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试行方案.docx
- 文档编号:28190661
- 上传时间:2023-07-09
- 格式:DOCX
- 页数:39
- 大小:455.25KB
广东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试行方案.docx
《广东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试行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试行方案.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试行方案
广东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试行方案
(省财政厅、审计厅、监察厅、人事厅)
为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改革和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财政资金分配、管理体系,贯彻实施好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意见的通知》(粤府办〔2003〕100号),逐步探索和建立我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特制订本方案。
一、工作原则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经济性、效率性、有效性原则。
即把财政支出行为及其过程的实际情况,通过对其经济性、效率性、有效性的比较和评价分析,判断支出的行为过程和执行的业绩、效果优劣。
经济性、效率性与有效性是一个相辅相成的统一整体。
(二)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以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分析为辅,定量分析建立在支出项目的财务数据采集分析上,定性分析通过对项目支出的全面、综合因素分析,结合相关专家的意见,与定量分析共同评价支出项目的效果,以更加合理、准确反映支出的实际绩效。
(三)真实性、科学性、规范性原则。
真实性是保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公正客观的基础,科学性是以项目的实际情况为主,兼顾国家、国际比较标准,将预算标准和实际相结合,普遍适用和个别选择相结合,充分考虑财政支出的特点和运作过程,以真实反映和衡量不同资金使用受益单位(部门)管理和使用财政资金的能力。
规范性是评价行为和结果始终贯穿和反映财政资金运作的全过程,强化、规范公共支出项目的选项、审批、监管、审核功能,增强财政资金分配和使用的责任制,使绩效评价对公共支出和预算管理起到激励和约束作用。
二、基本方法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方法包括:
(一)成本——效益比较法。
针对财政支出确定的目标,在目标效益额相同的情况下,对支出项目中发生的各种正常开支、额外开支和特殊费用等进行比较,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效益为优。
(二)目标预定与实施效果比较法。
通过比较财政支出所产生的实际结果与预定的目标,分析完成(或未完成)目标的因素,从而评价财政支出绩效。
(三)摊提计算法。
研究某项支出通过年度盈余得以回收的时限,即计算投资回收期或投资风险。
摊提时间越短,风险越小。
(四)最低成本法。
在某项公共支出不易观测或计算其效益大小的情况下,可采取比较多个功能和目的相近的方案,评价和选择成本最低的方案。
(五)因素分析法。
通过列举分析所有影响收益及成本的内外因素,综合分析评价的方法。
(六)历史动态比较法。
将历史上各时期的公共支出按一定原则和类别分类排列,分析比较,确定公共支出效率变化的情况。
(七)横向比较法。
将相同或近似的支出项目通过比较其在不同地区间的实施执行情况来分析判断支出的绩效。
(八)专家评议与问卷调查法(公众评判法)。
通过若干相关领域的专家对财政支出绩效进行分析,同时,设计不同的调查问卷,发给一定数量人员填写,最后汇总分析各方意见进行评价判断。
(九)财政部、省财政部门制订的其它方法。
在实施绩效评价时,根据支出项目的不同情况可以只采用一种方法,也可以多种方法同时进行。
三、指标体系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包括两大类:
一类是基本(通用)指标,一类是个性(选定)指标。
基本指标包括基本财务指标、国家(国际)通行指标、公众关注指标等被普遍应用在公共支出项目绩效评价的指标。
个性指标是在确定具体评价对象后,通过了解、收集相关资料、信息,结合评价对象不同特点和目标来设置(选定)的特定指标。
个性指标包括绩效指标和修正指标。
绩效指标根据财政支出的不同功能和类型,同时兼顾绩效评价工作的可操作性分为九大类,每类设立支出类型评价“指标库”,针对不同项目的绩效评价内容选取一定比例的指标。
为满足评价工作的要求,还可以结合具体需要临时设置一些补充指标(绩效评价指标及计算公式详见附件)。
四、组织管理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由财政部门统一组织管理,财政、主管部门、项目单位分级实施。
财政部门作为财政预算分配的主体,负责安排各项财政支出并对财政资金使用进行监督,是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主管部门,负责研究制订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评价标准,统一规划评价工作并组织实施,指导各地、各部门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
各主管部门、支出项目单位是财政支出评价工作的具体组织者,负责本部门、本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行分类管理的办法。
日常绩效评价,由省财政厅组织实施;省委、省政府指定的重要项目,由省委、省政府指定的牵头单位或由省财政厅、审计厅、监察厅共同组织实施;对省直部门或一级预算单位的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由省人事厅、财政厅会同审计、监察部门组织实施。
进行绩效评价必要时可以邀请各级人大专门委员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参加。
五、工作程序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必须遵循严格、规范的工作程序,从而减少误差,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一般工作程序主要包括:
(一)前期准备
1、绩效目标申报。
(1)财政基本支出的绩效目标,包括按定员定额标准计算的基本支出绩效目标和单项核定的基本支出绩效目标,由财政部门根据有关规定和标准确定。
(2)预算单位在申报支出项目时,必须提交项目可行性方案,明确提出项目资金使用的绩效目标。
预算数额较大或者专业技术复杂的项目,可行性方案必须有科学的论证和专家意见。
可行性方案中,绩效目标包括以下内容:
申报单位基本情况、项目概况、项目必要性、项目所要达到的预期绩效目标、前景预测、条件论证、内容和规模、资金来源渠道及比例、资金使用进度、相关经济社会效益等。
省级财政支出项目申报必须按《广东省省级部门项目支出预算管理试行办法》(粤财预[2003]63号)规定的申报条件、程序和规范文本格式申报。
省级部门(单位)在报送预算支出项目申报材料时,加报一份给省财政厅绩效评价部门备案。
省财政厅对省级部门提交的可行性方案,要进行严格的审核。
一般性支出项目可以按规定的例行程序审核,重大项目可由省财政厅组织成立专家组进行评审。
2、确定评价对象,下达评价通知书。
根据公共支出绩效目标以及绩效预算管理的要求,有针对性确定评价目标和对象并下达评价通知书。
评价通知书应载明评价任务、目的、依据、评价人员、评价时间和有关要求等。
3、成立评价组织机构。
确定评价目标后,应根据目标的具体情况,成立评价组织机构,负责评价工作的组织领导、制订评价实施方案、选择委托评价机构,审核评价结果报告。
4、制订评价实施方案。
评价组织机构根据评价工作规范,针对评价对象,拟定评价工作具体方案,成立评价工作组,选定评价指标,确定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二)现场评价
1、收集基础数据和资料。
评价工作组根据评价工作要求,到评价对象现场采取勘查、问卷、复核等方式收集、整理基础数据和资料,包括评价对象的基本情况、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评价指标体系需要的相关资料。
2、核实、分析基础数据并计算评价结果。
评价实施机构根据被评价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核实基础数据的全面性、真实性以及指标口径的一致性,根据实际情况对指标和标准进行必要的调整,并辅助以专家问卷等定性指标的分析计算出评价结果。
(三)撰写报告
1、形成初步评价结论。
评价工作组根据计算的初步评价结果,撰写评价分析报告,并在必要时候将初步评价结果反馈被评价单位,核实相关调整事项,评价分析报告按规定格式和要求(具体格式和要求由省财政厅另行制订),内容完整,分析透彻,逻辑清晰,用语准确,并报请评价组织机构审核确认或备案。
2、总结建档。
评价工作完成以后,应进行工作总结,将评价有关问题和建议形成书面材料上报评价组织机构,并将评价项目建立工作档案备查。
六、分类实施
(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类型分为项目实施过程评价和项目完成结果评价。
项目实施过程评价,是指对项目实施过程中阶段执行情况或者跨年度项目支出绩效的评价。
项目完成结果评价是指项目完成后总体绩效的评价。
(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具体实施主体分为部门(单位)自我评价和财政部门组织评价。
1、部门(单位)自我评价。
财政支出项目统一实行部门(单位)对资金使用情况自评制度。
(1)项目完成后评价。
所有预算项目支出完成后一个月内,资金使用单位必须对项目支出的绩效和预定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绩效自我评价,并向财政部门提交绩效评价自评报告备案。
(2)项目中期评价。
对跨年度项目支出实行项目中期绩效自我评价制度。
每个预算年度结束,项目资金使用单位都要对资金使用绩效情况实施一年一评的中期评价制度,自评报告报财政部门备案。
(3)支出项目绩效自评报告应该包括:
与申报的可行性方案进行比较分析、资金使用情况、项目完成情况(项目阶段完成情况)、绩效结果等(具体格式和规范文本由省财政厅另行制订)。
(4)抽样复核。
财政部门对项目资金使用单位报送备案的绩效自评报告进行抽样复核、审查,抽查面逐步达到每个预算年度支出项目的5%以上。
2、财政部门组织评价。
(1)重点项目评价。
财政部门将会同有关部门,在每个预算年度筛选部分有影响和有代表性的重点支出项目进行综合绩效评价。
综合绩效评价由财政部门在项目资金使用单位自评的基础上,根据各方面材料和基础数据,对项目评价采取定量和定性分析、判断,综合专业意见,对项目支出的经济、社会、政治绩效进行全面的评价。
(2)项目中期评价。
对影响较大或者所跨年度较长的项目,由省财政厅组织进行绩效评价。
(3)支出预算中按定员定额标准计算的基本支出和单项核定的基本支出,由财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实施评价。
财政部门组织评价可以委托下一级财政部门和具有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实施评价(具体办法由省财政厅另行制订)。
七、实施范围和步骤
(一)重大支出项目。
省级500万元以上(含500万元)的支出项目试行支出绩效评价。
项目实施单位,应按《方案》的规定和要求对支出绩效进行自评,上报自评报告,财政部门对自评报告进行抽查和复核。
对其中的重大项目和社会影响较大的项目,可由财政部门委托或组织评价。
(二)一般性支出及小额请款。
暂不实行支出绩效评价,待绩效评价制度全面建立后,再结合部门预算编制和部门综合评价一并实施。
(三)跨年度支出项目。
全部按《方案》规定实行自我评价。
项目单位对资金使用进度和阶段效果形成自评报告,报财政部门备案。
对所跨年度较长的项目,可由省财政厅组织进行绩效评价。
(四)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
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属财力性转移支付,纳入地方预算收入综合平衡。
由接受转移支付的地方财政部门结合各地具体实际情况组织实施绩效评价。
(五)专项补助资金。
可以采取省财政部门组织评价,也可以由省委托市、县的财政部门或中介机构进行绩效评价。
八、结果应用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包括:
(一)对项目支出资金使用单位报送备案的绩效自评报告进行核实和抽查。
逾期不报送项目资金绩效自评报告的,视同项目支出绩效目标没有达到。
(二)对跨年度实施中期评价的项目支出,在提交年度评价报告之前,财政部门不再拨付资金,并可以根据评价报告的结果,对长期项目资金作中期调整,以使项目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不按规定提交评价报告的,必须向本级政府提出书面申请,经同意后方可拨款。
对绩效差劣的项目要进行通报,对同类项目下一预算年度不再安排资金。
(三)重点支出项目经过综合绩效评价,财政部门可根据评价结果向本级政府报告,对后续资金拨付提出处理意见,经政府批准调整支出预算。
同时,提请有关部门对重点项目资金进行重点审计和事后审计,加强对重点项目的财政和审计监督。
(四)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将作为下年度安排部门预算的重要依据。
综合评价结果还可以判断财政资金配置的合理性,准确把握财政决策和政策效应,控制财政风险。
(五)根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分析诊断单位内部的管理问题和部门的主要政绩水平,加强财政资金的监控,提高支出项目的管理水平。
对绩效良好的项目通报表扬,并对下年度的同类项目优先安排。
(六)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经报请本级政府同意后,将在一定范围内公布,以加强部门财政资金运用和部门行为监督,体现和增加公共支出公正性和透明度。
九、本方案自省人民政府批准之日起执行,各市要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
十、本方案由省财政厅负责解释。
广东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反映财政支出绩效总体现象的特定概念和具体数值,是衡量、监测和评价财政支出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揭示财政支出存在问题的重要量化手段;是根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要求,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对财政支出内容和评价对象进行科学合理、层次清晰、实用可行的分类形成的指标体系。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定量指标,一类是定性指标。
定量指标包括基本(通用)指标和个性(选定)指标。
基本指标包括基本财务指标、国家(国际)通行指标、公众关注指标等被广泛应用在综合性绩效评价以及公共支出项目绩效评价的指标。
个性指标包括绩效指标和修正指标,是在确定具体评价对象后,通过了解、收集相关资料、信息,结合评价对象不同特点和财政支出具体设定目标来设置(选定)特定的指标。
其中绩效指标按照使用的财政经费,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划分为九大类。
定性指标指无法通过数量计算分析评价内容,而采取对评价对象进行客观描述和分析来反映评价结果的指标。
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共同构成财政支出对象的评价指标体系。
体系是动态的,可扩充的,具体体现在所选用的指标既可从每类指标和备选指标库中选取,也可以根据评价对象的特性设置指标,从而保证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真实性。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见下图:
一、定量指标
(一)基本指标。
主要评价财政支出效益的共性方面,它是每个评价对象都必须采用的指标。
包括资金到位率、资金使用率和支出效果率三项指标构成,其公式如下:
实际拨付金额
资金到位率(%)=×100%
计划使用金额
实际使用金额
资金使用率(%)=×100%
实际拨付金额
实际达到的效果
支出效果率(%)=×100%
目标效益
目标效益:
指项目申报时,可行性分析报告中指出所要达到的效益。
实际达到的效果:
指项目完成后,实际达到的效益。
1、当效益是可以量化的数额时,则用采用相应的数额;
2、当效益不可量化时,则可以采用专家评议、委托中介机构调查问卷、涉及对象评议等方法,得出结论。
具体如下:
评议分为很好、好、良好、一般、差五等,目标效益为100。
当采用一种以上调查方法(Zi),其通用公式为:
n
∑(Zi)/n
i=1
支出效果比率=×100%
100
(二)绩效指标
绩效指标是评价财政支出效益的核心指标。
按照财政支出的功能,分为九类指标,每一类指标又由若干个明细指标构成。
1、经济建设支出指标。
包括直接效益指标、资金利税率、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项目建成投产率、基建投资回报率、投资效益系数六类。
涉及的财政支出科目包括基本建设支出、企业挖潜改造支出、地质勘探支出、科技三项费用。
新增固定资产
直接效益指标=
财政经济建设投资
说明:
新增固定资产指新增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
新增利税
资金利税率=×100%
财政对经济建设投资总额
同期交付使用的固定资产价值
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100%
基本建设投资总额
全部建成投产项目个数
项目建成投产率=×100%
全部施工项目个数
项目完成后年平均新增利税
基建投资回报率=×100%
基建投资总额
由该项目投资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额
投资效益系数=
基建投资总额
2、财政支农支出指标。
包括支持农村建设、支持和促进农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三类指标,每类指标又分若干子指标。
涉及的财政支出科目包括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业综合开发支出、农林水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中的财政扶贫资金、其他部门事业费中的农业综合开发事业和基本建设支出中的农业基建支出等。
实际到位的配套资金
项目配套资金到位率=×100%
计划到位的配套资金
项目实施后新增的城镇人口
农村城镇人口增长率=×100%
项目实施前的城镇人口
非农劳动力数量
非农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重=
总劳动力数量
非常满意和满意的人数
农户对项目实施结果满意率=×100%
调查的总人数
财政对农业科研费用的投入
农业科研费用占财政支农=×100%
支出的比率本地区财政支农支出总额
项目区农业生产总值增加额
项目区农业生产总值增长率=×100%
项目实施前农业生产总值
项目区实施后投入因素的净差额
劳动生产率提高率=×100%
项目区实施前投入因素的总额
项目实施后农户人均纯收入净差额
农户人均纯收入增长率=×100%
项目实施前农户人均纯收入
项目实施后土地治理面积的增加额
土地治理面积提高率=×100%
项目实施前土地治理面积
贫困人口减少净额
贫困人口减少率=×100%
原有贫困人口数
财政对农业支出的增长速度
农业保护水平=-1
财政对所有行业支出的平均增长速度
说明:
当农业保护水平>0时,说明财政资源向农业倾斜,农业得到了保护;反之表明政府未对农业进行有效保护。
项目实施后农业规模扩大净额
支柱农业规模扩大率=×100%
项目实施前农业规模
项目实施后农业企业产值提高净额
支持农业企业产值提高率=×100%
项目实施前农业企业产值
项目实施后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净额
农产品附加值提高率=×100%
项目实施前农产品附加值
3、财政教育支出指标。
由投入资金分析、财政资金产出效益、财政资金利用效率和发展潜力四类组成,每一类都包括若干指标。
涉及的财政支出科目包括教育事业费等。
财政投入后带动其他资金投入总额
财政投入乘数=
财政投入金额
创收能力:
反映出财政投入外自我创收的能力,具体由专家评定。
教育事业费中用于科研的经费
教师人均科研经费=
教师的总人数
培养学生人数×10000
万元财政投入培养学生数=
财政投入用于培养学生的金额
科研成果获奖数×1000
教师千人均科研成果获奖数=
教师人数
已经成功运用的科研成果数
科研成果应用转化率=×100%
科研成果总数
师生比=学生总数/教师总数
专任教师总数
专任教师占全体教职工比例=×100%
全体教职工总数
(业务费+设备购置费)
业务费、设备购置费占公用经费比例=×100%
公用经费
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专任教师数
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比例=×100%
专任教师总数
三年教育经费投入增长率之和
连续三年教育经费投入平均增长率=
3
总资产增长率=(年末总资产-年初总资产)/年初总资产×100%
三年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之和
连续三年平均毕业生一次就业率=
3
4、财政科技支出指标。
由投入资金分析、财政资金产出效益、财政资金利用效率和发展潜力四类组成,每一类都包括若干指标。
涉及的财政支出科目包括科学事业费等。
科研经费
科技人员人均科研费用=
科技人员人数
科技人员数×10000
财政供养万人当中科技人员数=
财政供养人员数
科技人员人均发表课题、成果数=课题成果数/科技人员数
科技人员人均获科研成果奖数=获科研成果奖数/科技人员数
已经成功运用的科研成果数
科技人员科研成果应用转化率=×100%
科研成果总数
产出的成果
投入产出率=×100%
投入的总数
高科技投入成功率=高科技投入项目成功数/高科技投入项目数×100%
项目成功率=财政投入项目成功数/财政投入项目总数×100%
科研支出增长率
科研支出和财政支出增长率的比率=×100%
财政支出增长率
三年科研经费投入增长率之和
连续三年科研经费投入平均增长率=
3
(科研年初人数-因非客观因素离开人数)
科研人员队伍稳定率=×100%
科研年初人数
应用研究在国际国内的先进性:
由专家评议。
5、财政文化体育支出指标。
由投入资金分析、财政资金产出效益、财政资金利用效率和发展潜力四类组成,每一类都包括若干指标。
涉及的财政支出科目包括文体广播事业费等。
人均文化体育经费的增长额
人均文化体育经费增长率=×100%
上年人均文化体育经费
公共图书馆藏书册数×1000
每千人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册数=
本地区人数
财政供养的专职教练员数×10000
每万元供养专职教练员数=
财政投入的体育经费
“优秀运动队”运动员数×10000
每万元培养“优秀运动队”运动员数=
财政投入的体育经费
获奖的成果数
获奖成果比率=×100%
财政投入的成果数
文体支出增长率
文体支出和财政支出增长率的比率=×100%
财政支出增长率
三年文体经费投入增长率之和
连续三年文体经费投入平均增长率=
3
(从事文体年初人数-因非客观因素离开人数)
从事文体事业人员队伍稳定率=×100%
从事文体年初人数
项目在国际国内的水平:
由专家评议。
6、财政卫生支出指标。
由投入资金分析、财政资金产出效益、财政资金利用效率和发展潜力四类组成,每一类都包括若干指标。
涉及的财政支出科目包括卫生经费等。
人均卫生经费的增长额
人均卫生经费增长率=×100%
上年人均文化体育经费
本地区人数
本地区每所医院负担的人数=
本地区医院数
医疗设施购置费
医疗设施购置费占卫生经费的比例=×100%
卫生经费
医疗设施先进性和完好率:
由专家评定。
婴儿和孕产妇死亡人数
婴儿和孕产妇死亡率=×100%
婴儿和孕产妇人数
农村卫生和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的完善性:
由专家评定。
治愈的病人
治愈率=×100%
病人总数
社会公众满意率:
可以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确定结果。
培训费占卫生经费的比重=人员培训费/卫生经费×100%
卫生科研在国际国内的水平:
由专家评定。
7、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指标。
包括国有企业失业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线、财政资金落实情况和社会稳定评估等七类指标。
每一类都包括若干指标。
涉及的财政支出科目包括社会保障补助支出等。
当期实际发放(含代缴社会保险费)金额
失业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发放率=×100%
当期应发放金额
(财政安排+社会筹集+企业自筹的实际数)
三三制资金筹集率=×100%
(财政安排+社会筹集+企业自筹的应支出数)
再就业培训率=实际培训失业人数/失业总人数×100%
参保面=(当年新增参保人数+上年底参保人数)/应参保人数×100%
征缴率=当期实际入库数额/当期应征数额×100%
社会化发放率=实际社会化发放人数/参保人数×100%
目标完成情况=政府下达目标数-实际参保人数
应保未保面=应保未保人数/当地城市居民人数×100%
失业保障资金落实情况=财政实际支出数/财政应承担的资金数×100%
低保线资金落实情况=当期实际支出数/纳入低保应安排的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 财政支出 绩效评价 试行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