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第2章 第3节 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docx
- 文档编号:28226389
- 上传时间:2023-07-09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208.07KB
2021 第2章 第3节 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docx
《2021 第2章 第3节 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 第2章 第3节 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21第2章第3节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
第三节 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目标
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以及城镇化的利弊。
1.结合资料,理解世界城镇化的含义、进程特点及成因。
(综合思维)
2.结合资料,掌握不同区域城镇化进程的异同。
(区域认知)
3.掌握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治理措施。
(人地协调观)
4.调查当地城镇化的特点及所处阶段,分析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地理实践力)
一、城镇化的概念
1.概念:
城镇化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乡村地域转化为城镇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2.表现
(1)人口的集中过程。
(2)乡村向城镇的转化过程。
(3)经济结构的变化过程。
3.城镇化的本质:
第二、第三产业的建立和集聚。
[特别提醒] 城镇化的标志中,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通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化水平的高低,而城镇的人口和用地规模则反映城镇的发展是否合理。
二、世界不同地区城镇化特点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特点
(1)发达国家:
1950年后先快后慢,现在速度放缓、已经进入成熟期。
(2)发展中国家:
1950年后先慢后快,现在快速发展。
2.部分国家和地区城镇化特点
(1)欧美发达国家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初步实现了城镇化,现在城镇人口比重已很高。
②目前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已逐渐减慢或趋于稳定,甚至出现了“逆城市化”。
(2)日本
①20世纪50~60年代,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
②目前城镇化率已超过90%,空间上高度集中在东京、大阪和名古屋三大都市圈。
(3)非洲
①长期处于较低的经济水平。
②部分国家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城镇人口膨胀,就业岗位不足、导致贫民集聚。
(4)亚洲东南部
①城镇化基本特点是人口急剧膨胀,但在经济、社会和制度等多方面还是有乡村的特点。
②部分国家普遍存在就业岗位不足、基础设施落后、公共设施匮乏和生活环境恶化等问题突出。
[易错提醒] 逆城市化不是城镇化的衰败,而是城镇化扩展的一种新的形式,它是建立在城乡差别近乎消失、接近形成一体化的基础上的。
乡村、小城镇的交通、水电、信息等设施不断完善,再加上优越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久居城市中心面对混浊空气、噪声的大城市居民到乡村和城镇居住或定居,从而导致逆城市化现象。
3.我国城镇化的特点
(1)时间上: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
(2)空间上:
不同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水平不均衡。
(3)发展空间:
我国城镇的数量和规模还不能满足现实需求,城镇化发展的空间依然很大。
三、城镇化的利弊
1.城镇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之处的主要表现
(1)创造就业机会、促进产业调整。
(2)社会进步、传播文明。
(3)科技进步、生产发展。
(4)城乡互动、全面发展。
2.城镇化带来阶段性问题的主要表现
(1)环境问题。
主要表现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等。
(2)人口问题。
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失业人数上升。
(3)住房问题。
住房紧张,出现贫民窟和棚户区。
(4)交通问题。
交通拥堵和停车困难。
(5)医院、学校等其他基础设施难以满足过多人口需求。
3.解决措施
控制城镇规模、合理规划城镇空间、加强城镇管理、实现区域共同发展等。
(1)城镇人口数量增多,城镇化水平一定提高。
( )
(2)当前,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城镇化速度普遍高于发展中国家。
( )
(3)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有利于加快城镇化进程,提高城镇化水平。
( )
(4)城市中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人口增长过快,排放大量污染物导致的。
( )
(5)衡量城镇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是( )
A.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B.城镇人口比重
C.工业发展规模D.经济发展水平
提示:
(1)× 城镇化水平高低的衡量指标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若比重增大,则城镇化水平提高。
城镇人口数量增多,但如果农村人口数量增加的更多时,城镇化水平仍会降低。
(2)× 发达国家城镇化起步早,水平高;而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起步晚,水平低。
发达国家城镇化进程已进入成熟阶段,速度减慢,发展中国家处于城镇化进程中的加速阶段,速度较快。
(3)√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有利于加快城镇化进程,提高城镇化水平。
(4)√ 城市中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人口增长过快,生产、生活排放大量污染物,导致的环境污染。
(5)B [城镇化的标志之一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
城镇化概念
国家统计局2019年8月15日发布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七。
报告显示,2018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9.58%,比1949年末提高48.94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71个百分点。
2018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比2011年提高了8.31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19个百分点。
问题1 (综合思维)材料中反映我国城镇化的表现是什么?
提示:
城镇化率上升。
问题2 (综合思维)城镇化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提示:
城镇社会经济发展。
问题3 (区域认知)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有大量人口涌入城镇,城镇有哪些优势可以对农村人口产生迁移吸引力?
提示:
城镇的交通便捷、文化设施齐全、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就业机会多、生活便利等方面的优势对农村人口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
1.城镇化的表现
2.城镇化的动力
1.下表为我国某地区城镇发展情况统计表。
读表,完成
(1)~
(2)题。
项目
1999年
2009年
甲
城镇数目/个
3
7
乙
工业总产值/万元
36200
1765000
丙
城镇人口/万人
56
340
丁
城镇人口比重/%
30.4
48.6
(1)数据显示的现象中不能反映城镇化进程的是( )
A.甲 B.乙
C.丙D.丁
(2)近年来,该地区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
B.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
C.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D.城镇中心区的萎缩
(1)B
(2)C [第
(1)题,城镇化主要表现为城镇人口增加、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城镇用地扩大、城镇数目增多四个方面。
工业产值不能反映城镇化进程。
第
(2)题,长期以来,我国农村人口数量较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农村产生了大量剩余劳动力,而这些剩余劳动力大多涌入城镇寻找就业机会。
]
世界不同地区城镇化特点
西方有一句俚语说:
“穷人住城里,富人住城外。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现实。
下图为城镇化进程示意图。
问题1 (区域认知)“穷人住城里,富人住城外”反映了什么样的城镇化现象?
这种现象发生在图中哪个阶段,原因是什么?
提示:
逆城市化。
后期阶段。
原因:
由于人口和产业迅速向城镇集中,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
在汽车普及后,许多人和企业开始迁往郊区。
问题2 (综合思维)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后期阶段,为什么城镇化速度放缓?
提示:
因为在后期阶段,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已经很小,可转化为城镇人口的农业人口很少。
问题3 (区域认知)我国目前的城镇化处于哪个阶段?
提示:
处于中期阶段。
1.世界城镇化的三个阶段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进程差异
国家类型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起步时间
早晚
早(英国最早,从18世纪中叶开始)
晚(20世纪中叶以来)
原因
工业化早
国家独立较晚,工业化晚
目前速度
快慢
趋缓甚至停滞
速度加快
原因
城镇化已推进到相对成熟阶段
民族经济的发展,人口增长迅速
城镇化水平
高低
高
低
原因
经济发展水平高,带动了城镇化进程
农村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城乡经济出现巨大反差
城镇人口比重
大小
大
小
原因
起步早,城镇化水平高
起步晚,城镇化水平低
所处阶段
后期成熟阶段
初期阶段和中期加速阶段
动力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大批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移动
民族独立运动的胜利,经济迅速发展
现象及原因
现象
逆城市化现象
城镇发展不合理
原因
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郊区基础设施完善
城镇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快,农村劳动力过剩
城镇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的区别
城镇化
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
再城市化
表现
人口由乡村迁往城市,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
人口由市区迁往郊区
城市中心区人口继续外迁,郊区人口迁往农村和小城镇
人口迁回市区
成因
城市的拉力和乡村的推力
市区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挤
为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
开发中心区,高科技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
图解
2.读世界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城镇人口和城镇化水平对比图,回答
(1)~
(2)题。
(1)据图可知20世纪70年代中期,世界城镇人口( )
A.总数量开始出现下降趋势
B.发达地区所占比重在增加
C.欠发达地区所占比重在减少
D.两类地区所占比重基本持平
(2)世界欠发达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开始快速提升的时期出现在( )
A.1825年前后B.1875年前后
C.1925年前后D.1950年前后
(1)D
(2)C [第
(1)题,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图中表示发达地区的曲线是M1和N2,表示欠发达地区的曲线是M2和N1。
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城镇人口比重占世界城镇人口比重的差别不大,说明两地区所占比重基本持平;发达地区比重呈降低趋势,欠发达地区比重呈上升趋势;随着欠发达地区城镇化水平的迅速提高,世界城镇人口总量在不断增加。
第
(2)题,世界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开始快速提升的时期出现在1925年前后。
]
城镇化的利弊
地区生产总值超3万亿元,站上新台阶;空气质量、水环境进一步改善,天更蓝、水更清;商品住房价格保持稳定、“房住不炒”得到落实……2019年1月14日公布的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透视出过去的2018年北京的一系列新变化。
曾经,北京聚集了大量非首都功能,城市体量不断扩张,人口稠密,产业集聚,交通拥堵、空气质量堪忧的“大城市病”让这座特大城市不堪重负。
如今,北京明确定位,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
作为全国第一个提出“减量发展”的城市,北京逐步实现从集聚资源求增长到疏解功能谋发展的转变。
问题1 (地理实践力)北京市的“大城市病”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
城镇交通拥堵、住房紧张、资源紧张、环境污染、发展空间受限、就业困难等。
问题2 (综合思维)北京市的“大城市病”比较突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
人口、产业过度集中,城市规划建设不合理,管理不当造成的。
问题3 (综合思维)北京市发展中的“减量发展”主要是指什么?
提示:
采取各种措施分散、转移人口与产业,疏解一些城市职能。
1.城镇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之处
有利之处
表现
创造就业机会、促进产业调整
城镇化能够创造出比较多的就业机会,大量吸收农村剩余劳动人口;促使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社会进步、传播文明
伴随着城镇化,城镇文化向乡村广泛地扩散和渗透,影响着乡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乡村更加开放和文明,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发展差距缩小,社会更加进步
科技进步、生产发展
现代化城镇可以带动乡村提高教育水平,促进区域的整体发展。
城镇化也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工业化会给城镇化提供持续的推动力
城乡互动、全面发展
城镇化促进乡村发展的同时,也从多方面推动城镇自身健康发展
2.城镇化的阶段性问题
问题
表现
环境问题
主要表现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等
人口问题
城镇人口大量增加,就业压力加大,失业人数上升,导致部分低收入者陷入贫困
住房问题
城镇面积有限,过多的人口造成住房紧张,出现贫民窟和棚户区
交通问题
随着车辆数量增加,交通基础设施不能与之适应时,交通拥堵就容易发生,停车困难也逐渐出现
3.解决城镇化问题的途径
3.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上建起了“握手楼”(如图)。
据此完成
(1)~
(2)题。
(1)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 )
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 B.吸引市民周末度假
C.增加自住房屋面积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
(2)“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 )
A.居住人口减少B.城区房价昂贵
C.人居环境恶化D.城区不再扩大
(3)解决此现象的根本措施是( )
A.控制人口规模,合理规划城市
B.修建城市立交,改善交通条件
C.增加社会投资,扩大居民就业
D.发展城市新村,扩大居住面积
(1)D
(2)B (3)A [第
(1)题,根据材料“握手楼”形容两栋楼房间隔距离过小,且楼层高,居住面积大。
“握手楼”建在中心城市周边,而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城镇化水平较高,外来人口迁入,由于房价过高,许多人没有自己的住房,所以城市周边的农民出租房屋增加收入。
第
(2)题,由以上分析可了解,建“握手楼”的主要目的是出租,是因城市房价过高,许多人无能力购买,才有的租房市场。
第(3)题,城市住房拥挤产生的根源在于城市人口过多,所以控制人口规模、合理规划城市是解决此现象的根本措施。
]
人地协调观——聚焦“生态城市”建设
生态城市,从广义上讲,是建立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的基础上的新的文化观,是按照生态学原则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是有效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狭义地讲,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设计,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
生态城市是社会、经济、文化和自然高度协同和谐的复合生态系统,其内部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构成环环相扣、协同共生的网络,具有实现物质循环再生、能量充分利用、信息反馈调节、经济高效、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协同共生的机能。
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其中追求自然系统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是基础和条件,实现人与人和谐是生态城市的目的和根本所在,即生态城市不仅能“供养”自然,而且能满足人类自身进化、发展的需求,达到“人和”。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了开展创建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
城市森林花园被誉为“住房4.0”,在建筑设计中每家都有单独的庭院,外墙长满绿色植物,还有一处两层楼高的空中室外私人小院及一块几十平方米的土地,可种树、种花、种菜、遛狗、养鸟等。
城市森林花园一处建筑就相当于一片森林,使住在繁华城市中心的人们实现“回归大自然”的梦想。
读“住房3.0”和“住房4.0”景观对比图,完成
(1)~
(2)题。
(1)建设“住房4.0”可以( )
①增加城市绿地 ②促进城市化深度发展 ③改善城市居民居住环境 ④改善市内大气环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
(2)从大气循环和水循环的角度看,“住房4.0”可以( )
①减轻城市热岛效应 ②增大城市风强度 ③增加城市地下径流 ④增加城市空气湿度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素养立意] 本题组以“住房4.0”为背景材料,考查解决城镇化问题的途径,体现了地理学科的人地协调观。
“住房4.0”增加了城市植被,改善了大气环境。
(1)B
(2)C [第
(1)题,从材料中可建设“住房4.0”,可以增加城市绿地,改善居住环境,改善城市大气环境。
第
(2)题,“住房4.0”增加了绿地,可以减轻城市热岛效应,增加城市空气湿度;减小城市风强度,对城市地下径流影响较小。
]
题组1 城镇化的概念
半城市化地区是一种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过渡性地域类型,半城市化地区聚落空间格局的演化不仅受城市化等外部力量的驱动,也受制于村民就业方式等变化的影响。
康杜村位于西安市南郊长安区大学城内,是大学城建设中保留下来的村落,为多所高等院校所包围的一处典型的半城市化地区。
下图示意康杜村半城市化形成过程中村民就业构成(甲、乙、丙、丁为四种主要的就业方式)变化情况。
据此完成1~2题。
1.康杜村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 )
A.私营企业发展 B.外来投资增加
C.国有工厂兴起D.教育产业发展
2.甲、乙表示的就业方式最可能是( )
A.工人、农民B.农民、工人
C.房东、店主D.店主、工人
1.D 2.B [第1题,康杜村位于西安市南郊长安区大学城内,是大学城建设中保留下来的村落。
读图结合材料,随着大学城的建设,康杜村耕地面积变少,变为大学城建设用地,所以康杜村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教育产业发展。
第2题,读图可知,在阶段一,甲占比最大,随着大学城建设,占比减少,所以甲应为农民;而乙曲线随着建设先增加后减少,应为工人数量的变化;丙出现主要在阶段二和阶段三,主要为以房东为主的就业状况;在三个阶段,丁基本呈总体上升趋势,应为店主。
]
题组2 世界不同地区城镇化特点
下图为世界城市及农村人口数量变化图,其中四种图例分别表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
据此回答3~4题。
3.图例②表示( )
A.发达国家城市人口
B.发达国家农村人口
C.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
D.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
4.下列有关世界城市化地区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比发展中国家快
B.发达国家城市总人口比发展中国家多
C.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
D.发展中国家城乡发展差异小于发达国家
3.C 4.C [第3题,世界人口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主要以农村人口为主,图例①是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但是发展速度快,城市人口总数比较大,图例②表示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图例③为发达国家农村人口;图例④为发达国家城市人口。
第4题,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比发展中国家慢;发达国家总人口数比较少,发达国家城市总人口比发展中国家少;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发展中国家城乡发展差异大于发达国家。
]
题组3 城镇化的利弊
北京北海团城是中国古代雨水利用的综合示范工程,建于湖中孤岛,城内面积5760平方米,高出湖面5.64米。
团城内除建筑物、古树外,其余均由多气孔的梯形青砖铺筑。
由于团城设计巧妙(下图),城内数十棵古树无须人工浇灌而百代常青。
据此完成5~6题。
5.(生活中的地理)团城内地面铺筑时选用梯形青砖是为了( )
A.减少土壤蒸发B.滞留雨水污染物
C.增加雨水下渗D.增加地表径流量
6.(生活中的地理)冬季含水涵洞对古树生长的作用有( )
A.吸纳土壤的水分,避免古树烂根
B.营造古树生长适宜的温湿环境
C.为土壤提供养分,维持古树生长
D.稀释土壤污染物对古树的危害
5.C 6.B [第5题,团城内除建筑物、古树外,其余均由多气孔的梯形青砖铺筑。
团城内地面铺筑时选用梯形青砖是为了增加雨水下渗,地下水充足,古树无须灌溉;多气孔不能减少土壤蒸发;梯形砖上宽下窄,地表砖的缝隙小,不易滞留雨水污染物;下渗增加,地表径流量减小。
第6题,冬季,北京地区降水少。
结合图中箭头方向,冬季含水涵洞对古树生长的作用是为土壤提供水分,营造古树生长的适宜温湿环境;含水涵洞的水补给土壤水,土壤污染物不易被带走,对污染物的稀释作用有限;北京主要是落叶林,冬季不是古树生长时期。
]
教材P47探索
城镇化现象。
原因:
深圳快速城镇化受政策、产业引进和发展、人口迁入等因素共同影响。
教材P48思考
第二、第三产业的建立和集聚。
教材P49思考
发达国家城镇化起步早,水平高,以1980年为界,前期速度快,后期速度慢;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起步晚,水平低,以1980年为界,前期速度慢,后期速度快。
教材P51活动
(1)发达国家城镇化起步早,前期速度快,后期速度慢;发展中国家和我国城镇化起步晚,前期速度慢,后期速度快。
(2)发达国家城镇化起步早,速度慢,水平高;发展中国家和我国城镇化起步晚,速度快,水平低。
教材P51思考
1.成都城区由中心向四周扩展;1990~2005年城区主要向西南方向扩展;2005~2013年城区主要向北和东南扩展。
2.城镇化对成都和周边地区的发展有利影响包括:
促进经济发展,创造就业机会,促进产业调整;促进社会进步、传播文明;城乡互动、全面发展。
教材P52思考(上)
城镇化对区域发展的不利之处有:
出现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环境问题;就业压力大,失业人数上升,导致部分低收入者陷入贫困等人口问题;住房紧张,出现贫民窟和棚户区;交通拥堵,停车困难等。
教材P52思考(下)
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分散城市职能,减轻大城市的压力;开发新区,建立卫星城,推进郊区城镇化,缓解城市中心区压力;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城市管理,处理好各功能区的关系;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提高城市绿化面积,增强市民绿化意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教材P54思考
1.大城镇少、小城镇多;分布均匀;城镇化水平高。
2.产业发展、社会资源均衡化;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没有出现过分集中的局面,人口迁移流向呈多向性;农村劳动力转移逐步推进等。
教材P54~55作业题
1.
(1)我国城市群数量多,但分布不均衡,东部沿海城市群数量多,中部次之,西北内陆城市群数量少;东部沿海城市群核心城市数量多,以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湾区城市群最为典型,中西部城市群核心城市数量少。
(2)城市群的发展是伴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以及城际之间交通条件的改善,尤其是高速公路网的全覆盖。
城市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影响越来越大。
东部、中部经济地带城市群数量多、规模大,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口流动性较强,对快速交通需求大,因而高速公路更稠密。
相对而言,西部经济地带城市群数量少、规模较小,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们对快速交通的需求相对较低,因而高铁路网比东部、中部稀疏。
2.中小城市数量多,发展速度较慢,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数量少但发展迅速。
城市发展过程中,推动人口流动的力量来自多方面,城市职能是核心动力,产业是主要吸引力,宜居性是人们的向往,而交通的不断完善是人口流动得以实现的关键。
很多超大、特大城市是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对于引领经济增长、吸纳城镇化过程中的农村人口转移起到重要作用,特别是工资水平高、就业机会多、生活条件好等经济优势吸引众多人口。
因此,在当今世界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时期,超大、特大城市发展迅速,数量剧增。
3.
类型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起步时间
起步早(19世纪初)
起步晚(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
城镇化速度
1950至1980年速度快,1980年之后速度开始减慢
1950至1980年速度缓慢,1980年之后速度加快
存在的主要问题
逆城市化
过度城市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第2章 第3节 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 不同 地区 城镇 过程 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