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某煤矿年产3万吨煤可研报告.docx
- 文档编号:28170266
- 上传时间:2023-07-09
- 格式:DOCX
- 页数:30
- 大小:53.63KB
强烈推荐某煤矿年产3万吨煤可研报告.docx
《强烈推荐某煤矿年产3万吨煤可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烈推荐某煤矿年产3万吨煤可研报告.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强烈推荐某煤矿年产3万吨煤可研报告
******乡**煤矿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省**县**乡**煤矿
项目名称:
煤矿开采
项目单位:
贵州省**县**煤矿
地址:
贵州省**县**乡
邮政编码:
557600
项目单位法人:
***
项目联系人:
***
制作日期:
二00九年九月十六日
(二)矿山环境影响报告、水土保持和土地复垦方案---24
第一章项目概述
1.1项目的历史简介
贵州省**县**煤矿于2005年10月14日取得由贵州省国土力:
年产3万吨)。
贵州省煤炭管理局于2006年5月8日以《关于贵州省**县**乡**煤矿开采方案设计的批复》(黔煤规字[2006]88号)的文件同意**县**煤矿开始施工建设。
2006年8月份接到省政府通知,要求贵州省**县**乡**煤矿停止任何生产和施工,开始进入煤矿整合阶段。
2006年12月29日根据贵州省人民政府黔府函(2006)202号关于黔东南自治州**县等五县(市)煤矿整合和调整布局方案的批复,贵州省煤炭管理局、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贵州省经济贸易委员会、贵州省国土资源厅、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贵州省环境保护局文件:
黔煤呈【2006】28号关于批复黔东南州麻江县等五县(市)煤矿整合、调整布局方案的请示和贵州省**县煤矿整合、合理矿权设置方案,**县**乡**煤矿规划设置扩能为9万吨年。
明确**县**煤矿为技改扩界扩能(即3改9)煤矿。
至今一直处于停产整合状态,有关手续现已接近尾声。
2009年8月17日,在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已经取得9万吨的采矿
1.2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及企业性质、储量
1.2.1矿区位置
**县**乡**煤矿位于贵州省**县县城南西方向平距约12km。
地理坐标:
东经107°31′03″~107°31′56″,北纬26°23′30″~26°25′13″。
贵新高速公路和210国道通过矿区。
交通相当方便。
1.2.2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煤矿隶属**县煤炭管理局管辖,是**县规划建设的本地区工矿企业用煤和民用煤矿井之一。
**县**煤矿为私营企业。
1.2.3现状矿井简述
**县**乡**煤矿为已建矿山,2005年10月由贵州省国土资源厅颁发了采矿许可证,矿井已编制了开采方案设计,原设计生产能力为3万吨年。
煤矿为已建矿井,主井布置在矿区北部地段,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原)矿山面积1.40km2,采矿标高为+850~风井由于该矿井满足不了9万吨的生产能力,加上矿山的运输问题(主要是矿区公路须穿过高速路),所以准备9万吨的新系统,在矿区范围内,另外选址。
该系统暂时放弃。
1.2.4矿区储量简介
该矿区2007年9月由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0一地质大队编制了贵州省**县**乡**煤矿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根据贵州省国土资源厅文件:
黔国土资储备〔2007〕362号关于《贵州省**县**乡**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和**县**乡**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评审意见,截止2007年9月,**县**乡**煤矿矿区范围内保有资源量为223.9万吨,其中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45万吨,预测的资源量(334)178.9万吨。
此储量是按一层煤计算的结果。
第二章市场分析
由于煤炭和石油一样,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性产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煤炭的需求也会不断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储藏的矿产品的量将会越来越少,矿产品的增值幅度将越来越大。
(一)矿产品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2.1本企业矿产品现状和和市场情况:
本矿煤炭可以作为工矿企业用煤和民用煤,煤炭主要销往电厂、砖厂和本地居民生活用煤。
本矿原煤煤质较好,原煤煤质基本符合环保要求。
原煤出井后采用人工检矸降低含矸率和简易筛分后出售。
目前,本矿的原煤供不应求。
去年,经国家发改委同意,在离本矿30公里左右的地方,拟建一个煤炭日需求量在2万吨以上的火电厂,预计明年点火投产,该电厂投产以后,周围的所有煤矿的日生产量,都无法满足该电厂的需要。
2.2国内近远期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1)市场供需情况及预测
我省煤炭产品主要有省内和省外市场。
省内主要是电力用煤、冶金、化工、建材行业、生活及其他行业用煤。
随着“西电东送”战略的实施,确保从2005年起贵州省每年向广东省输送400—500万kw的电力,加大了电厂的建设,有的电厂已建成发电,对煤炭的消耗量逐年增加,煤炭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本矿所产原煤主要销往本地县市工矿企业用煤,部分供当地民用。
贵州省煤炭的周边市场主要是广东、广西、湖南、四川、重庆、云南等省(区、市)。
据有关资料统计:
到2010年四川省产量6100万ta,消费量6500万ta,缺煤400万ta,湖南省产量4500万ta,消费量5400万ta,缺煤900万ta,广东省产量600万ta,消费量10600万ta,缺煤10000万ta,广西省产量400万ta,消费量2700万ta,缺煤2300万ta,重庆市产量2100万ta,消费量2500万ta,缺煤400万ta。
周边省缺煤严重,预计2010年缺煤量达到14000万ta。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黔煤外运”重点战略工程的实施,我省煤炭外销将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贵州省所生产的煤炭还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本矿的建设,对本地区而言有本地区工矿企业和居民生活用煤,对省外市场来讲有四川、重庆、湖南、两广及海南省等。
本矿有资源储量,开采条件较好,电源、水源有保证,交通较为便利,为矿井的建设及其产品的销售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本矿的建设,其煤炭销售市场前景广阔。
(2)省内煤炭消费市场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快速发展,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西电东送”、“黔煤外运”重点战略工程的实施和本市及临近省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煤炭产品的价格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市场调查附表:
贵州省煤炭消费预测表单位:
万t
煤炭消费量
2010年预测
2015年预测
2020年预测
总计
12190
15150
16050
电力行业
7790
9770
9770
建材行业
650
650
650
冶金行业
950
950
950
化工行业
1900
2920
3850
生活用煤
600
600
600
其它
300
260
230
(3)省外煤炭消费市场
根据对贵州省煤炭周边市场广东、广西、湖南、四川、重庆、云南等省(区、市)市场调查。
我省煤炭的省外市场的需求量见表。
周边省区煤炭消耗汇总表单位:
万t
省(市﹑区)
2010年预测
2015年预测
产量
消耗量
产量
消耗量
广东
600
10600
500
11500
广西
400
2700
400
2800
湖南
4500
5400
4500
5700
四川
6100
6500
6500
7000
云南
4500
4500
6300
6300
重庆
2100
2500
2100
2600
合计
18200
32200
20300
35900
黔东南州麻江县属缺煤地区,本地区煤炭生产量不能满足本地区工矿企业和民用煤要求。
综上所述,**县**煤矿所生产煤炭的销售市场是有保证的。
(二)产品价格分析
1.矿区产品价格现状
目前当地小井生产的煤炭井口吨煤综合售价平均210元吨左右。
通过火车外运的销售价格还要高出本地销售价格。
根据省内外对煤炭的需求情况,价格基本稳定。
2.矿产品价格稳定情况及变化趋势
本矿煤种主要用途为动力用煤和民用煤,随着“西电东送”和“黔煤外运”工程进一步实施,煤炭市场需求量将逐渐增大,目前市场供需矛盾趋于缓和,煤炭产量基本满足市场需求。
本矿煤质较好,基本满足用户要求,价格将比较稳定。
在2008年,本矿的井口吨煤价在380元以上,最高的纯煤,每吨的井口价在600元以上。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复苏,市场价格和需求量都将大幅度提高。
第三章矿产资源、地质概况
(一)矿区总体概况
3.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县**乡无大型矿井开采,辖区内仅有少数民营小型矿山。
为解决周边工矿企业用煤和农村居民生活用煤而规划设置该矿井。
根据黔国土资矿管函【2007】1351号文件,该矿与其它矿井无矿界重叠。
今后,还有可能往贤昌方向继续扩界,增加矿区面积,增加储量(规划)。
3.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按照贵州省国土资源厅黔国土资管函〔2007〕1351号关于对《关于要求重新核定黔东南州麻江县湾寨煤矿等15个整合煤矿矿区范围的请示》的函确定的**县**煤矿的矿区范围,矿区范围由4个拐点组成,各拐点坐标见下表:
矿区拐点坐标表:
表3-1
坐标
点号
X
Y
1
2
3
4
矿区面积3.8415km2。
开采深度由1100米至600米标高。
矿区煤层产于二叠系上统合山组第一段,地层倾向南东东,合山组第一段厚度约50m-59m,可采煤层一层,煤层厚1.00m-1.70m。
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一地质大队对该矿进行了资源量核实工作,并于2007年9月编制了《**县**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核实截止2007年9月,**县**煤矿矿区范围内保有资源量为(333)+(334)=223.9万吨。
这是按只有一层煤的情况下的计算,目前,已经发现第二层煤的存在。
3.3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本设计按照**县煤炭总体开发要求而作。
**县范围内无大型矿井开采,辖区内仅有民营小型矿山,根据**县煤炭开发整合规划,**煤矿属**县规划建设的民营小型矿山之一,该矿与其它矿井无矿界重叠。
为充分依靠地方资源优势,解决好地方居民生活用煤的实际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对于**县煤产量不大的乡镇需要有能满足当地用煤的小煤矿,本矿是根据**县煤炭总体开发和发展规划进行建设的矿井之一。
(二)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3.4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1)地层
区内出露地层有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m)、上统吴家坪(P3w)长兴、大隆组(P3c+d),三叠系下统罗楼组(T1l)和第四系地层。
现从新至老简述如下:
第四系(Q):
零星分布于矿区冲沟及缓坡地带,为残坡积、冲积、洪积的砂砾、粘土及亚粘土组成。
厚度0—5m。
三叠系下统罗楼组(T1l):
出露于矿区以东地区,上部岩性为浅紫红、灰色中厚层泥晶灰岩夹有机质粉砂岩;下部为灰色中厚层板状泥晶灰岩与钙质粘土质页岩互层夹砾屑灰岩。
未见顶,厚度>120m。
二叠系上统长兴、大隆组(P3c+d):
呈狭长状分布于矿区东部的贤昌一带。
岩性为深灰、黄灰色中厚层硅质岩、凝灰质粘土岩及炭质页岩平碎屑凝灰岩。
厚59m。
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P3w):
按岩性特征分二段,描述如下:
第二段(P3w2):
呈带状分布于矿区中部。
顶部为深灰色厚层含燧石条带生物屑灰岩;上部为深灰、灰黑色薄层—中厚层硅质岩夹页岩与深灰色中厚层—厚层状含燧石生物泥晶灰岩互层;下部为深灰色中—厚层状生物含碎屑泥晶灰岩夹少量钙质页岩,含燧石结核或条带。
厚390m。
第一段(P3w1):
上部为黄灰色、灰黑色炭质页岩、粘土质页岩夹煤层(K1),煤层厚5—15cm,为不可采煤层;中上部有一层可采煤层(K2),厚0.60—1.20,局部达2.0m以上,两煤层之间相距约20m,产大量植物及生物碎屑;下部为灰黑色中薄层硅质岩、含岩质泥晶灰岩、硅质灰岩夹页岩和厚5cm的黑色含炭质生物碎屑岩。
厚度50—59m。
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m):
分布于矿区西部,岩性为灰、深灰色厚层至块状泥晶—亮晶生物碎屑灰岩、泥晶灰岩,含燧石团块或条带,有珊瑚、腕足、海百合等生物化石。
未见底。
厚度≥120m。
(2)构造
矿区位于贤昌向斜西翼,总体为一单斜构造,岩层表现为走向近南北向,倾向总体倾向东或南东东,倾角35—42°,一般在38°左右。
区内构造主要发育近东西一组断层。
F1断层:
位于矿区中部的长坡附近,呈近东西向展布的右行平移断层,平移约100m,断层倾向北,倾角80°,沿断层带见角砾岩和碎裂岩,对煤层造成构造破坏,将本矿区的煤层分割成南北两大块。
节理:
矿区内发育两组节理裂隙。
其中一组节理产状为200°∠85°,与岩层走向近于垂直,节理密度2—3条m,节理面平直,延伸较长;另一组节理产状为300°∠75°,与岩层走向平行,但倾向相反,节理面不规则,呈齿状。
(3)煤层及煤质
(1)煤层
矿区含煤岩系为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一段(P3w1),可采煤层一层(K2),煤层厚度较稳定、煤质较好。
自上而下综合剖面层序如下:
上覆地层:
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二段(P3w2):
呈带状分布于矿区中部。
顶部为深灰色厚层含燧石条带生物屑灰岩;上部为深灰、灰黑色薄层—中厚层硅质岩夹页岩与深灰色中厚层—厚层状含燧石生物泥晶灰岩互层;下部为深灰色中—厚层状生物含碎屑泥晶灰岩夹少量钙质页岩,含燧石结核或条带。
厚390m。
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一段(P3w1):
上部为黄灰色、灰黑色炭质页岩、粘土质页岩夹煤层,中上部有一层可采煤层(K2)0.6-1.20m,局部达2.0m以上,底部为一层不可采煤层,厚度约5-15cm,两煤层相距约20m。
下部为黑色中中厚层硅质岩、含碳质泥晶灰岩及硅质岩夹页岩,其底部夹一层约5cm厚的黑色含炭质生物碎屑岩。
下伏地层:
茅口组(P2m)灰色、深灰色厚层—块状生物屑灰岩、含燧石团块。
区内未见底。
煤层产于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一段上部深灰、灰黑色含炭质泥岩或炭质粘土页岩层中。
煤层不稳定,呈层状、似层状产出,煤层产状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产状97-142∠38-42°。
矿区内可采煤层位于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一段上部深灰、灰黑色含炭质泥岩或炭质粘土页岩层中,可采煤层1层(K2),黑色,半亮亮型煤,煤厚0.6~1.2m,平均0.75m,局部2.0m以上。
属不稳定类型,可采,顶板为炭质页岩,煤层底板为炭质页岩层或粘土岩。
(2)煤质
根据其物理性质区内煤层自然类型为半亮型粉煤:
以黑色为主,粉末颜色呈褐黑色,具沥青或弱玻璃光泽,裂开时具贝壳状、参差状、棱角状断口,硬度低,脆度大,体重1.38tm3左右,具粉状、条带状构造。
有机组分以凝胶化组分为主,丝炭化组分次之,稳定组分少见。
凝胶化组分以混胶化基质为主,呈条带状或均一状;丝炭化组分主要为丝炭化基质;稳定组分见有孢子、树皮、树脂及角质层等。
无机组分主要为难选的同生粘土矿物、黄铁矿、石英,偶见重晶石、赤铁矿等。
区内煤岩主要以条带状结构为主,煤岩成分呈条带状(主要为中条带状结构)相互交替出现。
其次生结构主要见到碎裂结构。
区内煤岩构造为层状构造,主要为水平层理,沿煤层垂直方向上可看到明显的水平层理,主要是由组成成分的不均一性而引起。
反应沿煤层垂直方向的煤岩成分变化。
经业主取样,样品由贵州有色地质化验监测中心分析测试,分析结果见下表:
K2煤层煤质分析结果表 表3-2
工程
编号
样品
编号
样长
(m)
水分
Mad(%)
灰分
(Ad%)
挥发分
(Vdaf%)
固定碳
(Fcad%)
硫分
(St,d%)
发热量
(Qnet,dMJKg)
LD1
H1
0.70
0.68
23.62
13.71
43.95
2.50
24.5
LD12
H2
0.75
0.88
21.91
15.57
51.64
2.65
29.3
原主井
H3
0.74
0.60
20.56
15.92
53.90
2.70
30.2
LD5
H4
0.75
1.31
16.07
15.77
56.86
2.76
28.4
开采井
H5
1.50
1.07
18.02
13.73
57.21
2.86
24.0
H6
0.70
1.19
17.98
15.71
55.13
2.32
28.0
LD7
H7
0.74
1.15
16.03
14.21
43.51
2.78
25.3
LD9
H8
0.76
0.98
17.51
14.55
55.35
2.93
27.6
LD11
H9
0.75
0.95
16.25
15.10
42.70
2.91
27.2
根据原煤分析结果,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煤炭质量分级,第1部分:
灰分(GBT15224.1-2004)的规定;第2部分:
硫分(GBT15224.2-2004)的规定;第3部分:
发热量(GBT15224.3-2004)的规定:
M4号煤层原煤煤质为中灰、中高硫、低热值贫瘦煤。
据邻区(麻江县铁冲煤矿煤层煤样检测报告,样品由贵州省地质矿产中心实验室分析)资料,粘结指数G为12,胶质层最大厚度Y为0mm,最大收缩率X为31.5mm,参照烟煤分类表,确定本区K2煤层属烟煤中的贫瘦煤。
煤层可选性,据邻区(**县铁冲煤矿煤层煤样检测报告,样品由贵州省地质矿产中心实验室分析)资料,本区K2煤层可选,检测结果见下表。
K2煤层可选性分析结果表表3-3
样品
编号
样长
(m)
水分
Mad(%)
灰分
(Ad%)
挥发分
(Vdaf%)
固定碳
(Fcad%)
硫分
(St,d%)
发热量
(Qnet,dMJKg)
07MH1
原煤
0.98
16.94
14.61
67.78
3.24
30.0
浮煤
0.93
7.34
16.14
75.81
1.66
33.85
3.5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1)煤层顶底板
区内可采煤层顶底板岩性以炭质页岩为主。
煤层与顶底板岩层间的界线明显,起伏变化小,利于开采。
(2)瓦斯
根据贵州和田煤炭工程有限责任公司2006年9月对**县**煤矿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矿井煤层相对瓦斯涌出量为8.74m3t,2006年度矿井鉴定为低瓦斯矿井。
根据贵州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煤矿安全监察局、贵州省煤炭管理局文件黔煤监管办字〔2007〕345号关于加强煤矿建设项目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的意见,**县**煤矿不属于有煤与瓦斯突出矿区。
(3)煤尘及煤的自燃
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对本矿煤尘爆炸性和煤层自燃发火倾向等级鉴定资料,本矿煤尘有爆炸性,自燃发火倾向为二类。
(4)地温
本区属地温正常区。
(5)水文地质条件:
(1)概况
矿区属溶蚀—侵蚀中低山岩溶地貌,溶洞和冲沟发育。
区内发育两条流向自西向东冲沟,将矿区切割为三部分,北部矿区地势北高南低,中部矿区地势中高周边低,南部矿南西高北东低,总体地势为西高东低。
最高点为北部矿区的白岩山,海拔标高1143.5m。
最低点为长坡以东150m的小溪沟和大塘以西400m处的小溪沟,海拔标高900m左右,为矿区煤层的最低侵蚀基准面。
岩溶地貌发育于矿区长坡北西面一带即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m)之灰、深灰色厚层至块状石灰岩出露地区。
岩溶个体形态有溶洞、落水洞、溶沟等。
区内发育的地表水体有矿区中部的长坡小溪沟和矿区南部的大塘小溪沟。
长坡水沟发源于长坡以西约25m处,属岩溶泉水。
自西向东流经长坡、猪鼻井出图区。
流量0.8ls。
大塘水沟发源于大塘以西约400m处,属岩溶泉水。
自西向东流经大塘、水碾边出图区。
枯季无水,丰季流量0.5ls。
(2)含水层和隔水层
根据地层岩性组合和含水介质特征,将区内划分为3个含水层和1个隔水层。
含水层:
为第四系粘土、亚粘土、砂、砾石及碎石块,孔隙发育,属强透水的孔隙含水层,含水量小。
吴家坪组第二段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
该层大面积出露于矿区内,含较丰富的岩溶水。
主要靠大气降水通过岩溶裂隙补给。
为富水性较强的岩溶裂隙水含水层。
含水不均匀,主要集中于节理、岩溶裂隙中,呈岩溶管道水。
属煤层上部含水层。
茅口组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
该层(组)出露于矿区西部,含较丰富的岩溶水。
主要靠大气降水通过岩溶裂隙补给。
为富水性较强的岩溶裂隙水含水层。
含水不均匀,主要集中于节理、岩溶裂隙中,呈岩溶管道水。
属煤层下部含水层。
隔水层:
吴家坪长兴、大隆组和第一段含煤岩系的粉砂质泥岩、硅质岩、炭质页岩及煤层组成。
含水层与隔水层相间分布,成为相对隔水层。
而在地表层的风化带之下裂隙不发育,几乎不含地下水,透水性弱。
(3)地下水补给、径流及排泄
区内地下水类型以岩溶裂隙水为主,地下水补给主要靠大气降水。
大气降水经地表岩溶孔洞(如岩溶漏斗、溶蚀裂隙等)渗入地下形成岩溶水。
浅部沿分水岭汇入矿区中部或南部冲沟中,或以泉(井)形式涌出地表。
区内泉点常见流量为0.01—1Ls,枯季地下径流模数为2.98—10.25Ls·km2,含水丰富,但不均匀。
总体而言,该区采矿前地下水排泄条件较好。
由于矿区内可采煤层最低标高400m,大部分低于区内最低侵蚀基准面(900m标高),矿后对下水排泄条件有一定影响。
(4)矿井充水因素分析
矿区内可采煤层最高标高1000m,最低标高400m,大部分低于区内最低侵蚀基准面(900m标高)。
顶板裂隙水:
主要是矿井采掘活动中,从顶板裂隙进入矿井的水。
大气降水、地表水是矿床充水的主要因素,一般沿基岩裂隙渗入矿井,裂隙发育地段矿井充水会有所增大。
由于煤系地层中含水岩层较薄,如果采矿活动遇到切穿顶板的断层等,会引起矿井突水。
老煤窑水:
该区采煤史较长,矿区附近分布有一些废弃年限较长的小煤窑,矿区煤层露头线附近,据调查普遍有已炸封的小煤窑存在,其开采时间较长,其间可能有积水。
因此,对未来矿山采矿而言,随着开采面积的增大和深度的增加,老煤窑水可能导入井下,在巷道掘进过程中容易发生老煤窑透水、突水现象。
(5)矿坑涌水量调查
根据矿山周边矿井涌水量的调查,在整个开采过程中未出现矿坑突水,淹井等现象。
矿坑内有少量积水,枯水季节1-2小时,雨季3-4小时即可疏干。
生产规模为年产3万吨原煤的矿井坑道涌水量一般为40-50吨昼夜,雨季坑道涌水量70-90吨昼夜。
此涌水量,雨季、旱季稍有变化,但悬殊不大。
坑道出水多受标高控制,上山坑道积水被下山坑道袭夺,上山坑道多处于干燥状态,下山坑道虽有积水,但水量不大。
由于矿山大部分煤层处于最低侵蚀基准面之下,因此,应严格按设计部门设计的开采方案进行生产,不能开采设计的保安煤柱,以免造成河水倒流淹井现象的发生。
(6)矿坑涌水量预测
未来矿井设计生产能力每年产原煤9万吨,采用类比法预计未来矿井矿坑涌水量为现在矿井矿坑涌水量的3倍,即枯水季节矿坑涌水量为5-7m3=7.73m3s
(2)根据贵州和田煤炭工程有限责任公司2006年9月对**县**煤矿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矿井煤层相对瓦斯涌出量为8.74m3t,2006年度矿井鉴定为低瓦斯矿井,本矿按低瓦斯矿井进行设计。
按低瓦斯矿井平均日产一吨煤每昼夜预计涌出的瓦斯计算:
Q=TqK
=1.25×273×1.8
=10.24m3s
式中:
q——低瓦斯矿井按(m3分吨),查表取1.25m3分吨。
T——矿井日产量273吨d
K——考虑到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数,采区内部漏风,备用工作面风量,掘进、硐室用风等系数K取1.8。
(3)分别法,按各需地点实际风量计算
Q=(∑Q采+∑Q掘+∑Q硐+∑Q其它)K
式中:
∑Q采:
采煤工作面实际需风量总和,m3s;
∑Q掘:
掘进工作面实际需风量总和,m3s;
∑Q硐:
独立通风硐室实际需风量总和,m3s;
∑Q其它:
除采掘硐室外其它需风量总和,m3s;
K:
矿井通风系数。
K=1.25。
1)采煤工作面需风量计算
①按瓦斯(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强烈推荐 煤矿 年产 万吨煤可研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