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难点突破专题11 遗传定律常见题型专项突破解析版.docx
- 文档编号:28134850
- 上传时间:2023-07-08
- 格式:DOCX
- 页数:49
- 大小:428.39KB
高考生物难点突破专题11 遗传定律常见题型专项突破解析版.docx
《高考生物难点突破专题11 遗传定律常见题型专项突破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难点突破专题11 遗传定律常见题型专项突破解析版.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生物难点突破专题11遗传定律常见题型专项突破解析版
《2020届高考生物难点专项突破》
专题11遗传定律常见题型专项突破
(解析版)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题不难发现,关于遗传规律知识的考查是重中之重,无论分值还是考查频度都非常高,一道题目往往涉及多个知识点,如基本概念理解、显隐性关系判断、概率计算、基因型推导等,但主观题通常是步步深入。
一、命题角度:
主要是利用文字信息、表格数据信息等方式考查学生对遗传学问题的分析处理能力;此外实验设计、育种、遗传病控制等方面的应用也是热点。
二、命题形式:
基本概念、原理、遗传病的有关问题都可以以选择题形式考查,而遗传规律的应用、相关性状分离的计算和遗传系谱图绘制等多以简答题形式出现,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与语言表述能力。
本专题将以2016-2019年各地真题为依托,将遗传定律的题型按照主观题设问梯度分为基本概念类;基因型推导类;有关种类、概率、比例计算类;实验设计类等七类情况情况一一分析,由易及难,步步深入展开分析。
【难点1】基本概念、过程理解类
有关孟德尔定律的题目基本上均会涉及基本概念,其中有一些题目是专门检测对概念理解的,有些是针对实验过程及相关结论展开的考查,选择题和主观作答题目均有涉及,属于遗传规律考查题目中的容易题。
【典例1】(2019海南))以豌豆为材料进行杂交实验。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豌豆是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的二倍体植物
B.进行豌豆杂交时,母本植株需要人工去雄
C.杂合子中的等位基因均在形成配子时分离
D.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均能够自由组合
【答案】D
【解析】豌豆是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的二倍体植物,自然状态下是纯种,A正确;因豌豆雌雄同花,在进行豌豆杂交时,母本植株需要人工去雄,并进行套袋处理,B正确;杂合子中的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C正确;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能够自由组合,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能自由组合,D错误。
故选D。
【典例2】(2018江苏)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会导致子二代不符合3∶1性状分离比的情况是()
A.显性基因相对于隐性基因为完全显性
B.子一代产生的雌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数目相等,雄配子中也相等
C.子一代产生的雄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活力有差异,雌配子无差异
D.统计时子二代3种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相等
【答案】C
【解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若显性基因相对于隐性基因为完全显性,则子一代为杂合子,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3:
1,A正确;若子一代雌雄性都产生比例相等的两种配子,则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3:
1,B正确;若子一代产生的雄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活力有差异,雌配子无差异,则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不为3:
1,C错误;若统计时,子二代3种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相等,则表现型比例为3:
1,D正确。
【考点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弄清楚子一代的基因型、表现型以及子二代基因型、表现型比例成立的前提条件。
【典例3】(2017浙江4月)豌豆种子的黄色(Y)和绿色(y)、圆粒(R)和皱粒(r)是两对相对性状。
下列基因型中属于纯合子的是( )
A.YyRrB.YYRrC.YYRRD.YyRR
【答案】C
【解析】根据定义:
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叫纯合子。
故选C。
【考点分析】考查纯合子概念,属于较易题。
【典例4】(2018北京选编)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
稻瘟病是由稻瘟病菌(Mp)侵染水稻引起的病害,严重危害我国粮食生产安全。
与使用农药相比,抗稻瘟病基因的利用是控制稻瘟病更加有效、安全和经济的措施。
水稻对Mp表现出的抗病与感病为一对相对__________。
为判断某抗病水稻是否为纯合子,可通过观察自交子代____________来确定。
【答案】性状性状是否分离
【解析】水稻的抗病与感病符合同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型,是一对相对性状;通过观察自交子代是否发生性状分离来确定纯合子、杂合子的情况。
【考点分析】考查基础概念,依据教材知识即可作答。
有关遗传定律的基本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
1、交配类
(1)杂交:
基因型不同的个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AaxAA)
应用:
①探索遗传规律;②得到杂交新品种;③用于显隐性判断
(2)自交:
基因型相同的个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AAxAA)
应用:
①提高纯合子的比例②在植物,可以用于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判断
(3)测交:
杂种一代与隐性个体相交(交配),用来检测F1的基因型(Aaxaa)
(4)回交:
子代与亲代相交(如:
F1x亲本类型)
(5)正反交:
如果甲♀×乙♂为正交,那么乙♀×甲♂为反交
应用:
检验是细胞核遗传还是细胞质遗传(若正交、反交子代表现型一致且与性别无关,遵循遗传定律,则属于细胞核遗传且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正交、反交子代表现型与母体相同,无一定的分离比,不遵循遗传定律,则属于细胞质遗传)
2、基因类
(1)相同基因:
两个完全一样的基因(如D和D或d和d)
(2)等位基因:
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3)非等位基因: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或同源染色体不同位置上的基因如(A和d)
(4)显性基因:
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A)
(5)隐性基因:
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a)
3、性状类
(1)性状:
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
(2)相对性状:
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3)性状分离:
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4)显、隐性性状:
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F1表现出的性状叫显性性状,未表现出的性状叫隐性性状。
【难点2】显隐性性状判断
显隐性性状的判断是遗传规律其他题型的基础,相对容易,也是历年考试的高频考点。
【典例5】(浙江201911月选编)某种昆虫的正常翅与裂翅、红眼与紫红眼分别由基因B(b)、D(d)控制。
为研究其遗传机制,选取裂翅紫红眼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得到的F1表现型及数目见下表。
红眼与紫红眼中,隐性性状是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
【答案】红眼紫红眼与紫红眼交配,F1出现了红眼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紫红眼雌、雄个体随机交配,F1表现出红眼和紫红眼,F1表现出的亲本性状–紫红眼,为显性性状,红眼为隐性性状。
【考点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裂翅雌、雄个体随机交配,F1表现出裂翅和正常翅,F1表现出的亲本性状–裂翅,为显性性状,正常翅为隐性性状。
紫红眼雌、雄个体随机交配,F1表现出红眼和紫红眼,F1表现出的亲本性状–紫红眼,为显性性状,红眼为隐性性状。
【典例6】(2018全国卷I选编)果蝇体细胞有4对染色体,其中2、3、4号为常染色体,抑制控制长翅/残翅性状的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控制灰体/黑檀体性状的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某小组用一只无眼灰体长翅雌果蝇与一只有眼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如下:
眼
性别
灰体长翅:
灰体残翅:
黑檀体长翅:
黑檀体残翅
1/2有眼
1/2雌
9:
3:
3:
1
1/2雄
9:
3:
3:
1
1/2无眼
1/2雌
9:
3:
3:
1
1/2雄
9:
3:
3:
1
回答下列问题:
(1)若控制有眼/无眼性状位于X染色体上。
根据上述亲本杂交组合和杂交结果判断,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控制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用灰体长翅有眼纯合体和黑檀体残翅无眼纯合体果蝇杂交,F1相互交配后,F2中雌雄均有___________种表现型,其中黑檀体长翅无眼所占比例为3/64时,则说明无眼性状为___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
【答案】
(1)无眼只有当无眼为显性时,子代雌雄个体才都会出现有眼和无眼性状分离
(2)8隐性
【解析】
(1)分析题干可知,若控制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有眼为显性(用基因E表示),则亲本基因型分别为XeXe和XEY,子代的基因型为XEXe和XeY,表现为有眼为雌性,无眼为雄性,子代雌雄个体中没有同时出现有眼与无眼的性状,不符合题意,因此显性性状是无眼。
(2)表格中灰体长翅:
灰体残翅:
黑檀体长翅:
黑檀体残翅=9:
3:
3:
1,可分析出显性性状为灰体(用基因A表示)和长翅(用基因B表示),有眼和无眼不能确定显隐性关系(用基因C或c表示),灰体长翅有眼纯合体和黑檀体残翅无眼纯合体的基因型可写为AABB和aabb,可推出F1的基因型为AaBbCc,F1个体间相互交配,F2的表现型为2×2×2=8种。
F2中黑檀体(Aa×Aa=1/4)长翅(Bb×Bb=3/4)无眼所占比例为3/64时,可知无眼所占比例为1/4,则无眼为隐性性状。
【考点分析】本题属于较难题,需要将显隐形关系与染色体位置结合。
【典例7】(2016全国II选编)种植物的果皮有毛和无毛、果肉黄色和白色为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前者用D、d表示,后者用F、f表示),且独立遗传。
利用该种植物三种不同基因型的个体(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无毛黄肉C)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果皮有毛和无毛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果肉黄色和白色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
【答案】有毛黄肉
【解析】由实验1:
有毛A与无毛B杂交,子一代均为有毛,可判断有毛为显性性状,双亲关于果皮有毛和无毛的基因均为纯合的;由实验3:
白肉A与黄肉C杂交,子一代均为黄肉,可判断黄肉为显性性状,双亲关于果肉颜色的基因均为纯合的。
【考点分析】本题为原题的第一问,相对简单,根据实验3即可判断。
1、概念判断法
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子一代表现出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2、根据性状分离现象判断
亲本自交或表现型相同的两个亲本杂交,若子一代出现了性状分离,则新出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难点3】基因型、表现型的推导
本部分涉及考点较多,包括已知亲代基因型推子代基因型的正推型,及已知子代推亲代的逆推型两大类,每一类又有诸多分类。
【典例8】(2017全国II)若某哺乳动物毛色由3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独立分配的等位基因决定,其中:
A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B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该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D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A基因的表达;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a、b、d的表达产物没有上述功能。
若用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黄色,F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的数量比,则杂交亲本的组合是()
A.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B.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C.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D.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答案】D
【解析】由题意知,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黄色,F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
褐:
黑=52:
3:
9,子二代中黑色个体占=9/(52+3+9)=9/64,结合题干3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分配,说明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而黑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_B_dd,要出现9/64的比例,可拆分为3/4×3/4×1/4,而黄色个体基因型为A_bbD_、A_B_D_、aabb__,而符合子二代黑色个体的比例,说明子一代基因型为AaBbDd,亲本为纯合黄色品种,因此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故选D。
【考点分析】解法二:
此题突破口为F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52+3+9=64=43,可推知为三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则F1应为三对均杂合,再结合题干信息,可选D。
【典例9】(2017浙江11月)豌豆子叶的黄色对绿色为显性,种子的圆粒对皱粒为显性,且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以1株黄色圆粒和1株绿色皱粒的豌豆作为亲本,杂交得到F1,其自交得到的F2中黄色圆粒:
黄色皱粒:
绿色圆粒:
绿色皱粒=9:
3:
15:
5,则黄色圆粒的亲本产生的配子种类有( )
A.1种B.2种C.3种D.4种
【答案】B
【解析】已知F2中黄色圆粒:
黄色皱粒:
绿色圆粒:
绿色皱粒=9:
3:
15:
5,即黄色:
绿色=3:
5,圆粒:
皱粒=3:
1,说明子一代基因型为YyRr、yyRr,则亲本黄色圆粒的基因型为YyRR,可以产生YR和yR两种配子,故选B。
【考点分析】本题已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属于逆推型,属于较易题。
【典例10】(2016全国III)用某种高等植物的纯合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花。
若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红花为272株,白花为212株;若用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给F1红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红花为101株,白花为302株。
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F2中白花植株都是纯合体
B.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2种
C.控制红花与白花的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D.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种类比红花植株的多
【答案】D
【解析】用纯合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花。
若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红花为272株,白花为212株,即红花∶白花≈9∶7,是9∶3∶3∶1的变式,而且用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给F1红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红花为101株,白花为302株,即红花∶白花≈1∶3,由此可推知该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设为A、a和B、b),并且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说明控制红花与白花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故C项错误;F1的基因型为AaBb,F1自交得到的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A_bb、aaB_和aabb,所以F2中白花植株不都是纯合体,A项错误;F2中红花植株(A_B_)的基因型有4种,而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9-4=5种,故B项错误,D项正确。
【考点分析】由子代表现型比例为9:
3:
3:
1可知为两对等位基因的独立遗传,进而根据题干信息分析作答。
【典例11】(2019浙江11月选编)某种昆虫的正常翅与裂翅、红眼与紫红眼分别由基因B(b)、D(d)控制。
为研究其遗传机制,选取裂翅紫红眼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得到的F1表现型及数目见下表。
(1)亲本裂翅紫红眼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2)F1的基因型共__________种。
F1正常翅紫红眼雌性个体的体细胞内基因D的数目最多时有__________个。
F1出现4种表现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bDd
(2)42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解析】
(1)由分析可知,亲本裂翅紫红眼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BbDd。
(2)由分析可知,基因型出现BB或DD的个体均无法存活,因此F1的基因型有BbDd、Bbdd、bbDd、bbdd共4种。
F1正常翅紫红眼雌性个体的体细胞经过染色体复制后,细胞内含有2个基因D。
F1出现4种表现型的原因是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考点分析】1、2、裂翅紫红眼雌、雄个体随机交配,F1中表现型与性别无关,说明基因B(b)、D(d)均不是位于性染色体上。
裂翅:
正常翅=2:
1,紫红眼:
红眼=2:
1,说明基因型出现BB或DD的个体均无法存活。
因此,亲本裂翅紫红眼个体的基因型为BbDd。
【典例12】(2017海南选编)果蝇有4对染色体(I~IV号,其中I号为性染色体)。
纯合体野生型果蝇表现为灰体、长翅、直刚毛,从该野生型群体中分别得到了甲、乙、丙三种单基因隐性突变的纯合体果蝇,其特点如表所示。
表现型
表现型特征
基因型
基因所在染色体
甲
黑檀体
体呈乌木色、黑亮
ee
III
乙
黑体
体呈深黑色
bb
II
丙
残翅
翅退化,部分残留
vgvg
II
某小组用果蝇进行杂交实验,探究性状的遗传规律。
回答下列问题:
(1)用乙果蝇与丙果蝇杂交,F1的表现型是_______
(2)用甲果蝇与乙果蝇杂交,F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表现型为________,F1雌雄交配得到的F2中果蝇体色性状_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分离。
(3)该小组又从乙果蝇种群中得到一只表现型为焦刚毛、黑体的雄蝇,与一只直刚毛灰体雌蝇杂交后,子一代雌雄交配得到的子二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直刚毛灰体♀∶直刚毛黑体♀∶直刚毛灰体♂∶直刚毛黑体♂∶焦刚毛灰体♂∶焦刚毛黑体♂=6∶2∶3∶1∶3∶1,则雌雄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控制刚毛性状的基因用A/a表示)。
【答案】
(1)灰体长翅膀
(2)EeBb灰体会(3)XAXABB、XaYbb
【解析】
(1)根据表格分析,甲为eeBBVgVg,乙为EEbbVgVg,丙为EEBBvgvg。
乙果蝇与丙果蝇杂交,子代为EEBbVgvg,即灰体长翅。
(2)甲果蝇与乙果蝇杂交,即eeBBVgVg×EEbbVgVg,F1的基因型为EeBbVgVg,表现型为灰体。
F1雌雄交配,只看EeBb这两对等位基因,即EeBb×EeBb,F1为9E_B_(灰体):
3E_bb(黑体):
3eeB_(黑檀体):
1eebb,发生性状分离。
(3)子二代雄蝇:
直刚毛:
焦刚毛=(3+1):
(3+1)=1:
1,雌蝇:
直刚毛:
焦刚毛=8:
0=1:
0,表明A和a基因位于X染色体。
子二代雌蝇都是直刚毛,表明直刚毛是显性性状,子一代雄蝇为XAY,雌蝇为XAXa,亲本为XAXA×XaY。
关于灰身和黑身,子二代雄蝇:
灰身:
黑身=(3+3):
(1+1)=3:
1,雌蝇:
灰身:
黑身=6:
2=3:
1,故B和b位于常染色体,子一代为Bb×Bb。
综上所述,亲本为XAXABB、XaYbb。
【考点分析】运用遗传定律相关方法解题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1、正推型已知亲代,求子代
(1)一对相对性状,亲本基因型已知:
最基本的类型,熟练运用分离定律即可;
(2)一对相对性状,亲本基因型未知:
首先要根据题意推算亲本可能的基因型,再分别推算每一种亲本基因型组合的后代情况;
(3)两对及以上相对性状,求后代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
要运用自由组合定律,解题原则为先分离,再组合,即可以先分析每一对相对性状,再用概率乘法定律求解。
2、逆推型已知子代表现,求亲代
(1)隐形纯合突破法在两对及以上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要逐对分析,因为每一对均符合分离定律。
推测时可用填充法:
出现隐性性状可直接写出基因型,如绿色皱粒豌豆为yyrr,出现显性性状可先写出部分基因型,如黄色圆粒豌豆可写为Y-R-,再根据题意推导。
(2)利用分离比法熟记一些分离比,能快速解题,解题基础是一对相对性状的分离比。
若后代比例为1:
0,则亲本基因型为AAXAA或aaxaa或AAxaa或AAxAa;
若后代比例为1:
1,亲本基因型为Aaxaa;
若后代比例为3:
1,则亲本基因型为AaxAa;
若后代比例为9:
3:
3:
1=(3:
1)x(3:
1)则亲本基因型为AaBbxAaBb;
若后代比例为1:
1:
1:
1=(1:
1)x(1:
1),则亲本基因型为AaBbxaabb或aaBbxAabb;
若后代比例为3:
3:
1:
1=(3:
1)x(1:
1),则亲本基因型为AaBbxaaBb(或Aabb)。
【难点4】遗传方式的判断及遗传定律的验证
本题型题型较多,主要涉及常染色体、性染色体位置的判断,同源区段、非同源区段的判断,或者与伴性遗传、致死现象等情境结合,相对较难,需要考生认真分析。
【典例13】(2019全国I)某种二倍体高等植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
该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叶形,宽叶对窄叶为显性。
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含有基因b的花粉不育。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窄叶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株中,不可能出现在雌株中
B.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子代中可能出现窄叶雄株
C.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子代中既有雌株又有雄株
D.若亲本杂交后子代雄株均为宽叶,则亲本雌株是纯合子
【答案】C
【解析】由于父本无法提供正常的Xb配子,故雌性后代中无基因型为XbXb的个体,故窄叶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性植株中,A正确;宽叶雌株的基因型为XBX-,宽叶雄株的基因型为XBY,若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当雌株基因型为XBXb时,子代中可能会出现窄叶雄株XbY,B正确;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宽叶雌株的基因型为XBX-,窄叶雄株的基因型为XbY,由于雄株提供的配子中Xb不可育,只有Y配子可育,故后代中只有雄株,不会出现雌株,C错误;若杂交后代中雄株均为宽叶,且母本的Xb是可育的,说明母本只提供了XB配子,故该母本为宽叶纯合子,D正确。
故选C。
【典例14】(2016全国II)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G、g控制,且对于这对性状的表现型而言,G对g完全显性。
受精卵中不存在G、g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死。
用一对表现型不同的果蝇进行交配,得到的子一代果蝇中雌:
雄=2:
1,且雌蝇有两种表现型。
据此可推测:
雌蝇中()
A.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B.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C.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D.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答案】D
【解析】由题意“子一代果蝇中雌:
雄=2:
1”可知,该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为伴性遗传,G、g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由子一代雌蝇有两种表现型且双亲的表现型不同可推知:
双亲的基因型分别为XGXg和XgY;再结合题意“受精卵中不存在G、g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死”,可进一步推测:
G基因纯合时致死。
综上分析,A、B、C三项均错误,D项正确。
【典例13】(2014安徽)鸟类的性别决定为ZW型。
某种鸟类的眼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
甲乙是两个纯合品种,均为红色眼。
根据下列杂交结果,推测杂交I的亲本基因型是()
A.甲为AAbb,乙为aaBBB.甲为aaZBZB,乙为AAZbW
C.甲为AAZbZb,乙为aaZBWD.甲为AAZbW,乙为aaZBZB
【答案】B
【解析】鸟类的性别决定为ZW型,雄性为ZZ,雌性为ZW,故D错。
杂交1和2结果不同,且杂交2雌性表现型不同,推断眼色遗传与性别相关,故有一对基因在Z染色体,故A错。
杂交组合1中后代雌雄表现型相同,且都与亲本不同,可见子代雌雄个体应是同时含A和B才表现为褐色眼,则甲的基因型为aaZBZB,乙的基因型为AAZbW,因此后代褐色眼的基因型为AaZBZb和AaZBW,由此可知反交的杂交组合2中亲本基因型为aaZBW和AAZbZb,后代雌性的基因型为AaZbW(红色眼)、雄性的基因型为AaZBZb(褐色眼),这个结果符合杂交2的子代表现,说明最初推测正确,即杂交1的亲本基因型为AaZBZb和AaZBW,B项正确,C错。
【典例15】(2018全国I选编)果蝇体细胞有4对染色体,其中2、3、4号为常染色体,抑制控制长翅/残翅性状的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控制灰体/黑檀体性状的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某小组用一只无眼灰体长翅雌果蝇与一只有眼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如下:
眼
性别
灰体长翅:
灰体残翅:
黑檀体长翅:
黑檀体残翅
1/2有眼
1/2雌
9:
3:
3:
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生物难点突破专题11 遗传定律常见题型专项突破解析版 高考 生物 难点 突破 专题 11 遗传 定律 常见 题型 专项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