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法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docx
- 文档编号:28221379
- 上传时间:2023-07-09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24.71KB
中学语文教学法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docx
《中学语文教学法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语文教学法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语文教学法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绪论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特定对象是中学语文的课程与教学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性质:
具有明显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方法主要就是教育科学研究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经验法、试验法等
研究中必须遵循一些原则:
1实事求是的原则2尊重联系的原则3注意发展的原则
第一章中学语文课程的性质与目标
第一节中学语文课程的性质
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2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3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三、中学语文课程的地位
1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2语文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第二节中学语文课程的目标
二、中学语文课程的目标确定的依据
1国家的教育方针2中学阶段的教育目的3中学生的年龄特点4语文素养的基本内涵
三、中学语文课程目标的意义
1中学语文课程目标是编制中学语文课程的依据
2中学语文课程目标是中学语文课程实施的依据
3中学语文课程目标是中学语文课程评价的依据
四、中学语文课程的目标体系
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初中语文课程目标的内涵,主要如下:
1精神陶冶2文化教育3习惯养成4智力发展5知识积累6能力培养
高中语文课程目标的内涵:
其目标体系包括五个方面:
1积累与整合2感受与鉴赏3思考与领悟4应用与拓展5发现与创新
第二章中学语文课程的内容及文本
第一节中学语文课程内容的依据及构成
一、中学语文课程内容组织的依据
1课程理论依据2社会需求依据3学科规律依据4学生心理依据
第二节中学语文课程的纲领性文件
二、语文课程纲领性文件的内容一般应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课程导引2课程性质3课程目标4课程内容5教学建议6相关附录
三、中学语文课程纲领性文件的作用
1中学语文教学活动的依据2中学语文课程管理及评价的基础
第三节中学语文教材
一、语文教材的意义
1凭借功能2示范功能3教育功能4发展功能
二、中学语文教科书
其内容主要包括阅读、写作、口语训练、语文基础知识、语文综合活动项目等
(一)中学语文教科书的构成:
一般包含四个系统:
1范文系统2知识系统3训练系统4助读系统
(二)中学语文教科书的编排
1分编型2合编型
国家对语文教材的编写实际上有如下要求:
1语文教材必须体现时代精神2语文教材必须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3语文教材必须能为学生的发展服务4语文教材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5语文材料必须为师生留有足够的空间
四、中学语文材料的使用
(一)语文教材的使用理念
1从“教教材”到“用教材去教”2从“学教材”到“用教材去学”
(二)语文教科书的钻研
第三章中学语文教学与学生的发展
语文具有三种功能:
使用功能、发展功能和调节功能。
语文教育功能的特殊性可以归纳为语文教育的基础性、整体性和终身性三方面。
第一节语文教学的教育功能
1语文教育的基础性
2语文教育的整体性
3语文教育的终身性
第二节中学语文教学与德育
德育,是学校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的总称。
一、语文德育的依据
二、语文德育的特点
1情与理的结合2德育内容的明朗性与隐蔽性
三、语文德育的内容
1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质2培养学生优良的政治品质3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
第三节中学语文教学与智育
智力由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基本因素组成
二、语文智育的特点:
1语文智育与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关系紧密
2语文智育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关系紧密
三、语文智育的内容
1培养观察力2培养记忆力3培养思维能力4培养想象力5培养注意力
第四节中学语文教学与美育
二、语文美育的特点
1形象生动性2情感愉悦性3个性鲜明性4和谐统一性
三、语文美育的内容
1自然美2社会美3艺术美
第五节中学语文教学与情育
一、语文情育的依据
1、语文情育是培养人全面发展的需要
2、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情育因素
3、学生情感活动特点为情育提供条件
二、语文情育的特点:
1语文情育以语言为媒介2语文情育始终伴随认知教育进行3语文情育与认知教育互相促进、互相制约
三、语文情育的内容
1良好的情感品质2积极的情感倾向3高尚的情感4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第四章中学语文教学与中学语文教师
第一节中学语文教学的任务
有以下六个方面的任务:
1语文知识教养2语文能力培养3学生智能开发4品德观念影响5审美情操陶冶(审美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2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美的追求3培养学生对艺术美的欣赏)6非智力心理因素培养(指学生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情感、学习意志、学习个性品质等方面)
第二节中学语文教师的素养
一、思想品德素养
具体要求大致有以下四方面:
1必须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2热爱学生,期待成才3以身作则,为人师表4勤于学习,勇于创新
二、学习知识素养
1深厚的语文专业知识2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3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三、熟练的语文教学能力
1语文备语能力2语文施教能力3语文考核能力
四、良好的职业心理品质
(一)认知方面:
1敏锐的观察力2善于分配注意力3较强的记忆力4富有创造性的思维和想象力
(二)情感方面:
1积极乐观的心境2博大而无私的爱3较强的情感自控力
(三)意志方面:
1较强的自制力2不屈不挠的坚定性
五、语文教育研究能力
按高层次科研活动的过程和方法来分解,有下列八项:
1调查研究的能力2选题定向的能力3收集资料的能力4开展实验的能力5总结经验的能力6观察想象的能力7反馈验证的能力8撰写论文的能力
第五章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教学
第一节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教学的意义
引导学生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一直是基础教育阶段各科教学的中心任务和重要内容,简称“双基”。
第二节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教学的内容
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确定的有关内容
1识字与写字2阅读3写作4口语交际5综合性学习
第三节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教学的特点及要求
一、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教学的特点
(一)教材的分散性与系统性
(二)教学的随机性与专门性
(三)学生的模仿性与实践性
二、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教学的要求
(一)传授知识要做到“精要、好懂、有用”
(二)技能训练要联系读写和口语交际实际
(三)注重启发引导,讲求整体提高
―――――
语文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汉语知识、文体知识、文学知识、读写知识、文言知识等。
语文基本技能,通常指听、说、读、写四种言语技能
第六章中学的阅读教学
第一节中学阅读教学的作用和地位
一、中学阅读教学的作用
1开发智力,发展思维,提高理解事物和认识世界的能力
2获得综合文化素养,丰富个人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操
3建立丰厚的语言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获得言语文字信息加工处理能力
二、中学阅读教学的地位
1阅读教学为整个语文教学提供识字写字基础
2阅读教学为整个语文教学提供一般知识和能力基础
3阅读教学为口语交际教学提供练习机会,为写作教学提供借鉴和模仿的范例
4阅读教学是发展学生思维、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对学生进行审美情操教育的主要阵地
第二节中学阅读教学的目的和内容
一、中学阅读教学的目的
从根本上讲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根据目标分类学理论,构成阅读能力的心理因素可分为如下三种:
1感知认读能力2理解能力3鉴赏评价能力
二、中学阅读教学的内容
1培养阅读兴趣2传授阅读知识3传习阅读方法4养成阅读习惯
此外,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还有许多“兼职”任务:
1指导作文2兼顾口语交际3进行审美教育和思想道德情操教育4进行思维训练和智力开发5进行综合文化知识教育
第三节中学阅读教学的过程和方法
一、中学阅读教学过程
(一)一般文章的心理过程
根据阅读的生理机制和心理活动的特点,阅读过程一般可以划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1感知认读2理解3鉴赏评价4存贮5应用和创新
(二)学习课文的行为阶段(阅读教学过程)
...常规阅读过程的基本结构模式:
1预习(感知阶段)2教读(理解阶段)3复习与练习(巩固与运用、创新阶段)
中学阅读教学的方法
(一)一般阅读方法
1朗读2默读3精读4略读5速读(每小时高于3.5万字)―――五条原则:
①注意力要高度集中②阅读时不要出声,也不要动唇③阻止回读④扩大视幅⑤捕捉主干
(二)常规的阅读教学方法(各自优缺点)
1讲授法2问答法3讨论法4练习法
(三)阅读教学的多媒体方式
现代教学媒体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主要有如下三点:
1视听结合,有助于加强阅读教学的效果
2缩短学程,有助于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3耳阅目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常用的现代教学媒体有
1幻灯机与投影器2录音机3电影机、电视机与录像机、VCD机4语言实验室5电子计算机
(四)阅读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教学方法的一般特征:
1教学方法具有依存性2教学方法具有局限性3教学方法具有互补性和发展性
选择教学方法的一般依据
1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符合教学目的的需要
2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符合教学内容的需要
3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适应学习对象的学习心理和认知水平
4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适合教师本人的特点
5教学方法的选择还要考虑教学环境、教学设备等物质条件
阅读教学方法优化组合的原则
1选择教学方法的思路要开阔
2要清楚认识每种阅读教学方法的优缺点
3要综合考虑选择教学方面的五项依据,并按照一定的运动层次或逻辑顺序将所选的方法进行优化组合
4优化组合的方式要灵活。
第四节各类课文的阅读教学
按教学习惯一般分为实用文、文学作品和文言文三大类。
一、实用文的阅读教学
指常用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等写实作品,它是相对于文学作品而言的
二、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主要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
三、文言文的阅读教学
文言文的阅读教学在方法上,首先要强调熟读、背诵。
其次是串讲和语译...
第五节中学阅读教学的备课
一、备课的意义
1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2备课有助于提高教师业务修养
二、备课的内容和步骤
备课一般包括熟悉大纲、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学、编写教案等环节
教学设计要考虑如下问题:
1确定课型2确立教学目的3明确重点、难点4选择教学内容5设计教学步骤6选择教学方法7安排教学时间――――这些也是教案中的内容
三、教案的编写和使用
...
(三)教案编写的注意事项
总的来讲,要严谨、规范、简明、工整、切实、合用。
具体来讲,要注意以下事项:
1编入教案的材料和观点,必须是经过严格筛选的,适合教学并能为本教案设计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难点服务
2课时计划部分的具体内容和步骤的展开,必须紧扣课题计划部分的教学目的和重点、难点,切忌导致两者互不相关、各唱各调,造成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难点成为虚设。
3教案语言要简洁。
教案的使用
使用教案要求注意以下事项:
1施教之前要认真熟悉教案2既凭借教案,又不可被教案束缚3要将教案语言转换成生动活泼的口语4要学会使用简案.
第七章中学的作文教学
第一节中学作文教学的目的和内容
一、作文教学的目的:
1、培养写作能力(五种专门四能,四种基本能力)
2、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二、中学作文的内容
(一)写作知识的学习
1、与语言表达相关的知识
2、与内容表达相关的知识
3、与文章组织表达相关的知识
4、与作文组织相关的知识
(二)写作方法的实践
(三)写作心理的养成,主要表现有:
1热爱自然,留心自己周围的生活
2对写作感兴趣,大胆表现
3意志信念坚定不移
4思维的创新性
第二节中学作文训练的要求及方式
一、中学作文训练的要求
1文体方面,中学生作文应强调实用性
2文风方面,中学生作文应强调真实性
3篇幅方面,考试一般规定作文的篇幅分别在500字和800字以上。
4速度方面,作文教学应培养学生不写草稿下笔成文的习惯
5态度方面,要重视培养学生自信和认真的作文态度
二、中学作文训练的方式
(一)命题作文
教师在运用时要对其中的命题环节给予特别关注:
1命题的计划性2命题的切合性3命题的新颖性和启发性
(二)看图作文
(三)给材料作文
主要有读后感、缩写、扩写、改写等具体训练样式。
(四)话题作文
不同于命题作文。
首先,话题作文提供一个写作范围,其题目仅仅是提示一下内容指向,而命题作文一般提供的是中心意思(当然命题本身是话题的除外);其次,话题作文要求的内容与之相关即可,而命题作文一般要求紧扣标题写;再次,话题作文的写作范围一般来说要远远大于某些命题作文;最后,话题作文作者可以自拟文题,而命题作文作者不可以别命文题。
(五)自由拟题作文
教师关键要给学生讲清楚拟题的要求和方法
(六)多媒体网络作文
为方便操作,教学上常常采用两种具体形式:
1主题作文2无主题作文
第三节中学作文训练的科学序列(广义的)
一、作文训练的序列
国内外语文教育专家探索了许多训练序列,现介绍如下:
(一)从心理层面划分的序列
1知识技能型2心理能力型3写作能力型
(二)从操作层面划分的序列
1从说到写2从述到作3从仿到创4从放到收5从分到合
二、遵循知能转换规律建构写作能力培养程序
按照知能转换的规律建立“感悟-明理-尝试-转换”的写作训练程序,引导学生由知而能地形成和发展写作能力。
第四节一次作文教学的过程和课程
一、一次作文教学的过程,从教师教的方面来说,有命题、指导、批改、讲评四个环节;从学生学的方面来说,则有审题、构思、起草、修改誊清四个环节
作文指导至少要有以下内容:
1使学生明确作文的目的要求2指导学生审题(内容、体裁、范围、行文角度)3指导学生立意(正确、深刻、新颖)(两种方法:
1以小见大法2多角度立意法)4指导学生选材5指导学生构思(顺序、详略、过渡、开头和结尾)
二、作文教学的主要课型
(一)作文指导课
1范文指导法2情景指导法3讲评指导法4教师示范指导法
(二)作文讲评课
1专题讲评课2佳作讲评课3对比讲评课4综合讲评课
第五节中学作文教学的备课
一、作文教学备课的内容
(一)明确作文教学的基本要求
(二)研究语文课本
(三)了解学生的作文水平
(四)制订作文教学计划
二、作文课的教案编写
作文指导课教案包括以下四项内容:
1目标2重点、难点3程序4训练后记
作文讲评课教案的内容包括:
1目的2内容3步骤
第八章中学的口语交际训练
第一节中学口语交际训练的意义和任务
一、中学口语交际训练的意义
1从中学生的年龄阶段看2从学生发展的角度看3从开发智力的角度看
二、中学口语交际训练的任务
(一)口语交际态度和习惯的培养
1、听话态度和习惯的培养
听话态度的培养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1是谦虚2是积极
听话习惯的培养应注意下面六点:
1认真地听,明宗旨2冷静地听,辨是非3细心地听,记要点4虚心地听,作对照5耐心地听,重细节6用心地听,品滋味
2、说话态度和习惯的培养
说话态度的培养:
1说话应诚实有礼貌2说话应有积极性,主动性和自信心3说话应谦虚好学、勤于反思
培养良好的说话习惯要注意以下六个方面:
1大胆地说,说真话2大方地说,求清晰3流畅地说,合规范4得体地说,看对象5连贯地说,有中心6全面地说,抓重点
(二)口语交际技巧的训练
1、听话技巧的训练
第一,训练听知注意力第二,训练听知辨析力第三,训练听知记忆力第四,训练听知理解力第五,训练听知筛选力第六,训练听知品评力第七,训练听知想象力
2、说话技巧的训练
第一,组织内部语言的技巧第二,快速的语言编码技巧第三,运用语言表情达意的技巧第四,提高语音的控制能力
第二节中学口语交际训练的特点
一、实践性
二、提高性(1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2提高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
三、随机性(1课堂教学中的随机性2社会生活中的随机性)
第三节常用的口语交际训练方式
一、听话的训练方式
(一)结合阅读教学的听话训练
1听记训练2听问训练3听述训练
(二)结合写作教学的听话训练
1听记训练2听改训练3听评训练4听后感训练
(三)口语交际中的听话训练
1语音听辨训练(1辨音节2辨语调3辨语气)
2语义把握训练(1明白词义2理解句意3领会语段大意4掌握话语主题和要点)
3表情观察训练
4动机领悟训练
5抗拒干扰训练
二、说的训练方式
(一)结合阅读教学的说话训练
1复述(1口头简述2口头摘述3变角度口述4口头评述5扩充式复述6口头综述)
2朗读
3答问
4课堂讨论
(二)结合作文教学的说话训练
1口头作文2作文展读评析3模拟新闻采播
(三)口语交际中的说话训练
1课前演说2各种活动中的说话训练
第四节口语交际训练方案的制定
一、口语交际训练方案的内容
1活动标题2训练目的3训练对象4训练内容及方式5训练程序6场地与器材7训练总结
二、口语交际训练方案的编写
1精心设计训练标题2明确活动目的3确定训练的方式和方法4合理安排训练程序5选择适当的活动器材
第九章中学课外语文活动
第一节中学课外语文活动的意义
一、加强语文教学与生活之间广泛和密切的联系
以生活为基础的语文学习,大大地开拓了语文学习的空间,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有多种好处
(一)可以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实际的应用和操作
(三)有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和传承发展民族文化
(四)有助于学生及时了解和掌握各种时代发展的信息
二、促进学生个性品质的全面发展
(一)开展课外语文活动可以满足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个性要求
(二)课外活动可以引导和培养学生个人的专业特长
三、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第二节中学课外语文活动的方式
一、课外阅读话动有不同的形式
1培养学习兴趣为目的的阅读活动2配合课堂教学为目的的课外活动3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阅读4提高学生某种语文能力的阅读
二、课外写作活动有不同的方式
1培养写作兴趣的课外活动2培养写作能力的课外活动3配合课堂作文教学的课外活动4锻炼学生某种写作技巧的课外活动5配合其它活动开展的课外写作
三、课外口语交际活动
1培养学生听话能力的活动2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活动
四、课外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
1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活动2语文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综合性活动3丰富学生人文情感的课外语文活动4以培养兴趣为目的的活动
第三节中学课外语文活动的原则
一、学生自主原则
1坚持以学生为中心2坚持全员自觉参与
二、加强指导原则
1指导学生切实做好活动计划2指导课外活动有组织地进行3指导学生把课外活动与课内教学结合起来
三、适合学生原则
1充分了解学生2切合学生的实际
四、不加重负担原则
1加强计划性2不作硬性规定
第十章中学语文课的复习与测试
第一节中学语文课的复习
一、复习的性质和意义
(一)复习的性质重复性是复习的本质特征
(二)复习的意义
1复习可防止遗忘,巩固记忆
2复习是使认识获得发展的基础
二、复习的类型和方法
(一)复习的类型阶段性分类分散复习和集中复习
(二)复习的方法
1学生自觉复习的方法(主要有1强化复习法2纲要复习法3追忆复习法4练习复习法)
2教师指导复习的方法1直接讲授法2问题引导法
三、复习课的基本结构
通常包含四个环节:
1布置任务2展开复习3归纳整理4巩固提高
第二节中学语文课的测试
一、测试的性质和意义
测试是具有判断性与反馈性的活动
测试的意义是有多方面的:
1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工作2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未来学习3有利于提高课程与教学质量
4有利于增进家庭对学生的了解
二、测试的内容及要求
测试的基本要求如下:
1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2必须以课程目标为基准3重视形成性评价和定性分析4提倡评价主体多元化
三、测试的形式和题型
测试的形式,从不同的角度去划分,有考查与考试,笔试与口试,闭卷考试和开卷考试,单项考试和综合考试
测试的题型,1默写题2填空题3注音题4释义题5改错题6翻译题7选择题8判断题9配伍题10问答题11阅读题12作文题
四、测试的基本过程
1明确目的,制订计划
2编制试卷、实施测试
3评阅答卷,确定成绩
4分析结果,解释意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学语文 教学法 自考 汉语言 文学 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