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个人理财意识与财商教育分析报告.docx
- 文档编号:28228864
- 上传时间:2023-07-09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6.43KB
大学生个人理财意识与财商教育分析报告.docx
《大学生个人理财意识与财商教育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个人理财意识与财商教育分析报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生个人理财意识与财商教育分析报告
摘要:
大学生是消费最不理智的一个群体。
目前大学生消费普遍存在不合理消费的现象,盲目、攀比、追潮、奢侈、浪费等不良消费时有发生,这些现象的发生,与大学生理财知识匮乏,无计划消费密切相关,所以加强对大学生的理财教育,培养健康合理的消费理念,势在必行。
本文阐述了加强对大学生理财教育的必要性和财商教育的框架途径。
关键字:
大学生消费观理财教育财商教育
引言…………………………………………………………………4
1.加强大学生理财教育的必要性……………………………………5
1.1在大学生中推行财商教育的重要性……………………………5
2.大学生个人财富管理现状………………………………………6
2.1在校大学生消费特征及理财观念………………………………6
2.2在校大学生理财行为及分析………………………………………7
2.3大学生个人理财的误区和改进思路………………………………8
3.财商教育理论框架及实践模型研究…………………………………9
参考文献………………………………………………………………11
传承传统重义轻利观念的大学教育,对学生的财富意识具有极大的压抑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一部分人陷入拜金主义的泥潭,一部分人则保持着“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极端思想。
调查的结果令人担忧,大学生财商整体水平较低。
对大学生进行财商教育,是实现教育“使人更幸福地生活”目的之必然要求。
一、改变观念,正确引导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向来就是重义轻利的,君子不言利。
在大雅之堂谈论如何敛财的事情明显是很多教育者感到尴尬和难堪的。
似乎一旦说到如何理财、如何聚财、如何创财,诸如此类的话题,会让教师们感到不自在。
尽管改革开放已经三十余年,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早已深入人心。
但是,在高等学府,学生接受的教育并没有完全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
对于金钱的向往,总是心冲动较多,而羞于言谈。
甚至社会中也有这种看法,大学就是学习科学知识的,大学校园是相对纯洁的地方。
之所以纯洁,就是因为人与人之间较少物质利益的计较。
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之间,物质利益的冲突比较少。
大家一团和气地谈论理想与抱负,交流思想与感悟,处处充满着罗曼蒂克的情愫。
这样的花季少年,在苗圃里成长、璀璨。
一朝经受风吹雨打,就感到世界的沧桑与不堪,困惑与恐惧。
当社会人士感觉只读圣贤书的人越来越少时,大学校园里一定还盛放着理想主义的花朵。
国学成为热潮、伦理学成为显学,就是因为大学校园里的学究们依然沉浸在道德王国的向往之中。
这种向往是如此可爱。
然而可爱者终究很难有用;正如有用的东西往往偏离于可爱。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以物质利益为中心。
这个指导思想并没有多么隐晦的涵。
它切实地告诉我们,过去所遵循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训诫是多么荒谬。
正由于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后的短短三十余年时间里,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发展奇迹。
人们生活总体水平达到小康。
没有人能够否认经济建设给我们带来的确切的福利,尽管有些人在饱暖的基础上开始“思淫逸”,开始出现一切向钱看的不良苗头,也出现了一些“笑贫不笑娼”的丑恶现象。
然而,这只是经济建设所必须经历的一个环节。
事实上,我们现在比过去更加有可能讲德性。
而这种可能,并不完全只是“需要”。
当一个民族还处于饥寒交迫的状况时,再高的德行也无法填饱人们的肚皮。
3
序言
一份面向未来的财商报告
从美国人罗伯特.T.清崎在《穷爸爸富爸爸》中提出“财商”概念至今,匆匆十二载月。
十二年来,中国人对于“财商”从陌生到热议,已渐渐接受了它与智商、情商等“商”并列,令其跻身为衡量社会人基本素养的标准之一。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财商及财商教育的重要性,供给应需求而生,各类传授、探讨财商的文章、刊物、书籍层出不穷,各种财商教育班遍地开花,国人似已达成一种共识:
高财商将成为了制胜未来的法宝之一。
然而,与社会上掀起的“财商”热潮相对应的,是中国人仍待提升的个人财务管理水平。
早在2009年,《城市居民财富亚健康报告》就曾指出中国人财商有待提高的种种现象与证据。
两年来,我们也始终求索,该如何避免国人在“财富亚健康”的道路上愈走愈远?
当我们意识到,中国的普通家庭及个人仍然普遍欠缺足以指导理财实践的观念、思维和方法时,上述问题的答案便昭然若揭:
采取更多切实的举措,帮助普通人找到改善财商水平的有效路径,进而提高全民的财富素养。
理财要趁早,财商教育同样宜早不宜迟。
身处经济成长、商业昌明、金融发达的时代,一个公民,如果等到走出学校,步入社会,经济独立之时,才醒悟到要补习财商课,难免有亡羊补牢的意味,虽然犹未为晚,却可能失去最佳的财商启蒙时机。
同志“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箴言犹在耳畔,我们欣喜地看到,许多家庭已经开始从儿童时代培养孩子的财富智商,这种意识的觉醒,将深刻改变财富中国的未来。
而另一方面,我们发现,在备受关注的成年理财者和少年儿童之外,还有一个庞大的群体,亟需得到有关财商的传道、解惑、指引,而他们即将在几年成为独立管理个人财务的理财者。
对于他们的关注与扶助,将有可能在更可预见的将来,整体提升全社会的财商水平。
这个群体,就是大学生。
正文
当代大学生已经不仅仅满足于象牙塔的理想生活中,他们思想活跃、反应敏捷,易于也乐于接受新鲜事物。
特别是在网络购物大肆横行的当下,大学生的消费大多数是无计划的,各种千奇百怪的商品不断的在吸引目光,可是一旦拥有就会发现值超所物,或者根本是一无是处。
在大学生经济还未独立时,这种无计划消费不仅仅造成了家庭的负担,更为日后融入社会埋下隐患。
过度消费造成支出和供给的不平衡,入不敷出可能造成少数大学生走上犯罪的道路。
进入大学是进入社会的过渡,在大学时期,学会独立计划消费,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往往会受益终生。
1.加强大学生理财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大学生缺乏必要的理财教育,因为从传统观念看,人在拥有收入之前是不用理财的,甚至有人认为理财是有钱人的事情,穷人根本无财可理。
大学生作为一个纯消费群体,也就不必具有理财的相关知识了。
实际上,这是对理财的误解,不利于大学生的顺利成长,也不利于未来社会的发展。
理财教育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而是越早越好。
财商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人们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受“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思想和应试教育现实的双重影响,我国大部分家长和学校都不重视对孩子的理财教育。
许多家长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能考上理想的大学,就会有光明的前途,至于理财,那是大学毕业以后的事情。
我国不仅理财教育落后,而且很多人把该教育误解为用金钱来衡量一切。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独生子女的增多和经历过艰难困苦的人们对孩子的“补偿”心理的共同作用,人们形成了迁就、娇惯、溺爱孩子的习惯,其结果要么忽略了对孩子早期理财能力的培养,要么就是教孩子用金钱来衡量一切,从而陷入拜金主义的泥沼。
所以,及时在大学生中进行理财教育,进行“补课”,不失为一种良策。
1.1在大学生中推行财商教育的必要性。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没有经济来源,却有一笔稳定的“收入”。
与中小学生相比,大学生可以自由支配大量现金,但是,当前大学生却普遍存在消费无计划、消费结构不合理、消费品相互攀比、生活奢侈浪费等问题。
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之一就是大学生大多不会科学理财。
大学生的不良消费行为与大学生不成熟的消费心理密切相关。
一是虚荣心理。
大学生有很强的自尊心,渴望被人关注;心理承受能力差、辨别能力有限,还没有形成稳定价值观。
二是从众心理。
从众行为是在群体一致性的压力下,个体寻求的一种试图解决自身与群体之间的冲突、增强安全感的手段。
大学生虽然接受了先进的科学知识,具有理性的思维,但是,他们大都正值青春期,求新求异的心理较强,自我控制的能力较弱,很容易在情绪的驱动下发生从众消费行为。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现代教育研究表明,公民的基本素质除包括我们已经熟知的智商(IQ)、情商(EQ)外,还包括并未引起我国重视的财商(FQ:
FinancialQuotient)。
所谓财商是指一个人认识金钱和驾驭金钱的能力,是一个人的理财智慧。
财商与智商、情商被并列为现代人应具备的三大基本素质。
可以这样理解,智商反映人作为一般生物的生存能力,智商越高人越聪明;情商反映人作为社会生物的生存能力,情商越高,人的社交能力越强;财商是人作为经济人在经济社会中的生存能力,财商越高,人管理金钱的能力越强。
在改革开放前,社会对理财方面的要求并不迫切,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如何科学使用金钱”就成了我国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对大学生而言,学会消费和理财与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同样重要,理应成为其将来生存必备的基本技能,所以,在大学开展理财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在市场经济和商品社会中,一个人的理财能力还直接关系到他的事业成功和家庭幸福。
理财是一个人一辈子都要做的事,我们时时刻刻都要与金钱打交道,谁也不能避免,所以如果我们能够在大学或者是更早的中学期间树立理财意识,掌握理财知识,对我们一生规划都会很有帮助。
美国经济学教育国家委员会主席RobertF.Duvall认为:
“对青年人进行经济学和个人理财教育对建立一个拥有深谋远虑的投资者和储蓄者,有见识的消费者,高劳动生产率的劳动力,负责任公民和全球经济有效参与者的国家是至关重要的。
”
2.大学生个人财富管理现状
2.1在校大学生的消费特征及理财观念
第一,消费的多元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其消费构成中饮食及穿戴等必要消费的比重不断下降,呈现出了一种多元化的消费趋势:
(1)手机及通讯消费。
(2)电脑及各种数码电子产品消费。
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电脑步人大学生宿舍,不断地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逐渐成为大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数码电子产品也成为其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
大学生们都试图通过掌握最先进的技术来提高自己,使自己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中立于不败之地。
(3)旅游消费。
大学生都喜欢走出校园去感悟大自然,开拓自己的眼界。
每到节假日,大学校园的旅游广告随处可见。
与上班族相比,他们有着更为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同时由于没有固定的经济收入,他们的旅游消费也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多为短途的自助游。
(4)课外学习、培训消费。
知识经济时代带来的学习观念的变化,以及不断增大的就业压力和留学热的兴起,使得不少学生利用双休日或假期在校外的培训机构学习,如托福、雅思、GRE、驾驶员培训、外语口译等。
(5)人际人情消费。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类型丰富多样,如师生、同学、朋友、社团等,要发展和延续这些人际关系,在很多情况下不得不以人际人情消费为依托。
第二,消费的理性不足。
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依赖性强,几乎所有学生的消费都是依赖于家庭的供给。
这就决定了大学生的自主消费经验相对较少,不能充分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成本进行衡量。
他们往往会产生随机消费、冲动消费,缺乏足够的理性,主要有以下表现:
(1)情感消费特点突出,易受广告的诱惑。
(2)消费结构不尽合理,形象消费比例过大.(3)缺乏合理的理财计划,情绪化消费严重。
消费缺乏计划性是当代大学生消费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没有培养起正确的理财意识,使得他们缺乏一个合理的理财观,开支随意性较强,计划性较差,容易陷入盲目的冲动消费中。
并且,大学生的情绪化消费现象比较严重。
有些学生通过吃饭、购物、打等方式来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
第三,消费从众心理和个性化的矛盾。
大学生的消费需求、购买动机与购买行为既具有从众化的一面,又具有个性化的一面。
一方面,大学生同其他群体的消费一样,具有很强的模仿性。
为了得到群体的认同和足够的归属感,他们往往跟从或模仿其他人的消费行为与方式,以保持自身行为与多数人行为的一致性,避免“与众不同”。
但另一方面随着他们的自我意识的不断加强,消费经验的不断增加,为了突出自我,其消费行为也表现出个性化的一面。
第四,时尚的消费方式和支付方式。
在信息膨胀的网络经济时代,很多大学生认为网上购物不仅方便而且便宜,经常网上购物。
追求便利快捷的网上购物方式成为大学生消费方式新趋势。
此外,针对大学生熟悉网络、注重科技化的消费趋势,各大银行纷纷推出了学生信用卡,这使得他们的支付方式也正在发生改变。
2.2在校大学生理财行为
大学生的人均月消费在400-800元之间,不同消费层次的消费结构差异显著,比如:
月消费400元以下的低收入大学生,他们的消费维持在较低水平,每月的费用基本用在生活费上,重视知识消费;月消费400-800元的大学生占绝大多数,他们的家境不算富有,但算得上“小康”,喜爱购物,但理性消费;月消费801-1200元及1200元以上的大学生,他们家境好,消费无顾忌,出手大方,追时尚、逐名牌,炫耀消费,攀比消费,浪费现象严重,在购物,应酬等方面花费过大,而知识消费较少。
由于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得不同地区家庭的收入亦不平衡,这就导致了来自不同地区、有着不同家庭背景的大学生间存在不同的理财观念和消费能力。
城市的大学生不论是生活费用还是日常花费都要比农村学生高很多,但是农村的学生拥有更强的独立性,此外,由于受到家庭的影响,来自不同地区,拥有着不同家庭背景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的风险偏好,例如,农村的大学生在选择理财产品上相对保守严谨,而城市的大学生则喜欢高风险的理财产品(基金、股票等)。
在消费结构上女生的整体水平低于男生,女生在购物上的消费要高于男生,这源于女生对着装及容貌的过分考究;可见旅游消费也已成为女性消费的热门;而网络游戏及人情应酬则是男生消费的重点方面。
在大学生年龄增长的同时,其可支配费用来源、消费结构和理财观念也在悄然变化。
刚入学的低年级同学因为不熟悉环境,较少到校外做兼职等活动,因此,他们的经济来源较单一,主要靠家里供给,对家庭的依赖较强。
而高年级学生,随着对周围环境的熟悉,以及知识的不断丰富,再加上高年级的课时较少空余时间充裕,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拓宽自己的经济来源渠道。
因此,高年级学生的可支配费用来源较比低年级学生更为广泛。
2.3大学生个人理财的误区和改进思路
大学生个人理财误区主要有一下三点:
(1)投资理念不成熟。
学期开始时要么把钱全部以活期形式存入银行,不考虑更多的投资渠道;要么把钱投资于风险较高的金融产品,比如炒股、炒汇、买彩票等,不能很好地控制风险,行情不好往往带来较大损失,以后的生活费没有着落。
(2)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关系处理不当。
勤工俭学是多数大学生赚钱的渠道,但是不少学生本末倒置,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经济创收上,忽视学习而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
(3)少数学生金钱观发生扭曲,唯利是图,不惜用手段来获取经济收入。
比如参与传销、替人代考、赌博。
大学生需要建立良好的理财观念,做好理财计划,这样才能更好地学习和生活。
高校管理者和教师应把理财观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等各个环节,从而帮助大学生掌握理财知识和技能,形成科学正确的理财观。
具体改进思路,有如下几点1.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作为主要教育方式。
首先,将理财观的容纳入到思想道德修养课中,将理财教育与大学生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密切相联,强化教学针对性,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实效性。
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要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觉悟,树立起正确的金钱观,正确地认识金钱、使用金钱,自觉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不良倾向。
同时,应在教育过程中加大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传统美德教育的力度,使学生学会识别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延伸。
目前不少高校都在大学生中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可以结合学生的心理解困问题,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理财观。
对家庭贫困的大学生,要鼓励他们穷则志坚、勤俭自强;对家庭富裕的大学生,要教育他们富而不显、自制节约。
同时,通过协助解决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理财技能。
2.传授相应的理财知识。
学校可结合学生的理财实际,组织一些与投资、消费、理财有关的专题讲座,介绍理财理念和理财方法,使学生能够有机会了解相关的理财知识。
也可以从学生中挑选一些个人理财有经验的同学给其他同学传授心得体会。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高校可以在大学生的选修课中开设诸如∀理财常识、∀消费经济学等理财教育课程,使学生了解正确的理财观念、理财方式和理财技巧技能等。
3.加强校园理财文化建设,共建和谐校园。
首先,要发挥大学各社团的作用。
各学生社团可就某种理财现象进行讨论,或开展理财道德规和理财知识的竞赛,通过这些活动,使大学生自觉主动地接受投资理财的教育。
其次,充分利用校园网、广播电视台、校报、宣传栏等传播媒介的传播功能,形成科学、合理、健康理财的舆论氛围,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理财教育。
同时,要注重实践教育。
通过利用到贫困地区开展社会调查以及各种勤工助学等实践活动,使青年大学生实际体验到财富的来之不易,对自己不良的理财行为和理财习惯深刻反省,从而形成正确的理财观念。
4.加强家庭教育与配合。
大学生的理财观,绝大多数与家庭的理财观和家长的态度有密切关系,家长对其子女的理财观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此,学校有关部门应强调家长的配合,做到有计划、有节制地供给各类费用,有效地遏制学生乱消费。
同时,学校要鼓励父母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教育大学生树立艰苦奋斗、科学理财的意识,引导他们在考虑个人消费时科学规划安排,使个人消费标准与家庭情况相适应。
大学生是党和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时期,他们的理财观得到正确教育和引导将有利于他们良好理财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培养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更有利于建设和谐、安全的大学校园。
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理财观的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
高校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优势,加强对大学生的理财观教育,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和谐校园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
3.财商教育理论框架及实践模型
财商概念借助于智商和情商的表达方式,“是指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是理财的智慧。
它包括正确认识和应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
智商和情商是基于人的意识结构来一分为二的并列概念,二者交互作用,其成果反映在不同的应用领域,财商便是智商和情商交互作用的成果之一,是智商和情商的下位概念。
智商是评价一个人智力发展水平的指标,情商是评价一个人情感健康水平的指标,财商是评价一个人认识和运用金钱运动规律的能力水平的指标。
除财商之外,近年来出现的德商、法商、逆境商以及性商等概念也是按照应用领域划分而来的。
既然财商是智商和情商交互作用的成果,其构成就应当从智力水平、情感水平、行为水平方面综合判定,包括观念和知识、心理和情感、行为和能力。
人的财商是动态的、开放的,通常随着人的年龄增长、阅历增加、知识积累不断提升,其实现途径一般包括个人自悟和家庭、学校及社会的财商教育。
财商教育是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提高财商的重要途径。
财商教育是指自觉培养受教育者财商素质的教育活动,这种教育有助于社会成员提高认识和运用金钱运动规律的能力水平,在增加个人和家庭财富、提升生活质量的同时,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
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民众的投资理财意识空前增强,对家庭财产值、增值的期待前所未有地高涨,合理地消费财富和更多地获取财富成为全民热望。
而近年来金融、房地产等投资市场的大起大落,唤醒了公众的风险意识,并从反面警示民众投资理财活动必须理性、科学。
拥有一定的财商,具备投资理财的意识和能力,正在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生活需求。
基于此,适时对大学生进行财商教育,便成为高校教育生活化的现实要求,理由如下:
一是在校大学生合理安排经济生活的需要。
在校大学生本身即存在不少投资理财误区,有的消费缺乏理性,由于虚荣和攀比导致生活捉襟见肘;有的缺乏理性盲目投资,将生活费甚至将学费用来炒基金,使自己陷于巨大的财务风险。
二是大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
他们即将走向社会,面临就业、创业、投资、理财的全新挑战,需要为应对投资理财的人生课题做好观念的、知识的、心理的、能力的准备。
三是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需要。
财商教育有助于促进大学生自由择业和自主创业,缓解人才供需的社会矛盾。
四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本来就拥有一技之长的大学生,同时提高现实社会迫切需要的智商和情商的具体成果———财商,将如虎添翼,有可能在踏入社会后持续增加财产性收入,有利于推动国家经济发展,有利于社会稳定和谐。
总之,大学生财商教育是高校教育生活化的一种尝试,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是对社会生活与大学生自身发展需要的主动回应。
当前我国高校的财商教育仅限于个别教育者的零散、自发的教育活动,缺乏机制保障;财商教育的课程容有待系统化、具体化,可操作性较强的行动方案有待细化。
从教育研究的角度看,高校的财商教育应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还体现在办学的目标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及模式、学科建设的规模和专业建设的布局及结构上。
成人高等教育要立足于成人高等教育的特点,创新自我,打造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符合成人教育规律的新型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肖璐,浅析如何促进我国个人理财教育【J】,全国商情:
经济理论研究,2006(11
戴世勇.论大学生消费道德教育[J].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5).
朝生,强.大学生消费现状探析[J].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
(2).
侯玲,王洪斌.大学生消费文化观念与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研究,2003,(4).
方正泉,荣国,剑英.大学生消费现状的理性分析[J].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2,
(1).
王英民.大学生消费现状分析与对策[J].理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6).
吴利明.对当代大学生加强理财教育的思考
文锦.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特色缺失及原因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5,(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生 个人 理财 意识 教育 分析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