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换位思考》.docx
- 文档编号:28131298
- 上传时间:2023-07-08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3.14KB
心理健康《换位思考》.docx
《心理健康《换位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健康《换位思考》.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健康《换位思考》
心理健康《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给学生一个台阶下
一、通过暗示、说理、感化等手段转化犯错的学生。
暗示、说理、感化是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有效手段。
在平时教育中,批评与惩罚往往是教师教育犯错学生最常用的法宝。
教师的出发点是为了学生好,希望自己的教育方法能够“立竿见影”,但是有些做法往往给学生造成心理障碍。
如学生作业没按时上交就罚写几遍,甚至几十遍;课堂上学生做小动作,随便讲话就点名批评或罚站;成绩差的学生被老师批评,被视为脑子笨、“弱智”等。
这些都给学生造成了心理障碍,都可能导致学生厌学逃学现象的发生。
我们若能给不按时上交作业的学生减少作业量;对课堂上做小动作的学生多加暗示,让他专心听课的同时,多给他发言的机会;对学习后进生,要善于发现他们哪怕是点滴的小进步,就及时表扬鼓励。
这样,将会让他们在教师的宽容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从而产生学习兴趣和集体荣誉感。
由于生理心理发育的阶段性特点,中小学生缺乏稳定性和自控能力。
他们的行为大多数是儿童式的行为,因此,教师要通过暗示、说理、感化的手段去转化他们,让他们健康地成长。
二、关心弱势群体,及时了解他们的家庭环境。
弱势群体中的学生一般都在社会、家庭、学校中得不到应得的尊重,因而自卑、疑惧。
教师教育犯错学生,了解家庭环境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有的学生经常犯同一种错误,这就要教师查查犯错的“病根”。
从学生犯错的心理环境入手,解剖其犯错的心理过程。
教师要对学生做正面引导,避免再次犯错。
有一学生6岁时,母亲离家出走了。
他被父亲寄养在姑妈家中,缺少关怀,性格孤僻。
上初中后,他常动手打女同学,全班同学都讨厌他。
教师批评教育不起作用。
后来班主任了解了他的成长背景,知道他恨妈妈抛弃他,所以也恨所有女性。
老师用母爱般的亲情去温暖帮助该学生,周末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把他带在身边,经常鼓励他自爱自强,不要怨天尤人,常让他参加集体的社会实践活动,鼓励他与同学友好相处。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引导,这位学生基本扭转了畸形的心理,与同学融洽相处,学习有了进步。
有些学生存在心理问题是因不适应环境引起的。
温暖的家庭、良好的学习环境、熟悉的老师与同伴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很重要的。
如小杰是小学三年级学生,性格内向。
他不肯做家庭作业,老师向他要作业本,他就逃学。
原来,他父母在外做生意,他已经第三次转学了。
家长平时很少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与孩子沟通机会极少。
由于学习成绩不理想,失去了信心,小杰逃学更加频繁。
班主任带他去心理咨询,发现他是因为不适应新的学习环境,经常换学校而产生了厌学情绪,而家长得知他不做作业就经常打他。
为了让小杰感受到家庭、学校的爱心,班主任一方面与家长联系,做家长的思想工作,一方面对他多加关心,多找他谈心,拉近与他的距离。
同时,教育其他学生也多关心他。
这样,通过努力,小杰感受到亲情和友情,渐渐地学会了与同学们共处与合作,学习也很快进步了。
三、教会学生自己寻找台阶。
我们看待学生,要从学生个体属性出发,他们和所有的人一样既有生理属性,也有社会属性和心理属性。
魏书生对待学生犯错误就有一套好方法:
他的学生犯了错时,一种方法是写说明书,要求学生深入自己的内心深入观察自我,分析自己的好思想与坏思想斗争的过程,从而调整自我心理环境。
另一种方法是写犯错误的“心理病历”,写出“发病”原因、初发时间、主要症状以及自己设计用几个疗程“医治”等。
这两种方法是分别依据心理分析疗法和行为疗法,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学生自我教育达到一定的效果。
因为每位学生都有强烈的发自内心的需要,需要教师的尊重、理解、关怀、帮助、信任。
偶尔犯错误时,特别需要教师的谅解。
所以,我们要用爱心去铺垫一个个台阶,帮助他们走向成功。
摘自《教育信息报》
换位思考与教学相长
古人云: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这里强调教师是授业者,是教学环节的主导者。
一个学校固然有着门类齐全的科目,全方位的教学手段,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能够真正给予学生“解惑”的是教师。
不仅教师的思想素质、知识涵养等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对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果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在授业中,如能把握好教学的主体――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的地位,“传道、授业、解惑”与教学相长将能相得益彰。
所谓“把握教学主体”,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求教师能站在教学主体的位置上组织教学,开展教学,即来一个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是众多教学方法中的一种。
所谓换位思考,是指教师为了全面、深刻地认识教与学的关系及效果,将认识立场转换到学生的位置上来进行设身处地思考的一种方式。
显然这样的思考方式有助于教学相长。
它克服了单向的自身思考方式所带来的主观性、片面性和武断性,反映出了教师在教学认识上的高度责任性,自觉性和创造性等。
一个教师做到认真备课、认真上课是极其初级的,不了解教学对象,没有合适的教学方法,教与学都是盲目的,如若单纯照本宣科、想当然,其效果更是极其有限的。
常听到有的教师说:
学生没反应,课堂上死气沉沉。
或者说:
学生一问三不知。
面对这种现象,为师者不妨来个换位思考,走出“自我”,努力摒弃、克服主观武断意识,站在学习的立场上,重新认识,换个角度组织教学。
可以说教师从“自我”立场向“非我”立场的转化,是对自身原有认识的一种否定,而由“非我”立场再向“自我”立场的回归,则完成了对原有认识的否定之否定。
这样,能使后一个“自我”更贴近客观实际,也更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真正体现教学相长的客观规律。
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我体会到:
换位思考与教学相长的关系密切深远。
它有助于教师突破自身所固有的认识局限性;有助于教师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形成全新的思维模式;也有助于教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密切师生关系,协调师生感情。
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每位教师在讲课之前都要备课,写出教案,教案是教师上课的依据,更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而教案设计得正确、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这是每一位执教者都能体会到的。
因此,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不仅要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难点、疑点、重点,更要注重“备人”。
要了解教学对象,明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针对不同的对象,安排教学步骤,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上学生的面部表情及反应状况来检验自己教案设计的正确性、合理性。
可以通过课堂复习,提问,通过作业的批改,课后答疑等实际情况,来检验、认识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
随后,再返过来,结合学生学习的反馈,重新备课,从组织教学,到授课方法给予充分的考虑和科学的安排。
如此,备课――备人――再备课的多次循环,能不断的冲破自身认识的局限性、片面性,避免教师一厢情愿的精心设计,学生却启而不发、毫无反应的现象。
使自己的教学方法越来越贴近学生实际的学习能力,得心应手地驾驭好每一堂课,全方位的把握整个教学过程。
做到目中有人,心中有数,手中有法,而行之有效。
这就是换位思考,从学生易于理解、易于接受的角度出发,来改进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更为灵活。
换位的结果也帮助了教师发现乃至把握学生在学习方面的一般规律,促进教学相长。
现代的学生思想活跃,富于开拓精神,信息接受量也很大,教师如若仍然机械、教条的生搬硬套,一言堂,课堂死气沉沉,一问三不知也是预料之中的。
因此,教师应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多多换位,打破旧的思维框架和心理定势,建立全新的适应师生关系的课堂教学方式。
在讲解课本知识的同时,大胆尝试自由谈论式的开放教学。
课堂上可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审时度势,顺藤摸瓜,最后引出正确的答案或规律。
如:
炼钢专业课上,提问转炉内的热量从何而来,让学生各自想象,猜测,甚至开展小组讨论、自由争执。
使每一位学生都开动脑筋,参与学习。
教师根据大部分学生的观念,沿着学生的思路,逐步引渡,转到正确的轨道上来,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
转炉内的热量主要来自于铁水的物理热和化学热。
这里,所谓“沿着学生的思路”,就是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它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筹帷幄的法宝,有助于教师有的放矢,百战不殆。
此外,课堂上常采用:
提问,解答式;各抒己见,引出规律式;启发、诱导式等教学方式,无疑比填鸭式的灌输教学要灵活得多。
这就是换位思考的教学方式,它打破了常规的教学模式,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从学习的角度出发展开教学,学生的参与性很强,教与学都得到了沟通、锻炼。
换位的结果也帮助了教师理解和掌握学生的认识过程、思维方式,体现教学相长。
教学活动中,教师经常换位,体会并洞察学生的思想情绪和心理要求,机智、灵活、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课堂气氛活跃,师生感情融洽,教学一致。
如:
仍然是炼钢专业课,讨论供氧量对冶炼的影响问题,在复习、讲解了体积流量的概念后,学生反应并不明显,于是设问:
为什么自来水龙头开启越大时,水的流量随之增大?
课堂上凝固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学生对于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很感兴趣,思维意识很强,结合刚刚提到的概念,很快能够得出:
流速不变,流量与截面积成正比的结论。
小小的一个问题,生动、趣味,使学生易于理解、记忆,边学边消化了知识,也使教学任务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高效完成,教与学都达到了目的。
这比起单纯的解惑显然棋高一筹。
综上所述,变单向的教学模式为双向思维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是收益匪浅的。
一句话:
换位思考有助于教学相长。
老师与学生:
换位思考一下如何
看了中国青年报4月10日北京某中学李老师的述说,对其时至今日仍“感到气愤和不解”:
李老师的做法真的对吗?
一个平时可以向李老师倾诉“自己和家庭私事儿”的“无话不谈”的学生,怎么忽然如此抗拒老师呢?
我想,还是应当多从教师的做法上想一想。
当时的情景是,在李老师的语文课上,这位学生拿着一道化学试题与另一名同学讨论,李老师走过去不说话拿走了化学试题纸。
这位同学随即取出化学书看,老师又过去拿走他的化学书。
此时,学生又“作对般地拿出数学书”。
于是李老师气愤地把学生叫到讲台前,“如果你再这样,我以后再也不理你了!
”“随便!
”学生回敬道。
李老师只好把试题和书还给学生。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李老师仍大惑不解:
“我给了他尊严,他为什么不考虑考虑我的处境呢?
”坦率地说,在这个情景中,我看到的只是老师如何伤害了学生的尊严。
这位学生在语文课上和同学讨论化学试题,对不对呢?
当然不对。
然而有没有其他的化解方式呢?
我认为是有的。
问题在于我们从哪个角度来看问题。
很明显,李老师直观地认为这是学生对自己的不尊重,伤了面子--这是典型的负面评价,于是采用了没收、叫到讲台上当众批评的做法,这只能引起学生的反感和对抗。
事情完全可以用“积极”的方式化解。
如果我遇到这种情景会怎样做呢?
首先我会赞赏这位学生攻克难题的这股劲儿,这表明他尚未从化学课的兴奋之中转换过来,他们是孩子,这再正常不过了——我会走过去轻轻地对他说:
“我相信这道题一定很有趣也很有挑战性,你很想尽快把它搞懂,但是在语文课上不容易集中精力,等下课后再和同学讨论怎么样?
”我相信这种做法要好得多--这并不难,只需要从学生的角度看一下。
进一步说,我认为应该杜绝老师没收学生书籍的做法,这在中国是习以为常的,但是,如果我们稍微有一点“权利”意识,就应当想一想,老师对学生的书籍真的有处置权吗?
另外,我觉得我国学校的老师往往滥用“批评权”,在教育心理学上,“批评”,特别是“当众批评”,是最伤害学生自尊心的,结果多半是事与愿违,引发学生的抵抗心理,丝毫起不到真正的教育作用。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劝导”才是有效的,因为劝导的前提是平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夫子的这句话,就是告诫我们遇事要“换位”思考一下,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教育的精髓!
(端木)
随附:
老师与学生换位思考,以次来处理教与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
在发生“纠葛”(暂且做如此之说)时,教师可以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分析问题的成因以及实质,以次来寻找最佳处理的方法,这样既可以避免“教育、批评”与“被教育、被批评”之间的激烈冲突,化“矛盾的尖锐”为“解决问题的缓和”,使问题在无形之中得以解决,同时还可以通过换位思考,增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弥补“教”与“学”给两者产生的“角色偏差”,融洽课堂讲学气氛,使教学与教育两不误,共收佳果。
但是,话有得说回来,我们学生也应该在学习中,多多站在老师的角度想问题,考虑老师的心理、感受,不能仅仅从自己的角度和个人的想法来比较草率地与老师本来是善意的“批评”,即使老师一时间的批评有所偏激,对你有所“伤害”(相信只要是真正爱护学生的老师他不会真正伤害到你们),你也应该心平气和地与老师讲明白,不要当面抵触老师,因为你们把自己的尊严看得很重,同样老师他们的尊严也是不能侵犯的,就是从中国的传统美德“尊老爱幼”上说,学生也应该对老师尊敬,更何况还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之说呢?
总之,换位思考,并不是老师一个人的事情,它也是我们广大学生的事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以施之于老师,同样可以施之于学生,所以上文端木先生(女士)所说的“在这个情景中,我只看到的是如何伤害了学生的尊严”此一说也是有偏颇的,因为通常老师在讲台上上课,如果所有学生都不听你的,而在下面讲话,作为老师你又做何感想呢?
李老师采取没收学生的教科书是不妥当的,但是如果学生能自己意识到错误,那么没收一次就应该可以了,也就不会让这种情景愈演愈烈了。
端木先生(女士)让老师与学生换位思考,却只是意在说教老师,却忽视换位是两者之间的事情,所以小石认为他(她)的说法还待仔细考虑。
一、换位思考是实现良好沟通的基础。
有个心理学家为了解婴儿会在人多的场合哭的真正原因,他就蹲下来从婴儿的位置来看世界,发现婴儿没有办法看到别人的脸,只能看到大家的腿。
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少有人会像这位心理学家那样去做。
由此可见,这个世界是成人的、理性的、逻辑的、自我的,凡不符合这类标准的就会受到冷落、打击及制止,这就是我们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困难,人与人之间无法真正交心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例如,我班有个学生成绩不太好,其它方面的表现倒不错,他的妈妈非常生气,向我诉苦,说她的孩子越来越不像话了,问他考试了没有,得了几分,他总是一句:
“烦不烦呢。
”而且进进出出也不跟父母打个招呼。
我了解做父母的都要求孩子取得好成绩,有更光明的前途,总把目光聚焦在孩子的分数上,这无疑给孩子心理上极大的压力。
而孩子更需要父母生活上、学习上的关爱、支持、理解,他无法承担心理上的巨大压力,表现出来的就是拒绝与父母沟通。
我建议她积极主动地与孩子谈一谈,听听孩子的想法。
换位思考在人际沟通上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不了解对方的立场、感受及想法,我们无法正确思考与回应。
换位思考到底是什么呢?
用罗杰斯的话来说就是“体会当事人的内心世界,有如自己的内心世界一般,可是却永远不能失掉‘有如’这个素质——这就是同感。
”很明显这其实就是“理解”别人的想法、感受,设身处地地从对方的立场来看事情。
即俗话说的“将心比心”。
换位思考需要有一点好奇心,但是不幸的是,许多人的换位思考却缺少了这一个要素。
他们或是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去“猜想”别人的想法及感受,或是站在“一般人”的立场上去想别人“应该”有什么想法和感受。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说法,“老师这么做都是为了你们好”。
我们是在“为别人”想,当事情的后果不如我们的想象或期待时,我们也多半觉得委屈,“好心没好报”,抑或觉得学生“不知老师的一片苦心”,“恨铁不成钢”。
那么是学生真的不明白我们呢?
还是别的原因?
仔细分析分析,我们会发现,这种换位思考并不是真的换位思考,而是以本位主义来了解别人的想法及感受,并非真正为别人着想,因为它忽略了学生真正的想法及感受。
所以,往往会好心肠办坏事。
因此,我们必须好奇地了解一下学生的真实想法和感受。
就好像我们只有好奇地站在婴儿的角度去看他的世界,才会了解一个满是脚的世界是个什么样的世界。
平时,我们总以“一刀齐”的要求来衡量学生,使班里的一些学困生因无能为力而索性不作任何回应,毫无自信心可言。
站在这些学生的角度,我采用了“巧换竞争对手”的方法,帮助学困生恢复信心。
在私下交谈时,不留痕迹地示意他某同学在暗暗与他比赛,而这个同学往往是与他旗鼓相当的。
然后细心观察,发现这些同学真的暗暗较上劲了,你追我赶。
这样,这些学生“学习有动力,竞争有对手”了,学习的自信心也就自然被点燃了,上课时我分明看到他们脸上微露的笑容,双眸中闪烁的亮光;下课后,也总能看到他们愉快地与同学交流。
好奇心使我们暂时放下自己的主观来理解别人的主观,了解之后才能真正地开始“换位”,换了位后才能开始比较正确地思考。
这是实现良好的人际沟通的基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换位思考 心理健康 换位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