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测试附答案.docx
- 文档编号:28172218
- 上传时间:2023-07-09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1.02MB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测试附答案.docx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测试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测试附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测试附答案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测试(附答案)
一、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辨析论述题
1.二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巨浪汹涌澎湃,势不可挡。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亚洲人民前仆后继,赢得国家独立;非洲人民英勇抗争,使“黑暗大陆”初现曙光;拉丁美洲人民不屈不挠捍卫国家和民族主权的过程吧!
(表格归纳)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
下面是张军同学整理的表格,请你填写空白部分的内容。
(图说历史)
材料一自从15世纪早期殖民主义窜入非洲以来,非洲就一直遭受着殖民奴役,成为任人宰割的“黑暗大陆”。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非洲人民奋起抗争,掀起了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浪潮。
(2)请在图中方框内填入相应的国名。
年被称为“非洲年”。
(文汇说史)
材料二万隆会议通过的《亚非会议最后公报》,涵盖了与会国在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附属地人民问题、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等多个方面所达成的共识。
公报中“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提出了载入史册的十项原则,是亚非国家对国际关系准则的重要贡献,是世界历史进程中划时代的里程碑。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万隆会议召开的重要原因。
中国代表团为会议的圆满成功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4)万隆会议的召开有何重要意义?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亚非国家和地区如何继承和发扬“万隆精神”。
【答案】
(1)①1990年②纳赛尔③卡斯特罗
(2)上边两框,从左到右依次为:
阿尔及利亚、埃及。
下边两框,从左到右依次为:
纳米比亚、南非。
1960。
(3)原因:
二战后,亚非新独立国家面临巩固独立、发展经济的共同问题。
中国贡献:
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的方针,保证了会议的顺利进行,为会议的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
(4)意义:
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从万隆会议开始,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
秉承亚非国家和地区应该加强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为保卫世界和平而努力。
【解析】
【分析】
【详解】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2年,埃及纳赛尔领导埃及获得独立。
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摆托了殖民主义的枷锁。
卡斯特罗领导古巴人民,在1959年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故①1990年②纳赛尔③卡斯特罗。
(2)依据材料一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的图片上边两框,从左到右依次为:
阿尔及利亚、埃及。
下边两框,从左到右依次为:
纳米比亚、南非。
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独立,被称为非洲独立年。
(3)根据材料二的“万隆会议通过的《亚非会议最后公报》,涵盖了与会国在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附属地人民问题、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等多个方面所达成的共识。
”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归纳万隆会议召开的原因是二战后,亚非新独立国家面临巩固独立、发展经济的共同问题。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万隆会议中国的贡献是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的方针,保证了会议的顺利进行,为会议的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
(4)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万隆会议的召开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从万隆会议开始,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
第二小问是开放性设问,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如:
秉承亚非国家和地区应该加强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为保卫世界和平而努力。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从图一到图二,说说美国经济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据图一和图二,分析美国经济地位发生如此变化的原因。
(2)据图三,说说各国(地区)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比例对世界格局的变化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答案】
(1)变化:
从接近一半的比例下降到三分之一,经济地位明显下降。
原因:
20世纪50—70年代,欧洲经济复苏,日本经济迅速发展(或西欧与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
(2)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所学和材料图片1、图片2可知,美国发生的变化是,从接近一半的比例下降到三分之一,经济地位明显下降。
这是因为,20世纪50—70年代,欧洲经济复苏,日本经济迅速发展,西欧与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
(2)根据所学和材料图片3可知,这种变化会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美国是世界是唯一掌握核式器的国家,拥有30多艘航空母舰,在全世界建立了500多个军事基地。
它还拥有最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美元成为世界货币。
材料二1946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公开宣称:
“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美元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了。
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
”
材料三中国自冷战结束以来迅速崛起,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科研能力的显著提升和军事现代化的稳步推进。
到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已攀升至世界第二位,制造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
奥巴马政府在对外战略方面开始推行以全球收缩、亚太突进为特征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力图缓解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过度扩张,集中应对中国的崛起,重振美国霸权。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的战略意图,分析美国提出这一战略意图的历史条件。
(2)为实现上述战略意图,美国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3)据材料三,指出美国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原因和目的。
【答案】
(1)战略意图:
建立美国在全世界的霸权。
历史条件:
西欧的衰落:
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的膨胀。
(2)措施:
提出杜鲁门主义;实施马歇尔计划:
分裂德国,扶植联邦德国;建立北大西洋公约集团。
(3)原因:
中国的快速崛起。
目的:
重振美国霸权。
【解析】
【分析】
【详解】
(1)第一问:
根据“美国……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
”可知美国的战略意图是建立美国在全世界的霸权。
第二问:
概括材料一“美国是世界是唯一掌握核式器的国家,……它还拥有最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美元成为世界货币。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西欧衰落,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的膨胀,使美国决心建立世界霸权。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为实现全球霸权,提出杜鲁门主义;实施马歇尔计划:
分裂德国,扶植联邦德国;建立北大西洋公约集团。
(3)概括材料三“‘亚太再平衡’战略,力图缓解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过度扩张,集中应对中国的崛起……”可知,其原因是为了缓解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过度扩张,集中应对中国的崛起。
第二问:
目的是“重振美国霸权”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多年前,就在戈尔巴乔夫交出核按钮的一瞬间,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人……都知道这是那座耸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倒塌了,从此之后被分裂为15块碎片(如图)。
(1)阅读材料,指出“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倒塌了”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倒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红色帝国大厦的倒塌”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启示?
【答案】
(1)苏联解体;根本原因是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2)改革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改革要从实际出发,结合本国国情;要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等等)
【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20多年前,就在戈尔巴乔夫交出核按钮的一瞬间,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人……都知道这是那座耸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倒塌了,从此之后被分裂为15块碎片”并结合所学分析可知,“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倒塌了”反映的是苏联解体;1991年底戈尔巴乔夫辞去了苏联总统的职务,并将核按钮的控制权转交给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这标志着存在69年的苏联解体了。
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苏联长期以来实行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严重制约了苏联政治经济的发展,导致了苏联的改革举步维艰,并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
(2)依据所学概括可知,“红色帝国大厦的倒塌”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改革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改革要从实际出发,结合本国国情;要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等等。
5.史料实证
史料一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空前发展,工业生产平均增长率50年代为4.0%,60年代为5.0%。
1970年与1950年相比,美国工业生产增加了1.24倍。
究其原因,首先是世界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深刻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大大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第二,二战期间的资本积累;第三,政府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调节经济和实行一些社会经济改良
——摘编自《世界通史》
史料二1958—1972年期间,欧洲共同体六国的出口额从227亿美元增长到1412亿美元,增加了5.2倍,而美国只增加了1.7倍。
共同体国家间的相互贸易更为迅速。
从1958年到1972年的15年间,增长了9.7倍。
1959—1969年期间,共同体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为5.5%,高于美国的4.3%。
——摘编自《世界通史》
(1)据史料一概括指出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发展所呈现的特点及其发展的原因。
(2)据史料二指出20世纪50-70年代欧洲共同体六国经济发展相对于美国呈现什么特点。
并概括指出该特点形成的原因。
(3)探究20世纪50-70年代美欧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答案】
(1)特点:
美国经济空前发展。
原因: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二战的资本积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2)特点:
经济发展相对较快。
原因:
加强了联合(或加强了合作)。
(3)重视科技、加强区域合作、因势改革等。
【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空前发展”可知,此时美国经济发展呈现快速发展的特点。
根据材料中“究其原因,首先是世界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深刻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大大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第二,二战期间的资本积累;第三,政府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调节经济和实行一些社会经济改良。
”可以概括出其发展的三点原因: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二战的资本积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2)依据材料“1959—1969年期间,共同体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为5.5%,高于美国的4.3%。
”可知,20世纪50-70年代欧洲共同体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高于美国,经济发展相对于美国发展较快。
结合所学可知,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之间加强了联合。
尤其是欧盟成立以后,欧盟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美国在经济上的援助和扶持、大力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是战后西欧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由于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美国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和南部发展尤其迅速,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由此可见,20世纪50—70年代美欧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值得我们借鉴的是重视科技、加强区域合作、因势改革等。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公开宣称:
“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了……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
”
材料二
材料三美国凭借极度膨胀的经济军事实力,积极谋求全球霸权。
苏联的强大及共产主义影响的扩大,阻碍了美国全球霸权的实现。
美国采取非战非和的一切手段,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二战后初期美国的战略意图以及美国提出这一战略意图的历史条件。
(2)美国为实现上述战略意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结合材料二中图1、图2予以说明。
(3)根据材料一、三和所学知识回答,何为“冷战”政策?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有何影响?
【答案】
(1)战略意图:
领导世界,谋求世界霸权。
历史条件:
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军事、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
(2)图1:
马歇尔计划;图2:
对台军售。
(3)冷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影响:
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
【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初期美国的战略意图是领导世界,谋求世界霸权。
美国提出这一战略意图的历史条件,是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美国成为世界上军事、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
(2)根据材料二中图1马歇尔计划、图2对台军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二战结束后,美国凭其雄厚实力提出要帮助欧洲盟国恢复濒临崩溃的经济体系,实施了马歇尔计划。
它对西欧国家的经济复苏起了很大的作用,使美国在西欧势力更为巩固。
“对台军售”粗暴干涉中国内政,严重危害中国国家安全,损害中国和平统一大业。
(3)根据材料一、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冷战”政策就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
【点睛】
解答第一问的关键是,根据材料,分析二战后初期美国的战略意图。
解答第二问的关键是识记谋求世界霸权的战略措施。
解答第三问的关键是认识“冷战”政策内涵。
7.探究问题。
材料一:
德国政府出面鼓励“技术接收”,从1886年到1890年四年间,德国六家大公司购买了948项英国专利。
在国家的支持下,德国银行向本国公司提供数量远远超出私人投资占优势的英国公司所能运用的资金,使它们能够尽可能地进行科学技术研究并有效利用研究成果,尽可能地集中力量办好以科学为基础的工业。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德国政府在推动科技发展方面采取的措施。
材料二:
20世纪50~70年代,日本实行“加工贸易立国”的发展战略,积极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和成果,加以改造,加造本国工业的发展。
1980年日本政府提出“科学技术立国”的口号,并对科技政策作了相应的改变。
对先进的技术不仅仅只是“模仿和追随”,而是要“首创和领先”。
1983年,日本已拥有商用机器人11万名,被誉为“机器人王国”。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现代史编》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50年代以来日本科技发展有什么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科技政策对日本发展产生的影响?
【答案】
(1)措施:
鼓励购买技术(专利);支持银行向公司提供科研资金;支持科研成果的转化。
(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
)
(2)变化:
政策由“加工贸易立国”到“科学技术立国”;从引进技术成果到进行科技创新。
影响:
促进日本经济的发展(在20世纪6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推动了日本高新技术的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提升了日本的国际地位。
【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德国政府出面鼓励“技术接收”和“在国家的支持下,德国银行向本国公司提供数量远远超出私人投资占优势的英国公司所能运用的资金”的信息可知,德国政府在推动科技发展方面采取的措施是鼓励购买技术(专利);支持银行向公司提供科研资金;支持科研成果的转化。
(2)根据材料二1983年,日本已拥有商用机器人11万名,被誉为“机器人王国”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年代以来日本科技发展的变化是政策由“加工贸易立国”到“科学技术立国”;从引进技术成果到进行科技创新;影响是:
促进日本经济的发展(在20世纪6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推动了日本高新技术的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提升了日本的国际地位。
8.请围绕以下两幅图片写一篇历史小短文。
(要求:
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能体现史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字数80﹣120字)
【答案】评分标准:
题目,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之间的联系。
若字数不足80字应酌情扣分。
【解析】
【分析】
【详解】
结合图文中“万隆会议”和“不结盟运动”,依据所学可知,这些反映了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新发展。
题目: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二战后,亚非拉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来自亚非2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举行了第一次亚非会议,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亚非拉美发展中国家进行不结盟运动,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等,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逐渐崩溃,广大发展中国家日益成为影响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
9.材料一:
1947年,美国总统在国会发表的国情咨文里,宣称为了遏制共产主义和苏联的扩张,美国有必须援助“各国人民”抵抗这一威胁。
简言之,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
材料二: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的道路。
材料三:
成员国在领土完整、政治独立或安全受到威胁时,在任何一个成员国的提议下,其成员国将进行紧急磋商。
缔约国实行“集体防御”,任何缔约国与他国发生战争时,各缔约国必须给予援助,采取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
请回答:
(1)材料一叙述美国在国情咨文中提出的纲领和政策,后来被称为什么?
(2)材料二中美国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采取什么措施?
(3)材料三的规定出自什么公约?
根据此项公约成立的组织名称叫什么?
(4)以上三个材料是美国在二战后推行的一种霸权政策的内容,被称为什么?
这一政策对世界局势产生什么的影响?
材料四:
当前,世界整体上维持和平的态势,但局部战争与冲突从未间断,霸权主义、民族问题、宗教冲突、领土争端和恐怖主义等威胁和平的种种因素依然存在。
在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多极化的进程中,世界发展也面临着国际金融秩序震荡,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能源日益枯竭,生态环境恶化,毒品泛滥,世界性难民问题日益突出等诸多风险与挑战。
——摘编自时事政治资料
(5)根据材料四回答:
你认为当今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至少两点)
【答案】
(1)杜鲁门主义
(2)实施马歇尔计划
(3)北大西洋公约,北约
(4)冷战;美苏对峙或两极格局形成
(5)霸权主义、民族问题、宗教冲突、领土争端、恐怖主义等
【解析】
【详解】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3月,杜鲁门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说,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
他要求国会拨款,援助受到共产主义“严重威胁”的希腊、土耳其。
杜鲁门提出的“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了冷战政策,美国为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实施了马歇尔计划。
(3)依据材料三“成员国在领土完整、政治独立或安全受到威胁时,在任何一个成员国的提议下,其成员国将进行紧急磋商。
缔约国实行“集体防御”,任何缔约国与他国发生战争时,各缔约国必须给予援助,采取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的规定出自《北大西洋公约》。
为了加强对西方国家的控制,在美国的操纵下,1949年5月,美国、加拿大和西欧10国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
根据这项公约,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上述三段材料所述,属于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推行的霸权主义政策的内容。
这一政策称作冷战政策。
二战结束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它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但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于是,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冷战”政策,在政治上出台了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推行马歇尔计划,在军事上成立北约组织。
苏联针锋相对,于1955年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
至此,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从50年代开始,双方进行了长期的争霸。
到1991年,随着苏联的解体,两极格局随之终结。
(5)依据材料四“当前,世界整体上维持和平的态势,但局部战争与冲突从未间断,霸权主义、民族问题、宗教冲突、领土争端和恐怖主义等威胁和平的种种因素依然存在.....”可知,当今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恐怖主义,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纠纷等。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947年6月,在美国的指使下。
英法建议欧洲各国就各自的经济资源提出报告……再由美国提出援助的方式和条件。
……苏联代表认为,这将会要求各国泄露其本国的经济情报,导致“由某些国家实行干涉另一些国家内部事务”,其“结果将不是欧洲的统一和重建,而是把欧洲分裂成两个集团”。
7月,苏联退出会谈。
——《世界史·现代史编》请回答
据材料,归纳苏联代表“退出”的理由。
结合美国“援助”的本质及影响,概述你对苏联态度的理解。
【答案】理由:
危及经济安全,易受外来干涉,导致欧洲分裂;理解:
援助是美国实施冷战的重要步骤(杜鲁门主义的大规模运用),加剧了美苏对抗,苏联拒绝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材料“苏联代表认为,这将会要求各国泄露其本国的经济情报,导致‘由某些国家实行干涉另一些国家内部事务’,其‘结果将不是欧洲的统一和重建,而是把欧洲分裂成两个集团’”可知,苏联代表“退出”的理由是危及经济安全,易受外来干涉,导致欧洲分裂。
根据“再由美国提出援助的方式和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援助的本质是美国实施冷战的重要步骤(杜鲁门主义的大规模运用),其影响是加剧了美、苏对抗。
根据“7月,苏联退出会谈。
”可知,苏联持反对态度,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 二战 世界 变化 材料 测试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