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复习题及答案.docx
- 文档编号:28219218
- 上传时间:2023-07-09
- 格式:DOCX
- 页数:40
- 大小:47.99KB
药剂学复习题及答案.docx
《药剂学复习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剂学复习题及答案.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药剂学复习题及答案
中国医科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药剂学》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
1.剂型、制剂、药剂学的概念是什么?
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药物应用形式,称为药物剂型,简称剂型
根据药典或药政管理部门批准的标准、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药物应用形式的具体品种,称为药物制剂,简称制剂。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配制理论、生产技术以及质量控制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
其基本任务是研究将药物制成适宜的剂型,保证以质量优良的制剂满足医疗卫生工作的需要。
由于方剂调配和制剂制备的原理和技术操作大致相同,将两部分合在一起论述的学科,称药剂学。
2.什么是处方药与非处方药(OTC)
处方药,简称RX药,是为了保证用药安全,由国家卫生行政部门规定或审定的,需凭医师或其它有处方权的医疗专业人员开写处方出售,并在医师、药师或其它医疗专业人员监督或指导下方可使用的药品。
非处方药是指为方便公众用药,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前提下,经国家卫生行政部门规定或审定后,不需要医师或其它医疗专业人员开写处方即可购买的药品,一般公众凭自我判断,按照药品标签及使用说明就可自行使用
3.什么是GMP、GLP与GCP?
“GMP”是英文GoodManufacturingPractice的缩写,中文的意思是“良好作业规范”,或是“优良制造标准”,是一种特别注重在生产过程中实施对产品质量与卫生安全的自主性管理制度。
它是一套适用于制药、食品等行业的强制性标准,要求企业从原料、人员、设施设备、生产过程、包装运输、质量控制等方面按国家有关法规达到卫生质量要求,形成一套可操作的作业规范帮助企业改善企业卫生环境,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改善。
简要的说,GMP要求食品生产企业应具备良好的生产设备,合理的生产过程,完善的质量管理和严格的检测系统,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包括食品安全卫生)符合法规要求。
GLP是英文GoodLaboratoryPractice的缩写,中文直译为优良实验室规范。
GLP是就实验室实验研究从计划、实验、监督、记录到实验报告等一系列管理而制定的法规性文件,涉及到实验室工作的所有方面。
它主要是针对医药、农药、食品添加剂、化妆品、兽药等进行的安全性评价实验而制定的规范。
英文名称“GoodClinicalPractice”的缩写。
中文名称为“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是规范药品临床试验全过程的标准规定,其目的在于保证临床试验过程的规范,结果科学可靠,保护受试者的权益并保障其安全
第二章液体制剂
1.液体制剂的按分散系统如何分类?
1). 均相液体制剂
2). 非均相液体制剂
2.液体制剂的定义和特点是什么?
液体制剂系指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液体形态的制剂。
优点
①药物以分子或微粒状态分散在介质中,分散
度大,吸收快,能较迅速地发挥药效。
②给药途径多,可以外用。
③易于分剂量,服用方便,特别适用于婴幼儿
和老年患者。
④能减少某些药物的刺激性,如调整液体制剂
浓度而减少刺激性。
⑤某些固体药物制成液体制剂后,有利于提高
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缺点
①药物分散度大,又受分散介质的影响易引起
药物的化学降解,使药效降低甚至失效。
②液体制剂体积较大,携带、运输、贮存都不
方便。
③水性液体制剂容易霉变,需加入防腐剂。
④非均匀性液体制剂,药物的分散度大,分散
粒子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易产生一系列的
物理稳定性问题。
3.液体制剂的质量要求有哪些?
■均相液体制剂应是澄明溶液;非均相液体制
剂分散相粒子应小而均匀,浓度准确;
■口服液体制剂外观良好,口感适宜;
■外用的液体制剂应无刺激性
■液体制剂应有一定的防腐能力,保存和使用过程不宜发生霉变。
■包装容器应方便患者用药。
4.液体制剂常用附加剂有哪些?
何为潜溶剂?
(一)增溶剂
(二)助溶剂
(三)潜溶剂
(四)防腐剂
(五)矫味剂
(六)着色剂
(七)其它
为了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常常应用混合溶剂。
当混合溶剂中各溶剂在某一比例时,药物的溶解度与在各单纯溶剂中的溶解度相比,出现极大值,这种现象称为潜溶(cosolvency),这种溶剂称为潜溶剂
5.何为絮凝,加入絮凝剂的意义何在?
使水中悬浮微粒集聚变大,或形成絮团,从而加快粒子的聚沉,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这一现象或操作称作絮凝。
■为了得到稳定的混悬剂,一般应控制ζ-电势在20~25mV范围内,使其恰好能产生絮凝作用。
6.乳剂和混悬剂的特点是什么?
乳剂的特点
■乳剂临床应用广泛,可以口服、外用、肌肉、静脉注射,其作用特点为:
①乳剂中液滴的分散度很大,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和药效的发挥,提高生物利用度;
②油性药物制成乳剂能保证剂量准确,而且服用方便,如鱼肝油;
③水包油型乳剂可掩盖药物的不良臭味,也可加入矫味剂;
④外用乳剂可改善药物对皮肤、粘膜的渗透性,减少刺激性;
⑤静脉注射乳剂注射后分布较快,药效高,有靶向性。
■分散相的微粒大小一般在0.5~10μm之
间,小者可为0.1μm,有的可达50μm
或更大。
分散介质多为水,也可用植物
油等。
混悬剂属于热力学不稳定的粗分
散系。
7.用Stokes公式描述影响沉降的因素,并说明加入高分子助悬剂具有哪些作用?
■按Stoke’s定律使用要求,混悬剂中的微
粒浓度应在2g/100ml以下,实际上大多
数混悬剂含药物微粒浓度都在2g/100ml
以上,加之微粒荷电,在沉降过程中微
粒间产生相互作用,阻碍了微粒的沉降,
因此,使用Stoke’律计算的沉降速度,
要比实际沉降速度大的多。
在增加介质粘度的同时,
也减小了微粒与分散介质间的密度差,
同时微粒吸附助悬剂分子而增加亲水
性。
■理论上降低(ρ1—ρ2)近于零,可获
得V值最小的混悬剂,但实际上很难
做到。
8.乳化剂的作用如何?
如何选择乳化剂?
■乳剂临床应用广泛,可以口服、外用、肌肉、静脉注射,其作用特点为:
①乳剂中液滴的分散度很大,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和药效的发挥,提高生物利用度;
②油性药物制成乳剂能保证剂量准确,而且服用方便,如鱼肝油;
③水包油型乳剂可掩盖药物的不良臭味,也可加入矫味剂;
④外用乳剂可改善药物对皮肤、粘膜的渗透性,减少刺激性;
⑤静脉注射乳剂注射后分布较快,药效高,有靶向性。
■适宜的乳化剂是制备稳定乳剂的关键。
■乳化剂的选择应根据乳剂的使用目的、药物的性质、处方的组成、欲制备乳剂的类型、乳化方法等综合考虑,适当选择。
9.乳剂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
■乳剂属热力学不稳定的非均相分散体系,乳剂的稳定性包括化学稳定性和物理稳定性。
■乳剂的稳定性,主要指其物理稳定性。
(一)分层
(二)絮凝
(三)转相
(四)合并与破裂
(五)酸败
10.简述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有哪些?
一、制成盐类
二、更换溶剂或选用混合溶剂
三、加入助溶剂
四、使用增溶剂
五、分子结构修饰
11.简述助溶和增溶的区别?
■增溶(solubilization)是指某些难溶性药物
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在溶剂中增加溶
解度并形成澄清溶液的过程。
助溶系指难溶性药物与加入的第三种物质在溶剂中形成可溶性分子络合物、复盐或分子缔合物等,以增加药物在溶剂(主要是水)中溶解度的过程。
12.什么是胶束?
形成胶束有何意义?
当溶液内表面活性剂分子数目不断增加时,其疏水部分相互吸引,缔合在一起,亲水部分向着水,几十个或更多分子缔合在一起形成缔合的粒子,称为胶束
13.表面活性剂分哪几类,在药剂中主要有哪几个作用?
第三章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
1.影响湿热灭菌的因素有哪些?
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蒸气性质
药物性质和灭菌时间
其他
2.常用的除菌过滤器有哪些?
板式过滤器、契式过滤器、袋式过滤器、折叠式过滤器。
3.灭菌参数F和F0值的意义和适用范围?
在一定灭菌温度(T)、Z值为10℃所产生的灭菌效果与121℃、Z值为10℃所产生的灭菌效果相同时所相当的时间。
F0值仅限于热压灭菌,生物F0值相当于121℃热压灭菌时,杀灭容器中全部微生物所需要的时间。
F0值体现了灭菌温度与时间对灭菌效果的统一,数值更为精确、实用。
为了确保灭菌效果,应适当增加安全系数,一般增加理论值的50%。
4.洁净室的净化标准怎样?
洁净度级别
尘粒最大允许数/m3
微生物最大允许数
≥0.5μm
≥5μm
浮游菌/m3
沉降菌/皿
100
3,500
0
5
1
10000
350,000
2,000
100
3
100000
3,500,000
20,000
500
10
300000
10,500,000
60,000
—
15
5.注射剂的定义和特点是什么?
注射剂(Injection)俗称针剂,系指药物制成的供注入机体内的一种制剂。
包括灭菌或无菌溶液、乳状液和混悬液以及供临用前配成溶液或混悬液的无菌粉末。
1)药效迅速,作用可靠
❑药剂直接注入人体组织或血管,所以吸收快,作用迅速。
特别是静脉注射,不需经过吸收阶段,适用于抢救危重病人之用。
注射剂由于不经过胃肠道,故不受消化液及食物的影响,作用可靠,易于控制。
(2)适用于不能口服给药的患者
如不能吞咽或昏迷的患者,可以注射给药。
(3)适用于不宜口服的药物
某些药物由于本身的性质不易被胃肠道吸收,或具有刺激性,或易被消化酶破坏等,可制成注射剂应用。
如青霉素或胰岛素可被消化液破坏,链霉素口服不易吸收。
所以这些药物只能作成注射剂,才能发挥它应有的疗效。
9
(4)发挥局部定位作用
局部麻醉药可以产生局部定位作用,如牙科和麻醉科用的局麻药等。
(5)注射给药不方便且注射时疼痛
(6)制造过程复杂,生产费用较大,价格较高。
6.注射剂的质量要求有哪些?
(1)无菌
注射剂成品中不应含有任何活的微生物和芽孢。
不管用什么方法制备,都必须达到药典无菌检查的要求。
(2)无热原
无热原是注射剂的重要质量指标,特别是用大量的,供静脉注射及脊椎腔注射的药物制剂,均需进行热原检查,合格后方能使用。
(3)澄明度
注射溶液要在规定条件下检查,不得有肉眼可见的混浊或异物。
鉴于微粒引入人体所造成的危害,目前对澄明度的要求更严。
(4)安全性
注射剂不能引起对组织刺激或发生毒性反应,特别是非水溶剂及一些附加剂,必须经过必要的动物实验,确保使用安全。
(5)渗透压
注射剂要有一定的渗透压,其渗透压要求与血浆的渗透压相等或接近。
供静脉注射的大剂量注射剂还应具有等张性。
(6)pH
注射剂的pH要求与血液相等或接近,血液pH7.4,注射剂一般控制在4~9的范围内。
7)稳定性
注射剂多系水溶液,而且从制造到使用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所以稳定性问题比其它剂型突出,故要求注射剂具有必要的物理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确保产品在贮存期内安全有效。
(8)降压物质
有些注射液,如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其降压物质必须符合规定,以保证用药安全。
7.纯化水、注射用水、灭菌注射用水的区别?
纯化水用原水经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它适宜的制得的供药用的水,可作为配制普通药物制剂的溶剂或试验用水,不得用于注射剂的配制。
注射用水为纯化水经蒸馏所得的蒸馏水,作为配制注射剂用的溶剂。
灭菌注射用水为灭菌后的注射用水,主要用于注射用灭菌粉末的溶剂或注射液的稀释剂。
8.热原的定义及组成是什么?
❑热原(Pyrogens)是微生的代谢产物。
大多数细菌都能产生,致热能力最强的是革兰氏阴性杆菌所产生的热原。
霉菌甚至病毒也能产生热原。
❑热原是微生物的一种内毒素,它存在于细菌的细胞膜和固体膜之间。
❑内毒素是由磷脂、脂多糖和蛋白质所组成的复合物,其中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是内毒素的主要成分,具有特别强的热原活性,因而大致可以认为内毒素=热原=脂多糖。
❑脂多糖的化学组成因菌种不同而异,从大肠杆菌分出来的脂多糖中有68%~69%的糖(葡萄糖、半乳糖、庚糖、氨基葡萄糖、鼠李糖等),12~13%的类脂化合物,7%的有机磷和其它一些成分。
❑热原的分子量一般为10105左右。
9.热原的性质有哪些?
各国药典检查热原的法定方法是什么?
热原的性质
(1)耐热性一般说来,热原在60℃加热1小时不受影响,100℃也不会发生热解,在180℃3~4小时,250℃30~45分钟或650℃1分钟可使热原彻底破坏。
❑虽然已经发现某些热原具有热不稳定性,但在通常注射剂灭菌的条件下,往往不足以使热原破坏,这点必须引起注意;
❑
(2)滤过性热原体积小,约在1~5nm之间,故一般滤器均可通过。
即使微孔滤膜,也不能截留。
❑但活性炭可以吸附热原;
❑(3)水溶性热原能溶于水;
❑(4)不挥发性热原本身不挥发,但在蒸馏时,往往可随水蒸汽雾滴带入蒸馏水,故应设法防止;
❑(5)其它热原能被强酸、强碱破坏,也能被强氧化剂如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所钝化,超声波也能破坏热原。
10.简述污染热原的途径及去除热原的方法。
❑
(1)从溶剂中带入这是注射剂出现热原的主要原因。
蒸馏器结构不合理,操作不当,注射用水贮藏时间过长都会污染热原。
故应使用新鲜注射用水,最好随蒸随用;
❑
(2)从原料中带入容易滋长微生物的药物,如葡萄糖因贮存年久包装损坏常致污染热原。
用生物方法制造的药品如右旋糖酐、水解蛋白或抗生素等常因致热物质未除尽而引起发热反应;
❑(3)从容器、用具、管道和装置等带入因此在生产中对这些容器用具等物要认真处理,合格后方能使用;
❑(4)制备过程中的污染制备过程中,由于室内卫生条件差,操作时间长,装置不密闭,均增加污染细菌的机会,而可能产生热原;
❑(5)从输液器带入有时输液本身不含热原,但仍发现热原反应。
这往往是由于输液器具(如输液吊瓶、胶皮管等)污染所致。
4. 热原的除去方法
❑
(1)高温法对于注射用的针筒或其他玻璃器皿,在洗涤干燥后,于250℃加热30分钟以上,可以破坏热原;
❑
(2)酸碱法玻璃容器、用具还可用重铬酸钾硫酸清洁液或稀氢氧化钠处理,可将热原破坏;
❑(3)吸附法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活性炭对热原有较强的吸附作用,同时有助滤脱色作用,所以在注射剂中使用较广。
常用量为0.1%~0.5%。
❑此外还可用活性炭与白陶土合用除去热原;
❑(4)离子交换法国内有用#301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10%与#122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8%成功地除去丙种胎盘球蛋白注射液中的热原;
❑(5)凝胶滤过去国内有用二乙氨基乙基葡聚糖凝胶(分子筛)制备无热原去离子水;
❑(6)用反渗透法通过三醋酸纤维膜除去热原这是近几年发展起来有实用价值的新方法。
此外,超滤法也能除去热原。
11.注射剂等渗的调节方法及调节等张的意义。
•冰点降低数据法
氯化钠等渗当量法
12.制备安瓶的玻璃有几种?
各适合于什么性质的药液?
❑目前制造安瓿根据它们的组成可分:
中性玻璃、含钡玻璃与含锆玻璃三种。
❑中性是低硼硅酸盐玻璃,化学稳定性较好,作为pH接近中性或弱酸性注射剂的容器,如各种输液、葡萄糖注射液、注射用水等可以中性玻璃安瓿。
❑含钡玻璃的耐碱性能好,可作碱性较强注射剂的容器,如磺胺嘧啶钠注射液(pH10~10.5)。
❑含锆玻璃系含少量氧化锆的中性玻璃,具有更高的化学稳定性,耐酸、耐碱性均好,不易受药液侵蚀,此种玻璃安瓿可用于盛装如乳酸钠、碘化钠、磺胺嘧啶钠、酒石酸锑钾等注射液。
除玻璃组成外,安瓿的制法、贮藏、退火等技术条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安瓿的质量。
13.输液按规定的灭菌条件灭菌后,为什么还会出现染菌现象?
14.输液常出现澄明度问题,简述微粒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方法。
•微粒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
(1)工艺操作中的问题。
•解决办法除了加强工艺过程管理外,近年来采用层流净化空气,微孔薄膜滤过和联动化等措施,使输液澄明度有很大提高。
•
(2)橡胶塞与输液容器质量不好,
•(3)原辅料质量对澄明度有显著影响,国内已制订了输液用的原辅料质量标准
第四~五章固体制剂
1.散剂的概念、制备方法与质量要求。
散剂(powders)系指一种或数种药物均匀混合而制成的粉末状制剂
一般情况下将固体物料进行粉碎前对物料进行前处理,所谓物料的前处理是指将物料加工成符合粉碎所要求的粒度和干燥程度等。
制备散剂的粉碎、过筛、混合等单元操作适合其他固体制剂的制备过程,
中国药典2000年版收载了散剂的质量检查项目,主要有:
均匀度取供试品适量置光滑纸上平铺约5cm2,将其表面压平,在亮处观察,应呈现均匀色泽,无花纹、色斑。
水分取供试品照水分测定法测定,除另有规定外,不得超过9.0%。
装量差异单剂量、一日剂量包装的散剂,装量差异限度应符合表4-5的规定。
表4-5散剂装量差异限度要求
标示装量/g装量差异限度/%
0.1或0.l以下士15
0.l以上至0.3士10
0.3以上至1.5士7.5
1.5以上至6士5
6以上士3
此外,还应按《中国药典》附录中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作卫生学检查
2.用什么方程来描述药物的溶出速度?
改善药物溶出速度的方法有哪些?
对于多数固体剂型来说,药物的溶出速度直接影响药物的吸收速度。
假设固体表面药物的浓度为饱和浓度CS,溶液主体中药物的浓度为C,药物从固体表面通过边界层扩散进入溶液主体,此时药物的溶出速度(dC/dt)可用Noyes-Whitney方程描述:
图4-3固体表面边界层示意图
dC/dt=kS(Cs–C)(4-1)
(4-2)
式中,K─溶出速度常数;D—药物的扩散系数;δ—扩散边界层厚;V—溶出介质的量;S─溶出界面积。
在漏槽条件下,C→0:
dC/dt=KSCs(4-3)
Noyes-Whitney方程解释影响药物溶出速率的诸因素,表明药物从固体剂型中的溶出速度与溶出速度常数K、药物粒子的表面积S、药物的溶解度Cs成正比。
故可采取以下措施来加以改善药物的溶出速度:
①增大药物的溶出面积——通过粉碎减小粒径,崩解等措施;②增大溶解速度常数——加强搅拌,以减少药物扩散边界层厚度或提高药物的扩散系数;③提高药物的溶解度——提高温度,改变晶型,制成固体分散物等。
3.什么是功指数?
4.影响物料均匀混合的因素有哪些?
如何达到均匀混合?
实际的混合操作中影响混合速度及混合度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有物料因素、设备因素、操作因素等。
为了达到均匀的混合效果,以下一些问题,必须给予充分考虑:
(1)各组分的混合比例:
(2)各组分的密度:
(3)各组分的粘附性与带电性:
(4)含液体或易吸湿成分的混合:
(5)形成低共熔混合物:
5.混合方式与设备
(1)旋转型混合机:
2)V型混合机:
3)双锥型混合机:
(2)容器固定型混合机1)搅拌槽型混合机:
2)锥形垂直螺旋混合机:
5.片剂的概念和特点是什么?
片剂(Tablets)是指药物与辅料均匀混合后压制而成的片状制剂,其外观有圆形的,也有异形的(如椭圆形、三角形、棱形等)。
它是现代药物制剂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剂型之一
片剂的优点:
①剂量准确,含量均匀,以片数作为剂量单位;②化学稳定性较好,因为体积较小、致密,受外界空气、光线、水分等因素的影响较少,必要时通过包衣加以保护;③携带、运输、服用均较方便;④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高,产量大、成本及售价较低;⑤可以制成不同类型的各种片剂,如分散(速效)片、控释(长效)片、肠溶包衣片、咀嚼片和口含片等,以满足不同临床医疗的需要。
片剂的不足之处:
①幼儿及昏迷病人不易吞服;②压片时加入的辅料,有时影响药物的溶出和生物利用度;③如含有挥发性成分,久贮含量有所下降
6.片剂的可分哪几类?
各自的特点?
根据给药途径分为口服用片剂、口腔用片剂、皮下给药片剂、外用片剂等。
7.片剂常用的辅料有哪些?
可用于粉末直接压片的辅料有哪些?
1.淀粉2.糖粉(sugar)3.糊精(dextrin)4.乳糖(lactose)5.可压性淀粉6.微晶纤维素7.无机盐类8.糖醇类
8.湿法制粒的方法有哪些?
各自的特点?
1.挤压制粒方法
挤压式制粒机的特点有:
①颗粒的大小由筛网的孔径大小调节,可制得粒径范围在0.3~30mm左右,粒度分布较窄,粒子形状多为圆柱状、角柱状;②颗粒的松软程度可用不同粘合剂及其加入量调节,以适应压片的需要;③制粒前必需混合、制软材等,程序多、劳动强度大,不适合大批量、连续生产;④制备小粒径颗粒时筛网的寿命短等
2转动制粒过程经历母核形成,母核成长,压实三个阶段。
①母核形成阶段:
在粉末中喷入少量液体使其润湿,在滚动和搓动作用下使粉末聚集在一起形成大量母核,在中药生产中叫起模;②母核成长阶段:
母核在滚动时进一步压实,并在转动过程中向母核表面将一定量的水和药粉均匀喷撒,使药粉层积于母核表面,如此反复多次,可得一定大小的药丸,在中药生产中称此为泛制;③压实阶段:
在此阶段停止加入液体和药粉,在继续转动过程中多余的液体被挤出表面或未被充分润湿的层积层中,从而颗粒被压实形成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微丸。
3高速搅拌制粒的特点是:
①在一个容器内进行混合、捏合、制粒过程;②和传统的挤压制粒相比,具有省工序、操作简单、快速等优点;③可制备致密、高强度的适于胶囊剂的颗粒,也可制备松软的适合压片的颗粒,因此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4流化床制粒的特点是:
①在一台设备内进行混合、制粒、干燥,甚至是包衣等操作,简化工艺、节约时间、劳动强度低;②制得的颗粒为多孔性柔软颗粒,密度小、强度小,且颗粒的粒度分布均匀、流动性、压缩成形性好
5复合型制粒方法该装置综合了搅拌、转动、流化制粒的特征,具有在制粒过程中不易出现结块、喷雾效率高、制粒速度快等优点,可用于颗粒的制备、颗粒的包衣、颗粒的修饰、球形化颗粒的制备
6喷雾制粒法的特点是:
①由液体直接得到粉状固体颗粒;②热风温度高,但雾滴比表面积大,干燥速度非常快(通常只需数秒~数十秒),物料的受热时间极短,干燥物料的温度相对低,适合于热敏性物料的处理;③粒度范围约在30μm~数百微米,堆密度约在200~600kg/m3的中空球状粒子较多,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分散性和流动性。
缺点是设备高大、汽化大量液体,因此设备费用高、能量消耗大、操作费用高;粘性较大料液易粘壁使其使用受到限制,需用特殊喷雾干燥设备
7球晶制粒法的特点是:
①在一个过程中同时进行结晶、聚结、球形化过程;②结晶(第一粒子)与球形颗粒(第二粒子)的大小可通过溶剂系统、搅拌速度及温度等条件来控制,制备的球形颗粒具有很好的流动性,接近于自由流动的粉体性质;③利用药物与高分子的共沉淀法,可制备功能性球形颗粒,方便、重现性好。
9.片剂产生裂片的主要原因及解决的方法。
产生裂片的处方因素有:
①物料中细粉太多,压缩时空气不能排出,解除压力后,空气体积膨胀而导致裂片;②易脆碎的物料和易弹性变形的物料塑性差,结合力弱,易于裂片等。
其工艺因素有:
①单冲压片机比旋转压片机易出现裂片;②快速压片比慢速压片易裂片;③凸面片剂比平面片剂易裂片;④一次压缩比多次压缩(一般二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药剂学 复习题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