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题及答案.docx
- 文档编号:28084510
- 上传时间:2023-07-08
- 格式:DOCX
- 页数:31
- 大小:351.40KB
沈阳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题及答案.docx
《沈阳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沈阳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题及答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沈阳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题及答案
沈阳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叙述中,前一项是操作后一项是目的,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A.转动转换器—调节视野的明暗程度B.调节粗准焦螺旋—较大幅度地升降镜筒
C.调节光圈—控制光线进入镜筒D.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
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描述的现象体现了生物的基本特征是()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生物能生长
C.生物能排出体内废物D.生物能呼吸
3.古人云“橘在淮南生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就是说,淮南的橘子移种到淮北,就结不出甜美多汁的果实。
请你想一想,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A.阳光B.土壤C.空气D.温度
4.下图中,细胞甲经过a过程形成了细胞乙、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图可以表示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
B.丙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是甲细胞的--半
C.a过程的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D.a过程中,细胞核的变化最明显
5.关于如图细胞分裂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中,②内的染色体在分裂前进行了复制
B.如图表示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
C.新细胞与母细胞一样都有细胞壁
D.图丙中,③和④内的染色体数目与母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6.某湖泊生态系统中,湖水中的DDT相对浓度为0.5×10﹣8,现发现各种生物体内均有不同浓度的DDT,检测结果如下表,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检测对象
A
B
C
D
E
DDT浓度/×10﹣6
0.005
0.48
0.5
5.5
0.04
A.该食物链为A→E→B→C→D
B.几种生物中,D的相对数量最少
C.据表中数据不能判断食物链的结构
D.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作为人类的食物时营养也越丰富
7.下图为植物体的某些器官或结构的示意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图的3中储存有营养物质
B.乙图中的a、b是由甲图中的2发育成的
C.丙图中的B和C可以使根不断长长
D.丁图中的③发育成乙图中的b
8.诗句中蕴含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彰显出自然之美、生命之美。
下列诗句中描写的植物属于裸子植物的是
A.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B.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C.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D.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9.下表所列实验,相关操作与目的对应错误的是
选项
名称
操作
目的
①
观察草履虫
在载玻片的培养液里放几丝棉花纤维
限制草履虫运动过快
②
观察玉米种子结构
在玉米纵剖面滴加碘液
检验玉米的胚乳含有淀粉
③
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用碘液染色
便于观察到细胞核
④
观察叶表皮气孔的结构
用镊子撕取蚕豆叶片的上表皮
便于观察到更多的气孔
A.①B.②C.③D.④
10.如图是小蔡制作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其中操作步骤不正确的是()
A.步骤E中先滴一滴清水,再用镊子取一小块洋葱内表皮放在载玻片上
B.为了清晰看到细胞内部结构,直接用高倍镜观察
C.步骤A中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1~2滴红墨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
D.将图2中的细胞移到视野中央,须将载玻片向上方移
11.如下图所示,盖盖玻片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A.
B.
C.
D.
12.下列表格中,对实验所需器材或试剂,表述不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名称
器材/试剂
1
观察桃花的子房结构
显微镜
2
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食盐
3
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碘酒
A.1B.2C.3
13.下表列举的几个实验中,实验器材与使用目的不相符的是( )
实验名称
实验试剂及用具
使用目的
1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酒精
除去叶片中叶绿素
2
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食醋
与清水混合模拟酸雨
3
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
清水
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
4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
碘液
检验淀粉的消化程度
A.1B.2C.3D.4
14.观察下面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概念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此图是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构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看,一个西瓜就是一个器官
B.若A组织的细胞终生保持着分裂能力,则A是分生组织
C.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分不开的
D.绿色开花植物由六大器官组成,甲是生殖器官
15.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中,用黑纸片将叶片的一部分正反面都夹紧,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3-4h。
叶片部分用黑纸片夹紧是为了遵循
A.对照原则B.重复原则C.单一变量原则D.规范原则
16.某人进行"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所看到的菠菜叶横切面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制作临时切片时,捏紧并排的两片刀片多切几次,要选取其中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进行观察
B.叶片与外界气体交换的“门户”是图中的[4]气孔
C.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上表皮
D.气孔的开闭由[5]保卫细胞控制
17.下表植物类群所对应的特征及实例正确的是( )
植物类群
特征
实例
A
苔藓植物
有类似茎叶的分化,无导管,有假根
葫芦藓、墙藓
B
蕨类植物
有根、茎、叶分化,能产生种子
贯众、卷柏
C
裸子植物
种子繁殖,种子外无果皮包被
银杏、椰子
D
被子植物
种子繁殖,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油菜、红豆杉
A.AB.BC.CD.D
二、实验探究综合题
18.据图回答问题。
(1)实验中使用的目镜是10×,物镜是40×,那么物像的放大倍数是________。
在高倍镜下看到的细胞数量比低倍镜下的要______(多或少);若把视野右上角的物像移至中央,玻片标本应向______方向移动。
(2)A、B所示两个细胞的主要不同之一是:
A细胞质中含有_______,因而能够制造有机物,而B细胞不能。
(3)在“观察植物细胞”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两个实验中,开始时用滴管向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9.图中的①-④表示叶肉细胞中叶绿体线粒体吸收或释放二氧化碳和氧气的过程,其中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一氧平衡的是()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20.玉兰、海棠等植物在早春时节,当叶片还没有完全长出时,却可以开出满树娇艳的花朵。
推测这些花瓣中有机物的主要来源,正确的是
A.它们是根从土壤中吸收并运输到花瓣的
B.它们是花瓣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
C.它们是树皮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有机物再运输到花瓣的
D.它们是叶在上一年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并储存于树干,在开花时通过筛管转运到花瓣的
21.为研究温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研究小组设置6个不同温度,在密闭环境中进行实验。
先持续光照12小时后,测得光照下密闭环境中二氧化碳(C02)的减少量;然后黑喑处理12小时后,测得黑暗时密闭环境中C02的增加量,实验结果如下表。
下列对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温度设置
5℃
10℃
15℃
20℃
25℃
30℃
光照12小时C02的减少量(mg)
12
21
30
39
45
42
黑暗12小时C02的增加量(mg)
6
9
12
18
27
36
A.光照12小时后,25℃组植物光合作用共消耗45mgC02
B.光照12小时后,30℃组植物积累有机物最多
C.24小时后,10℃组密闭环境中C02减少30mg
D.24小时后,20℃组植物积累有机物最多
22.图一表示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
请据图回答:
(1)在生物学上,把空气、光照、水分、鼠、兔等影响草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2)若图一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组成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
该生态系统中,当鼠和兔的数量增多时,植被会遭到破坏,而食肉动物数量的增加又使鼠和兔的数量减少,森林植被得以恢复,由此可以看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能力。
(3)图二中的甲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___________,此生物与鹰的关系是___________。
(4)图一中草、树在生态系统中表示的组成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它通过_______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有效地维持了生物圈中的_________平衡。
(5)化石燃料的大量开发和使用,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增强,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你打算怎么做?
_________。
(写出一条,合理即可)
23.下图A—C是番茄一生的相关结构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的[4]和[5]所示的结构共同组成______。
(2)当切开C(果实),发现里面有很多种子,种子是由图B中的______发育而来的。
(3)图D是小林在阳台上无土栽培的一株番茄。
在栽培过程中,他没有用土壤而是用鹅卵石将植株固定,并适时更换容器内的土壤浸出液。
土壤浸出液为番茄植株生长提供了水和______。
(4)农田种植番茄要选择疏松的土壤,且排水良好,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番茄根部______的正常进行。
(5)番茄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水分是通过根来吸收的,根吸收的水分只有少部分用于光合作用等生命活动,绝大部分被______这一生命活动消耗了。
24.小明在室外玩耍时,发现鼠妇经常躲在阴暗、潮湿的花盆底下或石块下,小明不禁感到奇怪:
鼠妇为什么喜欢阴暗、潮湿的地方呢?
后经过长期观察,小明推测:
鼠妇怕光.并捉了10只鼠妇做了以下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推测是否正确.
小明的实验:
用硬纸板制成一个长方形的纸盒(上方没有盖),将纸盒分成长度相等的两部分,一部分用黑纸包好形成一个黑暗的环境,另一部分不做处理,其它条件小明都让其保持相同.将捉来的10只鼠妇放入纸盒中央,10分钟后观察鼠妇的动向:
移到黑暗一端的鼠妇多,还是移到亮处的鼠妇多?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看到了鼠妇的生活现象后提出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小明用实验法来解决这一问题时,首先提出的假设是:
____________
(3)小明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在设计实验时,小明给鼠妇提供______和阴暗两种环境,以便形成对照.像小明这样设计的实验除了所研究的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_________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4)10分钟后出现的情况应该是_____________,据此,小明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述实验中能不能只用1只鼠妇?
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结束后,小明不知道应怎样处理鼠妇,请你给他一个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玉米是我县最主要的粮食作物,耐寒耐旱成熟快、营养含量高,被世卫组织誉为人类膳食结构平衡大使。
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结合所学的知识,帮助农民张大爷解决玉米种植中的一些问题:
总数
胚乳染红数
胚染红数
100
100
15
(1)玉米有____片子叶,属于____(填“裸子”或“被子”)植物,玉米种子中发育为茎和叶的是____________。
(2)生产中应选用颗粒饱满的玉米种子播种,因为玉米种子的________里贮存有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
学校老师说,种子除营养贮存充足外,还必须有生活力才能用于播种。
课本中介绍的测定发芽率的方法耗时太长,若有的植物种子处于休眠期,虽有生活力却不会萌发。
小华按要求将浸泡后的玉米种子纵向切开后,用红墨水浸泡,结果如表所示,预估这批玉米种子的发芽率为(玉米种子无休眠期)______%。
(3)小华发现张大爷家的玉米叶色发黄,叶片边缘和尖端焦枯,茎秆软弱。
他建议增施含(填字母代号)____丰富的肥料,才能保证高产。
A.氮、磷B.氮、钾C.磷、钾D.钙、钾
(4)玉米收获后,张大爷没有将精秆直接焚烧,而是铡碎后放入沼气池,镇上来的扶贫干部夸奖了张大爷,说他的做法符合生态农业的理念,提高了农作物中生物能量的________,减少了农药、化肥的用量。
(5)很多地方在播种前对土地耕翻起垄,在垄腰或垄顶栽种玉米,生长期间尽量避免大水漫灌,是为了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根部的呼吸作用。
(6)为了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应选优质高产品种。
现有两个玉米品种:
A品种的主要特征是:
株型紧凑,叶片挺直,生长期长,晚熟;B品种的主要特征是:
株型分散,叶片平展(叶与茎的夹角大)生长期短,早熟。
请你从光能利用的角度考虑,建议张大爷种植__________品种(填字母代号)。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解析:
A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使用,首先明确显微镜的使用注意事项。
【详解】
A.物镜固定在转换器上,因此转动转换器可以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但不能调节视野的明暗程度,故符合题意。
B.调节粗准焦螺旋,能较大幅度地升降镜筒,故不符合题意。
C.光圈控制通过光线的多少,因此调节光圈能调节控制光线进入镜筒,故不符合题意。
D.调节细准焦螺旋能使焦距更精确,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A
【分析】
生物具有一下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
解析:
A
【分析】
生物具有一下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捕食关系,螳螂捕蝉,是为了获取营养,维持生存;黄雀捕食螳螂也是为了获取营养物质,维持生存。
因此“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描述的现象体现了生物的基本特征是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不能体现生物能生长、生物能排出体内废物、生物能呼吸等特征。
故选:
A。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3.D
【解析】
“橘在淮南生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是因为淮南温度高,淮北地区温度低。
4.D
【分析】
图中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之间、新细胞与原细胞之间结构形态相近,表示细胞分裂的过程。
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新的细胞壁。
【详解】
A.该图中细胞结构有细胞壁,表示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A错误。
B.细胞分裂中最重要的变化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
细胞分裂实现了染色体的复制和均分,因此保证了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
因此乙细胞和丙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与甲细胞的一样,B错误。
C.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由图可知,分裂产生的两个新细胞之间、新细胞与原细胞之间结构形态相近,则a是细胞分裂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C错误。
D.a过程表示细胞分裂过程,细胞核的变化最明显,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
因此保证了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D正确。
故选D。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细胞分裂的过程,注意理解。
5.B
【分析】
简单地说,细胞的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
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
【详解】
A、②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
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进行了复制加倍,A正确;
B、图示细胞分裂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是植物细胞分裂的过程,B错误;
C、图示植物细胞分裂的过程,新细胞与母细胞一样都有细胞壁,C正确;
D、细胞核中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
所以图C中③和④内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D正确。
【点睛】
理解掌握动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6.B
【分析】
(1)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
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详解】
A.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沿着食物链逐级积累,营养级别越高,有毒物质含量越高;营养级别越低,有害物质含量越少。
表格中几种生物体内DDT浓度/×10﹣6由少到多依次是A、E、B、C、D,而BC的DDT浓度十分接近,二者可能属于一个营养级,因此,这五种生物的食物链关系可能是A→E→(B或C)→D,错误。
B.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
因此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相对数量越少,营养级越低,相对数量越多。
几种生物中D的营养级最高,因此该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少的生物可能是生物D,正确。
C.据表中数据可以判断食物链的结构,错误。
D.不同的生物,所含的营养物质有差别,但不一定营养等级越高,所含营养物质就越丰富。
另外,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作为人类的食物时有毒物质越多,对人体越不利,错误。
故选B。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食物链的概念和组成以及生物富集的特点。
7.B
【分析】
图甲是菜豆种子的结构:
1胚芽、2胚根、3子叶;图乙是一个枝条:
a叶、b茎、c芽;图丙是根尖的结构:
A成熟区、B伸长区、C分生区、D根冠;图丁是枝芽的结构:
①生长点、②幼叶、③芽轴。
【详解】
A、胚是种子的主要结构,它包括甲图中3子叶、1胚芽、胚轴、2胚根四部分组成,3子叶中储存有营养物质,A正确。
B、乙图中的a叶、b茎是由甲图中的1胚芽发育成的,B错误。
C、根的生长主要是由于丙图中的B伸长区的不断长长和C分生区的不断分裂的缘故,C正确。
D、丁图中的③芽轴将来发育成乙图中的茎,D正确。
【点睛】
知道种子、根尖的结构及枝芽的结构和发育是解题的关键。
8.C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有关知识,要求学生熟记并能正确运用。
【详解】
A、藻类植物大多数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大多是单细胞个体,即使是多细胞个体也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属于低等植物,藻类植物的细胞内有叶绿素,因而植物体呈现绿色,春天气温升高藻类植物大量繁殖将湖水染绿。
故“西湖春色归,春水绿如染”描写的生物属于藻类植物类群,A不符合题意。
B、苔藓植物有茎叶的分化没有真正的根,只有假根,植株矮小。
所以“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描写的生物属于苔藓植物类群,B不符合题意。
C、“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意思是大雪压迫松树,松树越发挺拔劲,郁郁葱葱。
描写的生物属于裸子植物类群,C不符合题意。
D、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讲的是被子植物,其特征是种子外有果皮包被,D不符合题意。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植物的分类。
9.D
【分析】
本题考查课本相关实验的操作步骤和目的要求,只有平时多积累该部分知识,才能解答相关题目。
【详解】
A.观察草履虫时,在载玻片的培养液里放几丝棉花纤维是为了限制草履虫的运动,便于观察,A正确。
B.玉米种子中的胚乳含有淀粉,根据碘液遇碘变蓝的特性,在新鲜的玉米种子剖面上滴加碘液,变蓝的部分是胚乳,B正确。
C.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用碘液染色便于观察到细胞核,C正确。
D.观察叶片的结构用镊子撕取蚕豆叶片的下表皮便于观察到更多的气孔,D错误。
故选D。
【点睛】
注意平时对课本相关实验的操作步骤和目的要求知识的积累。
10.B
【分析】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
擦、滴、撕、展、盖、染。
“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撕”,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
“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
“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图1中,A染、B展、C撕、D盖、E滴。
【详解】
A、步骤E中先滴一滴清水,再用镊子取一小块洋葱内表皮放在载玻片上,A正确。
B、高倍镜可更清晰的看到物像,但要先用低倍镜找到物像,然后换用高倍镜观察,B错误。
C、A染色步骤中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1~2滴红墨水或碘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C正确。
D、显微镜呈倒立的像,玻片标本的移动方向与物像的移动方向相反,所以将图2中的细胞移到视野中央,须将载玻片向上方移,D正确。
故选:
B。
【点睛】
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根据所学知识对方法步骤、操作要点、注意事项作出合理的解释。
11.B
【分析】
根据盖盖玻片的正确方法分析,盖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皮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据此解答。
【详解】
在制作临时装片是盖盖玻片一步很重要,要不然容易产生气泡,气泡与细胞重叠不易观察。
其正确操作是:
制作临时装片时,“盖”这一步的正确操作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其目的是防止盖玻片下出现气泡。
观图可知B符合题意。
【点睛】
养成良好的科学的操作习惯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12.A
【分析】
本题考查课本相关实验中,材料的选择及试剂运用是否合理,结合选项具体分析作答。
【详解】
A.观察桃花的子房结构,需要用到放大镜,而不是显微镜,A错误。
B.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将食盐液滴与草履虫培养液液滴连在一起,草履虫会逃避有害刺激,B正确。
C.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应滴加碘酒,用于染色,利于观察,C正确。
故选A。
13.C
【分析】
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在进行实验设计时要特别注意实验材料的选择,此题结合初中生物实验作答。
【详解】
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用酒精对叶片进行脱色处理,使叶片由绿色变成黄白色,A正确;在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试验中,用食醋和清水配制模拟酸雨,并用PH试纸测定PH约等于4,B正确;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由于0.9%生理盐水的浓度与人的组织细胞液的浓度一致,故可以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不至于细胞因吸水膨胀,也不至于因失水而皱缩,C错误;淀粉遇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沈阳市 年级 学期 期末 生物试题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