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高考试题.docx
- 文档编号:28110545
- 上传时间:2023-07-08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33.16KB
高一语文高考试题.docx
《高一语文高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高考试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语文高考试题
高考语文试题(宁夏卷)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所谓“变形”,是相对于“常形”来说。
“常形”是指显示生活中客观物象的正常自然形态;“变形”是指客观五香反映带艺术中的形态的改变。
在显示生活中,因为种种原因,物象的形态有时会出现变异,例如两头蛇、三脚鸡等,这种“变形”虽然怪异,但不是艺术美学研究的对象。
艺术美学所研究的,是正常的自然形态在艺术边县中的变化及其美学意义。
艺术上的“变形”氛围广义和狭义两种。
从广义上说,任何种类和流派的艺术,不论其创作思想和手法多么不同,它所塑造的形象较之原形都会有某些强调、选择、集中乃至改变。
从这个意义上说,变形乃是不是艺术反映生活的一种普遍现象。
不过一般地说,艺术上关于“变形”的观点是指狭义的“变形”,它表现为客观物象的几何图形所发生的改变。
例如杜甫的《古柏行》: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宋代科学家沈括(字存中)分析道:
“四十围乃是径七尺,无乃大细长乎?
此亦文章病也。
”沈括生得太早一些,他不懂得艺术变形的美学意义。
比沈括稍晚的王观国有所不同,他:
“‘四十围’、‘二千尺’者,姑言其大且高也。
诗人之言当如此,而存中乃拘拘然以尺寸较之,则过矣。
”其实,湖带诗歌中这类“变形”甚多,诸如“黄河之水天上来”、“飞流直下三千尺”、“白发三千丈”等等都是。
当然古代诗人很懂得使用夸张的手法,不过未必有自觉的“变形”观点。
宋元以来,“变形”的美学观点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到明清戏曲中,舞曲程式和脸谱等都是对生活常怒的改变。
如脸谱中用红表忠诚,白表奸诈,舞蹈动作鸣冤叫屈时甩发,生离死别时跪步等,这些“变形”大大丰富和增强了戏曲艺术的表现手法和表现力。
艺术作品中的“变形”是创作者主观感受的一种强化,所以艺术家们常用“变形”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例如清初八大山人的《鸣鱼图卷》,鱼、鸭的眼眶变成了圆形,眸子有的画成绿豆小点,有的画成圆弧线,传达出“白眼看天”的蔑视情绪。
这种“变形”美学的本质,是对于传统道德,特别是对于理学的反叛,是人性的高标,个性的张扬。
(摘编自曾祖荫、曾新《怪异:
明清启蒙美学之特征》)
1.下列关于“变形”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客观物象在显示中具有正常的自然形态,艺术上所谓的“变形”,是指可挂表物象在艺术中表现出来的形态的改变。
B.在现实生活中客观物象的形态偶然会出现变异,因为这个现象不是艺术美学研究的对象,所以人们并不把它称为“变形”。
C.关于“变形”,艺术美学所研究的是正常的自然形态在艺术表现中所发生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的美学意义。
D.艺术上所说的“变形”往往是指狭义的“变形”,即指在艺术表现中客观物象的几何图形所发生的改变。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杜甫诗“黛色参天二千尺”、礼拜诗“白发三千丈”等,都仅仅夸张手法,不见得是自觉的“变形”观点。
B.相对于现实生活,明清戏曲中的舞蹈程式和脸谱是一种典型的“变形”,这种“变形”有利于戏曲的发展。
C.艺术上的“变形”是创作者主观感受的强化,艺术家们只有采用这种办法,才能强烈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D.清初八大山人的《鱼鸭图卷》表现了一种蔑视情绪,反映了他对于传统道德,特别是对于理学的反叛意识。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艺术上的“变形”是相对于客观物象的“常形”来说的,能够说“变形”来源于“常形”,有时甚至“变形”就是“常形“。
B.在艺术上,广义层面上的“变形”是艺术反映生活的普遍现象,而狭义层面上的“变形”仅仅前者的一种特殊现象。
C.王观国认为沈括对于杜甫诗的批评是“拘拘然以尺寸较之,则过矣”,看来王观国已经有了一定的“变形”美学观点。
D.大致上,中国古代的“变形”美学观点在宋元时代受到人们注意,而到明清时候这种观点在实践中得到了大量的使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宁夏卷)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痛苦之后才有的内心感觉。
经历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能够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
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作的。
它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是社会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
王之涣和高适、王昌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
几轮下来,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
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美的一个,对在座的诗人们说,如果她唱的不是他的诗,他从此就不写诗了。
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果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那一首。
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词。
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
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
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相关。
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内地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
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经历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
歌唱的内容就是人的现实和梦想,譬如生命、爱情、母亲、故乡、离别、重逢、游历和从军等等。
这些在唐诗里也都写遍了。
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对于故乡的依恋和怀念的心情,和李白的《静夜思》是一样的精致平实。
谷建芬作曲的《烛光里的妈妈》和孟郊的《游子吟》能够匹敌,《思念》和李商隐的无题诗,美感是相通的。
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
把现在的歌词和唐诗比较,仅仅想说明两者是同样的东西。
即使不在同一时空,两者的文化身份是一样的。
虽然两个时代的作品也无法混淆,同样的留别的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罗大佑的《追梦人》就不一样。
但徐志摩的文本的诗无愧于时代,罗大佑的歌词同样无愧于时代。
至于说历代的歌唱同样珍贵,为什么唐诗让我们心存景仰,甚至是徐志摩的诗总觉得要比现在的歌词好多了?
且以唐三彩为例。
唐人见到的唐三彩一定和我们见到的不一样。
我们见到的唐三彩要美得多,是时间和距离产生了美。
当时的唐三彩和唐诗一样流行,时尚。
时时面对的东西,美不到哪里去。
迎面的歌唱可能不被看重,千百年的歌唱,会滋润和鼓舞同样歌唱着的心。
(摘编自陈鹏举《诗与歌词》)
下列对于唐诗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让人们感到真切和亲切的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人的情感所难以割舍。
B.在唐朝,人们盛行写诗和传唱诗,所以能够肯定,其中有一些诗并不是为了求取功名而创作的。
C.现在人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唐朝既被用作一种社交方式,又被作为流行歌曲的歌词,其中尤以后者为多。
D.即使是大诗人李白的诗的传唱,到晚唐也就逐步不再流行了,唐朝诗人之多,于此可见一斑。
2.下列关于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的比较,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历史上唐诗最终为宋词元曲所取代,而三十年来中国的流行歌词却能长盛不衰,这是值得欣喜的。
B.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一样,写的都是人的现实和梦想,都会使人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
C.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和李白的《静夜思》,在表现对故乡的依恋和怀念方面可谓异曲同工。
D.比起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歌《我和你》显得更为出色。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准确的一项是
A.王之涣说,如果最美的歌女唱的不是他的诗,从此就不写诗了。
这说明王之涣的诗当时曾被广泛传唱。
B.杜甫的诗,可能表现得文本一些,这应该跟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一定的关系,所以难以流行。
C.在唐代,唐三彩和唐诗一样也是流行的、时尚的东西,因而当时的人们是不会把它看得很珍贵的。
D.时间和距离能够产生美,能够想见,现在流行歌曲的歌词在若干年后应该也会被人们推崇的。
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
考试(辽宁卷)
第一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经》、《楚辞》都是不朽的作品,说他们不朽,无非是说他们比一般文学作品享有更长的寿命,而并不真具有哲学上“永恒存有”的意思。
拿屈原的作品来说,汉朝初年的贾谊被感动的痛哭流涕,今天,试找一位大学中文系的青年来读一下,他们的感受总难达到贾谊的水准,即使这位青年也有深沉的苦闷,满腹牢骚。
《红楼梦》也是一部名著,和《诗经》、《楚辞》一样产生过广泛的影响。
“五四”前后青年男女知识分子没有读过《红楼梦》的占少数,现在青年读《红楼梦》的比例虽然要少得多。
以上现象,借用电讯通讯的概念,能够称作“文化影响衰减”现象。
远距离的通讯联络,讯号逐渐衰减,距离越远衰减越明显。
为了防止衰减,中国设有接力站,使讯号得到增益。
衰减现象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古人的处境与今人不同,古人的思想感受有与今人相同之处,也有与今人不同之处。
世代相去越远,古今人感受的差别越大。
中国哲学有极丰富的文化遗产,孔子、老子等思想流派到今天还有影响。
我们常听人说孔
子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首先要发扬孔子的哲学。
也有人认为孔子的思想与今天中国的现代化关系不大。
倒是有些保守思想是孔子哲学造成的。
这两种
看法都有根据,现在从文化影响衰减现象来看,我不相信世界上有一种文化现象两千多年永远长寿而不衰减的。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影响长久不衰,完全是凭借了两次接力站的补充,得到增益的结果。
第一次增益,西汉的董仲舒抬出孔子为号召,增加了韩超流行的天人感应、阴阳五行说,建立了宗教神学,在他的带动下,中国哲学史上出现了全国性的第一个高潮。
思想史随着社会生活的变革而变革的,当董仲舒的哲学不能应付佛教、道教的冲击,孔子独尊的地位保不住了,宋朝的朱熹起了第二次接力作用,把魏晋隋唐时期已经趋于衰减的儒家振兴起来。
朱熹把儒家学说变成儒教,形成了儒教经学。
为了壮大自己,儒教吸取了佛教、道教的心性修养内容,从而丰富了儒家经学。
经典文句是凝固的。
他的影响会随着时易世变而衰减,但对经典的解释却能够随时改变、充实,使他免于衰减,记载孔子言行的可靠经典是《论语》,这部书不过一万多字,他对后市的影响主要来自各家的解释、阐发。
朱熹的《四书集注》就经常用注释的形式来崇高、阐发自己的思想,为了取得权威性的理论根据,不得不抬出孔子作为招牌,以述为作,是古代学者通用的办法。
辨明这个事实,就不难看清董仲舒的孔子是汉代的孔子,朱熹的孔子是宋代的孔子。
“五四”时期提出“打倒孔家店”,要打倒得不是鲁国的孔丘,而是经过朱熹改造的巩固封建社会的儒教。
长久不衰的不但仅孔子一家,道家老子也活了两千多年。
道家老子也是一个招牌。
(摘编自任继愈《文化遗产的寿命
》)
1下列表述的内容,不属于“文化影响衰减”现象的一项是
A.《诗经》、《楚辞》虽然被人们称为不朽的作品,但在事实上它们仅仅比其他古代文学作品存世的时间更加长久一些罢了。
[来源:
学科网]
B.屈原的作品能够使汉初的贾谊感动的痛哭流涕,但是无法使今天的青年有同样深切的感受,即使这个青年可能也有痛苦的遭遇。
C.“五四”时期,《红楼梦》在青年男女知识分子当中以前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但是现在,《红楼梦》在青年中的影响则要小得多。
D.古人的
处境跟今人有所不同,所以古人的思想感受也就可能跟今人有所不同,时
代距离越远,古人和今人思想感受的差别就越大。
2.下列关于孔子思想和儒家学说的理解,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虽然孔子的思想在当时和后代都有影响,但是实际上按
“文化影响衰减”的说法来看,单凭孔子思想自身,影响的力量只会越来越小。
B孔子的思想在秦汉之际出现了衰减,西汉董仲舒把当时流行的天人感应、阴阳五行学说加进孔子思想中,是儒家学说在全国形成了一个高潮。
C魏晋隋唐是期孔子思想出现了第二次衰减,宋朝的朱熹把儒家学说变成了儒教,并吸取了佛教、道教的心性修养内容,大大丰富了儒家经学。
D孔子的思想主要表现在《论语》一书中,因为这部书只有一万多字,不可能造成长远的影响,造成长远影响的主要是后代各家的解释和阐发。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当我们说孔子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时候,是董仲舒、朱熹等人的思想影响也一起考虑在内而这样说的。
B有人说,今天中国有些保守思想是孔子哲学造成的,其实这种保守思想应该是后人加入的,并不是当初
鲁国孔丘原来的思想。
C以述为作,就是通过注解古代经典的形式来阐发自己的思想,为了获得权威性的理论根据,朱熹《四书集
注》一书就采用了这种办法,
D中国哲学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老子的道家思想和孔子的儒家思想同样长寿,当然道家思想中也同样存有着后人的接力作用。
高考语文试题(宁夏卷)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答案
1.B2C3A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宁夏卷)
第Ⅰ卷阅读题
一、(9分)1.【答案】D
【考点】考查对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
【解析】D项有效信息在第一段:
“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
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
”从这句话中不能得出李白的诗歌晚唐就不再流行了。
本小题逆推错误。
【思路分析】信息的筛选,主要是迅速找到信息源,并将其和原文实行仔细比对,不要拘泥于个别字句,不要是看意思是否吻合。
2.【答案】C
【考点】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归纳和对中心意思的概括
【解析】A项原文在第二段:
“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内地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
”句中的“这”指代上一段末所说的即使是李杜的诗歌,流行也有时代性。
“值得欣喜”的不是将唐诗为宋词元曲取代与流行歌词长盛不衰比较来说的。
此题张冠李戴。
B项信息源在第二段:
“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经历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
”据此,“感动在心”的是人的生活、经历而不是“流行歌词”。
D项信源在第二段末:
“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
”此项言过其实。
高考资源网
【思路分析】现代文小阅读常见的“陷阱”有:
偷换概念、轻重混淆(如D项)、随意逆推、源流颠倒或主客倒置、无中生有、以偏槪全或范围失当、时态错置或混淆已然与未然、混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张冠李戴(如A、B两项)、答非所问或游离题干、说法武断、强加因果等。
3.【答案】B【考点】考查根据原文推断信息。
【解析】B项信息源在第一段末:
“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相关。
”此项张冠李戴和强化因果。
【思路分析】考生要仔细和原文比对。
如B项原文说杜甫地位在他“死后数年后才建立”,与“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相关”,而不是其诗歌难以流行的原因。
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
考试(辽宁卷)
第一卷阅读题甲必考题答案
1.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D项是解释文化影响衰减现象出现的原因。
2.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论语》可靠的记载了孔子的言行,“不可能造成长远的影响”错。
3.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鲁国孔丘原来的思想中有保守的思想。
高考语文试题(宁夏卷)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18题。
盛宣怀的教育思想和办学实践
“办大事,作高官”是李鸿章对盛宣怀一针见血的刻画,也能够说是对他一生发展道路的指引。
盛宣怀是按照这条道路和程序走的,李鸿章也是照此方针培植他的。
盛宣怀所经营的近代企业及与之相对应的新式教育事业,在当时都是无先例可循的“大事”,但因为有李鸿章的大力支持而取得成功,并被李鸿章多次保举,直至官拜邮传部尚书。
他因办“大事”卓有成效而至“高官”,反过来又利用“高官”的地位和权力来促动“大事”的发展。
能够说,盛宣怀是处非常之世、走非常之路、做非常之事的非常之人。
经过近三十年的苦心经营,到19世纪90年代中后期,盛宣怀实际上已经全部或部分地控制了一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轮船、电报、铁厂、铁路、矿务、纺织、银行等大型企业。
他在披荆斩棘、奋力开拓的过程中,深深体会到新式人才十分重要,没有与这些新兴企业相适合的新式人才,将一事无成。
那些皓首穷经的学究们绝不可能去搞机器技术和企业管理,科举所取之士对此一窍不通。
那么,新式人才从何而来?
盛宣怀认为,必须立足于自己培养,聘用洋师仅仅暂时的、短期的。
之所以如此,煤铁矿藏“实以开采为大利所在,未便使外人久与其事”。
基于这种理解,盛宣怀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往往创办附设于企业的带有训练班性质的学堂。
比如办电报局时,他在天津、上海等地办有电报学堂;督办汉阳铁厂时,也办有附设的学堂。
这些学堂在学制、课程等方面都只注重实用,理论和基础知识则不求系统,属于非正规的训练班。
盛宣怀是一个有心人,“精细为群僚之冠”,他对这些训练班即时总结经验,作为以后办正规学堂的准备。
1895年秋,盛宣怀得到直隶总督王文韶的批准和支持,在其权力和经济水平许可的情况下,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大学――北洋大学堂。
同他办实业一样,盛宣怀在办教育时也以“学以致用”为准则。
他给北洋大学堂订了两条规则:
其一是不许“躐等”。
他说:
中国过去学西学的学生成绩不显著的原因之一,就是“学无次序,浅尝辄止”,本大学堂的学员必须循序渐进,不许中途他骛,直至完成学业。
其二是要学习专门科学技术,文字语言不过是工具。
盛宣怀这个观点的形成,不但源于他汲取了过去同文馆只学外语因而用途不广的教训,也是他自己在办实业的过程中持续提升理解的结果。
也正因为这样,后来当他的天津海关道继任者李少东请求将60名学生分别改学法语、德语和日语时,他毫不留情地加以阻止了。
1896年春,盛宣怀禀明两江总督刘坤一,请求“如津学之制而损益之,设立南洋公学”。
他非常慷慨地提出“学堂基地由臣捐购”,常年经费也由他所经营的轮、电两局岁捐十万两。
此时正是盛宣怀大展宏宏图之际,因而主张南洋公学“取国政之义,以行达成之实。
于此次钦定专科,实居内政、外交、理财三事”。
显然,南洋公学是全国性的以培养政法人才为主的、由盛宣怀直接控制的正规学校。
盛宣怀办学思想的可贵之处,还在于他非常重视基础教育。
他说:
“师范、小学,尤为学堂一事先务中之先务。
”所以南洋公学陆续设立了师范院、外院(附属小学)、中院(中学)、上学(大学)和特班。
郑观应赞誉说:
“此乃东半球未有之事,其非常不朽之功业也。
”(摘编自夏东元《盛宣怀传》)
15.下列对传记的分析和概括,不准确的两项是(5分)
A.经过近三十年的苦心经营与奋力开拓,到19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关系国计民生的很多大型企业,都已处于盛宣怀的全面或部分掌控之中。
B.盛宣怀认为,开采矿藏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一旦让外国人插手其间,将使中国的矿藏资源大量外流,因而主张完全自主开采。
C.盛宣怀在天津、上海等地办的电报学堂和在汉阳铁厂时办的学堂,学员的实际动手水平普遍较强,而理论和基础知识则相对薄弱。
D.盛宣怀理解到培养新式人才的重要性,认为科学所取之士不可能去搞机器技术和企业管理,必须通过新式教育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E.传记通过对盛宣怀教育思想及办学实践的记述,表现了他作为实业教育家的远见卓识,也反映了我国近代学校创办前后的社会背景。
16.盛宣怀在创办北洋大学堂时提出了哪些主张?
反映了他什么样的教育思想的教育说明。
(6分)
17.盛宣怀创办并直接控制的南洋公学有什么特色?
反映了他什么样的办学目的?
请简要分析。
(6分)
18.盛宣怀办学成功的主要原因,有人认为是他有丰富的办学经验,有人认为是他教育思想先进,有人认为是他经济实力强,有人认为是要鸿章的培植。
你的看法呢?
请就你认同的一种原因实行探究。
(8分)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宁夏卷)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寻找教育的曙光
在陶行知的身体内,似乎涌动着一种永不满足、永远求索、永远前进的生命力。
当陶行知全力推行的城市平民教育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形成轰轰烈烈的热潮的时候,他却突然冷静下来,陷入深沉的思索。
农民张大哥一家的景象,倏然映现在他记忆的荧光屏上……
那是前年秋天游览栖霞山的事。
在曲折的山径上,陶行知遇到了一位三十多岁的农民。
陶行知一向注重社会调查,这时他像遇到一位老朋友,主动上前打招呼。
原来这位农民姓张,家里有六个孩子。
陶行知三句话不离本行,就问他家里有几个识字的,张大哥皱着眉连连摇头说:
“唉,饭都吃不上,哪有钱来读书识字啊!
”陶行知告诉他,能够免费送他《平民千字课本》,只要学几个月就能写信、记账、读报。
张大哥便请他到家里去坐。
陶行知怎肯放过这个接触穷苦群众的大好机会呢?
便欣然去了。
那六个高高低低、衣不蔽体的孩子加深了他的理解:
占总人口85%的农民如此贫困、如此没有文化,要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培养新的国民,必须从提升农民的文化水平入手。
于是,一个改造乡村教育的设想,开始在他的心田里播下壮实的种子。
经过陶行知呕心沥血的浇灌,这颗种子终于破土萌芽了。
1926年12月,陶行知连续发表几篇文章。
他主张:
“乡村学校做改进乡村生活的中心,乡村教师做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
”“乡村师范之主旨在于造就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的教师。
”他希望每一个从事乡村教育的人都有一颗“农民甘苦化”的心,“把我们的心献给三万万四千万农民”,“叫一个个乡村都有充分的新生命,合起来造成中国的伟大的新生命”。
这是他设计的从改造乡村教育入手来改造中国的一幅理想蓝图。
陶行知不但是一位富于想象的浪漫主义的理想家,而且是一位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家。
为了实现这个理想,他草拟了详细具体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第一院简章草案》。
在他的建议下,成立了乡村教育研究部,聘请了东南大学教授赵叔愚、金陵大学教授邵仲香为研究员,共同为筹备创办试验乡村师范学校而努力。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不久,很多报刊上出现了南京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的招生广告。
清华大学教育系二年级学生操震球,看到广告后写信给陶行知说:
“自信以我当前的状况,欲效劳于社会,事之最急最要者,一为提升农民知识,二为增进农民生产。
两者须同时并进。
此种责任,舍乡村师范学校莫能当。
此晚生所以决意从事乡村教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者也。
”陶行知接信后,立即回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
接读您的来信,得知您愿意离开清华大学投考试验乡村师范,简直让我们五体投地地钦佩。
国运盛衰决于一转念间。
倘使全国青年都能转到各人理应走的道路上去,地狱都可化成天堂,还怕中国不能兴盛!
您既有这种宏愿,我就理应把个中甘苦明明白白地告诉您。
田家生活还是要蛮干的,您愿意吗?
您能打赤脚在烂污泥里奔走吗?
您不怕雪白的脸晒黑、手上起硬茧吗?
您不怕在风霜雨雪中挑粪吗?
您愿意和马牛羊鸡狗猪做朋友吗?
在城里人看来,这都是苦处;其实乡下人并不以此为苦。
纵然这是苦处,乡下人也有城里人想不到的乐趣。
乡间山青水秀,尽您游览。
早上能够看旭日东升,引您兴奋。
晚上能够待月西下,助您吟咏。
丰收时节,您手里割着黄金似的稻子,那田家乐的山歌,持续地洋洋乎盈耳。
您还能亲眼看见您所栽培的儿童个个桃李似长大成人,看见全村人人读书明理,安居乐业。
也许要到令郎令孙的时代才能看见,您能忍耐吗?
倘使经过这番考虑之后,您决意要来投考,我们万分欢迎。
就这样,在陶行知的多方奔走和不懈努力下,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热血青年和怀抱教育救国理想的知识分子,汇集到燕子矾旁的晓庄师范学校,形成了一股前所未有的乡村教育试验热潮,并且很快波及到其他很多地方,演绎出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段佳话。
(摘编自周毅、向明《爱满天下》)
(1)下列对传记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陶行知全力推行城市平民教育运动,当这个运动在全国二十多个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高考 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