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中学高三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 文档编号:28176502
- 上传时间:2023-07-09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394.94KB
届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中学高三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届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中学高三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中学高三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中学高三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
2018届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中学高三3月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
第Ⅰ卷选择题
1.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硫黄姜”又黄又亮,可能是在用硫黄熏制的过程中产生的SO2所致
B.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易发生化学腐蚀而生锈
C.绿色化学的核心是从源头上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D.用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可实现“碳”的循环利用
【答案】B
【解析】A项,SO2具有漂白性,正确;B项,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发生电化学腐蚀,错误;C项,只有从“源头”上消除污染,才真正地体现了绿色化学,正确;D项,用CO2合成可降解塑料,在降解过程中产生CO2,实现碳的循环,正确。
2.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①含有HCO的溶液中:
SO42-、Na+、NO3-、CO32-
②水电离的H+浓度为1×10-13moI·L-1的溶液中:
Cl-、HCO3-、NO3-、NH4+、S2O32-
③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
Mg2+、NO3-、Cl-、K+、SO42-
④在AlCl3溶液中:
NH4+、NO3-、Cl-、SO42-、CO32-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D.①
【答案】D
【解析】①、HCO3-、SO32-、Na+、NO3-、CO32-五种离子间不能发生离子反应,可以大量共存,①正确。
②、水电离的H+浓度为1×10-13moI·L-1的溶液,可能是酸性、也可能是碱性溶液,如果溶液为酸性,HCO3-、S2O32-不能与H+大量共存,H+、NO3-、S2O32-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也不能大量共存;如果溶液呈碱性,OH-分别与HCO3-、NH4+反应不能大量共存,②错误。
③、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可能是酸性、也可能是碱性溶液,如果溶液为酸性,NO3-离子存在时反应不能生成H2;如果溶液呈碱性,OH-与Mg2+反应生成Mg(OH)2沉淀不能大量共存,③错误。
④、Al3+与CO32-反应生成Al(OH)3沉淀和CO2气体不能大量共存,④错误。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
D
点睛:
①离子不能大量共存主要有四种情况:
反应生成沉淀;反应生成挥发性气体;反应生成难电离的弱电解质,主要是生成弱酸、弱碱和水;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②“水电离的H+浓度为1×10-13moI·L-1的溶液”或是“水电离的OH-浓度为1×10-13moI·L-1的溶液”(溶液中存在的酸或碱抑制了水的电离)、“水电离的H+浓度为1×10-3moI·L-1的溶液”或是“水电离的OH-浓度为1×10-3moI·L-1的溶液”(溶液中存在盐的阴离子或者阳离子的水解促进了水的电离)、“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能够溶解Al2O3(或者Al(OH)3)固体的溶液”等,都既可能是酸性溶液,也可能是碱性溶液。
3.类推的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会产生错误的结论,因此类推出的结论最终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决定其正确与否。
下列几种类推结论中正确的是
A.第二周期元素氢化物稳定性顺序是HF>H2O>NH3;则第三周期元素氢化物稳定性顺
序也是HCl>H2S>PH3
B.Fe3O4可写成FeO·Fe2O3;Pb3O4也可写成PbO·Pb2O3
C.可电解熔融MgCl2来制取金属镁;也能电解熔融AlCl3来制取金属铝
D.晶体中有阴离子,必有阳离子;则晶体中有阳离子.也必有阴离子
【答案】A
【解析】A、氢化物的稳定性取决于元素的非金属性,第二周期几种元素非金属性F>O>N,因此氢化物稳定性顺序是HF>H2O>NH3。
同理,第三周期几种元素的非金属性Cl>S>P,所以氢化物稳定性顺序是HCl>H2S>PH3,A正确。
B、Fe3O4中铁元素可以是+2或+3价,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规律,因此有1个+2价Fe和2个+3价Fe,所以可写成FeO·Fe2O3。
而Pb3O4中铅元素可以是+2或+4价,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规律,因此有2个+2价Pb和1个+4价Pb,所以应该写成2PbO·PbO2,B错误。
C、MgCl2熔融状态时电离生成Mg2+和Cl-,电解生成Mg和Cl2。
AlCl3熔融时不发生电离,因此不导电,也就无法电离,C错误。
D、晶体都是电中性的物质,当晶体中有带负电荷的阴离子时,必有一定数目阳离子使其总电荷为0,如NaCl等离子晶体。
而当晶体中有阳离子时,使其总电荷为0的带负电荷的可以是阴离子,也可以是自由电子,如铁的晶体、NaCl晶体,前者是自由电子与铁的离子正负电荷抵消,后者则是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与Na+的电荷抵消。
4.从植物中分离出的活性化合物zeylastral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合物zeylastral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B.能与FeCl3溶液、银氨溶液发生反应
C.1molzeylastral最多与5molH2发生反应
D.1molzeylastral最多可与2molBr2发生反应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A、结构中有酯基,说明能水解,不选A;B、有酚羟基,能与氯化铁显色,有醛基,能与银氨溶液反应,正确,不选B;C、结构中苯环碳碳双键、醛基和羰基都可以和氢气反应,总共需要6摩尔氢气,所以选C;D、碳碳双键和溴加成,酚羟基的邻位碳上可以和溴取代,所以需要2摩尔溴反应,正确,不选D。
考点:
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某醋酸溶液的pH=a,将此溶液稀释10倍后,溶液的pH=b,则a>b
B.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里,加入NH4Cl至溶液恰好无色,则此时溶液的pH<7
C.1.0×10-3mol/L盐酸的pH=3.0,1.0×10-8mol/L盐酸的pH=8.0
D.若1mLpH=1的盐酸与100mL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则NaOH溶液的pH=11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A、稀醋酸溶液加水稀释,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减小,pH增大,则某醋酸溶液的pH=a,将此溶液稀释1倍后,溶液的pH=b,则a<b,错误;B、酚酞的变色范围为8.2——10,在滴有酚酞的氨水里,加入NH4Cl至溶液恰好无色,则此时溶液的pH<8.2,错误;C、常温下,1.0×10-3mol·L-1盐酸的pH=3.0,1.0×10-8mol·L-1盐酸中不能忽略水的电离,溶液的pH约为7.0,错误;D、常温下,若1mLpH=1的盐酸与100mL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则n(HCl)=n(NaOH),即1mL×0.1mol·L-1="100"mLc(NaOH),则c(NaOH)=1.0×10-3mol·L-1,溶液的pH=11,正确。
考点:
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溶液的酸碱性判断。
6.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铁制品生锈、铝制品表面出现白斑等众多的金属腐蚀现象。
可以通过下列装置所示实验进行探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按图Ⅰ装置实验,为了更快更清晰地观察到液柱上升,可采用下列方法:
用酒精灯加热具支试管
B.图Ⅱ是图Ⅰ所示装置的原理示意图,图Ⅱ的正极材料是铁
C.铝制品表面出现白斑可以通过图Ⅲ装置进行探究,Cl-由活性炭区向铝箔表面区迁移,并发生电极反应:
2Cl--2e-===Cl2↑
D.图Ⅲ装置的总反应为4Al+3O2+6H2O===4Al(OH)3,生成的Al(OH)3进一步脱水形成白斑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A、具支试管内气体受热压强增大,不能更快更清晰地观察到液柱上升,故A错误;B、铁做负极,故B错误;C、负极电极反应式为Al-3e-=Al3+,正极反应式O2+2H2O+4e-═4OH-,总反应方程式为:
4Al+3O2+6H2O═4Al(OH)3,故C错误;D、负极电极反应式为Al-3e-=Al3+,正极反应式O2+2H2O+4e-═4OH-,总反应方程式为:
4Al+3O2+6H2O═4Al(OH)3,生成的Al(OH)3进一步脱水形成白斑,故D正确;故选D。
考点:
考查了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的相关知识。
7.现有阳离子交换膜、阴离子交换膜、石墨电极和如图所示电解槽。
用氯碱工业中的离子交换技术原理,可电解Na2SO4溶液生产NaOH和H2SO4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阳极反应式为2H++2e-===H2↑B.从A口出来的是H2SO4溶液
C.a是阳离子交换膜,允许H+通过D.Na2SO4溶液从E口加入
【答案】B
【考点定位】考查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具体分析如下:
连接电源正极的是电解池的阳极,连接电源负极的是电解池的阴极,阳极是氢氧根离子放电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同时生成氢离子,则阳极附近生成硫酸,则从A口出来的是H2SO4溶液,从E口进入的是稀硫酸,阴极是氢离子放电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同时生成OH-,则阴极附近生成NaOH,从D口出来的是NaOH溶液,从G口进入的是稀硫酸。
第II卷非选择题
8.某化学小组同学用下列装置和试剂进行实验,探究O2与KI溶液发生反应的条件。
供选试剂:
30%H2O2溶液、0.1mol/LH2SO4溶液、MnO2固体、KMnO4固体
(1)小组同学设计甲、乙、丙三组实验,记录如下:
操作
现象
甲
向I的锥形瓶中加入______,.向I的______中加入30%H2O2溶液,连接I、Ⅲ,打开活塞
I中产生无色气体并伴随大量白雾;Ⅲ中有气泡冒出,溶液迅速变蓝
乙
向Ⅱ中加入KMnO4固体,连接Ⅱ、Ⅲ,点燃酒精灯
Ⅲ中有气泡冒出,溶液不变蓝
丙
向Ⅱ中加入KMnO4固体,Ⅲ中加入适量0.1mol/LH2SO4溶液,连接Ⅱ、Ⅲ,点燃酒精灯
Ⅲ中有气泡冒出,溶液变蓝
(2)丙实验中O2与KI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比乙、丙实验可知,O2与KI溶液发生反应的适宜条件是___________。
为进一步探究该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采取的实验措施是________。
(4)由甲、乙、丙三实验推测,甲实验可能是I中的白雾使溶液变蓝。
学生将I中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下列________溶液(填序号),证明了白雾中含
有H2O2。
A.酸性KMnO4B.FeCl2C.Na2SD.品红
(5)资料显示:
KI溶液在空气中久置过程中会被缓慢氧化:
4KI+O2+2H2O=2I2+4KOH。
该小组同学取20mL久置的KI溶液,向其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结果没有观察到溶液颜色变蓝,他们猜想可能是发生了反应(写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的,请设计实验证明他们的猜想是否正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MnO2固体
(2).分液漏斗(3).O2+4I-+4H+=2I2+2H2O(4).酸性环境(5).使用不同浓度的稀硫酸作对比实验(6).AD(7).3I2+6OH-=5I-+IO3-+3H2O(2分)(8).在上述未变蓝的溶液中滴入0.1mol/LH2SO4溶液观察现象,若溶液变蓝则猜想正确,否则错误
【解析】
(1)甲实验:
根据装置Ⅰ不需要加热制取氧气可知利用的是双氧水的分解,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氧气,向I的锥形瓶中加入MnO2固体,向I的分液漏斗中加入30% H2O2溶液,连接I、Ⅲ,打开活塞,I中产生无色气体并伴随大量白雾;Ⅲ中有气泡冒出,溶液迅速变蓝说明生成碘单质,故答案为:
MnO2固体;分液漏斗;
(2)碘离子具有还原性,在酸性条件下能够被氧化氧化成碘单质,据此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O2+4I-+4H+=2I2+2H2O,故答案为:
O2+4I-+4H+=2I2+2H2O;
(3)向Ⅱ中加入KMnO4固体,连接Ⅱ、Ⅲ,点燃酒精灯,Ⅲ中有气泡冒出,溶液不变蓝,向Ⅱ中加入KMnO4固体,Ⅲ中加入适量0.1mol/L H2SO4溶液,连接Ⅱ、Ⅲ,点燃酒精灯,Ⅲ中有气泡冒出,溶液变蓝对比乙、丙实验可知,O2与KI溶液发生反应的适宜条件是:
酸性环境;为进一步探究该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采取的实验措施是:
使用不同浓度的稀硫酸作对比实验,故答案为:
酸性环境;使用不同浓度的稀硫酸作对比实验;
(4)A.KMnO4,高锰酸钾溶液能够将双氧水氧化,导致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氧气不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如果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可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双氧水,故A正确;B.FeCl2,氧气和高锰酸钾溶液都能够氧化亚铁离子,无法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双氧水,故B错误;C.Na2S,高锰酸钾和氧气都能够氧化硫化钠,无法用硫化钠检验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双氧水,故C错误;D.品红遇到过氧化氢会被氧化红色褪去,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双氧水,故D正确;故答案为:
AD;
(5)KI溶液在空气中久置过程中会被缓慢氧化:
4KI+O2+2H2O=2I2+4KOH.该小组同学取20mL久置的KI溶液,向其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结果没有观察到溶液颜色变蓝,他们猜想可能是发生了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I2+6OH-=5I-+IO3-+3H2O,设计实验证明他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升温方案为:
在上述未变蓝的溶液中滴入0.1mol/LH2SO4溶液观察现象,若溶液变蓝则猜想正确,否则错误,故答案为:
在上述未变蓝的溶液中滴入0.1mol/LH2SO4溶液观察现象,若溶液变蓝则猜想正确,否则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物质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分析,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实验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为高考高频考点,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以及实验的方法和原理。
9.硫化碱法是工业上制备Na2S2O3的方法之一,反应原理为:
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该反应△H>0)。
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用硫化碱法制备Na2S2O3·5H2O流程如下。
(1)吸硫装置如图所示。
①装置B的作用是检验装置A中SO2的吸收效率,B中试剂是_____________,表明SO2吸收效率低的实验现象是B中溶液______________。
②为了使SO2尽可能吸收完全,在不改变A中溶液浓度、体积的条件下,除了及时搅拌反应物外,还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______________ 。
(任写一条)
(2)假设本实验所用的Na2CO3含少量NaCl、NaOH,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检验。
(室温时CaCO3饱和溶液的pH=10.2),限选试剂及仪器:
稀硝酸、AgNO3溶液、CaCl2溶液、酚酞溶液、蒸馏水、pH计、烧杯、试管、滴管
序号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
结论
①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振荡溶解,____________。
有白色沉淀生成
样品含NaCl
②
另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搅拌溶解,_______。
与白色沉淀生成,上层清液pH>10.2
样品含NaOH
(3)Na2S2O3溶液是定量实验中的常用试剂,测定其浓度的过程如下:
第一步:
准确称取agKIO3(相对分子质量:
214)固体配成溶液,
第二步:
加入过量KI固体和H2SO4溶液,滴加指示剂,
第三步:
用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的体积为vmL。
则c(Na2S2O3)=______mol·L-1。
(只列出算式,不作运算)
已知:
IO3-+I-+6H+=3I2+3H2O 2S2O32-+I2=S4O62-+2I-。
甲同学盛装Na2S2O3溶液之前未润洗,这样测得的Na2S2O3的浓度可能________(填“无影响”、“偏低”或“偏高”);乙同学第一步和第二步的操作都很规范,第三步滴速太慢,这样测得的Na2S2O3的浓度可能________(填“无影响”、“偏低”或“偏高”)。
【答案】
(1).品红、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
(2).溶液颜色很快褪色(或其他合理答案)(3).控制SO2的流速适当升高温度(或其他合理答案)(4).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少量AgNO3溶液(5).振荡加入过量CaCl2溶液,搅拌,静置,用pH计测量上层清液pH(6).6000a/214V或3000a/107V(7).偏低(8).偏低
【解析】
(1)①由于SO2具有还原性、漂白性,因此若装置B的作用是检验装置A中SO2的吸收效率,则B中试剂可以是品红、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表明SO2吸收效率低的实验现象是B中溶液颜色很快褪色;②要使SO2尽可能吸收完全,在不改变A中溶液浓度、体积的条件下,除了及时搅拌反应物外,还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增大SO2的接触面积、控制SO2的流速、适当升高温度等;
(2)氯离子的检验可以利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由于饱和碳酸钙溶液的pH=10.2,所以可以先加入氯化钙溶液,然后测量溶液的pH值进行对比即可,因此答案为:
①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少量AgNO3溶液,振荡;②加入过量CaCl2溶液,搅拌,静置,用pH计测定上层清液pH;(3)ag碘酸钾的物质的量是
mol,则根据反应式IO3-+5I-+6H+=3I2+3H2O、2S2O32-+I2=S4O62-+2I-可知:
IO3-~~~~~6S2O32-
1mol6mol
mol
mol×6
所以c(Na2S2O3)=
mol/L=
mol/L=
mol/L;
甲同学盛装Na2S2O3溶液之前未润洗,硫代硫酸钠浓度变稀,根据反应2S2O32-+I2=S4O62-+2I-,滴定时消耗的硫代硫酸钠的物质的量一定,则由n=cV可知,这样测得的Na2S2O3的浓度可能偏低;由于碘离子易被氧化:
4I—+4H++O2=2I2+2H2O,因此如果第三步滴速太慢,则导致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溶液的体积增加,由n=cV可知,这样测得的Na2S2O3的浓度可能偏低。
10.开发新能源是解决环境污染的重要举措,其中甲醇、乙醇、甲烷都是优质的清洁燃料,可制作燃料电池。
(1)已知:
①C2H5OH(l)+3O2(g)=2CO2(g)+3H2O(g)ΔH1=-1366.8kJ/mol
②2CO(g)+O2(g)=2CO2(g)ΔH2=-566.0kJ/mol
③H2O(g)=H2O(l)ΔH3=-44kJ/mol。
乙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利用甲醇燃烧反应设计一个燃料电池。
如下图1,用Pt作电极材料,用氢氧化钾溶液作电解质溶液,在两个电极上分别充入甲醇和氧气。
①写出燃料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利用该燃料电池提供电源,与图1右边烧杯相连,在铁件表面镀铜,则铁件应是______极(填“A”或“B”);当铁件的质量增重6.4g时,燃料电池中消耗氧气的标准状况下体积为________L。
(3)某研究小组将两个甲烷燃料电池串联后如上图2作为电源,进行饱和氯化钠溶液电解实验若每个电池甲烷通入量为1L(标准状况),且反应完全,则理论上通过电解池的电量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法拉第常数F=9.65×l04C/mol),最多能产生的氯气体积为_____L(标准状况)。
(4)电解法可消除甲醇对水质造成的污染,原理是:
通电将Co2+在阳极氧化成Co3+,生成的Co3+将甲醇氧化成CO2和H+(用石墨烯除去Co2+),现用如图3所示装置模拟上述过程,则Co2+在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去甲醇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2H5OH(l)+2O2(g)=2CO(g)+3H2O(l)ΔH1=-932.8kJ/mol
(2).CH3OH-6e-+8OH-=CO32-+6H2O(3).B(4).1.12(5).
(6).4(7).Co2+-e-=Co3+(或6Co2+-6e-=6Co3+)(8).6Co3++CH3OH+H2O=6Co2++CO2↑+6H+
【解析】
(1)已知:
①C2H5OH(l)+3O2(g)=2CO2(g)+3H2O(g)ΔH1=-1366.8kJ/mol,②2CO(g)+O2(g)=2CO2(g)ΔH2=-566.0kJ/mol,③H2O(g)=H2O(l)ΔH3=-44kJ/mol。
11.【化学:
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合成氨工艺的一个重要工序是铜洗,其目的是用铜液[醋酸二氨合铜(I)、氨水]吸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CO和CO2等气体。
铜液吸收CO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
Cu(NH3)2Ac+CO+NH3
[Cu(NH3)3CO]Ac。
完成下列填空:
(1)如果要提高上述反应的反应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
(选填编号)
a.减压b.增加NH3的浓度c.升温d.及时移走产物
(2)铜液中的氨可吸收二氧化碳,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铜液吸收CO及铜液再生的操作步骤(注明吸收和再生的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铜液的组成元素中,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的轨道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可判断氮、磷两种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5)已知CS2与CO2分子结构相似,CS2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
CS2熔点高于CO2,其原因是__________。
【答案】
(1).bc
(2).2NH3+CO2+H2O→(NH4)2CO3、(NH4)2CO3+CO2+H2O→2NH4HCO(3).低温加压下吸收CO;然后将铜液洗涤转移至另一容器中;高温低压下释放CO,然后将铜洗液循环利用。
(4).C>N>O>H(5).
(6).NH3和PH3的稳定性(7).
(8).CS2和CO2都是分子晶体,CS2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分子间作用力大。
【解析】
(1)增大浓度、升高温度等,可增大反应速率,减压反应速率减小,减小生成物浓度,反应速率减小,故答案为:
bc;
(2)氨气、水、二氧化碳可反应生成碳酸铵或碳酸氢铵,方程式为2NH3+CO2+H2O=(NH4)2CO3、(NH4)2CO3+CO2+H2O=2NH4HCO3,故答案为:
2NH3+CO2+H2O=(NH4)2CO3、(NH4)2CO3+CO2+H2O=2NH4HCO3;
(3)正反应放热,铜液吸收CO,应使平衡向正向移动,则可在低温加压下吸收CO,然后将铜洗液转移至另一容器中,高温低压下释放CO,然后将铜洗液循环利用,故答案为:
低温加压下吸收CO,然后将铜洗液转移至另一容器中,高温低压下释放CO,然后将铜洗液循环利用;
(4)铜液的组成元素中,短周期元素有H、C、N、O等元素,H原子半径最小,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原子半径C>N>O>H;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的轨道表示式是
;比较非金属性强弱,可根据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故答案为:
C>N>O>H;
;NH3和PH3的稳定性;
(5)CS2的电子式类似于CO2,电子式为
,根据醋酸二氨合铜的化学式Cu(NH3)2Ac,铜离子为中心原子,配体为NH3,配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成都市 龙泉驿区 第一 中学 模拟考试 化学试题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