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docx
- 文档编号:28179659
- 上传时间:2023-07-09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4.03KB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docx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一、什么是校本课程?
(一)何谓“校本”?
可以理解为以校为本或学校为本。
有三层含义:
为了学校:
为了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
在学校中:
学校自身的问题,要由学校中人来解决。
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方案要在学校中有效实施。
基于学校:
指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
(二)何谓课程?
广义:
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获得的全部经验。
其中包括有目的、有计划的学科设置、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外活动以及学校环境和氛围的影响。
(包括制度的和非制度的)
狭义:
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活动、进程等的总和,主要体现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中。
(今天所说的课程是狭义的课程)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是学校有计划地开展的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总和。
学校的培养目标就是靠课程去实现的。
形象地讲,课程决定了我们的学生走什么路,去什么地方,用什么交通工具,一路上都有些什么风景,他会有些什么样的体验,因此,它也叫做“路程”,或者叫“学程”。
它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式和课程评价与管理。
课程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如从形式包括文化课程、活动课程、实践课程;从层次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从内容包括显性课程和隐形课程;校内经验课程和校外课程等。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又出现了如项目课程、课程、技能课程等。
(三)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指以校为本的、基于学校的实际情况、为了学校的发展、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
校本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与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地评估,由学校根据国家教育方针、课程管理政策和课程计划,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充分利用学校、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校本课程的类型:
1、显性校本课程与隐性校本课程
2、筛选已有的课程、改编已有的课程、开发全新的校本课程;
3、个别教师参与的校本课程、部分教师参与的校本课程、全体教师参与的校本课程。
几个相关概念:
1、“校本课程”与“学校课程”
学校课程泛指在学校里实施与开发的所有课程。
而校本课程仅是指狭义的学校的课程,指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是学校课程里的一
个组成部分。
简言之,学校课程指向课程管理的主体,校本课程则是指向课程的形态。
2、校本课程与活动课程、选修课程的关系
校本课程与活动课程、选修课程之间具有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校本课程开发为规范和发展选修课程、活动课程提供了新视角和新平台;原来的活动课程和选修课程,则在很大程度上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如一些兴趣小组活动,本身就体现了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是校本课程的表现形态,可以直接归入校本课程,而有些则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相差甚远,这就需要加以改造、规范和发展。
重要的是应该把“课”“学科”意识提升到“课程”意识,使课程体现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价值。
校本课程开发并不局限于活动课和选修课,必修课程、学科课程或者其他类型课程都可以纳入进来。
3、“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课程,活动课程;而校本课程可以是学科课程,也可以是活动课程。
它们有不同的开发与决策的主体,具有不同的设计目标与设计过程。
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区别:
一是看课程权限。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
校本课程则是学校自主开发设计的课程,是选修课程。
二是看设计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达到国家教育目标的课程,特别强调学生基本学习能力的培养。
校本课程也考虑学生的个性发
展,但更考虑学校办学理念和学校特色;
三是看设计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根据国情来设计的。
校本课程是学校层面根据学校办学理念与实际开发、设计的。
4、“校本课程”与“学科课程”
相同点:
校本课程与学科课程同属于学校课程。
不同点:
校本课程与地方课程是选修课程,而语文、数学、英语、政治、体育、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课程是必修课程。
5、“校本课程”与自编教材
开发校本课程不能等同于编教材,或者说主要不是编写学生统一使用的、人手一册的教材(尽管不能说一定不能编教材,但要尽量限制),而应该充分开发和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更多地采用活动形式以及为开展活动而提供给教师一些参考性的课程方案或指南。
总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
对应于三种课程,有三种课程开发模式:
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地方课程开发模式;国家课程开发模式。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各有优劣,把三种课程开发模式结合起来,发挥不同层次课程开发的优势,扬长避短,将有利于课程结构的整体优化。
国家课程是统一性、规范性,校本课程是个性、差异性灵活性,二者是互补的。
二、为什么要开发校本课程?
一是基于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即育人的需要,这是主要原因。
校本课程开发的首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在于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要。
育人是学校的根本宗旨,课程是育人的核心和载体。
在
充分体现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培养目标一致的前提下,设置和开发适合本校实际特点和学生实际发展需求的课程,提高课程的适应性,促进学生个性成长。
校本课程的出发点和最终追求是学生的个性能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全面的发展;教师发展或是学校发展,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校本课程的主要作用在于发展学生兴趣,形成学生的特长。
从学校课程看,可分为两个方面:
第一,基于学生共性发展的必修课程,包括:
国家课程的活化,即如何将国家课程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生本课程;地方课程的整合,即如何将地方课程整合为学生学习的生本课程。
这是体现国家教育愿景和地方教育目的的学生学习的必修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基础性发展素质,是必修的。
第二,基于学生个性发展的选修课程,即:
满足学生个性兴趣需要的多元化、可供学生选择的校本课程。
这一课程体现学校教育愿景,是个性化。
因而,校本课程的开发,首要的是必须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
这就是校本课程开发中,首要的一步是做好需求评估的价值所在。
如果没有这一步,课程开发是没有价值的。
这也是目前校本课程开发中“校本课程乡土教材化”的根本原因。
二是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即促教的需要,这也是重要原因。
新课程强调教师要有课程智慧,提高课程创生力,实现从“教学工作者”向“课程工作者”的转型。
这种课程创生力,不仅体现在国家课程校本化这一主要工作中,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力也是教师课程创生力的重要体现。
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发掘教师自身的专业资源优势,
并将这一资源转化为课程,在课程开发与实施中实现教师专业的成长。
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内外两种途径,其中,内部途径是内生力量,是最有效的途径。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就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的最有力的内部途径,也是实现每一个教师“做最好的自己”的有效捷径。
这就是校本课程开发中所提出的“结合学校优势”这一要求的体现,即: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增强学校和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力量;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性发展的必然保障;教师专业发展是学校特色形成的前提。
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促进教师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行为;促进教师提高课程开发与研究的能力;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是基于学校发展的需要,即:
兴校的需要。
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因地制宜,充分尊重学校的自主性,使学校课程更好地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适应当地社会的发展需求,形成学校办学特色,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学生和教师的特长或专长是学校特色的具体表征,学校特色是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的自然结果;学校特色的形成就是校本课程开发的自然追求,或者说是自然结果;特色学校建设在很大程度上要以校本课程为载体。
三、怎样开发校本课程?
(一)校本课程的目标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校本课程开发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1优化学校课程性特点和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科学设计校本课程,的结构,丰富课程资源,加强学科整合,合理组织教学内容,提高学校课程的适应性,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的、灵活安排的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施发展性评价,引导学生在众多课使学生在课程的自程选择中自行选择能够使其发展个性,开发潜能,更好地主选择和个性化知识的掌握过程中,形成更多更广泛的能力,认识学习的价值,塑造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全面的发展。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要真正(2引导并激发教师通过成长反思增强课程意行使好课程开发的自主权,识,树立全新的课程观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理念,改变开发者倡导教师成为课程的研究者、教师传统的课程执行者的角色,和实施者,培养教师主动解释课程、开发课程的能力,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培养专家型教师,促进教师的专业。
教师的针对本校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3)当地社会的发展需求进行校本课程学校的传统和优势、特长和爱好、开发,以提高学校课程资源的利用率,使其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形成学校办学特色,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校本课程开发必须以国家确定的教育目标为课程
(一)导向性。
地方、正确处理好国家、建设的准则与导向,减少课程开发的随意性,
学校课程的关系,保证三类课程在培养目标上的一致性。
校本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
(二)发展性。
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对国家和地方课程的补充和延伸。
分。
依据国家的教育开发要在保证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基本质量的前提下,学生需求评估以及学校课程资源,以学校为基地而方针、课程计划、使学生在国家课进行,充分尊重和满足学校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程和地方课程中难以满足的那部分发展需要得到更好的满足。
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充分发开放性。
(三)掘与整合。
从作为课程要素的课程资源来看,不管哪类学校,其课程资源都是丰富多彩的。
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单一的学科课程整合为实践性强辐射到社会;从学校扩展到社区,的综合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充分利用学校社区的课程资源,地方性。
(四)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选取具有开发价值的素材,提炼出课程开发主题,以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
(五)独创性。
校本课程开发必须紧密结合社区与学校实际,结合本校的传统与优势,突出学校特色,尊重学生选择,以满足社区、学校、学生的差异性,体现校本课程的独特性。
(六)民主性。
校长、教师、家长、学生是学校教育的共同体,必须充分听取也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
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形成一个人特别是学生的意见与需求,与尊重各方面的意见与需求,人参与的民主氛围,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课程内容,是课程的核心。
即:
开发什么。
校本课程内容要立足于学生需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
提供以下选题供参考:
1、生命教育系列:
课程目标是形成珍惜个体生命的意识并学会保护自己,提高素养,挖掘潜能,提升生命发展的质量。
内容包括道德价值观教育(如我国儒、道等学说与为人处世;与道德价值观相关的历史名人、故事等)、生存教育、成才励志教育等方面。
2、科学素养系列:
课程目标是拓展学生科学知识视野、提高科学探究能力,了解科学研究方法、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形成科学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内容包括环境与资源、生命科学、物理化学、信息技术、自然地理、地方自然状况、科技制作、电子技术、劳动技术、生物工程、环境保护、科技兴农等。
3、人文素养系列:
课程目标是学生通过学习知识并内化,来提升自己的气质修养,继而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稳定的心理素质、良好的思维方式、和谐的人际交往、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内容包括美学、中国文化、文学欣赏、戏曲欣赏、演讲与辩论、英语会话与阅读、民风民俗、礼仪、宗教、法制教育、地方风土人情、地方文化等。
4、生活艺术系列:
课程目标是增强学生生活中的主体意识,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掌握并熟悉专业技能操作要领,培养积极向上、情调高雅的爱好和特长。
内容包括乐器、声乐、舞蹈、摄影、书法、
烹饪、刺绣、编织、剪纸、花卉种植、泥塑、手工、表演、家政服务、时装设计、装饰设计、营销模拟、应用医学等。
、身心健康系列:
课程目标是强健体魄,促进身心健康发展,5培养积极健康的兴趣与特长。
内容包括篮球、足球、田径、乒乓球、武术、围棋、象棋、健康保健、卫生、心理辅导、就业指导、人际交往等。
、职业技能系列:
课程目标是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综合素6计算机类、内容包括机械类、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拓宽就业渠道。
市场营销等。
建筑类、普通话、服装类、电子类、美术类、实用写作、(四)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式
(一)选用。
课程选用是教师从国家、地方或其他学校的校本课本校及学能适应本地区、程课程资源中选择能体现地方和学校特色、生不同发展需要的课程题材,发掘相应的课程资源,直接选为教材。
也可借鉴、移植其他地区或学校课程的开发成果。
改编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自身的现实
(二)改编。
设计条件,对已有的课程进行局部的内容修改或结构调整进行重组,有创意的课程主题和课程单元。
、课程改编。
即学校和教师对已有的课程进行修改,以形成一1门适合自己实际需要的课程。
它也包括引进国外课程进行本土化改造。
课程改编一般涉及目标、内容选择与组织、实施方式、评价方式与课程资源的修订中的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修订。
、课程整合。
即按照某个重要主题将两门及以上学科知识体系2这样的课程可以弥补以分科为主开的知识或技能组织成一门新课程。
发的国家课程的不足,同时也可以使校本课程引进最新的主题元素。
、课程补充。
即对原有课程的不足而进行的有针对性地补充,3也可以形成一门新的校本课程。
课程补充可以是对国家课程的补充,以是对校本课程的补充;可以是矫正性的,也可以是补救性的,还可以是适宜的拓展。
(三)自编。
自编是教师在国家课程计划给学校留出的空间内,对学校课程进行自主开发。
即按照学生课程需求的评估以及可得到资源的分析,开发一门符合学校办学思想的全新的校本课程。
这种类型的开发尤其要注意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在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劳动与技术教育等方面进行创造性的设计与开发。
特别是开发涉及科学与生活、科学与社会相关的课程以培养学生科学兴趣和科学精神;开发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课程,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快乐中学习。
在这部分中要特别注意:
1、将教科研的成果转化为校本课程。
利用学校教育教学课题研究的基础,把有特色的课题作为校本课程开发。
2、把地域资源转化为校本课程。
开设地方文化课,让孩子们感受地方传统文化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和热爱家乡的情感,弘扬传统文化。
3、把教师的经验特长转化为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智慧潜能,将教师生活经验、专业特长、兴趣
爱好转化为校本课程。
、将学校的传统与优势项目转化为校本课程。
学校的传统与优4势(已有的明确办学理念和浓郁的校园文化)是特色学校的象征,是体现将学校的传统与优势作为校本课程开发,长期办学取得的成果。
与学校育人目标相统一的原则。
、把选修活动课转化为校本课程。
充分借鉴学校开设选修课与5开发出在选修课与活动课的基础上进行课程化改革,活动课的经验,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将校园活动转化为校本课程。
多彩的校园活动是丰富的课程6就能顺将学校开展的校园活动进行系列化开发与目标化整理,资源,利开发出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五)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主要包括:
成立组织——需校本课程的开发程序即:
开发路径。
求评估——确定目标——编制课程纲要——课程申报与审定——课程推介与选课。
、需求评估。
教师自行或在有关专家指导下,对学生的发展需1学校与社区的课程资源等方面进行评估。
要、学校及社区发展的需要、评估学生和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明确学校的培养目标及办学特色,学校的发展需要,分析学校及社区的课程资源等。
校本课程设计的起点是充分考虑学生一是评估学生发展的需要。
需求、兴趣,特别是要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这对于确定校本课程目标具有直接导向性。
可根据学生自身特点,采用学生问卷及学生、家
长、社区人士大规模访谈等方式进行。
要充分考虑学校和社区的公共二是评估学校、社区的课程资源。
教育资源、人力资源,对学校的师资、设施、经费、器材、场地等方面的条件进行合理的分析与评估,扬长避短,量力而行。
《校确定目标。
根据校本课程的总目标与课程结构,2、学校制定教师在分析与研究需求评估的本课程开发指南》,对教师进行培训,结合自身开发能力和学校基础上,根据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课程实施的条件,确定自己开发的目标和方向。
,《课程纲要》《课程纲要》。
在申报课程前,教师需编制3、编制课程目标,课它包括以下内容:
即教师自己对改门课程的一种设计。
课时安排上,以及课程评价建议。
程内容或活动安排,课程实施建议,一项学习内容可以是一节课,也可是几节课,可以是一周一节,也可是隔周一节,还可以是一个半天的时间学习活动。
教师根据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指南》、课程申报、审定和推介。
4,同和自己的特长申报课程,申报课程时须填写《校本课程申报表》校。
教科室组织时提交已编制好的《课程纲要》或《课程实施方案》对本课程审议委员会根据学校课程的总目标与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审议通过后,编入《学生选修课程目录与教师申报的课程进行审议,课程介绍》,由教导处召开校本课程发布会供学生进行选课。
四、如何实施校本课程?
1、组织机构。
负责校本课程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委员会一般同时成立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开发的组织与管理工作。
由校长、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学生及家长代表等人员构成。
课程以及相配套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开发指南》审议委员会负责制订与管理的各项制度,检查与督导《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的执行情教导处具体负责校本况等。
教科室具体负责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审定,课程的实施、管理与评估。
2、课程实施。
召开校本审议通过后,编入《学生选修课程目录与课程介绍》,。
让课程发布会,向全体学生公布《学生选修课程目录与课程介绍》学生根据自己的志愿、兴趣,自主选择课程。
如果选择的学生人数不既体现了以学生参与校本课程的选择,人,足10这门课程自然取消。
又给教师增加了开课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先进教育理念,学生为本,的压力,促使教师认真学习,认真开发校本课程,不断提高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质量。
也可按科目分可统一安排校本课程的教学时间,设置校本课程,课时,1-2散安排,但必须保证校本课程的课时,小学、初中每周至少并一定要把校本课程的课时安排纳入课程表。
主要形式就是选课走读。
教师、场地等,主要包括:
时间、内容、校本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活动的体验性、探索性、充分体现教;自主性;充分体现学习方式的活动性、实践性、综合性学过程的情境性、合作性、建构性;充分体现教授方式的灵活性、针
对性、创造性。
根据有关的课程文件,正确处理好国家课程、地方课充分发挥保证各类课程的合理比例,程和校本课程三类课程的关系,校本课程可编写教关于教学内容问题。
它们对学生发展的不同价值。
可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操作材料或原则上不编写教材,师用书或讲义,活动器材,不允许要求学生购买人手一册的教科书或资料。
课程实施评价主要是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定,主3、课程评价。
要包括:
教学的准备、教学方式、教学态度等方面的评价,评价要有组织教师经常学校要定期检查教师教案,利于教师自身专业的发展。
交流自己的教案,为教师的后续教学提供建议。
情感知识技能、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作出评价。
评价的内容应态度、价值观、侧重态度与能力,减少量化,多进行分析性的评价。
要在学生活动的情景中评价学生,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背景进行个性化评价。
同时,宜采取等级加评语的方式记评价的结果,要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
对学生素质发展要有激励功录。
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能。
学校要发挥校本课程学业成绩考核评价对学生素质发展的激励考核评价一般不采用考试功能。
考核评价的内容应侧重态度与能力,多进行分析性的评价。
要在学生活动的情景中评的方式,减少量化,价学生,根据学生实际背景的不同进行个性化评价。
同时,要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
评价的结果,小学、初中采取等级加评语,高中采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评价应纳入学生档案管取学分加评语的方式记录。
理之中。
4、教材管理。
校本课程可选用教师指导用书,可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操作材料或活动器材,但不允许要求学生购买人手一册的教科书或资料。
学校要量力而行,不提倡印制精美校本教材。
任课教师的《课程纲要》和教案是最好的校本教材。
教师层面的课程方案
一般项目
开课教师教学材料课程性质
学习时间参加对象
具体内容
课程目标陈述
专题:
内容要点与活动安排
课程实施说明:
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场地、设备、班级规模
考试评价说明:
考核方式、记分方式、成绩构成
您好,欢迎您阅读我的文章,本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也可以直接打印。
阅读过后,希望您提出保贵的意见或建议。
阅读和学习是一种非常好的习惯,坚持下去,让我们共同进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校本 课程 开发 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