为什么要问自己的工作有没有进步?
5、为什么要问自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
6、陶校长为什么要和我们谈“每天四问”?
附板书设计:
陶校长的演讲
健康→寻求幸福 实现理想
每天四问学问→造福社会
工作→培养责任心 锻炼能力
道德→社会稳定 国家发展
(激励 鞭策)→(长 足 进 步)
课题:
3、古诗两首
一、学习目标:
3、会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学会本课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5、会说诗句中一些词的意思,会说古诗的大概意思。
二、学习过程。
(一)复习题。
1、听写第2课的词语。
否则锻炼堡垒道德需要激励鞭策源泉承担值勤
2、揭示并板书课题。
(二)尝试学习题。
1、简介作者贾岛和袁枚。
2、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
3、拼读生字并扩词。
(三)巩固练习题。
1、学习第一首诗《寻隐者不遇》。
(1)朗读古诗。
(2)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寻隐者童子
(3)说说每一句诗的意思。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
2、学习第二首诗《所见》。
(1)读课文。
(2)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振意欲林樾
(3)说说诗句的意思。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
三、当堂检测题。
1、比一比,在组词。
奇()振()禅()
骑()震()蝉()
2、背诵古诗。
3、默写古诗。
4、解释带点的词语,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1)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5、体会《寻隐者不遇》一诗描绘的情景,再写下来。
附板书设计: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满怀希望
言师采药去。
失望
只在此山中,一线希望
云深不知处。
彻底失望
所见
牧童黄牛鸣蝉
(快乐、有趣)
习作1
一.教学目标:
1.从学习写作的角度读懂例文《我的班主任》片断,回忆《师恩难忘》一文的写法,联系习作要点提示,领会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例把人物写得细腻感人的方法。
2.根据作文的要求,自拟题目,抓住一两件事写一位老师。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围绕中心选择和组织材料。
教学难点:
把人物动作、神态写得细腻感人。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师恩难忘》,明确写法。
1.指导学生重读《师恩难忘》。
(1) 师恩“难忘”,师恩“深重”,田老师教了作者4年,发生的事很多,作者选择了什么事来写?
为什么要回忆这件事呢?
(2) 读了文章,我们仿佛“身临其境”,我们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感受呢?
2.学生朗读思考,教师检查点拨。
3.师生共同小结:
由此可见,写人要选好典型事例,还要把人物写生动,写具体。
(二)学习例文《我的班主任》,领悟写法
1.自读例文,想一想:
(1)作者选择的事例有什么特点?
(2) 作者是怎样把人物写生动、写具体的?
把描写冯老师动作、神态的句子画出来,读一读。
2.分小组讨论、交流。
(1)选取生活中的日常小事,从“小”处见“大”。
(2) 写时抓住了人物动作、神态来描写,细致入微,具体感人。
如“一只温暖的手扶着我的前额”,“慢慢地向上抬起”,“一双眼睛望着我”……
(3)相应地写出“我”的感受和反应。
(三)阅读习作要求,运用写法
1.指导学生阅读习作要求:
“我们的成长无不渗透着老师的心血。
像上面上课时纠正写字姿势之类的事,哪个老师没做过?
”
启发学生回忆所有教过你的老师,确定其中一个,选择他(她)帮助、教育你的一两件事,认真想一想后来再写下来。
2.引导选材:
老师关心帮助你的事有哪些,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哪件事?
3.组织讨论:
怎样才能把这件事叙述得生动具体
4.拟题,完成初稿。
5.组织修改
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及词语,能读会写。
2、能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学习过程:
(一)做复习题。
1、默写《题秋江独钓图》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二)尝试学习
1、听课文的朗读录音。
2、读准下列生字词语,然后抄写一遍。
敞开芬芳无限云锦黄昏耕耘洋溢相聚饱览苍劲微风
3、抽学生朗读读课文。
4、自读课文,将全诗分成三部分的。
(三)巩固练习
1、读句子,选择字的正确读音。
A、去吧、去呼吸山水间(jiānjiàn)芬芳的空(kòngkōng)气。
B、生活里洋溢着欢乐(lèyuè)和(héhè)温馨。
2、比一比,再组词。
愉()猫()绵()苍()芬()薇()拔()
偷()描()锦()仓()纷()微()拨()
(四)总结
针对学生练习进行评价总结
三、当堂检测
1、填空。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是一首(),作者是()。
2、听写本课词语。
敞开芬芳无限云锦黄昏耕耘洋溢相聚饱览苍劲微风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凭借语言文字感受大自然的绚丽多彩,激发热爱大自然的
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2、能背诵课文。
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
(一)做复习题。
sā()bó()bēn()
撒柏奔
sǎ()bǎi()bèn()
(二)尝试学习
1、全班齐读课文。
2、分层并概括每一层的意思。
一
(1)写可爱的祖国召唤孩子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二(2-5)写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善于发现,大自然会给我们以丰富的馈赠的。
三(6)进一步号召孩子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3、思考。
①“绿色的课本”是指什么?
②“大自然”课本是什么样子?
③为什么把大自然称作“绿色的课本”呢?
(三)巩固练习
练习背诵全诗
(四)总结
课文是一首清新明快的诗歌。
作者以敏锐的眼光捕捉大自然的奇趣妙境,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绚丽多姿,召唤少年儿童热爱大自然,勇于探索,从大自然这本“绿色的课本”中汲取丰富的营养。
三、当堂检测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让明亮的眼睛,去发现(),()苍劲。
用()去描绘果园的丰收,沃野的()。
②青山说:
攀登吧,(),满怀少年的豪情!
绿水说:
前进吧,奔向浩瀚的大海,()!
2、为什么把大自然说成“绿色的课本”?
你喜欢这“绿色的课本”吗?
为什么?
附板书:
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发现 翠竹、松柏
描绘 果园、沃野
与 鸣禽野花联欢
与 青山绿水相聚
启迪:
热爱、探索大自然文章
5、装满昆虫的衣袋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正确书写生字词。
二、教学过程:
(一)、做题复习
1、听写第4课词语。
敞开芬芳描绘云锦微风相聚苍劲饱览黄昏无限
2、指名背诵第4课。
(二)、尝试学习
1、师谈话:
(师板书课题)
(3)师简介法布尔。
2、初读课文,按要求自学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顺课文。
(2)自学生字词,并在文中找出生字的组词。
(3)标出自然段,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给课文分段,并概况段落大意。
3、课文主要讲什么?
4、你从哪几个自然段感受到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
(2至10自然段)
(三)、巩固练习
(1)出示生字。
láiqīrúdōuchīkūnfǎngchámàdúlājīdiàn
莱栖蠕兜痴昆纺察骂毒垃圾殿
(2)给生字组词。
昆()()纺()()察()()
骂()()毒()()垃()()
殿()()
(四)、总结
针对学生练习进行评价总结。
三、当堂检测
1、看拼音写词语。
kūnchóngfǎngzhīguāncházémàzhòngdú
()()()()()
diàntánglājī
()()
2、比一比,再组词。
昆()纺()察()骂()毒()
混()访()擦()驾()责()
垃()圾()殿()
拉()极()臀()
3、多音字组词。
dǎi()zǎi()è()
逮载恶ě()
dài()zài()wù()
4、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鸟栖虫居(①xī②qī)()纺织(①fáng②fǎng)()
蠕虫(①rǔ②rú)()可恶(①è②wù)()
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多读、有感情地读,达到背诵课文的目的。
2、通过理解课文,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内心来体会人物的精神,理解观察与热爱的重要性。
二、学习过程
(一)、做题复习
1、课文主要讲什么?
2、这篇是课文紧紧围绕哪句话来讲的?
(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
)。
(二)、尝试学习
1、师谈话:
是啊,法布尔对昆虫非常的着迷。
喜欢看球赛的人,我们通常叫他是球迷,喜欢下棋的叫棋迷。
那法布尔我们可以叫他是什么?
(昆虫迷)
师板书昆虫迷。
2、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找出文中带有“迷”字的词语。
(1)生回答后,师板书:
着迷迷恋痴迷
(2)理解三个带有“迷”字的词语的意思。
3、课文主要写了法布尔小时候的几件事?
4、学后精讲
A、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
法布尔小时候生活在什么环境里?
(2)讨论:
走进法布尔的故乡,看到优美的环境,你有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填空:
走进圣莱昂,只见这儿到处(小溪纵横),(花草丛生),附近丛林中(鸟栖虫居),各种可爱的小动物跑来跑去,好一派迷人的风光,春天一到,各种各样的野花(竞相开放),漫步林中,让人不由得(流连忘返)。
(3)环境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B、学习第二至四自然段
(1)指名读2—4自然段。
(2)画出文中能让你感受到“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的语句。
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师相机引导学生思考:
①爸爸妈妈为什么着急?
妈妈在哪儿找到了法布尔?
②“妈妈,我在这儿呢!
瞧,我抓住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
”从这两个感叹号中,你读懂了什么?
③“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她,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
从“三天前”这一词语中,你想到了什么?
④法布尔用三天时间捉到了纺织娘,你能用知道的词语来形容法布尔的这种精神吗?
(锲而不舍坚持不懈……)
⑤法布尔放鸭子时在干些什么?
⑥“他把鸭子赶进池塘以后,就去水边逮蝴蝶,……五彩缤纷的蠕虫……”从这段话的哪些地方,你能感受到法布尔对眼前的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
(3)师小结:
C、学习第五至十自然段
(1)指名读5至10自然段。
(2)从哪些词语体会到法布尔喜悦的心情?
(3)从哪里体会到法布尔对小甲虫的喜爱之情?
(4)父母是怎样责骂法布尔的?
“只顾自己玩”法布尔是怎么玩的?
“没用的玩意儿”指什么?
(5)听了父母的责骂,法布尔心情如何?
他是如何做的?
(6)父母的责骂有没有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以后每次放鸭子,他是怎么做的?
D、学习第十一自然段
(1)是什么把法布尔引进科学的殿堂?
(2)为了纪念法布尔,后人是怎么做的?
(3)法布尔的衣袋里除了昆虫,还装着什么?
(法布尔的衣袋高高鼓起,除了塞满了许许多多的昆虫,还塞满了对科学的执着,美好的理想,昆虫世界的憧憬、好奇、痴迷……)
(三)、总结:
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只能用“痴迷”这两个字来形容了。
这些小昆虫们就像一位大师一样,牵着小法布尔的手,引领他走进了奇妙的昆虫世界,开启了科学殿堂之门,后来他成为著名的昆虫学家,并用毕生的心血写下了科学巨著《昆虫记》。
三、当堂检测
1、补充词语。
小溪()()花草()()鸟()虫()来回()()
五彩()()满()而()()()囊囊兴致()()
2、改正用错的字。
幕色()观查()闪铄()光择()敏睫()
历声()痴谜()付近()满栽而归()
3、修改病句。
①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
改:
②可是父母的责骂丝毫没能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依恋。
改:
③如果这种对昆虫的痴情,就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礼堂。
改:
4、按照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法布尔小时候生活在什么环境里?
(2)法布尔放鸭子时在干些什么?
(3)从哪里体会到法布尔对小甲虫的喜爱?
(4)被父母责骂的法布尔心情如何?
他怎么做?
(5)父母的责骂有没有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法布尔仍怎么做?
(6)是什么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
(7)后人为了纪念法布尔,怎么做?
板书设计:
5、装满昆虫的衣袋
着迷捉纺织娘
迷恋锲而不舍坚持不懈
痴迷观察小甲虫等
进入科学的殿堂
6、变色龙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词,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课时
二、学习过程:
(一)、做题复习
听写第5课词语
昆虫纺织观察骂人中毒垃圾殿堂
纵横闪烁光泽可恶痴迷鼓鼓囊囊
(二)、尝试学习
1、师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2、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变色龙的哪些特点呢?
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3、初读感知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字词。
豆藤连续准确判断距离捕获介绍腹部伺机香蕉棕色弥漫端详刹那间椭圆形绘声绘色名副其实凶相毕露
(3)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生字词。
(4)指名分段读课文。
4、学后精讲
①、自由朗读课文,根据课后第三题给课文分段。
②、交流分段。
第一段(1—8自然段):
讲我们发现变色龙。
第二段(9—15自然段):
讲我们端详变色龙。
第三段(16自然段):
讲我们放回变色龙。
③、分段再读课文。
④、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变色龙哪几个方面的特点?
(三)、巩固练习
1、看拼音写词语。
zhènjīngchángtǒngfùbùpànduànjùlí
()()()()()
zōngsèxiāngjiāojièshào
()()()
2、比一比,再组词。
振()简()腹()判()距()
震()筒()复()叛()拒()
介()绍()蕉()棕()
价()招()焦()综()
(四)总结
针对学生练习进行评价总结。
三、当堂检测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弥漫(①mí②ní)()模样(①mú②mó)()
尽管(①jìn②jǐn)()腹部(①fǔ②fù)()
迟钝(①chún②dùn)()伺机(①sì②cì)()
刹那(①chà②shà)()凶相毕露(①lòu②lù)()
2、填空
(1)、课文按照顺序来写。
(2)、自然段具体写了变色龙的特点,主要描写了变色龙的、和特点
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精读课文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增强保护动物意识。
2、学习作者巧妙地将变色龙的特点通过叙事的形式展示出来的写法。
二、学习过程
(一)、做题复习
1、课文主要围绕变色龙、和特点来描写。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二)、尝试学习
1、自由读1—8自然段,思考:
想要发现变色龙容易吗?
2、不容易的原因是什么?
(会变色)
3、这与变色龙的外形特点有很大关系,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变色龙的特点。
4、学后精讲
(1)、变色龙的外形特点是什么?
(2)、作者抓住变色龙的哪些外形具体来描写?
(3)、第10自然段是过渡段,具有什么作用?
(4)、变色龙是怎样捕食的?
(5)、变色龙的眼睛有什么特点?
(6)、哪些词语写出了变色龙捕食快而准的特点?
(7)、变色龙会变色吗?
怎么变的?
(8)、我们碰到变色龙后怎么做?
为什么这样做?
(三)、巩固练习
1、多音字组词。
mú()jǐn()juǎn()lòu()
模尽卷露
mó()jìn()juàn()lù()
2、把用错的字改正过来。
振惊()衣然()叛断()宾纷()
香焦()综色()迟纯()拒离()
价绍()名幅其实()
(四)、总结
本课主要介绍变色龙的特点,作者巧妙地将变色龙的特点通过叙事的形式展示出来,显得生动、有趣。
三、当堂检测
1、把成语补充完整。
一()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李光蕊五 年级 上册 语文 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