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六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docx
- 文档编号:28108434
- 上传时间:2023-07-08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18.61KB
分享六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docx
《分享六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享六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分享六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
20年月日
A4打印/可编辑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顶碗少年》
教学设计
学科:
语文
姓名:
王玉芳
单位:
四十里铺小学
教学设计说明:
让学生明确课堂的学习目的,能使他们更有效地利用时间完成学习任务。
带着问题,通过默读课文、小组讨论、感情朗读等多种形式弄清课文主要内容,写作顺序并悟出作者从这件事中受到的启示,目的是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并从中受到启迪,享受到读书的乐趣。
教学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弄清故事的梗概,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二是感悟“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培养学生面对挫折应有的信心和勇气;三是能结合生活实际谈自己的体会和感悟。
教学内容分析:
《顶碗少年》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的一篇略读课文。
这篇文章为我们介绍了文章描写了一场扣人心弦的杂技表演。
演杂技的顶碗历经两次失败,最终在一位老者的鼓励以及少年自身的坚定意志下获得成功。
结合本单元的主题“感悟生活,获得人生启示”,这篇课文的教学要让学生自主独立地读书,把握课文的梗概,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感悟出“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
教学对象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13人,其中优等生6人,学困生3人,大部分学生上课听讲认真,发言积极,课堂气氛活跃,能有效的完成课堂教学,但部分学困生上课听讲不专心,从不举手回答问题,不能参与到小组活动中,这节课我设计了说演教学,大力表扬敢于质疑的孩子,让孩子们能够有意识地提出不一样的问题,拓展思维。
培养学生大胆发言和口语表达能力,提高阅读水平。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
2.弄清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懂得“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
3.透过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知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把握主要内容,弄清顶碗少年是怎样面对失败,坚持一次次表演,最后获得成功的。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看表演时受到的启示。
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运用:
根据教学媒体对于促进完成教学目标或教学目标所具有的特性和教学功能,来选择和利用媒体,制作课件,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的展示教学内容,让学生便于理解,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快乐的学习,掌握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课文,明确学习任务
1、今天我们学习第4课《顶碗少年》,这是我国著名作家赵丽宏先生的作品。
请同学们交流一下你对赵丽宏先生的了解。
2、认真看看课文前面的“连接语”,看看我们可以怎样来学习课文?
(一是默读课文,想想作者看了一场怎样的杂技表演?
二是说说自己从文末的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
)
【设计意图】
了解作者,明确学习目的。
二、默读思考,作者看了一场怎样的杂技表演?
1、 作者看到的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表演。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少年的表演过程?
(3~7)
(2)自由朗读3—7自然段,边读边勾画批注,想一想:
为什么说这是一场难度非常大的杂技表演?
也可以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①从少年两次表演都失败了可以感受到表演难度很大;②从观众看表演时的反应可以表现表演难度大;③用了拟人的手法对“碗”进行描写,体现了表演的难度之大。
可以结合课文中的具体语句来体会。
(4)有感情地朗读。
从少年两次表演的失败中,我们感受到,作者看到的的确是一场难度非常大的杂技表演!
带着这样的感受,朗读3、4自然段。
2.作者看到的是一场充满关爱和宽容的表演。
这可以从姑娘的动作,老者的神态和动作及从少年前后表现的变化感受到。
句子:
①“一位姑娘走出来,扫起了地上的碎瓷片,又捧出一大摞碗,还是金边红花白瓷碗,整整十只,一只不少。
”
②“还是那一位姑娘,走出来扫去了地上的碎瓷片。
”
③“一位矮小结实的白发老者从后台走到灯光下……嘴里低声说了一句什么。
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鞠了一躬。
”从姑娘和老者的神态和动作中可以体会到他们对少年的鼓励和关爱。
(1)少年在第一次失败后“没有慌乱,而且不失风度”,可是第二次失败后“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
如果你是这位少年,面对两次表演失败会想些什么?
老者可能对顶碗少年低声说了什么?
体会有了姑娘两次扫起碎瓷片,对少年来的无声的支持和老者的宽容和鼓励,才有少年最后的成功!
我们要学会在别人失败的时候给予关爱和鼓励。
(5)带着这样的感受,朗读三个句子。
【设计意图】
让学生懂得这既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表演,也是一场充满理解、关爱与支持的表演。
懂得成功需要自身的努力还需更多人的理解与支持。
学会在别人失败的时候给予更多的理解和鼓励。
三、感悟写话,从文末的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
1.引导写话。
作者在开篇就说:
——生读第一自然段。
作者从这件事,从顶碗少年身上悟出怎样的人生哲理?
请同学们把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想想你从文末的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
把你想到的内容写下来。
2.写话交流,体会“失败乃成功之母”“成功来自拼搏”“宽容和关爱能够帮助别人走向成功”等人生哲理。
3.小结:
这惊心动魄的表演让我们看到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让我们获得人生的启示!
【设计意图】
领会文章要表达的中心:
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
四、摘录词语
1.词语积累。
课文中有很多值得积累的词语。
请同学们把你觉得值得积累的词语抄写下来。
2.词语推荐。
推荐一个词语和大家分享。
3.结束语。
相信同学们会把这些词语记在脑海里,运用在我们的习作中。
【设计意图】
引导积累词语,学习运用。
板书设计:
顶碗少年
第一次失败
惊心动魄的表演 第二次失败
第三次成功
惊心动魄的拼搏:
失败乃成功之母
教学评价设计:
《顶碗少年》是一篇阅读课文。
这篇文章为我们介绍了文章描写了一场扣人心弦的杂技表演。
演杂技的顶碗少年第一次表演失败了,但他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一切重新开始;第二次,碗又掉下来了,少年又镇定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向观众鞠了一躬;第三次,终于把碗稳住了,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
多少年后,作者每每想起,总会产生一阵微微的激动…
以前我总不敢放手,只用一节课上完一篇课文,哪怕是略读课文,因为从各个教参里告诉我们要教会学生的内容太多了,总是难以取舍。
不过今天的课却引起了我的思考。
何谓略读课文教学?
不就是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吗?
今天的这节课让我看到曙光了。
在本文教学中,由于文章较长,我从“说说你对顶碗少年的印象”入手,让学生对人物有初步的感受。
在这个环节里,其实学生也已经能够找到相关少年失败后坚毅表现的句子来说明人物形象的了,这对进一步领悟文章蕴含的人生道理有很大的帮助。
然而,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悟这个少年最终获得的成功不是唾手可得的,我设计了让学生去了解“这是一场怎样的杂技表演?
”。
这个环节让学生从文章多处找到相关的句子来品析这场表演的“惊心动魄和超高难度”。
为了引导学生突破教学重点,我通过让学生对比在表演两次失败后观众的反应和少年的表现来让学生感悟少年在连续两次失败后,在观众的巨大压力下永不放弃的精神。
当时我设计了两条线来帮助学生理解。
一条是抓两次失败后观众的反应,另一条是抓两次失败后少年的表现。
通过阅读课文,弄清故事的梗概,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抓住重点句子理解,把握主要内容,弄清顶碗少年是怎样面对失败,坚持一次次表演,最后获得成功的。
通过读分析领悟作者看表演时受到的启示;感悟“坚持到底就是胜利”的人生哲理,培养学生面对挫折应有的信心和勇气;能结合实际谈自己的体会和感悟 。
引导让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领悟做人道理。
这节课上也存在着不少遗憾:
比如,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不到位。
我在教学时过于重视学生品词析句的能力培养,而忽视了朗读的指导。
学生每每分析后都是自读感悟,朗读方式单一不说,也不能了解学生的朗读是否体现了少年的精神,学生读的面比较少。
如果每位学生分析后,都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读一读,学生在汇报朗读时如果没有读到位,可以让他们先说体会,如果理解到位后再去读,或者可以让读到位的同学范读,他学读。
在体会少年在失败后的反应时教师可以先读出观众的反映,再让学生跟读少年的反应,进行师生对读。
课文的最后一段是烘托感情的段落也可以让学生齐读,等等,总之要通过多种形式来练习学生的朗读。
如果这样,我想可能学生的理解会更深入一些。
整理丨尼克
本文档信息来自于网络,如您发现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我修正;如您发现内容涉嫌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分享 六年级 下册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