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讲实用类文本之科普阅读篇.docx
- 文档编号:28196706
- 上传时间:2023-07-09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30.85KB
第十三讲实用类文本之科普阅读篇.docx
《第十三讲实用类文本之科普阅读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三讲实用类文本之科普阅读篇.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十三讲实用类文本之科普阅读篇
第十三讲实用类文本之科普阅读篇
所谓自然科学类文章,或者称科技文,是指研究自然知识与科学技术的文章,内容主要涉及自然
科学和技术研究方面的文章,包括物理学、化学、植物学、矿物学、生理学、数学、考古学、工程技
术等及其分支,还有众多的边缘学科的发明和研究成果。
高考中选用的科技文往往反映的是当今人类
最先进的科技水平和最新的科研成果,即所谓的高端技术或者前沿信息。
自然科学类文章语义内容虽
是科学知识,考查的却不是对科学知识的阐释,而是“语文”学科的能力。
只要我们具备了一些行之
有效的阅读技巧,科学类文章同样是可以把握的。
自然科学类文章,涵盖面很广。
天地生化,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各种应用学科,无所不包。
许多
考生尤其是文史类考生对此类考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畏难心理。
但是,从高考选文来说,它同社会科
学类的文章一样,前面用“一般”作限制。
从文体(表达方式)上说,主要是选用说明性的文字。
如
果在迎考复习中能掌握此类试题的命题规律并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解题技巧,就完全有可能在高考
中取得这一部分的理想分数。
一、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要领
文本阅读过程的核心环节:
分析文本结构。
如,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协作行为
⑴当达尔文钻研他的物种起源理论时,有一个事实使他困惑不解,那就是:
从蚂蚁到人的诸多动
物都可以形成社会性群体,在群体中大多数个体都为群体的共同利益工作。
这似乎违反了他进化论的
观点——个体的适应性是其长期存活的关键。
但是,在写他的《人类的起源》之前,他对上述问题做
了一些解释。
他认为,自然选择能促进家族中的利他行为,以便提高“家族”的生殖潜能;他还介绍
了虽不相关却彼此熟悉的两个个体会互相帮助的互惠互利的看法。
⑵这些让众多科学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研究中他们发现,从蜜蜂到裸克分
子鼠的社会性物种里,血缘关系培养了协作:
众多雌性放弃了繁殖,改为帮助家族中的女王抚育后代。
而慷慨大方在人类中也是普遍存在的。
一些人类学家说,信任其亲属脾性的进化帮助人类成为占统治
地位的动物:
协作给我们早期祖先提供了更多的食物、更好的保护和更佳的育儿条件,进而提高了生
殖的成功率。
⑶进第生物学和动物行为研究人员正在寻找协作行为的遗传学基础和社会性的、生理学的、环境
学的动力。
而在更多科学家正在运用进化博弈论来对协作进行量化分析和预测不同情况下行为的结
果。
在研究中他们揭示了一种仿佛天生要求公平的愿望——类似的研究显示,即使两个人只有一次会
面。
他们也倾向于公平对待,而对“来而不往”的自利行为持一种较为不屑的态度。
⑷然而,人们认为通过这些博弈发展起来的模型还有缺陷。
它们没有充分考虑感情对协作的影响。
科学家们发现,良好的记忆是协作的一个先决条件。
人类对面貌的记忆惊人,他能对多年没有见面的
人保持终生的或强烈的感情。
这似乎提示我们,只有明白哪些是可提供帮助的和哪些是无法提供帮助
的,生物才能实施互惠互利。
⑸受个人观察的局限,达尔文只能提出协作行为的一般表现。
现在,凭借许多很有前途的实验方
法提供的新见解,科学家们正逐步印证甚至改变着达尔文的观点,并希望将来能搞清楚到底是什么使
我们表现出了协作精神。
1、从达尔文之后一个多世纪的研究来看,社会性物种出现协作行为的原因有哪些?
请分条概括。
2、达尔文提出的“协作行为的一般表现”是什么?
3、对全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分析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理论揭示了个体在群体中的利己实质。
B.互利互惠、奉献自己的协作行为强调了个体在群体中的利他精神。
C.个体在群体中利己与利他的矛盾引发了科学家对协作行为的研究。
D.个体在群体中利己与利他的矛盾导致了达尔文进化论的根本缺陷。
二、自然科学类文章解题规律
高考选用自然科学类文章,主要是考查指认、筛选、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
换言之,主要是考
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和综合能力。
为此,解题过程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理解文中的基本概念
自然科学类的文章,总是要运用科学概念的。
而文中基本概念的含义,就是文中的重要信息。
因
此高考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测试的第一道试题往往就是考查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如“下列对沙尘暴的
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又如“下列对‘温室效应’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都是如此。
换个角度说,文章的基本概念都是用词语来表达的,因此,理解基本概念,又可以说成理解文中
的重要词语,即理解作为科学概念的重要词语。
在具体的文章中,基本概念的含意有时是用下定义的形式来集中表述的,如“温室效应,在物理
学上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而产生的保温效应。
”也有分散表述的。
如果是前者,理解基本概念就是对句子的理解;如果属后者,就需要有一个筛选、提取、整合的过程。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这里所谓“重要句子”主要是从表达的内容上说的,是指突出体现文章的主要内容,含义比较丰
富,语言比较精练的句子,与文学作品理解重要句子不同的是,这里只考查对句子所表达内容的理解、
分析,一般不涉及表达技巧。
不过,过去侧重于对句子本身的理解。
如:
根据文意,对“肠脑中几乎能够找到颅脑赖以运转和控制的所有物质”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
是()
A.颅脑赖以运转和控制的绝大部分物质存在于肠脑之中。
B.颅脑依赖肠脑中的绝大部分物质进行运转和控制活动。
C.肠脑中具有与颅脑赖以运转和控制所需相同的绝大部分物质。
D.肠脑中所有的物质与颅脑赖以运转和控制的物质几乎相同。
像这样的题目就可以通过结构分析(即找句子主干)便可认定C项是正确的。
换言之,这句话是
说明肠脑的物质构成的。
近年来理解句子的试题有所变化,即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考查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如,下列对“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自身活动造成的灾难”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界各国迟迟不采取果断和必要的措施,不改变能源结构和大力植树造林,以致大气层的温
室效应越来越严重。
B.1850年工业革命以来,大量开采和燃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结果,大大加大了
大气层中温室气体的含量。
C.由于人类无限制的破坏,地球上大片森林和草地急剧消失,沙漠进一步扩大,使得地表气温
也随之不断升高。
D.因雷击和虫害而造成的森林火灾、草地衰退,导致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植被日益减少,而人
类对此却束手无策。
这道题的四个选项都不是来自题干中文句的本身,而是来自文中的其他段落,不过依据“人类自
身活动造成的灾难”这一标准,也可看出答案是D。
因为D项说的是人类对于自然灾害“束手无策”,
而不是说人类自身活动所造成的灾害。
3、筛选、整合文中的重要信息
高考常有这样的分析、综合性的试题,如“文中认为HP在冬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下列不能
作为这一观点的根据的一项是”、“下列对沙尘暴灾害加剧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等。
这类试
题,不论要求说明“根据”,还是要求分析“原因”,在文中涉及的面都比较宽,都需要根据试题的要
求,作筛选和整合,否则难以作出正确回答。
其实,阅读的任务之一,就是要筛选出自己所需要的信
息,并通过整合,才能形成较为完整的看法,所获得的信息才会有实际的价值。
4、能根据内容作合理推断
根据文章内容作推断,以得出新的结论,这是阅读能力强的重要标志。
这里强调推断的“合理”,
主要是指推断的前提正确,推断的过程合乎逻辑,推断的结论在文意允许的范围之内,符合事理。
只
有这三者具备,推断才是正确的,否则就是错误的。
譬如下面这个选项:
“假如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
浓度持续降低,全球气温就有可能持续降低,人类也许将面临另一场全球变冷的挑战。
”文中说:
“二
氧化碳在大气层中的含量直接影响着地表气温,当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增加时,地表气温就相应升高”。
据此可以推出“假如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持续降低,全球气温就有可能持续降低……”,加“有
可能”意味着不排斥其他因素的作用,表达准确。
可见该项正确。
而另外一个选项却表述道:
“一旦
人类能够控制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加剧,那么滑雪运动在欧洲将能继续,
台风将远离日本。
”这样的推断则犯了绝对化的错误。
“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加剧”,欧洲滑雪运动
能继续也只是具备了一个条件,还有其他条件呢?
推断却忽视了这一点。
再则,文中指出全球变暖“使
台风将频频涉击日本”,防止温室效应加剧,只能减少袭击的次数,而不能使之“远离日本”,可见该
项是错的。
因此,在判断推断正误时,一定要注意推断的“合理”性。
上列四点,归纳起来说,解答自然科学类文本的相关试题,就是要把握文中所阐释的科学道理。
当然,因为自然科学类文章的语言是相当严密的,解题时要十分重视准确理解文章的语言。
三、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训练及部分详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沙尘暴
人类总是依据自身的利益评价外部事物,将之分成优劣好坏,而大自然则另有一套行为规范与准
则。
现在人们闻之色变的沙尘暴,即由于强烈的风将大量沙尘卷起,造成空气混浊,能见度小于千米
的风沙天气现象,其实古已有之。
它本是雕塑大地外貌的自然力之一,是大自然的一项工程,并且在
全球生态平衡中占有一席之地。
在地质史上,风力对草原带的风化物质进行筛选分类:
凡搬不动的粗大砾石,留在原地形成砾石
戈壁滩;颗粒适中的粗砂和细砂被吹移到附近就地聚集成沙漠;颗粒微小的粉沙细土和微尘,则被强
上升气流扬上天空,作中长距离的输送。
我国黄土高原的黄土层就是沙尘经数百万年堆积而成的,华
夏文明就是在这块沙尘累积的黄土地上诞生和发展起来的。
澳大利亚的沙尘乘着南半球的西风掠过塔
斯曼海,使新西兰火山岛上的土壤更为肥沃,因而被称作“澳大利亚出口的珍贵产品”。
从非洲内陆
吹向地中海的强风帮助古罗马人使用帆船从埃及运回小麦,但也将撒哈拉大沙漠的沙尘带到意大利、
西班牙和法国。
沙尘暴固然使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增加,然而由于沙尘含有碱性,又可中和大气中
的酸性物质减缓酸雨的发生。
风是地球上空的传送带,它将大陆的沙尘吹向海洋,又将海洋的水汽吹向大陆。
沙尘和水汽相遇,
便能结合的云,最终化作降水。
可见,沙尘不仅在土壤的分布和补充上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且在全球
的水循环上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可以说,沙尘也是决定全球生态平衡的因子。
然而,近百年来,沙尘暴却已成为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一大灾害。
构成我国沙尘暴的物质材料,
多来自干旱、半干旱的草原区。
在人为活动的干预下,特别是由于森林大量砍伐,土地过度开垦,工
厂盲目建设,排放不加控制,结果造成生态巨变:
原来有沙漠的地方沙漠扩大了;没有沙漠的地方沙
漠产生了;内陆河流程缩短,水量减少,沼泽地消失;河流两岸的绿色走廊枯萎死亡。
这样,来自大
西北的沙尘暴,一路上还源源获得裸地上新的沙尘源的补充,而且混入了工矿企业排放的有害成分和
来自草原上牲畜粪便中的病菌病毒。
总之,在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后,自然界的风蚀速度已远远大于
土壤的生成速度,一连串的灾害也由此产生。
哥德说过:
“大自然是不会犯错误的,错误永远是人犯下的。
”这或许能给我们某种启示。
1、下列对沙尘暴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A.沙尘暴是由于风将大量沙尘卷起,使空气混浊,能见度小于千米的风沙天气现象。
B.沙尘暴是雕塑大地外貌的自然力之一,是大自然保持全球生态平衡的一项工程。
C.从地质史上看,沙尘暴是风力对草原带的风化物质进行筛选分类的结果。
D.沙尘暴是那些颗粒适中的粗砂和细砂被大风吹移到附近就地聚集成沙漠形成的。
2、下列对“沙尘也是决定全球生态平衡的因子”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沙尘这种天气现象古已有之,它在地球生态平衡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B.沙尘逐渐积聚形成沙尘暴,在全球范围内起了保持生态平衡的作用。
C.沙尘含有碱性,能使大气中的酸性物质得到平衡,从而减缓酸雨的发生。
D.沙尘不仅在土壤的分布和补充上,而且在全球水循环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3、下列对沙尘暴灾害加剧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强上升气流把颗粒微小的粉沙细土和微尘扬上天空,作中长距离的输送。
B.森林大量砍伐,土地过度开垦,工厂盲目建设,排放不加控制,造成生态巨变。
C.沙尘暴中混入了工矿企业排放的有害成分和来自牲畜粪便中的病菌病毒。
D.在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后,自然界的风蚀速度已远远大于土壤的生成速度。
4、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
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沙尘暴曾给新西兰、意大利、法国等国家带来好处,因而必将被人类所利用。
B.风将大陆的沙尘吹向海洋,又将海洋的水汽吹向大陆,这将会使海平面逐渐升高。
C.既然是人为因素加剧了沙尘暴的危害,人类也就完全有能力减少这种灾害的发生。
D.大自然是不会犯错误的,因此人类应当顺应大自然,而不要企图去改变大自然。
这篇文章题为“沙尘暴”,而且是围绕“沙尘暴”来展开论说的,那么究竟何谓沙尘暴,这是首
先要正确理解的。
第1题列出的四种解释都来自原文,最准确的是A项。
B项是一种描述性的说法,不能算作真正
意义上的解释,可排除。
C项与原文的意思不符,因为风对草原带风化物进行筛选分类,只是有一部
分“颗粒微小的粉沙细土和微尘”被强上升气流扬上天空,作中长距离的输送形成了沙尘暴,并没有
解释沙尘暴的含义,也可排除。
D项也是说沙尘暴形成的原因,也不算作解释。
A项说沙尘暴是“天
气现象”,它形成的原因是“风将大量沙尘卷起”,造成了“空气混浊,能见度小于千米”。
这些都是
沙尘暴作为一种天气现象所必不可少的因素,所以应选A。
第2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能力,答案是B。
“沙尘也是决定全球生态平衡的因子,”这个
句子在文中内涵比较丰富,需要仔细体会。
本题提供的四个选项都与全球生态平衡有关,都有一定的
干扰度。
A项说沙尘这种天气现象古已有之,它在地球生态平衡中起一定的作用,基本上用的是原文
句子,符合原意,是正确的。
C项除“能使大气中的酸性物质得到平衡”对原文略有改动外,其余都
是用原文的句子,符合原文意思。
D项说沙尘不仅在土壤分布与补充上,而且在全球水循环上也扮演
重要角色,只是对原文作了简化,并无实质性改变。
而B项说“沙尘逐渐集聚形成沙尘暴,在全球范
围内起了保持生态平衡的作用”,不符合文意。
因为沙尘暴不是由沙尘逐渐积聚形成的,更没有起到
保持生态平衡的作用,所以理解错误。
换个角度说,原句说的是“沙尘”的作用,B项暗转为“沙尘
暴”了。
第3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不正确的是A。
解答本题,首先要弄清楚原文中哪些因素导
致了沙尘暴灾害的加剧。
文中提供的大量信息足以提示考生“加剧沙尘暴灾害的原因”肯定与人有关,
与人的活动有关。
表述不正确的,显然应该是纯自然状态下造成的内容。
B、C、D三项都与人的活
动有关,应该说都是正确的。
只有A项说的是地质史上的一种现象,是风力对草原带的风化物质进行
筛选分类后的一种结果,因而不是加剧沙尘暴灾害的原因。
第4题考查推断能力,答案是C。
A项推断的依据是原文中“澳大利亚的沙尘乘着南半球的西风
掠过塔斯曼海……也将撒哈拉大沙漠的沙尘带到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但这段原文上是说“沙尘
暴虽给……带来好处”,不能推断“因而必将被人类所利用”这一结论。
B项依据原文“风将大陆的
沙尘吹向海洋,又将海洋的水气吹向大陆”作推断,但从中并不能推出“这将会使海平面逐渐升高”
的结论。
D项推断的依据是哥德说的“大自然是不会犯错的”,但不能推出“因此人类应当顺应大自
然,不要企图去改变大自然”的结论。
C项是基于全文立论的,符合作者的本意,因此是正确的。
(二)阅读下文,完成1—4题。
前景诱人的空气发电技术
在深夜,居民用电和企业用电均处于低峰,如果是核电站或热力电站,便可以将水压缩进位于高
处的储水站,当需要用电时将水排出,推动涡轮发电机发电。
那么,风力发电能否也像别的发电方式
那样,将空气存储起来,到需要时再使用呢?
目前,德国工程技术人员找到了一种存储空气的新方法,
即在地下建一座大型储气站,用空气压缩机将空气压缩,进行存储。
需要时打开阀门,由高压空气推
动涡轮机发电,空气排放前,如果再用燃气加热,效率将更高。
早在1978年,德国下萨克森州就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空气发电站,两个位于地下658米和800
米的储气站是两个废弃的盐矿矿井。
这两个储气站的储气量为31万立方米,最大承受压力为70巴,
足够供功率290兆瓦的发电机组工作3小时。
除此以外,在美国阿拉巴马州也有一个类似的电站,据
说美国将要对其进行改造,并将建造一系列新型空气发电站。
(如,将于2003年并网的Norton电站
就是利用废弃的碱矿矿井,它深入地下800米,储气量达900万立方米,可发电2700兆瓦,相当于
二个大核电站的峰值发电量,可满足68万户居民的两天用电。
)
目前,能源专家对空气发电前景看好,该技术除了能作为应急电站外,也是一种洁净能源的获取
办法,如果将其与风力发电机组合使用,它将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提供能源的新途径。
一个风力发电机
群加上压缩空气电站,无论从技术、还是从经济角度看,均可以与油、燃气、煤或核能一比高下。
如
我国的内蒙地区,风力资源丰富,建造风力发电机群,加上空气电站,将有取之不尽的能源。
为保证能提供充足的电能,一般在设计风力发电站时需考虑各种因素,如,建造一个50兆瓦的
电站,并不是说由50台1兆瓦的风力发电机简单并联,这只是指在最佳风源的情况下能够实现,但
如果风速降低,其功率可能只能达到25兆瓦,因此,建造时需要安装100台风力发电机,这样,即
使在风速较低时仍能提供足够的电能。
风速高时,同时工作会出现电力过剩情况,这时就可以将空气
压缩进地下储气站,到需要时再放出。
空气发电技术现在还少有人问津,原因在目前矿物能源的价格太低,以致人们还无需去考虑。
一
旦矿物能源耗尽,政府对二氧化碳排放标准严加限制,对洁净能源的需求就会骤然而升。
当然,空气
发电也并非是零排放。
但与热力发电相比,仅是它的二十分之一,每度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0至
15克。
如果该技术能够投入使用,那么它将是生态能源领域的一项新突破。
1、根据文意,对“空气发电技术”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利用风力推动涡轮发电机发电的技术。
B.以压缩并贮的空气推动涡轮发电机发电的技术。
C.既利用风力又以压缩并存贮的空气推动涡轮发电机发电的技术。
D.用电处于低峰时的储存风力发电机所用风力的技术。
2、对文中画线处所说建造50兆瓦电站需要100台1兆瓦电机的必要性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充分考虑风源状况,确保在风速较低时也能提供符合设计要求的足够电能。
B.为空气发电机提供足够数量的可供压缩储存的空气。
C.综合使用风力发电和空气发电技术,使之相互补充、相互利用。
D.开辟全新的能源提供新途径,充分利用取之不尽的风力和空气。
3、对本文所提供的信息,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空气发电机有两个基本功能,风力大时贮存空气,风力小时释放空气使发电得以常进行。
B.空气发电使用的是洁净能源,二氧化碳接近于零排放。
C.空气发电的能源是取之不竭的空气,较之于风力发电机,其能源较少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
D.空气发电技术在德国、美国已投入使用,成为生态能源领域的一项新突破。
4、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空气发电需要巨大的储气站,必须建立在有废弃矿井的地方,利用废井储存空气。
B.空气发电需要压缩并储存大量的空气,必须建立在风力资源丰富的地方。
C.用矿物能源价格太低,空气发电现在还少人问津,要引起重视就必须大力降低成本。
D.随着矿物能源的短缺和人们对洁净能源的需求,空气发电将成为电力的重要来源。
第一题选择B。
(本题主要考查两点:
一是空气发电技术以什么为动力,二是空气发电与风力发
电的关系。
空气发电机以压缩并贮存的空气为动力,放A、C错。
空气发电并非只为储存风力发电机
所用风力而设计,第三段“该技术除了能作为应急电站也是一种洁净源的获取办法”就表明了这一点,
故D错)
第二题选择A。
第三题选择C。
(空气发电机在用电处于低峰时也贮存空气,故A错。
末段未指出“空气发电也
并非是零排放”,“并非是”不等于“接近于”,故B错。
空气发电技术在美国尚未投入使用,故D错)
第四题选择D。
(利用废弃矿井建造储气站,这是用地制宜的措施,不等于非此不可,故A错。
空气到处存在,不需依靠风力,故B错。
文章并未点明或暗示空气发电成本偏高,也不能因为矿物能
源价格低就要求空气发电降低成本,故C错)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1—3题。
运载火箭的发射与飞行
火箭是一种依靠火箭发动机喷射工作介质产生的反作用力推动前进的飞行器。
火箭的飞行原理是
它借助了物体的反作用力,就像一只充满气体的气球,当我们把它从手中放开后,气球内的气体便顺
着气球的气嘴喷出,同时气球向前冲去。
因自身携带氧化剂,用不着像飞机那样依靠大气中的氧气,
所以火箭可以飞出大气层,在真空条件下飞行。
运载火箭发射是指从发射前准备到将有效载荷送入预定轨道的全过程。
火箭发射是一个庞大的系
统过程,必须严格遵循预定程序进行。
火箭从制造厂运到发射场后,要先在技术区内对火箭进行检查,
进行单元测试和全箭水平测试,严格检测和考核各种仪器设备性能的完好情况。
火箭无故障或排除故
障后运往发射区,进行起竖、吊装、安装有效载荷、加注推进剂、垂直度精确瞄准等一系列作业。
之
后,进行射前总检查。
各分系统工作全部完成后,发射控制中心向各部门和各测控站下达时间统一指
令,最后由指挥人员下达点火起飞指令。
如果哪个环节出现问题,则立即停止工作,待故障排除后再
继续下一程序。
如果故障一时无法排除,即使到了点火前最后一秒钟,也要中止或取消发射。
运载火箭发射后,一般包括垂直起飞段、程序转弯段和入轨段。
发射近地轨道卫星和载人飞船等,
一般直接将其送入预定轨道。
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过程比较复杂,一般是第一、二级火箭工作结
束后,第三级火箭先完成第一次点火工作,使第三级火箭进入一条椭圆形的停泊轨道,然后依靠惯性
滑行;当飞经赤道上空时,第三级火箭第二次点火工作,将有效载荷送到同步转移轨道,此时火箭的
发射任务全部完成,卫星最后的入轨工作将由远地点发动机完成。
目前,绝大多数运载火箭是从陆地发射场发射升空的,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火箭的发射形
式也在不断出新,相继出现了太空发射、空中发射和海上发射等形式。
太空发射指航天飞机将火箭携
带到太空轨道进行发射的方式。
空中发射是用飞机将火箭携带到一定高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十三讲 实用类文本之科普阅读篇 第十 三讲 实用 文本 科普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