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基础教案第九章舒适护理.docx
- 文档编号:28108845
- 上传时间:2023-07-08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26.93KB
护理学基础教案第九章舒适护理.docx
《护理学基础教案第九章舒适护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学基础教案第九章舒适护理.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护理学基础教案第九章舒适护理
教案首页
教师课程名称护理学基础专业名称护理授课序次12授课类型理论1+实训1
班级
授课日期
授课题目(章,节)
第九章舒适护理
第二节卧位与舒适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维持舒适卧位的基本要求及方法;
2、掌握更换卧位的方法,正确使用各种保护具。
教学重点:
各种卧位的基本要求、方法,各种卧位适应范围
教学难点:
被动卧位与被迫卧位概念
复习内容:
正确搬运病人的目的、注意事项。
教案续页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第九章舒适护理
第一节概述
一、舒适的概念
舒适(comfort)是个体在其环境中保持一种平静安宁的精神状态,是身心健康、没有疼痛、没有焦虑的轻松自在的感觉。
舒适是自我满足的主观感觉,每一个人根据自己的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背景的特点和经历,对舒适有不同的解释和体验。
一般来说,最高水平的舒适是一种健康状态,表现为心理稳定、心情舒畅、精力充沛、感到安全和完全放松,生理和心理需要均能得到满足。
舒适是病人最希望能通过护理得到的基本需要之一。
二、不舒适的原因
导致病人不舒适的常见原因有:
身体因素、心理社会因素和环境因素
(一)身体方面
疾病疾病或环境因素所致机体不适,如出现恶心、咳嗽、疼痛、饥饿、口渴、以及某些脏器疼痛等症状。
姿势和体位不当致使肌肉和关节疲劳、疼痛,影响其他生理功能
活动受限因疾病限制不能随意翻身或过紧的绷带、石膏,使局部皮肤和肌肉受压,引起疼痛
身体不洁长期卧床,身体虚弱,昏迷等患者,自理能力差,若得不到良好的护理,可因口臭,皮肤污垢,汗臭、瘙痒等引起不适。
(二)心理社会因素
焦虑、恐惧疾病给患者带来身体不适外,还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担心疾病带来的伤害,对疾病及死亡的恐惧,担忧疾病对经济,家庭和工作的影响等。
环境陌生主要见于新入院的患者,对医院环境和病室环境不熟习,不适应,缺乏安全感。
生活习惯改变住院后饮食起居习惯的改变,患者一时不能适应,尤其见于老年人。
角色改变担心家庭、孩子或工作等,出现角色行为冲突、角色紊乱,处于角色适应不良状态,以至不能安心养病。
影响疾病康复。
自尊受损如被医护人员忽视、冷落,担心得不到精心的护理与照顾或在某些护理活动中暴露其身体隐私部分,造成其感觉不被重视,不被尊重,或自尊心受到损害等。
复习 5分钟
运送病人的注意事项
多媒体课件
15分钟
1.讨论
(1)学习生活中存在不舒适的因素有哪些?
(2)住院病人引起不舒适的因素又有哪些?
2.讲授
(1)舒适的概念及导致不舒适的原因
(2)护理不舒适病人应遵循的原则
5分钟
3.小结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三)环境因素
环境不良病室床单位杂乱,光线、温度、湿度,颜色等不宜,室内空气不洁,有异味,都不得会使患者感到不适。
床铺不适因床单潮湿,不平整,有破洞,床垫软硬不适都会影响患者休息。
噪声及干扰病室内探视者过多、同室病友的呻吟和痛苦表情、或治疗仪器的嘈杂声,都会引起病人不适。
三、不舒适的护理原则
不舒适常常会造成个体焦虑而影响健康。
而病人由于受疾病、心理、社会、外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经常处于不舒适的状态。
护士应通过认真、细致的观察,并仔细听取病人的主诉和家属提供的线索,结合病人的行为与表情,评估导致病人不舒适的原因,及时采取护理措施,解除不适,满足其对舒适的需求。
护理不舒适病人应遵循相应原则。
(一)预防在先,促进舒适
护士应熟悉舒适的四个相关因素及导致不舒适的原因,对病人从身心两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估,做到预防在先,积极促进病人舒适。
如协助重症病人保持个人卫生,采取舒适的卧位,建立良好的病室环境,让病人感觉安全、舒适。
护士的言行对病人的心理舒适有很大的影响。
护士要有良好的服务态度,除用亲切的语言、尊敬的称呼外,还应不断地听取病人对治疗、护理的意见,并鼓励病人积极主动地参与护理活动,尽快康复。
(二)加强观察,发现诱因
不舒适属于自我感觉,客观估计比较困难,尤其是重症病人,若出现言语沟通障碍,更难表达自己的感受。
这就需要护士细心的观察,通过病人的非语言行为,如面部表情、手势、体态、姿势及活动或移动能力、饮食、睡眠、皮肤颜色、有无出汗等,可以大致估计导致患者不适的原因和不舒适的程度。
(三)采取措施,去除诱因
对患者的不舒适,要根据产生的不同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措施,如对尿潴留的病人,可采取适当的方法诱导排尿,必要时,行导尿术,以解除膀胱高度膨胀引起的不适。
第二节卧位与舒适
卧位即卧床的姿势,正确的卧位对治疗疾病,减轻症状,进行各种检查,预防并发症,减少疲劳和增进舒适均有良好的作用。
一、卧位的性质
根据卧位的自主性可分为主动、被动和被迫三种卧位。
15分钟
1.讲授
卧位的性质:
主动卧位、被动卧位、被迫卧位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主动卧位:
病人在床上自己采用最舒适、最随意的卧位,称主动卧位。
被动卧位:
病人自身无能力变换卧位,躺在被安置的卧位,称被动卧位。
如昏迷、极度衰弱的病人。
被迫卧位:
病人意识清晰,也有变换卧位的能力,因疾病或治疗的原因,被迫采取的卧位,称被迫卧位。
如肺心病病人由于呼吸困难而被迫采取端坐卧位。
二、常用卧位
(一)仰卧位(supineposition)
(1)去枕仰卧位
适用范围:
全身麻醉未清醒或昏迷病人,可防止呕吐物流入气管,引起窒息或肺部并发症。
椎管内麻醉或脊髓腔穿刺后病人,预防颅内压减低而引起的头痛。
实施:
协助病人去枕仰卧,头偏向一侧,两臂放于身体两侧,枕头横放于床头。
(2)中凹卧位
适用范围:
休克病人,抬高头胸部,保持气道通畅,有利于通气,改善缺氧症状。
抬高下肢,有利于静脉血回流,增加心输出量。
实施:
抬高头胸部约10°~20°;抬高下肢约20°~30°。
(3)屈膝仰卧位
适用范围:
腹部检查或接受导尿、会阴冲洗等。
实施:
病人仰卧,头下垫枕,两臂放于身体两侧,两膝屈起,并稍向外分开。
检查或操作时注意保暖及保护病人2.侧卧位(side-lyingposition)
适用范围:
灌肠、肛门检查、及配合胃镜检查等。
预防压疮。
侧卧位与平卧位交替,便于护理局部受压部位。
(二)侧卧位(side-lyingposition)
适用范围:
灌肠、肛门检查、及配合胃镜检查等。
预防压疮。
侧卧位与平卧位交替,便于护理局部受压部位。
实施:
病人侧卧,两臂屈肘,一手放在枕旁,一手放在胸前,下腿伸直,上腿弯曲。
在两膝之间、胸腹部、背部可放置软枕支撑病人,稳定卧位,使病人舒适
(三)俯卧位(proneposition)
适用范围:
腰背部检查或配合胰、胆管造影检查时。
脊椎手术后或腰、背、臀部有伤口,不能平卧或侧卧的病人。
2.角色扮演
由学生扮演病人角色取不同卧位姿势,教师根据卧位姿势讲解其原因,适应范围等
10分钟
3.实例
(1)某患者,因大出血致休克后采取中凹位的抢救经过
(2)某患者,因下肢骨折进行跟骨牵引,用描述法讲解牵引力与反牵引力,使学生明白反牵引力维持身体平衡的机理
10分钟
4思考
(1)为什么阑尾手术后半坐卧位?
(2)为什么产妇胎膜早破采取头低足高位?
(3)昏迷病人为什么要取去枕仰卧头偏向一侧?
5分钟
5.教师评价指导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胃肠胀气所致腹痛。
俯卧位时,腹腔容积增大,可用于缓解胃肠胀气所致的腹痛。
通过给病人提供俯卧位,能够达到相应目的。
实施:
病人俯卧,两臂屈曲放于头的两侧,两腿伸直,胸下、髋部及踝部各放一软枕,头偏向一侧。
采取俯卧位时,若病人有任何不适或呼吸困难的感觉,应立即协助变更卧位。
(四)半坐卧位(fowler’sposition)
适用范围:
(1)腹腔、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病人。
采取半坐卧位,可使腹腔渗出液流入盆腔,促使感染局限。
因盆腔腹膜抗感染性较强,而吸收性能较弱,这样可达到减少炎症扩散和毒素吸收的作用,减轻中毒反应。
同时又可防止感染向上蔓延引起膈下脓肿。
(2)心肺疾病所引起呼吸困难的病人。
半坐卧位时,由于重力作用,使膈肌位置下降,胸腔容量扩大,同时腹腔内脏器对心肺的压力也减轻,使呼吸困难得到改善。
(3)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后病人。
采取半坐卧位可减少局部出血。
(4)疾病恢复期体质虚弱的病人。
使其逐渐适应体位改变,利于向站立过渡。
实施:
摇床 先摇床头支架成30°~50°,再摇起膝下支架,以防病人下滑。
必要时,床尾可置一枕,垫于病人的足底;放平时,先摇平膝下支架,再摇平床头支架。
(五)端坐位(orthopneicposition)
适用范围:
心力衰竭、心包积液、支气管哮喘发作时的病人。
病人由于呼吸极度困难,被迫日夜端坐。
实施:
扶病人坐起,用床头支架或靠背架将床头抬高70°~80°。
使患者能向后依靠,床尾支架抬高15°--20°,床上放一跨床小桌,桌上放一软枕,病人身体稍向前倾,病人可伏桌休息。
必要时加床档,保证病人安全。
(六)头低足高位(trendelenburgposition)
适用范围:
肺部分泌物引流,使痰易于咳出。
十二指肠引流,有利于胆汁引流。
妊娠时胎膜早破,防止脐带脱垂。
跟骨或胫骨结节牵引时,利用人体重力作为反牵引力。
实施:
病人仰卧,枕头横立于床头,以防碰伤头部。
床尾脚用支托物垫高15~30cm。
这种体位使病人感到不适,不宜使用时间过长。
颅内压高者禁用。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七)头高足低位(dorsalelevatedposition)
适用范围:
颈椎骨折的病人作颅骨牵引时,用作反牵引力
减轻颅内压,预防脑水肿。
颅脑手术后的病人。
实施:
病人仰卧,床头脚用支托物垫高15~30cm或根据病情而定。
(八)膝胸位(knee-chestposition)
适用范围:
肛门、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及治疗。
矫正胎位不正或子宫后倾。
促进产后子宫复原。
实施:
病人跪卧,两小腿平放于床上,稍分开,大腿和床面头转向一侧,两臂屈肘,放于头的两垂直,胸贴床面,腹部悬空,臀部抬起,头转向一侧,两臂屈肘,放于头的两侧。
(九)截石位(lithotomyposition)
适用范围:
会阴、肛门部位的检查、治疗或手术,如膀胱镜、妇产科检查、阴道灌洗等。
产妇分娩。
实施:
病人仰卧于检查台上,两腿分开,放于支腿架上(支腿架上放软垫),臀部齐台边,两手放在身体两侧或胸前。
注意遮挡病人及保暖。
三、护理评价:
1.身体各部位维持良好的功能位置。
2.体重需平均分配到身体的各部位。
3.使体内脏器在体腔内拥有最大的空间。
4.维持关节在功能位置。
5.定时协助病人更换卧位,无压疮或其他与卧位有关的并发症发生。
6.护士动作轻稳、协调,护患沟通有效,病人乐意接受
实训变换卧位术
病人若长期不动,身心压力很大,易出现精神萎靡、消化不良、便秘、肌肉萎缩等;由于局部皮肤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呼吸道分泌物不易咳出,有些病人易出现压疮、坠积性肺炎等。
所以,护士应遵守力学要求,掌握基本方法,定时为病人变换卧位,使身体的各部分轮流承受身体的重量,维持肌肉的弹性并预防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目的】
1.姿势舒适,预防并发症,适应治疗和护理的需要,如背部皮肤护理、便于更换床单或整理床单位。
回示与指导
要求同学们自学膝胸卧位的卧位的姿势要求后,请一学生回示膝胸卧位,教师根据膝胸卧位特殊的姿势讲授矫正胎位不正的机理
13分钟
1.讲授
变换卧位术的目的及要求
2.角色模拟
教师指导学生模拟完成帮助病人变换卧位术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2.协助滑向床尾而自己不能移动的患者移向床头,恢复正确而舒适的卧位。
【评估】
1.患者的年龄、目前健康状况、需变换卧位的原因。
2.患者的神志状况、生命体征、躯体和身体活动能力、局部皮肤受压情况、手术部位,伤口及引流情况等。
患者及家属对变换卧位的作用和操作方法的了解程度、配合能力。
【计划】
1.目标
(1)患者感觉舒适、无压疮、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
(2)患者及家属了解预防卧床并发症的知识,技能。
2.用物:
软枕
【实施】
操作步骤
▲助患者翻身侧卧
1.洗手,备齐用物
2.携用物至床旁,核对患者并解释
3.妥当安置各种导管及输液装置,必要时将盖被折叠至一侧或床尾
4.患者仰卧,两手放于腹部,两腿屈曲
5.翻身
一人扶助病人翻身法:
(1)先将病人肩部和臀部移近近侧床缘,再将患者双下肢移近并屈膝。
(2)一手扶肩,一手紧扶膝部,轻轻推病人转向对侧,使其背向护士。
二人扶助病人翻身法:
(1)护士两人站立于病床的同侧,一人托住患者颈肩部和腰部;另一人用托住膝部和臀部。
两人同时将病人抬起移向自己,然后分别扶托肩、腰、臀、膝部轻推病人转向对侧。
再按侧卧法放置软枕。
6.按侧卧法放置软枕,使病人舒适、安全。
7.记录翻身时间和皮肤情况。
▲助病人移向床头法
1.核对,向患者及家属解释
2.将各种导管及输液装置当安置,必要时将盖被折叠至一侧或床尾
3.课后教学活动
要求学生课后以寝室为单位,练习几种帮助
病人变换卧位术的操作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3.根据病情放平床头支架,枕头横立于床头
4.移动患者
一人协助法:
①患者仰卧屈曲,双手握住床头栏杆或两侧床缘,双脚平放于床面上
②护士一手托患者的肩部,另一手托于臀部,护士抬起患者的同时嘱患者用脚蹬床面,挺身上移.
二人协助法:
①患者仰卧屈膝,
②护士两人分别站在病床的两侧,交叉托住病人的颈肩臀部。
两人同时协调地将病人抬起移向床头。
亦可一人托住肩及腰部,另一人托住背及臀部,同时抬起移向床头.
5.放回枕头.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
注意事项
(1)利用人体力学原理,采取科学的方法为患者变换卧位,以使患者卧于舒适、安全的功能位置,且能维持一定时间,
(2)翻身移动患者时不可拖、拉、推,以免擦伤皮肤。
(3)协助变换卧位时,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及受压部位的情况,酌情决定翻身间隔时间,同时做好交班。
(4)若患者身上有多种导管,翻身时应先将导管安置妥当,翻身后,检查各导管是否扭曲、脱落、或移位,注意保持导管通畅。
(5)为特殊患者翻身时应注意:
①一般手术后患者,先检查敷料是否脱落,如脱落或被浸湿,应先换药再翻身,翻身后注意伤口不可受压②颅脑手术后患者应取健侧卧位或平卧位,翻身时不可剧烈翻动,以防引起脑疝,压迫脑干导致突然死亡,③脊椎受伤或脊椎手术后的患者,翻身时勿让患者身体屈曲,避免损伤脊椎④脊椎、颅骨牵引患者,翻身时不可放松牵引,翻身后注意牵引力是否正确⑤石膏固定和伤口较大的患者,翻身后将患处置于适当位置,防止受压。
【评价】
1.患者安全、舒适、无并发症的发生。
2.患者及家属能够了解预防卧床并发症的知识和技能。
3.保护用具只能短期使用,每2小时解开、放松约束带一次。
4.使用时肢体处于功能位置。
5.记录使用保护用具的原因、时间、观察结果、护理措施及约束的时间。
提问
为特殊病人翻身时注意什么?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实训保护具的应用
保护具(protectivedevices)是用来限制病人身体或机体某部位的活动,使病人无法轻易移动的各种器具。
通过保护具的应用,以达到维护病人安全、避免病人自我伤害或伤害他人,并达到治疗效果的目的。
【目的】为了防止小儿、高热、谵妄、昏迷、躁动及危重病人因虚弱、意识不清或其它原因而发生坠床、撞伤、抓伤等意外,确保病人安全病人的病情、年龄、意识、生命体征、肢体活动等情况,判断身体活动应受限制的病人
【评估】
1.患者的病情、年龄、意识、生命体征、肢体活动等情况
2.患者与家属对保护具使用的目的及方法的了解程度、配合程度
【计划】
1.目标
⑴家属理解应用保护具的重要性和安全性,同意使用并配合
⑵患者处于安全保护之中,无血液循环不良、皮肤破损、骨折等意外情况发生。
2.用物准备:
根据需要准备床档、约束带、支被架、棉垫等
【实施】
1.方法
(1)床挡
主要预防病人坠床
多功能床档:
使用时插入两侧床缘,不用时插于
床尾。
半自动床档:
可按需升降。
木杆床档:
使用时将床档稳妥固定于两侧床边。
床档中间为活动门,操作时将门打开,平时关闭。
(2)约束带
约束带(restraints)是一种保护病人安全的装置,用于躁动病人,有自伤或坠床的危险,或治疗需要固定身体某一部位时,限制其身体及肢体的活动。
根据病情需要准备宽绷带、棉垫、肩部约束带、膝部约束带或尼龙褡扣约束带。
宽绷带约束:
常用于固定手腕和踝部。
使用时,先用棉垫包裹手腕部或踝部,再用宽绷带打成双套结,套在棉垫外稍拉紧,以使肢体不脱出,以不影响血液循环为宜。
然后将带子系于床缘上。
肩部约束带:
用于固定肩部,限制病人坐起。
肩部约束带用宽布制成,宽8cm,长120cm,一端制成袖筒。
使用时,病人两侧肩部套上袖筒,腋窝衬棉垫,两袖筒上的细带在胸前打结固定,把两条较宽的长带尾端系于床头,必要时将枕横立床头。
亦可将大单斜
15分钟
1.讲授
保护具应用的目的、对象、注意事项
2.示教
保护具的应用
3.角色模拟
教师以模拟“病人“者为对象,示教保护具应用方法,然后由多个学生扮演双重角色回示保护具的应用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折成长条,作肩部约束。
膝部约束带:
用于固定膝部,限制病人下肢活动。
膝部约束带用布制成,宽10cm,长250cm,宽带中部相距15cm分别钉二条两头带。
使用时,两膝衬棉垫,将约束带横放于两膝上,两头,带各缚住一侧膝关节然后将宽带两端系于床缘。
亦可用大单进行固定。
(3)支被架
支被架主要用于肢体瘫痪或极度衰弱的病人,防止被盖压迫肢体,影响肢体的功能位置,而造成永久性伤害。
也可用于灼伤病人的暴露疗法而需要保暖时。
使用时,将架子罩于防止受压的部位,盖好盖被。
注意事项:
(1)健康教育
向病人及家属介绍约束带使用的必要性,消除其心理障碍;指导家属正确使用保护具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2)严格掌握保护具应用的适应证,维护病人自尊,不能以约束来对病人进行威胁或处罚。
(3)保护具只能短期使用、每2小时定时解开松解一次,必要时进行局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保证病人安全、舒适。
(4)使用时肢体处于功能位置,约带下应垫衬垫,固定须松紧适宜,其松紧度以能伸入1~2手指为宜。
注意每15~30分钟观察一次受约束部位的血液循环,包括皮肤的颜色、温度、活动及感觉等;,并改变病人的姿势,及给予受约束的肢体运动,必要时进行局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5)记录使用保护具的原因、时间、每次观察结果、相应的护理措施、解除约束的时间。
2分钟
总结
应用保护具的对象
使用保护具的注意事项
教案末页
小结
1、舒适的概念;
2、常用卧位的种类;
3、各种卧位的适用范围。
复习思考题,
作业题
哪些患者需要取半坐卧位?
为什么?
下次教学预习要点
医院内感染的主要因素及预防和控制
实施情况及
分析
内容繁多,要求学生记的内容也很多。
而时间又相对较少,需学生回寝室后练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护理 基础 教案 第九 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