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命题 有效评价.docx
- 文档编号:28198643
- 上传时间:2023-07-09
- 格式:DOCX
- 页数:36
- 大小:35.19KB
科学命题 有效评价.docx
《科学命题 有效评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命题 有效评价.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学命题有效评价
科学命题有效评价
有效学业评价
中小学测试题、测试卷与例题习题的设计、命制
开场白:
通常所说的“命题”实际上是指“试题命制”或“测试题的命制”;
这里所说的“命好题”实际上是两层含义:
一是指“命制出高质量的测试题、巩固检测题”,二是指“将试题命制、试卷编制、例题习题编制工作做好”。
内容提要:
测试的基本理念
测试题编制的技术
测试卷编制的技术
中小学作业评价及作业题的编制
学业评价中的实作测评与成长记录袋评价
中小学日常检测卷的编制
试题、试卷的质量分析
中小学各科命题的特殊技术欣赏
第一部分有效学业评价的基本理念
一、评价、测量的含义
评价一词,《辞海》的解释是:
píngjià/jiè/jie:
①议论价格;还价:
市物不评价,市人知而不欺。
②衡量评定人或事物的价值。
也指评定的价值:
正确评价人物的历史功过,例如,众人给予他很高的评价。
美国学者格朗兰德(N.E.Gronlund)认为,评价是为了确定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收集、分析和解释信息的(课堂)系统过程;评价包括对学生的定量描述(测量)和定性描述(非测量)两个方面.一个完整的评价计划将包含测量和非测量两种方法,用公式表示为:
评价=测量(定量描述)+非测量(定性描述)+价值判断
评价是为了更好地决策而采取多种手段、方法搜集信息、使用信息、进而做出价值判断的教育过程。
其中,评价的本质特征在于进行价值判断。
测量通常指人们对客观事物进行某种数量化的测定。
例如,人们用天平、磅、秤测量物体的重量,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用温度计测试人体的温度等等。
教育测量是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业成绩、兴趣爱好、思想品德以及教育措施上许多问题的数量化测定。
种类
诊断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
职能
确认必备的技能具备与否
确认源于教授方式的特点而造成的学生分类问题,确认影响不同类型学生继续学习的因素
对师生作出关于学生的学习进展的信息明确单元结构的错误,以便明确地制订矫正教学的方针
时机
在单元、学期.学年开始时,正常的教学活动尚未纳入轨道之前实施
在教学展开的过程中
在单元、学期、学年结束时
重点
认知能力、情意及技能、生理因素、心理因素
环境因素认知能力
一般侧重认知能力,有的学科则强调技能和情意能力
手段
摸底用的形成性测验和总结性测验,标准学力测验、观察和检验表
特别编制的正式测验
期末测验或总结性测验
我国中小学评价的基本特点
建立评价目标多元化、方法多样、旨在全面刻画学生学习的历程、加速教师专业成长、保障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发展的评价新体系。
核心:
建立发展性评价新体系
发展性评价
通过系统地搜集评价信息和进行分析,对评价者和评价对象双方的教育活动进行价值判断,实现评价者和评价对象共同商定发展目标的过程。
发展性评价的重要特征
1.以评价者的素质全面发展为目标。
发展性评价基于一定的培养目标,这些目标显示了被评价者发展的方向,也构成了评价的依据,这些目标主要来自于课程标准,也充分考虑了被评价者的实际情况。
发展性评价将着眼点放在被评价者的未来,包括大众教育和终生学习的需要。
2.对被评价者发展特征的描述和发展水平的认定甚至到进行必要的选拔,其目的都是为了更有利于被评价者后继发展。
评价过程中,对被评价者现状的描述必须是被评价者认可的,如果涉及到要通过评等级甚至是选拔(例如选拔班干部)去认定某种特征,也必须是被评价者认可的,只用于使被评价者认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不应具有“高利害性”。
3.注重过程评价
发展性评价强调收集并保存表明被评价者发展状况的关键资料,对这些资料的呈现和分析能够形成对被评价者发展变化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针对被评价者的优势和不足给予被评价者激励或具体、有针对性地改进建议。
4.关注个体差异
个体的差异不仅指考试成绩的差异,还包括生理特点、心理特征、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不同特点,正确地判断每个被评价者的不同特点及其发展潜力,为被评价者提出适合其发展的具体的有针对性地建议
5.强调评价主体
多元化评价主体多元化是指:
评价者应该是参与活动的全体对象的代表。
以评价学生的某次学习活动为例,评价这应该包括教师、家长、学生、学校领导和其他与该学习活动有关的人。
学生发展性评价的特点:
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的;
全面评价学生的素质;
发展性评价的主体应该是多元化的,既包括外部的评价者,也包括学生自己;
评价的内容不仅是学生的学业目标达成情况,还包括学生的学习方式与个性发展;
不仅关注评价的结果,还注重评价的过程;
评价方法多样,包括量的方法和质的方法;
评价结果不仅以同辈发展和教育目标要求为参照,还注意以学生本身的发展为参照。
第二部分学业评价中的实作
测评与成长记录袋评价
实作测评的基本理论
面试及其设计、实施的技能技巧
成长记录袋评价的技能技巧
学业评价的国内外最新进展
(一)实作测评
实作测评是为了测量学生运用先前所获得的知识解决新异问题或完成特定任务能力的一系列尝试,具体来说就是,运用真实的生活或模拟的评价练习来引发最初的反应,由高水平评价者按照一定标准进行直接的观察、评判,其形式主要包括建构式反应题、书面报告、作文、演说、操作、实验、资料收集、作品展示
实作测评(表现性评价)样例
明天,我们将要看到一项人大代表提案被讨论的过程,之后每个小组要收集相关的资料,小组成员给自己的朋友写一封信,介绍你所了解的有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并且结合提案讨论谈谈你的想法和感受。
两周以后,小组代表做全班发言
(二)档案袋评价
记录学生成长历程
成长记录,记录什么?
导师指导、学生自主建立
不断筛选、不断提炼,逐步成为体现高中三年学习生涯的“标志性成果”
交流与展示:
教育、可信度
促进评价与教育教学一体化
―――档案袋评估法
假如我们将儿童的作业、考试卷、自我评价表格、协同评价结果等用资料夹夹起来,作为儿童成长的记录也很有价值。
这种文件夹可以包含以下内容:
(1)对于开放问题的解答——不仅是干净的图画,而要表现原创性与不寻常的程序;
(2)团体计划的报告,含有对于个人贡献的记载;
(3)与学科有关之其他作业
(4)学科的自传
(5)教师所完成的检核表
(6)学生的作业
(7)表示学生改正错误与错误概念的报告(作业)
(8)学生在操作具体物、学科模型或立体图形时被拍摄的照片
(9)学生所想出来的问题,无论有没有解答
(10)学生的艺术作品,如线的设计、坐标图、地图等
(11)学生日记的摘登
(12)学生在一复杂学科题目的草稿、协作、图解、图画等等
(13)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描述——对于学生理解学科概念或关系等的描述。
(三)开放性口试评价
所谓开放性就是指试题开放、考场开放、口试次数开放。
这种模式在淡化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强化评价的改进与激励功能的同时,又赋予了评价学习的功能:
关注了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是否乐于与他人合作,愿意与同伴交流各自的想法,并从交流中获益;
关注了学生是否积极思考,是否有意识地对猜想、结果加以验证;能否清晰、有条理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关注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其不断进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实现自身价值。
具体实施方法:
1.试题开放;
2.考场开放;
3.考试次数开放;
4.试题组成:
试题分成母题和子题两部分;
5.评价标准:
分为基本要求、提高要求和综合要求。
第三部分学业评价中的各类测试题的编制技术
(一)试题的功能、结构和质量要求;
试题的功能:
试题是试卷的细胞,是用来检测学生对某一学科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即能体现考什么?
考到何程度?
试题与练习题:
试题具有层次性和综合性,练习题集中、专一,有模仿性和重复性。
试题的结构:
由题设、提问组成。
1.题设应具有明确性、准确性、简洁性、相容性、独立性、恰当性和条理性。
2.提问要指令明确、要求恰当、问题可解
(表述尽可能友善、客气)。
试题的质量要求:
试题的科学性(没有错误)。
试题的适纲性(符合大纲)。
试题的有效性(无法替代)。
试题的针对性(重、难点)。
试题的严谨性(无漏洞)。
试题的公平性(针对背景)。
试题的新颖性(有但不能多)。
试题的优美自然(简洁、流畅)。
数学试题质量标准
(二)命题规则
题型的规划
本学科常用题型。
各类试题的特点。
选择题
填空题
计算题
作图题
…
各类试题在不同内容和目标上的分布
(三)命题的方法
选题、改编题、新编题;
试题改编的常用方法:
1.设置新的问题情景;
2.转换题型;选择、填空、解答题的相互转换,旧的封闭题改编为各种新式题型。
3.重组整合;
4.改变立意。
题型运用分析的框架
题目的编制方法举例
测试题型的分类
主观题的命题要求
构成要素:
①立意②情景材料③设问
最大优势:
测量比较复杂的认知行为和书面交流能力
主观题命题技术―――情境材料
第一、挑选的情景材料应该有教育意义
“太湖美,美在太湖水”,如今太湖严重的蓝藻生长,特别是2007年5月,太湖蓝藻大规模爆发,造成饮水危机……。
保护知识产权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某著名大型超市因出售假冒世界名牌皮包遭到起诉,被本市人民法院判令罚款30万元。
上海某海内外知名小商品市场尽管有很好的经济效益,但因为销售假冒著名产品现象较多,市政府决定予以关闭。
今年“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全国百万中学生开展签名活动,决心“从我做起、远离盗版、拒绝有害出版物、保护知识产权”。
请用有关经济常识回答:
(1)略
(2)略
(3)如果你有家人或同学出国旅游,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你会提醒他们注意什么?
参考答案是:
(3)不可穿着假冒世界名牌服装,不制作、携带和租售盗版音像制品,等等。
第二、挑选的材料应该与学生学习经历过的材料有点类似性或是全新的材料
如果使用的材料考生很熟悉,或者在平时的复习训练中经常用到过,测量的行为目标就可能转化为测量记忆内容,这样测量结果的效度就会降低。
材料在形式上或在内容主题上与考生复习训练中见过的材料不相同,但涉及的概念、原理、获取信息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应该是相同的或相似的
课本、报纸、新闻、学术刊物、硕士研究生论文和各种参考材料中,挑选一部分进行修改一般可以获得满足要求的材料。
命题教师只有了解学校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生活,选择的材料可能更有针对性。
第三,情境材料应该足够复杂。
使考生不至于重复情境材料的话语。
使考生能够表现出其真实水平。
文字和图既清楚、又复杂,足以让考生表现出其除认知能力以外的一些其他能力,如书面表达能力。
例如:
一般地说,企业的发展都要经历一个从“起始期”“成长期”到“成熟期”“失败期”的生命周期,被答为“第一曲线”。
为了能够实现持续发展,避免失败,全党需在高峰到来之前开辟一条新道路,这条道路发展的轨迹被称为“第二曲线”,完成下列问题。
从唯物辩证法角度,谈谈“第二曲线”的开辟和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第四、应该用清晰、明确的语言或图表表述情境材料
目的为了使考生真正理解情境材料。
如果情境材料表述不明确,考生就难以从中获得非常清晰的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难以表现出高水平的认知特征,甚至表现不出期望的认知特征。
主观题没有确定的回答选项,也就没有了有助于学生明确命题者意图的信息来源。
因此,清晰、明确的背景材料对于主观题尤其重要。
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也存在着开辟“第二曲线”的问题。
当前,中央强调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然而,一些地方政府仍然片面追求和盲攀比GDP增长率,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为此,中央政府需要有效制约地方政府的行为。
(3)运用政治常识,说明中央政府能够约束地方政府的依据(9分)
第五、情境材料的呈现方式应该多样化
文字材料、各种数据示意图、原理图、结构图、地图、数据表格等。
情境材料以不同形式出现,可以使某个方面偏强的考生不会太讨巧,某些方面偏弱的考生有机会弥补其薄弱环节。
主观题命题技术——设问
第一,要用与测量目标相一致的动词进行设问
每个设问中必须要有动词,动词的类型取决于测量目标。
例:
文化在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中地位日趋重要。
江苏能源和矿产资源贫乏,但文化资源丰富;创造业发达,而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据此,省委省政府找出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积极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战略。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常识简要说明江苏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意义。
第二,应该用清晰、明确的语言表述设问
用清楚、明确的语言表述设问是为了使考生真正理解试题的意图。
如果问题表述摸棱两可,某些已经达到了期望的教育目标的学生可能会产生误解,做出不同的反应,表现不出试题要诱导的认知行为,不能做出正确的回答。
如果试题设问设计的好,便可在确定的行为特征和内容领域内,很好地测量考生的能力,试题的测量结果就会有比较好的效度。
第三,设问应该有一定综合性,而且涉及的内容范围不易太窄。
综合性低、内容范围太窄可以用客观题来考查,用主观题效率太低,测量误差增大,结果效度降低。
例:
2003年10月15日至16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进行了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我国由此成为世界上第3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请写出:
(1)我国首位航天员的姓名和所获得荣誉称号。
(2)我国航天工作者在长期奋斗中铸就的载人航天精神。
答案:
(1)杨利伟,航天英雄。
(2)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第四,如果必要对应答提出要求。
例: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社会的事业。
要鼓励各种社会力量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引导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
志愿者等对乡村进行结对帮扶,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浓厚氛围。
请运用有关政治常识论述:
为什么党和政府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要求:
(1)围绕论题,在论述中正确运用所学过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2)围绕论点.较为全面深入地层开论述。
(3)根据论题要求,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论证。
(4)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第五,材料分析题的设问应该对材料进行分析和解释
避免问题的答案直接在所给材料中一目了然。
避免无需对给出的材料进行分析加工,根据常识就能够正确地回答问题
对材料的分析加工,完全依据所提供的事实材料。
选择题:
务必使题干能把问题交代清楚;
题干中要包含尽可能多的试题内容,选项要尽可能短;
题干中只包含具体阐明问题所需的材料;
题干中不要滥用否定结构;
尽可能用新的材料来编写试题,以测量理解的程度和应用某些原理的能力;
答案必须明确无误;
错误的选项应似是而非,起干扰作用;
不能提供答题的暗示或线索。
填空题、简答题:
要使试题涉及的是重要的内容,不要去考琐碎的东西;
所提的问题完整,含义清楚;
答案应是明确无误的;
语言应贴切、准确;
填空题不能留过多的空白,留空处应是关键的词、词组所在之处;
填空题的空白最好不要留在句首。
计算题:
试题的情景和需要学生计算的问题必须交代清楚
试题必须包含学生解题所需要的全部信息
试题使用的符号必须是标准的或常用的
试题的文字不能有歧义,必须是标准的书面语言
试题必须有明确的无歧义的解答
使用错误的方法不能求得与正确答案相同的结果
问答题:
明确你所要考查的是什么能力,试题是否一定需要这些能力才能解答;
要用新的材料或新的方式来编写试题;
题目的任务要求十分明确;
答案的长度及复杂程度应适应学生的发展程度;
要考虑是否有可能对所提出的问题给出一个科学的答案或论证。
材料分析题
要求考生在对题目所提供材料(简称为题给材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完成发现问题、提炼观点、制订行动方案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等的题目。
论述题
要求考生就某个主题(简称为题给主题),依据所考学科的基本思想、原理和法则,结合辩证逻辑法则和形式逻辑法则,分析其观点、提出自己观点、为自己观点提出论据,并论证自己观点的题型。
论述题包括传统作文题中的论说文。
写作题
(1)界定
要求考生按照指定的文章体裁和文字记载有关问题、说明有关问题、宣传某种主张、表达某种思想(统称为题给任务)等方面的题目。
(2)题型的结构要求
由题给任务和写作(解答)要求两部分构成。
题给任务有下列几种形式:
其一,习惯意义上的命题作文;
其二,习惯意义上的半命题作文;
其三,习惯意义上的给材料作文;
其四,习惯意义上的看图作文;
其五,习惯意义上的改写;
其六,习惯意义上的续写;
其七,情景作文;
其八,如公函、告示、通讯、各类报告、总结等日常应用文写作;
其九,无题目、只给原则性要求作文。
写作要求部分包括文章体裁、字数限制、写作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3)功能
偏重于考查结果;
能考查考生运用中文或外文书面表达思想的能力;
能考查考生运用中文或外文书面表达现实问题的技能;
能考查考生关于任务方面的积累;
能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能考查考生的形式逻辑推理能力和表达这种逻辑推理的能力;
能考查考生的创新能力;
能考查考生思维的深度、广度和严密性;
能有效控制考生凭猜测作答;
评分结果受评分者专业素质影响很大。
(4)注意
题给任务要满足:
任务明确;考生有话可写,完成写作任务的方式多样,考生可以自由发挥;如果是根据材料作文,要注意材料内在的丰富性和阅读量不增加考生的阅读负担;如果是情景作文,所给的情景要真实、内涵丰富;如果有图,要注意图文匹配;除日常应用文写作外,其余写作任务鼓励学生通过有创意的写作来完成;除与考试对应的任职资格背景有关外,与考生其他背景没有联系。
解答要求要满足:
文章体裁要求具体明确(除日常应用文写作有文体要求外,一般不宜作文体要求);字数限制应该明确范围,并指出超出范围对评分的影响;写作注意事项对写作要达到的目的提出具体要求,例如,思想性和写作技巧方面的要求。
探究题
(1)界定
要求考生完全根据题给条件将题给不确定性结论先确定,再给出确定依据或理由的题型。
因解题者首先必须通过探究提出不确定性结论的确定情况而命名。
(2)题型的结构要求
包括题给条件、题给不确定问题和解答要求三部分。
题给条件,指题目给出的得出题目结论的充分条件,它是考生解题的出发点。
包括以下几种条件形式:
给出呈现规律条件,要求解答者发现结论;
给出结论,但缺少充分条件;
给出结论的特例,要求通过归纳、猜测来找到一般结论;
先呈现一个完整研究的问题,然后提出改变条件情形或改变结论情形下对原问题进行讨论;
题给不确定问题,是题目有意将确定性问题不确定化后形成的、形式上具有多种可能性的问题。
解答要求,指题目对解答的形式和内容提出的要求,包括解题说明和注意事项等。
(3)功能
兼顾考查过程与考查结果;
能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发现问题,提出合理猜想并证明猜想的能力;
能考查考生的形式逻辑推理能力和表达这种逻辑推理的能力;
能考查考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度和严密性;
非存在性探究题(存在性探究题指确定是否存在类型问题的探究题)能有效控制考生凭猜测作答;
评分结果受评分者专业素质影响较大。
(4)注意
题给条件要满足:
条件足以推出结论;条件之间不矛盾;条件无科学性和知识性错误;达到任职资格要求的考生能完全领会条件的意义;叙述准确、简明。
题给不确定问题要满足:
形式不确定本质确定;结论具有隐蔽性,考生由条件不能直接得出确定的结论;考生解答的过程体现“猜想——证明”的思维过程;叙述没有提示考生解题策略和突破口方面的信息;问题紧密联系题给已知条件;如果题给条件是结论和结论成立的部分条件,要求探究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题给条件是题目结论的充要条件。
解答要求满足:
与评判考生解答题目成绩的依据一致;语言简练、通俗易懂。
开放性题
(1)界定
指考生需要在题给条件或结论基础上,再添加部分条件或补充部分结论才能完整解答的题目。
(2)题型的结构要求
题给问题具有问题解决者本位、对问题指向只有原则性要求、一题多题(即一个开放性问题可以转化为多个封闭型问题),具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条件开放题。
称没有确定已知条件的开放性问题为条件开放题。
特征:
问题所需补充的条件不是得出结论的必要条件。
结论开放题。
称没有确定结果的开放性问题为结论开放题。
特征:
缺确定的结果,而且,所给条件不是结论的充分条件。
条件和结论同时开放题。
称既没有确定结果形式又没有确定条件形式的开放性问题为条件和结论开放题。
特征:
缺确定的结论和条件,所给条件往往是解答者完成解答所要遵循的要求(这个要求是明确的)。
(3)功能
除具备探究性问题的功能外,还具有以下独特的功能:
能考查被试构造问题的能力;
不反对试题本身对解题者的暗示;
协助并鼓励解答者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作出令自己满意的解答;
受评分者专业素质水平影响很大。
(4)注意
题给条件要满足:
如果是条件开放题,那么需补充的条件不是得出结论的必要条件,即所需补充的条件不能由已给结论推出;如果是结论开放题,那么需补充的结论不能将已给条件转化为充要条件,即所需补充的结论不能由已给条件用等价方式直接推出;如果涉及资料,资料应该具有丰富含义,能反映不同水平和不同背景考生的阅读和分析材料的习惯;原则性要求要概括,不要过于具体。
解答要求满足:
陈述的解答要求与评判考生解答题目成绩的依据一致;语言简练、通俗易懂。
命题的基本步骤
熟悉考纲、确定题型、明确重难点,制定赋分与考察角度的计划;
粘贴与改编试题;
调整页面,编制整理;
整体分析,检查知识点与重要方法的覆盖面,注意稳中求变,删改重复试题。
合理排版,调整图片,统一赋分与编号。
试题的编排要符合学生心理特点,有利于学生答题,整体上先易后难。
常规考题的来源与准备
利用关键词(最好是一道试题的一部分)在网上收集(收集在平时);
利用尚书等软件扫描试别(OCR300线以上);
剪刀加浆糊粘贴(不便保存和修改);
自创试题(注意利用PHOTOSHOP修改与制作图片或利用物理画版等软件)
试题难度的划分与控制
试卷的难度控制是命题的一个关键因素,对教学有非常明显的导向作用,也是命题过程中最难把握的因素之一,由于考试的目的、考试的性质的不同,试题的难度会有不同的要求,一般学业考试的难度控制在0.65至0.7左右,校内检测试卷的难度系数还要大一些。
试题难度的控制要考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考查目标、生源情况、教学效果等,就试题本身的影响因素也很多,如题量的多少,文字阅读量大小,书写量的大小,试题的新颖性,解答的思维性质和思维量的大小,解题的繁简度,试题排列方式和顺序,评分标准的宽严度等等。
特别说明一点,新颖试题的难度可能远超过学生较熟悉的所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科学命题 有效评价 科学 命题 有效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