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时间5.docx
- 文档编号:28161281
- 上传时间:2023-07-08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90.83KB
认识时间5.docx
《认识时间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时间5.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认识时间5
《认识时间》课堂教学设计
章节名称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7单元《认识时间》的(第一学时)
计划学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直观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知道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有5个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知道大格刻度对应分时表示几分;掌握几时几分的读法和写法;理解1时=60分。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钟面上时针和分针各自走过的格子,掌握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分针走过几小格就是几分;仔细观察分针走一圈,同时时针走一大格,理解1时=60分。
培养学生观察、推理、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同时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精神以及团结合作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教学,体会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思想感情。
学习目标描述
知识点
编号
学习
目标
具体描述语句
7.1-1
7.1-2
7.1-3
7.1-4
知道
理解
掌握
欣赏
观察钟面的组成,认识大格和小格。
理解时针和分针的关系:
1时=60分
掌握几时几分的读法和写法。
古今计时器欣赏。
项目
内容
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
正确读出和写出几时几分,并在钟面上拨出来。
学生掌握大格刻度对应分时表示几分后,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尝试读出钟面上的时间,然后师生共同评议、小结,并介绍几时几分的两种表示法。
最后在钟面上拨出不同的时间。
教学难点
读出接近整时的时间,比较快速地说出几分。
理解1时=60分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接近整时的时间,时针和分针有什么特点,并与其他时间作比较,弄清接近整时的时间读写应注意的问题。
通过让学生实践操作和课件的动画演示等教学手段来理解1时=60分。
教学媒体(资源)的选择
知识点
编号
学习
目标
媒体
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
作用
使用
方式
所得结论
占用
时间
媒体
来源
7.1-1
7.1-2
7.1-3
7.1-4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课件1
(图片,视频);
课件2
(图片);
课件3
(文字、动画)课件4
(动画)课件5
(文字、动画)
投影1
课件6
(图片)
《时间像小马车》
早上第一节课上课情景
钟面的组成
时分的关系
1时、1分有多长
怎样读写几时几分?
教材P83第一题
看谁反映快
古今计时器欣赏
B
A、G
A、E
F
E
H
K
H
I
F
I
H、I
F
H
H
K
H
G
时间过得很快
复习半时的读法和写法
认识钟面上的大格和小格
1时=60分
一节课的时间再加20分钟就是1时
用完整的语言描述时针和分针各走了几个格子,就是()时()分。
学生独立填写
在小闹钟上拨出时间。
了解计时工具的演变,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思想感情。
1分
1分
2分
2分
2分
3分
2分
2分
3分
自制
自制
自制
学生制作
学生制作
学生制作
学生
制作
学生
制作
自制
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
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
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自定义。
板
书
设
计
7.1认识时间
12个大格
每个大格有5个小格
一共有60个小格
1时=60分
9时5分6时25分
9:
056:
25
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
教学模式:
探究式教学过程结构: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欣赏《时间像小马车》:
让我们一起乘坐时间小马车,到时间王国里去看看,好吗?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提问:
我们学校第一节课的上课时间是几时几分?
(8:
30)
质疑:
8:
30的时候,分针指着几?
为什么要用30来表示半时呢?
1、观察钟面上都有些什么?
2、时针和分针是怎样走动的?
3、分针指着数字1、2、3、、、、、、12各是多少分?
4、解答:
为什么要用30来表示半时?
1、观察钟面上分针走一圈时,时针走了几个大格?
2、感受1时和1分有多长?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结
构
的
设
计
1、你认为认钟面上的时间要注意什么?
2、一天中你最喜欢哪个时间?
为什么?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交流、引导,使学生明确在认时间时,先看时针走过了几,再看分针走过了几个小格,就是几时几分。
2.分组活动:
我的作息时间
教学例1:
9时5分和6时25分的读写法(板书)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结
构
的
设
计
四、扩展知识,开阔视野
1、现代钟表欣赏(实物)
2、古代计时器欣赏
3、教师小结:
从小做个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好学生。
形
成
性
练
习
知识点
编号
学习
目标
练习题目内容
7.1-1
7.1-2
7.1-3
7.1-4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钟面的组成
1时=60分
1时、1分有多长
怎样读写
古今计时器欣赏
形
成
性
评
价
1、“钟面的组成”和“怎样读写”同学们完成很好,初步会用语言表达几时几分的读法和写法。
2、1时、1分有多长充分体现了学生思维的多样性
3、“1时=60分”有难度,通过合作学习、交流讨论、启发引导,大多数学生能理解,少数学生有困难。
4、“看谁反映快”有点难度,学生速度普遍较慢。
5、“古今计时器欣赏”反应出大多数学生留心生活,能说出见过的各式各样的钟表,欣赏完古代计时器后,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少数学生生活经验差,有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缺乏锻炼。
教材分析:
“认识时间”这一教学内容的编排,是用5分5分数的方法来读取时间,并通过实际的操作,知道1时=60分。
与一年级上册的内容联系起来看,教材对时间的认识是按照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编排的,这样的编排既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也符合平时人们看表读时间的经验与习惯。
分析学生:
“认识时间”这一内容的教学是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学习了“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通过以前的学习,学习已经掌握了钟表及时间的一些知识,如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有12个数字等,并已经掌握了如何看整时和半时。
设计理念:
一、知识的呈现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由于时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在教学注意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更好地理解时间。
如在课题的引入时,运用了第一节课上课的时间(8:
30)引入,这些是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
为什么半时在两点的后面用30来表示,就是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二、在直观中来呈现知识
在教学时,运用多媒体直观地演示,通过看钟面上的阴影部分,用5分5分数的方法读取时间,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1时=60分时,让学生自己拨钟,通过直观形象的实物操作,就能对时与分的关系一目了然。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81页例1及“做一做”第1题、练习十五第1、2题。
教学目标:
1.知道大格刻度对应分时表示几分,会正确读出、写出钟面上的时间,并能根据时间拨出时针和分针。
2.让学生自己探索看时间的方法,掌握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分针走过几小格就是几分。
3.通过观察时针和分针走的关系,知道1时=60分,理解几时半就是几时30分。
4.体会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正确读出、写出几时几分,会拨几时几分。
教学难点:
读出接近整时的时间,比较快速地说出几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钟,学生准备小闹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创设情境。
师:
上课……
师:
哪位同学说说,我们学校第一节的上课时间是几时几分吗?
(边问边出示课件,课件显示一个钟面,定格在8:
30)
2.复习旧知。
师:
你怎么知道钟面上表示的时间是8时30分的?
(时针指着8和9的中间,分针指着6,就是8时半。
)
3.导入新课。
师:
分针指着6的时候表示半时,为什么要用30来表示半时呢?
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时间》。
(板书课题)
二、师生互动,探索新知
(一)认识钟面
1.师:
通过上学期的学习,我们知道,钟面上有些什么?
让学生在学习小组中讨论交流。
完成填空:
有(12)个大格、每一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
)
(二)认识时间。
1.认识分。
(l)引导学生观察分针。
(屏幕显示放大的钟面,演示分针走1小格)
师:
分针是用来表示“分”的,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分。
(2)边在课件中演示,边提问:
①分针指着1是几分?
为什么?
(一个大格有5小格,所以是5分。
)
②分针指着2是几分?
为什么?
③分针指着9是几分?
为什么?
……
(3)解答:
为什么要用30来表示半时?
2、认识时、分的关系。
(1)学生分组操作。
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小闹钟,拨一拨,看一看分针走一圈,时针走几大格,并在小组中互相交流自己的操作结果。
(2)学生反馈交流结果。
学生反馈,教师出示课件:
分针走一圈,同时时针走一大格。
(3)引出“1时=60分”。
师:
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分?
(60分)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
(1时)
师:
通过同学们的操作,我们知道:
1时=60分(板书)
(4)、感受:
1时、1分有多长?
3.认识几时几分。
(1)教学例1第一个钟面
师:
时针走过了几?
(时针走过了9)
分针从12开始走过了几个小格?
(分针走过了5个小格)
师:
那钟面上表示的时间是几时几分?
(9时5分)
(2)教学时间的两种表示方法。
(两种表示方法在上学期已学过,在些让学生注意在写9时5分时,要在两点后面加一个“0”如:
“9:
05”)
(3)说说:
早上9时5分你们在做什么?
(4)让学生独立认识6时25分。
(5)出示8:
55的钟面,让学生读出来。
(6)思考:
你认为认钟面上的时间要注意什么?
(7)提问:
一天中你最喜欢哪个时间?
为什么?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完成练习十五第1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每一幅图中的学生在做什么,分别读出时间是几时几分,再用两种方法记录下来。
学生完成后,两人为一小组,相互说说“我的作息时间”
2、拨一拨
(1)老师说时间(10时45分),学生用自己的闹钟拨出来。
(2)同方一个说时间,另一个拨出来。
四、扩展知识、开阔视野
1、你在哪些地方见过什么样的钟表?
(出示有代表性的实物)
2、老师向学生介绍中国古代计时器
五、总结全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认真研究了现代钟表的计时方法,还知道了古代的人们是怎样掌握时间的。
无论是古代还是今天,人们发明计时工具的目的就是为了好好掌控时间。
让我们从小就做一个守时、惜时的好学生吧!
2009-5-2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认识 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