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江西省红色旅游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docx
- 文档编号:28188977
- 上传时间:2023-07-09
- 格式:DOCX
- 页数:49
- 大小:39.84KB
参考江西省红色旅游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docx
《参考江西省红色旅游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参考江西省红色旅游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参考江西省红色旅游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辽宁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本科生中期论文
题目:
江西省红色旅游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学生姓名:
王云峰
指导教师:
武传表
专业:
旅游管理
班级、学号:
三班四号20071112010047
日期:
二O一0年十月_月二十一__日_
摘要
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中,红色旅游有着特殊的意义。
红色旅游可以增加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操,提高人民群众的革命历史情结,进而促进人民群众的思想和道德素质。
本文通过以江西省红色旅游为例,分析我国红色旅游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发展的策略,以期为我国红色旅游业的发展起到绵薄之力。
关键词:
红色旅游策略问题爱国
Abstract
Withthedevelopmentofthetourismindustry,tourismbecomeanindispensablepartofdailylife,whichhasaspecialsignificanceofredtourism.Redtourismcanincreasethepeople'spatrioticsentiment,toimprovethepeople'srevolutionaryhistorycomplex,thuspromotingthepeople'sideologicalandmoralqualities.Inthispaper,Jiangxiredtourism,forexample,analysisoftheredtourismdevelopmentsituation,existingproblemsandfuturedevelopmentstrategytothedevelopmentoftourisminourcountryplayahumblered.
Keywords:
RedtourTacticsPatrioticsProblems
引言
本文以江西省红色旅游发展策略为例,反映我国红色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某些问题以及解决的方式方法。
在研究过程中,本人借鉴了互联网和其他前辈的研究结果,作为本人数据资料的来源,指导本文的成文。
希望通过本文,为我国红色旅游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设想,使我国红色旅游产业更好更快更健康的发展。
一.革命老区红色旅游资源分布
由于历史的原因,红色旅游资源大多分布在省区交界地带,区位偏僻、发展相对落后是这些地区的共性。
在12个红色旅游重点区中,除了京津和上海等局部地区外,其余大多分布在革命老区,革命老区是红色资源的富集区。
革命老区80%位于山区和丘陵,大多不便,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老区生态环境优越,传统民俗得到较好的保留,再加上相当一部分红色旅游目的地或红色景区(点)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旅游资源、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少数民族风情旅游资源和红色旅游资源可以相得益彰。
二.红色旅游的含义
红色资源是指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中所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及其载体,包括重要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标志物等及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
红色旅游,主要是指以红色资源为载体,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
使游客达到学习革命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目的的旅游活动。
三.红色旅游的意义
1.思想上的促进意义
红色旅游是反映中华民族革命英烈们为保护民族、振兴中华而戮力同心、同仇敌忾的团结奋斗精神,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与民俗文化、共产党人的光辉业绩与革命精神,生动地融入了国人的思想意识形态。
发展红色旅游“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政治工程”,“是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建设主义先进文化的文化工程”,“是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的经济工程”,“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的重要举措,是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新形势下宣传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一个好形式,是一件利党利国利民的实事好事”。
2.现实中的实在意义
在处理老少边穷地区和富裕地区的关系中,红色旅游不失为一种好方式。
a.增加革命老区人民就业。
旅游业是综合性、关联性极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旅游业将推动革命老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
b.增加革命老区人民收入。
只要利益分配得当,旅游开发完全可以给景区内的农民带来较大的经济收入。
c.开阔老区农民视野,提高农民素质。
农业是相对封闭的产业,与外界的物质交流、人员交流以及信息交流相对较少。
随着红色旅游的开展,外地游客的涌入,革命老区的农民得以和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打交道,可以促进农民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精神面貌的改观。
d.促进老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改善。
发展红色旅游,首先要大力改善旅游目的地的可进入性、对外联系的便捷性以及住宿、游览的舒适度。
通过基础设施和服务接待设施的建设,可以将老区的历史、文化和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吸引发达地区的,带动商贸服务、城乡建设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培育老区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为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四.红色旅游存在的问题
1.旅游区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a.红色旅游活动形式较单一、死板,吸引力不足。
红色旅游景区的旅游开发以橱窗、实物展示等静态的呈现方式居多,这种形式既不生动又不活泼,对于旅游者而言缺乏吸引力,难以引起旅游者浓厚的兴趣、强烈的共鸣及互动,旅游者参与程度极为有限。
尽管从内容上看,这些红色旅游旨在让游客感受红色文化及革命历史,是高尚而积极的。
但是由于形式单一、死板,最终不可能吸引大量游客,影响红色旅游的效果。
且红色旅游虽然承载着宣扬中华民族革命历史的丰富内涵,但它毕竟是一种旅游形式,因此,除了突出其“红色”的特点外,还应注重它作为一种旅游形式的一般特征,即娱乐性和消遣性,而只有充分利用更多有效而多样化的形式加强游客在红色旅游中的参与性,提高红色旅游本身的趣味性,才能促进红色旅游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b.红色旅游景区开发层次不高,重复建设严重。
很多的红色旅游景区开发层次肤浅,未能将红色旅游的内涵和精髓深度发掘,脱离了红色景区的传统历史文化,而过于凸显其政治色彩,旅游活动面狭窄、活动内容浅表。
因此,很难让游客融入其中。
有一部分红色旅游景区因为位置、知名度和开发程度等原因,一直存在低层次重复建设的问题,严重浪费了资源。
目前的红色旅游景区开发的项目中缺乏“精品项目”和“亮点项目”,难以“留住”游客。
此外,有一些红色旅游景区的“红色”特点不明显,旅游景区内或周边被一些大型现代化物环绕,破坏了“红色”景观,使旅游景区整体风格不协调。
c.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伴随红色旅游景区开发层次不高,重复建设严重而来的还有红色旅游景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完善问题。
和通讯的畅通和发达是形成开放型红色旅游的必备条件,特别是在目前全国红色旅游突飞猛进发展的这一阶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落后则成为制约红色旅游发展的一大“瓶颈”,而且这个问题直接影响到革命老区的脱贫致富和红色旅游景区的长足发展。
因此,加快进行红色旅游景区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d.红色旅游区“各顾各家”,缺少统筹规划,难以形成大气候。
在全国红色旅游大兴起的形势下,各地应该将自己区域内的红色旅游发展置于全省、全国红色旅游发展的全局中,这样才能做到整体统筹规划,避免各个红色旅游景区的雷同发展,促成全国红色旅游统筹而又各自凸显特色地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既要主管部门统筹规划,又要使各个红色旅游景区在建设发展的过程中真正站在全局的高度具体落实,这样其主打路线的选择、旅游品牌的树立、旅游项目的策划、旅游产品的开发等方面就会具有大局和长远的战略,以此增强自己的竞争力。
2.管理部门存在的问题
a.管理体制不合理
我国红色旅游景点都由部门与旅游部门一起管理,由于各自职责的不同往往产生冲突。
旅游部门有开发景点的积极性,却要受到文化部门的限制。
而文化部门为事业单位,缺乏发展红色旅游的内动力,即便有开发的想法,但经验和能力又有限。
同时,文化部门出于对文物资源保护的考虑,也不愿放手让旅游部门来开发。
这种管理体制造成了部门间的利益冲突,使其难以形成合力,对我国红色旅游发展极为不利。
b.资金管理乏力
我国红色旅游资金大多数是由政府拨款扶持的,商业较少。
尽管政府设立了红色旅游专项基金,一些景点也有上级主管部门的拨款,但由于资金管理不力,一些景点的改扩建往往都因受资金数量、使用方式和资金到位时间等方面的限制而搁浅。
由此导致红色旅游景点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开发利用不足、建设档次低、陈列馆陈旧甚至破烂等一系列问题。
资金管理乏力成为制约我国红色旅游发展的瓶颈,使红色旅游资源优势得不到应有的发挥。
c.质量管理老套
红色旅游质量管理主要指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方式。
我国多数红色旅游景点目前仍以传统的参观、观光等游览方式为主,缺乏参与性项目。
此外,景点强调教化功能,开发的内容形式、展示方法和导游词的设置都只基于让游客了解历史。
然而,红色旅游作为一项旅游活动,亦是以休闲为目的的。
d.不到位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我国红色旅游从业人数不断增加,但整体素质偏低。
虽有调查显示这种现象是由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不愿从事旅游行业而致,但是人力资源管理不到位,对在业人员培训意识不强,对人员招聘重视程度不够也是造成红色旅游人才缺乏的一个重要原因。
五.红色旅游管理问题的对策
1.理顺管理体制
针对红色旅游多头管理的现象,要尽快理顺管理体制。
可借鉴其他景点的成功经验,景点所在省市要建立统一的红色旅游景区管理机构,对红色旅游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以使红色旅游真正成为驱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助跑器和动力源。
2.强化资金管理手段
资金管理手段有效与否是红色旅游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
各景点除积极争取国家、政府的各种资金外,还要树立市场意识,广泛吸纳社会投资(包括投资商、当地居民、社会团体等)参与景区建设,包括采取招商引资、股份制开发等方式,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另外,要成立专门的红色旅游资金监督与调查委员会,以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同时,为了确保专款专用,要把资金的利用情况适时公布,以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
3.创新质量管理方式
在红色旅游质量管理的思路上要努力贴近生活、贴近老百姓的现实需要,要体现时代感,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以完善旅游产品结构,增强旅游产品的综合吸引力。
在具体操作时要充分挖掘红色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做到深度开发与创新开发相结合,以提升红色旅游产品的品位。
同时,红色旅游景点应与其他景区和其他旅游形式结合起来进行开发,以拓展红色旅游的市场空间。
为了改变教化式的讲解方式,可设计开发吸引游客参与的互动节目,以丰富游客的身心体验,避免枯燥与单调。
4.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对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增强景区的吸引力具有重要意义。
各地市旅游局要组织专家编写相关教材,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专项培训。
要定时组织人员到旅游发达地区学习,吸收外地的先进管理经验。
同时,实行导游人员竞聘上岗,让游客选择自己喜爱的讲解员,进而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
另外,应从高校相关专业中吸收优秀的毕业生,在全国甚至是全球范围内公开招聘优秀旅游营销人才和旅游高层管理人才。
六.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具体目标
江西红色旅游资源内涵品位高,体量规模大,赋存形式多,实际影响广,近年来红色旅游发展在全国一路领先,取得了巨大成就。
红色旅游进一步发展的指导思想是:
以、“”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在切实搞好革命文物保护的前提下,紧紧围绕《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和《江西省红色旅游发展纲要》的要求,依靠江西红色资源所具有的独特性、垄断性和先发性等优势,红色与绿色、古色旅游互动发展,进一步突出江西“红色摇篮,绿色家园”主题形象,完善红色旅游发展的“一个龙头、两个集散中心、三个支点、六大区域、三大协作区”的总体布局,加强红色旅游宣传推介,注重区域合作和和谐发展,将红色旅游同整体发展,发展山区经济,改变老区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紧密结合起来,把江西真正建设成为全国红色旅游强省和旅游经济大省。
红色旅游发展是典型意义的政府主导发展的旅游发展模式,根据该模式的要求,江西发展红色旅游必须遵循如下几个基本原则:
1.政治工程、文化工程、经济工程的全面启动原则:
要充分认识到红色旅游所具有的重大的政治功能、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巨大的经济效益等三方面属性,充分发挥红色旅游的政治教育功能、先进文化的传播功能和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把发展红色旅游作为一项重要的来抓。
进一步挖掘红色旅游的文化内涵和发挥红色旅游的经济功效,走政治效益、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并进的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之路。
2.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协同互动原则:
发展红色旅游,必须坚持政府主导。
红色旅游作为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旅游形式,从起步到发展都受到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正确指导,各级政府要在进一步指导红色旅游业健康发展方面有所作为。
而各红色旅游景区必须发挥自身的造血功能,积极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民间资金和外资开发旅游资源,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形成全社会办红色旅游的局面。
红色旅游是绝对不允许在政治上和文化上出现差错的。
所以要由政府做好政治上的保证,而文化建设需要全民的参与[3]。
遵循市场规律,按市场化的原则运作红色旅游,真正的把红色旅游推向市场。
3.统一规划、总体布局、分层开发的协调发展原则:
坚持对全省红色旅游业的发展空间、结构和开发时序进行统一部署和总体规划。
发展红色旅游要有长远眼光,各地红色旅游业的发展要服从大局,在盘活全省红色旅游业的前提下,按照“一个龙头、两个集散中心、三个支点、六大区域、三大协作区”的总体布局,优先建设重点景区,以重点景区的发展带动其他景区的发展,促成江西红色旅游协调发展,红色旅游与其他旅游共同发展的局面。
4.求同存异、深挖主题、创新形式的特色发展原则:
各地发展红色旅游要注意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尊重客观现实。
“红”是红色旅游发展的主题和品牌,但红色旅游和其他各种旅游一样可以形成不同的内容和形式。
红色旅游区大多处于偏远的山区,自然生态环境好,人文积淀丰厚,有着发展其他多种旅游的良好基础。
红色旅游应主打“红色”品牌,力推复合型精品,逐步形成红色主题、多彩内容的红色旅游新理念[4]。
各个景区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创新,改变单一的旧址观光、馆舍展览形式,开发成融瞻仰、教育、观光、休闲、体验、会议等多种形式的复合型旅游产品,从而进一步地丰富红色旅游内涵,开拓红色旅游市场。
要充分发挥各红色旅游区的自身优势,形成一个主题,多种形式,差异化开发,个性化发展的红色旅游新。
5.明确目标、立足国内、走向国际的战略提升原则:
目前江西红色旅游以国内市场为主体,国际市场份额很少。
针对国内国外市场失衡的状况,应采取措施促进红色旅游走向国际市场。
国内红色旅游在保持游客人数稳步增长的同时,努力提高质量效益。
快速发展国际红色旅游,以增加红色旅游外汇收入,是红色旅游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改善红色旅游人力资源结构,提高红色旅游软硬件设施建设水平,全面提升红色旅游产业整体素质的要求。
各红色旅游区在开发过程中,要明确并坚持这一目标,深刻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做大做强国内市场;同时拓宽思路,放眼未来,把红色旅游推向国际市场,积极地将中国红色文化推入世界文化遗产体系。
从2008年起,用两年时间将已形成的一批重点红色旅游区高标准地建设成为不同发展模式的红色旅游区,打造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红色旅游精品景区,进一步确定江西作为红色旅游强省的地位。
再用三年时间将“红色摇篮、绿色家园”打造成为具有强大国内和国际影响力的旅游品牌,使江西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红色旅游“首选地”之一,主要红色旅游区成为国内外旅游热点,同时力争成为全国的红色旅游学术研究中心和信息资源发布中心,从各方面巩固江西作为红色旅游故乡和红色旅游强省的地位。
发展红色旅游的同时要注重社会综合效益,为建设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贡献。
具体目标
1.政治目标:
通过发展红色旅游,开展、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青少年思想,以此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同时通过红色旅游改变革命老区贫穷落后的面貌,建设旅游型新农村,促进城乡和谐发展。
2.目标:
红色旅游要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种重要途径;发展红色旅游的同时注意保护旅游区原生态文化,保护旅游目的地的独特风情、风俗、风物;红色旅游要成为先进文化的传播课堂,弘扬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所承载的艰苦奋斗、努力工作,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崇高精神。
3.目标:
实现红色旅游产业化,使其成为带动革命老区发展的优势产业。
到2010年,全省红色旅游接待人数达到5000万人次,综合收入达到300亿元,占全省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总收入的40%以上,相当于全省GDP的4.28%。
4.社会目标:
充分发挥红色旅游的引擎作用。
通过红色旅游对革命老区社会经济的拉动作用,带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扩大招商引资,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劳动力转移,加快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整个社会和谐发展。
5.人才目标:
培养一支高水平的红色旅游从业人员队伍,依托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等科研机构,探求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模式。
争取能在未来几年之内提高从业人员的学历,使学历层次高级化、科学化、合理化。
6.专题产品:
开发好一批成熟的、在国内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的红色旅游产品,按照旅游“十大要素”的要求,高标准搞好重点红色旅游景区和线路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把红色文化研习游、革命摇篮体验游、红色故都寻访游、长征之路觅踪游、人民军队寻根游、工人运动探源游、秋收起义访习游等红色旅游产品和红色旅游文化节事活动打造成为精品项目。
7.旅游目的地:
建设主题鲜明、便利、服务配套、吸引力强,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旅游目的地。
把井冈山、瑞金、南昌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红色旅游目的地;把萍乡、上饶、赣州建设成为国内著名、国际有一定影响的红色旅游目的地;同时建设一批省内著名、全国有一定影响的红色旅游目的地。
8.旅游节事:
组织举办在国内外有影响有特色的各类会议、展览、招商活动,加深社会对“红色摇篮、绿色家园”的认同感;组织召开现代革命史重大事件周年大型纪念活动,制造轰动效应,招徕旅游者,提高江西知名度,保持社会对江西红色旅游的持续关注。
重点巩固“红博会”、“红歌会”“军乐节”的优势主导地位,办出规模,办出水平,办出影响,使之成为全国红色旅游标志性的品牌。
力争把“红色旅游高峰论坛”办成国内主要的旅游高峰论坛会议。
七.发展的战略思路和战略选择
红色旅游发展总体战略是指导红色旅游发展全局的计划和策划,是对发展红色旅游相关重大问题的全局性、战略性的谋划,兼顾到红色旅游所具有的政治性、经济性、文化性三者统一于一体的发展实际,政府主导的地区联动;市场导向的多色互动;适度开发的持续发展,产品开发的精品名牌,效益驱动的创新是红色旅游进一步发展的战略思路和选择:
1.政府主导下的地区联动战略模式:
政府在红色旅游的发展中应承担主导的
作用,要有长远目标,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实现资源共享。
通过对省内外红色旅游资源的组合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做到各景区在空间上的融会贯通,在旅游目的地形象上的统一,在客源上的共享,以传统景区带动新兴景区,促进区域红色旅游整体联动高速发展。
红色旅游区域合作还要求红色旅游资源与区域内其他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合作开发。
2.市场导向下的多色互动战略模式:
红色旅游能否持续发展,最终由市场来决定。
红色旅游的发展,不能脱离市场。
在按照市场需求发展红色旅游的前提下,发挥多种资源的互补作用,把分散的红色、绿色、古色等多色旅游资源整合起来,形成多色互动的局面,增强江西红色旅游的整体实力。
加强与其他资源的有机结合,增强市场综合竞争力[5]。
3.适度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模式:
良好的生态与环境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革命文物是红色旅游业发展的基础,革命遗址的保护和红色旅游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走开发与保护、发展与稳定相结合的旅游发展道路。
把旅游活动控制在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范围内,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实现红色旅游产业与资源、环境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
4.统筹规划下的精品名牌战略模式:
统筹规划红色旅游发展,以全面盘活红色资源、实现共同发展;认真做好红色旅游区域规划,以充分发挥整体效益。
为此,江西红色旅游产品开发,应实施精品名牌战略,着力开发红色旅游精品,重点推出精品线路,重点创“红色摇篮,绿色宝库”井冈山、“江湖都会地,华夏英雄城”南昌、“新华摇篮,红色故都”瑞金等几个名牌,深挖其人文内涵,大手笔策划和建设,增加其动态参与性活动,营造整体环境,推出针对不同客源市场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使各个景区优势互补,相得益彰[6]。
5.效益驱动下的管理创新战略模式:
在兼顾政治效益、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探求红色旅游发展的创新之路。
用新方法来整合红色旅游资源,以便更有效实现旅游综合效益。
实施管理创新的“五个一”:
提出一种新的发展思路并加以有效实施;创设一个新的组织机构并使之有效运转;提出一个新的管理方式方法并在红色旅游区付之实践;设计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并借鉴推广;进行一项制度创新并作为改革示范。
八.发展的总体布局和战略举措
1.战略布局
按照“井冈山为龙头,南昌和赣州为集散中心,南昌、井冈山、瑞金为支点,综合建设井冈山、瑞金、南昌、萍乡、上饶、九江(庐山)六大红色旅游区域,跨区合作构建湘鄂赣、赣浙沪、“中央苏区”三大红色旅游协作区”的总体布局,为实现红色旅游互动发展,近期在全省重点建设十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井冈山“革命摇篮”景区,南昌“英雄之城”景区,瑞金“红色故都”景区,安源“工运摇篮”景区,上饶集中营革命烈士陵园,弋阳方志敏革命纪念馆,新建“小平小道”,于都“长征始发地”景区,永新三湾改编旧址,萍乡、铜鼓、修水秋收起义纪念地景区。
十个重点景区作为江西红色旅游发展的重点产品和红色旅游线路组合的主要部分,在资金和政策方面给予适当倾斜。
2.战略举措
办好一个“红博会”:
由省政府牵头,继续联合国家广电总局、国家旅游局等中央有关部门和兄弟省本由
市有关部门,在全省各地和省直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精心办好(江西)红色旅游博览会。
今后,“红博会”实行市县“申办制”,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充实活动项目内容,注重创意设计,加强媒体宣传造势,吸引更多展团参展,使之成为充分展示江西主题形象、全面整合旅游产品、广泛吸引八方来客、拉动社会发展的全国性旅游经典盛会。
举办系列高峰论坛:
继续办好地方系列红色旅游高峰论坛,包括已举办过的井冈山红色旅游高峰论坛、萍乡赣湘红色旅游合作高峰论坛、瑞金红色旅游高峰论坛等,其他有条件的红色旅游区也可在近期举办类似的论坛活动,旨在造势发展;在此基础上,在南昌举办第一届江西红色旅游高峰论坛,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以及旅游政府部门官员就发展江西红色旅游的重要问题建言献策,以后每一届高峰论坛的实行“申办制”。
让地方和省红色旅游高峰论坛成为每年江西红色旅游活动的重要项目之一,为江西红色旅游发展出谋划策。
搭建一个信息平台:
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参考 江西省 红色旅游 现状 发展 策略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