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春秋争霸.docx
- 文档编号:28090928
- 上传时间:2023-07-08
- 格式:DOCX
- 页数:33
- 大小:36.38KB
第六课春秋争霸.docx
《第六课春秋争霸.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课春秋争霸.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六课春秋争霸
第六课春秋争霸
1教材分析
1.本课是第二学习主题《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的第2课,春秋争霸和战国称雄是这一历史时期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的具体表现,同时春秋争霸对改变西周格局和影响战国形势具有重要影响,本课地位起承上启下作用。
从整个教材地位来看,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过渡时期,对推动历史由单一制国家走向多民族统一具有深远影响作用。
2.其次,国家是伴随着社会的变革而产生的,同时国家的产生会进一步促进社会的变革,因此本课隐含了改革对推动国家和历史进步的作用,结合当前我国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全面提出了深化改革的各项措施,因此,学习本课也有的一定现实意义。
2. 学情分析
1.从学生认知特点来看,初中阶段的学生空间想象力丰富而逻辑思维能力欠缺,课堂虽可通过情景再现、故事讲解等方法使学生完成称霸过程的了解,但对于春秋政治格局和出现争霸现象的原因分析比较困难。
2. 对于初一学生来说,他们对中国古代史有过初步的接触和了解,也比较感兴趣,甚至表现出一定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强烈的表现欲。
但正是基于对历史的一知半解和主观认识,学生课堂上容易注意力分散,思想开小差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把控课堂和合理引导。
3.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1. 知道春秋的概念和春秋时期的时间,了解春秋五个霸主的名称,掌握春秋五霸称霸的过程,识记越王勾践等历史人物。
2. 通过西周末社会背景了解分析春秋时期的政治格局;借助课本图表了解春秋列国形势图,培养学生通过图表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课本各国完成称霸过程了解提高学生分析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3.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家变革对推动历史的进步作用,树立正确的强国、爱国价值观。
通过管仲、越王勾践等历史人物事迹学习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坚贞不屈的精神品质。
4.重点:
春秋时间、春秋五霸、齐桓公首霸
5.难点:
春秋时期社会背景和争霸原因。
4.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视频导入,直入主题
播放“有关叙利亚局势”视频,提出问题“叙利亚局势为什么会出现一波三折?
”
透过现象看本质,根据视频回答叙利亚局势变化原因
从叙利亚事件一波三折看大国利益之争,紧扣本课主题春秋之“争”
(二)追根溯源,探求新知
何时“争”?
根据导入,教师提出问题“何时争?
什么把这一时期叫春秋时期”
自主阅读,提取历史信息总结春秋概念及春秋时期时间
新课标提倡以学生为主,教师扮演引导角色,强调学生自主性。
为什“争”?
谁“争”?
1、播放“西周末至春秋时期社会背景”视频,2、出示课本春秋列国形势图
1、根据视频,归纳春秋时期政治格局2、根据图表找出五霸地理位置和五霸名称
通过视频资料和回忆上课内容,突破本课难点为什么出现诸侯争霸,图表展示更具直观性
如何“争”?
1、出示齐国地理位置图2、开展“通过成语讲故事”比赛3、出示吴越地理位置图及越王勾践兵器图
1、学生讲述“齐桓公不计前嫌重用管仲的故事”,小组合作探讨“齐桓公首霸原因以及称霸的标志”2、“看成语说故事”比赛
合作交流活动培养团结合作能力;通过历史故事,成语故事等载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巩固课堂强化新知
提问:
从齐桓公和越王勾践身上你能学习到哪些品质?
总结本课收获
生化课堂新知,塑造学生历史价值观和健康品格。
5.板书设计
什么时候争:
春秋时期
为什么而争:
王权衰落,大国崛起
各国如何争:
齐桓公——尊王攘夷,任用管仲首称霸
晋文公——退避三舍,知恩图报讲诚信
楚庄王—一一鸣惊人,问鼎中原震四方
吴王阖闾——重视改革,孙子兵法威四方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三千越甲终吞吴
第7课战国七雄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知道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教学立意:
本课教学中依托春秋时期的齐桓公称霸、晋楚争霸、战国时期合纵联横的斗争策略等基本史实,以大国争霸为教学主题,让学生认识到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王室衰微(大国争霸的前提)、诸侯争霸(代表国家和过程)、民众苦难但又从分裂走向统一的时代(大国争霸的后果),并由此感悟成为一个强国的基本条件并反思大国争霸的历史影响。
教学目标:
1.说出战国七雄的名称。
2.观察历史地图说出战国的位置,分析他们之间如何进行斗争。
3.总结本课内容,感悟成为一个强国的基本条件,通过阅读史料分析战国时期所反映的历史影响。
教学重点:
合纵连横
教学难点:
大国争霸所反映的时代特征和在大国争霸中成为强国的基本条件。
教法学法:
根据初一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以及史料教学的基本要求,针对性地设计以讲故事、读史料、解问题、重思辨为主要手段的“神入历史”式教学方法。
教学资源:
从提高教学有效性出发,整合文字、图画、音乐、视频、动态地图等多种资源的自制多媒体教学课件。
板书设计:
一、一个霸主竟起的时代
二、三例争霸称雄的斗争
1.尊王攘夷——齐桓首霸
2.退避三舍——晋楚争霸
三、两点争霸的理性思考
1.何以称霸:
国家实力、战争策略、外交关系
2.历史影响:
国家日渐统一
人民承受苦难
教学流程:
情景导入:
播放《东周列国志》视频剪辑(《东周列国志》电视剧的经典镜头及东周大事年表)。
教师讲述:
金戈铁马的战争画面把我们带到了那个久远的年代,电视剧反应的是不是历史的真实,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将会对这些问题有所解答。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从公元前770—前476年属于春秋时期,从公元前475—前221年属于战国时期。
让我们跟随视频一起回到那金戈铁马的年代,共同学习第7课战国七雄。
学习新课:
一、战国七雄
1.读教材,并参看战国七雄简表
了解战国七雄有哪些国家,都城都在什么地方?
2、教师出示史料:
战国时期列国形势图
让学生观察思考,在地图上找到七雄的位置,并分析一下七个国家的地理位置有什么特点?
四面有哪些国家?
二、战国时期的战争
1、围魏救赵、即墨之战
1、让学生自读教材,了解两个战争故事的时间、交战双方、结果
2让学生口述两个故事
3、说说战国斗争的性质是什么?
有什么影响?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相机补充
三.合纵连横——七国争雄
教师讲述:
从公元前475——前221年,历史进入战国时期。
战国名称来源于《战国策》中的:
“凡天下之战国七,而燕处弱焉”请大家对比《春秋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你从中能发现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
晋国消失,在晋国的土地上新出现了赵、魏、韩三个国家。
战国七雄出现。
教师提示:
请同学们观察《战国形势图》,同桌之间相互合作,设计一个战国七国方位顺序词。
学生活动:
设计七国方位顺序词,并进行展示。
教师进行点评。
教师讲述:
战国时期几个大国之间不断进行军事战争。
同时也在外交积极展开攻势。
“合纵连横”应运而生。
在战国七雄,秦国作为后期之秀,实力最强。
他对东方六国虎视眈眈。
为此东方六国进行联合提出合纵策略:
“合纵弱以攻一强”。
教师多媒体显示动态地图《六国合纵形势图》。
面对东方六国的合纵策略,秦国任张仪为相,张仪提出连横策略,即游说诸侯“事一强以攻众弱”。
秦国具体是怎么做的,我们来看史料六和七:
材料六:
尉缭来,说秦王曰:
“愿大王毋爱财务,赂其豪臣、以乱其谋,不过亡三十万金,则诸侯可尽。
”秦王从其计。
材料七:
(秦王)阴遣谋士赍(jī)持金玉以游说诸侯。
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
——《史记》
教师提问:
通过材料可以看出秦国的具体做法是什么?
其实质是什么?
学生回答:
(手段为谋士游说、金钱收买、武力刺杀;实质即利用六国间的矛盾,远交近攻、各个击破。
)
教师总结:
合纵连横斗争持续了很长时间。
各国一会儿加入合纵,与齐楚联合,一会与秦国连横攻击东方弱国,朝秦暮楚,反复无常。
而秦国在合纵连横逐渐掌握了主动,楚齐两国先后衰落下去,秦国却日益强盛。
学生回答:
(略,教师可予以补充完善)
教师总结:
一方面:
导致了生灵涂炭,物资消耗,给人民带来了苦难;但另一方面又客观上促进了国家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融合。
布置作业:
收集与本课有关的成语,在课后开展成语展示活动。
板书:
.战国七雄——合纵连横
教学后记:
商鞅变法与秦的崛起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明白商鞅变法符合时代要求,推动社会进步,培养学生勇于改革的意识和创新精神;通过商鞅变法后商鞅之死,使学生理解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候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树立“实现抱负不怕挫折和牺牲”的观念。
【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
进入课题
“商鞅变法与秦的崛起”既是中考的高频考点,又是学习难点。
明确“商鞅变法”的内容,既能快速准确地解答“商鞅变法”的相关题目,又为解答“商鞅变法的影响即秦的崛起”等材料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环节:
课堂基础探究
1、商鞅变法的背景、时间、人物?
商鞅变法的背景:
一、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各国新兴地主阶级为了进一步确定自己的统治地位,发展封建经济,纷纷要求改革,废除旧制度。
二是当时各国争霸的现实压力。
2、商鞅变法的内容以及影响?
(1)内容:
1.编制户口,加强刑罚;2.奖励生产;3.奖励军功;
4.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5.建立县制;6.统一度量衡。
(2)影响:
商鞅变法后,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
六国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此处用表格法区分富国、强兵、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再用柱状图表示商鞅变法后秦国的实力大增。
第三环节:
开拓思维
思考:
在秦孝公死后,商鞅就被处死了,那么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板书:
商鞅变法与秦国崛起
变法内容:
改革土地制度
重农抑商奖励军功
迁都咸阳严明法令
变法的意义(为秦国统一奠定基础)
教学后记:
9课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孔子的姓名、生活时代及集中记录孔子言论的书,理解孔子对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贡献。
记住战国时期儒、道、墨、法四大学派的代表人物,适当背诵春秋战国思想家的名言名句。
理解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
二、能力和方法:
学习从历史人物的言论中提取有用信息、认识其思想的方法。
学习评价思想家的基本方法,着重培养和提高历史人物评价能力。
培养和提高阅读和理解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崇敬孔子等文化名人的情感;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祖国优秀文化遗产;通过认识孔子等文化名人及其成就的价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重点:
孔子及其对中国古代教育的贡献。
“百家争鸣”的含义及代表性思想家。
难点:
1、孔子的政治思想。
2、“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
3、战国各学派的基本观点。
【课前准备】课前收集有关孔子与诸子的故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导入新课
中国古代不管是科学技术、还是学术思想,群星璀璨,光耀千古。
西方社会学家称,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有长足的发展,还得回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去寻找智慧。
引入。
燃起学生的热情
二、孔子
1、孔子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最伟大的思想家,也是世界公认的世界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
指导学生观察书上关于孔子的介绍。
然后叫学生介绍孔子的生平及事迹
2、要求学生读书,找出“历史上怎么样评价孔子?
”后叫学生仔细地阅读教材,再说为什么这样评价他呢?
3、引导学生联系学过的“论语”中的话,理解“仁”的含义。
然后教师简介后来儒家学说成为中国封建时代的正统时代,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的一些情况
4、引导学生理解孔子关于教育的作法的意义所在。
并引导学生阅读小字,以理解因材施教。
5、关于孔子的这些评价是如何得出的呢?
引导学生引出“论语”。
然后问学生是否是孔子所著?
学生看书、认真思考、寻找、发现
形成整体认识
三、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问:
战国时期的社会发生着什么深刻的变化?
你怎么看这个时期的变化呢?
2、得出结论形成了多种观点,即百家。
要求学生阅读教材找出当时主要的学派有哪些?
分别有哪些代表人物?
3、小结:
战国百家争鸣的局面是如何出现的?
情况如何?
4、指导学生阅读小字:
了解战国时百家争鸣的争鸣情况。
然后问学生几个问题:
战国时期,适合哪一种学派的学说来治理国家?
商鞅、秦始皇他们治国采用的是哪一个学派的观点?
后来汉武帝采用的是哪一学派的观点?
你怎么理解这一历史现象?
根据你的理解,该采用什么学派的观点来治理今天的国家?
学生仔细阅读教材,认真思考,积极发言
拓展思路
五、小结:
孔子的地位。
战国争鸣的意义。
认真听。
【教学后记】
第11课 秦朝的统一
【课程标准】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教学目标】识记和理解:
记住秦朝建立的时间,秦朝中央政府的重要官职。
理解秦朝中央集权制度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秦始皇为了巩固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
能力与方法:
通过对秦统一全国的历史条件的概括,培养概括能力。
通过对秦朝建立的历史意义的分析,培养评价历史事件的初步能力。
通过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的概括,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的概括,培养学生释读历史图片的能力,归纳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秦朝时期的相关知识,进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通过秦始皇功绩的概括,培养学生尊重历史、是非分明、爱憎分明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
秦灭六国的意义。
秦朝专制集权制度的内容与巩固统一的措施。
难点:
1、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内容。
2、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谈话导入新课
回忆商鞅变法与长平之战的影响,合纵与连横。
回忆发言。
讲授新课
一、“秦王扫六合”
1、1、读李白诗,分析反映的历史事实。
找出完成统一的时间、都城、人。
讨论:
秦统一全国的主客观原因,师总结。
讨论:
统一的历史意义,生小结。
2、讨论:
统一后发生了哪些变化?
阅读,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在老师的问题指导下再读教材,并作下笔记。
讨论、发言,得出结论。
二、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谈话法解决“皇帝”的称号及其权力。
2、如何治理国家?
讨论后阅读教材,然后归纳,落实在书上。
3、分析理解其权力的中央集权。
讨论:
优与劣。
学生阅读教材、结合自己课外了解的知识谈自己对这几个问题的看法。
然后教师归纳整理。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1、观察插图,谈发现,说明了那些问题?
2、为什么要这样做?
做了后,有什么好处?
3、发言后,归纳:
为了巩固统一,在经济、文化上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谈分的影响。
仔细看图回答1、战国时期各国的货币不一致,2、秦始皇把原形方孔的秦国铜钱作为统一的货币。
思考回答老师的问题。
课堂小结
学生自由发言总结
学生分组自由讨论,然后汇报讨论成果。
课后作业
写心得与疑问。
培养学生综合、概括的能力,准确把握教材
【教学后记】
第12课陈胜吴广起义
【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
识记大泽乡起义的时间、领导人;理解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培养用积极观点和积极分析方法认识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学习因果分析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秦始皇,为巩固同意采取的措施引入新课;通过分析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的关系,及陈胜吴广的起义与秦灭亡的关系,学习因果关系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揭露秦的暴政,肯定和赞扬陈胜吴广起义的首创精神及推翻暴政的历史功绩;认识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和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突破】重点:
1、大泽乡起义2、秦朝的灭亡
难点:
1、秦朝暴政对农民起义的影响2、项羽刘邦反秦活动的作用
【教学突破】
秦始皇的暴政、秦二世的暴政是导致农民起义爆发的主要和根本原因,而陈胜吴广起义又是导致秦朝灭亡的直接原因,因此,本课的重难点有着较大的内在联系,要引导学生把握这些知识,最主要的是抓住其内在联系,分析因果关系,串联知识点,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准备】
教师:
1、秦末农民起义动态图课件2、秦暴政内容的课件
学生:
1、收集“焚书坑儒”的有关史料2、收集陈胜吴广的相关史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谈话: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解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建立,而这个国家的缔造者便是“千古一帝”———秦始皇。
为了巩固统治,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政治的、经济的、也有思想文化的,而这个思想文化方面的措施却成为引发农民起义的暴政之一。
这是为什么呢?
让我们进入今天的新课————陈胜吴广起义。
2、讲解:
秦始皇是一位伟大的封建帝王,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功绩不可抹灭,但是她有极其残暴,政治上专制独裁,经济上横征暴殓,而且还有严酷的刑罚,而最让人痛心的莫过于“焚书”和“坑儒”。
请学生代表讲解自己收集的有关“焚书坑儒”的史料。
二、起义的原因
1、肯定学生收集的史料,告诉学生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初衷,是为了巩固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统治,但结果去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破坏了人才。
秦始皇的暴政还体现在残酷和剥削以及严酷的刑罚。
2、组织学生阅读56页有关秦始皇暴政的辅栏内容及相关图片资料,深入理解秦暴政。
3、引导学生了解秦始皇死后,胡亥夺位且昏庸残暴,可补充“指鹿为马”的成语加深学生的认识。
三、大泽乡起义
1、讲述引导:
秦二世的昏庸残暴,加速了秦的灭亡,也是引发秦末农民起义的重要原因,而直接的原因却是因为延误军期。
到底是怎么回事情呢。
同学们阅读57页辅栏里的内容后就会知道大泽乡起义是怎么爆发的了。
(在教师引导下阅读教材,了解到陈胜吴广本是秦军队中的小官,但是因天气原因误了军期,无奈之下,揭竿而起。
2、出示秦末农民起义形势图的动态课件,讲解: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由此开始。
(看课件学生了解时间地点)
3、指图分析,告诉学生大泽乡起义后,起义军东征西战,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是由于经验不足,吴广陈胜先后被害。
陈胜吴广牺牲后,农民起义继续发展,其中以项羽刘邦领导的农民起义最为著名。
四、秦朝的灭亡
1、分析秦末农民起义形势图,告诉学生,继陈胜吴广之后,项羽和刘邦的队伍逐渐强大,其中项羽率部在巨鹿歼灭秦军主力,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巨鹿之战。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辅栏里的史料。
2、读最后一部分材料(明确秦朝灭亡的时间和标志,也理解到秦朝灭亡就是秦末农民起义的结果
五、教师总结
【课后反思】
第13课西汉的兴盛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汉武帝实现大一统的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措施。
理解其内容、作用、影响。
二、能力培养目标
培养历史人物评价能力,初步掌握历史人物的评价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进行维护国家统一观念的教育。
通过汉武帝时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其相互关系的教学,进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尊儒术兴太学。
开发边疆。
教学难点:
“大一统”的含义。
“推恩令的内容和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放电视剧《大汉天子》的主题曲,创设历史情景,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并引发思考,问:
1)、讲的是汉朝哪个皇帝的故事?
2)、你知道关于汉武帝的哪些故事?
历史上的汉武帝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今天穿越时空,置身西汉,走近大汉天子——汉武帝。
二、教授新课:
歌中唱到“守业更比创业难”,西汉自高祖刘邦建立以来,历经惠、文、景帝几代人努力,到武帝时,他不但守住这份业,而且还发扬光大,今天把中国人称为“汉人”,把我们的语言叫“汉语”,就是因为汉朝的强盛对后世影响深远。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汉武帝是如何守住这份业的?
(展示)汉武帝在文治方面做的如何?
用5分钟的时间,学生阅读课文,自主学习。
分为3组,分别找政治、思想、经济面临的问题?
有什么措施?
起什么作用?
各组学生相互提问、解答。
政治:
王国问题→颁布“推恩令”→内容→作用:
政治上一统于皇帝,加强中央集权。
(问)与景帝的“削藩”有何不同?
(景帝用武力“硬”的,武帝用“软”的,手段更高明、更巧妙)。
(过渡)但是,削弱王国实力的做法,在当时招来了诸子百家的责难,他们由于立场不同,议论纷纷,甚至诽谤朝廷,谩皇帝,面对这种局面,汉武帝怎么处理?
思想:
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废除诸子百家的学说,惟独推崇儒家学说。
)兴办太学,推行儒家教育。
看图观察太学的基本情况。
从此,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经济:
措施:
(统一铸币、盐铁官营)→原因→作用:
经济上一统于皇帝。
(展示)感受探究,讨论“五铢钱”为什么是天圆地方的形状?
这样子就从政治、思想、经济等各方面将权力一统于大汉天子手中,这就是大一统。
董仲舒宣称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上天的儿子,是人间的主宰。
“天子”一词由此而来。
(过渡)看了武帝在文治方面的作为后,感到他确实是有勇有谋的政治家,那么,武功方面又如何呢?
文治上的大一统为武功提供了坚实的政治、经济基础,国力强盛后打败了匈奴,开始了开疆拓土的征战,请认真观察比较一下:
秦、汉的疆域对比:
汉朝管辖范围大大扩张,奠定了祖国地大物博的基础。
回顾总结:
复习本课线索、内容。
【课后反思】
第14课丝绸之路
【教学目标:
】
一、知识与能力:
识记西域的地理范围及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时间;理解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及西域都护府设置的意义;培养学生根据史料想象历史情景及根据历史人物的贡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播放西域的风情片,感受神秘和旷远;列表比较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与第二次出使西域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引导学生理解出使西域对巩固西汉统治加强联系的作用,正确评价张骞。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张骞勇于冒险、勇于开拓、忠于国家、坚忍不拔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了解新疆历史、维护国家的统一。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一、重点:
西域的地理范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西域都护府的设立。
二、难点:
西域的地理范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具体任务及完成情况。
三、教学突破:
指导学生读图,找出西域的大致范围、张骞通西域的时间、出发点、最远点、所经国家、主要任务,让重难点知识在一张图上凸现出来,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读图能力。
【教学准备】张骞出使西域示意图的动态课件、西域风情的电视片、张骞像的投影;学生:
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播放影片,引入情景
谈话:
同学们,西域是我国西北葱岭以西广大地区的总称。
它辽阔、神秘、美丽。
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西域去走一走、看一看。
播放西域的风情电视短片,让学生感受西域
二、西域
1、引导:
此时此景,同学们都在想些什么呢?
(美丽的西域在什么地方)
2、出示张骞出使西域示意图的动态课件,讲解西域的地理位置,并让学生认真观察识记。
3、设疑:
和我们内地一样,西域有人类生存,那么,他们是怎样生活的呢?
请看书67页辅栏内容。
(阅读相关内容,知道西域的人们是如何劳作、生养的,知道很早的时候西域就和内地有联系)
三、张骞出使西域
1、过渡:
从阅读中,同学们一定了解了大量的信息,知道了内地与西域早有联系,但显然的是西汉对西域的了解不够,于是汉武帝刘彻招募勇士前往西域探险。
请同学阅读教材68页的内容,了解汉武帝招募人出使西域的原因。
(学生阅读找出答案)
2、出示张骞头像的投影或者图片,简略告诉学生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出发的时间、出发地点、任务、主要经历、返回时间、地点等,使学生对张骞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六 春秋 争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