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品德培养的心理分析.docx
- 文档编号:2815509
- 上传时间:2022-11-15
- 格式:DOCX
- 页数:28
- 大小:55.87KB
学生品德培养的心理分析.docx
《学生品德培养的心理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品德培养的心理分析.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生品德培养的心理分析
学生品德培养的心理分析
品德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学生在后天的社会环境与教育影响下通过自己的道德实践逐渐形成起来的。
中小学生具有良好的品德,不仅可以促使他们在当前更加努力认真地进行学习、锻炼,更和谐地在群体中生活、成长;而且也会使他们在将来更加自觉地从事社会的建设和斗争,为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
教育工作者应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呢?
一、定势的建立与意义障碍的消除
在学校教育的实践中经常看到,同样的教育措施往往在不同的学生身上有不同的反映和效果,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因之一就是与定势现象有关。
定势是一种心理准备状态,是人对当前事物的反映,受先前经验、观点的影响而产生的心向。
这就是说,人对外界事物的反映不是像镜子那样,进行直观的反映,人头脑中先前的一些经验、观点、动机、需要总是会影响着当前的反映。
因而人对外界事物的反映是有准备的,有倾向性的,是经过加工改造的。
举个例子来说吧:
一个学生小学毕业了,考上了某一中学,如果这个学生在入学前就听哥哥、姐姐或邻居的同伴说,王老师真好,他热爱学生、讲课生动、热情、和蔼,那么学生入学后就对王老师有好的印象,就容易接受他的教育和要求。
如果听说李老师厉害,偏心眼,动不动就批评人,真不敢惹,那么学生就会产生害怕李老师或情绪对立的心理。
教育实践表明,运用好定势规律,改变旧定势,建立新定势,有利于提高教育效果。
教师在开学或接任初期,妥善处理好头几件事,如上好第一节课,重视与学生的第一次见面与谈话,处理好第一次课堂偶发事件,批改好第一次作业,带好第一个班,转变好第一个后进生以及做好第一次家访……在学生心目中形成积极的定势是很有必要的。
教师有了威信,那么学生对教师的教育就容易接受。
学生若认为这个老师好,有办法,内心钦佩,他们对老师的教导就爱听,而且乐意按老师的要求去行动。
这就是教师给学生建立的定势。
在学校教育的实践上还会发生另一种现象:
有时学生领会了某些道德要求,却不能见诸行动,或有对立情绪;严重时甚至拒绝接受来自这个教育者的一切要求。
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心理学研究表明,这是由于学生身上出现了某种“意义障碍”。
意义障碍是指心理因素障碍了学生对道德要求和意义的真正理解,从而不能把这些要求转化为自己的需要。
意义障碍产生的原因有:
第一,要求不符合学生原有的需要。
比如学生爱玩弹弓,老师不让玩,由于学生有这种需要,你没收了弹弓他还玩,硬性制止就容易产生意义障碍。
第二,要求过于频繁而又不严格执行。
第三,由于学生经验的局限,对要求产生误解。
第四,要求太强制,触犯了学生个性和自尊心。
第五,要求或处理问题不公正,学生有反感。
第六,由于老师言行不一,不能以身作则,对老师不信任。
由此可见,消除意义障碍,解除对立情绪,使学生与老师之间相互了解和信任,有利于提高教育效果,有利于学生品德的形成。
二、生动具体、形象鲜明地讲解道德概念
学生对道德知识的掌握,常常是以道德概念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它是道德认识的理性阶段。
道德概念是社会道德一般的、本质的特征的反映。
掌握道德概念对于品德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品德形成的基础。
对善恶、是非的界限搞不清,会导致行为的摇摆;对执行准则的意义认识不清则会产生意义障碍。
学生掌握了道德概念,就能够根据道德概念去行动,并以一定的道德准则去评价自己和别人行动的是非、善恶。
学生掌握了道德概念,就能够概括地认识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分清善与恶、美与丑、是与非、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勇敢与冒险、正义与非正义的界限;就能辨明道德的善果与不道德的恶果,从而知道应该怎样在自己的行动中实行道德准则。
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道德概念的教育。
道德概念一般是概括抽象的,因此在讲解道德概念时要生动具体、形象鲜明。
例如,在讲解“礼貌”时,不能停留在礼貌是一个人的语言、动作所表现出来的谦虚和恭敬这种概念上,还必须生动具体和形象化。
如,在语言上,请求别人给予帮助时要说:
“请”;对长辈称呼或为了表示对人的尊敬,要说:
“您”;当别人给了方便或给予帮助时,要说:
“谢谢”;听到别人道谢时,要说:
“别客气”;给别人添了麻烦或无意中碰撞了别人时,要主动说:
“对不起”、“请原谅”;当别人对自己表示歉意时,要说:
“没关系”、“不要紧”或“没事”;早晨见面问声:
“您早!
”;午后见面问声:
“您好!
”;分别时别忘了说声:
“再见”。
这些就是语言上对人表现出来的尊敬、谦虚的具体化。
在行动上,要教育学生:
进门要喊“报告”或“敲门”;到别人家里去,要得到主人允许方可进入;在公共汽车上见了老、弱、病、残、幼要主动让座;在公共场所看完电影或球赛后要让路;骑车要礼让;别人讲话时,不要打断;家里来了客人要“起立”,招呼“请进”、“请坐”并倒茶递水双手捧上,热情招待……只有这样生动具体、形象鲜明、联系实际地讲解道德概念,学生才可能注意听,容易懂,记得牢,用得活。
此外学生日常生活中如果形成了不正确的道德概念,教师要用正确的概念去取代,比如有的学生把勇敢看成是敢于跟老师顶撞,教师就应该引导他们懂得勇敢的正确意义,那就是:
不怕困难和危险,有胆量去做对人民有益的事情。
三、激发和培养道德情感
品德的形成必须要有道德情感的参与。
在学校教育中,不是任何一种道德认识都能转化为道德行动的,有的学生把社会的道德要求说得头头是道,甚至把学生守则背得滚瓜烂熟,但却不去执行,这是为什么呢?
关键的一点就是没有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一个人对于别人和自己的行动举止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要求所产生的内心体验。
有经验的教师总是善于激发学生积极的道德情感,去推动他们履行社会所要求的道德义务。
这是因为在道德认识上渗透了情感的因素,有情感,认识才可能深刻与持久。
学生有了一定的道德情感,才可能推动他们产生一定的道德行动。
一个对班集体有强烈感情的学生,他就会自觉地为班集体做有益的事情,处处维护班集体的荣誉。
怎样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呢?
首先要创造一种情境,教师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
比如,在歌颂英雄模范人物的忘我劳动和他们对敌斗争的坚强意志时,教师要有感情,才能激发学生的感情。
有的教师在讲述和朗诵《周总理,你在哪里?
》这首诗时,充满了爱、敬、悲的情感,因此引起了学生对周总理的无限怀念、无限尊敬和悲痛,激起了学生学习周总理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此外,教师有表情地评价学生的思想品德,也同样能起到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的作用。
比如在谈论一个学生维护集体荣誉的行为时,教师以赞颂的语言和表情,不仅能使那个学生感到欣慰、愉快,同时也使其他学生产生羡慕、尊敬的情感。
同样,在讲述一个学生不守纪律,破坏集体秩序的行为时,教师的不满和指责的情感,能使不守纪律的学生感到惭愧和不安,也能使其他同学感到愤慨。
提供必要的知识,丰富学生有关的道德观念。
正确的认识必然会产生正确的情感,认识的改变,也必然会引起情感的改变。
同时要培养学生用理智战胜情感,不要让情感支配理智。
教师在转变后进生时,真挚而热情的感情,能触发他们心灵的深处,引导学生转向进步。
开展有意义的教育活动。
活动是产生多种多样情感的重要途径,也是巩固学生新的情感的重要方式,在活动中也可以消除某些消极的甚至有害的情感。
例如,要克服惧怕的情绪,只有在锻炼勇敢的实践活动中,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在培养学生道德情感时,还要注意消除不健康的情感。
因个人或集体的成就而感到高兴,因一时的挫折失败而感到难过是十分自然的,但因此在别人或别的集体面前得意忘形、趾高气扬或是垂头丧气、伤感备至,就很不应该。
对同志幸灾乐祸或有嫉妒心,则是不道德的情感。
教师应当指出这类消极情感的错误和影响,从而把学生的情感引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四、抗拒诱惑,增强道德意志的能力
意志在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动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有的学生有了道德认识,也有道德行动的愿望,但由于意志力薄弱,不能做出相应的行动。
有的学生虽然也能付诸实行,但由于缺乏毅力或不能抗拒诱惑,因而不能坚持到底。
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就是要使学生养成控制和调节自己行动的习惯,以自己的道德意志去克服内外干扰。
一种比较稳定的道德意志一经确定之后,人们往往不以外部环境的影响为转移,而以内部的道德意志来调节自己的行动。
这时学生的品德形成过程就由外向的传导过程转化为内向的传导过程,从由客体到主体的转变转化为由主体到客体的转变。
这时学生的道德品质就达到了高水平。
心理学的研究说明,外部诱因和不良动机的诱惑往往是产生不道德行动的重要原因。
因而良好品德的形成是与抗诱的意志力增强分不开的,而这种抗诱的能力是可以学会的。
为此,教师在训练学生的道德意志,增强抗拒诱惑的能力时,应注意三点:
第一,提供道德意志的榜样,激发锻炼意志的愿望。
比如革命领袖在闹市学习的实例;邱少云为了整个部队不被暴露,烈火烧身的事例;北京五十五中模范共青团员刘玲,在病魔摧残下,仍时时处处关心集体关心别人,默默地做了许多好事的事迹,都可激发学生锻炼意志。
第二,组织道德行为练习,提高自制和抗诱惑能力。
有的教师坚持组织学生冬天早晨锻炼(如长跑),组织夜间的巡逻以培养学生的意志。
第三,有针对性地进行意志能力的培养。
比如对胆小的学生培养他勇敢的精神;对优柔寡断的学生培养他果断的品质。
有个教师约好一个爱打架的学生上公园,当师生来到公园时,老师说,今天来公园的任务是专找打架的场面去劝架。
这样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这种有针对性地抗拒诱惑的练习,不仅使学生改掉了不良行为,而且从中养成了良好的品德。
五、行动习惯的养成与奖惩
学生品德的形成,除了要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锻炼学生抗拒诱惑的意志力外,还要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动习惯。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这是在品德教育上四个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环节。
而“导之以行”即道德行动习惯的训练,则是更为重要的一环。
人的道德面貌是以行动举止来表现、来说明的,也是在实际行动中形成和发展的。
道德行动及其习惯,是受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支配和调节的;同时,道德行动对道德认识的巩固和发展,对道德情感的加深和丰富,以及对道德意志的锻炼又起促进的作用。
品德的形成,关键就在使道德认识转化为相应的行动、习惯。
因此,道德行动习惯的养成,对品德的形成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个学生从小养成了整洁守时、热爱劳动的习惯,就有利于形成工整、勤劳、守纪的良好品德。
行动习惯是在生活和教育过程中形成与培养起来的。
习惯的形成方式有:
第一,专门组织开展行为习惯训练的练习性活动,创设重复良好行动的情境,排除重复不良行动的机会。
提出“培养一个好习惯,改掉一个坏习惯”的口号。
第二,提供良好的榜样让学生去学习。
榜样是社会道德规范和道德标准的化身。
要提高学习榜样的教育效果,必须启发学生认识榜样的本质,并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地联系自己的行为,用道德榜样及其所体现的原则衡量对照自己的行动。
第三,行为习惯要从早抓起,从小事抓起。
第四,与坏习惯作斗争。
消除习惯性惰性障碍。
第五,培养班集体的良好作风来培养每个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行动习惯的养成,起初是需要强化的,奖惩褒贬就是道德行动习惯外部强化的基本形式。
心理学研究表明,奖惩的效果是相对的。
它取决于许多因素:
第一,学生受奖惩的历史。
一般来说,赞扬比指责的效果要好,如有的后进生,平时受的指责、批评较多,一旦有了好的表现,及时受到了表扬,就特别容易感到。
一个平时多次受表扬的学生,有了过失,教师如果对他迁就原谅,采取“隐恶扬善”的态度,就会对他的品德形成产生不良影响,教师若从善意出发,进行一次严厉的批评教育,往往胜于过去十次表扬。
第二,不轻易批评或表扬的老师,偶尔一次表扬或批评的效果大。
第三,评论者是否有权威,会影响批评或表扬的效果。
有权威者的表扬,能引起学生的愉快和自豪,促进学生进一步努力;有权威者轻微的谴责和批评,也要比威信差的教师所作的较为严厉的处罚,更能引起学生的强烈印象,促使他们较快地改正缺点。
第四,师生关系是否融洽,也影响到批评或表扬的效果,师生关系好,就是批评也能起到表扬的作用;师生关系紧张,即使表扬,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生 品德 培养 心理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