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中考模拟语文试题月考试题.docx
- 文档编号:28094235
- 上传时间:2023-07-08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58.58KB
山西省中考模拟语文试题月考试题.docx
《山西省中考模拟语文试题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中考模拟语文试题月考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西省中考模拟语文试题月考试题
山西省2015年中考模拟试题
(适用于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1、2、5单元)
一.基础(25分)
1.默写(13分)
(1)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我爱这土地》)
(2)后来啊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乡愁》)
(3),铁骑绕龙城。
(杨炯《从军行》)
(4)永结无情游, 。
(李白《月下独酌》)
(5),玉垒浮云变古今。
(杜甫《登楼》)
(6),肯将衰朽惜残年。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7)吊影分为千里雁,。
(8)恶劣的环境可以激发人为生存发展而积极奋发,强大起来;安逸的环境容易消磨人的意志,导致最终衰亡,所以孟子说“”。
(9)必先苦其心志,,,,,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0)读书要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
2.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2分
A.黝黑yǒu戏谑xuè吮吸shǔn腌臜ā
B、憔悴cuì深邃suì仿佛fú萎靡mí
荟萃cuì隧道suì拂晓fú糜烂mí
C.桂冠guān负荷hè亲人qīn勒令lè
冠军guàn荷花hé亲家qìng勒进lēi
D、蓬蒿hāo诞生dàn戳穿chuō舐犊情深shì
竹篙gāo垂涎xián杀戮lù舔嘴tiǎn
3下面有错别字的一项()2分
A、脉搏莫须有郑重其事无与伦比
B、取缔座右铭获益匪浅默守成规
C、诘责正能量迫不及待粗制滥造
D、寒暄孺子牛谈笑风生如愿以偿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谁也不会否认魏书生老师的讲课水平在全国是出类拔萃的。
B、在春节联欢晚会上,节目“梦蝶”的表演技艺在国内外都是非常罕见的。
C、我期末考试没有考好的原因是因为我没有认真答题。
D、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校车安全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措施。
5.阅读下面文段,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他腰里常常揣着个北京老二酉堂出版的唱本,投宿住店,歇脚打尖,他就把唱本掏出来,咿咿哦哦地嘟念。
遇上生字儿,不耻下问,而且舍得掏学费;谁教他一字一句,他能请这位白吃一顿酒饭。
既然人称大学问,那就要打扮得斯文模样儿,于是穿起了长衫,说话也咬文嚼字。
A.文段中加点的名词,它和“这孩子的模样像他妈妈。
”中的“模样”意思相同。
B、文段中“咬文嚼字”一词,可以用近义词“字斟句酌”来替代。
书写“嚼”字时应注意是左右结构,其中“嚼”字共20笔。
C、文段中“歇脚打尖”是并列短语,结构相同的如“铜墙铁壁”“和风细雨”等。
D、文段中,“既然人称大学问,那就要打扮得斯文模样儿。
”是一个假设关系的复句。
6.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初推出的一款快速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语音对讲的手机聊天软件。
微信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
微信可以将精彩内容分享给好友,也可分享到朋友圈。
微信官方网站上的宣传语为“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
”截至2013年1月15日,微信用户突破3亿。
请写一段介绍微信图标的话。
(80字左右)4分
二.阅读(45分)
【古诗文】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7.
(1).下面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雁门太守行”是古乐府曲
名,“行”是古诗体裁,本诗借用它作诗题写当时战事。
B.全诗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浓墨重彩地描绘战争场景,构成了奇特的意境,歌颂守边战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C.诗的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是说塞上的泥土在晚霞映衬下凝成胭脂色,写出了边塞风光的秀美。
D.“半卷红旗临易水”使人联想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喻示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2).“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历来为人传诵。
请你自选一个角度,对它作点赏析。
(2分)
阅读《鱼我所欲也》(节选),完成第8~14题。
(14分)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万钟于我何加焉?
④为宫室之美、⑤妻妾之奉、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⑧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8.本文的作者孟子,是时期的思想家,他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有“”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2分)
9.请分别写出“万钟于我何加焉”中的“加”一词的古今意思。
(2分)
古义:
今义:
10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不同的一项()。
(2分)
A蹴尔而与之一蹴而就B是亦不可以已乎死而后已
C是亦不可以已乎自以为是D一箪食箪食壶浆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2分)
呼尔而与之翻译:
12.“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的是什么?
(用原文回答)(2分)
敝帚自珍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傅毅之于班固①,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②书曰:
“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③。
”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④,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里话⑤曰:
“家有弊帚,享之千金。
”斯不自见⑥之患也。
注释:
①傅毅、班固均为东汉文学家,史学家。
字:
武仲。
②[超]班超。
班固之弟,东汉名将。
③[自休](冗长松散)自己也止不住。
④[体]体裁⑤[里话]俗语,民间谚语⑥[自见]即见自,表现自己的长处。
。
13将文中划线句子用“/”断句(两处)(2分)
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
14现代汉语常用“敝帚千金”、“敝帚自珍”的表达形式,比喻东西虽不好,但由于自家之物,也看得非常宝贵。
文中“敝帚自珍”比喻。
(2分)
A人不可得寸进尺。
B人要防微杜渐C人要学会礼尚往来D人无自知之明。
【现代文】(三)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5~19题。
(17分)
老人和马
月亮从东山后面升起来,就挂在山顶那棵树的梢上。
院子里没点灯,只有院西墙马棚那儿,一星红红的火,在月光底下明明灭灭。
何处的笛声,被山风一路送过来。
声音时高时低时强时弱,断断续续。
听不出什么曲调,却跟山里的夜风那般寒凉。
小子,老师知道你心里有委屈,但有什么办法呢?
手里的一袋烟终于抽完了。
老人将烟袋锅子在脚后跟上轻轻磕了磕,站起身,向笛声飘来的方向望一眼,转身走向西墙边上的马棚。
马棚底下,一匹浑身雪白的老马,正静静地站在那里。
一动也不动,像入定的老僧。
那是一匹跟他一样老的老马了。
跟着他在这一带的山山水水间来来回回已经走了近三十年,走了多少路,摔了多少跤,身上留了多少伤,他记不清了。
今夜,他心里只有一种沉得让人透不过气来的悲伤。
他是来跟老马告别的。
明天,他就离开这里,到山下去,马还要留在这里。
马还不能退休,因为它还没有找一个新的合适的接班人。
老伙计,腿上这伤,还疼吧?
阴天下雨要犯病,你自己可要小心……
老人在老马的左前腿那儿站住,迟缓地弯下腰,去抚摸老马腿上那块伤。
那是那个暴雨天留下的。
那天,他和老马如往常一样到山上去接孩子。
回小学校的路上,风雨就来了。
那天风刮得邪行,要把整座山都拔起来,雨浇得人眼睛睁不开。
三个孩子坐在马背上,他牵着马走在前面探路,马小心翼翼地跟在他后面顺着他找的路往前走。
雨天,路滑,原本就陡的山路变得更加泥泞难行。
在一处近六十度的陡坡前,马尝试了几次都没能上去。
马背上的孩子们坐不住了,要下来自己走。
被他制止了。
他心疼马,更心疼那些山里的娃。
为了学点文化,那些孩子每天要翻山越岭走几十里山路才到那所只有他一个老师的小学。
他让孩子们坐稳,破天荒地冲老马发了脾气:
不中用的东西,这点坡也上不去。
老马似是听懂了他的话,没有丝毫埋怨,它用力晃了晃双耳,再一次奋力往坡上冲去。
近坡顶,老马像一堵重重的墙倒下去,前腿正跪在一块锋利的山石上……
老马的伤,后来慢慢好了。
孩子们从家里带来的草药。
那条腿却是瘸了。
他的心,也从此缺了一角。
还有马的那只右眼。
是在那次送孩子回家的路上,被路边突然倒下来的一棵树给戳瞎了。
那一次,真的把他的心都要给疼碎了。
他眼睁睁看着一支尖尖的枯树枝干直直插进了老马的右眼窝,鲜血“咕嘟”一下冒出来,把它前胸处的那片雪白的毛都染红成一片。
他以为那次的老马是死定了,就算不死也不能再继续和他一起去接送孩子们了。
让他没想到的,第二天,他刚走出屋门,老马就在马棚里急切地向他呼唤:
该去接孩子们了。
再苦再累不流泪的汉子,那天抱着马脖子呜呜地哭了。
如果山外的那些人,能有老马一半的心思,山里的孩子们,天地可就不一样了。
他不比老马更好。
他的右胳膊,也是在那次事故中永远地变成了残疾……
老伙计,这三十年,你跟着我受苦了……你是咱山里人的大功臣哪……
老人围着老马,左转,右转,恨不得把它身上的每一寸肌肤都抚摸遍。
三十年了,那些山里的孩子们,一茬儿又一茬儿,被那匹马驮进学校,驮出大山。
他们读了中学,大学,走到山外,有了体面的生活。
他和马,却是老了。
儿子带他去体检,诊断书上列了近十种大大小小的病。
把儿子惊晕了,也给他下了死命令:
不下山,押也要把他押回去。
他也确实老了,看黑板上的字,原是黑白分明,现在在他眼里却是模糊一片……
他不管儿子押不押。
只说,没有找到合适的接班人,他死也要死在山上。
孩子们不能一日无老师。
奔波了很多天,上上下下,远远近近。
没人愿意来。
深山旷野,谁愿意把青春埋在这里。
最后他想到了自己的学生,那个坐在马背上走出大山的孩子,读的一所不错的师范学校……
他去找学生。
拎了两斤老白干。
他说,学生听。
学生听完,面露难色。
学生联系了一家市里的中学,已有眉目。
他伤了心。
和着眼泪一杯又一杯地喝着闷酒,心里却没埋怨。
他把那些孩子们送出大山,就是希望他们从此能过上一份好生活……
学生还是把他手上的酒杯夺去了,说,老师,您给我点时间……
学生跟着他一道来到这所阔别已久的小学。
三十年过去了,屋还是那屋,人还是那人,只那些明朗朗的脸不一样了……
笛声继续随了风送过来。
这一次,他听得真切,是他曾经教孩子们唱过多次的《希望的田野》。
欢快的笛声,已不似先前那般寒凉,在夜风里有节奏地舞。
他轻声随着笛子的旋律哼唱起来: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老马似乎也受了感染,不再入定般寂静,它用力摇晃着耳朵,四蹄有节奏地在地上轻轻踢踏。
老人的大手轻轻抚遍老马的全身,嘴里的声音渐渐模糊,眼角有凉凉的泪缓慢滑下来:
老伙计,小子是新手上路呵,你再辛苦带他一程……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3年16期,作者梅寒)
15.小说围绕老人和马,写了哪几件事?
(2分)
16.小说开头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
(2分)
17.小说中老人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
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4分)
18.小说为什么要用很多篇幅来写马?
这对表现小说主题有什么作用?
(4分)
19.这篇小说反映的社会现实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请联系老人的精神、老人的忧虑和学生的纠结加以探究。
(5分)
(四)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0---23题。
(10分)
许多事不必在乎
①人生在世,有些事是应该在乎的。
比如我们的人格,我们的尊严,做人的道德操守,人生的价值取向等。
否则,那就枉自顶着一个人头,空来人世一遭。
然而,人要活得豁达、潇洒,又有许多事是不必在乎的。
②宠辱不必在乎。
人生是个曲折的过程,有得有失有升有沉,可以得人宠信,也会遭诬受辱。
达观者宠亦泰然,辱亦淡然,早就有“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之说。
我们自然也应学会从容面对。
③名利不必在乎。
名利取之有道不是个坏东西,但绝不能做功名利禄的奴隶。
我们如果淡泊一点,量力而拼,从容而搏,坦然自若地去追求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真实,有也自然,无也自然,如淡月清风一般来去不觉,不是要轻松得多吗?
④成败不必在乎。
“失败乃成功之母”,“成功若不正视,也可能变为失败之母”。
懂得了成败之间这种辩证关系,我们便没有多少理由因失败而苦恼沮丧,或因成功而骄傲狂妄。
在成功面前,最该提醒自己的是:
胜不骄,败不馁,既不骄纵自己,也不隳颓自己。
⑤人言不必在乎。
许多人所以一辈子干不成什么大事,与其说是缺乏才智,倒不如说是丧失了自己。
太在乎上司的脸色,太在乎老板的眼神,太在乎周围人对自己的态度,对别人的一言一语,甚至一声咳嗽都煞费猜度,尽力迎合,完全没有了自己的精神,要治好精神上的“侏儒症”,就得“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⑥至于那些不涉原则的纷争、鸡零狗碎的恩怨、飞短流长的中伤、亲朋同事的误解等等,则只能算是生活中的小插曲,更不必在乎。
对那些烦人的小事说一声“不在乎”,对别人是一种宽容,对自己也是一种解脱。
许多事不必在乎,是修养,是气度,也是睿智。
它能使我们沉迷时变得清醒,贪求时变得淡泊,软弱时变得坚强,骄纵时变得谦逊,颓丧时变得积极,愁苦时变得欢快,对任何事也便拿得起,放得下,甩得开。
人达到这种境界,精神的天空晴空一碧,云卷云舒,是多么令人神往!
20.从本文中可以看出人生在世哪些事不必在乎?
(2分)
21题目是“许多事不必在乎”,而文章开头却说“有些事是应该在乎的”,揣摩作者这样开头的用意。
.(3分)
22结合本文内容,用上文末短语“云卷云舒”,仿照例句,摹写一个句子,并与例句组成对偶句。
(2分)
例句: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23.在生活中你在乎什么,不在乎什么?
请谈谈自己的读后启发。
(3分)
三.写作(50分)
24三年时光匆匆而过,不舍同学的欢声笑语,难忘老师的谆谆教诲,面对分别,我真的不想说再见!
请以“我不想说再见”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要求:
(1)认真审阅题意。
(2)叙事中融入自己真切的感受。
(3)用词贴切,句式多样,使语言富有表现力。
(4)段与段衔接自然,浑然一体。
(5)避开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6)书写4分。
220000
200
200
200
400
600
800
900
答案:
一.1.默写:
(1)----(7)略。
(8)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或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或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9)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10)两天晒网
2.B(萎靡mǐ)3.B默墨
4.A.(B项中“非常罕见”中“罕”就是“非常、很”的意思。
“罕”和“非常”在一起用,意思重复,去掉“非常”。
C项中“原因”与后“因为”重复,应去掉“的原因”或“因为”。
D项不合逻辑。
“防止”和“不再”用在本句,与常理不符合。
)5.D(因果关系)
6、要点分析:
能运用合理想象和联想,描写或说明图标图案的形象,介绍其构成。
如:
人脸、头像,一大一小;“冒泡”,一上一下;提示框,一前一后的组合;QQ,结合得更紧密。
能体现对图标的内涵及微信特点的正确把握。
至少写两句话,语言连贯、通顺。
答案示例:
微信图标由一大一小两个相似的抽象图案部分叠加构成,像两张人脸,睁眼看着你,也看着这个世界。
无论大人和小孩都是渴望交流和沟通的,微信图标告诉我们:
使用微信,你的社交生活从此与众不同。
二.
7【答案】
(1).(2分)C(并非写出了边塞风光的秀美,而是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
这种黯然凝重的氛围,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
(
(2).(2分)示例:
角度一,意境雄浑。
运用想象的黑云和日光来造境造意,黑云压城,风云变幻,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只见金光闪闪,令人眩晕。
此刻他们正披坚执锐,严阵以待。
这里借日光金光来显示守军的威严和高昂士气。
色彩浓烈,想象奇特。
角度二,巧用修辞(描写)。
前句用比喻和夸张手法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后句用外貌描写和环境烘托,写守城将士严阵以待;运用对偶,音韵和谐。
角度三,感情浓郁。
歌颂守边将士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角度四:
用词准确。
“黑云压城城欲摧”中“压、摧”两个动词,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我方城池摇摇欲坠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
(选取角度和赏析各1分。
选取以上任一角度或另选角度作答,言之成理均可。
)
二【答案】
8.战国“亚圣”9.C(自以为是:
对的)
10.古义:
好处,益处今义增加。
11.轻蔑地呼喝着给他吃(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吆喝着给他)。
12.(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答案:
13.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14.D
翻译: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文人互相轻视,自古以来就是如此。
)傅毅和班固两人文才相当,不分高下,然而班固轻视傅毅,他在写给弟弟班超的信中说:
“傅武仲因为能写文章当了兰台令史的官职,(但是却)下笔千言,不知所止。
”大凡人总是善于看到自己的优点,然而文章不是只有一种体裁,很少有人各种体裁都擅长的,因此各人总是以自己所擅长的轻视别人所不擅长的,乡里俗话说:
"家中有一把破扫帚,也会看它价值千金。
"这是看不清自己的毛病啊。
(三)答案:
15.(2分):
15.(2分)写了
与马分别、
马腿受伤、
马瞎右眼、
体检查病、
学生接班等几件事。
每件事半分,写出四件事可得满分。
16.(2分)作用: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营造出寒凉的氛围,烘托学生纠结的心情。
②与最后一节首尾呼应,通过笛声由“寒凉”到“欢快”的转变,揭示人物的心理转变。
(每小点1分,共2分)
17.(4分).①任劳任怨:
他在这一带的山山水水间来来回回已经走了近三十年,走了多少路,摔了多少跤,身上留了多少伤,他记不清了。
但仍然毫无怨言担起重任。
②默默奉献:
默默工作近三十年,不求回报接送学生,给学生上课。
③担心忧虑:
他确实老了,担心没有接班人,为乡村教育的困境而忧虑。
(每小点2分,答对其中两点给4分)
18.(4分)看似写马,实则写人,以马喻人,马是老人的忠实陪伴者,也是老人事迹的见证者。
通过写马、赞马,讴歌了任劳任怨、默默奉献、不计回报、具有牺牲精神的人们。
两问各2分。
19.(5分).①老人是大山里唯一的老师,任劳任怨,为乡村教育默默奉献,令人敬佩。
②老人确实老了,可是没有人愿意来接班,四处奔波。
如果山外的那些人,能有老马一半的心思,山里的孩子们,天地可就不一样了。
仍旧艰难的乡村教育现实,令人心酸和深思。
③老人想叫学生接班,学生面露难色,经过一段时间思考,最终答应。
人都想过上好生活,可以理解。
但在物质和精神有冲突的情况下,学生最终选择薪火相传,继承老人精神,更是难能可贵,令人欣喜。
(答出1点得2分,答出2点得4分,3点得5分)
(四)答案
20宠辱、名利、成败、人言、生活中的小插曲。
21要点:
作者是想把自己的议论建立在科学严密的基础之上,一方面要尊重一般事情,尊重人们的一般认识,这是作者建立新观点的基础;另一方面,把两种相对的意思都说出来,是一分为二的观点,是一种辩证的态度。
这样开头,既显得观点的新颖独特,又显得论述的科学严谨。
22.成败无惧,望天上云卷云舒。
\名利不争,望天上云卷云舒。
23.例如:
在生活中,我总是太在乎成败,不在乎人言。
读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西省 中考 模拟 语文试题 月考 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