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心理学教案.docx
- 文档编号:28140515
- 上传时间:2023-07-08
- 格式:DOCX
- 页数:58
- 大小:68.15KB
家庭心理学教案.docx
《家庭心理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心理学教案.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家庭心理学教案
家庭心理学教案
FamilyPsychology
第一章家庭心理学概论及家庭概论
前言:
一、什么是家庭心理学
家庭心理学自1960年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
特别是1985年美国心理学会正式认可《家庭心理学》这个分支领域之后,它不仅有专属的组织及专业期刊外,同时在美国几个大学也陆续成立了《家庭心理学》的人才训练及专业期刊外,同时成立了有关的训练课程及学系,各项研究活动可谓方兴未艾。
家庭心理学是有关家庭机构的心理学,选择家庭内相互作用这个主题的有关心理学的理论和应用,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理论现实性。
有些观点认为心理学是把家庭现象与社会背景隔离开来研究的,把家庭内部关系在先进的信息社会中如何演进。
本课程用读者熟悉的概念类型过程等来阐述信息社会中的家庭关系;同时,给读者指出理论在临时性和可完善性方面的局限和缺陷。
家庭在教育实践中越来越多地求助于家庭之外的指示,比如心理普及,社会化的各种途径(新闻媒介,家庭,夫妻)从十分矛盾的人道主义中得到启发。
二、为什么要学家庭心理学
我们大多数人都会成家,我们一生中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家庭中度过。
家是“温馨的港湾,心灵的驿站,情感的归宿,社会的细胞。
”家是我们把心放在那里的地方,是我们寄托了太多的情感和伦理理想的地方。
而在变动的现代社会中,家庭这个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裂变,充满着太多的变数,出现了许多耐人寻味的变化:
试婚、离婚、婚外恋、家庭暴力、望子成龙、黄昏恋等。
要想理解在这种种变化现象背后人们的想法,有不免有着太多的感情色彩和道德标准。
每个人都自觉不自觉地对事物做着自己的价值判断。
我们应偏重于有关家庭内相互作用的社会心理学,正是将家庭现象与社会背景结合起来,兼顾微观和宏观角度的多角度考虑。
给家庭心理学下定义,可以成为某种智力开发的动力。
与其阐述什么是家庭关系,我们更想阐述一些心理学家分析家庭关系的方式。
客观分析婚姻家庭的诸般现象,科学地解读家庭内各成员的心理及与社会交换时的心理变化和状态,不仅是促使每个人身心健康的有效途径,也是建造和谐社会的一个非常积极有效的突破口。
第一章从学科的角度讲述家庭心理学的研究基础,有关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作简要介绍,后面就各阶段的发展变化中的心理特征作探讨。
1家庭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家庭机构
家庭是什么
家庭的界定——谁是家庭成员
什么是家庭的机能
家庭现在濒临危机吗
心理学是追求美的,以科学为依据的一整套知识,是研究处于发展序列中的个体,追求心理结构平衡、有序、和谐,促进人的意义表达,是关于心理上的美学色彩,揭示的是发展序列和发展差异。
是研究人的内隐过程(知觉感觉等)和外显样态(言语表情等)。
社会学是追求善的,以正义为本的一系列疑问,对社会公平的渴求,人文关怀的特色。
一滴水见阳光,决不放过你!
不让你的泪白流!
是研究特定的一群人,社会学视角下的人是社会结构中的人,也叫群体学,机构组织权力以及人所处的境况研究。
最主要关注:
谁是弱势怎么形成了弱势公平吗代表谁的利益
哲学是追求真的,是追根研究和还原研究,以抽象地人和人类意义上的人为研究对象,以信仰为魂的价值取向,是研究天性的。
信息社会中家庭与配偶关系
信息社会中,家庭的地位如何尤其是,配偶关系是如何变化的这一章将通过分析某些社会学和历史学家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而得出心理学家对家庭心理学的脉络。
一、一个经典的观点:
伴侣关系
为了分析现代家庭,从1945年起,伯杰斯等人提出了一种既典型又理想的区分指定婚姻和伴侣婚姻的方式。
这两种形式中的前者有以下特点:
1婚姻由父母安排;
2经济目的(遗产转让,工作分工)占主体并作为合法结合的原则和功能独裁准则;
3家庭屈从于外界强加于它的行为规范。
而伴侣关系的婚姻(也称民主家庭)则把夫妇和孩子对个人发展的追求放在首要位置,婚姻建立在双方自由选择的基础之上,并且具有作为(配偶之间甚至配偶和孩子之间的)功能的民主。
从指定婚姻向伴侣婚姻的变化,是由于农业与手工业生产方式向工业经济和市场经济;同时随着新型经济的出现,产生了人口流动和城市化浪潮。
1963年,古德在调查工业化对世界不同地区家庭的冲击的同时,精确地分析并推广了这种变化方式。
据他看来,它有以下特点或规律:
1亲属对核心家庭的行为失去控制,正说明了工薪阶层不断普及这一现象:
相互间的权利和义务变得很模糊,自主化扩大了。
2父母对子女的(配偶选择)婚姻选择的控制减弱了。
3聘礼---婚姻前景的调节者,失去了它的重要性。
4以家庭为单位的经济生产向企业型的转移引起了家庭内情感份量变重。
作为行为和发性原则的相互吸引力变得不可缺少了。
5在这方面,家庭适应性好像。
。
。
。
受夫妇关系的限制,而不是受配偶双方在婆家或岳家(从血统体系向婚姻契约过渡)的容纳程度。
6相应地,配偶间的关系从本质上来说是不稳固的,离婚率一直很高,而不像非工业社会中,离婚率和高忽低。
(7页)
古德理由充足地指出:
这种夫妻家庭是一种既理想又典型的家庭,从数量上讲,这种家庭在工业社会中占主体地位;同时对家庭成员而言,这种家庭是一种行为规范。
在伴侣关系基础上,这种家庭在什麽范围内适应了工业体系呢古德和帕森斯的观点很吻合:
1.亲属关系变得很不重要,这就能使劳动力进行流动,以便适应劳动市场的变化。
2.职业角色以竞争、完成任务和疏远感情为基础,与之相比,家庭是情感稳定的必备保障。
3.通过孩子社会化的渠道,家庭能确保价值的再生产,而经济就建立在此价值基础上。
(8页)
现象:
很多女子趁年轻貌美,浪迹于非富即贵的男人中,获得物质的满足,和表面上很风光的幸福,剩下的生命似乎可以靠几年的青春反而吃到永远,再用所获得的物质去找自己的‘爱情,他们的问题是:
我活得不是很好吗很多学者认为:
这与廉耻有关联。
似乎以下的结论有些解释。
商人重利轻别离。
结论:
(10页)
1.如果家庭保留了许多劳动性功能,那麽,履行职责的结果就会和感情结果相矛盾伴侣把夫妻双方的感情发展看作第一目标和合法婚姻的中心思想。
另外,从空间上讲,谋生活和家庭环境分开了。
这使得家庭流动性更大了。
各人都可以离开家庭,而不会在无意中失去工作。
在农业和手工业体系中,就远不是如此。
再说,他们还可以比较(比如家庭的,职业的)各种生产活动的(物质上的,心理上的,关系上的)利益,以及替换它们所要付出的代价。
2.在劳动领域和情感领域的广泛联系和亲戚关系网络基础上,某些作者提出了“改变的大家庭”的概念。
对理解现代家庭,它比核心化概念更可取。
然而,核心家庭的日常功能的巨大独立性、核心家庭中不同辈份之间缺乏一致领导、思想观念偏重于核心家庭的自主化,所有这些因素都促使我们把“改变的大家庭”这一概念只用作为谨慎措施:
避免把现代核心家庭归纳为从情感上、从物质上与亲戚完全隔离的群体。
二、辩证的伴侣关系
(一)过渡发展的观点-----阿利耶斯指出,古代家庭的作用是聚集财富,共同从事某一职业及在社会上的日常互相帮助,而独立的个体是无法在这个社会中生存的。
(12页)
通过一个奇特的大转变,婚姻尤其成了退出别人圈子的好地方。
昔日婚姻是社会的基础,今天只不过是支撑社会不使其支离破碎的一种办法。
(13页)
从事公共社交的人没有了,家庭活动领域进一步得到发展,正是这一切使得森尼特提出了他的观点。
和帕森斯的观点相反,他认为从19世纪起,和心理情感稳定因素一样,家庭起的作用很差。
社交活动逐渐减少,引起了一场思想运动,即人性论(责任)被个性论(自由)取代了。
这一事实同时通过以下两点体现出来:
隐退回家庭保护伞中、专横的自相残杀的痛苦感情。
总之,家庭关系的心理化---自主化方面----为思想争鸣而不是情感稳定开放了大门。
(二)暴力---
(三)标准矛盾
三、哪种自主化
(一)族内通婚—
(二)新型监督方式---
四、多样的相互作用类型
(一)依据容纳方式分类:
鲁塞尔区分现代社会的三种类型:
联盟,融洽和结合
斯特拉韦,万得.海顿和罗伯特把一个相对的两极相对起来,即“聚合”与“独立”
梅纳翰姆用“夫妻家庭”反对“结合家庭”
(二)依据与环境的关系分类---(26页)
1971年,D.雷斯在他的研究中划分了三种类型的家庭。
1.“环境敏感型”家庭的特点是:
认为环境是可以控制的,并且是安全的,对外界的信息敏感度较高,而这些信息已被家庭活动处理过了,其目的是为了获得问题性质的一致并达到合乎逻辑的解决,家庭内部交换信息比较多。
2.“个人距离敏感型”家庭的特点是:
环境是以私人的方式来管理的,与外界的相互影响较大,但并不能在内部产生交流&影响。
其重点放在个人影响&控制环境的能力上。
“不能越俎代庖”的思想比较重。
3.“一致敏感型”家庭的特点是:
认为环境是混乱的,不易控制并令人担忧,与这个指导方向相符合,家庭和外界的影响已缩减到最小程度,而内部接触达到最大限度.在这里,对一个问题性质的确定是一种真正的商讨,更是维持永久同一性的方法,因此问题解决得很快并未过多考虑外界信息(或引入许多歪曲意思).
(三)依据主导方向分类――第三种分类标准是婚姻家庭的优先原则。
29页
法贝尔提出了区分三种家庭组合的观点:
“倾向子女型”“倾向家庭型”“倾向父母型”。
(四)依据家庭发展阶段分类――30页
除了前面提到的集中研究方向,根据生活周期,“发展法”建立了一种类型学。
在依夫林·德瓦尔和鲁本·希尔等研究人员的推动下,这种方法根据一系列标准来给家庭分类:
1.家庭中个人角色的类型和数量
2.生活中某一阶段的主要问题
3.家庭在亲戚网和社会制度中融合方式
4.随着家庭成员的年龄增长,家庭角色内容的变化
因此,可以划分出“建立阶段”,那是只有两种身份(妻子和丈夫)的相互作用,中心问题是如何相互适应;“孩子出生及学前教育阶段”,一连串的身份包括父母兄弟姐妹的关系,重新安排各种活动的问题及以孩子的需要为中心的问题占主导地位;“孩子脱离家庭阶段”,家庭缩小,但(姨父、舅父、祖父母、外祖父母等)身份会增多,此时的中心任务是如何调整适应二元形势。
希尔和罗杰斯提出了八个连续的阶段。
每个阶段都以不同的逻辑为特点,或者以不同的凝聚力为特点。
五、社会分层现象和相互作用类型(32页)
根据上面所划分的或由此而引申的分类方法,许多研究都致力于调整不同层次及社会阶级中家庭的位置。
分类法研究的角度并不同,但互不相同的分类方法经常有相同的观点。
鲁塞尔和布吉尼翁都谈到了融合程度。
对他俩来说,当人们从耕作者—商人转变为中层或高层干部时,出现了处于中间地位的工人和职员,家庭开放和配偶双方的独立自主要求越来越强烈。
另一方面,梅纳汉通过经济体系把家庭行为的不同类型和劳动能力的变化和使用联系起来。
“夫妻型”主要在工薪阶层,即在工人职员干部中占主导地位;而“合并型”则和中等工薪阶层及脑力劳动者相关联。
在一个相近的观点中,勒福谢尔讲到了有关产生社会分类的条件。
她把有关性和家庭的新形式(角色淡化,夫妻双方独立自主,平均主义,推迟生育)的出现和有丰富的学习资历的新兴中层阶级的特殊发展战略联系在一起。
面对失去社会地位的真实地或相对的威胁而做出反应时,这种新兴中层阶段就接受那些可能性较大的生活方式和中间价值。
前面出现的“融洽型”家庭中也会出现这种精打细算的生活方式。
盎格鲁萨克森的社会学者运用的是“劳动性-情感性”这条分析路线。
在被列为低等工人阶级的家庭中,他们常发现劳动性被作为联姻的目的了(联姻首先是为了维持日常生活),而情感性在中层阶级中占主导地位。
1.在第一种情况下,重要性在于交换服务,严格劳动分工—妇女观家务,男子挣钱—以及在与职业角色和家庭角色件很好的相互补充。
从功能观点来看,家庭结构的一定程度的灵活性能使家庭局部地面对日常生活中的困难和束缚。
通过不断扩大的连带性和扩大的亲戚关系二者间的密切联系,协助和合作才有了保证。
遵守传统和服从权力都被看得很重。
性别和年龄的差异甚深渗透到相关生活中去了。
总之,重点在于法定婚姻是截然不同的男女生活在一起,家庭情感的联系主要存在与母亲和孩子的关系中。
2.第二种情况下,社会层次越高,家庭形式越有相互影响的趋势,而不只具有法律趋势。
因此,在更核心化更自主化的中层阶级家庭体系中,自给自足、共同财产、团结一致及家庭融洽等一系列价值都引起了其相互间的影响。
通情达理,自觉遵守纪律及独立性都被认为是个人自立或个人能力的一方面,被认为是家庭成员的特性,而不是外界的命令。
它的重点在于伴侣之爱。
我们坚持人际间情感满足,交流的重要性以及可能情况下的行动协调。
因此,不同的家庭组合方式反映了阶级地位的不同。
在对不同阶级的五百个新型家庭的纵向调查中,我们阐明了婚姻和家庭生活的根本不同点:
1.当夫妇双方的物质资本和精神资本增加时,侧重于“自我”、独立自主及权利的要求常被提出来。
2.“我们夫妻”和“我们家”这两种思想在教育界和近教育界的家庭内开始有竞争趋势。
相反在工人和职员家庭中,通过孩子,夫妻能更快更直接地获得主导方向。
3.侧重于向心力价值(忠诚、持久、正式婚姻的重要性、夫妇双方相互依赖)的现象在低薪阶层比较突出。
随着夫妻双方的社会文化资历加深,这种现象渐渐减弱。
4.家庭“封闭”(为了提高内部作用的价值而限制和外界的劳动影响和情感影响)的现象在职业社会层次较低的家庭中比较明显。
然而应该指出的事,这种现象在两种情况下都很广泛。
5.在所有的环境中,家庭关系是使人获得满意的最可能的来源。
然而在高层次社会中,这种关系还引起了职业和社会生活中类似的希望。
在工人和职员阶层(尤其是妇女)中,情况远不是如此。
1988年对日内瓦309个家庭的调查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这些结果。
事实上,“堡垒型”家庭的功能很明显地在社会金字塔底部频繁出现,而随着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融洽型”家庭逐渐普及。
明确了一般范畴以后,我们可以着手研究家庭的一个更特别的方面:
即在家庭生活中夫妻双方各自的角色。
家庭的复杂性
造成家庭群体多样化的三个主要原因:
第一:
环境多样性
第二:
当人们遵从相同的家庭价值观时,他们所处的环境不同造成了环境多样性。
第三:
是对个体自主性的过分重视,也就是所谓的个性化。
在高度个性化的地方,人们的行为采用的是那些他们所认为的对他们目前环境最为有用的方式。
文化多样性
现代化和家庭变迁的“趋同理论”:
在20世纪,大多数主要的西方社会都是经济发达的社会,所以这就表明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如同他们的现代化一样最终会变得与西方社会越来越相似。
根据趋同论,经历了现代化的社会,其家庭的运作会倾向于更为相似。
改善经济状况所需的必要条件对家庭提出了共同的要求,更大的生产力所带来的利益为个人自主性创造了共同的机会。
家庭的构成
自主性与依赖性
环境多样性
具有相同家庭文化理念的人会以不同的方式生活,这是因为现实环境会影响到他们所作的决定。
把他们置于不同的环境中,有可能以不同的方式生活。
(陈世美的故事)
个性化
在今天大多数社区中,未婚生育、婚内分居以及离婚已经很少和耻辱联系在一起了。
决定家庭是组合还是解散已日渐成为一种个人喜好的结果,不再是对社区或者社会期望的回应。
人是内在自我的目标变得很明显。
越来越多的人为了满足他们不断变化的需要和期望而拥有了更多的短期关系。
“持续地和某个特定的人生活在一起会成为个人自我实现的障碍”,这种信念经常成为破坏某种关系的基础。
另一方面,“和那些能够为自我发展创造特定条件的人生活在一起,”这种想法则为建立一种新的关系提供了基础。
对纯关系的个人偏好侵蚀了固定的家庭结构的文化基础。
家庭的优先权
虽然当代社会生活是高度个性化的,但是当我们处境困难时,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需要帮助和支持,而且几乎每一个人都对人们的亲密接触有着强烈的要求。
每个人都拥有一个私人网络,它是由家庭成员、朋友和熟人所组成的混合体(Cheal,1988;Allan,1996)。
然而,家庭成员往往位于或者靠近我们私人网络的中心。
英国的资料清楚地表明,家庭成员大概以11:
1的压倒性优势被认为比朋友更重要(McGlone,ParkandRoberts,1996)。
同样的,与朋友相比,人们更愿意与家庭成员一起共度时光,这两者的比例大约为4:
1。
问题:
通过让人们开放式地回答这样一个问题:
即在近期发生的事件中哪些是个人认为最重要的事件,英国家庭专业调查很清楚地证明了家庭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具有重要意义(ScottandPerren,1994)。
家庭事件比其他类型的事件更多地被人们所提及。
在这些被提及的家庭事件中并不是所有的事件都是正面的,因为这其中也包括了家庭问题(2%)和家庭成员的死亡(16%)。
然而,正面的事件包括家庭成员的出生(26%)和家庭成员结婚(19%)则是最有可能被强调的。
虽然妇女和老人要比男人和年轻人更愿意提及一些包括他人在内的家庭事件,但是家庭事件的重要性是跨越了性别和代际边界的(Scott,1997)。
独立生活的成年人几乎和他生活在婚姻家庭中的人一样都会提到他们的家庭成员。
那么,可不可以说,多数人关注家庭,即使行为上不表现,思维上家庭占有率也是很高的。
家庭成员就是那些我们感觉特别亲近的人,并且他们也是我们期待中应该感觉到亲近的人。
在一些家庭中,这种期望表达为“家庭第一”的信念。
被看作是将家庭放在第一位的澳大利亚的一项很好的研究:
当人们不能照顾自己时,由谁来照顾的问题(d'Abbs,1991)。
大部分人在他们生重病或做完手术之后都会有一种强烈的愿望,那就是“所有的事情都在家里解决”。
家庭之外的人被认为是不可靠的,并且有可能存在某些潜在的威胁。
尤其是如果让他们进入家庭之中并且和所有的人生活在一起时。
此外,家庭以外的人还被认为在个人兴趣上与家庭成员处于不同的水平。
这种对家庭的内部世界和社会的外部世界进行清楚划分的感觉还明显地表现在人们对邻居的不信任上,也表现在他们不愿意使用由公共基金支持的社会服务上。
事实上,大部分案例里这主要是指对配偶的依赖。
彼得。
艾布斯在澳大利亚所进行的一项“关于在家庭中谁提供私人照顾”的研究发现配偶是最通常的照料者。
家庭关系的结构:
帕森斯的“洋葱”原理:
不断增加的社会距离是以位于“洋葱”结构中心个体与外人之间的关系纽带逐渐弱化来表示的。
文化因素
环境因素
规范性指导方针
家庭史
家庭关系中菜单结构性变迁
家庭义务通常反应的是家庭关系中的某种优先权体系,这仅仅只是因为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内完成每一件事情。
人们必须做出选择来决定谁将被给予较多的时间,谁将拥有较多的金钱,而谁又将获得较少的关注以及水将获得较少的金钱。
正如家庭的优先权受到特定社会中人口统计史和社会变迁的影响一样,它并不是随机的。
它也受到特定的家庭史的影响,它是与身体上的亲近感相关联的,尤其是对那些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人而言。
在分居的家庭中,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通常具有较低的优先权。
优先权的实际水平受到生物上血统的影响,并且因此受到家谱上关系亲近程度的影响,同时还受到某些关于婚姻连通性的观念的影响。
秋达斯和沃克(1989)认为这种照顾关系表现了一种优先权的层次,他们称之为“传统的西方标准的优先权结构。
”这个结构的规则是:
亲属关系近的人优先于亲属关系远的人;具有亲属关系的人优先于非亲属关系的人;女性亲属优先于男性亲属。
家庭心理学的研究基础
第一节:
家庭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家庭机构
一、家庭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1.谁是家庭成员
家庭边界:
将人们按照家庭成员来命名或称呼是划定家庭边界的一个重要方法。
我们将某些人包含在我们的家庭事件之中而将其他人排除在外,社会科学家将这称为勾画家庭边界。
家庭边界是一种将家庭内部的人与家庭外部的人相分离的屏障。
只有当那些对于我们而言是想当然的界定边界的规则被打破时,我们才有可能意识到我们所接触的这些社会过程的重要性(Boss,1987)。
对家庭规则毫无预料的破坏是产生幽默还是产生悲伤,这就依赖于这种破坏是怎么产生的以及谁是受影响最大的人。
举例:
目前许多西方社会中,人们发现在那些遭受阿尔茨海默氏病(Alzheimer’disease)影响的中老年人群中存在着家庭边界模糊的问题。
家庭:
被认为是任何由具有亲密关系的人所组成的群体,这种亲密关系被认为是经历了较长时间并且跨越了代际(Cheal,1988)。
家庭的定义是与社会环境及文化环境相关联的,这其中包涵了人们如何思考家庭、人们如何谈论家庭以及它们所进行的日常生活(Flandrin,1979;Trost,1990)。
2.家庭是干什么的
在家庭定义不断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人仍有一些基本的核心是不变的,那就是家庭是一种对资源、照顾、责任和义务的共享。
什么是家庭与家庭是干什么的有着本质的联系(ElizabethsilvaandCarolSmart,1999:
7)。
相对于过去而言,现在的社会学家和社会政策分析家以及许多服务性行业的工作者们在使用家庭的定义时更多的是强调家庭的功能,而不是家庭的结构(Bala,1994)。
3.家庭如何与其他群体相联系
家庭之所以和一些群体相联系,是因为它要依赖于它们。
在任何社会中,家庭都不可能独立地满足所有的需要,因此它必须从其他群体那里获得支持和资源。
在市场经济中,大部分资源都是只有你能够支付的情况下才是可供给的,这就意味着人们要进入家庭之外的经济交换中。
在今天大多数经济发达的国家中,常常是丈夫和妻子都被有偿雇佣。
研究课题:
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的大萧条对许多国家的家庭都造成了冲击。
格伦·爱尔德(GlenElder,1974)很好论证了在美国大萧条对家庭德影响。
数据:
他的重要研究所使用的是儿童的纵贯数据。
被试:
选择对象是奥克兰和加利福尼亚两地在1931年到1932年年满11岁和12岁的儿童,在他们年近40的时候再对他们进行一次研究。
像这样在长时间内收集相同人的资料的纵贯研究是追踪人们的家庭生活在受到新的环境影响时会如何变化的最可靠的方法。
结果:
爱尔德把被试称为“大萧条时代的孩子们”,他们展现出了家庭经济地位的下降对家庭互动的变化所造成的影响。
在奥克兰的样本中,从1929年到1933年平均家庭收入下降了约40%。
家庭成员通过自己生产出更多的物品和服务来适应这种经济上的跌落。
母亲们和孩子们的经济角色在扩大,而父亲作为提供者的角色却在萎缩。
这种情况消弱了父亲平时所拥有的那种社会控制的角色,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对儿子的控制上,男孩们和女孩们在经济活动上高水平的参与巩固了他们的自主性,使他们过早地向成年人过渡。
对女孩而言这就意味着他们要较早地承担家务。
在那些没来的中产阶级家庭中,女孩对结婚的偏好超过了对接受高等教育地偏好。
二、家庭的起源、进化和发展
1.人类家庭的起源
人类家庭的起源要追朔到远古时代。
距今约500-700万年前非洲类人猿发展而来,1974年,在埃塞俄比亚发现了古人类的化石,证明了脑部已进化长大,脚能直立行走。
那时的地球温度偏低且干燥,热带雨林逐渐减少,出现了沙漠和草原,为了生存,树上的类人猿不得不适应环境,渐渐的有些类人猿从树上下到地面觅食,渐渐习惯了直立行走。
根据13具化石有成人有孩子推断那可能是最早的集团生活,也就是“家庭”最开始的雏形。
2.家庭成立的三个契机
人类的食物获取方式和直立行走:
带回食物-分配-共同食用
脑的进化和生理上的早产—父亲角色的确立
人类性的特殊化—近亲禁忌(incest-taboo)制度化的由来(Freud,S.)
灵长类雌性哺乳动物有周期性分泌荷尔蒙支配的性周期,性皮膨胀,分泌气味吸引雄性来进行交配。
此种交配是为了受孕繁殖定时产生受孕,发情-性交-妊臣。
而类人猿是不靠荷尔蒙支配,女性并不知道自己的排卵期发情期,有很强的包容性,可以在妊妊臣成和步入是实性交,进入意识。
但性周期是相对隐蔽的,只要性交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家庭 心理学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