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与社会论述题综合.docx
- 文档编号:28075252
- 上传时间:2023-07-08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19.13KB
人类与社会论述题综合.docx
《人类与社会论述题综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类与社会论述题综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类与社会论述题综合
四、论述题〔结合实际进展具体论述。
每一小题15分,共30分〕
1.结合实际论述现代社会家庭结构变化的特点。
婚姻是家庭的根底,随着人类社会婚姻关系的变化,家庭的结构也出现了新的特点。
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l〕核心家庭比率上升是现代家庭结构变化的总趋势。
从世界围来看,现代家庭结构正趋向于从大家庭、扩大家庭向核心家庭方向开展。
家庭人口减少,结构日趋简单。
〔2分〕
〔2〕核心家庭和扩大家庭并存。
核心家庭未能完全取代扩大家庭和大家庭,形成多种形式家庭并存的局面。
〔2分〕
〔3〕单身家庭大量增加。
持独身主义的男女越来越多,单身家庭有开展的趋势。
〔2分〕
〔4〕不完整家庭大量增加。
由于离婚率的提高,从而出现了大量的单亲家庭。
<2分〕
〔5〕家庭结构简单化,家庭规模小型化。
“丁克夫妇〞家庭日渐流行。
〔2分〕 结合实际论述5分。
2.具体论述阶层分化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答:
社会阶层的分化是社会进化的一种途径通过必要的社会阶层分化-一一包括分工意义上的分化和贫富程度意义_L的分化,能够激起社会成员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社会成员开展社会生产力的在推动性力量。
〔4分〕 其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
〔1〕社会阶层的分化是社会“从身份到契约〞的转化过程。
它促使了人的解放,用法治取代
人治,用自由流动取代身份约束,用后天的奋斗取代对先赋资格的崇拜。
<2分〕
〔2〕社会阶层的分化是一种社会进步,它是社会分工原如此在社会成员构成方面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对社会成员的“激励〞作用。
〔2分〕
〔3〕社会阶层的分化造就了一个“公民社会〞,它为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增加了弹性因素,有利于社会力的缓解,使社会秩序趋于稳定。
〔4〕社会阶层的分化有助于社会等级体系从传统农业社会的“金字塔型〞向现代工业社会的“橄榄型〞转变,由此产生的庞大的社会“中间阶层〞,成为防止社会两极分化,保持社会稳定的社会结构性因素。
〔2分〕结合实际具体论述3分。
3、为什么说工业革命不仅是一场巨大的产业革命,同时还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答:
〔1〕在经济生活中,工业革命引起社会生产力水平方面的巨大飞跃;〔2分〕
〔2〕工业革命引起社会人口骤增;〔2分〕
〔3〕工业革命引起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使原有社会结构产生分化,新的社会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得以形成。
〔2分〕
〔4〕工业革命使得经济危机频繁发生;〔2分〕
〔5〕工业革命促进了自然科学的进步,产生了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进化论三大发现。
〔2分〕论述具体6分。
4、如何理解婚姻的本质?
结合实际进展具体论述。
答:
婚姻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一种社会制度,是在人类男女两性关系开展到一定阶段后才出现的,夫妻关系与姻亲关系是它的产物‘婚姻是其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
〔3分〕婚姻的自然属性主要表现在男女两性基于性爱的需要而达到性的结合,从而满足男女两性生理和心理的需求,以与通过婚姻这种形式繁衍后代的需要。
〔3分〕一婚姻的社会属性主要表现在男女两性通过婚姻关系实现结合,从而在社会生活中实现人性的完美和统一。
<3分〕婚姻的本质主要通过其社会属性表现出来。
性虽然是婚姻的根底和主要容,但并不等于婚姻的全部,除此之外,婚姻还包括由法律和习惯所固定下来的夫妻关系、姻亲关系等,包括权利与义务、自由与责任的统一。
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婚姻的本质就在于它的社会性。
5、结合实例论述具有哪些本质特征。
答:
恩格斯指出:
"4切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
"由此可见,的本质是人们的幻觉通过超人间力量反映出来的一种形式。
(4分)具有以下三个特征z第一,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对客观现实的间接的、扭曲的反映。
在人与自然力量的关系上,它把自然力量人格化;在人与社会力量的关系上,它把社会力量神秘化;在人与人的本质关系上,它把人的本质异化,它是以一种非理性化的形式来反映客观世界,心甘情愿地按照神的意志和命令行事的社会组织。
(3分)第二,它是一种颠倒了的世界观,反映了人们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的异化。
它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是依靠信仰的非理性的情感力量建立的唯心主义体系。
(3分)第三,它是一种精神麻醉剂。
在承认现实社会制度合理性的前提下,它为人们设想了一个虚幻的天国世界,关注的是来世的幸福,要人们把幸福寄托在虚构的天堂,用虚幻的自我安慰来充当"人民的鸦片"0(3分)结合实例论述3分。
6.人口爆炸给社会带来哪些巨大压力?
请举例进展论述。
首先,人口过量增长对物质生产带来巨大压力。
生存需人类最根本的需求。
如果人
最根本的需求都得不到满足,社会将失去稳定和秩序。
在人口急剧增长的形势下,满足人口根本需求的社会物质生产倍感压力,高度紧。
〔3分〕
第二,人口过量增长导致对资源的过度使用。
物质生产的原料都来自于自然资源,由于对物质产品的巨大需求,人类在先进的生产技术支持下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强度、高密度,而这种高强度、高密度的开发方式往往超出了自然资源的自我更新能力。
自然资源长期被透支使用,最终会导致其恢复机制的衰退甚至崩溃。
〔3分〕
第三,人口爆炸引起社会就业形势的严峻。
从生产原料资源与人力资源的配置来讲,因没有足够的原料资源来消化所有的人力资源,过多的人力资源就会引起人口失业,影响社会的稳定。
在一些人口众多的开展中国家这个问题相当严峻。
〔3分〕
第四,人口过量增长阻碍了人口素质的提高。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口的质量是关键因素。
在教育资源有限的国度里,过多的受教育人口会降低人均教育资源的占有量,降低教育的质
量,一个家庭中有过多的孩子,也会降低人均教育投资花费,而这些都不利于人口素质的提高。
7. 21世纪人类婚姻关系的主要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
〔1〕结婚年龄普遍推迟,“不婚族〞人数增多。
〔2〕同居、试婚等事实上的婚姻形式更为常见。
<3〕配偶双方的社会、经济地位,以与年龄、外貌等均不再有模式。
〔4〕婚姻中双方的关系更为平等。
〔5〕外遇更为常见,但对婚姻的破坏性却降低。
〔6〕离婚率急剧增高,无过错离婚、良性离婚、协议离婚成为主流。
〔7〕婚姻不只是浪漫,现代社会“短婚〞、“速婚’旧渐平常。
〔8〕离婚再婚一复式婚姻这种现象在当代社会已极为普遍。
8.具体论述家庭有哪些主要功能。
〔1〕满足性生活的需要和性生活的社会控制功能。
〔2分〕〔2〕生育子女繁衍后代。
<2分〕〔3〕为家庭成员提供经济的支持。
〔2分〕〔’〕为家庭成员提供感情的保证。
〔2分〕〔5〕消费的功能。
〔2分〕〔6〕社会稳定的功能。
〔2分〕论述具体3分。
9.联系实际论述市场经济的“市场主体的自主性〞特征。
答:
在市场经济中,市场主体是首要组成要素。
市场主体可以是企业、个人或其他组织。
通常所指称的市场主体主要是拥有充分自主性的企业。
〔2分〕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是具有独立利益的主体,都有明确的产权关系,是独立企业法人,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并独立地进展自己的生产和经营决策。
〔2分〕“市场主体的自
主性〞明确市场经济是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自主的经济。
每一个企业都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开展和自我制约的企业。
而企业拥有自主性的根本条件和主要标志就是独立的产权。
企业只有拥有独立的产权,它们才能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
〔2分〕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企业以私有制为根底,拥有独立的产权和充分的自主性。
在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中,现阶段,一切非公有制企业和大局部集体企业,根本上能够拥有独立的产权,实现了经营和决策上的自主性。
而在一些国有企业如此尚未完全实现产权的独立化。
<2分〕个人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重要组成局部,更具有充分自主权,能够自由地在市场上选择和购置所需要的商品,还能够自由地进展各种方式的投资。
<2分〕市场主体在市场中的自主权不是一种没有任何制约的自由,它是仍受市场机制制约以与受一定的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制约下的自主。
〔2分〕联系实际3分。
10.人口爆炸给社会带来哪些巨大压力?
请举例进展论述。
首先,人口过量增长对物质生产带来巨大压力。
生存需人类最根本的需求。
如果人最根本的需求都得不到满足,社会将失去稳定和秩序。
在人口急剧增长的形势下,满足人口根本需求的社会物质生产倍感压力,高度紧。
〔3分〕
第二,人口过量增长导致对资源的过度使用。
物质生产的原料都来自于自然资源,由于对物质产品的巨大需求,人类在先进的生产技术支持下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强度、高密度,而这种高强度、高密度的开发方式往往超出了自然资源的自我更新能力。
自然资源长期被透支使用,最终会导致其恢复机制的衰退甚至崩溃。
〔3分〕
第三,人口爆炸引起社会就业形势的严峻。
从生产原料资源与人力资源的配置来讲,因没
有足够的原料资源来消化所有的人力资源,过多的人力资源就会引起人口失业,影响社会的稳
定。
在一些人口众多的开展中国家这个问题相当严峻。
〔3分〕
第四,人口过量增长阻碍了人口素质的提高。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口的质量是关键因素。
在教育资源有限的国度里,过多的受教育人口会降低人均教育资源的占有量,降低教育的质量,一个家庭中有过多的孩子,也会降低人均教育投资花费,而这些都不利于人口素质的提高。
11.具体论述城市化的发生动力。
<1〕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前提。
工业革命造成城市的大量开展。
被机器替换下来的农业工人为寻求就业而流向城市。
另一方面市场的扩大又促使制造业更为集中。
可见城市化在实质上是工业化所产生的劳动力分工在空间上的反响。
〔4分〕
<2〕第三产业的开展是城市化的重要推动力。
现代社会的生产流通容量加大,市场交换的频率加快,要求企业想方设法提高经济效益,千方百计地为用户服务,以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
于是出现一批专业性的非生产性服务产业,而自动化、信息化的开展使第三产业的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并迅速开展成为现代城市的主要就业部门。
于是第三产业的开展加快了城市化的开展进程,吸纳了大量的劳动人口,并为工业企业在区域分散布局提供了可能。
<4分〕
〔3〕经济增长是城市化水平提高的根底。
从经济学角度看,城市化是在空间体系下的一种经济转换过程,人口和经济之所以向城市集中是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作用的结果。
经济增长必然带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4分〕 论述具体3分。
12、具体论述城市化的发生动力。
答:
〔1〕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前提。
工业革命造成城市的大量开展。
被机器替换下来的农业
工人为寻求就业而流向城市。
另一方面市场的扩大又促使制造业更为集中。
可见城市化在实
质上是工业化所产生的劳动力分工在空间上的反响。
〔4分〕
〔2〕第三产业的开展是城市化的重要推动力。
现代社会的生产流通容量加大,市场交换的频率加快,要求企业想方设法提高经济效益,千方百计地为用户服务,以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
于是出现一批专业性的非生产性服务产业,而自动化、信息化的开展使第三产业的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并迅速开展成为现代城市的主要就业部门。
于是第三产业的开展加快了城市化的开展进程,吸纳了大量的劳动人口,并为工业企业在区域分散布局提供了可能。
〔4分〕
〔3〕经济增长是城市化水平提高的根底。
从经济学角度看,城市化是在空间体系下的一种经济转换过程,人口和经济之所以向城市集中是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作用的结果。
经济增长必然带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4分〕 论述具体4分。
四、分析题〔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具体问题。
20分〕
知识经济又被称为“新经济〞,请举例分析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
答:
〔1〕知识经济是一种信息型经济。
它的根底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的充分开展,在一
定意义上,知识经济是社会信息化的产物,是一种信息社会的经济形态。
〔4分〕
〔2〕知识经济是一种创新型经济。
创新是人类社会开展的动力,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
新的速度大大加快,并覆盖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技术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最主要的推
动力量。
〔4分〕
〔3〕知识经济是一种智力支撑型经济。
有人认为,知识经济也可称之为智力经济,人类正在步人一个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消费〕为主要因素的经济时代,也就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智力、知识、信息等无形资产的投人、占有成为经济开展的决定性因素,财富和权力的象征不再是有形的资产,而取决于所拥有的信息、知识和智力。
〔4〕知识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开展型经济。
在一定意义上,知识经济不像工业经济时代那样依靠对自然资源的疯狂掠夺,而是依靠开展高新技术解决开展危机,解决人类社会可持续开展的问题。
〔4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类 社会 论述题 综合
