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年高考语文湖北卷.docx
- 文档编号:28195261
- 上传时间:2023-07-09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59.29KB
0年高考语文湖北卷.docx
《0年高考语文湖北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年高考语文湖北卷.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年高考语文湖北卷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
B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奖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的试卷类型B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
第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合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题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期他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墨色墨水签字笔奖答案直接答在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A.屏气摒弃并蒂莲秉烛待旦
B.黄鹂黎明霹雳舞磨砺意志
C.驼绒滂沱拓荒者脱颖而出
D.翌日游弋溢洪道逸兴遄飞
2.下更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扭怩/扭捏交接/交结急风暴雨/疾风劲草
B.姻缘/因缘机遇/际遇促膝谈心/抵足谈心
C.口型/口形飘荡/漂荡轻歌曼舞/清歌妙舞
D.意想/臆想定势/定式唾手可得/垂手而得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泰姬陵是莫卧儿王朝君主沙贾汗为其宠妃蒙泰姬修建的。
这是一座着宝石的伊斯兰建筑。
后来,泰姬陵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在今天的众多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它也是的。
A.陵墓点缀虽然绝无仅有
B.陵寝镶嵌即使独树一帜
C.墓茔装饰固然独一无二
D.墓室装点尽管举世无双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当今的环境保护技术不仅做到了生产过程不浪费资源,不污染环境,保证产品使用的清洁高效,而且产品使用后废弃物的有效回收和循环利用。
B.一旦确定了某个特定节日的纪念物,商家、企业就可以设计、生产、经营相关的物品,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就有了重点宣传的目标。
C.虽然现在所学的一些专业课,对我们很陌生,学起来比较吃力,不过我相信,在老师的帮助下,只要下苦功,就一定能够学好。
D.某院医护人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携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输入到患者体内,致使这些患者旧病未除,又染新疾,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符合规定的一向是
A.当我来到小桥中间,对岸的槐树后面一声呐喊:
“抓住他!
”随即蹿出几条黑影,向我冲来,桥开始晃起来,我的心也晃起来,“铁驴”(载重自行车)也晃起来。
B.他常常在夜里吹着笛子,声音清越,吹出月光、竹林、沙滩、仙鹤……,白天所有的压抑似乎都在这笛声里风吹云散了。
C.不过今日的“粉丝”不比往年,索签的要求高得多了:
不但要你签书、签笔记本、签便条、签书包、签学生证、还要题上他的名字、他女友的名字。
D.胖老人每次起竿摘鱼都要用眼角瞟一下瘦老人,好像在说:
“你就这么熬下去吧,伟大的谈判者!
”而瘦老人只以泥塑般的安静来回答。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题。
中国古代的天文
李政道
古代西方人的一种观念是“天圆地方”,我们老祖宗却认为“天圆地圆”,有黄道、赤道。
两千多年前,诗人屈原在其著作《天问》中引证天是圆的,地也是圆的。
他说:
九天之际,安放安属?
隅隈多有,谁知其数?
九天是指坐标,就是昊天(东)、阳天(东南)、赤天(南)、朱天(西南)、成天(西)、幽天(西北)、玄天(北)、鸾天(东北)、钧天(中间向上),一共是九个坐标位置。
屈原说,如果天圆地平,就会相交,成“九天之际”。
“安放安属?
”相交的点放在哪里呢?
“隅隈多有,谁知其数?
”天地相交显然不合理。
因此,天是圆的,地一定也是圆的。
天如蛋壳,地如蛋黄,各自可转。
所以中国古代天文就是赤道、黄道两个圆轨道。
他下面再问:
天是圆形的,还是椭圆形的?
东西南北,其修孰多?
南北顺椭,其衍几何?
其中东西是经度,南北是纬度。
他问的是经度长一些,还是纬度长一些。
实际上,地球的赤道直径与南北两极的距离相差22公里,屈原当然没有求出来,不过他这种解析问题的能力及有关天圆地圆的推测都令人佩服。
《周礼》说:
“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
”璧的外围是圆的,中间有圆孔,代表天。
可是,为什么天中有礼?
琮的造形更奇怪了,外面是方的,中间也有一个圆孔穿过去。
外边为什么是方的?
为什么璧代表天,琮代表地?
另外,商代还有一种玉器叫璇玑,造型很像璧。
璧,璇玑,琮,他们的关系是什么?
《虞书·舜典》注疏:
“璇,美玉也;玑为转运,径八尺,圆周二丈五尺强,王者正天文之器。
”
璇玑是一个大的天文仪器。
我们今天看到的璇玑玉器,直径仅约33厘米,可能是模型,是商代的文物。
那么璇玑怎样做天文仪器呢?
每颗恒星和行星,都要转圈,都各自沿着一个圆在走。
大打球面上有一点不动,就是天球面和地球的轴的相交点,叫做正极。
我们可以设想,璇玑或璧、琮的前身可能是一个旋转式天文仪器,目的就是把这个旋转轴的指向定准于正极。
怎样做到这个要求呢?
我的猜想是:
假如要定准正极,一定要有一根长管。
如果转盘的直径是8尺,那么管子的长度应约是转盘直径的2倍,这个管子对着正极。
再做一个形状像璇玑的大盘子;边上有三个凹口,每一个凹口正好对着一个星,星在天空转,这个盘子随着星转,竹管是不动的,要定正极的位置,必须通过管子对着正极,然后让盘子随天转动,把三颗星的位置扣住。
竹管一定要和地固定,方法是用一些大石头把它绑起来,每块大石头、成方形,约高一尺。
竹管四周均有大石头,这样的造型的古代天文仪器就有两个部分:
一是大璇玑那样的盘子,凹口对着星,随天上的星面转,代表天;一是这些大石头绑住的长竹管,跟地永恒,代表地,假如用很细的针在竹管一端开一个直径为2毫米的孔,管子长15尺左右,它测量正极分类的精确性能达到0.013度。
我还有一个想法,就是在商朝时正极没有任何明显的星,人们为了纪念炎黄古代天文学的成功,就制作了璇玑这种小型玉器,后来把璇玑变得更简单:
一部分变成璧,竹管和外包的大石块就变成琮。
因而“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
(选自《中国国家天文》创刊号,有删改)
6.从原文看,下列对古人“天圆地圆”观念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人很早就有天圆地圆的观念,如把天比作蛋壳,把地比作蛋黄,认为存在赤道和黄道两个圆形的轨道
B.东西是经度,南北是维度,经度与纬度哪个长一些呢?
作者认为,这样提问本身就纬明在屈原心目中天和地都是圆的
C.璧为圆形,中有圆孔,代表天,琮为方形,中有圆孔,代表地。
《周礼》所谓,“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可为印证
D.璧为圆形,可以代表天,可是,琮为方形,怎能代表地呢?
作者认为琮的方形是特意加上去的,起装饰作用。
7.下列对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的设想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一根用来对准正极的长竹管,一个边上开有三个凹口的状如璇玑的转盘,把这个转盘固定在长竹管上,这可能就是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
B.用一些方形大石块把一根长竹管固定在地上,把一个边上开有三个凹口的状如璇玑的转盘穿在长竹管上,这可能就是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
C.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大璇玑那样的边上开有三个凹口的大盘子,二是固定长竹管的一些方形大石块。
D.在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璇玑中,从直接观察天象的作用看,用来固定长竹管的那些方形大石块是必不可少的。
8.“后来,把璇玑变得更简单:
一部分变成壁,竹管和外包的大石块就变成琮。
”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推断,准确的一项是
A.璇玑是一个大的天文仪器,壁和琮都是直接从这种天文仪器简化而来的。
B.由于壁和琮都是从璇玑简化而来的,所以都保留了观测天文现象的功能。
C.代表天的壁和代表地的琮,可能都是从玉器璇玑简化而来的。
D.今天所能见到的壁和琮,都是礼器和饰物,是由竹管和大石块简化而来的。
9.作者根据哪两类证据推论出中国古人“天圆地圆”的观念?
三、(9分,每小题三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原弊
欧阳修
农者,天下之本也,而王政所由起也。
古之为国者未尝敢忽,而今之为吏者不然,薄书听断而已矣,闻有道农之事,则相与笑之曰:
鄙。
夫知赋敛移用之为急,不知务农为先者,是未原为政之本末也。
知务农而不知节用以爱农,是未尽务农之方也。
古之为政者,上下相移用以济。
下之用力者甚勤,上之用物者有节,民无遗力,国不过费,上爱其下,下给其上,使不相困。
一夫之力督之必尽其所任,一日之用节之必量其所入,一岁之耕供公与民食皆出其间,而常有余,故三年而余一年之备。
今乃不然,耕者,不复督其力;用者,不复计其出入。
一岁之耕供公仅足,而民食不过数月。
甚者,场功甫毕,簸糠麸而食秕稗,或采橡实、畜菜根以延冬春。
不幸一水旱,则相枕为饿殍。
此甚可叹也!
国家罢兵,三十三岁矣,兵尝经用者老死今尽,而后来者未尝闻金鼓、识战阵也。
生于无事而饱于衣食也,其势不得不骄惰。
今卫兵入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给粮,
不自荷而雇人荷之。
其骄如此,况肯冒辛苦以战斗乎?
就使兵耐辛苦而能斗战,虽耗农民,为之可也。
奈何有为兵之虚名,而其实骄惰无用之人也。
古之凡民长大壮健者皆在南亩,农隙则教之以战,今乃大异,一遇凶岁,则州郡吏以尺度量民之长大而试其壮健者,招之去为禁兵,其次不及尺度而稍怯弱者,籍之以为厢兵。
吏招人多者有赏,而民方穷时争投之。
故一经凶荒,则所留在南亩者,惟老弱也。
而吏方曰:
不收为兵,则恐为盗。
噫!
苟知一时之不为盗,而不知终身骄惰而窃食也。
古之长大壮健者任耕,而老弱者游惰;今之长大壮健者游惰,而老弱者留耕也。
何相反之甚邪!
然民尽力乎南亩者,或不免乎狗彘之食,而一去为僧、兵,则终身安佚而享丰腴,则南亩之民不得不日减也。
故曰有诱民之弊者,谓此也。
(选自《欧阳文忠公集》,有删改)
10.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相与笑之曰:
鄙鄙:
卑鄙
B.场功甫毕甫:
刚刚
C.或采橡实、畜菜根以延冬春畜:
通“蓄”
D.籍之以为厢兵籍:
登记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不重视农业所造成的恶果的一组是
①一岁之耕供公仅足,而民食不过数月
②不幸一水旱,则相枕为饿殍
③生于无事而饱于衣食也,其势不得不骄惰
④一遇凶岁,则州郡吏以尺度量民之长大而试其壮健者
⑤则南亩之民不得不日减也
⑥故曰有诱民之弊者,谓此也
A.①②⑤B.①③⑥C.②④⑥D.③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农业是天下之本,当政者只知使用民力而不知爱惜民力是不可取的。
B.作者通过古今施政的对比,揭示了宋朝农民在利益被严重侵害下的悲惨遭遇。
C.作者认为,休战以来的士卒已经老迈,因此背军粮的任务只好雇请他人来做。
D.作者指出,高大健壮的不种田,年老体弱的却在田地劳作,有时吃的是猪狗食。
四、(24分)
13.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而今之为吏者不然,簿书听断而已矣。
(3分)
(2)耕者,不复督其力;用者,不复计其出入。
(3分)
(3)苟知一时之不为盗,而不知终身骄惰而窃食也。
(3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鹊桥仙·七夕
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
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
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注】争:
怎。
(1)对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此词说“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而秦观说“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请简要分析二者所表达的感情侧重点有何不同。
(4分)
(2)此词多处采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表现方法,请举出两例并结合作品赏析。
(4分)
15.填空。
(6分)③
(1)匈牙利是人___________的作品《我愿意是急流》讴歌了纯真的爱情。
(2)孙犁的《白洋淀纪事》被视为中国现当代文学“____________派”的代表作。
(3)中国古典诗词长于抒发感情,如:
“日月忽其不淹兮,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
①
“_____________,性本爱丘山。
”(陶渊明《归园田居》)。
“______________,最难将息。
”
②③
(李清照《声声慢》)“_____________”中原北望气如山。
”(陆游《书愤》)
④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烟花三月下扬州
熊召政
①扬州古称广陵,人们又叫它维扬。
清代之前,扬州因靠着大运河,一向被誉为南北枢纽,淮左名邦。
以今天的地理概念,扬州在苏北,不属江南。
但古人自北方舟船而来,一入扬州,心理上便感觉到了江南。
江南是以长江为界的,从这层意义上,扬州不算江南,但它处在淮河以南,属不南不北之地,且扬州的人文风气,山水风光,都是近南而远北。
杜牧在扬州留下的诗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便绝不是凛冽的北地所能产生的情境了。
我们一车人都想当然的认为扬州在江南,知道到了扬州才知道不需过长江,回来后查的资料,才知以上。
②历史上的扬州,自隋至清一千多年间,虽屡遭兵燹,却不掩其繁华锦绣的气象,大凡一个城市,就像一个人那样,命运各异,有好有坏。
扬州属于那种“贵人多难”一类,但每遭蹂躏之后,它总能顽强的恢复生气。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八字用在扬州身上,
也是合适的。
③记载扬州古时的繁华,典籍甚多,但最好的要数清代李斗撰著的《扬州画舫录》了。
杭州、苏州乃人间天堂,值得记载的盛事比扬州还要多。
但无论是张岱的《西湖梦寻》还是顾禄的《桐桥倚棹录》,都不及李斗的这本书。
④古扬州最令人向往的地方,当在小秦淮与瘦西湖两处。
其繁华、其绮丽、其风流、其温婉,《扬州画舫录》皆记述甚详。
西湖之名借于杭州,秦淮之名借于南京,但前头各加一“瘦”与“小”字,便成了扬州的特色。
我一直揣摩扬州人的心理,天底下那么多响亮的词儿,他们为何偏爱“瘦”与“小”呢?
这两个字用之于人与事,都不是好意思。
我们说“这个人长得又瘦又小”,便有点损他不堪重用;说“他专门做小事儿”,便暗含了鼠目寸光。
时下有种风气,无论是给公司起名,还是为项目招商,均把名头拔得高高的。
照这个理儿,瘦西湖完全可以叫“大西湖”或“金西湖”,小秦淮也可叫“中国秦淮”或“银秦淮”了。
古扬州城中,虽然住了不少点石成金的商人,但铜臭不掩书香,负责给山水楼台命名的,肯定还是李斗这样的秀才。
这两处名字最令人寻味:
西湖一瘦,便有了尺水玲珑的味道;秦淮一小,便有了小家碧玉的感觉。
如此一来,山水就成了佳丽一族,而扬州城也就格外的诗化了。
⑤如是,话题就回到“烟花三月下扬州”上头,知道扬州的地理与历史,就知道什么季节到扬州最好。
因为没有红枫,更没有与红枫相配的壮阔逶迤的峰峦沟壑,秋老时分到扬州的意义就不大。
杜牧说“秋尽江南草木凋”,未凋并不等于葳蕤,失了草木欣欣的气象。
莺歌燕舞的三月却不一样:
那杨柳岸畔的水国人家,那碧波深处的江花江草,园林台榭、寺观舫舟,一色儿都罩在迷离的烟雨之中。
此时的扬州,那些硬硬的房屋轮廓都被朦胧的雨雾软化了下来,曲折的小巷浮荡着兰草花的幽香。
湖上的画舫,禅院的钟声,每一个细节上,都把江南的文章做到了极致。
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样的句子把我们东方人的审美意趣,写得如同梦境。
在三月的扬州,我们是可以寻到这种梦境的。
⑦为了这梦境,我曾动了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念头。
2007年,我打听何处可以雇一条船,邀二三好友于黄鹤楼下出发,一路吟诗作画,听琴吹箫到扬州去。
结果人家告诉我,现在从武汉到扬州,根本无水路可通。
后来打听到,从杭州或苏州出发,可从运河到达扬州。
我又来了兴趣,让朋友去觅一只画舫。
事情也未做成,其因是这一段运河虽然畅通,但除了运送货物的商船,渡客的帆舟早就绝了踪迹。
⑧由此我想到,坐一条船于烟雨濛濛的江上,去拜访唐代的扬州,已是完全不可能了。
扬州的繁华还在,但唐代的风流不再。
若有意去欣赏今日生机勃勃的扬州,只能自驾车从告诉路上去了。
1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与凛冽阔大的北地气象相比,扬州城的景色显得温婉绮丽。
B.扬州在历史上虽屡经战乱,但繁华的气象却并未因此颓败.
C.烟雨迷离的扬州城诗意盎然,体现了东方人的审美意趣。
D.作者以古衬今,满怀深情地赞美了今日生机勃勃的扬州。
17.文中加点处是唐诗名句,请任选两处,简要分析其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
(4分)
18.作者在描述扬州景物时切入的角度及语言的运用很独特,请结合第④段和第⑤段加以赏析。
(6分)
19.作者为什么说“扬州的繁华还在,但唐代的风流不再?
”请联系全文作简要分析。
(5分)
六.(12分)
20.请根据王维的诗句“竹喧归浣女”写一个场景。
要求:
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③不超过50字。
(4分)
21.某中学研究型学习小组举办《红楼梦》读书交流会。
主题是“《红楼梦》诗词鉴赏”。
请为主持人写一则开场白。
要求:
①紧扣主题;②表达得体,富有文采;③不写称呼语、问候语;④不超过60字。
(4分)
22.欣赏漫画《低碳生活》(“低碳生活”指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生活方式)。
请仿照画面二、三的文字,补写其余两处。
要求:
①进口画面内容;②写两个5字句;③句末押韵。
(4分)
事物少煎烤住房环保型
清蒸油烟少节能灯照明
七、(60分)
2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孙悟空的筋斗云,哪吒的风火轮,都是神奇想象的产物,寄寓了人类渴求飞速行进的美好愿望。
谁能想到,晚清幻想小说《新中国》预言百余年后在上海陆家嘴一带举办万国博览会,法国的科幻小说家凡尔纳梦想“从地球到月球”,在今天会成为现实?
幻想源自人类的求职本能,展现了人类非凡的想象力。
幻想推动现实,幻想照亮生命,幻想是快乐的源泉……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选准角度,写一篇作文。
要求:
自选文体,自拟标题(请把标题写在答题卡上),不少于800字。
(选自《中国小记》,有删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高 语文 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