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初三门头沟 期末试题及答案.docx
- 文档编号:28098687
- 上传时间:2023-07-08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729.22KB
北京初三门头沟 期末试题及答案.docx
《北京初三门头沟 期末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初三门头沟 期末试题及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初三门头沟期末试题及答案
门头沟区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卷
九年级语文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12页,共五道大题,25道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班级。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5分)
(一)2019年10月8日学校组织了“观阅兵庆华诞”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共5分)
举国欢腾,万众翘①首以盼,共和国迎来七十华诞。
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盛大阅兵仪式即将上演。
军威、国威和民族的浩然正气,就要集中展现。
为了这一天,受阅官兵们经历各种艰苦训练:
每位队员每天大约要走2.9万步,相当于21公里;站军姿数小时不倒;练眼神几十秒不眨;标排面线线笔直……训练标准十分严格。
汗水大颗滚落,皮肤晒黑晒伤,脖子上黑白分明的“V”字印,这是阅兵人特有的“荣誉勋章”。
领导指挥方队首次亮相,来自陆、海、空、火箭军以及武警部队的将军、大校、上校……以上率下,雄姿英发。
女民兵迈着整齐的步伐,变换队形,目光坚毅,英姿飒爽。
60岁左右的高级指挥员,20岁左右的青年官兵,他们一起训练、同场受阅,红色基因赓续传承。
多种新型武器装备首次亮相,展示了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能力与自信。
七十年,弹指一挥间。
看!
铁流滚滚,锐不可当②,长空砺剑,决胜苍穹。
1.依次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翘(qiào)当(dānɡ)B.翘(qiào)当(dǎnɡ)
C.翘(qiáo)当(dānɡ)D.翘(qiáo)当(dǎnɡ)
2.文中画线句子中“赓”字的读音为“ɡēnɡ”,字典中的基本解释有:
①继续,连续;②抵偿,补
偿;③姓。
请你结合文中句意,写出“赓续”一词的意思(1分)
3.10月1日,天安门广场花车上的女排姑娘们引人注目,她们以世界杯“十一”连胜的佳绩,为祖国母亲送上了最好的“礼物”。
下列评价中表达最准确的一项是(2分)
A.她们太棒了!
我们大家都应该学习她们祖国至上、永不言败、奋勇争先。
B.经过不懈努力,使中国女排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辉煌时代。
C.作为中学生,我们要学习并弘扬女排精神。
D.女排姑娘们取得了“十一”连胜的好成绩,关键在于她们是否团结协作、顽强拼博。
(二)2019年是长征胜利八十三周年,为了让同学们铭记历史,传承长征精神,学校组织开展了“讲长征故事,诵主席诗词”活动。
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共10分)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ニ、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进行了伟大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长征途中,英勇的红军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转战乌蒙山,击退了穷凶极恶的追兵阻敌。
红军翻过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穿越渺无人烟的沼泽草地,取得胜利。
长征的胜利,是理想的胜利,是信念的胜利。
这场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长征,,,。
长征是二万五千里的奔波,也是二万五千里的意志。
在这段路上,有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
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
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写下了《七律﹒长征》这首壮丽的诗篇: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首诗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的英勇斗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让我们铭记历史,传承长征精神,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4.结合语境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第一段结尾处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实现了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
②开启了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斗争的新征程
③宣告了敌人想要消灭红军意图的彻底失败
A.②①③B.②③①C.③②①D.③①②
5.对毛泽东的这幅书法作品,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笔法遒劲有力,结构简省,气势磅礴。
B.运笔自然洒脱,线条流畅,奔放自由。
C.字体大小参差,整齐方正,浑厚大气。
D.用笔收放自如,讲究布局,一气呵成。
6.毛泽东笔下的长征诗词,没有刻意描写长征经历的苦难和牺牲,而是洋溢着高昂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其中“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写出了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和飞夺泸定桥时的惊险悲壮。
下列选项中,与这句话所运用的修辞方法不一致的一项是(2分)
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B.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C.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D.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7.下面是王华同学为长征写的一幅对联,他不能确定横线处应填入的字,请你为他填入一个恰当的字。
(3分)
金沙雪岭,金戈铁马,长征示红军铁骨。
赤水冰河,银枪冷箭,革命战士英姿。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共17分)
(一)默写(共4分)
8.,。
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2分)
9.在新中国七十年奋斗的历程中,英雄的建设者们在世界的东方建设了一个富强之国……他们是这个伟大民族的脊梁。
“,。
”诗人李白《行路难》中的这句话,把奋斗的号角再次吹响,它激励后来者,在先辈们的鼓舞下,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伟大祖国的建设中。
(2分)
(二)阅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10-11题。
(共5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0.这是一首酬答诗,颔联句“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诗人运用典故,怀念逝去挚友,并描述自己回乡后恍如隔世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的感慨;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承接颔联而来,形象生动,赋予哲理,表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颈联中的诗
句现在也经常被引用来说明的自然规律。
(3分)
11.下列诗句中,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刘禹锡的态度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B.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2—14题。
(共8分)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甲】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乙】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丙】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1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临于泉上者临渊羡鱼临阵脱逃身临其境
B.负者歌于途不负众望负荆请罪如释重负
C.往来而不绝者连绵不绝弹尽粮绝空前绝后
D.杂然而前陈者推陈出新慷慨陈词新陈代谢
13.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甲】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翻译: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
理解:
欧阳修因为山水而陶醉,所以更想饮酒,因为“酒”在他心中是最美的象征。
【乙】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翻译:
宴中欢饮的乐趣,不在于音乐。
理解:
作者认为举行宴会,畅快喝酒最能表达心情,所以应该远离过于嘈杂的丝竹声。
【丙】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翻译:
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阴,禽鸟在高处低处鸣叫。
理解:
欧阳修以树林之静对比鸟儿之动。
游人走后,鸟儿在林间鸣叫,体现出大自然是禽鸟乐园的特点。
14.欧阳修和苏轼虽遭贬谪,却能安然自适,寄情山水。
结合上文和【链接材料】,完成下列题目。
(共4分)
(1)子瞻感到快乐的原因是什么?
(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2)简要概括“太守之乐”和“子瞻之乐”的不同。
(2分)
【链接材料】
子瞻①迁于齐安,庐于江上……
昔余少年,从子瞻游。
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③先之。
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
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④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
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⑤为悦。
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
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
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
夫孰知得失之所在?
惟其无愧于中⑥,无责于外,而姑寓焉。
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选自苏辙《武昌九曲亭记》)
注:
①子瞻:
苏轼的字。
苏辙是其弟。
齐安,即黄州(今湖北黄冈)。
当时苏轼贬谪黄州,苏辙贬谪筠州。
迁:
贬谪。
③褰(qiān)裳:
提起衣服。
④撷(xié):
摘取。
⑤适意:
合乎自己的心意。
⑥中:
内心。
三、名著阅读(共5分)
15.“知识就是力量。
”请你结合一部名著阅读的内容,说说你在生活或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是如何从书中获得力量的。
(100字左右)
四、现代文阅读(共23分)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6-18题。
(共7分)
【图1】
【材料一】
门头沟区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商及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遗址亦有发现。
元初,存在过“大周朝元年”政权;明代宛平县在此派典史;清道光二年派县丞;1928年成立北平特别市;195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改称门头沟区。
现在门头沟区东部的龙泉、永定、潭柘寺三镇,均属战国时燕国设置的五郡之一的渔阳郡。
约1万年前,东胡林人来到门头沟区清水河谷东胡林黄土台地居住、生活和繁衍。
此外,在沿河城的大东宫村、斋堂镇柏峪村等地,还发现了这一时期古人类生活的遗迹。
在军庄村一带的墓葬中,曾发现春秋战国时燕国的刀币、青铜剑、青铜戈等。
公元250年,曹魏时期镇北将军刘靖屯兵幽州,于区境内三家店处引漂水(永定河)入高梁河,使蓟城南北灌田2000顷,这是北京历史上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
晋憨帝建兴四年(316)在区境内修建佛教名刹潭柘寺。
距潭柘寺不远的戒台寺,是我国北方保存辽代文物最多、最完整的寺院。
1927年初,中共北京市委在门头沟矿区建立了第一个门头沟特别直属支部;1932年在西部山区田庄高小成立了第一个党支部,成立了第一个中共宛平临时县委;到1949年建国前,中国共产党在门头沟区境内共建立了230余个支部,发展6700余名党员;“七﹒七”事变后,八路军邓(华)宋(时轮)支队到斋堂一带开辟平西抗日根据地;1938年3月,在东斋堂村建立了北京地区最早的人民政权——宛平县政府。
【材料二】
马栏村地处太行山余脉,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南部。
村内文化底蕴深厚,有很多名人在此战斗过。
如:
萧克于1925年投笔从戎,参加北伐战争、南昌起义、井冈山斗争和长征等。
1938年2月萧克将军在斋堂组建了冀热察挺进军,活跃在冀热察抗击日寇,为华北地区的抗战斗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白乙化于1939年春率领抗日先锋队从内蒙来到平西,与冀东大暴动的抗日联军合并,组成华北人民抗日联军。
抗战时期的峥嵘岁月给马栏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被人们尊仰为京西第一红村。
继承红色革命传统的“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陈列馆”落成于1997年7月7日,后成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和首批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材料三】
从整个区域上说,门头沟环境好,空气好,“三山两寺一河一湖”的优质资源,更是让门头沟区的环境和空气得到极大程度的净化。
不仅如此,门头沟区域先天的自然优势也是独一无二的,山地面积98.5%,平原面积1.5%,在很大程度上净化了周边的空气,打造了一个别样的世外桃源。
此外,门头沟目前有三条快速路直达市区:
阜石路、莲石路、长安街西延线(2018年开通),全程无红绿灯且不收费,路面交通非常便利;轨道交通方面,有北京第一条磁悬浮列车S1号线从石门营站到苹果园站,2017年底已通车;西起门头沟上岸村站,东至通州宋庄站的R1号线,全程16站,将在2020年通车。
16.请你结合【图1】的信息,以中心城为参照标准,从东南西北四个方面描述门头沟区的地理位置;阅读【材料一】的内容后,概括门头沟区的特点。
(3分)
17.在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的日子里,门头沟区开展了以“热爱家乡,担当使命”为主题的戏剧展演活动。
展演分为“沃土热血”“使命担当”和“致敬英雄”三个板块。
请你结合【材料二】的内容,用上“沃土、使命、英雄”三个词语,为这次戏剧展演活动写一段总结性的话语,以发出号召,鼓舞人心。
(40—60字)(2分)
18.结合上面三则材料,请你从“传承与发展”的角度,写下你的感受。
(2分)
(二)阅读《邓稼先——中国原子弹氢弹之父》,完成19—21题。
(共9分)
邓稼先——中国原子弹氢弹之父
邓稼先是中国第一枚原子弹的主攻手,多年来,他为我国的国防事业默默地工作着,不计名利,堪称典范。
1958年的一天,邓稼先意外地得到一张京剧戏票,送票的同志悄声告诉他钱三强所长要和他聊一聊,邓稼先想不到,这一聊竟会决定他三分之二的生命路程,一副历史的重担压在了他还显稚嫩的肩膀上:
他被选为研究中国第一枚原子弹的主攻手。
此后,邓稼先的名字从公开出版物上消失了,群众性的场合再也见不到他的身影,许多亲朋好友都无法寻觅他的踪迹,甚至连他的妻子也不清楚他的具体去向,只知道他在执行一项异常重要的任务。
除邓稼先外,上级还从几所名牌大学里调来20多个应届毕业生,共同组织研究队伍,他们在邓稼先的带领下,开始了艰难的工作。
当时正值全国三年自然灾害时期,饥荒遍及全国,邓稼先他们也不例外,有时连饭也不能保证,夜晚还得加班加点工作,肚子饿了,他们就用酱油充饥。
生活上的苦还好克服,苦在科技攻关上。
没有世界一流的科学家直接参加,也没有国际专家指点,有的只是青年人的朝气蓬勃、执著追求。
没有充足的资料,邓稼先就费尽心机地搞到了三本俄文原版书,柯朗特的《超音速与冲击波》,泽尔多维奇的《爆震物理》和戴维森的《中子输出原理》,然而这支队伍中除了邓稼先之外都没有学过核物理,幸好都有俄文基础,因此,不得不采取边读边译边讨论的方式。
大家围着长桌,逐章逐节地读,读一句,译一句,为译得准确,每个人都可以提出译文的句式,直到弄清楚原文的意思为止。
邓稼先除了带领大家读书译书外,还要讲课、备课,为同事们指出正确的研究途径。
他睡觉睡得很少,常常是讲完课,站在黑板前就打起瞌睡来。
如此这般,像吃烤苞米,一粒一粒地嚼,吃过寒冬,到了春节,他们终于消化了这些书。
在他们的心里,也多出了几双慧眼,隐约辨识出了通往核武器库秘宫的通道。
接下来的却是最为困难的数据计算,当时的计算机是每秒仅百次的乌拉尔,还得用手摇,算个除法,得分几步走,要是算个开方,还要查巴罗表。
八个小时算,八个小时捉摸方案,一个月才能算出一个结果。
大冷天里,手冻肿了,击键不便;肚子饿了,难转摇把,不得不趁做工间操时,跑到附近的邮电所里抱煤炉取暖。
由于只有一台手摇式计算机和一台电动计算机,不得不三班倒,上机轮空的,邓稼先就让他们用计算尺和算盘辅助计算。
可是,忙了大半年,九次运算得到的结果与顾问给出的数据却大相径庭。
邓稼先纳闷了,究竟是计算方法失误,还是运算不到家?
他苦苦地思索着,食不甘味,夜难成眠,像个疲惫至极的向导,明明把队伍带到了目的地,却又怀疑是不是找错了地方。
后来,他们找到了中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周光召教授,请他帮忙。
周光召教授历经数日,潜心验证,最后对他们九次计算的结果做出了肯定的论证。
邓稼先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翌日,他郑重地签署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总体设计方案。
1964年10月16日15时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刻,在场的科学家们都听到了那天崩地裂般威猛的轰鸣,只望见那无坚不摧的冲击波奔雷似的卷动沙浪,掀起了漫天尘雾。
作为效应物的坚固建筑着火了,坍塌了,炮艇被冲走,列车被推翻,斗石遍地,蘑菇红云不断爆裂,隆隆升腾,如同怒耸而起的巨人,投影30公里。
百米高的铁塔早气化了,蜷缩了,只剩下变细了的几条钢轨,弯曲在化为玻璃体的砾石滩上。
这是毁灭,也是新生;是战争的演示,也是最有音响效果的和平宣言。
作为中国第一枚原子弹的主攻手,邓稼先为我国的国防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功绩将记载史册。
19.文章从生活和科技攻关两方面,写出了邓稼先等研究人员在研制中国第一枚原子弹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依据选文内容填空。
(3分)
作者通过叙述研究人员(概括事件内容)写出了他们生活上的毫无保障;通过无专家指点、无充足资料和反复计算等内容,写出了研究人员在科技攻关方面的。
邓稼先等研究人员的(做法),让人们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所具有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
20.结合上下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4分)
“如此这般,像吃烤苞米,一粒一粒地嚼,吃过寒冬,到了春节,他们终于消化了这些书。
”
(1)写出上面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指代的内容。
(1分)
(2)从修辞的角度品析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3分)
21.“这是毁灭,也是新生;是战争的演示,也是最有音响效果的和平宣言。
”是从文章中摘录的一句话。
请结合文中语境,从情感或主题方面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分)
(三)阅读《从烈士家书看信仰的力量》,完成22-24题。
(共7分)
从烈士家书看信仰的力量
巨文辉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数以百万计的革命烈士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矢志不渝,舍生取义,创造了惊天动地的人间奇迹,树立了一座座不朽的历史丰碑。
烈士家书正是共产党人的信仰袒露,殷切叮咛,高亢表白,柔情和赤胆迸发于笔端,书写了人性与党性相合共生的感人篇章,展示了共产党人信仰的力量。
家书是革命烈士理想信念的宣言书。
共产主义在中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
革命烈士是共产主义的信仰者、坚守者、献身者,理想信念是革命烈士的精神之“钙”,是共产党人的力量源泉。
他们以改造中国为己任,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崇高理想而义无反顾。
从烈士的家书中,我们可以读出他们对共产主义理想的执着坚守,即使面对死亡,也从容淡定,坚贞不屈。
晋冀鲁豫军区四纵十二旅卫生处收容所指导员陈振华在给父母亲的信中说:
“儿离家八载之久,尽忠于国家,谋全中国人民之解放,而流血流汗,誓为驱寇而奋斗……”陈振华随陈谢兵团挺进中原,牺牲在湖北郧(yún)西。
家书是拳拳赤子的家国情怀。
先烈们面对家庭误解,面对利益诱惑,特别是面对严刑拷打、生死抉择,在亲情、友情、爱情和革命事业、民族大义之间,毅然决然地作出了壮丽的人生选择,用生命谱写着璀璨夺目的人间大爱,弹奏着柔情与血性的交响乐,闪耀着属于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所特有的人性光辉。
第二野战军政治部干部刘登辉给离别了九年的母亲写信说:
“将近九年的功夫、三千余天的日子,不知母亲如何的在想念着远出在外、久无音讯的孩儿呢!
”一年后,刘登辉在河南商城一带作战中牺牲,最终没有回到渴望已久的母亲身边。
山西革命先驱、中共早期领导人高君宇在给恋人石评梅的信中写道:
“我是有两个世界的:
一个世界一切都是属于你的,我是连灵魂都永禁的俘虏;在另一个世界里,我是不属于你,更不属于我自己,我只是历史使命的走卒。
”周恩来在回忆高君宇时意味深长地说,革命与恋爱并不矛盾。
家书是革命烈士留给亲人的心声。
家书承载着革命烈士们对亲人的挚爱眷恋,彰显着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和高度自觉的革命意识,凝结着一段段波澜壮阔的生动历史和一个个鲜活真实的高尚灵魂。
晋冀鲁豫军区三纵九旅二十六团作战参谋冯庭楷在给家人的信中写道:
“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双层压迫使我们翻不过身来,而只得毅然走进革命的行列,为着自己及所有被压迫者奔波奋斗。
当然,个人和家乡的小利益便无法顾及了。
”1946年9月,冯庭楷像无数英雄母亲的爱儿一样,躺在了异乡疆场的血泊之中。
烈士们身上强大的人格魅力,总会不断撞击我们的心灵。
家书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奋进号角。
捧读烈士家书,我们看到的是烈士为革命理想甘洒热血写春秋的赤子之心,看到的是烈士将民族命运和人民福祉扛于肩头的家国情怀,看到的是烈士身处平凡岗位而守望信仰的精神境界,看到的是烈士“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生动写照。
在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中,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中,在激情满怀的新中国建设中,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革命烈士救黎民于水火,扶大厦于将倾,建伟业于国中,抒发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英雄史诗。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每一封烈士家书,都是①的精神财富,都是②的精神火炬,都会赋予我们强大的精神力量。
22.请为文中最后一段的横线处各选择一个最恰当的词语。
(2分)
A.弥足珍贵B.堆积如山C.永垂不朽D.永不熄灭
23.结合选文内容把下面的话填写完整。
(3分)
“信仰的力量”来自于;;。
24.读完这篇文章后,你想到了什么?
(人、事、物、地点、诗句等,任选其一)
结合具体内容说说为什么?
(2分)
五、作文(共40分)
25.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
(4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进行写作。
题目一:
霍·华尔浦尔说:
“如果自己的青春放不出光彩,任何东西都会失去魅力。
”青春时代充满着梦想与奋斗,充满生机与活力,充满美丽与自信……有理想有担当的青春才够闪亮。
请将“,是青春的亮色”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600—800字的作文。
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要求:
(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题目二:
下雪了,外面的一切变得朦胧又美好:
树木披上了白色的外衣;红色的建筑镶上了银边;圣洁的雕像深情地眺望着远方……这一切,都给人带来无限的遐想。
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以“神奇的发现”为题,写一篇故事。
要求:
(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作文内容积极向上;
(3)字数在600-800之间;
(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门头沟区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卷
九年级语文答案及评分参考
一、基础·运用(共15分)
(一)(共5分)
1.答案:
C(2分)
2.答案:
继续(1分)
3.答案:
C(2分)
(二)(共10分)
4.答案:
D(3分)
5.答案:
C(2分)
6.答案:
D(2分)
7.答案:
展(3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17分)
(一)默写(共4分)
8.答案: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共2分。
共2空,每空1分)
9.答案: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共2分。
共2空,每空1分)
(二)古诗阅读(共5分)
10.答案:
时光流逝之快积极乐观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共3分。
共3空,每空1分)
11.答案:
B(2分)
(三)文言文阅读(共8分)
12.答案:
C(2分)
13.答案:
丙(2分)
14.答案示例:
(1)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
(2)“太守之乐”是与民同乐;“子瞻之乐”是问心无愧,寄情山水。
(共4分。
共2问,每问2分)
三、名著阅读(共5分)
15.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初三门头沟 期末试题及答案 北京 初三 门头沟 期末 试题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