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真题专项汇编卷 知识点1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word版.docx
- 文档编号:28091939
- 上传时间:2023-07-08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46.18KB
高考历史真题专项汇编卷 知识点1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word版.docx
《高考历史真题专项汇编卷 知识点1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真题专项汇编卷 知识点1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word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真题专项汇编卷知识点1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word版
知识点1: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1、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
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
朝廷这种做法()
A.加强了货币管理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C.削弱了诸侯实力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2、独具时代特色的历史信息在风云流转的时空中,是社会发展的一个个指示性坐标。
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周、秦、唐、元)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微子受封”、“妇功”、“市井”、“司南”
②政事堂、越窑、夜市、“士大夫画”
③“腹里”、木活字、北曲、“赵体”
④象郡、“直道”、灵渠、小篆
A.①②④③ B.①④②③ C.③②①④ D.④②①③
3、中国古代自西周开始,就大体延续着以“谥号”臧否(褒贬)人物的传统。
以西周后期引起“国人暴动”的周厉王谥“厉”(杀戮无辜)为例,有学者从近出“清华简”入手,认为多重文献所见未发现可以颠覆传统旧说的新史料,从理论上讲,在给周厉王议定谥号的时候,当时人们知道并掌握的事实一定不比今人少。
厉王所为已严重突破国家伦理的基本底线,无需恢复名誉;有学者认为,对厉王的褒贬仅以“厉”字了之有失公允,提出应换个角度重新评价。
由此出发,对待历史人物评价( )
A.应当坚持道德评价为先、价值判断跟进的原则
B.宜遵行尊重古人的认识,即是对历史尊重的原则
C.古人的评价未必科学,新说的建立一定要用材料说话
D.需要立足现实穿越历史,按照逻辑规律进行时空思辨
4、论及“汉承秦制”,有学者指出:
“尽管表面上与秦及其制度划清了界限,但汉朝实质上重建了秦的中央集权官僚政治。
”下列项中能够体现上述认识的是( )
A.分封诸侯王,郡国并存
B.划分监察区,建立十三部刺史
C.限制相权,建立“中朝”决策机制
D.设司隶校尉,加强对官吏的监督
5、史载,汉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有学者认为此部刺史是由秦代的监(御史)嬗变而成。
秦时除置一守一尉外,又置一监。
汉兴,省监不置。
惠帝三年,“相国奏御史监三辅。
”武帝置刺史,“郡守不得面奏事,而刺史得而奏事”。
这说明()
①秦与汉在地方均设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
②秦与汉监察方向有别,一在中央,一在地方
③秦汉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有限
④秦汉监察机构的设置受到最高执政集团的重视
A.①④B.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6、《汉书》云:
“汉家承秦之制,并立郡县,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
”这表明在西汉()
A.分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B.宗法制度趋于瓦解
C.郡县制有利于维护皇权D.官僚制度未能建立
7、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
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
这表明()
A.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B.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C.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D.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
8、有学者认为,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
“有事皆申尚书省取裁闻奏,不能径奏君相;诏令制敕亦必先下尚书省详定,然后下百司。
”由此可见,尚书省()
A.剥夺中书与门下省的权力B.拥有起草诏令制敕的职权
C.阻隔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D.成为全国行政运行的枢纽
9、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
藩镇类型
数量(个)
官员任免
赋税供纳
兵额与功能
河朔型
7
藩镇自擅
不上供
拥重兵以自立
中原型
8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防骄藩
边疆型
17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守边疆
东南型
9
朝廷任命
上供
驻兵少防盗贼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10、有学者认为:
“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
”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变化中,治理天下与君臣关系的处理,尤以相权的调整为要。
下列项中属于相权调整的举措是( )
A.建立世官制B.增设"参知政事"C.强化"外朝"D.实行察举制
11、元朝的大一统超迈前代,其疆域“北踰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为实施有效治理,在全国分设十个行省。
行省的设立旨在( )
A.独立民政事务,调动地方政治自主性
B.加强中央集权,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
C.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
D.防范宰相擅权,提高中央政府行政效率
12、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
这表明元朝()
A.地方拥有适度权力B.地方缺乏实际权力
C.行省权力集中专断D.君主专制得以加强
13、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
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14、明万历十五年,顾宪成等人奏疏忤旨,神宗要求内阁拟票重罚。
内阁首辅申时行等只拟罚俸,神宗震怒,令“还改票来!
”申时行只得遵旨。
这说明,明代内阁大学士()
A.仅作为侍从顾问,不参决政事B.万历年间开始参与军国大事决策
C.按照皇帝的传谕来票拟和批红D.掌握票拟权力,但仍需服从君权
15、“早在明末清初,诸先贤就曾将传统时代一切政治体制的弊病悉归之于‘一家一姓’的君主专制……但若认定传统政治制度仅仅是因君主‘私天下’而造就一切,君主制能维持两千余年就成为不可理解的‘哑谜’。
事实上,支撑中国君主制长期存活的社会机制极为复杂,而且在一种特定的社会体制内还长期有效。
”这段论述意在强调()
A.君主专制存在诸多弊端B.君主专制制度根深蒂固
C.君主制长期存在的原因无法解释D.君主制的存在有其特定历史条件
16、乾隆继位之初,曾裁撤军机处,但第二年又下旨:
“目前两路军务尚未全竣,且朕日理万机,亦问有特召交出之事,仍须就近承办”,将其恢复,此后军机处“军国大计,罔不总揽”“内阁宰辅名存而已”。
这表明()
A.清朝内阁权利得到加强B.清朝中央集权遭到削弱
C.军机大臣获得宰相职位D.军机处有助于加强皇权
17、说到某项举措实施的原委,史载:
“盖以国家事务殷繁,人情弊端种种,诸臣有陈奏之心,或有不便显言之处,故令……密陈朕前……欲以众人之耳目,为朕之耳目,使民隐得闻,万事就理”。
据此判断,下列项中与之相符的是()
A.建立通政司B.建立密折制C.设立枢密院D.设立军机处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朝廷这种做法具有强制性、专卖性和暴利性。
这从经济上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同时削弱了诸侯的经济实力。
故答案选C项;材料没有信息涉及货币政策或者币种变化,无法得出加强了货币管理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仅涉及经济方面,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的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符合主旨和史实,排除B项;D项说法不准确,应该是加强了而非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排除。
2答案及解析:
答案:
B
解析:
调用所学知识可知,“微子受封”是西周时,“妇功”出现于周代,“市井”和“司南”出现在战国时期,东周包括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故①与周代相符;唐朝设立政事堂,越窑是唐代青瓷名窑,唐代夜市比较繁荣,“士大夫画”也叫文人画,唐朝诗人王维以诗人画,被后世奉为文人画的鼻祖,故②与唐代相符;“腹里”是元朝对大都周围地区的称呼,元代王祯发明木活字,北曲指元杂剧,“赵体”指元代书法家赵孟頫的书法字体,故③与元代相符;象郡是秦朝统一岭南地区后设立的,“直道”和灵渠是秦开辟的,小篆是秦朝统一后通行全国的文字,故④与秦朝相符。
按照朝代(周、秦、唐、元)先后排列正确的是①④②③,故本题答案为B项。
3答案及解析:
答案:
C
解析:
“道德评价为先”“价值判断跟进”等表述,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A项。
“尊重古人的认识”即是“对历史尊重”的表述是错误的,故排除B项。
由材料信息“未发现可以颠覆传统旧说的新史料”“换个角度重新评价”等可知,古人的评价未必科学,新说的建立一定要用材料说话,故C项正确。
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
4答案及解析:
答案:
A
解析:
题干关键信息是“汉承秦制”。
解读题干材料并回忆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汉朝初年分封诸侯王,从表面上“与秦及其制度划清了界限”,但又实行郡国并存,继承了秦朝的郡县制,故而“实质上重建了秦的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故A项符合题意。
汉武帝时期,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称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这与“汉承秦制”不符,故B项错误;汉武帝时期建立“中朝”决策机制,限制相权,加强了皇权,与“重建了秦的中央集权官僚政治”不符,故C项错误;汉代设立的司隶校尉是监督京师和京城周边地方的监察官,这是汉武帝的创新,与“汉承秦制”不符,故D项错误。
5答案及解析:
答案:
A
解析:
6答案及解析:
答案:
C
解析:
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度趋于瓦解,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据材料郡县制使得“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可得出郡县制有利于维护皇权,故C项正确;秦朝确立三公九卿制,官僚制度已经建立,故D项错误。
7答案及解析: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唐代三省六部制。
题干材料显示,唐代时宰相的行政级别有所降低,行政权力有所下降,这意味着皇权进一步打压了相权,说明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故C项正确。
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所述变化并不会极大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故B项错误。
中书省、门下省地位提高并不代表决策权扩大,故D项错误。
8答案及解析:
答案:
D
解析:
由材料信息“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说明尚书省在中央与地方行政运行中处于中枢的位置,故D项正确;唐朝三省各有其职责,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材料反映的是尚书省在履行自身的职责,故A项错误;拥有起草诏令制敕权力的是中书省,故B项错误;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
9答案及解析:
答案:
D
解析:
由表格数据可知,唐代的藩镇除了河朔型擅自任免官员、拥兵自立外,其他类型的藩镇均由中央任免,并且驻兵防止分裂和异族进犯,维护社会治安。
由此可知,“安史之乱”后的藩镇基本维护了唐朝的统治,故D项正确;材料中大部分藩镇是上缴赋税的,并且唐朝除了藩镇的税收外,还有其他财政收入,故A项错误;表格体现不出藩镇彼此攻伐不已,故B项错误;河朔型藩镇拥兵自重、与朝廷对抗,威胁到中央权威,故C项错误。
10答案及解析:
答案:
B
解析:
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增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B选项符合题意。
A,世官制属于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A选项排除。
C.外朝是以丞相为首的执行机构,强化外朝不符合史实,C选项排除。
D.察举制属于西汉时期的选官制度,D选项排除。
11答案及解析: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行省的设立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材料体现的是中央和地方关系的调整,故B项正确,D项错误。
“独立民政事务,调动地方政治自主性”与题干材料信息无关,故A项错误。
行省不是监察机构,故C项错误。
12答案及解析:
答案:
A
解析:
材料反映了行省掌握地方上的经济、军事和行政等大权,但是其官吏的选用与所属军队的调动权则分别由中书省、吏部与皇帝掌管,体现了其权力受到一定的限制,说明元朝地方拥有适度的权力,故A项正确;材料中反映了行省拥有地方的经济、军事和行政等大权,“缺乏实际权力”的表述与题意不合,故B项排除;材料中反映了行省不具备官吏的选用与军队的调用权力,因此“权力集中专断”的表述不合题意,故C项排除;材料中主要反映的是行省的权力范围,“君主专制得以加强”不合题意主旨,故D项排除。
13答案及解析:
答案:
A
解析:
由所学知识可知,“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是由于皇帝允许宦官参政,以牵制内阁,这使得识字成为宦官的必要素质,这是中枢决策程序发生异变的结果,A项正确。
材料体现的是皇权专制的强化,而不是皇权衰落,B项错误;材料不涉及内阁议政,排除C项;决策权力掌握在皇帝手中,D项错误。
14答案及解析:
答案:
D
解析:
从材料“内阁首辅申时行等只拟罚傣”“申时行只得遵旨”中可以看出,明朝内阁拥有票拟的权力,但必须服从皇权,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内阁是否参与决策政事,故A项排除;内阁没有决策权,且“开始”一说也无从证实,故B项错误;批红权主要是皇帝掌握的,故C项错误。
15答案及解析:
答案:
D
解析:
题干材料表明支撑中国传统的君主专制制度长期存在的社会机制极为复杂,其意在强调君主制的存在有其特定历史条件,故D项正确。
A、B两项表述正确,但不是材料强调的重点,C项完全曲解了材料的意图,故排除A、B、C三项。
16答案及解析: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内阁宰辅名存而已”可知内阁已经名存实亡,不可能权力得到加强,排除A。
清朝中央集权遭到削弱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
结合所学可知,军机大臣品级不高,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本身无决策权,不能等同于宰相,而且早在明朝初期已经废除宰相制度,排除C。
结合所学,乾隆从裁撤军机处到恢复军机处,关键在于军机处有利于皇权加强,故选D。
17答案及解析:
答案:
B
解析:
解读题干材料“诸臣有陈奏之心,或有不便显言之处,故令……密陈朕前”并调用所学知识可知,雍正帝还在通常的奏章之外命令地方大员密折奏事,以加强皇帝对地方行政的控制,故B项符合题意。
通政司是明代在中央设立的政府机构,掌内外章奏和臣民密封申诉之件,与题干材料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宋代设枢密院管理军事,与题干材料信息不符,故C项错误;军机处是清朝雍正帝设立的,最初叫军机房,选亲重大臣协办军务,后来又由单纯处理军务逐步扩大到处理其他政务,与题干材料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历史真题专项汇编卷 知识点1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word版 高考 历史 专项 汇编 知识点 中国古代 政治制度 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