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广西钦州市高三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
- 文档编号:28232427
- 上传时间:2023-07-09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33.25KB
届广西钦州市高三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
《届广西钦州市高三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广西钦州市高三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广西钦州市高三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2018届高中毕业班1月模拟考试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文化根源于中原文化,中原文化实际上是以商周文化为主体的。
从文献和出土文物看,商周时期已经有了相当发达的农业,远超同时期其他地区。
基于农耕生产和生活所产生的文化,当然要比狩猎采集时代的文化发达,也更为精细,更有感染力和吸引力;再加上农业社会有超过日常需要的粮食和其他物品,社会分工也更为细密合理,因而在当时经常发生的部落或部族战争中容易获胜。
这样,中原文化靠着文和武两种手段慢慢地向外扩散,在扩散的过程中,并不是单向地输出,而是随时吸取当地部落部族的文化,边扩散边演变壮大。
如果我们放眼历史,中华文化的这一趋势至今也未中止,以后也不会终结。
。
商周活动的地域在今河南、陕西一带,这里土地肥沃,适于耕种;但同时自然灾害频仍,接近北边和西边的游牧部落。
中华文化的根基大致就是由这一自然和社会状况的刺激而形成的。
农业生产需要社会的稳定和氏族、家族与家庭的延续。
农业的耕种和收获是以年计算的,只有稳定,才能春种秋收,才能不断提高耕作技术、提高产量,生活也才能逐渐富裕起来;只有延续,土地、工具的占有才能长久,技术的传承和提高才有保障。
要稳定,就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合作;要延续,就要重视血缘的纯正,要分清正支与旁支,要保持以辈分为基础的等级制。
既然时时可能发生自然灾害和外来兵灾,就要与水旱风雹、虫兽疾疫搏斗,要和入侵劫掠者拼杀,灾后还要艰苦奋斗以恢复家园。
在应对种种自然界和人的挑战过程中,不但磨炼了人们自强自立的意志和能力,同时也使得对自然界的观察越来越细密,天文、历法、地理、动植物学、医学等都有了发展的需要和可能,因而高度发达。
这样,中华文化就种下了吃苦耐劳、聪明睿智、自立自强、知难而进、崇和反战、宽容豁达、重视伦理、忠孝仁义等基因。
中华文化形成之后,表层、中层和底层形成了一个庞大而严密的体系。
这是中华文化历久不衰的内在原因。
任何文化,表层是最易发生变化的。
因为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社会的物质条件关系十分密切。
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一经变革,人们的衣食住行就要跟着变化。
中层变化的速度仅次于表层,随着时代的变迁,随着中华文化与异质文化交融的加深,礼仪、风俗、艺术、宗教、法律、制度等也必须相应地演变。
表层与中层文化的每一次演变,也就向前推进了一步。
惟有底层文化,经过了数以千年计的表层和中层的反作用而不断地“修订"、加强,已经深深根植于于民族的血液中,极难改变。
但是,既然表层和中层对于底层有着反作用,那么表层和中层变得久了,也就要动摇底层文化。
(选自许嘉璐《中华文化的前途和使命》,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原文化基于农耕生活产生,远远优越于其他文化,因而成为了中华文化的渊源。
B.商周活动的地域特点磨炼了人们的意志和能力,形成了中华文化复杂的基因特点。
C.中原文化在扩散的过程中不对外输出,同时还吸取各种不同文化,最终演变壮大。
D.随着时代变迁,中华文化与异质文化交融逐步加深,中华文化必将发生根本改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认为中华文化根源于以商周文化为主体的中原文化,这是全文立论分析的前提。
B.对商周文化产生所受的自然和社会状况的影响,文章从稳定和延续两方面进行了分析。
C.文章先分析了中华文化的渊源,接着从地域特点分析了其特征,最后表明其稳定性。
D.文章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对中华文化的过去和未来提出了独到见解,很有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不是商周时期中原地区农业发展远超同时期其他地区,中华文化未必起源于此。
B.如果表层和中层不断发生演变,底层文化也会动摇,可见表层和中层对底层有反作用。
C.中华文化重视伦理,提倡忠孝仁义,可见其强调血缘纯正和以辈分为基础的等级制。
D.如果一个地区社会稳定,氏族、家族与家庭延续正常,那么文化就会得到飞速发展。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脆弱
朱以撒
①坐在开满淡紫色花朵的苦楝下,人就有一种易碎感。
沾满雨水的花不断地掉落下来,把地面涸润了一片。
这种树的枝条如此易折,使我每次攀爬都分外掂量。
也许正是木质疏松的原因,每到夏日苦楝树上聚集起大量的蝉,黑黑发亮,长调满耳,浮云一般的绿叶和紫气氤氩的花朵,人们却不敢有攀爬的觊觎。
②苦楝树的易折是实践中得到的体验。
攀上树杈,看起来手臂一样粗的枝条就瑟瑟发颤。
力量控制不好,枝条就在清脆的声响中断开,露出白生生的茬口,使上树的人心绪慌乱。
别的树种,如相思,再细的枝条也有很坚韧的弹性,甚至像绞被单那般扭转也难以断裂。
每一棵树都顶着一头绿荫,它的承重力却如此不同,不过,我还是喜欢在苦楝树下,甚至一阵风吹过,花就不偏不倚地落在脖子里。
③援藏的时候,牧民送了一只小藏獒给他,它慢慢长大,像一只小型的狮子了,威猛无比。
它只认识主人一人,对主人的亲戚朋友一概冷漠。
它不乐意的时候,喉咙里如同有闷雷滚过,让人心生寒气。
缺氧的高原,更多的异乡人在考虑生命的价值,考虑具体的五脏六腑的承受力。
冬日到了,叶片脱尽,树木成为一副副嶙峋的骨架,这些南方人开始流鼻血。
如果不是工作需要,谁也不会整整三年以肉身对抗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
和世代居住者不同,外来人要忍受生存的差异,这使他们更加眷恋故乡的苍翠深蔚、澄碧明净。
三年过去,与他荣归的物品中,比别人多了一只神勇的藏獒。
南方依旧富庶,依旧适宜休养生息,这只爱犬理所当然得到了最好的待遇,它的形态和神采让这个城市任何品种的狗黯然失色。
④前不久,我向他打听这只藏獒。
他说,死了,死于肺水肿。
他的本意是带它回南方享福的。
不料南方的暖和、潮湿,一日一日损耗它的肢体。
此时,它的同胞兄弟正在缺氧的高原狂奔、扑咬,锐不可挡。
⑤许多植物或者动物不能安生,或者不能按照自己的历程进化,都缘于有一部分人热衷运用自己的聪明来改变它们的习性。
我注意到这种情形已经很久了,大概是从知道米丘林的时候开始。
少年如我,有幸在自己的果林菜园品尝到原汁原味的果蔬,嗅到不同品类果蔬发自内心的气味,它们绝对不会混在一起的。
个性就是这样,即便枝叶相似,果实同形,气味和滋味是以差异来体现的米丘林等人出现之后,本真的果实得到了篡改。
个头大到了夸张,滋味似此似彼,缺乏独到。
当然,由于米丘林嫁接和杂交之功,价格更上一层。
少年时我啃食的番石榴,那么小,在掌中,洁净地金黄色泽,香味馥郁。
用手掰开,里边的瓤已融在一起,很适宜樱桃小口的轻轻小咬。
我往往绕过超市这些大而无当的品种,在一些不起眼的小摊前停了下来——我嗅到了童年时土生土长的果实的气味。
⑥花鸟市场是我假日喜爱的去处,看一些世相折射下的杰作——那么多的真真假假、疑真疑幻的青铜、陶瓦、牙角。
后来我渐渐少去了,要进入内部需要穿过一段宠物的长廊,许多面相怪异的鸟兽在笼子里跳跃、尖叫。
像狗不是狗,像猫不是猫,像鼠又不是鼠,一眼可见都是人工借助科学生产出来的怪物。
唯其物怪而贵。
人们在怪物中穿行、拣选,交易。
这些物种与祖先相比,已经极大地被改造了。
人们根据奇怪的原则来改造,使其尽可能靠近交易的最大值。
在人主宰的世界里,其他物种也是脆弱的,人们不愿让它们自行进化,而混杂这些物种的特性。
我惧怕这种人为的改造。
⑦在易折的苦楝树下坐着,我顿生一种脆弱,一阵风来,也不由自主地跟着晃动一下,陷入了沉思之中……
(选自《纸上思量》,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对苦楝树的描写,“浮云”“紫气氤氲"等词语的使用充满诗意,给人以美感,让人对其“易折"产生同情心。
B.威猛无比的藏獒在得到了“最好的待遇”后却死于肺水肿,这与生活在缺氧高原上锐不可挡的同类们形成了鲜明对比。
C.作者描写米丘林等人嫁接和杂交植物的行为,意在表现人们在一厢情愿追求功利的同时,也同时存在着某些的弊端。
D.全文在写了藏獒、番石榴和各种宠物被改变本性之后,转而写到人类自身,表达了庆幸于自在生、自在长的冷静思考。
5.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
(5分)
答:
6.文章以“脆弱”为题,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6分)
答: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是有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的。
20世纪60至70年代。
由于大型水利工程和旅游业的兴起,大量古迹遭到破坏。
为保护人类文化与自然遗产,l972年11月l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该公约规定保护的时象是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公约中提到的“文化遗产”只包括。
文物“建筑群”和“遗址”三类,显然不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
直到2003年10月l7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这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作了界定。
这是人类历史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重要里程碑。
截至2017年,已有174个国家加入,中国早在2004年就加入了谊公约。
与此同时,中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也加紧了步伐。
特别是立法保护进程加快。
2003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草案》形成;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关于加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国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也有望于近期出台。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迈入了有法可依、依法保护和实施的阶段。
(摘编自中新网)
材料二
我国一些地方现在已经制订了“非遗”保护的法规,最早的是云南。
但是,国家立法由于牵涉的面比较广。
有一些波折。
这里面存在学界和文化主管部门沟通不够的原因,还有认识上的原因,比如该立什么样的法,是行政法规还是基本法,认识上一直存在分歧。
此外,社会各界对于传统文化也存在不同意见,比如有人认为传统文化有优秀、糟粕之分,不能立法统统保护起来。
其实,这是认识上的误区。
从文化学的角度讲,很少会粗暴地将文化分成优秀的部分和糟粕的部分。
客观上说,传统文化中确实有些东西需要扬弃,但不能因为一个文化中有这样或那样的与当代伦理价值观不相契合的部分,就认为这一文化存在诸多问题。
我国是一个文化传统深厚、文化遗产丰富的国家,文化具有多元的特点,各民族呈现的文化面貌丰富多彩。
因此,进行适当的保护是必不可少的,出台有关法律的迫切性也就更加强烈了。
(摘自《人民日报》)
材料三
湖北宜昌市长阳县80多岁的农妇孙家香,一辈子生活在山村里,从小喜欢从父母乡邻那里听故事,然后按照自己的实际生活体验消化吸收,用朴实生动的口语转述出来。
老人家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得,却能讲述600多个故事。
老人被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授予“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称号。
当地政府请她出山,住进县“光荣院”,每月补贴200元。
华中师大从事民间文化研究的林继富博士从l997年开始一直“跟踪”研究孙家香,收集了她前后讲过的几百个故事。
他通过比较发现,出山后,离开乡土情境和邻里社会的孙家香,口中那些散发着泥土芳香的故事渐渐少了,过去激情讲述故事的场面不再出现。
她开始迎合山外人的口味,讲些比较时尚现代的故事。
不止一个孙家香。
传承人维系着口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衰”,保护传承人。
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按照这一思路,各地纷纷提高传承人的生活待遇。
有的甚至将其安排在条件更好的居所。
但是,在研讨会上,专家认为,当前国内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保护策略,有待调整。
“只有活水才能养活鱼”,透过“孙家香们”的转变,林继富认为,对传承人的保护要特别注意维持“民间文化生态”,让传承者、风俗活动、传承时象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文化小系统内,使他们在一个适宜的环境里传承创新。
林继富举例,同样在宜昌市,民间故事传承人刘德培l984年后没离开过家,按月享有政府提供的生活照顾费。
他活跃于乡邻之间,故事一直保持原有特色。
(摘编自搜狐网《非遗保护二十年忧思:
文化成生活表面油珠》)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直到2003年才第一次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
B.中国政府一向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自2003年起,多项相关法律相继出台,使非遗保护工作逐步走向有法可依。
C.传统文化中确实有些东西不符合当代伦理价值观,但是我们不能据此否定这一文化,而应当保护它们,使之存在并传承下去。
D.各地提高传承人生活待遇的做法出发点没错,但更应该让传承者、风俗活动、传承对象继续生活在相对稳定的文化小系统内。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材料一、二侧重从立法角度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材料三侧重从保护实践角度来对具体措施进行反思。
B.从材料一可以看出,中国政府先后颁发一系列法律法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法可依,取得了显著效果。
C.从材料二看出,“非遗”保护工作立法出现波折,其原因是学界和主管部门沟通不够,对传统文化存在不同意见。
D.材料三将同为非遗传承人的孙家香和刘德培进行了对比,清楚地显示出适宜的环境对于非遗传承工作的重要性。
E.材料一主要说明了相关法律的制定;材料二主要从理论角度进行分析;材料三用鲜活事例说明问题,作用更大。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怎样才能有效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4分)
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l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崔彧,字文卿,弘州人。
负才气,刚直敢言,世祖甚嚣重之。
至元十六年,奉诏至江南访求艺术①之人。
明年,自江南回,首言忽都带儿根索②亡宋财货,烦扰百姓。
世祖虽听其言,然虚实竞不辨决也。
十九年,除集贤侍读学士。
彧言于世祖:
“阿合马当国时同列皆知其悉无一人孰何之者及既诛乃各自以为洁诚欺罔之大者先有旨凡阿合马所用之人皆革去”从之。
二十年,上疏言时政十八事,开广言路,多选正人诸事。
疏奏,即日命中书行其敷事。
二十一年,彧劾奏卢世荣不可居相职,忤旨,罢。
二十三年,拜中书右丞。
三十年,彧言:
“大都民食唯仰客籴,顷缘官括商船载递诸物,致贩鬻者少,米价翔踊。
臣等议:
勿令有司括船为便。
”从之。
宝泉提举张简及子告或尝受邹道源、许宗师银万五千两,又讼彧不法十余事。
有旨就辩中书。
彧已书简等所告与己宜时者为牍袖之,视而后对。
简父子所告皆无验,并系狱,简疫死,子坐杖罪除名。
三十一年,成宗即位。
彧以久任宪台,乞迁他职,不许。
成宗谕之日:
“卿若辞避,其谁抗言哉!
”大德元年,彧又条陈台宪诸事,皆见于施行。
于是彧居御史台久,又守正不阿,以故人痰之。
彧进以病辞,成宗谕之曰:
“卿之辞退,诚是已,然勉为朕少留之。
”二年,加荣禄大夫、平幸政事,寻与御史大夫秃赤奏:
“世祖圣训,凡在籍儒人,皆复其家。
今岁月滋久,老者已矣。
少者不学,宜遵先制,俾廉访司常加勉励。
”成宗深然之。
彧以是岁九月卒。
至大元年七月,赠太傅、开府仪同三司,追封郑国公,谥忠肃。
(节选自《元史》卷一百七十三列传第六十,有删改)
【注】①艺术:
阴阳占卜技术。
②根索:
全部追讨。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阿合马当国时/同列皆知其恶/无一人/孰何之者及既诛/乃各自以为洁/诚欺罔之大者/先有旨/凡阿合马所用之人皆革去/
B.阿合马当国时/同列皆知其恶/无一人孰何之者/及既诛/乃各自以为沽/诚欺罔之大者/先有旨/凡阿合马所用之人皆革去/
C.阿合马当国时/同列皆知其恶/无一人孰何之者/及既诛/乃各自以为沽诚/欺罔之大者/先有旨/凡阿合马所用之人皆革去/
D.阿合马当国时/同列皆知其恶无一人/孰何之者/及既诛/乃各自以为沽诚/欺罔之大者/先有旨/凡阿合马所用之人皆革去/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疏”在朝官员专门上奏皇帝的一种文书形式,常用来纠正帝王为政的过失。
B.“忤旨”指违反了圣旨,圣旨是指中国封建社会中皇帝下的命令或发表的育论。
C.“杖罪”判杖刑的罪行。
杖刑是用荆条或大竹板拷打去衣犯人臀部的一种刑罚。
D.“追封”又称“追谥“追尊”,指大臣逝世后朝廷授予他的后代官职或爵位。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崔彧自负有才,刚直敢育。
他奉诏到江南访求阴阳占卜之人,回来后上奏忽都带儿追索原宋朝财货、烦扰百姓的情形,深受元世祖的器重。
B.崔彧屡次进谏,多被采纳。
他提议广开言路.选用正直之人;他对官府征发民船的事提出否定意见;他劾奏卢世荣不可为相,因此而罢官。
C.崔彧守正不屈,受人诬告。
他在御史台居官守正不屈,不逢迎任何人,因此许多人恨他,张简与其子指控崔或受贿违法,但最后查无实据。
D.崔彧居官两朝,备受信任。
他在世祖和成宗两朝担任育官,深受器重;成宗在他想调任和辞职时多次挽留,去世后被赠官、封公、获美谥。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或已书简等所告与己宜对者为牍袖之。
视而后对。
(5分)
译文:
(2)今岁月滋久,老者已矣。
少者不学,宜遵先制,俾廉访司常加勉励。
(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
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l4~l5题。
晚起
白居易
卧听冬冬衙鼓声,起迟睡足长心情。
华簪①脱后头虽白,堆案抛来眼校明。
闲上篮舆②秉兴出,醉回花舫信风行。
明朝更濯③尘缨去,闻道松江水最清。
【注】①华簪:
华贵的冠簪。
簪,古人用来绾定发鬈或冠的长针。
②篮舆:
古代供人乘坐的交通工具,类似后世的轿子。
③濯:
洗。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晚起”是本诗的描写中心,作品自始至终,都是围绕“晚起”这一中心进行的。
B.首联紧扣诗题,描写听到“冬冬衙鼓声”后方才起床,由于迟起睡足而心情很好。
C.颔联写诗人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致力政事,堆放案头的文卷一丝不苟审核清楚。
D.颈联写诗人喜欢喝酒,案卷一审完,就坐着小轿外出喝酒,酒醉后乘着小船兜风。
E.尾联描写了诗人的一段心迹:
听说松江的水最清澈,改日到那里去洗濯一下冠缨。
15.这首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怎样一个艺术形象?
请加以分析。
(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
(1)韩愈在《师说》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名句,阐明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
(2)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上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名句描写了“沙场秋点兵”的豪壮气势。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
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经过五年的学徒生活,他已经薄技在身,多次萌生出山闯荡一番的念头,只是想到师傅恩重如山,不忍开口说出此事。
②在全面从严治党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有松口气、歇歇脚、打好一仗就一劳永逸的想法,更不能存有见好就收的想法。
③张少威和平金侠一边向落水老人施救,一边大喊救人,一位摆面摊的男子闻讯跑来,三人成虎,终于把老人救上岸来。
④对于此次“红黄蓝事件”中的涉军谣言,一些公众人物竟然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推波助澜,严重抹黑了人民军队的形象。
⑤在这幅剧照上,功夫宗师洪金宝饰演的俞大猷将军,身着战甲,手握军刀,目光如炬,不平倭患誓不休的雄心呼之欲出。
⑥在南宁去柳州的高铁餐厅里,我不期而遇了十年未见面的江华同学,没想到当年其貌不扬的他如今已是满腹经纶的学者。
A.①③⑥B.①④⑤C.②③⑤D.②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深化体制改革的工作基调,结合“双一流”建设实际,特制订我单位下段工作的基本规划。
B.红茶味甘性温,善蓄阳气,其适合身体虚弱、畏寒怕冷、肠胃不适以及经常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在冬季饮用效果更佳。
C.11月下旬,阿里巴巴、宝马、摩拜单车等国内八家知名企业签约,成为大会的合作伙伴,乌镇峰会品牌价值持续提升。
D.发现苗头性问题就及时提醒,这既是对本人的监督,也给其他人敲响警钟,体现严管就是厚爱,增强政治生活的有效性。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等到他酒醒后,耷拉着脑袋来到我这里解释此事并赔礼道歉时,我早已见谅多时了。
B.自从我们在母校分手之后,十多年来,我一直对你十分垂念,经常梦中与你相会。
C.我们情同手足,你们如果发现我在为人处事方面有不恰当的地方,就赶快向我进言。
D.有媒体认为,中国工业到2030年将主宰世界,美国将屈居第二,俄罗斯位居第三。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l6个字。
(6分)
立春作为我固的传统节日,①。
早在周代,朝野就有庆贺这一节日的习俗。
这一天,天子要素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
不但官方重视这一节日,②。
这一天,农人要检视农具,筹划农事。
祭祀谷神,祈求获得好的收成。
中国地大物博,各地庆祝立春的方式虽然不同,③。
答:
①
②
③
21.小明是高三
(1)班的应届毕业生,最近一段时间经常玩手机游戏。
不但饭前饭后玩,有时晚睡之后还在宿舍里玩到深夜,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请你以小明好友身份给小明同学发一条手机短信的正文,对他进行劝说。
要求行文有针对性,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劝说委婉中肯。
表达准确,不超过80字。
(5分)
答: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天津市83岁的老人齐洪珍已经连续参加了l2年司法考试,他也是今年年龄最大的一位考生。
这位仅上过3年半小学的普通农民,64岁时通过自学先后取得了汉语言文学专科和法律本科学历,72岁起开始参加司法考试。
尽管数次落榜,但他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
成为一名基层法律工作者,为实现强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
请以“我看齐洪珍老人的司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18届高中毕业班1月模拟考试卷
语文参考答案
(一)(9分)
1.B(A“优越”表述不当,“发达”不等于“优越”。
C“不对外输出”理解不当,原文是“不是单向地输出”。
D“必将发生根本改变”无中生有。
)
2.C(“表明其稳定性”分析不当,文章最后谈到了中华文化不断变化的特点和极强的适应性。
)
3.D(“文化就会得到飞速发展”理解不当,从原文来看,这是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并不一定促进文化飞速发展。
)
(二)(14分)
4.A(“让人对其‘易折’的特点产生同情心”分析不当。
“浮云一般的绿叶和紫气氤氲的花朵”可以招来人们“攀爬的觊觎”,但由于苦楝“易折”,“人们却不敢有攀爬的觊觎”。
作者这样写,在于表现苦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西 钦州市 毕业班 第二次 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