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制比例制和混合制三种选举制度的比较.docx
- 文档编号:28080894
- 上传时间:2023-07-08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26.13KB
多数制比例制和混合制三种选举制度的比较.docx
《多数制比例制和混合制三种选举制度的比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数制比例制和混合制三种选举制度的比较.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多数制比例制和混合制三种选举制度的比较
多数制、比例制和混合制三种选举制度的比较
2009年I2月
第6期(总第162期)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JOURNALOFTIlECENTRALINSTITUTEOFSOCIALISM
Dec.,2009
NO.6(Ge1.162)
团Q雎徊圈回固国圈量∞遐固团瞎囤雎盟
贺蕊玲
(濮阳市社会主义学院,河南濮阳457000)
摘要:
世界各国的选举制度按照选举规则可分为多数当选制,比例代表制和混合选举制三种.多数当选制有利
于促进政府稳定,但存在着当选者代表性不足的缺陷;比例代表制能全面反映各政党的实力,但在一定条件下会造
成政局不稳;混合选举制的代表性和政党的分化程度介于多数当选制和比例代表制两者之间.j种选举制度各有
优缺点,各个图家应根据本国的历史发展,社会阶层构成,政党分化程度等国情选择乃至改革自己的选举制度.
关键词:
选举制度;比较;多数制;比例制;混合制
中图分类号:
D52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2—0519(2009)06—0090—05
如果说代议制是近现代国家实现民主的必然形
式的话,那么,选举制就是实现代议制的必然前提.
任何一个现代国家,选举制度都是其政治制度的重要
组成部分,并且是由其宪法,议会组织法或选举法等
法律加以规定的.选举制度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
行分类.普遍采用的分类方法是根据选举规则把选
举制度分为多数当选制(包括相对多数制和绝对多数
制),比例代表制和混合选举制三种¨.三种选举制
度各有优劣,为世界各国分别采用.比较三种选举制
度的规则特点及其优劣,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外国政
治并从中思考我国的选举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多数当选制
多数当选制是最简单易行,也是最古老的一种选
举方式,它以候选人或政党为投票对象,获得多数选
票者即可当选.多数当选制根据当选所需票数的多
少,又可分为相对多数制和绝对多数制.
(一)相对多数制
相对多数制,又称简单多数制,是指候选人只要
获得选区的最多选票而无需过半数就可当选的选举
制度.相对多数制多在单选区中进行,单选区也叫小
选区,即每个选区仅选出一名代表.在2O世纪之前,
实行选举制的国家多采用单选区相对多数制.目前,
全世界150个有选举资料的国家中,有43个国家采
用相对多数制.世界上91个实行总统直接选举的
国家中,有20个采用相对多数制.以美国为例,美
国的各级选举实行单选区相对多数制和”胜利者得全
票制”.总统,国会参众议员,州长,州议会议员,县行
政长官,市长,市议员等都是按照这些规则选出的.
拿众议员来说,美国众议院435位众议员是由435个
选区选出的,每个选区按相对多数制选出一名议员.
美国宪法规定,各州的众议员席位根据每十年进行一
次的人口普查数量来确定.每个州至少有一名代表.
当联邦政府将一个州的众议员席位分配给州政府后,
如何划分选区属州政府的职权,除6个州因人数少而
只有一名众议员外,其他各州均需划分选区.选区的
划分由州议会提出方案,通过后由州长签署生效.因
此,州议会在决定选区划分时起着决定性作用.
相对多数制一轮即出结果,计票规则简单明了,
收稿日期:
2009—06—27
作者简介:
贺蕊玲(1969一),女,河南濮阳人,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濮阳市社会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外政治制度研究.
2009年第6期贺蕊玲:
多数制,比例制和混合制三种选举制度的比较91
选举效率较高.议员由小选区产生,有利于加强议员
对选区选民的责任感.但是,这一制度有着明显的缺
陷,即当选者的代表性不足.因为这种选举制度会导
致这样的结果,即议会多数党甚至总统是由全国范围
内相对少的选票产生的.西方学者研究发现,在英国
相对多数制的计票方法中存在着一种立方法则,即每
个政党获得的席位数的比等于他们得票数的比的立
方.这一立方法则在英国1959年选举中得到印
证_5.在美国历史上,许多当选总统获得的选票占民
众选票总数的比例不到50%,包括亚伯拉罕?
林肯,
伍德罗?
威尔逊,哈里?
杜鲁门,约翰?
肯尼迪,理查
德?
尼克松,比尔?
克林顿,乔治?
w?
布什等j.
在选举制度对政党制度及政府稳定的影响方面,
一
般认为,相对多数制有助于两党制的巩固,从而有
利于形成稳定的政府.在选举制度与政党制度的关
系问题上,有一个比较经典的讨论,该讨论围绕法国
政治学家迪韦尔热的法则进行.迪韦尔热在20世纪
50年代提出了选举制度对政党制度的作用法则:
一
是单轮多数投票制(即相对多数制)倾向于两党制;
二是双轮多数投票制(即绝对多数制)倾向于多元
的,灵活的,非独立的政党体系;三是比例代表制倾向
于多元的,严密的,独立的政党体系.有学者对此提
出异议,认为政党制度很大程度上根植于该国独特的
历史发展,仅仅用选举因素解释肯定不够.迪韦尔热
法则虽然引起了长期的争议,但是,多数政治学者仍
然认为,相对多数制与两党制之间确实存在着密切的
关系.例如,研究政党制度的政治学家萨托利认为,
尽管相对多数制本身不能产生全国性的政党政治,但
是,它有助于维持一个已经存在的两党政治』.因
为,在相对多数制下,小党的候选人很难取胜,选民倾
向于投大党的票,使两大党中的其中一个党赢得议会
多数或总统选举.相对多数制加大了有规律地实现
政府更替的可能性,从而有利于形成稳定的政府.
(二)绝对多数制
绝对多数制,是指候选人必须得到选区有效选
票的半数以上才能当选.如今使用较多的绝对多数
制主要有两类:
选择投票制(或称偏好投票制)和两
轮投票制.在选择投票制中,选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偏
好,对多个候选人给出先后顺序,并用1,2,3,4……
表示出来.计票时,如果有候选人得到超过有效票的
半数以上的第一偏好票,则该候选人当选.否则,将
得到第一偏好票最少的候选人删除,并依照这个候选
人所得选票上的第二偏好,分别转移给其他候选人;
重复这一程序,直到有候选人选票达到半数以上.这
一
制度1918年以来就在澳大利亚众议员选举中实
行,爱尔兰和斯里兰卡的总统也由此选出].
两轮投票制的规则是,第一轮投票如果能够选出
得票半数以上的候选人,则不用进行第二轮投票;否
则,第一轮投票中得票最高的前两位或前几位进行第
二轮选举,按照绝对多数或简单多数决出优胜者.世
界上91个实行总统直接选举制度的国家中,有49个
国家采用两轮绝对多数制,多于使用相对多数制的国
家.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是采用单选区两轮投票制
的典型国家.在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总统选举中,第
一
轮选举中前两名之外的总统候选人都被排除在外,
而两周后的第二轮选举决定这前两名中谁将出任总
统.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国民议会的选举与总统选举
稍有不同.根据单选区两轮投票制的规定,在法国本
土划分的577个选区中每个选区各选出一名议员.
在第一轮选举中,如果某一候选人获得了参加选举的
半数以上选民的支持,而票数又至少等于登记选民数
的1/4,那么,他就当选为该选区的议员,无须进行第
二轮投票.如果第一轮选举中无人得到50%以上的
选票,则必须在一周后进行第二轮投票.在第二轮选
举时,第一轮选举中得票率低于选区内登记选民的
12.5%的候选人将被排除在竞选之外.进入第二轮
选举的参选者只要获得简单的相对多数即可当选.
两轮投票制,由于在第二轮选举中当选者获得了
比第一轮选举更多的选票,从而扩大了当选者的民意
基础.但是,两轮绝对多数制仍然因存在议席与选票
不成比例的现象而被指责为”不太民主”.下表是
1993年法国国民议会选举中,保卫共和联盟,法国民
主联盟,社会党及其盟友在第二轮投票中的得票率及
议席数¨,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两轮绝对多数制同样
存在着代表性不足的问题.
保卫共和联盟28.3%257
法国民主联盟25.8%215
社会党及其盟友28.3%57
92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在选举制度对政党制度和政府稳定的影响方面,
一
般认为,两轮绝对多数制有助于多党制下左右翼政
党联盟的形成,从而促进政府稳定.因为,在第二轮
投票中,相同政治属性的政党结成联盟才容易获得席
位.同样的原因使得中间政党分化瓦解.法兰西第
五共和国初期形成的多党制政党格局正是在两轮绝
对多数制的直接催生下演变为左右两大派对峙的政
党格局,从而克服了第四共和国党派林立,变化无常
导致的政局动荡的弊端.
相对多数制和绝对多数制还有一个共同的缺陷,
即选举结果容易受选区划分的影响,从而有被操纵的
危险.相对多数制和绝对多数制多实行单选区制.
在单选区制下,选区划分难度高,选举结果容易受到
选区划分的影响.这是因为,单选区的划分要求人口
数目基本相等,还需要考虑地理条件和行政区划,而
且选区人口又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在选区划分中,
掌握权力的政党往往会想尽一切办法作出有利于自
己的划分.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格里蜥蜴式划
分”.这个词是指美国马萨诸塞州州长埃罗德里曼?
格里在1812年选举中采用的划分选区策略.1812
年,马萨诸塞州议会在埃塞克斯县划分了一个选区,
其古怪的形状就像一只火蜥蜴.格里通过划分选区,
使本党在选票落后的情况下得到领先议席.后来,若
控制州议会的某个党派从根本上改变了某个选区的
形状,通过牺牲少数党来最大限度地加强自己的选举
实力,就可以说这个选区遭到了”格里蜥蜴式划
分”¨.”格里蜥蜴式划分”也出现在实行绝对多数
制的国家.1958年,戴高乐为阻止法国共产党在工
人集中的马赛等大城市中当选,把大城市划分为小
块,将自然形成的工人集中区人为地分割开来.”格
里蜥蜴式划分”催生了一门学科——选举地理学,该
学科研究如何通过巧妙地划分选区从而使选票转变
为议席.通常的方法是,各政党特别是占主导地位的
政党把不支持本党的选民分散到几个选区去,使他们
在各个选区都不能形成多数,或者把他们集中到某几
个选区,从而使本党候选人在其他大多数选区顺利当
选.
二,比例代表制
比例代表制是指按各党派在选举中获得的选票
数量在总票数中的比例分配议席的制度.比例代表
制是为克服多数当选制代表性不足的缺陷而产生的,
它的产生晚于多数当选制.无论相对多数制还是绝
对多数制都仅仅代表部分而不是代表全体.所以,从
19世纪中叶开始,包括密尔在内的一些西方政治学
家开始提出按照选票比例分配议席的设想.密尔在
1861年出版的《代议制政府》中指出:
”少数应当有适
当的代表,这是民主制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没有
它就不可能是真正的民主制,只不过是民主制的虚伪
装潢罢了.”在此之前,比例代表制已于1855年在
丹麦使用,被欧洲大陆国家广泛采用则是在20世纪
以后.比例代表制要在大选区(即每个选区可选出两
名以上的代表)中实行,一般以一个省或一个州为一
个选区,而在荷兰和以色列,整个国家设为一个选区.
比例代表制采用的最常见的方法是政党名单投票法,
即选民投票给候选人是整个政党而不是给某个人.
政党所赢得的票数决定着其名单上能有多少候选人
当选.其计票方法有很多种,但是,其基本特征是先
求出一个当选基数,再以各个政党所得选票与当选基
数比,便得出各政党应得的席位.比例代表制当选基
数的计算方法是:
当选基数=某一选区有效投票总
数/某一选区应选出的代表名额¨.按照这种算法,
通常会出现各政党留下剩余票的情况,而议席也会出
现剩余.因此,在政治实践中,又必须采取多种补救
方法.例如,可依次由余票多者取得所剩议席.实行
比例代表制的大多数国家都会辅之以政党门槛设置,
得票率低于门槛的政党将得不到任何席位.政党门
槛的设置使议会免遭极端分子的进入.这一门槛在
丹麦为2%,在瑞典为4%”.
比例代表制按各政党的得票比例分配议席,各种
政治势力,无论大党小党,只要赢得一定比例的选票
就能够跨越政党门槛并进入议会占有席位,从而充分
显示多元社会的各种政治潮流,真实,准确,全面地反
映选民的政治意愿和各政党的实力.但是,这种选举
制度也存在着不少缺点.其一,议员和地方选民没有
很好的联系.因为,选民投票主要针对的是政党而不
是候选人.当然,选民可以选择没有政党的独立候选
人,但是,这种候选人胜出的机会往往是微乎其微的.
其二,这种选举制度给政党以过大的权力来选择它的
2009年第6期贺蕊玲:
多数制,比例制和混合制三种选举制度的比较93
政治家或议员.有人认为,这种选举制度不是在选议
员,而实际上是在选政党的领袖.
在选举制度对政党制度和政府稳定的影响方面,
一
般认为,比例代表制强化了多党纷争的局面,在一
定条件下会造成政局不稳定.因为,比例代表制在客
观上有利于小党的发展,进入议会的政党往往多达数
个甚至十几个,二十几个,这些政党的纲领和政治倾
向极不一致,很少有单一政党能够在议会中占据稳定
的多数,要形成多数,组织政府一般需要两个甚至几
个政党共同结成联盟.然而,这样的联盟极易因内部
分裂而导致政府频繁更迭,造成国家政局的不稳定.
法兰西第四共和国采用比例代表制,促使政党纷纷诞
生,并积极参加选举.可以说,法兰西第四共和国的
选举和选举制度促进了其多党制的政党制度形
成_1.然而,据统计,法兰西第四共和国从1946年
到1958年不到12年的时间里,政府更迭达20多次,
平均每届政府执政不足六个月,最长的一年多,最短
的仅两天.比例代表制的这种先天不足和制度性缺
陷也为魏玛共和国时期纳粹党的兴起和战后意大利
政府的频繁更迭所证明.意大利共和国从1946年7
月首届政府成立到1997年的55届政府中,平均每届
政府的寿命为1O个月,最长的两年零三个月,最短的
仅为九天.其新近的例证则是法国国民阵线的异军
突起.法国密特朗政府在1986年国民议会换届选举
时,恢复了第四共和国政府采用的比例代表制,致使
一
个默默无闻的极右政党——国民阵线出乎意料地
在国民议会中获得了9.8%的有效票,夺得了33个席
位,首次进入议会并单独组成议会党团J.社会党
实行比例代表制,无意中帮助了种族主义者,使法国
左右两极化的政党格局向多极化的政党格局发展.
1986年的比例代表制历时非常短暂,随后又恢复了
两轮投票制度,但是,法国多极化的政党格局却一直
持续到今天.
那么,比例代表制与党派联合组阁是否必然会导
致政治不稳定呢?
从经验上看,荷兰,瑞士,挪威等国
家均采用了比例代表制和联合政府,但是,政府稳定
程度很高.这些国家有一个共同点,即实行共识性民
主模式.该模式强调,各个政治阶层对政治体系的理
念,规则和结果表示接受和同意.在没有实行共识性
民主模式的国家,如法兰西第四共和国和战后的意大
利,则呈现出多党林立,倒阁频仍的政治混乱状态,政
治稳定无法保障.因此,比例代表制在没有共识性民
主因素的情况下,对于政治不稳定的确应该负相当的
责任.
三,混合选举制
}昆合选举制就是把单选区多数当选制和比例代
表制结合在一起的选举制度.这种选举制度是由德
国最先采用的.为了防止魏玛共和国时期采用比例
代表制带来的消极后果,联邦德国的政治家对选举制
度作了重大调整.他们采用5%的政党门槛及多数
当选制和比例代表制相结合的混合选举制以发挥多
数当选制和比例代表制的长处并克服其不足.这种
混合选举制后被许多国家所效仿,成为民主国家选举
制度改革的一大趋势.据统计,从1993年到2004年
共有27个国家的选举制度发生了变化,其中,就有
12个国家是由其他类型的选举制度改为混合选举
制,包括俄罗斯,乌克兰,日本,意大利,新西兰,菲律
宾等.
以德国联邦议院的选举为例.在德国联邦议院
598个总议席中,一半采用单选区相对多数制,由全
国划分成的299个选区直接选举产生;另一半采用比
例代表制选举产生.德国采用”一轮两票制”,即一
张选票的左边为第一票,右边为第二票.第一票由选
民直接投给选区候选人,采用相对多数制选出全体议
员的半数.第二票投给政党,各政党在各个州均提出
一
个州候选人名单.各州的选民实际上是在对不同
政党提出的州候选人名单进行投票.联邦议院的议
席分配按各政党在全国的第二票得票率对全部598
个议席进行分配.在各政党依第二票得票率所获得
的总议席中,还必须减去其通过第一票已取得的选区
议席,其差额才是各政党再应分得的议席数,这被称
为”联立制”(与此相对应,采取”并立制”的国家各政
党依其政党得票率来分配应以比例代表制选出的议
席,而与各政党在单选区已当选席位的多寡无关).
联邦议院选举的计票程序为:
一是剔除小党.根据各
政党在全国第二票的得票率,剔除较小的政党.1956
年联邦德国第三部《联邦选举法》规定:
一个党只有
在全联邦获得5%以上的选票或至少赢得三个以上
94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的议席,才能进入联邦议院.二是总分配.根据各政
党在全国的第二票得票率及联邦总议席数,确定各政
党的总议席数.三是次分配.各政党根据各州候选
人名单在本党第二票总票数中所占比例及本党总议
席数,将本党议席再分配至各州的候选人名单.四是
扣除直选议席.一个政党在一个州的议席数计算出
来之后,要从中扣除该党在该州所获得的直选议席
数,余额才是该党在该州再应分得的议席.然后由各
政党按各州候选人名单上的顺序将议席分配给各州
的候选人.如果一个州的直选议席数超过了该州通
过候选人名单而应分得的议席数,那么,将会出现超
额议席.
当然,在实行混合选举制的国家中,多数当选制
和比例代表制的调配比例,联立或并立,政党门槛等
都不尽相同.具体区别见下表所示:
国家席位分配门槛制分配选票
598席
(1)1/2简单多数制德国
5%或3席联立制两票制(
2)1/2比例代表制
120席
(1)65席简单多数制新西兰
5%或1席联立制两票制(
2)55席比例代表制
273席
(1)227席简单多数制南韩
5席并立制一票制(
2)46席比例代表制
480席
(1)300席简单多数制
日本2%或5席并立制两票制
(2)l8O席比例代表制
630席
(1)3/4简单多数制意大利
4%联立制两票制(
2)1/4比例代表制
386席
(1)176席单选区
两轮多数决选制匈牙利
5%并立制两票制(
2)152席比例代表制
(3)58席全国不分区代表
450席
(1)1/2简单多数制俄罗斯
5%并立制两票制(
2)1/2比例代表制
混合选举制综合了简单多数制和比例代表制的
特点,其代表性和政党分化程度介于多数当选制和比
例代表制之问.也就是说,混合选举制既吸收了多数
当选制和比例代表制的长处,同时,也把它们的先天
不足吸纳进来.因此,混合选举制的政治影响不能一
概而论,必须根据两种方法所占的比例,政党门槛等
因素进行具体分析.一般来讲,比例代表制的名额越
多,政党门槛就越低,越有利于小党当选;比例代表制
的名额越少,政党门槛就越高,小党越容易被淘汰.
因此,可以通过设计不同的比例代表制名额和政党门
槛来调节议会内政党的数量,以控制政治不稳定的因
素.但是,政治稳定往往是以牺牲代表性为代价的.
四,结论
综上所述,多数当选制,比例代表制和混合选举
制三种选举制度各有优缺点,为世界各国分别采用.
至于哪种选举制度”最好”,实际上并无定论,只能说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政治历史环境.每个国家
应根据本国的历史发展,社会阶层构成,政党分化程
度等国情选择乃至改革自己的选举制度.从历史发
展的角度来看,各国选举制度的改革,总是会推动其
政治的发展的.
参考文献:
[1][2儿7][8][18]聂露.论英国选举制度[M].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
出版社,2006.243,244,244,247,253.
[3][9][15]罗德?
黑格,马丁?
哈罗普着,张小劲等译.比较政府与
政治导论[M].北京:
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2007.224,224,220.
[4]与非.美国国会[M].北京: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1.149.
[5]让一马里?
科特雷,克洛德?
埃梅里着,张新木译.选举制度【Mj.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6.56—57.
[6I【12]施密特等着,梅然译.美国政府与政治[M].北京:
北京大学
出版社,2006.221,268,250.
[10]MichaelG?
Roskin.着,郑又平等译.最新各国政府与政治:
比较
的观点[M].台北:
韦伯文化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3.147.
[11][16][17]吴国庆.法国政党和政党制度[M].北京:
社会科学文
献出版社,2008.299,287,299.
[13]J.s.密尔着,汪璃译.代议制政府[M].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7.
1O6.
[14]田为民,张桂琳.外国政治制度理论与实践[M].北京:
中国政法
大学出版社,1998.82.
[19]严海兵,聂平平.选举制度与政党体制的关系研究述评[J].上海
行政学院学报,2009,
(1).
[2O]陈志斌.德国政体教程[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46—255.
[21]王业立.比较选举制度[M].台北:
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1.37.
责任编辑:
张秀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多数 比例 混合 制三种 选举制度 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